2002年6月10日 星期一

唐朝(618年-907年)


首都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
共21位
李渊
李柷
成立618年6月18日[注 2]
李渊于长安登基。
灭亡907年6月1日[注 3]
朱温篡位。
橙色为唐朝固定疆域
 橙色为唐朝固定疆域。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因国君,故又称李唐。唐王李渊于618年6月逼隋恭帝禅位,取代隋朝国号[注 4],尊称大唐[注 5]。设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注 6],随后又设陪都东都洛阳[注 7]北都太原[注 8],与长安合称“三都”[注 9]
在其鼎盛时的公元7世纪中亚绿洲地带亦受唐支配,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注 10](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注 11]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2]一说1239万平方公里。[3]据保守估计,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4][5]在历经安史之乱黄巢之乱后,9世纪末人口乃保持在该数字。[6][7]唐朝也是继秦汉、隋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8][9][10]690年武则天代唐并建国号为,迁都神都(洛阳),史称武周。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复辟称帝,才恢复唐朝,并把首都迁回长安。唐朝的国力在开元末年达到顶峰,天宝末年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发生于天宝十四载(755年12月16日)的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分水岭。其后,唐朝走向衰落,唐末民变使得朝廷中的实际权力被梁王朱全忠控制,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907年朱全忠又逼唐哀帝禅位,朱全忠改国号为,史称后梁,唐朝遂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11]:424
唐朝前后存世274年,传位21代。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那时的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12]:12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颜康成),[13]781年三元状元崔元翰[14]
唐朝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注 12]。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缓慢变化,藩镇割据势力的壮大与周边诸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此后近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1]

目录

  [隐藏

[编辑]朝代名称由来

国号“唐”是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西魏时,李虎八柱国之一,封陇西郡公,死后追封为唐国公[15]:254。其子李昞袭之。582年,李昞之子李渊继承唐国公爵位,后晋升唐王;在隋恭帝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16]:36[17]。唐朝灭亡后,五代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十国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南唐的建国者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之后。然后唐皇室实因祖先曾立军功而受赐姓李。
唐朝李氏自称出自汉族陇西李氏,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后裔,而李渊又自称十六国西凉的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现代学者陈寅恪考证则认为李唐是赵郡隆庆李氏之后[注 13]

[编辑]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系列条目



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黄河文化长江文化
传说时代
三皇五帝
夏朝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商朝
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
周朝
前11世纪
|
前256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
东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76
战国 前476–前221
秦朝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汉朝
前202
|
220
西汉 前202–9
新朝 9–23
玄汉 23–25)
东汉 25–220
三国
220–280
曹魏
220–266
蜀汉
221–263
东吴
229–280
晋朝
266-420
西晋 266–316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420
|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西魏
535–557
东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隋朝 581–619
唐朝 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国 907–979契丹

916–1125
宋朝
960
|
1279
北宋
960–1127
西夏
1038–12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国 1206–1271)
元朝 1271–1368
北元 1368–1402)
明朝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后金 1616–1636)
清朝 1636–1912
中华民国 1912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至今
中华民国台湾

[编辑]李渊开国

建立唐朝的唐高祖李渊
李渊的母亲是北周明帝皇后的妹妹、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故在历朝受得重用[15]:255李渊的祖父李虎北周建立者宇文泰进入关中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人助有功,皆为柱国,号“八柱国家”。北周孝闵帝受禅后,虎已去世,故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袭封唐国公,李渊十岁不到已经袭唐国公爵大业年间,由于隋炀帝政治改革的措施过早实施和三征高句丽失败造成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民变在各地兴起不止[注 14]。李渊深受炀帝信任而得到重用,大业十二年(616年)被派为太原留守[16]:37。李渊见天下大乱,隋的灭亡不可扭转,便生起取而代之的念头[1]。于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造反[注 15],十一月攻入隋京大兴,拥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16]:37
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李渊迫使恭帝禅位,自己称帝,国号,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大兴,改名为长安。封嫡长子李建成太子、嫡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嫡三子李元霸早夭、嫡四子李元吉为齐王[16]:37
李渊建立唐朝后,以关中为基地逐步统一全国。618年,李世民平定西北的薛举薛仁杲,同年幽州罗艺降唐。619年,唐使安兴贵安修仁生擒占据河西走廊李轨。620年,李世民击败攻入山西的刘武周宋金刚。621年,李世民东征河南王世充,王世充与河北窦建德结盟抗唐。622年,李世民俘窦建德,王世充投降。窦建德余部在刘黑闼带领下两次起兵反唐,李世民与李建成先后征讨,李建成623年俘斩刘黑闼,河北平定。623年,辅公祏杜伏威余部在丹阳反唐,624年被唐军俘杀,江淮、江南平定。621年,唐大将李靖围攻江陵,萧铣降唐。翌年,岭南冯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唐据赣地
李世民军事才能突出,率军赢得多次关键胜利。扫平群雄后,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生起冲突,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逼其父立自己为太子。不久,李渊宣布逊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20]:41

[编辑]贞观之治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东突厥攻至距首都长安仅40泾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县),京师震动。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刚刚即位的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骑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唐语林》记载唐太宗“空府库”以求突厥退军。并与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之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并且挑拨颉利、突利二可汗和突厥与铁勒诸部的关系。627年,东突厥内部出现分裂。反对颉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落对其变革国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满,另立薛延陀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与唐联络,并与颉利可汗决裂。同时东突厥又遇到大雪气候,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突厥势力渐弱。贞观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628年6月3日),朔方人梁洛仁杀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630年李靖等率唐军灭东突厥。
唐太宗励精图治、纳谏如流,使得唐朝国运蒸蒸日上,唐太宗也成为一代有为之君。在内政方面,唐太宗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11]:425。对外方面,太宗时期将原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入版图,唐朝西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通婚,稳定唐蕃两国的关系[21]:75
在职官制度上,则承继秦汉以来的宰相制度,发展并完善隋朝所开创的三省六部科举选士制,对于限制皇权及打破隋代之前统治阶层的世袭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后世所效仿。唐太宗不计出身,网罗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徵马周高士廉萧瑀等文臣,尉迟敬德李靖侯君集程知节李世勣秦叔宝等武将。此外,唐太宗派官员四处询问百姓的生活情况,然后把各官员的功过写在屏风上,以便褒贬[15]:256
贞观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贞观之治”。《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四年(630年)一斗米不过三、四钱,全年死刑犯仅廿九人。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新罗帝王的治国教科书,亦为后世君主模彷学习的对象[20]:45

