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60位国民党抗战将士的决死宣言

 

2月23日讯

1, 蔡廷锴(1892~1968,广东罗定人,时任第19路军副总指挥)
“卑军守土有则,尺地寸草,不得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决不退缩。”
背景:淞沪抗战爆发之后,蒋光鼐、蔡廷锴等向全国发出如上通电,十九路军全军三万官兵奋起反抗日军七八万人的猛攻,从1月28日至3月1日坚守上海,与敌血战33天,死伤约万人。使日本侵略军受到重创,死伤万余名,四度更换指挥官。

2, 陈诚(1898~1965,浙江青田人,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我生国亡,我死国存!”
背景:武汉会战前夕,陈诚视察户口要塞炮台,发表了战前宣言,称“湖口要塞,是武汉门户,官兵必须树立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全体官兵高呼“誓与倭寇决一死战,誓死守卫湖口要塞。”后炮台阵地均被敌机和敌大炮摧毁,将士绝大部份壮烈殉国。

3, 陈文杞(1904~1941,福建莆田人,时任24师少将高参)
“有我无敌,有敌无我!”
背景:中条山之战,陈文杞率部在闻喜,夏县等地与敌激战。日军向守军阵地施放毒气,我军死亡惨重。后该师余部转移至台寨村附近,遭日机狂轰滥炸时,陈文杞身先士卒,不顾生命危险,穿梭于枪林弹雨,指挥官兵坚守阵地。在最危急的时刻,陈振臂大呼上述口号。后不幸壮烈殉国,终年仅37岁。

4, 陈怀民(1916~1938,江苏镇江人,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
“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背景:在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陈怀民的战机在击落一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他的飞机油箱着火。当时他本可跳伞求生,但他猛拉操纵杆,战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向上翻转了180度,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与日本吹嘘的所谓“红武士”高桥宪一同归于尽。

5, 寸性奇(1895~1941,云南腾冲人,时任第3军12师师长)
“我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格人格。”
背景:中条山之战,鬼子集中重兵攻击12师,寸性奇师长在接受军长的命令率部突围后,发现军部未能突围,寸又率部冲入重围营救军部,后身中八弹,拔刀自杀,这是临终前的遗言。其父寸大进老先生恨自己已经88岁高龄,已经无力报国,遂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

6, 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时任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
“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背景:1942年初,戴安澜率所部200师万余人赴缅参战。在东瓜保卫战前,他留给妻子上述遗书。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号令全军:“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戴安澜部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后在孟关激战中以身殉国,终年38岁。

7, 邓锡侯(1889~1964,四川营山人,时任川军第一纵队司令,第45军军长)
“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背景:1937年9月5日,四川举行约万人参加的“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邓锡侯在会上发表了如上讲话。邓锡侯还说:“我们是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的,后方的人民,要勇敢地踏着我们的血迹而来。前仆后继,一定能战胜敌人!”后邓参加了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战功卓著。

8, 佟麟阁(1892~1937,河北高阳人,时任29军副军长)
“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者重。”
背景:南苑之战爆发前夕,宋哲元已经下令,南苑军部撤到北平城内,佟麟阁应首先撤离,此时夫人恰好送来书信,称父亲病重,佟执意不撤,回信道“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并诏所部曰:“此杀敌报国时也!”后终于以身殉国。

9, 杜聿明(1904~1981,陕西米脂人,时任第5军军长)
“督促本部官兵奋勇向前,不惜一切代价,全歼小日本钢军,夺回昆仑关,打出第5军的威风来!”
背景:1939年11月,日军攻陷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为了夺回昆仑关。杜聿明向所属各师下达如此作战命令。他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成功地包围了昆仑关之敌。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第5师团,其第12旅团军官死亡达85%以上,被击毙4000人,被俘100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取得了著名的昆仑关大捷。

