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

时间:2009年7月09日 17:40

英文书名:Yige Jiefangjun de 1989
书名拼音:
作者:蔡 錚(Cai, Zheng)
页数:244
书号ISBN: 978-1-932138-90-0
定价:US$22.00 (包含邮杂费)


内容提要

戒嚴部隊怎樣對待軍中叛者

本書真實記錄了一個解放軍現役軍人在1989年六四事件中獨特經歷。1989年6月5日,他在天安門附近戒嚴部隊抓捕,在恐怖中面臨死亡威脅,後被關押在北京一看守所,最終被部隊遣送回鄉。他在老努力掙扎以改變命運……


作者介紹

蔡錚,1965年生於中國將軍縣:湖北紅安縣。1981-1984年於湖北黃岡師範學院英語專業學習。1985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於北京空軍某部。1989年6月5日在天安門附近被捕。1990年2月被遺送回老家。1991-1994年於華中師範學歷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96-2000年於美國伊利諾斯大學芝加哥分校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現居芝加哥北郊。


後記

我一直害怕去碰那段經歷,終於一次次地鼓足勇氣把它寫完。

於我,八九事件沒有對錯,只有不幸。在我國連綿不斷的不幸事件中,八九年人民經受的不幸算不了什麽。那年我經歷了面臨被強制剝奪生命的恐懼。那種恐懼無法表述,因爲在陳述那種恐懼的此時,我知道那恐懼僅僅恐懼。

我很幸運。無數善良的人們給了我無私的幫助,讓我走出困境。想起來我就感動不已。我想報答他們,卻無從報答。我只有默默祝願他們永遠幸福平安。我很愧疚,我給關愛我的人帶來了痛苦甚至災難。在此我祈求原諒。