[编辑]永徽之治与日月当空

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太宗废李承乾,逐李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从尼寺取太宗的才人武氏入宫,之后又立武氏为皇后[22]:51。自显庆元年(656年)以后,高宗因健康原因,将许多政事都交给武后处理[11]:433,武后成为唐朝的实际最高统治者,与高宗并称“二圣”[12]:133。在武后辅佐高宗的时期,唐军于显庆四年(659年)消灭西突厥,疆域达到极盛;与新罗联合灭掉高句丽百济,并打败日本援军,促使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唐朝在半岛北部设立安东都护府,恢复自汉朝末年失去的领土。
高宗死后,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因为与中宗不合,武太后不久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李敬业的反叛后,武太后天授元年(690年)废睿宗帝号,即皇帝位,改国号为,迁都洛阳(号称神都),改立李旦为皇嗣。武氏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由于武氏死后的谥号中有“则天”二字,所以近代学者多称她为“武则天”[22]:55
在武则天掌权中国的半个世纪里,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均田制的继续推行发展农业生产;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并且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打击北魏以来的世家势力;对外战争巩固并拓展国家的疆域;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15]:258[22]:56。但武则天任用酷吏,在后世经常受到史学家的批评。武则天又设北门学士,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武则天对佛教大力推崇,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22]:57

[编辑]开元盛世

唐玄宗是有唐一代国势衰弱的转折点。后世史学家常感叹大唐盛世是瞬间的没落。
神龙元年(705年),宰相敬晖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等人发动政变,杀女皇男宠张氏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李显复辟称帝,恢复唐朝的政权,史称“神龙革命”或“五王政变[11]:436。李旦被晋封为安国相王,太平公主被晋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中宗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拥立中宗的功臣张柬之和敬珲等人不久被全部流放诛杀。而过去与李显共患难的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他们母女二人与上官婉儿联手培植自己的党羽,杀死太子李重俊[15]:259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殇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唐隆之变,诛尽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辟称帝[22]:59
睿宗李旦继位后,其妹太平公主与其子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睿宗左右为难。延和元年(712年),睿宗禅让帝位与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先天二年(713年),据说太平公主本欲发动政变,却被玄宗提前反制,最后太平被赐死于家中,其党羽或杀或贬,从而结束武后以来女性参政的局面[15]:260。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任用姚崇宋璟等贤能为,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上发明曲辕犁筒车,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国力迅速上升,唐朝进入全盛时期,首都长安城成为当世界上最大且人口最多的城市;史称“开元盛世[23]:61。玄宗采纳相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为节省开支,规定三品以下大臣,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饰物,一改武周以来的奢靡之风。

[编辑]安史之乱

主条目:安史之乱
唐玄宗幸蜀图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儿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罢免良相张九龄,改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六年,使得朝政败坏[11]:440。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15]:261天宝十载(751年),由高仙芝所率领的唐军在中亚的怛罗斯战役中为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所挫败,唐朝经营西域的进展受到阻碍,因此唐朝便整顿在中亚的布局,准备趁阿拉伯帝国内乱时,再次发兵。但是唐朝内部也有隐忧。由于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征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边将专军的局面[23]:64
李林甫为杜绝边将入相之途,以胡人为节度使[11]:439。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重兵,因与杨国忠不和,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九日趁中央政治松懈、重军多部署在边境之机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十二月十三日,东都洛阳沦陷。次年六月九日,潼关失守,长安告急。六月十三日,玄宗吓得从长安出逃到成都,次日途经马嵬驿时,禁军把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杀死,又要求玄宗绞杀杨贵妃,才继续西行[15]:262。太子李亨起初在灵武募兵,后来被宦官李辅国拥立为帝,是为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至德二载(757年),叛军内讧,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但是同时,史思明与安庆绪之间关系也开始冷淡。同年九月,长安光复,十月,洛阳光复。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州自称大圣燕王,之后他又杀死安庆绪,返回范阳自称大燕皇帝[23]:66
之后叛军又再次攻克洛阳。但是由于他性格残忍好杀,其部下又在上元二年(761年)立其子史朝义为帝。之后,叛军内部分崩离析,一蹶不振。宝应元年(762年),唐军攻克洛阳。史朝义向河北流窜。宝应二年(763年)正月,他就在石头城(今唐山东北)附近的森林里自缢。安史之乱经过八年时间至此才告平定,但是北方地区经过这场战争后人丁锐减,土地大量荒芜,社会生产严重倒退,藩镇割据的原因也与此有关[23]:68。唐朝从此也失去继续经略中亚地区的实力、埋下日后吐蕃回纥侵犯京都长安的危机。安史之乱乃成为唐朝历史上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2]:139

[编辑]藩镇宦官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步入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成为唐朝政治的毒瘤[15]:264。因为安史之乱的教训,朝廷遍地安置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此举原意为加大地方军事掌管力度而防叛乱再起,但因节度使的权力多无限扩增,乃至统领地方军事民政和经济,使得割据形成[24]:87
代宗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宦官拥立即位的皇帝。代宗即位后,虽然一心希望改革朝政。但是,国家受创巨大,边防空虚,外患严重,东南地区又爆发民变。吐蕃军队也攻入关中长安一度沦陷。河北降将的不驯与回纥的勒索也大大消耗国力。由于河北诸将的反复无常,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代宗晚期正式形成。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廿日,代宗去世[24]:88
接替代宗即位的是其长子李适,号为德宗。德宗即位后,一直试图削灭藩镇之祸害。建中二年(781年)正月,德宗与山南、淄青等节度使之间爆发战争,但是由于补给不足,唐军发生哗变,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这次战争进行五年,虽然最后叛乱首领朱泚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11]:454。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此外,从德宗在位期间开始,宦官开始掌控禁军,担任监军,宦官滥权的局面也宣告形成。从此以后唐朝皇帝的废立都掌握在宦官手里[15]:267。德宗虽然早年起用杨炎为相推行两税法,以刘晏改革漕运,修改盐法,行常平法,改善国家的财政形势,但之后却开始信用奸臣卢杞,并听信其谗言,先后诛杀杨炎和刘晏两位能臣。之后,德宗就对大臣非常猜忌,甚至在其晚年还对大臣进行特务式的监视。贞元廿一年(805年)正月廿三日,德宗去世。但是,此时唐朝的政治环境已经江河日下[24]:89