10, 范筑先(1882~1938,山东馆陶人,时任山东第六区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
“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肝脑涂地,亦所不惜”
背景: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矩两次要范筑先率部南撤,范向全国发出如此通电。他的次子范树民在与日寇作战中牺牲,他强忍悲痛说:“民儿为国家民族战死疆场,是死得其所。”后聊城失守,范筑先身受重伤,不愿被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终年56岁。

11, 冯治安(1896~1954,河北故城人,时任河北省主席、29军代军长)
“寸土都不许退,可采取武力自卫。国家存亡在此一举,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
背景: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我驻军第219团第三营拒绝,日方即调动驻丰台日军第三大队包围了宛平城。当地驻军向冯治安请示,冯当即做出以上指示。之后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我军当即自卫还击。当天击退日军三次进攻,用鲜血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

12, 傅作义(1895~1974,山西荣河人,时任绥远省主席、晋绥军第35军军长)
“岳武穆38岁壮烈殉国,我已过了38岁,为抗日死而无怨。”
背景:1936年10月,蒙古分裂分子德王在日军指挥下,分三路大举进犯绥远。傅作义召集所部进行军事部署。傅作义通告全军:“爱国军人守土有责,我们一定要打!”并表示了上述抗日决心。后指挥百灵庙大捷,击毙日军千余人,俘敌200余人,绥远抗战胜利结束。

13, 高志航(1907~1937,吉林通化人,时任第4空军大队中校大队长)
“家仇国恨,等待何时!日机炸我同胞,向其讨还血债!”
背景:淞沪抗战爆发,日木更津航空队百架轰炸机开始轰炸江、浙,8月14日,敌机八架进入杭州市区上空轰炸。高志航下令起飞,并首开第一炮,击落日领队机。此战击落敌机六架,两架负伤逃跑。后高被日空军炸死。

14, 郝梦龄(1898~1937,河北稿城人,时任第9军军长)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背景:1937年忻口会战爆发之前,郝梦龄如此鼓励官兵。战争打到白热化阶段,他亲自到前线督战,告诫官兵,“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郝梦龄是抗日战争中我军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15, 何柱国(1897~1985,广西容县人,时任步兵独立第9旅旅长)
“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此最后一滴之血,于渤海湾头,长城窟里,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雪奇耻,为军人树人格,上以慰我炎黄祖宗在天之灵,以下救我民众沦亡之惨”
背景:这是1933年的1月2日,驻守山海关的9旅旅长何柱国发表的《告士兵书》。战前日军在榆关陆军总兵力约3000人,野战炮40门,铁甲车3列,坦克 20辆,飞机8架,军舰2艘。榆关城里的中国军队只有第9旅的626团,兵力2257人,武器配备只有迫击炮、平射炮和机关枪。此一役中国守军死伤586 名,为日军的1.5倍,第9旅的626团1营的营长和四名连长全部以身殉国,榆关抗战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以武力抵抗日军入侵,也是“ 七七”事变前中国军队最大规模的抗日战役———长城抗战的先声,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6, 黄樵松(1901~1948,河南尉氏人,时任第68军第143师)
“南阳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各位好友来生再见!”
背景:1945年3月18日,日军三路大军进攻南阳。黄樵松受命死守,横下一条心,誓与南阳共存亡。与好友握别时他发出如此悲壮言辞。黄还派人赶做一口棺材,搁置在师部门口,亲笔写上:“黄樵松之灵柩。” 后日军猛攻,黄亲临前线指挥,随身卫士全被打死,他只身到前沿阵地督战,阵地最终力保不失。

17, 黄启东(1891~1938,湖南平江人,时任第23师少将参谋长)
“何以对国家?何以对民族?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徐州会战爆发后,23师奉命从鲁西南移驻郓城、菏泽,日军土肥原率精锐师团猛攻菏泽,该师官兵奋起抵抗,与敌激战数昼夜,伤亡惨重。师长李必蕃殉职后,黄启东亲率余部冲锋10余次,头部中弹,仍唤卫士背着他指挥战斗。野战医院院长李少甫劝他上担架,他坚决拒绝,颤抖着说出上述话,最后壮烈牺牲。

