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称雄广东的南天王陈济棠(1)追随孙中山

庾新顺 朱永来   八桂将军风云录 0 K- y, T: |; n/ J- T
0 @6 Q4 y. q) v: U3 D6 ^
, f" m* h) x0 }8 z
 陈济棠,字伯南。他出身于没落地主之家,发达于军旅生涯,虽历经坎坷,但扶摇直上,曾独霸广东,叱咤风云。为了自身利益,他时而拥蒋“剿共”,以排除政敌、扩充势力;时而联合各派势力反蒋,企图割据西南,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他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致力建设新广东的宏伟工程,既超越前人,也为国民党的后来者所望尘莫及。1936年,他发动两广事变失败下野,以后紧随蒋介石,以归顺蒋家王朝终其一生。他毕生反共,但在“七七”事变后亦坚持联共抗日立场,表现出不屈的民族气节。他造福桑梓,对家乡倾注了片片真情。
  - X3 q& d3 m5 b8 z' u% z2 I
- ]; z) R. n0 b" }2 \* X: e1 l
  立志出乡关

  1890年2月12日,陈济棠出生在广东省防城县(今属广西)耕读传世的没落地主陈金益家。六岁时,入叔父陈金湘在本村开设的启蒙学馆读书。他聪明伶俐,每天的功课是同学中最早完成的,回家后常参加一些“举炊及饲养牲口”的家务劳动。11岁时,他师从长兄济华学习,12岁却能为这位长兄兼严师“代馆并写字格出卖,每张出售铜钱三文”,以周济家庭。15岁那年,陈济棠参加家乡父老为奖励青年学子而设的“义课会考”,竟名列第三而名闻乡井,为陈家戴上了一个小小的光环。1907年,他随五兄维周入防城县两等小学攻读,开始接受新学教育。从此,他眼界大开,进入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 A' q2 N2 r& v% c: K
  陈济棠自幼争强好胜,并且喜爱英雄。曾在中法战争中以镇南关——谅山大捷而闻名于世的苏元春将军,驻扎陈家附近时,陈济棠见其威势甚盛,心窃慕之,径往求见,却被卫士阻止而不得入。陈济棠当即放声大哭,哭声震动了在室内洗脚的苏元春。苏元春得知情况后,即令卫士予以引见,并嘉奖陈济棠银元一枚、猪肉汤一碗。以后,陈济棠对军旅十分向往,几乎到了着迷的程度。他步入青年时代后,曾赋诗言志:
  男儿立志出乡关,
  名未成兮定不还。
  自古英雄三尺剑,! i0 ]; M% t6 V
  人生何处不青山。
  1907年,17岁的陈济棠入钦县警察讲习所学习,六个月毕业后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学习军事。次年春,陈济棠与同班同学邓演达等人经教官、同盟会员邓铿介绍,秘密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一名革命党人。在革命风气的感染下,特别是在邓铿的影响下,不但思想日益进步,而且参加了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和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的筹备工作。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广东于11月9日光复。不久,广东军政府为培养军队干部创办了陆军速成学校,陈济棠入该校深造。1913年,陈济棠毕业,这时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已经失败。陈济棠只好暂时依附于广东琼崖督办陆荣廷部,任中尉差遣员,借为掩护,待机革命。以后,他转入苏汝森团任机枪连排长。
  不久,苏汝森为广东督军龙济光所害,陈济棠被迫改名换姓,潜居于宝壁军舰大副丁守臣家中。陈济棠出于对龙济光杀人如麻和扣留好友黄质文的愤怒,1916年参加了邹鲁等人策动的讨伐龙济光的活动。但因海军未能配合行动,他带领的陆军无法发出原定起义信号,起义流产了。事败后,陈济棠逃往香港,继而辗转到肇庆投身讨袁战争,入护国军第六军的桂系林虎部,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和少校团副等职,不仅积极协助林虎开展工作,而且自身锻炼不少。例如,陈济棠出任土匪出身最多的那个连的连长时,既以怀柔方式教导士兵读书写字,施以恩惠,又严肃纪律,对一切违纪、偷窃者给予惩处,宽严相济,终于扭转该连风纪,成功地改造了这个连队。这是陈济棠治军的一次有益尝试。接着,他率领该连前往阳江县,仅六个月时间便肃清阳江一带的匪患,并接受县长邀请,留在当地协助地方兴办学校以启导民智;整顿警察,训练民团以绥靖地方;开辟交通以利商旅;改良市政以便民生,使当地一时民风大变,百姓称道。这是陈济棠治政的一次有益尝试。
  
 