[编辑]永贞元和

唐宪宗讨伐各地藩镇,加强中央权力,致力唐朝中兴。
德宗死后,做了26年皇太子顺宗李诵即位,改元永贞。顺宗即位后,启用以王叔文为首的一批改革派官员进行改革,改革德宗朝留下的诸多不合理吏治。王叔文罢去宫市五坊小儿等欺压平民的机构,减轻税赋,罢免贪官京兆尹李实,抑制地方藩镇势力。但是,改革的施行触动诸多守旧派官僚的利益,受到越来越大的阻力。永贞元年(805年)六月廿日,王叔文就因为母亲去世被迫离职,后来被贬为渝州司护参军。其他主要的改革派官员:“二王八司马”(王叔文王伾韩晔韩泰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都被放逐成为地方官。永贞革新因此快速烟消云散。永贞二年(806年)正月初一,顺宗在兴庆宫进行内禅,正月十九日,他在兴庆宫咸宁殿去世,终年46岁[24]:90
顺宗内禅后,太子李纯即位,是为宪宗,改元元和。宪宗在位期间,勤勉政务,着手削藩,开创唐朝的中兴气象。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剑南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发动叛乱,被宪宗讨平。全国藩镇因此震动,许多藩镇因此上表归顺朝廷。宪宗善于纳谏,并扩宽财路,积极敛财的同时皇室开支却力行节俭。国家因此有财力得以继续进行对拒不归顺的藩镇的战争。元和九年(814年)十月,宪宗开始讨伐淮西藩镇吴元济,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吴元济势力被消灭。元和十三年(818年)正月,各地藩镇都派使节到长安献地纳贡,以示归顺。宪宗十分崇佛,曾经赴法门寺奉迎佛骨,结果被刑部侍郎韩愈反对,而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廿七日,宪宗在大明宫中和殿内被宦官所杀。宪宗的去世,也让唐朝的中兴气象到此告一段落,藩镇割据与朋党之争再告猖獗[24]:91

[编辑]甘露之变与党争

宪宗李纯去世后,穆宗李恒即位,他即位后游乐无度,藩镇割据局面再次出现,宦官的权势更加膨胀,朋党之争亦愈演愈烈,朝政又开始走下坡。穆宗即位仅三年就去世。接替即位的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且都是宦官拥立,又都是非正常死亡,反映出唐朝的政治形势已经越来越坏[25]:103。敬宗即位后,完全不理朝政,专好游乐击球摆宴,连上朝都很少。敬宗过度的玩乐为他最后的结局埋下祸根。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辛丑,敬宗出去“打夜狐”,回宫后又大摆宴席,在酒酣之时被宦官害死,时年仅十八岁。
接替即位的是文宗李昂,文宗勤勉听政、生活节俭、打击宦官,但后来因触犯宦官集团利益,于甘露之变中密谋诛杀宦官失败。甘露之变后宦官团结一致,大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开成五年(840年)正月初四,文宗于大明宫太和殿去世,时年33岁[25]:106。接替文宗的是武宗,建元会昌841年)。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继位。由于当时朝廷派系林立,仇士良不得已只好让武宗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德裕以削减仇士良权力,也提出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他大力推行灭佛,史称会昌灭佛,在佛教史上他被列为三武灭佛的三个君主之一。武宗推行道教,希望长生不老,最后因为服用丹药去世。
在这四朝期间,牛李党争进行得异常激烈,严重损耗唐朝国力。牛李党争起始于元和三年(808年)的科举考试,举人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等在考卷里批评朝政要求改革。考官认为两个人符合选择的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宪宗。这引发当时宰相李吉甫(李德裕之父)不满,因而引发两派激烈争夺,最后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另任命宰相。朝中大臣由此开始分为两派[15]:269。李党主张对藩镇用兵以恢复中央集权,而牛党主张和平妥协。牛党不满科举制度,李党则倾力拥护。李党建议精简国家机构,牛党反之[1]。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进士考试。由牛党人物钱徽主持,却被告徇私舞弊。在时任翰林学士的李德裕证实下,钱徽被降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从此李宗闵和牛僧孺与李德裕结怨。牛僧孺、李宗闵与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朋党,李德裕也与士族出身的官僚结成朋党,两派明争暗斗的很厉害。唐文宗即位以后,李宗闵通过巴结宦官而成为宰相,牛僧孺也一同高升,两人掌权后极力打击李党,李德裕被贬为西川节度使。武宗即位后,牛党失势,李德裕成为宰相,极力排斥牛党。唐宣宗即位后,对武宗时期的旧臣一概排斥,李德裕被贬黜到海南。至此,长达40年的牛李党争才宣告收场[25]:107

[编辑]大中暂治

主条目:大中暂治
会昌六年(846年),武宗李炎驾崩后,宣宗李忱在宦官马元贽的协助之下即位,改元大中847年)。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是时唐朝又出现短暂的复兴景象,时人称他为“小太宗”。宣宗察访政事、加强皇权、抑制宦官政权,也结束牛李党争大中之治可算为当时腐败的唐朝政治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然而宣宗为人多疑苛察,使得上下莫不粉饰太平;他崇奉道教,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服用丹药来长生不老。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起,宣宗由于服用丹药过度,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到了八月就宣告驾崩。次年二月,葬于贞陵。实际上,大中之治并不稳定。宣宗晚年,国内已有乱象,他死后不久就爆发寇乱[26]:111