我曾發誓,如果我能生還,我將竭盡餘生精力來證明自己活著。20年來的生活並沒給我太機會證明自己活著。我寫下這些,希望證明自己活著,也希望我們的國家永遠平安。

蔡錚

2009年3月 維侖山莊

明镜网美国网友

2009-10-15 04:32:25

灵与肉的挣扎——读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 李汉平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5月07日 转载)
    工作很忙,但我坐在办公室里目不转睛地看这本书的电子版。我完全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好几次,我泪眼模糊,最后终于忍不住跑到楼道的厕所里去哭出声来。我怕来人听见,用卫生纸擦干泪水,赶紧红着眼睛跑回来继续看。一个同事跟我谈工作,她有点异样地盯着我的眼睛说话,但终于没有问我什么。
     我不认可“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而相信“只因未到伤心处”。我看《山楂树之恋》时也流过泪,看完之后还写了一篇感想,向许多人推荐了这本书。但读完蔡铮的心灵自传之后,我觉得《山楂树之恋》虽然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但比起蔡铮的这本书来,真的太轻飘了!或许别人感受会不一样,或许我真的是老了以至于越来越婆婆妈妈了,或许我跟蔡铮关系太近了以至于他描写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无论如何,作者真实得惊人的叙述让我再一次体验了青少年时期那种灵与肉的挣扎。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痛苦的阅读,一次激情迸发的阅读,一次燃烧情感和灵魂的阅读! (博讯 boxun.com)
    我不懂什么文学,我不知道好文学的确切标准是什么,但我从小热爱文学,曾经梦想当“文学家”(其实应该是作家)。我判断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不是所谓文学评论专家的那一套从外国道听途说而来的理论或主义。我从小就知道,凡是好作品,总会有人要往它头上套这样那样的理论高帽子。对于好作品来说,这些帽子都是画蛇添足和狗尾续貂。我不知道蔡铮的这本书会被贴上什么标签,我只知道它应该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退一万步来说,它比当今大陆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数所谓畅销小说要好得多,也比一些曾经热炒的、号称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作品更有份量、更有吸引力。
    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曾经深信不疑并因此特别注意那些用语与别人不一般的作品。我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教我们搜集那些名言佳句并默写背诵。我一直以为,好的作品必须是语言漂亮、华丽、精彩、不同凡响。然而,让我流泪的《山楂树之恋》和《一个解放军的1989》均不在此列。蔡铮的语言跟他的身份和个性差不多。他是农民和军人出身,语言也土里土气。每一段话像一段久经风雨的木头桩子,简短、朴实、没那么多花哨子。看蔡铮的文字,你会发现语言真的不需要花里唿哨,往往简单几个字,就足以表达一箩筐的内涵了。看完他的书,你再看那些装腔作势、假洋鬼子式的叙述,就会感到恶心。我老是重复一句陈词滥调,那就是,真理总是简单的,经典都是简洁的。 不信就看看《老子》、《论语》和《史记》。我希望蔡铮的书将来会成为经典,即使不是这一本,也应该是下一本。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教科书上的一种标准理论,那就是好的文学应该反映时代。我不想用这理论去套蔡铮的书,但我觉得他的书绝对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自己的个人奋斗史。即使他的主观上是这样的,但由于他的故事正好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也足以具有史记的意义。是中国人,就知道1989年的特殊性。蔡铮亲历1989并以细腻的笔触详细记述此前此后的心灵史,这在我孤陋寡闻的见识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即使不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应载入史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过于短暂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人们曾经做了一个无比美好的民主梦。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后,中国接着经历长达数十年的反侵略战争和国内战争。好不容易建立了所谓的新中国,大家在欢天喜地拥抱新制度之后忽然发现,日子并不如同想象中的那么好过。接着,大家开始忆苦思甜,就像农村无数不识字的老大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的那样:给地主当长工还不至于这么饿!知识分子也发现,在军阀和蒋介石的统治下,中国还能诞生鲁迅这样说真话的硬骨头……
    终于,大家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春天!似乎严冬已经被抛在脑后,这回是真的解放了。然而,1989年的坦克和装甲车将人们天真的梦想无情地碾得粉碎。从此,中国进入了行尸走肉的时代。转眼之间,20年过去了,被吓得魂飞魄散的中国人至今还没有缓过神来。蔡铮就是差点连肉体都被碾碎的一员。他侥幸逃到了美国,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这才得以思定思痛地舔几下那心中永久的伤痛。这本书就是自舔伤痕的结果。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所谓的“伤痕文学”。八九之后20年了,还没见到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蔡铮这本书应该是第一部,而且正好是在20周年纪念日前夕出版。所以,我说它不载入史册是不行的。
    当然,我们不要被书名迷惑了,以为这是一部政治色彩的著作。如果政治嗅觉灵敏的人想从中找到整人的材料,是可能的,但是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作者吃过太大的亏了,如今早过不惑之年,绝对无意卷入任何政治是非中去。书中也没有任何政治倾向,只有艺术性的白描。蔡铮反复跟我强调,这是一部心灵史,跟政治无关。硬要鸡蛋里挑骨头从中发现什么线索,这样的人可能有,但我觉得中国当今的“和谐”环境已经很难让这种不理智的种子疯长成参天大树了。
    我从书中发现得更多的是命运。蔡铮是不相信命运的,至少理论上如此。他是一个贝多芬式的人物。看完这本书你就明白,他似乎真的扼住了命运的咽喉。看着他的书,我仿佛回到了过去,仿佛又看到他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仿佛又听到他在神经质一样不断地叫头痛,仿佛听到水牛在他家里焦躁地喷着响鼻,仿佛看到他在疯狂地打击打着自制沙包……他在书中引用我父亲的话,一点不假。他虽然属蛇,却是一条矫龙。就是他在最狼狈不堪的时候,我们都相信他是能成功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从根本上来说,命运就是不管你同意不同意、相信不相信它都存在的东西。我谈命运,并不是要消极等待什么。恰恰相反,我们要在感受命运的同时,积极与命运共舞,尽情享受命运。这本书的原名叫《证明活着》,这是蔡铮终生的信条。在书中,你会看到主人公是一个与命运共舞的高手,就像在海上冲浪一样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当然,这是如今我作为旁观者的总结。对于主人公来说,在那些贫困、压抑和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有多少迷茫、焦躁、恐惧、愤怒、冲动、爱欲、希望和痛苦啊!这些大海一样深沉的体验岂是一两句轻松的漂亮话就能概括的?我相信,每一个足够细心和足够敏感的读者都会从书中体会到命运的博大精深。
    一个好的故事如果没有爱情是不可思议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又总是浪漫而凄惨的。对于一个才气横溢的男人和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来说,人生充满了机会和诱惑,到底如何选择是永恒的主题。命运是个喜欢黑色幽默的家伙,他从来不会给你太多。主人公热衷于自己印刷油印诗集的时候,命运赐给他刻骨铭心的初恋。当他渴望沉迷于温柔乡的时候,爱人却当面投进他人的怀抱。看完这个故事,你可能会想起《马丁.伊登》。但蔡铮比马丁.伊登坚强得多。就我所知,他喜欢温柔贤慧的女人,但我觉得要做他的爱人,首先得坚强。一天到晚逼着他去赚钱的女人,不配做他的爱人。
    我无法想象,拿起此书的人会不一口气读下去;我也无法想象,读完此书之后会无动于衷。对于我来说,读完之后,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最大的遗憾就是还不能在大陆看到它的发行。我坚信,一旦它在大陆发行,很快就会成为畅销书,很快就会被改编成电影影视剧。我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虽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并不抱太大的希望。这一天的到来,对于蔡铮来说是重要的,对于我们多灾多难的国家来说更重要,对于十三亿可怜的中国人及其子孙后代来说尤其重要。
    二〇〇九年五月六日于北京