 追随孙中山
5 F& q4 g* s9 @4 a3 `, I
  1920年11月,孙中山在广州重组护法军政府,并下令陈炯明率部从福建漳州回师广东,驱逐桂系莫荣新。在孙中山驱逐桂军的感召下,陈济棠会合陈铭枢营和李昆岩营,在广东阳江宣布独立,脱离林虎统领,率部会同粤军讨伐莫荣新残部。不久,他被陆军小学老师、时任粤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的邓铿调任为第一师四团第一营营长,驻扎四标营一带。从此,陈济棠成为粤军的一名军官,开始直接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
  陈济棠深得邓铿赏识,经常共同切磋军事训练。于是,陈济棠在第一营推行的练兵方法行之有效,为其他营所纷纷仿效,成为第四团军事训练的样板。1921年夏秋,陈济棠率领第一营于阳山城北击败沈鸿英部,不但扭转了粤北战局,而且使陈济棠名扬粤军第一师。邓铿对陈济棠的这一战功夸奖不已,特颁银500元以示犒赏,陈济棠为此喜不能寐。: L" a6 W* ]- T+ P+ N. ?  N5 ~+ |5 ~
  同年10月8日,广州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北伐议案,同时在东校场举行北伐誓师,决定经广西出师北伐。陈炯明不仅极力反对。而且指使凶手暗杀了孙中山的拥护者邓铿,还与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暗中达成反对孙中山的协议。1922年5月9日,孙中山不顾陈炯明的反对,在韶关再次举行北伐誓师大会,接着三路大军开赴江西。邓铿师长被刺后,陈济棠身为营长,同第一师其他军官一样既为邓铿之死而悲痛,也深感邓师长死后自己责任之重大,决心继承已故师长的遗志,跟随孙中山,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他冲破陈炯明的阻挠,遵循孙中山的指示,积极参加北伐,第一师与许崇智的第二军一起,作为北伐先锋从粤北南雄向江西信丰推进,一路过关斩将。6月16日,陈炯明在广州发动了欲置孙中山于死地的反革命武装叛乱,迫使孙中山改变北伐计划,命令北伐军立即从江西前线回师广东,平定叛乱。然而,陈济棠所在的第一师与陈炯明关系密切,拥陈(炯明)反孙(中山)的倾向十分明显。师至老隆时,陈炯明派人用5000元收买各团团长。陈济棠力劝团长陈铭枢不可糊涂,由于陈铭枢认识错误迅速,随之引咎辞职,他的第四团团长职务,改由陈济棠担任。不久,陈济棠率部驻防肇庆。
  此后,陈济棠“为表示革命气节”,他在肇庆内不但“未与陈炯明会面”,而且对部队腐化之风大有异议,还为净化革命环境有过建设性行动,他要求“全团官兵,校官以上不要一个月薪水,尉官不要半个月薪水”,以抵制陈炯明开赌筹伙食的做法。在陈济棠的影响下,第一师工兵营长邓演达也决定所部“不要一个月薪水,并食粥一星期”。
  是年冬,孙中山派人联络杨希闵、刘震寰分率滇军、桂军合力讨伐陈炯明,也派陈济棠的同窗李仙根携港币3000元给陈济棠,请陈济棠届时响应讨伐陈炯明。陈济棠当即拒收,李仙根以为他拒不受命,陈济棠则解释说:“余必相机行事,请汝善为回复总理,且接款项容易泄露机密,不必以余为虑。”不久,陈铭枢回到团部,陈济棠即把决心独立响应滇桂军讨伐陈炯明一事告诉于他。' b+ M% J9 b. K4 `! i* G3 g
  12月底,滇桂军东下,陈济棠率部在封川江口宣布独立,并联合第一师张发奎、邓演达等部,配合滇、桂军于1923年初攻占三水,直趋广州,将陈炯明逐往惠州宣布下野。讨贼联军占领广州,其中陈济棠的第四团占领广州的制高点观音山。此后,陈济棠随师长李济深率部驻防江门一带,击溃陈炯明旧部陈德春旅,升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9 r& }; [( a  M0 X; u
  5 k7 F- f- Y, E- ?1 o1 a
   k4 K) m2 r7 w1 w
 显露锋芒$ r0 g! L; K  r5 \' f
- e  v7 i8 m; u" M9 a4 |* R) r- x: p
  陈炯明被赶跑后,以杨希闵、刘震寰、沈鸿英为首的滇桂联军进入广州,但他们旧习不改,争权夺势、专横跋扈的军阀作风恶性膨胀,使广州政局迅速再现险情。陈济棠对此十分不满。
