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爆发


战争[编辑]

欧战爆发[编辑]

德国步兵与但泽警察人员正在推开国境障碍物,实际上这张照片为德国宣传部要求重演1939年9月1日的场景而拍摄的画面。
芬兰滑雪部队于北芬兰当地和苏联红军交战,摄于1940年1月12日。
1939年9月1日,德国和其附属国斯洛伐克一同进攻波兰[58]。9月3日,法国、英国和英联邦成员国纷纷正式向德国宣战,但实质上给予波兰的支援则十分的少[59],只有在法国萨尔当地发起小规模的攻击[60]。不过9月3日时英国和法国也派遣海军部队封锁德国外海,期望能够破坏德国的经济发展并给予战况有些许支援[61][62]。9月17日,苏联在与日本就日苏国界战争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后也紧接着入侵波兰[63]。波兰领土随即被德国苏联瓜分,而立陶宛斯洛伐克也获得一部分土地。但尽管如此波兰政府始终没有宣布投降,相反地另外组织了波兰地下国(Polish Underground State)和波兰家乡军,继续在之后连同布署在波兰周遭各条战线的盟军部队一同作战[64]。此外大约有10万名波兰军事人员则撤离到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国家,这些士兵后来也加入抵御德国部队进攻的行列[65],而著名的波兰军情处密码局(Biuro Szyfrów)则带着有关破解密码的资料撤离到法国[66]。同一时间日本则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国城市长沙市首次发起攻势,但是在9月下旬被中国部队击退[67]
在对波兰和立陶宛政府进行干预后,苏联依照《德苏友好合作划界条约》(German–Soviet Treaty of Friendship, Cooperation and Demarcation)的内容强迫波罗的海国家协助苏联军队于他们国家内进驻[68][69][70]。然而在1939年11月芬兰拒绝了苏联近乎侵略领土的要求,随后双方便爆发了军事冲突[71],最终在1940年3月由芬兰作出让步签署了《莫斯科和平协定[72]。在这之中尽管法国和英国已经向德国宣战,但是仍尽可能援助芬兰抵御苏联的入侵,而苏联也因为这入侵举动而被国际联盟剔除[70]
而在西欧,英国开始将其军队部署到欧洲大陆,但由于英国部队始终没有和德军发生军事冲突,这使得这段时间又被称作“假战”。一直到1940年4月开始,德军在发起大规模入侵的情况下才有所交战[73]。1940年2月时,苏联和德国另外签署了《德苏贸易协定》(German–Soviet Commercial Agreement),由苏联提供各式原料来换取德国的军事和工业设备,而德国也能够借此回避盟军对其的原料封锁[74]
1940年4月,德国为了避免盟军借由威尔弗瑞德行动(Operation Wilfred)来阻挡瑞典铁矿运往德国的路线,决定入侵丹麦和挪威以确保原料的运输[75]丹麦立即宣告投降,而尽管盟军提供协助德军仍然在2个月内攻占挪威[76]。1940年5月为了避免德国抢先攻占,英国随即入侵冰岛以实施军事管制[77]。同时因为挪威战役的失败,温斯顿·丘吉尔于1940年5月10日取代了内维尔·张伯伦,成为英国新任首相[78]

轴心国推进[编辑]