明镜网美国网友

2009-10-15 04:33:32

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读后随想/杨济明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5月13日 首发 )
    20世纪中国历史积累了太多关于“9”的年代记忆。1919五四运动的风云激荡,1949新国家建立的美好憧憬,1969文化革命的狂热异常, 1989六四事件的两败俱伤。不管如何,在大陆,前面三个“9”已经可以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但是,离现在最近的1989却因为种种原因,迄今还是一个在公共领域中回避的话题,唯一让人们意识到它的影响还存在的是每年六月前后,内地各大学都紧张起来,学校的政工组织全力以赴去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生怕有学生骚动,影响大学官场等级中那些渴望升职的官员们的前程。其实,以我的了解,官方实在多虑了,经过2二十多年的经济市场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产业化,今天中国大学生早已没有了从前所谓天之骄子的感觉和救国救民的强烈意愿,他们被市场经济所造就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美国式的消费方式所吸引,被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所驱使,不得不用十二分的注意力于自己个人的生存,他们不希望个人和家庭为教育产业化支付的学费成为没有效益的投资,自然他们对政治的兴趣也就渐趋于无,再加上部分与既得利益者建立了同盟关系的知识分子有意识的遗忘,1989其实已经慢慢淡出了新一代大学生的历史记忆,这究竟是福是祸,目前还不得而知。
    不过,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自诩为民族精英的知识分子,要真正在精神上崛起,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其实正是直面历史。直面历史并非一定要还原所谓历史真相。不仅因为历史真相无法还原,而且还因为即使揭开了这种所谓真相,也并不等于后来者可以从中吸取足够的历史智慧,否则为何中国自古以来,尽管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而历代统治者却始终无法走出治乱循环的历史怪圈。直面历史不是简单地抖落那些历史秘闻,也不是为了道德索债,而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思考在一个历史时代中,在一种体制框架下,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中,个体遭遇背后的普遍性意涵。在这方面,蔡铮的近作《一个解放军的1989》(明镜出版社)开启了一个有价值的历史反思的模式。
     蔡兄虽然年岁与我相仿,但是却有着超越我们一般人的人生体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这部回忆录有戏剧性的内容,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不知晓者,多以为该书是以一部1989为噱头杜撰的文学作品,而事实上,这部书不过是作者个人真实经历的独特呈现。蔡铮曾经有着特殊的身份。一方面从职业看,他曾经是体制内的军人;另一方面,从精神上看,他是游离于体制外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经常穿着军装,混迹于北京的亟待出名的文学青年,有着一颗与僵硬的体制格格不入的追求自由与艺术的雄心。这种奇特的身份成了1989中个人遭遇戏剧化的起因。 (博讯 boxun.com)
    当我一口气读完这部十几万字的作品时,我看出,经过二十多年的人生磨砺后,作者已从1989究竟谁对谁错的政治口水战中超脱出来。在这部以陈述个人亲身经历的作品中,1989事件在这里仅仅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性的背景和普遍意义的舞台。若将他这一段的人生经历,放到200年前的狂飙突进的法国大革命或者无法无天的文化大革命,也丝毫不会觉得有太多的唐突。在亢奋的群众政治运动中,个人如何卷入到无序的政治事件中,以及个体在官僚政治机器下如何徒劳无益地挣扎,作者为我们做了极致的呈现。尤其是作品的开始部分,那种突如其来的政治事件让作者在顷刻间失去自由,面临被强制剥夺生命的威胁,个体生命的求生欲望与以剥夺生命为法宝的国家机器形成强烈的冲突,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令人窒息的眩晕。当一个曾经是国家武装机器的一份子的人,突然受到这种武装机器赤裸裸的武力威胁时,其感受非一般平民所能领会。
    通读全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那些描述个人感受的独白式的语言,就是因为这些语言,让这部作品与众不同,让我看到了作者强大的生命力和他那颗不屈的灵魂。这种风格,与罗曼·罗兰写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有些类似。当我们真的深入到他所描述的那些场景中,就不得不让我们为那些在高度异化的社会中苦苦挣扎的个体产生深深的敬意。从这个角度看,作品的后半部分,尽管只是描述他个人苦涩的恋情以及绝望之中的个人奋斗,但若将这些置于大的社会框架中去阅读理会,会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社会更多一层理解。最终我们会发现那无处不在的束缚和压力,不仅存在于强大的国家机器中,其实也存在于异化的社会结构下你所爱的人的灵魂深处,从而决定人的命运与生存状态。
    因此,作者虽然选择《一个解放军的1989》为醒目标题,向人们展示一个个体的一段生命和灵魂的历史,但其中的“我”一方面固然是指作者本人,因为全篇是个人所亲历,所思考,并无多少艺术加工成分,是一个真“我”。另一方面,这个“我”也可以是每一个有着独立思考精神的个体,因为作者的感受并非完全是个人的,而是一个群体的,是一个民族的。因为他就1989的反思早已经超越了1989,而是对人性、社会、政治这类重大而普遍问题的追问。当今,在极度市场化的中国文坛流行的是身体写作,甚至是下半身写作,而那种基于精神和灵魂拷问的作品有如凤毛麟角。市场化解放的只是国人的身体,而思想和灵魂的真正解放,则需要更多蔡铮兄这样有力的作品。因此,蔡铮的作品,不仅已成为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记忆,也已成为一切对人类终极命运深切关怀的人们共同分享的精神佳肴。 也正因此,《一个解放军的1989》属于这个正在忘却1989的中国,属于这个正在惊讶地注视着中国崛起的这个世界。
    2009年5月8日于武汉