18, 黄人钦(1809~1938,云南姚安人,60军183师541旅1082团连长)
“楼冠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幸勿自误。”
背景:新婚仅6天的黄人钦随部队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4月中旬,日军对台儿庄地区进行疯狂的进攻。4月23日,部队在凤凰桥、五窑路与敌遭遇。黄人钦率队奋勇冲杀,与敌肉搏,血战终日,不幸在冲锋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收殓黄人钦遗体时,从其衣袋中发现临战前夜他写给新婚妻子的遗书:“倭寇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切勿自误。”

19, 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时任军事革命委员会委员长)
“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
背景:1938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前夕,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直接指挥,并通过中央广播电台发表这极其悲壮的讲话。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歼灭日军10.7余万人伤亡,粉碎了日军一战解决“中国事变”的企图,换来了战略相持阶段。

20, 蒋光鼐(1887~1967,广东东莞人,时任第19路军总指挥)
“本弹尽卒尽之旨,不与暴日共戴一天!”
背景:淞沪抗战爆发之后,当时驻守上海的为第19路军,蒋光鼐担任最高指挥官。全体将士决心抗击日寇,保卫上海。日军兵分5路进攻闸北,19路军奋勇抵抗,当即予以迎头痛击。日军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四易主帅,死伤累万。在战争最惨烈的时候,蒋光鼐这样表达他的抗战决心。

21, 姜玉贞(1893~1937,山东菏泽人,时任66军65师196旅旅长)
“有我姜玉贞在,就有原平在,我姜玉贞誓与原平共存亡!”
背景:1937年,日军7万人直扑太原,姜玉贞奉命死守原平等待援兵。他和5000官兵下定决心,血战到底。与日军在此血战十日,反覆进行拉锯战,姜玉贞亲自率领敢死队冲锋。后阵地上只剩下二三百人,姜玉贞奉命突围,但在突围途中中弹牺牲。原平死守为忻口会战歼敌2万赢得了时间。

22, 阚维雍(1900~1944,广西柳州人,时任31军131师师长)
“千万头颅共一心,岂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断头不做降将军!”
背景: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八个师团十余万人猛攻桂林,阚维雍指挥部队沉着应战,打退了日军多次疯狂进攻,双方损失惨重。日军使用了毒气,6000抗日将士被残害于岩洞中。在中正桥主阵地被日军突破后阚维雍将军亲自指挥敢死队,奋勇逆袭夺回阵地。后桂林陷落,阚维雍自杀殉国。

23, 李宗仁(1890~1969,广西临桂人,时任第5战区司令长官)
“汤兵团正在南进,很快就会进庄,你们不能后退半步,组织敢死队,发动反攻!”
背景:台儿庄战役最惨烈时,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3个师基本打光,孙来电哽咽着请求“撤到运河南岸去吧,给我们留点种子吧!感谢长官大恩大德”,李宗仁做出如上答覆。孙连仲悲壮地说:“绝对服从命令,直到整个兵团打完为止!”

24, 李必蕃(1892~1938,湖南嘉禾人,时任第23师师长)
“误国之罪,一死犹轻,愿我同胞,努力杀敌。”
背景:1938年5月9日,日军十六师团进攻郓城,李必蕃令69旅死守。该旅守城不力,郓城失陷。后日军重兵临菏泽城下,他率部迎战,获胜后兵分两翼作钳形追击。日援军赶到,进行疯狂反击,他率师直属部队与敌军肉搏,后菏泽沦陷。他在城郊腹部中弹,临终前把军用地图反盖在胸上,上有如上字样。

25, 李家钰(1890~1944,四川蒲江人,时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47军军长)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背景: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家钰亲笔书写如此字幅。1944年5月21日,李率集团军总部官兵左右冲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圈。在敌寇密集火力射击下,总部官兵200余人全部殉难,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

