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孙可望(?-1660年)


孙可望(?-1660年),之际陕西延长县人[1]
小名旺儿,张献忠义子,号称“一堵墙”。膂力过人,骁勇善战,深受大西政权领袖张献忠喜爱,封为平东将军,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皆为献忠义子。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死于西充,余下五六万起义军由孙可望与李定国继续领导。可望率领大西军数千人南走,攻克遵义、贵阳,进屯云南,作为抗清根据地。顺治六年,孙可望致书南明永历政权,愿“联合恢剿”,与南明政权抗清。顺治八年(1651年),为谋封秦王,击杀南明大学士三十人,派兵入贵川,樊一蘅病卒,所部归孙可望[2],尽收南明武大定袁韬、诸军残部,“凡街衢桥道,务令修葺端整,令民家家植树于门,冬夏常蔚葱可观”[3]。孙可望移永历帝于贵州安隆
孙可望残暴善妒,与李定国不和,定国屡建战功,孙可望恐定国威重难制,欲去其兵权。顺治十四年(1657年),从贵州引兵入云南,攻李定国部,因部将倒戈归李定国,孙可望大败,率部属六百余人降清,献上了“滇黔地图”。清廷对于孙可望极为重视,是年十二月,特旨封孙可望为义王[4]。此后清军一路势如破竹,永历政权在军事上的节节败退,“可望又遣人赍手书招诸将帅,言已受王封,视亲王,恩宠无比。诸将降者皆得予厚爵,非他降将比。惟定国一人不赦”[5]。顺治十六年(1659)闰三月,有人揭发孙可望放债取利等事,被宽恕。顺治十七年(1660年)西南大势已定,六月,他被迫上疏请求辞去义王封爵和册印。同年十一月二十日,病死;一说狩猎时,为清军射杀[6],或者说“封为义王,寻被酖”[7]。其子孙征淇孙征淳先后嗣爵,另一子孙征灏袭爵时改为慕义公,其子孙宏相又降为世袭一等轻车都尉。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六月,清廷决定:“孙可望子孙所有世职,嗣后不必承袭。”[8]

[编辑]注释

  1. ^ 《清史列传》和《清史稿》记载他是延长人。林毓辉为《清代人物传稿》撰《孙可望传》说他是“陕西米脂人”。
  2. ^ 嘉庆十七年《宜宾县志》卷四十八,艺文,李洪霁《彭明扬传》。
  3. ^ 《爝火录》卷二十一
  4. ^ 《清世祖实录》卷一一七
  5. ^ 王夫之《永历实录》卷十四《李定国列传》。
  6. ^ 王源鲁《小腆纪叙》卷下《孙李构难》记:“可望既封为义王,后从出猎,毙于流矢。”《行在阳秋》卷下亦有此载。
  7. ^ 林时对《荷闸丛谈》卷四《端溪滇桂十六载纪元延统》。
  8. ^ 《清高宗实录》卷八八六,参见《清史列传》卷七十九《孙可望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