明镜网美国网友

2009-10-15 04:37:21

从“五四”到“六四”:历史验证了什么?——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读纪/李清平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5月10日 转载)
     “五.四”已经过去90年了,近期有不少所谓的反思文章及活动开展。因为那是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新文化启蒙运动。而“六.四”一幌也过去20年了,忆起或谈论这种话题的却寥寥无几。其实大家心里明白,因为“六.四”是现代中国反对贪污腐败的一次巨大“政治风波”。这两场“骚动”都以青年学生发起,最后都以流血而告终。
     中国几千年的铁律:反贪官可以,反皇帝则不行;要自由可以,要民主则不行;发发牢骚可以,要示威则不行。在专制土壤深厚的中国,民主之树是难以成活的。这也许是这两个历史片段本身所要验证的结论罢?!
     然而也有人不识时务地重提“六.四”旧事,重揭这块并未痊愈的伤疤。那就是,近有我的同窗好友蔡铮将其十年前的自传《一个解放军的1989》付诸出版(明镜出版社),使读者得以重温那段令中国人尴尬的历史。 (博讯 boxun.com)
     虽然记忆之痕早已淡去,但那毕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片断。读者可以看到,在这部书中早已没有当年国际国内政治的喧嚣, 也没有个人的或阶级的恩怨情仇。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兼解放军战士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一段生命经历的忠实追述。可以说没有半点“甑(真)事隐”的文学创作意向。正象作者声明的那样“活着”未必真实,那需要经过“验证”;同样,“历史”也未必真实,那也需要经过“验证”!
    而我,作为这部书作者最亲密的学友之一,可以向天下之人民作证:当我先于所有的读者看完初稿时,我即已验证了这部书所有内容的真实与作者心灵的纯洁与高尚。
     蔡铮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湖北黄安一个贫瘠的乡村。这是一片中国人都知道的英雄故土。中学时代的他即已表现出异常的聪颖和智慧以及勇敢。1981年成为全乡镇唯一考上大学的学子。1984年大学毕业,他没有接受国家的工作分配,只身背着一袋文学著作浪迹于天涯。一年后以农民身份参军入伍,成为一航空学院的地勤兵。1989年5月同本人尚在大学就读的胞弟一同前往天安门见证那场伟大的反贪运动。因盘缠耗尽,胞弟提前返校,而蔡则继续呆在北京大学同乡那里,直到6.4日那天,于是发生了书中首章描述的那段故事。
    蔡那时和我及胞弟一样,并不知道有什么“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也不明白“高自联”“工自联”是一些什么东西,只是被一股热情和好奇所驱,不由自主地卷入了“反贪”人流。结果荣幸地见证了那段历史,并成为那段历史的一部份。事后,蔡被部队软禁一年后谴送回湖北红安原籍。好在乡亲父老反倒将他当作英雄凯旋般地接待。在故土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经历了一段如诗的爱情,也经历了父亲故去的彻骨伤痛。之后他考上研究生专心研究中国近代史达三年之久。毕业后转至北京图书馆工作,不久考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去年,他还为湖北黄冈政府大面积毁林事件多次致函国务院和湖北省及黄冈地区政府,同时在网络发表大量文章,大声疾呼保护国家地表林生态,停止砍伐天然林,其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尚不减当年。
     如今,蔡同我一样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常常在给我的电话中叹息:“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是的,我们这代人生于激情似火的年代,成年于改革大潮汹涌的时代。我们的生命注定和祖国和人民的荣辱联系在一起,也注定要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我们都为这种能够充分验证历史和生命的烙印而自豪。
     90年过去了,中国的帝制和封建消失了吗?
     20年也过去了,中国的贪污腐败好转了吗?
     …….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思想来验证以上两个问题。

