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冷戰(英:Cold War)


自由的百科全書
從西德拍攝的柏林圍牆。在1961年,東德為了阻止本國人民逃離共產主義統治,在邊境豎立了此牆。柏林圍牆也因而成為了冷戰最知名的象徵,1989年圍牆的倒塌代表了冷戰的終結。
冷戰英文Cold War)指的是從1947年至1991年之間,以美國北約為首的西方集團,與以蘇聯華沙東方集團兩者之間的長期政治和軍事衝突。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蘇兩國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北約代表了自由民主制資本主義政體,而蘇聯和其他鐵幕國家則代表了一黨專政共產主義政體,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
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子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柏林封鎖(1948-1949)、韓戰(1950-1953)、蘇伊士衝突(1956)、古巴飛彈危機(1962)、越戰(1959-1975)、蘇聯入侵阿富汗(1979-1989)、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子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子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共產國家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和開放政策(1985)。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團結工聯最為突出。
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其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子戰爭和間諜戰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目錄

  [隱藏

詞源[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英國作家和小說家喬治·歐威爾在一篇於1945年10月19日Tribune報紙上發表的專欄文章裡,使用「冷戰」一詞來描繪活在核戰爭陰影下的世界,並且警告這樣的世界將會是「沒有和平的和平」[1]。歐威爾說,他所謂的冷戰,是指蘇聯和西方國家之間的意識形態衝突[2]。他在1946年3月10日的觀察家報上寫道:「在去年12月的莫斯科會議後,俄國已經開始準備向不列顛大英帝國發起一場『冷戰』。」[3]
而最先使用這一個詞來形容二戰後,美國與蘇聯與其各自盟國之間的地緣政治衝突的,則是美國的投資家兼政治顧問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4],他在1947年4月16日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場演講裡提到:「我們必須面對現實,我們今天就活在一場冷戰之下。」[5]報紙專欄作家沃爾特·李普曼曾廣泛使用這一個詞,他自稱該詞的靈感是來自於1930年代法文的la guerre froide(冷戰)一詞[6]

背景[編輯]

二次世界大戰時身為同盟國的美國以海報描繪一個友善的俄國士兵。
歷史學家對冷戰的根源和起始點持有不同看法。儘管俄羅斯帝國在19世紀時,便已經與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存在一些緊張的關係[7],可是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冷戰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也有人則主張它是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的1917年俄國革命
在1917年的布爾什維克革命以及俄國從一戰退出後,蘇俄在國際上發覺自身為國際間所孤立[7],其領導人列寧說蘇聯被「敵對的資本主義者包圍」,並且認為外交是一種可以用來分化蘇聯敵人的武器,進而創建了共產國際,企圖以此出口共產革命到世界各地[8]。在其之後的史達林則視蘇聯為一個「社會主義島嶼」,認為蘇聯應該將當前「資本主義的包圍圈,轉換為社會主義的包圍圈」[9]。早在1925年,史達林便稱他對國際政治的認知是一個二元的世界,之中蘇聯扮演的角色是要吸引其他國家邁向社會主義、而資本主義國家也在同時吸引他國邁向資本主義,這種過程中的世界就有如一個「短暫穩定的資本主義體制」邁向其最終毀滅[10]
二戰前的許多事件就已經顯露出西方國家與蘇聯之間的彼此不信任和猜忌,以及布爾什維克與資本主義之間的衝突[11]。在俄國內戰中西方國家支持了反布爾什維克的白軍[7],而在1926年蘇聯所資助的一場英國罷工活動則導致英國與蘇聯宣布斷交[12]。史達林在1927年聲稱會與資本主義和平共存的言論也沒有實現[13],早在1928年史達林便在迫害政敵的作秀公審裡宣稱英國和法國企圖在蘇聯推動政變[14],美國在1933年前也一直拒絕承認蘇聯[15],同時大整肅裡的莫斯科公審則有大量史達林政敵被指稱與英國、法國、日本、或納粹德國勢力勾結或進行間諜活動[16]。儘管如此,蘇聯和美國在戰間期整體上是保持孤立主義的態度[17]
蘇聯最初與納粹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但不久後德國於1941年6月入侵蘇聯,而日本則在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蘇聯於是與盟國結成了權宜的結盟,英國與之簽下正式的外交協定,而美國則是非正式的約定。在二戰中,美國透過租借法案提供了英國和蘇聯大量的戰略物資和軍工生產[18],對於蘇聯的最後獲勝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19]。然而史達林仍然對西方國家抱持強烈的懷疑態度,並且一直認為西方盟國有意讓蘇聯與納粹德國自相殘殺,延後諾曼地登陸、開啟歐洲第二戰爭的時間,藉此在戰後削減蘇聯的地位[18],蘇聯對於西方的態度也因此一直保持著強烈的猜忌和敵意[20]

二戰結束(1945-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