[编辑]残唐而亡

主条目:大中暂治
宣宗之后,懿宗李漼与僖宗李儇是著名的无能之君,使唐朝的国势一直走下坡。懿宗骄奢淫逸,宠信宦官。懿宗即位时(859年),社会贫富差距很大,阶级矛盾升温,民变四起,裘甫浙东发动起义,人数发展至数千人。而南诏正在此时向唐朝发动战争,吞并交趾。防备南诏攻击的桂林军人反因为迟迟不能回乡而哗变,拥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再度爆发民变。庞勋率义军擅自北归回到徐州,途中俘观察使崔彦曾,广大农民纷起响应,一时声势大震,占据淮口,威胁长安。但庞勋有招安节度使的意念,屡次错失良机,869年为大将康承训等人所击杀。在这民变四起的年头,懿宗却依然沉湎于游乐,好大喜功,任用奸佞,于是唐朝的政治局势更显恶化[15]:270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九日,懿宗驾崩,接替即位的是僖宗。僖宗专好斗鸡打毬,寡顾朝政。这时盐价锐升,藩镇战火不断,平民百姓面对连年的土地兼并与严重的赋税丧失生计,终于酿成黄巢民变[26]:112875年王仙芝尚让黄巢先后起兵,两军汇合后攻破中原数城。黄巢军又挥师南下,所迫城池,烧杀抢掠,在广州大肆滥杀无辜西域商人。因不适应岭南气候,黄巢决意北伐以图大利。渡长江淮河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攻克长安,僖宗逃奔四川。黄巢在含元殿称帝,建立大齐,年号金统。后来,唐军曾一度反攻长安,但因其不得民心而即日被黄巢军驱逐。883年,以朱全忠沙陀人李克用为首的唐军夺回长安。次年,黄巢被手下杀害。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璧江山,造成的死亡总计达830万人,导致唐末国力大衰。此后宦官与藩镇之间再次爆发斗争,僖宗又被宦官挟持到凤翔,而藩镇的军队则在长安城大肆抢掠。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僖宗驾崩。接替即位的是其弟昭宗李晔。昭宗即位之初还有恢复之心,但藩镇势力已经坐大,加上昭宗提倡的改革遭受失败,至使他的意志也日益消沉[15]:272天复三年(903年),昭宗被朱全忠押解回京,朱全忠发兵将宦官全部杀死。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又提出迁都洛阳,长安宫室因此完全被毁。天祐元年八月十一日夜,昭宗被害。接替即位的是昭宗第九子哀帝李柷。此时唐朝已经名存实亡,哀帝不过是个傀儡。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之祸。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都于开封。于是唐朝至此已然步入灭亡[26]:115

[编辑]疆域

唐朝疆域图。由于唐朝疆域变动极大,所以以颜色区分,黄色是稳定的疆域,红色是变动的疆域。
唐朝疆域变迁图。本图为完整呈现唐朝各时期的领土变迁,共分成贞观元年(627年)、贞观十四年(640年)、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显庆五年(660年)、龙朔二年(662年)、麟德二年(665年)、总章元年(668年)、咸亨三年(672年)、仪凤四年(679年)、开元三年(715年)、天宝十年(751年)、元和十五年(820年)、大中二年(848年)、大中三年(849年)、乾符二年(875年)。
唐初是唐朝武功兴旺的时期,在漠南漠北方面。在唐高祖建立唐朝对突厥做出战略防守退让求和之后开始反击。贞观四年(630年),唐军灭亡东突厥,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15]:273。贞观廿年(646年),又一举消灭薛延陀汗国,至此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皆为唐的势力范围。唐朝廷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复国,后直到后突厥灭亡北方边患严峻。天宝三载(744年),回纥建国,占据漠南漠北。安史之乱后,边患再起,但唐朝与回纥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21]:69
在西北,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贞观十九年(645年),唐朝廷移安西都护府龟兹[注 16]显庆四年(659年),唐军又灭西突厥,势力及咸海里海一带。但唐朝廷对葱岭以西地区的统治始终不稳固,乾封二年(667年),由于大食势力的扩展,唐朝疆域退回葱岭以东[15]:274。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三十六年时间内,唐朝陆续失去原安西都护府所辖地区[21]:74
在东北,显庆五年(660年),唐军联合新罗灭亡百济总章元年(668年)八月,唐军与新罗又灭高句丽,并设安东都护府平壤。但由于当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罗势力的北进,咸亨元年(670年)安东都护府内迁辽东开元元年(713年)安东都护府移到辽西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安东都护府废,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辽东半岛的直接控制。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其首领大祚荣建立震国,唐朝称之为渤海国;号为“海东盛国”,但与唐朝的关系友好,大部分时间向唐朝称臣[27]:79
青藏高原上,吐蕃日渐兴起,至六世纪末与吐谷浑[注 17]苏毗为高原上三大势力。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即位,统一高原,又征服位于西藏西部的苏毗阿里地区的羊同尼婆罗(今尼泊尔)。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尽有其地。后又多次占领唐朝的安西四镇,为唐朝最大敌国[15]:277。安史之乱后,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主要为陇右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所部)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占领原属于唐朝的陇西,黄河以西皆不可得,陇山以西为吐蕃占据。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甘肃敦煌)人张议潮发动起义,唐人群起响应,很快占领沙州。接着,张议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以上地区在今甘肃、新疆、青海境内)等十州。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陇地区又重新为唐朝廷所控制。890年河西陇右又被党项族占据。但终唐之世已完全丧失对于敦煌以西的控制[21]:75
在西南云贵高原,天宝七载(748年南诏建国,与唐时战时和,也削弱唐朝的国力。同时,由于交州土著的兴起,自汉武帝南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是中国领土的安南越南北部),唐末时开始藩镇割据,至北宋初完全脱离中原王朝而独立[28]:101