明镜网美国网友

2009-10-15 04:38:48

活着,就有希望-- 蔡铮的《一个解放軍的1989》读后 石川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5月16日 转载)
     拿到《一个解放軍的1989》(明镜出版社)我一口气看完,直看得头晕眼花,口干舌燥,腹内空空。早已过了感情冲动的年龄,可我还是随着作者翔实细腻的叙述,内心一次次电闪雷鸣。常常是,眼眶里的泪水还在打转,却又忍不住笑出声来。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书,而是在看一部电影,一部传奇,一部悲喜剧。直到读完最末一行,才终于长长地舒出那口气。
     使我感兴趣的不是2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那个事件本身,而是卷入其中的这位解放军。因为当时我也穿着军装,而且我们在一个部队。我们是形影不离的战友,情同手足的兄弟。他在被部队隔离审查期间,我曾去探望他,了解到一些事情的脉络,后来他被送回了红安老家,通过几封书信后便失去了联系。他在北京街头,在北京监狱里到底有何遭遇我却不得而知。 (博讯 boxun.com)
    他被捕的事自然成了部队的头号新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都是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每当提起他,人们无不唏嘘,或为他心痛,或为他惋惜。在战友们眼里,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暴乱分子”,顶多算是个不安分的人,一个做了一件傻事和蠢事的人,一个倒了霉的家伙;他不是一个好兵,却是一个好人。
    蔡铮是个士兵,却又不是个普通的士兵。他是怀揣一张大学文凭走进部队的,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作为士兵,其主要职责就是站岗放哨(当兵之初,他也确实是在站岗放哨),可他后来成了“理训处”的文化教员。以士兵的身份给干部们上文化课,这在当时也是绝无仅有的。如果不出事,他提干是顺理成章的事。而提干对于他那个交通闭塞,道路泥泞的小山村来说,对于小山村里那个风烛残年、眼巴巴盼着他出人头地的老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是,他就是这么傻,这么呆,这么犟,这么不争气,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这样的事。他自毁前程。
    在战友眼里,蔡铮是一个异于常人的人:他身高马大,肌肉发达,食量惊人;他不现实,不安分守己;他不合群,不爱说话;他愣头愣脑,常常心不在焉,丢三落四;他不会讨好巴结人,在人情世故方面的智商,与孩童无异,更不用说吹吹拍拍见风使舵或脑筋急转弯了。谁都知道,他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与别人不同。
    原来他也写诗。我想在我们部队,也许只有同是诗歌爱好者的我能理解他。他埋头苦干,没日没夜地看书、写作。他的诗没处发表他就自己“出版”。他用自己微薄的津贴,花钱到街上用电脑打印,装订成册,一本本诗集相继诞生。对身边人的评价他不屑一顾,对“好心人”的指点他不理不睬。他是蔡铮,自有蔡铮的办法。他曾到北大清华,在校园的人行道旁,像小贩一样摆摊叫卖他的诗集……
    按他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我很难断定他的“出事”是偶然还是必然。多少年来,我一直想:假设他不在那个特殊的日子回乡探亲;假设他没忘记给士兵证的照片盖上钢印;假设他当时忍住自己的好奇心不再往前走,不说那句“不该说”的话,今天的他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直到今天,一口气读完他的这部长篇自述,我才终于知晓他“出事”前后详细的经过。而我也从他与生俱来的天真、叛逆、不驯服的性格里,找到了困扰我的那个问题的答案:他“出事”几乎是必然的。如今,回想他离开部队时的那种绝望,我感到欣慰。因为我的战友蔡铮还活着,并还在用文字证明自己还活着。他让我想到,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2009年5月14日

明镜网美国网友

2009-10-15 04:43:01

自由亚州采访录音:
纪念六四系列:《一个解放军的1989》作者蔡铮(上,下)
http://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butongdeshengyin/64-06222009153733.html?textonly=1

明镜网美国网友

2009-10-15 04:47:59

万维专访蔡铮:为六四留下恐怖的历史记录 (2)
万毅忠
  唯有文化人记录恐惧
  从监狱出来,蔡铮在部队又被关押了8个月,受了两个处分被送回原籍,回到湖北农村。为了寻找出路,同时也是为现实的中国问题寻找答案,蔡铮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图书馆,后来再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攻读社会学博士。
  多维:你读历史和社会学,似乎都是在为中国寻找摆脱苦难的答案
  蔡铮:以前学文学写诗歌,对中国历史印象不深,后来读了历史研究生,认识到89六四在中国历史中并非天大之事,只是因为我们经历过,才觉得很大很大。纵观中国近200年来,灾难连绵不断,战乱天灾饥荒,动辄死亡上百万人。
  我在华师研究方向是中国近代思潮,现在回头来看,那些思想者的思想都很简单,受当时环境限制,他们的阅历有限,例如孙中山,现在看来他的想法也不免幼稚。来美国时我申请的是历史系,来后才转入社会学系。
  多维:今年是六四20周年,20年后,你如何看待六四
  蔡铮:从历史角度看,六四太小了,觉得大是因为自己卷入了其中。
  其实中国有很多人的经历比我所经历过的更恐怖,只是他们绝大多数人无法表述出来,他们生于恐惧,毁于恐惧。我在书中也提到了我的伯父,他参加革命,后来被肃反,没人知道具体情况,只知道他失踪了,他死亡前是否经历恐惧,无人知道。兵荒马乱,杀人如草芥,死人无数,没有人知道他们死亡前的感受,唯有文化人去描述那种恐惧。
  多维:你的作品与其他六四著作有何不同
  蔡铮:我想这本书会比较独特,因为别人可能没有我的经历,有经历的人可能又写不出来。它可以改编成一部很好的电影。在内容上,我一直想把它和六四撇开,尽管书名是《一个解放军的1989》,但我更侧重于一个人的心灵经历,是一部心灵史,是一个中国人个人史的一部分。我的英文书名是证明活着,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我在书中写道,活着就是奇迹,自由是奇迹之外的奇迹!我觉得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个人能活着就不错了,就算奇迹了。
  我父亲经历过日军入侵,国共内战,最可怕的是在六零年代,他差点饿死,经历了很多,但他从来不说。我觉得自己也是个奇迹,经历苦难之后,竟然活下来了。
  我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部书绝不是小说,它是我的回忆录,书中98%全是真的,只是出于对他人的保护,最后一章用了虚构的人名。

