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蒙古人建都历史


亚草原东端的蒙古高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以往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是游牧民族兴衰起伏的舞台。欧亚草原连接着欧亚大陆。很久以来有这样一个共识:谁控制了欧亚草原,谁就等于控制了大半世界。13世纪蒙古人的崛起,印证了这个观点。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它的首都也几经变迁,元王朝建立,蒙古帝国将首都迁往了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北京的皇城基因也得以巩固,并一直影响到今天。
  
哈剌和林
就世界历史而言,13世纪的蒙古人烙下了自己的印记。从北亚腹地崛起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领导下,结束了蒙古高原“天下扰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的局面,以十万铁骑,经过20余年征战,“灭国四十”;又经过窝阔台、贵由、蒙哥三位大汗努力,大蒙古国先后征服西辽、花剌子模、钦察、斡罗斯、匈牙利、波斯、叙利亚等地,蒙古势力远达波兰、埃及和东印度一带。
  
大蒙古国的南征使西夏、金朝、大理、吐蕃地区纳入其统治。蒙古军东征辽左,在肃清契丹、女真反抗势力后,1218年进入朝鲜半岛。经40余年征战,高丽君臣被迫臣服。迄至1259年,大蒙古国辖境西至匈牙利、叙利亚、伊拉克、波斯湾和东印度一线,东至朝鲜半岛北部,南至大理国金齿地区与蒲甘王朝对峙,并在淮河、长江中上游一线与南宋相持,北面则领有吉利吉思、贝加尔湖一带诸部。这是一个横跨亚欧、版图空前庞大的帝国。强盛的游牧帝国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中心,哈剌和林应运而生。
  
哈剌和林(突厥语,意为“黑石”)故址位于今蒙古国中部杭爱山南麓,前杭爱省鄂尔浑河右岸呼舒柴达木之南20公里的额尔德尼昭近旁,距乌兰巴托市380公里。哈剌和林是蒙古人在北方草原上修筑的第一座都城,不仅是蒙古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也是13世纪东西方世界之间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聚集了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等从欧洲、亚洲诸国各地劫掠来的奇珍异宝、金银珠宝,数以万计,名副其实为当时世界第一都。
  
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今北京)。整个元朝期间(1271年~1368年),哈剌和林失去帝国首都地位,但仍是蒙古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元代的哈剌和林先后设置过和林转运使司、和林宣慰司、和林路等行政机构,忽必烈派宗王坐镇哈剌和林,加强对漠北地区的控制。1368年,元惠宗仓皇逃离大都,蒙古统治中心从中原移至漠北。哈剌和林曾经被北元政权当作一个聚集力量的据点。1370年明军攻克哈剌和林,大火烧了整整25个日日夜夜,哈剌和林基本被毁灭。蒙古帝国已经分崩离析,寒来暑往,哈剌和林走向没落。
  
元上都
13世纪50年代,拖雷家族的另一个政治新星冉冉升起。拖雷次子忽必烈在蒙哥登上汗位时已经崭露头角。1251年,蒙哥汗命其皇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1256年春,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桓州以东、滦河(今闪电河)以北,兴筑新城,名为开平府(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作为藩邸,“北带绝幕,南控中夏”。
  
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府即蒙古大汗之位,建元中统,与据有哈剌和林的幼弟阿里不哥对峙。战胜阿里不哥后,中统四年(1263年)五月,忽必烈下令升开平府为上都,以取代哈剌和林。次年建上都路总管府。1271年建国号“大元”。1272年改金中都(今北京)为大都。上都是元朝夏都。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待八九月秋凉时返回大都。每年皇帝去上都避暑时,百官相随。
  
上都城的驻守官员、家属、兵丁等人口居于城中,城外关厢之地是百姓的主要居住地。考古资料证实三处关厢总延伸为2400米,面积最少在12万平方米以上。至元三十年(1293年)仅工匠就有2999户,元朝中期仅中政院所辖人匠提举司所属就有工匠2500户。根据对上都城关厢之地贫民房舍和城内房舍的数量考证,上都城在春夏季人口最多的时候可达五万人以上,秋冬季人口也在五千左右,其规模小于大都城。根据对上都城墙夯土的土质分析,此处为就地取材而建。
  
上都的外城,北半部为皇家园林区,南半部为宫帐区。城北依地势高缓,借景创物,建有横贯城垣,纵向800米,富于自然风趣的大型御苑,其面积大于城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所种奇花异草和豢养的珍禽异兽,不但满足了皇亲贵戚逍遥行乐、游览观赏的情趣,同时对调解、稳定上都城的自然生态系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城内设置大面积的苑囿,实为元代首创。
  