法国战役结束后,纳粹德军巴黎凯旋门进行胜利游行。
消防队员正在伦敦大轰炸扑后灭爆仍然燃烧中的火焰,摄于1941年。
1940年5月10日,德国开始策划入侵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79],在几天内德军便以闪电战战术成功攻下荷兰比利时[80]。法国所设下的马奇诺防线使得法军认为透过天然屏障能让德军装甲车辆无法突破[81],然而德军则先攻占防御较为薄弱的阿登后随即攻击位在比利时的盟军侧翼[82]。最终到了同年6月初时,英国军队放弃其运到欧洲大陆的重型装备并自敦刻尔克紧急撤离[83]。而6月10日时意大利也跟着德军入侵法国,并且向法国和英国宣战,12天过后法国政府便宣布投降[84]。向轴心国投降的法国一部分领土很快便被纳入德国意大利占领区,而法国本土则是由残存国家身分的维琪法国所管理著[85]。7月3日英军则袭击停泊在法属阿尔及利亚(French Algeria)的法国舰队,以防止德国将法军舰队纳入自己的海军中[86]
同年6月在法国战役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苏联也强行并吞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国家,同时也吞并了罗马尼亚具有争议性的巴撒拉比亚地区[69]。与此同时,纳粹德国也和苏联在政治与经济合作上逐渐陷入僵局[87][88][89][90],这使得德国和苏联开始为彼此交战进行准备[91]
在成功瓦解法国后,德国开始尝试借由空中优势来取得英国上空制空权,同时也发起海狮计划准备入侵英国[92]。然而德国空军的作战行动并没有达成目标,这使得入侵计划在9月时便宣告取消[92]。而尽管德国开始将其占领的法国港口作为其新基地,但是德国海军对于仍保有一定实力的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有获得收益,这使得德国决定改以U型潜艇在大西洋巡逻并对英国航运展开攻势[93]。另一方面意大利则将重点放在地中海周遭地区,于6月时开始马耳他、8月攻占英属索马里兰,并且在1940年9月时入侵作为英国殖民的埃及。日本则在9月时开始强化对中国的封锁,派遣部队占领位在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的数个基地[94]
在此期间态度保持中立的美国决定采取新方案,以协助中国和西方盟国作战。1939年11月美国政府就中立法案进行修订,允许盟军以“现购自运”的方式来购买军事物资与装备[95]。在1940年时德国成功攻占巴黎后,美国海军也借由《两洋海军法案》(Two-Ocean Navy Act)开始显著扩大其规模;而在日本入侵印度支那后,美国则对日本实施有关铁、钢和机械零件的禁运[96]。到了同年9月,美国还同意英国购买原本于美国基地封存的驱逐舰[97]。但尽管如此,一直到1941年以前大部分的美国公民仍继续反对美国队任何军事冲突直接干预[98]
而为了对付于背后支持同盟国的美国,1940年9月底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组成轴心国集团[99]。《三国同盟条约》中规定除了因应苏联主动进攻而另外处理外,任何国家都必须协助任何虽未参与战争但仍被攻击的轴心国国家[100]。在这段期间,美国则继续通过了租借法案来支援英国和中国作战[101];美国也授权美国海军保护英国所购买的物资和装备运往大西洋中间的安全区,之后由英国舰队接手进行管理[102]。也因此德国和美国在1941年10月陆续在大西洋北部和中部发生数次海战,但是美国在官方立场上仍然持续保持中立[103][104]
1940年11月时,轴心国开始大规模扩展自身的势力[105]。1940年10月时意大利尝试入侵希腊,但是在几天内便被击退,甚至很快被反推到阿尔巴尼亚地区而陷入僵局[106]。1940年12月,匈牙利、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也加入了轴心国行列,而大英帝国所组成的部队也开始对对位在埃及东非的意大利军队展开攻势[107]。到了1941年年初,意大利军队已经被大英帝国部队逼到利比亚,而丘吉尔也下令派遣部队前往非洲,并且借此加强正在与希腊交战的意大利部队的压力[108]意大利皇家海军也遭受了十分惨重的损失,皇家海军派遣航空母舰攻击位在塔兰托的意大利部队,这次攻击也导致3艘隶属于意大利个的战列舰受损,而之后在马塔潘角海战中意大利又损失更多艘军舰[109]
德国伞兵Ju 52运输机空降到希腊克里特岛上作战,摄于1942年5月。
德国人便决定介入战事并协助意大利作战,希特勒于2月时将部分德国军队派遣前往利比亚当地,并且在3月底时已经对德部队便已经数次发动小规模进攻[110]。而到了4月时,以德军部队为首组成的联军成功推进到埃及周遭,甚至对盟军发起了托布鲁克围城战[111]。之后大英帝国部队于5月时发起简洁行动(Operation Brevity),6月时再度发起了战斧行动,但这2次针对轴心国部队的攻势随后都面临失败[112]。而4月初时保加利亚签署加入轴心国集团,这促使德德国决定要对巴尔干地区进行干预,随即入侵希腊南斯拉夫并另外组织政府。轴心国部队在巴尔干地区很快获得进展,在5月底德军部队攻占希腊克里特岛后,成功迫使同盟国军队于此处撤退[113]
不过盟军在这段期间也有获得少数成功的案例,原本德国本来希望法属叙利亚托管地以及伊拉克能够参与对英国的作战,然而同盟国部队成功破坏在维希法国空军基地内的德军,进而阻止叙利亚在伊拉克于后方发动叛乱[114]。不过这稍后在自由法国部队的协助下,同盟国部队也入侵叙利亚和黎巴嫩以防止这类事件再度发生[115]。而在大西洋英国成功击沉了德国旗舰俾斯麦号,这使得日益低迷的民众士气再次受到鼓舞[116]。同时英国皇家空军也在不列颠空战中成功抵御了德国空军的轰炸,最终德国于英国上空的主要袭击在1941年5月宣告结束[117]
而在亚洲战区,尽管双方都互有发起攻势,但是在1940年时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陷入僵局。日本为了增加对中国所施加的压力,决定开始优先攻占重要位置以阻止供应路线,同时与准备与西方列强展开战争。这一时期,日军也继续占领了印度支那南部地区并给予军事管制[118]。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华北一带成功发起攻势打击日军部队,作为报复日本则决定在占领区内对共产党党员和一般民众实施严厉的三光政策,希望能够借此方式有效减少共产党游击队的人力补充和物资供给[119]。另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仍持续存在着互相牵制的气氛,到了1941年1月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后便宣布结束彼此的合作关系[120]。为了能够成为之后欧洲和亚洲稳定之后的霸主,德国、日本和苏联开始对之后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进行准备。尽管德国与苏联正逐渐处于紧张的局势,日本考虑到一方面德军在欧洲战场上仍占有优势,而另一方面自身的目标则是夺取被欧洲国家殖民的东南亚地区其丰富资源,为此日本与苏联2个强盛国家在1941年4月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121]。但是在另一方面,德国则逐步在苏联边境布署军事武力,准备在之后直接攻击苏联[1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