  1923年4月初,沈鸿英部发动叛变,企图一举消灭广东革命政权。孙中山立即下令讨伐沈鸿英。第一师奉命讨伐沈军,初败沈部于肇庆。陈济棠及其所部,积极参加了围歼沈鸿英叛军黄振邦、张希拭部的战役。6月初,沈鸿英部与北洋军阀方本仁部,联合占据粤北部分地区。陈济棠奉命率部由肇庆移师粤北前线,并亲临前线指挥,取得了英德战役的胜利,将沈鸿英等叛军逐出粤北,继而率部返回肇庆。不久,沈鸿英残部卷土重来。7月中旬,陈济棠奉命率部在广西讨贼军黄绍竑部配合下攻占梧州,孙中山特派第一师师长李济深兼任西江善后督办公署督办,陈济棠受李济深之命兼任西江督办公署参谋长,率部驻扎梧州地区。在此期间,陈济棠在梧州设立了“革命军人同乐会”,并开始在军人中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于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的决策,陈济棠也表示拥护。1924年春,陈济棠旅支持黄绍竑部攻占河州地区。是年冬,陈济棠奉李济深之命陪黄绍竑到达广州,并介绍加入国民党。
  1925年初。广州革命政府进行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陈济棠奉命率领第二旅入桂,协助李宗仁、黄绍竑等部,阻击从湖南、桂东进犯梧州配合陈炯明叛军的沈鸿英部,击溃沈军,不但使西线得以安宁,陈炯明陷入孤立无援境地,而且使李宗仁、黄绍竑得以移兵西进,打败入侵南宁的滇军,完成统一广西的大业,从而使广西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陈济棠因此与李宗仁、黄绍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6 C: Q1 |1 J% b3 S9 }0 q/ Z# D6 l
  6月,以杨希闽、刘震寰为首滇桂军发动反革命叛乱。陈济棠所率第二旅表现出色,不但击溃滇桂军主力,为收复广州奠定了基础,而且获得了超出其他部队的战利品,从而为第一师增添了光彩。( Q* M- ]- u! Y$ N0 P6 i
  8月,广州国民政府组编国民革命军,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下辖两个师又一个独立旅,陈济棠被任命为第四军第十一师师长。
  国民革命军刚刚诞生,陈炯明叛军又气势汹汹杀奔而来,再次向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疯狂进攻。为保卫革命政权,广州国民政府进行第二次东征。陈济棠的第十一师编入李济深的第二纵队,是北伐军右翼的主力。在李济深的指挥下,陈济棠率部势如破竹,进占永湖一带,掩护中路军强攻惠州城,接着配合追歼从惠州东窜的残敌,而后进占三多祝,挥师直指新庵,在双金一带与敌3000余人遭遇,激战两小时,组织冲锋十余次,将敌击溃,继而随第二纵队各部向林虎、刘志陆主力所在的兰塘、紫金等地追击推进。此时,第一纵队第三师于罗经坝被林虎部击败,总指挥蒋介石险遭不测。陈济棠奉命率部火速增援,在双头地区给予林虎部主力以沉重打击,致使陈炯明主力丧失,从此一蹶不振。陈济棠率部扭转战局有功,得到总指挥部3万元巨额犒赏。此后,陈济棠率部追歼残敌至饶平、平和,将陈炯明残部返窜福建。不久,陈炯明丢弃残兵败卒,逃往香港。至此,第二次东征结束。! x6 L" m. B! I0 {! ^
  第二次东征战事刚息,陈济棠又奉命率部参加李济深指挥的南征,消灭邓本殷匪帮。南征军节节胜利,邓本殷残部仓皇逃窜琼州负隅顽抗。1926年1月15日,陈济棠师及张发奎旅奉第四军军长李济深之命,由海康、徐闻南渡琼岛,向邓本殷残部发起猛攻,残匪不堪一击,纷纷溃败,邓本殷化装潜入日本军舰逃往越南,南征战事取得胜利。当第十一师从海南凯旋之时,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
  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并实现了两广统一,革命根据地获得巩固,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陈济棠奉命率领第十一师留守广东,兼任钦廉警备司令,负责维持包括钦(州)、廉(江)、高(州)、雷(州)地区在内的广东南部治安。在此期间,陈济棠一面在钦县收编邓本殷残部为补充团,以扩充实力;一面派兵清剿徐闻、合浦、茂名、阳江等地的土匪。在陈济棠的管辖下,广东南部地区的治安得以好转。这为他以后在广东站稳脚根,发展势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27年春,陈济棠被派赴苏联考察,回国后继任第十一师师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