26, 刘湘(1889~1938,四川大邑县人,时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第23集团军总司令)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背景:“七七事变”爆发次日,四川省主席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呼吁“一致抗日”。刘湘准备带病出征,部下多劝他不必出川亲征,他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刘湘最终在前线吐血病发,死前留下如上遗嘱。

27, 刘茂恩(1898~1983,河南巩义人,时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
“我堂堂中国军人,沙场捐躯,死亦光荣,岂能求一时苟安,丧失民族气节,为人耻笑!”
背景:中条山战役,刘茂恩率部被日军包围,数次突围皆告失败,情况万分险恶,左右僚属苦劝其更换便衣逃出,刘茂恩却凛然作色如此答覆。说罢拔出手枪要自杀,被侍从死死拉住。刘茂恩和他的官兵已弹尽粮绝,已做好以身许国的悲壮准备。所幸风雨狂作,山洪滚滚,刘终于趁机脱险。

28, 罗芳(1907~1938,湖南衡东人,时任第89师529团团长)
“今日之战有进无退,有我无敌,后顾者必杀之!”
背景:台儿庄血战打响后,双方反覆拉锯战,汤恩伯军团快速驰援,89师罗芳团冲杀在前,以上述话号召官兵。全团上下土气大振,连克敌阵地三处,杀进台儿庄。在敌人从台儿庄溃退的时候,罗芳头部和胸部中弹,临死前还以微弱的声音说:“我死不足惜,你们要杀敌前进……”年仅3l岁。

29, 马占山(1885~1950,河北丰润人,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
“我马占山心意已决,就是要和日本拚命!要是我打错了,给国家惹下乱子来了,你们把我的头割下来,送到中央领罪。”
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攻陷辽、吉,后又进犯黑龙江。日军在嫩江江桥制造事端,并向马占山下达武力通牒。马召集军政绅商人士开会商讨对策,面对部份下属的软弱,他拍案说出上述话,并表示“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之地沦为异族。”

30, 马玉仁(1875~1940,江苏建湖人,时任苏鲁战区第一路游击司令)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将自己未亡之躯,奔赴疆场,马革裹尸,何所惧哉。”
背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玉仁组织部队抗日,他的幕僚劝他保存实力,抗日不如降日。他大为震怒,下令溺死他,称“谁当汉奸,我就打死谁!”1940年1 月,他的部队与日军血战,被其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马玉仁见状,热血上涌,手持冲锋枪,从战壕中一跃而起,带头冲上敌军阵地。他边冲边喊:“子弹不打有福的孩子!”战斗中,马玉仁腹部中弹,壮烈牺牲,终年65岁。

31, 莫肇衡(1895~1938,云南楚雄人,第60军183师542旅1083团团长)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背景:台儿庄战役身负重伤后,在送往后方途中,坚决不过大运河,并以血衣蘸血在道旁石上书写言之后,含怒怀恨死去。

32, 彭士量(1904~1943,湖南浏阳人,时任73军暂5师师长)
“余献身革命……早具牺牲决心,以报国家。倘于此次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憾。”
背景:1943年底常德血战,73军被四面包围,军长汪之斌命暂编第五师留下坚守石门阵地,军主力向西突围。彭士量率部从14日夜晚到15日黄昏激战一天一夜,后敌机飞来,投下重磅炸弹,并用机枪扫射,年仅38岁的彭士量身中数弹,永远地倒下了。部下在装殓他的遗体时发现上述遗言。

33, 齐学启(1900~1945,湖南宁乡人,时任中国远征军新38师副师长)
“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
背景:在缅甸卡萨之战前,齐学启向部下叮嘱。后他身负重伤被俘,他决心以一死报国,拒绝换药和进食,敌旅团长询问有关情况,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并猛力向前夺刀自刺。两年以后,汪伪政权派陆军部长叶蓬等前去劝降,他怒斥叶蓬等“认贼作父,不知人间羞耻事”。后伤重去世。

