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百姓帮八国联军入紫禁城

原文:http://bbs.voc.com.cn/topic-3957019-1-1.html...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皇城,皇帝的子民们竞相扶逃命。当时的清兵和义和团兵不下20万,大清和八国联军比例约10:1。装备上清兵一 样不缺,而八国联军的重武器还不如守城的清兵多。然而清兵逃了个精光,留下了穿布衣长衫的百姓,也留下了这张真实的民众竞相扶梯相助八国联军的照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为八国联军中的法军攻打皇城,翻墙走捷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为八国联军中的法军攻打皇城,翻墙走捷径,墙上有协助法军的中国民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00年,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于1900年6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 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是年为农历庚子年,故史称“庚子国祸”、“庚子国难”。列国入侵下,国人有反抗者,有漠不关心者,更有令人难堪的一幕。 图为英军从沙窝门的下水道进城,引来一群京城百姓围观。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天津,美军的临时运输车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由当地民船组成的美军运输船队通过白河向北京运送物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劫后余生,得到英国传教士帮助的中国教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即将被杀的义和团成员,刽子手同为中国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后,1901年2月21日,清廷明发上谕,加重惩治“首祸诸臣”,除令载勋自尽、毓贤正法 外,载漪、载澜定为斩监候,加恩发往极边新疆,永远监禁;英年、赵舒翘赐令自尽,并命奕匡、李鸿章照会各国,将启秀、徐承煜交回,即行正法;刚毅定为斩立 决,徐桐、李秉衡定为斩监候,惟以已故,业经革职,撤销恤费,应免再议。当日,庄亲王载勋在蒲自尽。图为英军在北京菜市口监斩清廷官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北京菜市口刑场被侵略军斩首的清政府高官有礼部尚书启秀和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启秀曾荐五台山僧人御敌,后被日军拘禁。朝廷下旨革职,但八国联军仍要求作为“祸乱罪魁”追究,次年被斩于菜市口,史称“主拳诸臣兵败被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清官员用两顶轿子给八国联军送锦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清官员给八国联军送锦旗褒奖联军在北京的所作所为,旗上写着“祝效华封”(祝其寿,祝其福,祝其多男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清官员将锦旗挂在八国联军总部门口,双膝跪倒磕头,旗上写着“万国咸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八国联军俄国军官与中国老百姓合影。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庚子年华勇营阵亡官兵纪念碑
   1898年7月1日《租威海卫专条》签字后,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清楚地认识到,光靠一纸空文难以实现殖民统治的目的。要想在威海卫站住脚,必须有足够的 军事力量作保证。何况,租占威海卫的目的,是想将威海卫建成英国海军在远东的军事基地,而军事基地的防御更需要大量的防御部队。而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兵力匮 乏时期。一是当时英国人和布尔人在南非地区争夺领土,迫使英国不断向南非增派兵力,二是过多的殖民地分散了英国的陆军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旨在维护威海卫 租借地统治秩序的部队,便不可能从本土上增派。英国政府遂决定在华组建雇佣军担负威海卫的防务。

  1898年 11月,英国陆军部派员到香港和上海招募译员、号手等专业军士,然后到威海卫招募士兵,组建中国雇佣军团。

  英国无视中国主权的做法,严重违背了《租威海卫专条》的有关规定, 立即遭到了清政府的强烈反对。此时英方又辩称在威海卫招兵组建军队,是为了维护租借地的安全,不会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使用该部队。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英国租借威海卫前,驻扎此地的清兵照(1889年)
   一阵紧锣密鼓的筹划之后,一支由 300多中国流民组成的雇佣军于1899年在威海卫正式成立了。由于这支部队是在中国组建的,按照英国当时以组建地为部队命名的惯例,把这支部队称为“中 国军团”;又因这支部队的士兵全是华人,又称“华勇营”。该军团的尉级以上军官均从英国的正规部队调任,士兵则在中国招募。招募范围,完全违背了“只在威 海卫招兵”的承诺,扩大到了山东、直隶等地。在军团内部,除了乐队、译员、卫生队之外,还设置了长枪连、机枪连、炮队和骑兵队。这支部队经过正规的英式训 练之后,分别驻扎在威海卫的北大营、寨子和南、北竹岛等地,担负威海卫界内治安和对外防卫任务。