[编辑]行政区划

主条目:唐朝行政区划
隋朝前期实行州县制,后期实行郡县制。唐又改郡为州,恢复州县二级制。贞观元年,天下大定,又对州县进行省并。唐朝还在州一级的行政区划中设立“府”这一建制。先是开元元年设立京兆府河南府。今后陆续升新的陪都和皇帝到过的地方为府。同时,唐朝根据山川形便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是为贞观十道。神龙二年设立十道巡察使、十道存抚使和十道按察使。这些都是监察官,为中央临时派遣,不常置,也无固定治所。开元廿一年又从关内道分立京畿道,从河南道分立都畿道,分山南道为东西两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江南西和黔中三道,共十五道,是为开元十五道,每道设立固定的监察官员(观察使),有如汉朝刺史,也设立固定的治所(首府),正式成为十五个监察区,并逐渐向行政区转变[29]:141。这十五道如下:
公元742年唐朝行政区划与周边政权
  1. 京畿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
  2. 关内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
  3. 都畿道,治东都陪都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
  4. 河南道,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
  5. 河东道,治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西);
  6. 河北道,治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
  7. 山南西道,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8. 山南东道,治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
  9. 淮南道,治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
  10. 江南东道,治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
  11. 江南西道,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12. 黔中道,治黔州(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13. 陇右道,治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
  14. 剑南道,治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
  15. 岭南道,治广州(今广东省广州市)。
驻守各道的武将称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11]:442。不带者不称。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政府增加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政府本企图可借节度使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这些节度使拥兵自重。唐朝末期因此形成道(方镇)、州(府)、县三级行政区划。唐末年全国有四五十个镇,除京兆府和周围几个州以及河南府外,全国其他地方都是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德宗时期,河朔一带的藩镇叛乱,占领京师长安,德宗逃到汉中,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平定,从此之后藩镇之祸日益扩大。宪宗年间虽然平定淮西吴元济势力,各地藩镇继归顺中央,但是却未能除根。宪宗死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就又死灰复燃。最后唐朝终于亡在节度使朱温的手中。唐朝后的五代十国实际上是藩镇之祸的延续,只是一些藩镇已经完全独立而已[29]:139。唐朝主要的地方官阶如下:
地方行政方面,唐从隋旧,分上下二级区划[注 18]。州级政区多称“”,有刺史,少数称“”,有郡守。县有县令。县级政区以下按照乡里制。百户人家为一里,由里正管辖;四家为一邻,由邻长管辖,五邻为一保,由保长管辖,五保为一里,由里正管辖,五里为一乡,由耆老管辖。一自然村为一村,设村正。在城市聚居区域以代替村,设坊正,和村正同级。在边疆、京畿、军事要塞等重要地区设立都督府,由武官都督兼管多个州郡的军事和民政[1]

[编辑]政治体制

参见:唐朝官职表
唐朝沿用隋朝制订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15]:285。三省即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此外中央还有殿中省秘书省,只是这两省职能不大。尚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长官本为尚书令,但因唐太宗曾任尚书令,后以左、右仆射[注 19]为首[12]:130。中书省是皇帝颁布大政文书的机构,长官为中书令,副手为中书侍郎,下有中书舍人六人,此外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谏官。门下省则是审核大政文书之机构。由于尚书权力太大,因此后来设立左右仆射代行大权。左右仆射就是宰相。后来,此二职要加同中书门下的头衔才是宰相。但中书令和门下侍中的名位很高,也不常设。于是,给其他管理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头衔就为宰相。宰相平时在政事堂讨论朝政,政事堂会议成为协助皇帝统治的最高决策机构[29]:135。至玄宗差遣制成为制度,特点是官位与职位的脱节。官仅代表官位与俸禄的高低,其实际职务完全由皇帝或上官灵活掌握。差遣官官衔中多有“使”字(如转运使、盐铁使、团练使等)。开元末年置翰林学士院,学士参与决奏议疏表,专掌内制,对中书省的权利产生少许威胁。
六部分管各种具体行政事务,下各设四司。六部有高低之分,吏、兵二部为前行,户、刑二部为中行,礼、工二部为后行。其中吏部主管全国文官升迁,下设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民众、财赋,下设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礼部掌管祭祀,下设礼部、祠部、膳部等四司;兵部负责武人选举、地图、车马、兵械等事务,下设兵部、职方、驾部、库都四司。刑部主管律令刑事,下设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工部负责山泽、纸笔、屯田、工匠等事务,下设工部、屯田、虞都、水部四司。三省六部制在中国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9]:135
一台就是御史台,其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管理,参与大狱的审讯。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副长官是御史中丞。五监为国子监(掌文教);少府监(掌皇家工业生产);将作监(掌国家工程);军器监(兵器制造);都水监(掌水利建设)。九寺有太常寺(掌礼仪祭祀);光禄寺(掌皇室食物);卫尉寺(掌兵器和仪仗);宗正寺(掌皇室族谱);太仆寺(掌皇帝车马);大理寺(掌刑法);鸿胪寺(掌邦交典礼);司农寺(掌国家仓储);太府寺(掌国家财政)。此外,唐朝还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等荣誉职务。在盛唐时期还设立过如节度使观察使枢密使等临时职务,后来则成为定职[29]:135
隋代成立的科举制度在唐初还不完善,朝中的政治仍然被关陇集团所垄断[15]:288。到了武则天执政后,她大力起用通过科举进入朝廷的庶族地主官僚,贵族政治的局面至此开始衰落。玄宗朝以后,世族官僚不复存在,但是科举士人却进行牛李党争,这场党争持续长达四十年,严重败坏朝政[25]:107
唐朝中后期也与东汉中后期和明朝后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三个宦官时代。早期,宦官并没有什么权力,自唐玄宗时代高力士得宠以来,宦官的地位步步高升,开始直接参与政治。后来伴随着宦官对兵权的掌握,皇帝的废立都掌握在宦官手中。这以“甘露之变”表现得最为突出。而在朱全忠诛灭了全部宦官之后,唐朝也很快灭亡。显示宦官已与皇帝形成了命运共同体[25]:103
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具体规定(如《户令》);格是对律令式做出补充修改与对禁令的汇编;式则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唐律》是根据隋朝《开皇律》经过《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三朝修正而来。自唐高祖时代开始制订,在唐太宗时才宣告完成。至唐高宗永徽年间又对唐律进行了全面解释,写成《律疏》,与《唐律》合称为《唐律疏议》。后世又称呼为《唐律疏典》[30]。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条,刑名则有五种[31]:148。唐朝律法将谋反、谋叛等反对朝廷的行为定作不得赦免或赎免的“十恶”大罪,对朝廷的延续起到了保障作用。又有一系列相关土地私有权的条例,维护了经济基础。贵族、富人、官僚受到了一定的不平等的法律保护,在与庶民触犯同样的法律下可减刑或免刑[1]
中国唐朝中央官制
三公三师【三师】太师 太傅 太保
【三公】太尉 司徒 司空
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中书令 门下侍中 尚书令 尚书仆射
三省 / 六省【三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殿中省 秘书省 内侍省
六部
吏部吏部司 司封司 司勋司 考功司
户部户部司 度支司 金部司 仓部司
礼部礼部司 祠部司 膳部司 主客司
兵部兵部司 职方司 驾部司 库部司
刑部刑部司 都官司 比部司 司门司
工部工部司 屯田司 虞部司 水部司
其他机构
御史台台院 殿院 察院
九寺太常寺 光禄寺 卫尉寺 宗正寺 太仆寺 大理寺 鸿胪寺 司农寺 太府寺
五监国子监 少府监 将作监 军器监 都水监
朝廷中央武力(禁军
南衙十六卫左右卫 左右骁卫 左右武卫 左右威卫 左右领军卫 左右金吾卫 左右监门卫 左右千牛卫
北衙十军左右羽林军 左右龙武军 左右神武军 左右神策军 左右神威军