34, 饶国华(1894~1937,四川资阳人,时任川军145师师长)
“现在正是军人报国的时候,我们要为国争光,流尽最后一滴血!”
背景:1937年11月,145师师长饶国华受命固守安徽广德以拱卫南京,他亲率435旅刘儒斋团据守广德前五里阵地,在阵前振臂高呼此宣言。但孤军奋战,几被全歼,广德失守。遂挥泪写下绝命书,称“驱敌出境,复我国魂!今自决于城,虽死无恨。”然后开枪自戕,慷慨成仁。

35, 萨师俊(1895~1938,福建闽侯人,时任中山舰舰长)
“诸人尽可离舰就医,惟我身任舰长,职资所在,应与舰共存亡,万难离此一步。”
背景:1938年10月,中山舰奉命开赴武汉上游26公里的金口迎敌,遭到日机狂轰滥炸。中山舰重损不可救矣,萨师俊左臂、左腿皆重创,右腿不知所踪,化为一血人。然其继续指挥,不离岗位,部下劝其离舰,萨师俊作此答覆,最终与一代名舰共沉江底。

36, 宋哲元(1885~1940,山东乐陵人,时任29军军长)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1933年初,日寇出兵侵占山海关,宋哲元率领军队奋勇投入长城战役。29军将士在喜峰口歼敌3000有余,喜峰口大捷轰动了全国。芦沟桥抗战枪声打响之后,宋哲元便命令师长以上的将领亲临前线指挥、督战,战斗之激烈,士气之高涨,实属空前。

37, 孙连仲(1893~1990,河北雄县人,时任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河,杀无赦!”
背景:在台儿庄进行最惨烈的拉锯战时,死守北门的第31师伤亡惨重,眼看抵挡不住,且援军迟迟不至。师长池峰城来电请示孙连仲准予撤退,孙做出了如此答覆。池师长知军令不可违,乃以必死决心,逐屋抵抗,任凭敌人如何冲杀,也死守不退……后迎来台儿庄大捷。

38, 孙明瑾(1905~1943,江苏宿迁人,时任第十军预第10师师长)
“中华儿女要壮烈,不畏死,不贪生,牺牲生命,救国救民,努力杀敌!努力杀敌!”
背景:1943年常德血战,预备第十师伤亡惨重。孙师长亲自操起一挺轻机枪向日寇冲锋。后又用手枪、步枪猛射,最后以刺刀与日军搏斗,刺刀折断!后被日寇机枪击中多弹。卫士抬孙突围,他目瞪卫士,忍痛高呼上述那句话,临终前仍向部署命令“贯彻命令,达成任务!”

39, 孙蔚如(1896~1979,陕西西安人,时任陕西省主席)
“倘有闻警先逃,不事抵抗者,定以军法从事。”
背景:1938年6月,当日军逼近黄河时,陕甘地区人心惶惶。孙蔚如在西安各界的集会上讲话,力主坚守黄河,阻敌西犯,并坚决表示,自己身为陕省主席,绝不生离西安。他主持的省政府也发出了“守土抗战”的通令。从而使主张撤退逃走者惭沮缄默,社会各界也渐趋安定。

40, 唐淮源(1886~1941,云南江川人,时任第三军军长)
“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
背景:1941年3月,第三军被日军合围中条山,唐召集所部三位师长训话:“现情况险恶,吾辈对职责及个人之出路,均应下最大决心,应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之正气。”言罢令各师分路突围。唐淮源则被困悬山,三次突围受挫,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即于大雨滂沱之中,遣去左右,饮弹自尽于悬山之岭。

41, 王铭章(1893~1938,四川新都人,时任第122师师长)
“17日晚,我援军尚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作最后血战。”
背景:1838年春,日军猛攻鲁南藤县,王铭章决心死守滕城,命令把南北城门封死,只留东西城门暂作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师部也由西关移进城内。后日军重炮轰城,该师5000余人阵亡。王铭章向22集团军司令孙震发出上述最后电文,后不久拔枪自杀殉国。藤县死战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