  中国军团组建后不久,就成为英国殖民当局镇压威海人民的得力工具。特别是1900年威海人民掀起武装抗英斗争的时候,殖民当局就是利用这支武装力量对从事抗英斗争的中国民众进行了疯狂的镇压。

   中国军团不仅在威海卫镇压抗英斗争中,而且还在天津围攻义和团的战斗中立下过“汗马功劳"。1900年6月中旬,英国驻华海军司令兼八国联军统帅西摩尔 中将率八国联军进军北京,途中遭到了云集在天津的义和团和爱国清军的奋力抗击。西摩尔为了补充军源,及早消灭义和团,便调中国军团增兵天津。6月21日, 刚刚镇压完威海卫抗英民众的400多名军团士兵乘英舰离开威海卫前往天津。到达天津后以编号为“英军第一军团”的名义编入到英军作战部队序列,并立即参加 了攻城战斗。6月27日攻占了北洋军火库,7月9日攻占了海关署军火库,7月 13日和14日占领了天津城。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在与清军和义和团早期作战中,中国军团是八国联军中惟—一支代表英军的参战部队。天津战役后又直接向北京进军,参加了解救外国驻京公使馆的一系列战斗。 当年随军团参加战争的下级指挥官巴恩斯(Barnes)在其所著的《与中国军团在一起的活跃日子》中赤裸裸地称“中国军团远征作战次数比任何部队都多。即 使不算解决威海卫出现的麻烦,天津之战有我们的份,解救北京有我们的份,以及1900年8月到独流和夭折的北仓,这些远征都是我们干的,没有其它军团参 加。”

  为了表彰这支部队攻克天津的战绩,战役结束之后,英国陆军便特意 设计了一种以天津城门为图案的徽章作为中国军团的团徽,镶嵌在军团士兵的帽子和衣领上;为了纪念阵亡的官兵,殖民政府在威海卫特意竖了一座刻有23名阵亡 官兵姓名的纪念碑作为对这支部队的褒奖;1902年又挑选了12名官兵代表中国军团到英国参加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中国军团是作为刘公岛海军基地陆防规划的一部分而建立起来的,当英国确定将威海卫作为一处不设防的军港后,英国政府部分官员即以降低防务费用为由提议解 散该军团。而此时,中国军团的表现也开始令殖民当局感到难堪,到了1903年,1300多人的队伍一下陡减至500人,约800人开了小差。开小差现象令 殖民当局头痛,而留在军团里的士兵,打架斗殴和涣散的军纪更令殖民当局恼火。据威海卫殖民政府1903年年度报告记载,租借地内全年有270人被判一天到 一年的监禁,其中就有100人是中国军团的士兵或退役士兵。他们中有40名是因违犯军纪而被处罚的,如站岗睡觉,不守纪律,赌博等;其余大部分是因打架、 敲诈等行为被罚。到了1904年,兵源就更成问题了。到刚开业的威海卫金矿做工或去海参崴、南非等地卖苦力,对当地的青年人有着更大的诱惑力。殖民政府为 了招募新兵,又是张贴告示,又是召集村董作动员工作。尽管把中国军团的作用说成是保卫自己的村庄,保卫租借地的安全,但最终还是未能奏效。而此时华北的局 势也发生了变化。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在旅大取代了俄国的位置,来自俄国的威胁随之消除;1905年8月英日又第二次签订了同盟条约,英国对日本 的戒心也随之解除。至此,随着外来威胁的消失,威海卫的防御压力大为减轻;同时界内秩序也逐步稳定,治安压力得到缓解。内外防范压力的减弱,使中国军团也 失去了存留价值,解散军团的建议再次被提出。到1906年6月,这支横极一时的雇佣部队最终被解散。军团解散之后,大部分士兵转往南非当警察,部分士兵留 在当地充任巡捕或加入中国军队。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 沉默的麻雀 - 沉默的麻雀的博客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

八國聯軍中的“中國軍團”

八國聯軍中的“中國軍團”(圖)
 
    1898年7月1日《租威海衛專條》簽字後,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裏清楚地認識到,光靠一紙空文難以實現殖民統治的目的。要想在威海衛站住腳,必須有足夠的軍 事力量作保證。何況,租佔威海衛的目的,是想將威海衛建成英國海軍在遠東的軍事基地,而軍事基地的防禦更需要大量的防禦部隊。英國政府遂決定在華組建雇傭 軍擔負威海衛的防務。