明镜网美国网友

2009-10-15 04:48:48

多维专访蔡铮:为六四留下恐怖的历史记录 (1)
万毅忠
  2009年05月21日 20:33   澳洲日报
  2000年6月,芝加哥一家信用卡公司一位新来的员工经常在家挑灯夜战,这位华人男子书写的不是统计数据或模型,而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回忆:1989年学运期间,北京的戒严部队如何对待军中的反叛者。这位反叛者就是蔡铮,2000年他刚读完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社会学博士课程,在这家信用卡公司找到一份统计分析的工作。
  这部英文回忆录原名是《To Prove Being Alive》(证明活着),费时一年完成,由于没有美国主流出版社愿意出版,蔡铮索性把它压了箱底,这一压就是8年。直到辞去信用卡公司的工作,他才得闲,于09年头三个月将这部书翻译成中文,并交由明镜出版社出版,书名也改为《一个解放军的1989》
  蔡铮的回忆录通篇充满“苦难”二字,那是不同身份及个性的中国人的苦难:农民之苦,军人之苦,读书人之苦,正直人之苦。这些苦难压在蔡铮一个人身上,其苦状诚如他对多维所言“想起来就很难受,压力难以名状,有紧张发抖的感觉,写完后就轻松多了。”
   用英文道出痛苦经历
  “可是天哪,我还没准备好如此唐突地死去!我没准备好!我的这个身体,我的灵魂,我这思考,写作,行动的能力还根本没有发挥过。我从他人那儿吸收的生命还没有传输出去,我应有更多的时间把我的生命寄存在哪儿。我从空气,水,阳光,从所有天然物质中,从我吃的穿的从书本等所有人为创造物中获得生命,建成了这个我。我渴望将我的生命存储下去,存储在我的创造物中。千百年后,一个有灵魂的人,会品味我的文字,陪我流泪,陪我震颤。他能感受我这个生命,知道我曾经存在于这个时间,这个地方。如今,我的生命却要被就此砍断。没人知道这个我,这个样子,挣扎过,爱过,梦想过,哭过,活过。这个我,由肉骨构成,就要变成气体,飘到空中,随风消散!”(选自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第一章:那个时刻,第十九页)
  多维:你为何在六四11年后写这个故事,为何用英文写作
  蔡铮:89年我的这段经历不写很难受,每当提到它,我就浑身发抖。2000年我在芝加哥完成了博士资格考试,只差论文没写,我也不想写博士论文了。我研究的方向是比较社会学,主要是研究城市化。6月我在信用卡公司找到工作,为了写这本书,经常后半夜爬起来挑灯夜战。
  写的时候发现,我用电脑打中文很慢,索性就直接用很粗燥的英文写。一天写几千字,一年多后完稿了。写的时候有时很激动,很兴奋。
  多维:这书为何在完稿第九个年头,用中文出版
  蔡铮:01年写完后,我找过美国主流的出版社,包括几家很大的出版社,回答是六四相隔已久,没有人会感兴趣,他们不想出版,我也就此拉倒。
  2007年我从信用卡公司辞职,开了自己的公司,稍微清闲些,于是在2009年1月至3月,我把原作翻译成中文,书名也改为《一个解放军的1989》,其实只是故事开始于1989,后面就与八九没有太大的关系。在翻译成中文时,因为中文读者了解故事背景,我把六四期间关于北京街头的叙述删减了很多。翻译成中文后,我只读了一遍,就不愿意再读,因为读起来难受。
  多维:你书中有很多细节,非常清晰,在11年后描写它们,还记忆犹新,你是否对发生的事情做了笔记或追记
  蔡铮:没有,我一直没有去碰这一段。对这段经历,我是不写难受,写的时候也很难受。
  多维:你的经历很独特,84年大学毕业回乡种田,85年当兵,89年被捕,后来又考研出国,你如何看待个人所经历的苦难
  蔡铮:这在书中写得很详细,我大学毕业时就想过种田读书写诗的生活,后来在农村苦无出路就参军去了北京空军,六四在天安门附近被捕。我个人来讲还算是幸运的。我们这一代人还算好,能读书的可以读书,能做生意的可以做生意,对于聪明又有能耐的人,时代还是提供了些机会。例如我的高中同学,几乎就没有在农村种田的。
  最难写的就是恐惧
  1985年,蔡铮怀揣着大专英语毕业文凭进了北京空军某部,在警卫连站了一年岗后,以兵代干做了英语教员。蔡铮那时疯狂写诗,还和海子有过交往。在20年后的这本回忆录中,蔡铮对戒严部队和监狱做了大量的细节描述,记录了自己当时的恐惧,人们还可以发现蔡铮的诗意在一连串恐怖瞬间连成的时空中闪烁。
  蔡铮的中国式苦难和恐惧源于他的一句真话,6月5日下午2点他在天安门附近对戒严部队说:“我也是个当兵的,看到我们的军队向百姓开枪我很难过……。”
  在这句直白后,暴怒的军人把他毒打一顿后紧紧捆绑,扔在红墙边。一个精瘦的军官走近蔡铮,书中写道:他的手指扣在扳机上。我的全部注意,我的全身都紧张起來准备迎接子弹。我的心架在了弓弦上,备好弹出身体。我盯着他扳机上强有力的手指。我舌头发硬,不能发声。他一脚踢过來,踢得如此有力,如对我抡了一大铁锤,紧接着他突然抡起铁枪把砸在我头上,我感到脑袋发木。“说!”他肯定受过特别训练,他的动作迅猛如电,力大无比。我被打得歪倒在地。他黑洞的枪口仍然直逼我眉心。我坐不起來,我歪着身说我是个当兵的,身份证上忘了盖钢印,他们正在调查核实。我说得结巴。我心里暗暗求乞,求他别扣那扳机,求乞那枪口转开。“这么简单 嗯!”他又一脚踢过來,说话时仍咬牙切齿。“我真想立马给你一梭子!我留你一会。夜里我来亲手收拾你!”又是一脚,然后走开了。像是一辆火车从我身上碾过,我被碾成了泥。
  多维:你在书中很多段落描述过自己的恐惧心理,你为何对恐惧感如此重视
  蔡铮:我被绑在北京街头时,感觉自己随时会被戒严部队弄死。书中最难写的就是恐惧,没有文字可以准确表述我的恐惧,那是我知道的一种状态,其状无法形容。书中有我被捕后的大量心理描写,完全真实。在那些瞬间我就是那么想的,实际上我想的比描写的更多。
  多维:你在那几天的具体情况如何
  蔡铮:我在部队散发了传单后,准备回老家避一避。我6月3日离开部队到北京,晚上从天安门到北大,原准备在木樨地下地铁,因为疲倦我临时改主意去了西直门,后来才知道戒严部队在木樨地开枪最多,如果我上去可能就没命了。4日我借了辆自行车想去天安门,一路上看到冒着烟的坦克,老百姓向当兵的丢石头,戒严部队开火,当兵的追,老百姓就跑,我推着辆破自行车一起跑,有人还钻到路边汽车底下,戒严部队开枪,有人被打倒了。跑到一堵围墙前,我翻身越过,后面爬不过围墙的人被抓住,被当兵的好一顿臭打。我后来躲进了电报大楼,从里面看到街上的百姓被戒严部队猛打,打完了又被抓走。4日晚上我又回北大,住在中文系老乡那里。
  回老家的火车票是6月5日下午5点,那天下午2点在天安门附近我走进戒严部队,那些天我穿的是军便装,绿军裤白衬衣,因为几天都没睡,头脑晕沉沉的,见到戒严部队,我一激动就直白了对军人开枪的遗憾,接下来的经历十分恐怖。
  我理解那时当兵的为何疯狂,他们被北京老百姓困了几天,很疲惫。我被抓的当晚,有个当兵的老乡告诉我他们几天都没吃,再加上上面说有多少战友被杀,当兵的仇恨情绪都被煽动起来了,眼都红了。
  从大街上被送到监狱里,我被关了十二天,时间虽短但觉得恐怖漫长。