42, 王禹九(1902~1939,浙江黄岩市宁溪人,时任第79军少将参谋长)
“值此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我身为军人,为国捐躯,份所应是。”
背景:淞沪会战爆发后,王禹九赴嘉定前线,路过南京,在遗嘱中写给妻子的话。1939年3月20日,79军参加南昌会战,激战3天,79军伤亡过半,军部在虬岭陷入重围。3月27日晨,王禹九率仅存特务连掩护军部突围,浴血苦战至中午,未能成功,王禹九多处中弹牺牲,年38岁。

43, 武士敏(1892~1941,河北怀安人,时任第98军军长)
“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
背景:在1941年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候,驻守在中条山一带的国民党20万军队面对日军的威胁,纷纷撤退到黄河以南,武士敏则率领98军将士浴血奋战。在中条山战役中,他亲临马头山前线指挥,与敌人拚搏冲杀,阵地几易其手,伤亡极为惨重。武士敏将军宁死不屈,最终英勇为国捐躯。

44, 吴奇伟(1891~1953,广东大埔,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小鬼子,你干不死我,我就干死你!”
背景:武汉会战之万家岭战役,身为战役总指挥的吴奇伟身先士卒,亲临一线指挥。有次他正与第4军军长欧震通电话,敌机俯冲扫射,他毫不理会,敌机机枪扫射竟电话机打碎,惹得吴将军破口大骂。另一次,他和参谋长策划作战事宜,猛遭敌机轰炸,指挥部房子被炸飞半头,另半头塌下来,将他和参谋人员埋在下面。

45, 仵德厚(1910~ ,陕西三原人,时任台儿庄大捷敢死队队长)
“兄弟们!上刺刀!跟我上!”
背景:仵德厚当时任30师88旅176团3营营长,于1938年3月下旬奉命增援台儿庄。当时日寇已从西北城角窜进城内,团长命令他率领全营从西门冲进去援助友军。这位中校军官组成40人敢死队,手抡大片刀,腰束手榴弹,一马当先冲进台儿庄西门与日军血战一夜,后40人只幸存3人。

46, 谢晋元(1905~1941,广东蕉岭人,时任第524团团长)
“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日寇周旋到底。”
背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谢晋元受命率第524团官兵411人(谢对外诈称800人)留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他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三天三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四行仓库巍然屹立,为国内外瞩目,百姓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

47, 解固基(1897~1937,四川崇宁人,时任川军43军26师152团团长)
“后退半步,格杀勿论!”
背景:淞沪会战战事正激烈之时,152团四连连长正向团长解固基汇报本连情况,忽听友邻团团长大叫:“解团长,你的四连退下来了!”解气愤之极,拔枪便向四连长开了一枪,四连长中弹后,仍举手敬礼向后转身,走了两三步后才倒地,解挥枪大喝如上口号,之后解固基和两个营长阵亡。

48, 肖山令(1892~1937,湖南益阳人,时任南京市市长、宪兵司令)
“誓死捍卫南京,与中山陵同在!”
背景:上海沦陷之后,日军重兵逼近南京。肖山令牢记革命军人守土卫民之责,临危不惧,组织南京军民与日寇血战了26个昼夜。后数千日军水陆夹击,肖山令带领将士与日军展开肉搏血战,激战5小时,终因众寡悬殊,背水无援,数千将士壮烈牺牲。肖山令也大义凛然,举枪殉国,时年仅45岁。

49, 薛岳(1896~1998,广东乐昌人,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
背景:日军前两次攻占长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23日,以第40师团主力第三次进攻长沙,薛岳在战前向所部下达了这个手令。并严令“各集团军总司令、军、师长务必亲往前线指挥,适时捕捉战机,歼灭敌军”。结果歼灭日军5.6万余人,取得长沙大捷,薛岳被日本人誉为长沙之虎。