    1898年11月,英國陸軍部派員到香港和上海招募譯員、號手等專業軍士,然後到威海衛招募士兵,組建中國雇傭軍團。

    英國無視中國主權的做法,嚴重違背了《租威海衛專條》的有關規定, 立即遭到了清政府的強烈反對。此時英方又辯稱在威海衛招兵組建軍隊,是為了維護租借地的安全,不會在中國的其他地方使用該部隊。

    一 陣緊鑼密鼓的籌劃之後,一支由 300多中國流民組成的雇傭軍于1899年在威海衛正式成立了。由於這支部隊是在中國組建的,按照英國當時以組建地為部隊 命名的慣例,把這支部隊稱為“中國軍團”;又因這支部隊的士兵全是華人,又稱“華勇營”。該軍團的尉級以上軍官均從英國的正規部隊調任,士兵則在中國招 募。招募範圍,完全違背了“只在威海衛招兵”的承諾,擴大到了山東、直隸等地。在軍團內部,除了樂隊、譯員、衛生隊之外,還設置了長槍連、機槍連、炮隊和 騎兵隊。這支部隊經過正規的英式訓練之後,分別駐紮在威海衛的北大營、寨子和南、北竹島等地,擔負威海衛界內治安和對外防衛任務。

    中國軍團組建後不久,就成為英國殖民當局鎮壓威海人民的得力工具。特別是1900年威海人民掀起武裝抗英鬥爭的時候,殖民當局就是利用這支武裝力量對從事抗英鬥爭的中國民眾進行了瘋狂的鎮壓。

    中 國軍團不僅在威海衛鎮壓抗英鬥爭中,而且還在天津圍攻義和團的戰鬥中立下過“汗馬功勞”。1900年6月中旬,英國駐華海軍司令兼八國聯軍統帥西摩爾中將 率八國聯軍進軍北京,途中遭到了雲集在天津的義和團和愛國清軍的奮力抗擊。西摩爾為了補充軍源,及早消滅義和團,便調中國軍團增兵天津。6月21日,剛剛 鎮壓完威海衛抗英民眾的400多名軍團士兵乘英艦離開威海衛前往天津。到達天津後以編號為“英軍第一軍團”的名義編入到英軍作戰部隊序列,並立即參加了攻 城戰鬥。6月27日攻佔了北洋軍火庫,7月9日攻佔了海關署軍火庫,7月 13日和14日佔領了天津城。

    在與清軍和義和團早期 作戰中,中國軍團是八國聯軍中惟—一支代表英軍的參戰部隊。天津戰役後又直接向北京進軍,參加了解救外國駐京公使館的一系列戰鬥。當年隨軍團參加戰爭的下 級指揮官巴恩斯(Barnes)在其所著的《與中國軍團在一起的活躍日子》中赤裸裸地稱“中國軍團遠征作戰次數比任何部隊都多。即使不算解決威海衛出現的 麻煩,天津之戰有我們的份,解救北京有我們的份,以及1900年8月到獨流和夭折的北倉,這些遠征都是我們幹的,沒有其他軍團參加。”

    為 了表彰這支部隊攻克天津的戰績,戰役結束之後,英國陸軍便特意設計了一種以天津城門為圖案的徽章作為中國軍團的團徽,鑲嵌在軍團士兵的帽子和衣領上;為了 紀念陣亡的官兵,殖民政府在威海衛特意豎了一座刻有23名陣亡官兵姓名的紀念碑作為對這支部隊的褒獎;1902年又挑選了12名官兵代表中國軍團到英國參 加國王愛德華七世的加冕典禮。

    中國軍團是作為劉公島海軍基地陸防規劃的一部分而建立起來的,當英國確定將威海衛作為一處不設防 的軍港後,英國政府部分官員即以降低防務費用為由提議解散該軍團。而此時,中國軍團的表現也開始令殖民當局感到難堪,到了1903年,1300多人的隊伍 一下陡減至500人,約800人開了小差。開小差現象令殖民當局頭痛,而留在軍團裏的士兵,打架鬥毆和渙散的軍紀更令殖民當局惱火。據威海衛殖民政府 1903年年度報告記載,租借地內全年有270人被判一天到一年的監禁,其中就有100人是中國軍團的士兵或退役士兵。他們中有40名是因違犯軍紀而被處 罰的,如站崗睡覺,不守紀律,賭博等;其餘大部分是因打架、敲詐等行為被罰。