明镜网美国网友

2009-10-15 05:11:36

Peter推荐了这本书。对于那时候发生的事情,我一直是心存好奇的。透过笔者亲身经历书写的这本书,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命运的激流中挥洒着。笔者是诗意的,温暖的阳光、清澈的蓝天、苍翠的竹林、广袤的玉米田都让他感怀和热爱。自由、友谊和爱情,更是作者在满怀激情的青葱岁月时的不懈追求。
感谢作者能将他的故事写出来,完成这部作品相当不易。曾尝试写一些文字将自己的过往记录,因为太涉及灵魂的东西,纠结和推敲之后的文字,本身却失去了想表达的原貌。对于作者的个体命运,有勇气去回忆审视并将其记录,钦佩之余让人顿生感慨。
那一年的事情,对于旁观者来讲,很快就被接下来的经济大潮所涌没。作者的命运却因为这而改变。或许有人会说,像作者这样有些‘上蹿下跳’、有自我的价值观、有些理想化的性情中人早晚都会碰壁,我却宁愿将这解释成为作者生命的找寻过程。Peter将他的人生称为传奇,是啊,这倔强坚韧的个性,在任何时代都会发出光彩。
不知是岁月的沉淀、还是作者的个性使然,字里行间感受不出太多作者对于每一段命运选择的懊悔和矛盾。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对于恐惧的描述,那即将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细节推理和由此带来的无形困扰和焦灼,使人感同身受,心绪也随之跌宕。对于亲人的愧疚和感激,点点滴滴的积累,用言语能够真真切切表达出来也并非易事儿。
对于作者的玲玲,这一段从他角度描写的爱情,略显单薄,玲玲的形象也随着作者的描述有些模糊。开始的时候,玲玲的形象是作者想象中的完美,并倾注了作者的一腔热情。后来对失望的描述和笔者的所作所为,我也只好暗笑作者还是不了解女人心。还好,作者已将此作为一段回忆珍藏,也无憾矣。
拜读过后,不得不写下点文字以表共鸣。
希望作者平安幸福。