50, 许国璋(1898~1943,四川成都人,时任第150师师长)
“军人应战死在沙场,你们要送我过江,是在害我呀!”
背景:1943年常德会战,许国璋的150师受命固守常德的门户陬市,上司命令不许退过沅江。但150师根本抵不住日军第116师团的猛攻,全师几乎全军覆没,许师长重伤昏迷,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警卫抬过沅江,他大为震憾,担架上痛斥左右误己,之后夺过身边卫士佩枪自尽。

51, 阎海文(1916-1937,辽宁北镇人,时任第5空军大队少尉飞行员)
“中国无被俘之空军。”
背景:1937年8月,淞沪战争爆发后,第5大队奉命派6架飞机支援陆军88师轰炸虹口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阎海文多次请战,争得出征任务。8月16日完成任务后,其座机亦被敌高射炮击中,跳伞误入敌阵地,为敌包围。被围后,拒不投降,拔手枪连毙3名敌人,并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壮烈殉国。时年21岁。日军为借其宁死不辱的节操鼓励士气,对其厚加葬殓,并立墓碑,上书“支那空军勇士之墓”。1937年9月11日,日本大阪的《每日新闻》刊载其壮烈成仁的事迹。同年10月,东京新宿区举办“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展出其生前用过的飞行服、降落伞和手枪等遗物。

52, 杨森(时任第6军团长)
“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
背景:曾任护国军第1军少校参谋、参谋处长,第2军第4混成团团长,川军第2军军长等职。1922年投靠吴佩孚,任中央军第16师师长、四川省省长等职。 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20军军长兼任川鄂边防司令等职。1937年任第6军团长,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后任第27集团军总司令兼第20军军长、第 9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27集团军总司令、贵州省主席、重庆卫戍总司令等职。

53, 余程万(1902~1955,广东台山人,第57师师长)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师部,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背景:1943年常德会战最惨烈的时候,常德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日军战机不分日夜疯狂投掷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余程万师长仍率领残部死守城西南一角,拉锯搏斗。余师长此时已知援军不可能如期抵达,决意全师战死常德。这是他给司令长官孙连仲的电文,孙当即泪如雨下。

54, 张冲(1901~1980,云南泸西人,时任184师师长)
“我们彝族老祖宗三十七蛮部治军有个规矩:前面有刀箭者,奖;背后伤刀箭者,刀砍其背。我们一八四师决不能贪生怕死,做脊背挨子弹的逃兵,谁给老祖宗丢脸,军法不饶!”
背景:台儿庄禹王山战役中,张冲率部与日军决战前发下的军令。

55, 张自忠(1891~1940,山东临清人,时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吾一日不死,必尽我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
背景:这是他写给弟弟张自明的信。在枣宜会战牺牲的前夕,他从宜城东渡襄河督战,仅率手枪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临行前留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的绝笔信中说,“本着我们最终之目标(为国牺牲)向北迈进。以后公私,均请我弟负责。从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56, 张灵甫(1903~1947,陕西长安人,时任74军5l师305团团长)
“兄弟们,不怕死的给我冲,小鬼子也没有两条命!”
背景:淞沪会战恶战嘉定,日军自持装备先进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之后的武汉会战,张灵甫率敢死队血战五天五夜,夺取张古山,为万家岭大捷奠定基础。

57, 张发奎(1896~1980,广东始兴人,时任第8集团军总司令)
“尽最后一分力,流最后一滴血!”
背景:七七事变后,张发奎表示“如果这次再不能对日作战,我决定入山为僧,今后永不问世事”。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张任第八集团军兼右翼军总司令,指挥所部在浦东击败日军数十次进攻并亲自指挥炮兵轰击日军司令部。撤出上海后,张发奎向部署作此宣誓。