   到了1904年,兵源就更成問題了。到剛開業的威海衛金礦做工或去海參崴、南 非等地賣苦力,對當地的青年人有著更大的誘惑力。殖民政府為了招募新兵,又是張貼告示,又是召集村董作動員工作。儘管把中國軍團的作用説成是保衛自己的村 莊,保衛租借地的安全,但最終還是未能奏效。而此時華北的局勢也發生了變化。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在旅大取代了俄國的位置,來自俄國的威脅隨之消 除;1905年8月英日又第二次簽訂了同盟條約,英國對日本的戒心也隨之解除。

   至此,隨著外來威脅的消失,威海衛的防禦壓力大為減輕;同時界內秩序也逐步 穩定,治安壓力得到緩解。內外防範壓力的減弱,使中國軍團也失去了存留價值,解散軍團的建議再次被提出。到1906年6月,這支橫極一時的雇傭部隊最終被 解散。軍團解散之後,大部分士兵轉往南非當警察,部分士兵留在當地充任巡捕或加入中國軍隊。
中國軍團士兵在英籍軍官指導下練習使用機槍(攝于1904年)

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陆抗战老兵被扣生活费 上访9年无果

中共纪念抗战胜利大阅兵已经过去多日,但是民间对抗战问题的讨论仍在持续,辽宁省铁岭市的抗战老兵王泽深日前披露,自己遭到中共克扣生活费上访9年都没结果。


居住在辽宁省铁岭市王泽深11号告诉《新唐人》,他是一位年近90岁的抗战老兵,按中共的政策应该享受正县级待遇,由于铁岭市劳动局没按相关政策执行他的待遇问题,故意克扣了他的生活费,他上访9年,至今问题都没得到解决。

辽宁省铁岭市抗战老兵王泽深:〝辽宁省信访局和沈阳辽宁省人事厅3个处长告诉他们(劳动局),王泽深行政16级,就是正县待遇,他就是不执行,我上北京,上沈阳,信访局也没有解决。〞

王泽深斥责铁岭市劳动局不作为,当地其他抗战老兵,被拖死了也没拿到应得的权益。

在大陆,抗战老兵处境凄惨的,绝不止王泽深一人。原〝山东大学教授〞孙文广表示,他的父亲和哥哥们都是抗战老兵,一个哥哥留在大陆,被中共抓起来判刑,后来在穷困潦倒中过世。

原〝山东大学教授〞孙文广:〝他很悲惨的,抗日战争的时候,他考取了黄埔军官学校,念完书就打日本很勇敢,后来一直提到一个副团长,受伤以后他就不在军队里了,56年把他逮捕起来,说他散布反动言论,历史反革命,就把他判了4年徒刑。〞