[编辑]外交

唐初武功兴盛,周边国家与唐朝的关系比较友好。唐高宗在位后期由于军事转向衰落,关系也时战时和反复不定。唐初在边境上设立六个都护府,分别是:安西640年设立,主要负责天山以南地区的守备);安北647年设立,主要守卫漠北);单于650年设立,主要守卫漠南);安东668年设立,主要守护辽河以东);安南679年设立,主要守卫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北庭701年)设立,主要守卫天山以北地区)[29]:135
东北地区
新罗君主佩戴金王冠复原模型
靺鞨人是一个居于今东三省地区诸部落的泛指,隋唐交际时分为多部,其中有粟末黑水白山伯咄拂涅号室安车骨[注 20]七部势力较大。698年,在东北边境上,留存在高句丽旧疆的少许粟末靺鞨人的首领大祚荣建立震国713年大祚荣接受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设立忽汗州。虽然渤海国骚扰过大唐的边疆和沿海,如732年大武艺派将军张文休率领水军跨渤海湾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杀死登州刺史韦俊[10]但总的来说,渤海国与中土政权可视为“车书本一家”,之间一直互动频繁,多名渤海贵族子弟曾到长安学习。726年又在黑水靺鞨之地设黑水都督府。唐朝与新罗关系一直密切。新罗派大量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其中崔致远还中了进士。中国文化也大量传入新罗。两国在边境之间商贸往来非常频繁[27]:80660年668年间,唐和新罗联军先后灭百济高句丽罗唐战争之后,新罗把唐军逐到大同江以北而统一朝鲜半岛,而后两国往来更加频繁。723年,旅唐新罗僧人慧超[注 21]从广州渡海前往印度诸国巡礼,路径波斯、大食、突厥等国回到长安,撰写《往五天竺国传》。新罗留唐学生薛聪,整理吏读表记法[注 22],方便书写新罗语虚词虚字,促进朝鲜文化发展。唐朝东部沿海城市多有新罗人聚集的“新罗坊”和接待新罗人的“新罗馆”,可见境内新罗人之多。
日本遣唐使的航路
倭国武周时期改称日本,与唐朝来往密切。孝德天皇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权。引入均田制租庸调制,落实户籍和记账制度,参考《唐令》写成《大宝令》法典,遵照长安城布局规划平安平城二京。日本先后派遣了十三次遣唐使,每次使团规模数百人,团中除使臣、水手外,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医师、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工生等。著名的来唐日本人有留学生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与僧人空海圆仁。空海著有《文镜秘府论》与日本第一部汉字字典《篆隶万象名义》。圆仁寻觅佛法而走遍唐国多个道郡,带回日本大量佛学经文器具。百济艺僧味摩之将在唐学到的荆楚傩舞传至日本,称吴伎乐。日本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也都是分别从中国的草书楷书部首演变而来。鉴真和尚应日本僧人之邀,曾经六次东渡回日,最后终于成功。他带去了佛经,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以及佛教在日本的兴盛[27]:80
契丹源于东胡,自称青牛白马之后。唐初,契丹族部落联盟首领大贺摩会臣服于唐。648年,在羁縻制度下设松漠都督府,以大贺窟哥担任松漠都督兼左领军将军,赐姓李。武则天时期因受到营州都督赵文翙凌辱而反抗数十年。开元初,松漠都督府得以复置,从此双方睦邻友好百余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始终忠服于唐,直至唐王朝灭亡之后,耶律阿保机才在塞北称
塞北与西北地区
唐三彩,骆驼背上的西域商人
东突厥常年南下袭击中原,唐初北方割据政权纷纷联笼突厥抗唐,是唐建国初期一大边害。高祖太宗积极抵御,贞观三年(629年)遣李靖李勣[注 23]二将分路征讨,次年降服东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投降,大可汗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到长安,太宗将降众左右安置在灵武至幽州地区,设羁縻府管辖。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21]:70。西突厥西抵波斯,北并疏勒,控制了丝绸之路。唐于640年攻克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设安西都护府647年平定焉耆[注 24]648年平定龟兹[注 16],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统管于阗、高昌、焉耆、龟兹四镇。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苏定方萧嗣业大败西突厥。西突厥最终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注 25]西域至此成为唐朝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当时另一大帝国大食国开始交往。不过随着时间转移,天宝十载(751年),唐朝在与大食国阿拔斯王朝怛罗斯战役中失败,安史之乱后,唐朝势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亚地区。