1358年(至正十八年),红巾军中路军关先生、破头潘部由大同直趋上都,烧杀掠抢、焚毁宫殿,经历百余年陆续建成的上都宫苑楼阁等建筑化为灰烬。1369年(洪武二年),明军攻占上都,将城内残存的房舍尽数拆毁,改筑城垣,称开平府,不久改府为卫,1403年(永乐元年),开平卫治徙京师,1406年(永乐四年)开平卫复治故地,1430年(宣德五年)终因地处僻远,运输艰难,迁卫治于独石堡(河北省赤城县独石口),昔日辉煌的上都城遂化为废墟。
  
元大都
蒙哥汗突然去世使得大蒙古国出现权力真空,觊觎汗位者蠢蠢欲动,总兵漠南的忽必烈与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发动争位战争。贵戚霸突鲁曾劝告忽必烈:“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忽必烈怦然心动,脱口而出:“非卿言,我几失之。”虽然如此,但忽必烈不敢轻易否定哈剌和林的都城地位。定都开平府还是定都燕京?忽必烈考虑了四年之久。战胜阿里不哥后,1264年8月,刘秉忠请定都于燕京,忽必烈决定采纳,于是下诏修筑宫室城池,以燕京为中都。
  
如何修建新都城,考虑到蒙古人不愿在别人的废墟上营建新居的习俗,主要设计者刘秉忠建议在金中都东北郊选址。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营建,十一年(1274年)宫城大内建成,十三年(1276年)大都城垣建成。大都城有外城、内城、宫城三重。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相沿元大都中轴线未变。北京内城东西长安街以北的街道基本上是元大都城的旧街。按照“左祖右社”之制,大都太庙在城东齐化门(今北京朝阳门)内,社稷坛即建在大都城西和义门(今北京西直门)内稍南。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按照方位,元朝将大都街道分为50坊。
  
在元大都内众多的宫殿之中,以延春阁为中心的北宫建筑群最具蒙古草原文化特点。明成祖改建北京城时,在此堆了一座镇山,高约50米,即今北京景山。在北海公园团城上,安置有元代遗物渎山大玉海。史载至元二年十二月,“渎山大玉海成,敕置广寒殿”。此玉海可盛酒30余石。元宫大明殿上有高1丈7尺的大酒瓮,可储酒50余石,称为“酒海”,又称“大樽”。这实际上是沿袭了大汗宫帐放置马奶酒的“古鲁额”(储酒器)旧制。
  
1368年,朱元璋派军北伐,攻陷通州,大都岌岌可危。闰七月二十八日夜三更,元惠宗率领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逃亡上都,元大都被明朝改为北平。后因朱棣“靖难”、夺位、迁都,元大都又被改造成明朝京师都城,历史掀开新的篇章。

元中都
1307年,忽必烈的孙子元成宗去世,因无子,皇后谋立安西王阿难答为帝,海山母及爱育黎巴力八达与一批宗王、大臣迎海山为帝。海山是忽必烈的曾孙。其父答剌麻八剌是成宗铁穆耳的兄弟。成宗大德三年(1299 年)海山受命以宗王的身份镇守漠北,在漠北总兵八年多,在与叛王海都、察八儿父子的战斗中功勋卓著,拥有重兵。接到大都传来的消息,海山拥兵至上都即位。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六月甲午,刚刚即位十天的武宗海山还没有顾得上颁布任何新的政令,就下令“建行宫于旺兀察都之地,立宫阙为中都”。他为什么急于修筑中都呢,史无明文。旺兀察都之地位于野狐岭北(今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野狐岭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成吉思汗大军曾在此地歼灭金朝精锐部队,野狐岭闻名遐迩,海山选择这一地区建中都,据姚燧在《牧庵集·皇帝尊号玉册文》中说:武宗由上都而南,“还跸龙兴,徘徊太祖龙旗九斿,翦金于斯,肇基帝业,为城中都”。似有纪念成吉思汗武功之意,又可显示自己总兵漠北的功业。
  
元中都的崛起是一个奇迹。可惜天不假年,元武宗海山仅在位四年,没有看到中都城的最后竣工就因病去世。新继位的仁宗,也就是海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上台伊始就下令“罢城中都”,“罢中都留守司,复置隆兴路总管府,凡创置司存悉罢之”,取缔了中都的都城资格。第二年(1312年)又“徙中都内帑、金银器归太府监”,致使中都沦落成一座废都。后代的皇帝偶然才到此巡幸。1358年,红巾军仇恨的兵火焚毁了中都所有的地面建筑,使它最终沦落为一片残垣与野草共存的废墟。
  
13世纪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如今昔日辉煌的都城已经沦为废墟,在孤寂的时光中逐渐被人淡忘,有如失忆。蒙古人的远征固然给被征服地区带去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用当时最快捷的驿站系统连接了欧亚大陆,打破了封锁闭塞的世界,使文化传播与经济往来空前的加强,对后世的影响至今令人沉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