据深圳〝老兵回家〞活动发起人孙春龙网上透露,目前大陆幸存抗战老兵大约有一万多名,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很多人曾被劳改2、30年,一生孤寡,如今年近百岁还在为温饱奔波。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国富反而被外敌欺凌的朝代。宋朝的经济发展在当时的国际水平上是无他国所能比的,然而“极度恐外”的特征与它的经济规模成为一个非常有趣的反差。很多史学家都是从腐败杀岳飞等角度解读宋朝灭亡的原因。润涛阎从另外两个方向来阐述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腐败的确是宋朝灭亡的原因无疑,然而,把宋朝的灭亡全部归于腐败是省脑筋的事儿,而且很难遭到反驳。而事实上,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有两个:
一是王安石的均贫富改革(类似于毛泽东思想)与司马光的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社会公平(等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体系占据全体 国民从朝廷到民间的大脑。本来既得利益集团把王安石的改革经过阻扰与转向到了老百姓那里时已面目全非,后来又被司马光彻底抛弃,王安石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但王安石的改革思想并未被朝野双方彻底丢掉。人们头脑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是大乱的思想基础。同理,坚持均贫富、杀地主资本家、斗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 派(=毛泽东思想)与坚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黑猫白猫、无官不贪、贫富悬殊(=邓小平理论)的两套完全对立的思想同时在整个国家理论体系中存在,是共产 党未来灭亡的思想基础。旧作里提到,习近平为了讨好薄粉毛左以及既得利益集团右派,不得不提出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两个都不否定,乃权宜之计。如果此权 宜之计持久坚持下去,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就差外敌发动战争这一条了。而战争,必然涉及到下面的话题。
二是宋朝的军队建制。
今天只谈第二个原因:宋朝的军队建制与毛泽东的军队建制
赵匡胤是通过掌握军权而黄袍加身篡夺了帝王之位,他也就做梦都害怕他人有样学样,始作俑者岂无后乎?这个道理他非常懂。为了不让他人有样学样,他当上皇帝 后立刻来个杯酒释兵权,把有资格的老军头们解散。另一方面,他着手改制。他清楚,铲除军人想搞暴动的想法是很难做到的,唯一能做的是让有野心的军人想搞但 不能搞,那就要在军队建制上来个互相掣肘。那时的军队非常简单,都是冷兵器,军队大体分为两项,一是拿着兵器玩命的,一是供应粮草的。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 是战斗部与后勤部。赵匡胤便把这两项内容分开:管打仗的不能管粮草;管粮草的不能管打仗。在这之前,虽然管粮草的与管打仗的也都是用不同的人才,但两拨人 马都在同一总兵的领导下,能做到军队未动,粮草先行。宋朝建立的这个军队建制,皇帝就选择军队里的对手,比如张三跟李四合不来,就让张三带兵让李四管粮 草。这样,军人想通过暴乱打天下的路就给堵死了。
这条路虽然让大宋避免了军人搞内乱,但一旦与外敌打仗,体制的缺陷立刻暴露出来了。后来到了被外敌灭绝的当口,大宋才允许“家军”的出现,也就有了“岳家 军”、“杨家军”等无数有管打仗与管粮草双重权力的军队将领。然而,宋朝皇帝对此非常提心吊胆,岳家军刚有起色便被帝王绞杀。道理在于这些家军有管打仗的 权力也有管粮草的权力,有这两个权力,在宋朝的帝王眼里就是改朝换代的最大威胁,超过了外敌的威胁。对外敌,可以送给他们领土以维持小朝廷;对可以篡权的 内敌,丢的不仅仅是一部分领土,而是皇帝的脑袋。消弱了有掌兵权、粮草权的家军权力,被外敌欺负直至亡国也就无法避免了。
别说金兵多么了不起,在冷兵器时代,大宋的军人并不必然输给金人。有人说大宋的指挥官不行,其实根源在于建制。同样的建制,就是让军神指挥也打不了胜仗。 如果真的能打胜仗,那指挥官就会被皇帝杀死。当岳飞把军队建制恢复到战争建制,战斗力立刻显示出来了。这也是大宋皇帝最害怕的地方,必须在岳飞直捣黄龙之 前杀掉他。道理很简单,岳飞的军队打的旗子不是赵家军也不是大宋,而是岳家军。更要命的是他的军队建制是战争建制,与大宋朝的军队建制格格不入。这样的军 队建制,直捣黄龙后杀回马枪便可让大宋的江山姓岳。不管岳飞本人是否这么想过,赵构肯定是这么想的。