东突厥灭亡后,常年臣服突厥的回纥又受到了薛延陀的控制。646年,唐联合回纥击溃薛延陀。唐高宗永淳二年(682年),阿史那骨咄禄蒙古高原称汗,东突厥复国(史称后突厥),后契丹人也投诚后突厥并与其狼狈为奸,并把牙帐设在阴山一带。后突厥连年入侵北部边疆一直困扰武则天。武后试图通过册封、和亲的手段试图改善突厥人与契丹人的关系,但是一直未能成功。直到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唐与回纥联军灭亡后突厥,回纥建国。贞元五年(790年)勒令唐朝对其更名回鹘。回鹘与唐朝关系一直比较良好,但在安史之乱期间曾趁机敲诈勒索唐朝,并再联合唐军攻入洛阳城之后,大肆烧杀掳掠。直到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因为统治无道而最终被黠戛斯所灭。被迫迁徒,有的南迁至塞内或近塞投靠契丹,有的西迁至甘州(甘州回鹘)、西州(高昌回鹘)、龟兹(龟兹回鹘)、葱岭融入葛逻禄可汗王朝[28]:95
吐谷浑[注 17]慕容鲜卑支系,五胡十六国时期西迁至青藏高原东北端,并在329年立国,使用晋制,且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一直摇摆在与东晋南朝五胡十六国时的西北强国之间。曾在大业五年(609年)被隋军占领,隋末战争时复国。吐谷浑因夹处于吐蕃和唐两大势力之间,又与吐蕃同处青藏高原这一特殊地缘上,早年慕容伏允采取亲蕃疏唐的外交政策。唐太宗几进召见未能成功,634年开始派兵西征,次年,大将李靖击败吐谷浑,亲唐的慕容顺继位并对唐称臣。死后,子慕容诺曷钵继位,唐遣送弘化公主和亲。663年吐蕃灭吐谷浑,诺曷钵率众迁至唐安乐州(今宁夏中宁东南)。
西南地区
阎立本步辇图,其内容为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
在西部与唐对峙的另一大国是吐蕃。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征服和兼并了青藏高原各部落后,以强大的武力为由,期间一直向唐朝廷提亲[21]:75。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柏海迎接。文成公主将蚕等中原特有的物种带入吐蕃,中国风俗同时也传入吐蕃,一些吐蕃的大臣改穿丝绸服饰。文成公主的嫁妆中还有一批工匠,这些工匠将中原的建筑形式混入吐蕃的建筑形式,大昭寺是其中代表。吐蕃的历法也参考了唐朝的历法。从此之后,唐蕃两国维持了二十年和平,此后冲突日趋激烈[21]:75。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由于吐蕃军事失利,便主动与唐修好,双方使臣在长安会盟。史称神龙会盟。唐中宗应允,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但实际上吐蕃也秣马厉兵[注 26],积极备战。714年,吐蕃向唐朝要求重划边界,修改盟书,被唐朝拒绝。两国因此交战,吐蕃兵败,于是又主动求和谈判[11]:444
唐玄宗开元廿年(732年),两国再次会盟,两国决定以赤岭为界限。734年正式立碑。不久后发生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走向衰落,吐蕃趁机大力扩张势力。唐德宗建中年间其要求与唐确立甥舅之国的关系,而不用臣国之礼。783年,两国在清水会盟,这次会盟基本满足吐蕃的要求,两国改以贺兰山为界。787年,唐蕃又会盟于平凉,吐蕃预备进行劫盟,结果唐朝除了主盟官员外,其余六十多名官员都被扣押。唐军死五百多人,被俘一千多人,史称平凉劫盟[12]:146长庆元年,吐蕃内部分裂,国势衰落,再次请求与唐会盟。后两国在长安西郊进行会盟,以清水会盟确立的边界为界。史称长庆会盟,从此之后,两国关系趋于缓和,但是也被连年战争所困而无力再战[21]:75
玄奘西行图
天宝七载(748年),南诏统一了西南的云南贵州西部,四川最南部和今缅甸北部地区,甚至还包括今老挝北部。唐朝与南诏国的关系也是时好时坏。南诏一度长期与吐蕃合作,一同进攻唐朝。但大历十四年(779年)后,吐蕃、南诏联军攻唐失败,南诏军元气大伤,吐蕃又迁怒南诏。两国从此矛盾加深。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关系。但是到820年代后,由于南诏王权旁落,两国又开始爆发战争。829年,南诏倾全国之兵力进攻唐朝,在831年一度攻入成都外城廓,但是最后因为害怕唐朝报复而又修好。之后,两国之间的关系依然是和战相间,直到双双覆灭[28]:98
南洋和西洋
唐朝与东南亚南亚真腊柬埔寨)、诃陵国爪哇岛)、室利佛逝苏门答腊岛)、林邑越南中部)、缅甸)、狮子国僧伽罗)、天竺印度)等国家都有经济文化方面的往来。
玄奘西域求法,从天竺携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还用梵文翻译了《道德经》赠送天竺,回到长安后将所见所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义净渡海去天竺求法,携回经、律、论约四百部,将西域见闻写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都是唐代重要的中外关系史著作。唐代流行的婆罗门曲融合天竺中民乐舞为一体。唐朝的佛教建筑也吸收了天竺的风格。
西域地区有康国安国曹国石国米国何国火寻国戊地国史国九个全国以昭武为姓的小国,其使节商人频繁来往于唐。
651年大食与唐始建联系,之后通使多达三十六次。唐军在西域多次与大食交涉,在怛罗斯战役中被击败,大食俘虏了不少中国工匠,包括纸匠,造纸术等技术传入大食。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大食国教伊斯兰教入华,大食的伦理学、语法学、天文学、算学、航海学等也随之传到中国。大食幅员广阔,势力遥及大西洋摩洛哥,唐朝的影响通过大食中介商人间接波及西亚东非北非等地。
波斯自633年起受到大食侵略,638年首都泰西封沦陷,644年全境便被吞并,在651年末代国王被刺杀之后,波斯灭亡。大食在波斯境内大肆屠杀,许多波斯非伊斯兰教徒、商人、贵族迁居西域塞内,以及东部沿海城市,从事商业。为后期色目人回族的一个组成部分[33]。由此,波斯的祆教景教摩尼教在唐地推广。自张骞通西域起起从波斯传入波罗毬戏击鞠)在唐代大为流行,深受唐皇贵族喜爱。唐末,回回人李旬在《海药本草》中对波斯药物作了系统性介绍。唐朝与中西亚的吐火罗东罗马帝国之间也有往来[27]:85