明镜网美国网友

2009-10-15 05:13:20

灵魂过铁
——读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
1989年,我3岁。这个有铮铮铁骨的解放军的灵魂却在他的1989年过了铁。
2009年,我23岁,一口气读完书,体味着那过了铁的灵魂是如此坚强伟岸。
作者的文字如解放军该有的气概,简短有力,字字砸心,所以没有厚重的灵魂也许就会在这场暴风雨一样的追忆中迷失上好一阵子。我迷失了好一阵子,因为当我每每想起这不是小说而是一个人为了证明自己活着而奋笔疾书出来的文字,我觉得时空交错的厉害。活着并非事实,它有待于证明为事实。历史是否在前进还是轮回,抑或被粉饰的更加隐蔽,它有待于我们用自己的人生来证明。何时我也能有如此厚重的过了铁的灵魂。
我觉得自己怎么写也写不出心里的那股劲,只能说,谢谢您,谢谢蔡铮先生。也许有些厚重的东西需要用笔触来表达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还力不从心。

明镜网美国网友

2009-10-15 05:17:36

连续几个晚上都在品读,两分钟前终于读完了……
这本书是十足的精品,写得太真实太有深意了……
我的全部身心被汹涌的浪潮淹没了……
现在无法静下心来写任何读后感,我得去河边让激荡的心情平静下来……
真的很感动你把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写下来……
xongfeijing

明镜网美国网友

2012-06-04 09:17:14

一个真实的故事– 读《一個解放軍的1989》
Ruan Yang July 4th, 2011
本书作者是我的同乡,他是我哥姐的同学,我称他“蔡大哥”。他的经历我很清楚,小时候他就是我们那里的大名人,大学毕业不参加分配宁愿回家务农,后来去当兵,因参加六四事件被遣送回乡,再后来考研读研,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几年后出国,目前在美国定居。前两年他的书出版给我看了前三章,我一直等着看全书,最近终于拿到了手,我几乎一夜没睡,一气读完,读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觉得有些话要说。
蔡铮的书,前部分写他被捕到被遣送回乡的经历,后部分写他如何在老家努力挣扎以改变命运。前部分是死亡、是恐惧、是欺压、是血腥,后部分是贫贱、是卑微、是挣扎、是无奈,比较起来,后部分更能打动我的心,也许是关于前一部分的血腥看多了,知道他的命运只不过是那个事件中的一小部分,他好歹还拣回一条命;而后一部分关于他的挣扎和抗争,才让我觉得是那样真实,那样贴切,那样刻骨铭心。我一直知道蔡铮经历了很多挫折和苦难,但没想到是这样的苦和难,死亡的恐惧、肉体的摧残、贫贱的折磨、爱情的挫败、抗争的无奈,所以这些,哪怕只一项都够一般人消受的,而这一切,全都压在他的肩上,他竟然都挺了过来,并且还伸展得更高,站得更直,看得更远。这是怎样的一条硬汉子呢,除了敬佩,我不知该如何形容。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他读研时我也在同一个地方上大学,有时我们见面聊天,每次提到部队的事,他都轻描淡写地轻轻带过;2001年我去美国看他,他也好像为生计而忙碌,忘记了当年的伤和痛,现在看到他的书,我才知道他不是忘了,而是一直害怕去碰那段经历。二十年后,他终于鼓足勇气,把刚刚愈合的伤疤又生生撕开,一字一字把它写下来,这应该是另一种惨烈吧。如果是我,我可能选择遗忘。
可蔡大哥终究不是我,他是有胸怀、有抱负、能屈能伸、敢作敢当的男子汉!今天,当我沉浸在生活的富足和宁静中悠然自得时,是他的书,把我拉回到那峥嵘的岁月,提醒我不要忘记过去,唤起我一些家国之思。
我也看到网上的留言,有人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说他在编美国大片,我不禁为这些留言感到悲哀,转念一下,也许是他的经历太离奇了,太曲折了,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如果不是认识他,也许我也会认为他在写小说。
蔡大哥,祝福你!
阮阳
http://blogs.ntu.edu.sg/library/chinesestudies/archives/3159

1 則留言:

  1. 《一个解放军的1989》全书电子版如下
    https://www.amazon.com/x4E00-x4E2A-x89E3-x653E-x519B-ebook/dp/B01IX4H1J2/ref=sr_1_1?ie=UTF8&qid=1469321595&sr=8-1&keywords=%E8%94%A1%E9%93%A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