熟读历史的毛泽东打下天下后,军队建制一部分采纳苏联的模式,一部分取自宋朝的模式。也就是说,在名称上采纳苏联的模式,在内核上则是宋朝的模式。显然, 靠军队打下天下的毛泽东也时刻担心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将军们有不安分的,何况中共自来都有派系,比如张国焘的四方面军,毛泽东并不放心。彭德怀对这样的机 制有看法,因为把军队供应单独拿出来归总后勤部,战争来了,外敌打入了,双方各怀鬼胎,怎么办?毛泽东说,一旦战争打起来了,立刻恢复到解放前的战争年代 的军队建制。所以,当彭德怀去朝鲜时,他并不担心后勤与打仗两部分会发生对立,因为他立刻把军队建制恢复到了解放前打仗时的战争建制。志愿军回国后,军队 建制立刻改成国内的军队和平建制。
所以,在毛泽东时代,不论多么乱,包括文革,都不会发生部队暴乱。这在军队建制的体制上得到了保障。因为各大军区的子弹炮弹等军火都是由总后勤部控制的, 即使像性格暴烈的许世友这样的大军区司令员在遭受批斗时也无法带领军队起事,因为他没有军火供应,他最多拿着手枪带一部分人上山,是表演给毛泽东看的。
军队建制的重要性怎么夸大都不过分,即使练兵出身的袁世凯,由于在和平时期采取的是战争建制,蔡锷都可以跟他死拼。到了蒋介石时期,尤其是日本进关后,蒋 介石就一直在战争建制与和平建制中徘徊。他总做梦彻底实行和平建制,一切都由他直接控制,这是他打不过战争建制的日本也打不过战争建制的共产党的根本原 因。那些贬低蒋介石的军事才能拔高毛泽东的军事才能者,基本上都是奴才溜须拍马落井下石者的成王败寇思维。毛泽东还没打下天下过,没有机会搞军队和平建 制。而蒋介石早已当政,搞军队战争建制有军阀混战的危险,而搞军队和平建制,无法与战争建制的军队对打。以润涛阎之见,蒋介石的难处在这里。宋朝的灭亡根 源也在这里。
韩复渠因逃跑而被杀,也是军队建制的原因。当初他是想拼命守住他的山东,那是他的地盘。在国民党时期,地盘丢了,什么都没了。可是炮兵不在他的管辖范围, 他跟蒋介石提出要炮兵到山东参战,蒋介石答应了他。可当仗打起来的头天,前去增援的炮兵跑了。韩复渠认为是蒋介石玩弄他,想让日本鬼子借机杀掉他,所以下 令把炮兵调走了。他决定以牙还牙,当即逃跑。炮兵不是他的管辖范围,他也就想让炮兵打头阵。炮兵指挥官也不是吃闲饭的,你我在山东顶住了日本军队,功劳和 地盘是你韩复榘的;败了,损失最大的是我们炮兵。而我们炮兵给你当炮灰,你又对我不是毕恭毕敬,我为何为你火中取栗?
习近平现在在搞军队建制的改革,目前还不清楚改革的范围与程度到底如何。从媒体曝光的资料看,有靠近美国军队建制的迹象。这只是表面上或者名称上从苏联的 军队和平建制往美国的军队战争建制上靠拢,内容上是否能达到战时军队建制,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习近平的军队建制改革有从毛泽东“和平建制” (军队建制建立在没有外敌入侵、最担心的是害怕自己人暴动)转移到“战争建制”(与外敌作战随时可能发生)的趋势。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东海南海局势 紧张,有战争威胁;另一个是习近平没有毛泽东一辈子当皇帝而且死后也要把权力交给毛远新的打算,何况习近平连儿子都没有。即使他有儿子,他也不会做梦让儿 子接班。所以,习近平的军队建制改革有逐步走向美国战争建制的思考。如此改革才能提高军队战斗力,尤其是在建制上做好随时打仗的准备。道理很简单:习近平 不想当亡国之君。在这一点上来说,习近平是最爱国的中国人,没有之一。在人们成王败寇思维的专制制度下,最爱国的是皇帝本人。亡国之君就是历史的笑话,哪 怕得到了乐不思蜀待遇的刘禅也是历史笑柄。
军队改成战争建制的优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外战争时效率高,掣肘少。属于战争建制的军队,外敌也不敢轻易发起战端。它的缺点也是可怕的,有集团军暴乱夺取江山的建制上的担忧。
战争建制的美国军队攻打阿富汗如入囊中取物,可和平建制的前苏联军队打阿富汗就暴露了军队建制的软肋,一下子进入泥沼。苏联红军的威望在苏联人民心中一下 子从天上掉到地下,制度自信没了。阿富汗战争是苏联最终解体的重要原因。至少是苏联共产党解散时没有人出来反对的原因之一。此时人人都看不起这个外强中干 的党领导的军队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军队是核心的核心。胡锦涛当十年窝囊废,就因为他没得到真正的军权。邓小平敢撤销三个总书记,因为他手握军权。 习近平能反腐,靠的不是王岐山,而是他把军权从江泽民手中夺回来了不少。