[编辑]军事

昭陵六骏之一,唐太宗李世民的战马
唐朝统一中国之后,太宗高宗武后先后对外用兵,击败北方疆外和西北方疆外的敌国东突厥西突厥,在西北占领高昌、收其地为州县,重新控制西域,在东北吞灭高句丽百济,并在白村江战役击败日本援军。到玄宗时,唐朝对外扩张达到顶峰,势力甚至远达中亚与新兴的黑衣大食(即伊斯兰教逊尼派阿拔斯王朝)相遇。但唐朝经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不仅无力保持前期开疆辟土的成果,还要依靠吐蕃、回纥的军事实力以对抗藩镇的割据势力。虽然唐宪宗时获得过对淮西、剑南等地藩镇的军事胜利,但是无法阻止地方割据的大势。唐朝就此衰落下去。京城长安甚至一度被吐蕃攻陷(763年),西南的南诏也曾联合吐蕃占领过成都831年[21]:69
唐初继承隋代制度实行府兵制[15]:288,沿袭北周和北齐的府兵制,不过北周府兵是兵民合籍,隋唐的府兵则由当地丁男抽调服役,是兵民合一的征兵制度。府兵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两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军府长官为折冲都尉,副职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称卫士侍官。军府隶属于十二卫和六率。军府最多时有六百三十四个,其中三成以上驻扎在关中,保卫长安。府兵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农兵合一制度。兵士廿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以每户三丁抽一的比例服役。卫士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由军府训练。其经常性任务是轮流到长安宿卫,叫做番上。战时则应征作战。服役期间免除自己的租调;但口粮和兵器都要自己负责[31]:145
张萱作品《捣练图》(摹本)[注 27]
图中的几位妇女正在捣丝,为防守边塞的士兵赶制寒衣。唐玄宗即位以来,对外战争频繁,府兵疲于远征[注 28]。兵役过重,造成逃亡,府兵制因此崩溃,不得不改为募兵制。
府兵制实际上是士兵和农民的结合,减轻了国家的负担[15]:289。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注 29]。战事结束后,士兵回府,将领回朝,降低了将领拥兵自重的危险。府兵制的主要缺点在于动员速度慢,用兵时间过长会影响农业,而且免除士兵的税赋对朝廷收入也是一个损失。因此,太宗、高宗及武后时已经采取过临时征募士兵的办法作为对府兵制的补充[11]:431。太宗时,朝廷直接管辖全国约六百个军府,一切军事任务,不管是派往护卫戍京师、地方驻扎或出征,均由这支军队执行。然而,为了便于管理,仍然需要设置军政首长,这也就是“节度使”的由来之一。而且当社会经济改善时,人民经常会反抗兵役制度。另外也由于国家太平已久,府兵备而不用,政府对之也日益冷漠,其素质自然大为下降。
到玄宗时,由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已被破坏,导致府兵大量逃散。天宝年间,玄宗采纳张说的建议,正式以征兵制和募兵制替代已经废坏的府兵制。为了满足他“领有四夷”的虚荣心,透过招募取得的士兵长期驻扎在边镇以进行对外战争,称为“健儿”。这些雇佣兵与土地没有联系,他们只渴望从边境战争中获得收益。边镇将领通过利益关系和部族关系(很多将领和士兵都来自依附的异族)大大加强了对士兵的控制,埋下了日后战祸的种子[31]:145
唐三彩之战马
安史之乱后,唐朝廷在军事上开始失势: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回纥吐蕃南诏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纥兵来平定安史之乱,763年吐蕃军曾经占领长安达十五日,南诏军一度攻打成都并占领安南直至十国南汉才收回。唐朝防备南诏之士兵不满又导致了庞勋之变。后来黄巢流寇叛乱导致朱全忠沙陀李克用的争战,各地职业军人陆续占据地,甚至自立政权,直至唐朝灭亡后仍未平息,后来五代十国各政权,大致上是唐代晚期藩镇割据的延续[31]:145
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勃律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天宝十载(751年)怛罗斯战役,唐军失败,经略中亚的进展遇挫,但是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使正重整旗鼓的唐朝大军从此无暇顾及中亚,军队必须退回长安一带平定内乱,致使在往后的一百五十年间吐蕃回纥势力兴起并占领原属唐朝的西半部领土[28]:95
唐朝的众多著名将领中,除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将领和郭子仪李晟及其子李诉高骈汉族统帅外,异族将领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比较重要的有胡汉混血安禄山突厥史思明、百济人黑齿常之、高句丽人高仙芝、突厥人阿史那社尔、契丹人李光弼靺鞨李怀光、突厥突骑施部人哥舒翰铁勒部的仆固怀恩浑瑊阿跌光进等。

[编辑]人口

唐代彩陶妇女像
唐朝自武德初至天宝末,其户口与人口比隋朝低,有可能因为法令不行,户口时常有隐漏不报,所以史书记载为虚数,其比实际数据尚少。
根据《旧唐书》记载,唐武德元年(618年)有一百八十万户;唐武德七年(624年)有二百一十九万户,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三百零四万户,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三百六十万户,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有三百八十万户,据《通典》卷七《食货》载,到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全国有9,069,154户,52,880,488人。按照古代文人的记载唐代100年后才恢复并超过隋朝极盛时的水平。
当时全国有十五道,秦岭淮河以北有人口3000万。人口最多的是河南、河北两道及淮北地区,这些地区合计人口接近2000万。首都京兆府长安人口达到196万,东都河南府洛阳则有118万人口。隋唐大运河沿岸的交通枢纽城市魏州也有人口110万。河东道人口达372万;关内道有150万;陇右道人口最少,仅53万。南方各道中,江南东道人口最多,有661万。其次为剑南道,有409万,其中成都府人口就有92万。江南西道人口亦有372万,淮南道227万,岭南道116万。人口位居全国之末的是黔中道,仅16万[11]:497
安史之乱时,北方社会生产遭受破坏,北方人口或南迁,或死亡,安史之乱结束后根据史载的户口数只是安史之乱前的三分之一,此后的唐朝户口一蹶不振,估计唐朝中期的户口在四五百万户之间。全国人口分布格局因此发生重大变化。唐初华北占全国人口75%,华南25%的格局到唐亡时,全国人口分布格局为南北各50%。南方各地吸引的各地北方移民,而河北清河郡人口竟从安史之乱前的80万锐减到10万[34]。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以及黄巢之乱,人口南迁避难更加严重。安史之乱一直到唐末是为中国人口史的第二波大幅南迁潮。从此南方在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全面超越北方。五代十国时期,南方九国中除了吴和吴越两国统治者是南方本地人,南汉是早期移民后裔外,其他六国统治者都是唐末北方移民[11]:500
唐朝户口流动表
年代户数口数备注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8,907,546户46,019,956人此为隋朝户口最多时期,大体上恢复了四个世纪以前东汉时期的户口数。
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1,800,000户不详李渊废隋恭帝,唐朝成立,即唐高祖。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2,190,000户不详只是隋朝极盛时的四分之一。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3,041,871户12,351,681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3,600,000户不详贞观之治后期。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3,800,000户不详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3年7,861,236户45,431,265人开元之治时期。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8,348,395户45,311,272人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9,069,154户52,880,488人唐朝人口超过隋朝极盛时的水平。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8,914,790户52,919,390人此为唐朝人口最高的一年,同年发生安史之乱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2,933,134户16,990,386人安史之乱后期。
注:本表数据源自《通典 卷七‧食货典》、《文献通考 卷十•户口考一》与《旧唐书》。唐朝自武德初至天宝末,其户口与人口比隋朝低,有可能因为法令不行,户口时常有隐漏不报,所以会比实际数据尚少。本表仅用于观察人口变化的状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