习近平清楚,现在的导弹部队(二炮)就等于韩复渠时期的炮兵。假如中美战争明天打起来了,假如在前线的47军和54军分别要求二炮往某地发导弹,二炮的指 挥官考虑的是支援哪一个对自己更有利。人都有个人利益的考量。如果跟47军军长有过节,他就想方设法不支援该军。别说个人利益了,就算他们没有私心,不会 贪污腐败,不会让家人发财,时时刻刻为国家着想,由于战争中对战役的决策不同的指挥官有不同的看法,二炮的指挥官也可能认为某军的战术是胡来,他就不赞成 用导弹支援而耽误战机。为了提高战争的效率,习近平现在考虑的是把二炮取消,把导弹部队划入各野战军,等于把和平建制改成战争建制,就等于在韩复渠面对日 本在山东登陆时炮兵属于韩复渠了,韩复渠就极可能为了保护他的地盘而与日本入侵者开战。
然而,习近平需要考虑的是:在今天导弹制导非常精确的和平年代军队改用战争建制,集团军有了能发导弹的权力,如果外敌入侵之前而某野战军集团涉入了高层的 政治斗争,那就非常危险了。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炮兵想对对方斩首很难,因为用大炮轰炸某人的结局是炸烂了整个城市也难保证实现对个人斩首。可今天,如果 某集团军司令被习近平的政敌拉拢过去了,要跟习近平火拼,一发精确制导导弹就可把中南海习近平的住房炸掉,而让张德江在中南海的住房不受损失。
面对东海南海危机,尤其是美国重返太平洋战略,习近平感觉到时刻面临着战争的威胁。如果用现在的军队和平建制,无法跟外敌对打。只有采用与美国一样的战争建制,才能提高战争效率,也可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美国是民主选举总统(三军统帅),不用担心这样的军队建制会导致军队暴乱而夺权。总统没必要有军队经历。然而,这样的高效率打仗的军队建制,对没有军队经 历的文人当专制制度下的总书记(军委主席)来说,一旦发生高层内讧,很容易发生军阀混战。国民党时期发生的蒋冯阎大战,哪怕都是国民党员当各大军头,也难 避免四分五裂,因为蒋介石在军队实行战争建制与和平建制之间苦苦挣扎,有的权力他能收回,有的则不能。
所以,习近平的军队建制改革能走多远才能适合既能高效率跟外敌作战,又能防止军队介入高层内斗时兵戎相见,是不小的可探讨的课题。一句话:用民主制度下的 高效军队战争建制,而服务于和平时期的专制制度,到目前地球上还没有成功的范例。对专制制度来说,高效的军队战争建制,只适合夺取政权时期的暴乱军队打天 下,而不适用于打下天下后的和平时期的专制政权。
这不是说习近平的军队建制改革一定不行,只是说社会体系往往是一个配套工程。晚清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讲的内容主要还是西学指的是技术与兵器制造,而军队建制已经超出了技术与兵器范畴。
如果习近平真的把二炮解散,纳入各野战军编制,类似的军队改革以提高战争效率,那么,有两个结局习近平需要考虑:
一个是:习近平的军队建制改革能接近美国的军队建制以达到高效打仗功能,最终倒逼高层搞政治体制改革,以结束绞肉机内斗专制制度。也就是说,国家从专制绞肉机体制走向现代文明政治体制,先从军队建制改革入手。
一个是:专制制度不变,军队建制与政治体制不配套,导致军队在介入高层内斗时各行其是而造成民国时的军阀混战。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习近平不能两头都要。习近平面对的难题在于:不改革军队建制,无法应对外敌。宋朝被外敌欺负其根源便于此。而外敌对此非常清楚。 你越是没有能胜的军队建制,你就越害怕战争,外敌就越是得寸进尺。如果改革毛泽东建立起来的适合专制制度的解放军和平建制以提高与外敌作战的战争效率,就 必须改革政治体制以结束绞肉机内斗,使军队不再为政权服务。而是军队国家化,不参与政治斗争。否则,军阀混战的局面必然出现。换言之,不改革军队建制,就 有被外敌欺负的威胁,步晚清的后尘;改革军队建制,则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否则有由绞肉机内斗发展到军阀混战的危险。
习近平必须考虑军队建制不改革与改革的后果。军队建制不改革,晚清的命运、前苏联的结局都是前车之鉴。军队建制改革,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配套,否则民国的军阀混战就是镜子。
宋朝灭亡与军队建制的关系我曾在旧作里讲过了,今天是更具体些而已。下面谈的是从明朝灭亡的角度看习近平的改革。
本国的历史,是一面纵向的镜子;外国的历史,是一面横向的镜子。因为人类,不论肤色与地域,其思维都遵循着同样的逻辑。思考的大脑细胞差异不大。差异最大的是文化以及由文化支撑着的制度。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编 者按: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美国之音制作纪录片《穿越1945》,带观众回顾八年抗战的关键战役,探索抗战历史的真相,并且藉由历史人物之 间的纠葛,剖析美中两国在二战期间的盟友关系及其如何影响今日的美中台关系。纪录片带观众走进台北的中正纪念堂和北京的人民抗战纪念馆,一同挖掘珍贵的史 料。参与战争的老兵,主管两岸事务的官员,著名历史学者,以及战争英雄的后代,在影片中回忆战争时期的情景,表达真诚的情感。穿越1945,立足 2015,这部影片努力呈现多元观点,并还原史实,以史为鉴,让今人避免重蹈覆辙。 - See mor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gb/15/9/10/n4523919.htm#sthash.e5Fj80Np.dpuf
编 者按: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美国之音制作纪录片《穿越1945》,带观众回顾八年抗战的关键战役,探索抗战历史的真相,并且藉由历史人物之 间的纠葛,剖析美中两国在二战期间的盟友关系及其如何影响今日的美中台关系。纪录片带观众走进台北的中正纪念堂和北京的人民抗战纪念馆,一同挖掘珍贵的史 料。参与战争的老兵,主管两岸事务的官员,著名历史学者,以及战争英雄的后代,在影片中回忆战争时期的情景,表达真诚的情感。穿越1945,立足 2015,这部影片努力呈现多元观点,并还原史实,以史为鉴,让今人避免重蹈覆辙。 - See mor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gb/15/9/10/n4523919.htm#sthash.e5Fj80Np.dpuf
编 者按: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美国之音制作纪录片《穿越1945》,带观众回顾八年抗战的关键战役,探索抗战历史的真相,并且藉由历史人物之 间的纠葛,剖析美中两国在二战期间的盟友关系及其如何影响今日的美中台关系。纪录片带观众走进台北的中正纪念堂和北京的人民抗战纪念馆,一同挖掘珍贵的史 料。参与战争的老兵,主管两岸事务的官员,著名历史学者,以及战争英雄的后代,在影片中回忆战争时期的情景,表达真诚的情感。穿越1945,立足 2015,这部影片努力呈现多元观点,并还原史实,以史为鉴,让今人避免重蹈覆辙。 - See mor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gb/15/9/10/n4523919.htm#sthash.e5Fj80Np.dpuf
编 者按: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美国之音制作纪录片《穿越1945》,带观众回顾八年抗战的关键战役,探索抗战历史的真相,并且藉由历史人物之 间的纠葛,剖析美中两国在二战期间的盟友关系及其如何影响今日的美中台关系。纪录片带观众走进台北的中正纪念堂和北京的人民抗战纪念馆,一同挖掘珍贵的史 料。参与战争的老兵,主管两岸事务的官员,著名历史学者,以及战争英雄的后代,在影片中回忆战争时期的情景,表达真诚的情感。穿越1945,立足 2015,这部影片努力呈现多元观点,并还原史实,以史为鉴,让今人避免重蹈覆辙。 - See more at: http://www.epochtimes.com/gb/15/9/10/n4523919.htm#sthash.e5Fj80Np.dpuf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零八宪章: 朱欣欣:我们拿什么纪念抗战?

零八宪章: 朱欣欣:我们拿什么纪念抗战?

抗战老兵杨云峰曾跟着二十九军老领导何基沣当了三次敢死队员;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捐献过大刀;在“文革”时挨过批斗;穷得叮当响,打了一辈子光棍,1987年开始出门乞讨。杨云峰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任何资助,没有一分钱的退休金。
2004年6月11日,杨云峰去世,享年97岁。骨灰也埋在了卢沟桥下的金振中遗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