58, 赵登禹(1898~1937,山东菏泽人,时任29军132师师长)
“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请副军长予以照顾。”
背景:七七事变后,赵登禹率部北上。7月28日晨,日军在飞机数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赵右臂中弹负伤,部属劝其退出战斗,执意不肯。后奉命率部向城南大红门集结,不幸被日军伏兵开枪击中胸部,壮烈殉国。这是临死前让部署转告给副军长佟麟阁的话。

59, 郑洞国(1903~1990,湖南石门人,时任中国远征军新1军军长)
“集中炮火,给我狠狠地轰,把密支那炸成碎片……要死的不要活的。”
背景:1943年春,新一军猛攻日军缅北作战的大本营密支那,日军藉此坚固工事拚死抵抗。郑洞国亲临前线,采取掘壕推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的办法,并指挥部下对敌进行地毯式轰炸。最终导致日军全线崩溃,密支那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切腹自杀,日军缅北防御体系从此土崩瓦解。

60, 朱耀章(1901~1932,浙江浦江人,时任第87师259旅517团1营营长)
“为自由,争生存,沪上麾兵抗强权。踏尽河边草,洒遍英雄泪,又何必气短情长?宁碎头颅,还我河山!”
背景: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代表全旅188名将官向国民政府请缨。他身先士卒,直扑日军阵地,身中七弹,壮烈殉国。

大纪元 - 60位国民党抗战将士的决死宣言

大陆远征军老兵仅余200多位 生活凄惨

 

近日,中国大陆中缅印战场的远征军抗战老兵又再引起关注,目前仅剩的200多位老兵,他们处境让人泪下。图为,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和盟军在云南畹町举行会师典礼。(网路图片)

大陆远征军老兵仅余200多位 生活凄惨

【2011年06月06日讯】(记者高紫檀报导)中国大陆《中国远征军》电视连续剧热播后,近日,中国大陆中缅印战场的远征军抗战老兵又再引起关注。人们发现,这些在荧幕中催人泪下的抗战英雄,现实中的处境更让人泪下,仅剩的200多位老兵,多数生活困难,还有人曾在天桥下乞食。

一些大陆民众有感于老兵们的悲惨现状,自发的成为帮助这些老兵的志愿者。志愿者周坚表示,希望通过他们的帮助,使这些老兵们在临终前的这段时间,不再那么委屈。

远征老兵境遇凄惨

正在深圳文博会组织展出远征军历史图片的志愿者sherry告诉大纪元记者,目前他们找到的老兵,大部份都80多岁了,由于他们都是国民党的部队老兵,不能得到政府的资助,他们大部份都生活困难,目前主要依靠民间力量资助。

志愿者“胖哥”统计,多年来,志愿者们寻访到的抗战老兵有300多位,如今还在人世的老兵只有200多位。

志愿者周坚是2008年开始关注这些老兵的,他走过很多地方,帮助过很多老兵。他告诉大纪元记者,这些老兵在几十年前国内的政治动乱中,有些人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侥幸躲过劫难。“但精神上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到现在有的人还不敢讲自己的过去。”

有民众评论说,文革中清理阶级队伍整五类九种人没有把他们整死就算他们命大了!祝他们能安度晚年!痛心啊,我们纳税人钱养着如此多的寄生虫,而这些为国家民族付出巨大的老人,却还在贫困中度过,

一位匿名的志愿者感慨的说:“是他们浴血战场,赶走了日本人,于今的执政者才能得到这个江山,但过河拆桥,兔死狗烹,天理难容!”

志愿者的关爱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一些年老贫穷而又疾病缠身的老兵得到了资助,虽然金额并不大,每次几百元或上千元,但对生活困难而又无助的老兵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周坚说:“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资助的问题,还是要重现历史,对他们的荣誉进行认定。”

他们志愿者群体曾经发放过民间机构的纪念章和荣誉证书给部份老兵,这些老兵常常感动的热泪盈眶。

通过几年来的关爱抗战老兵经历,周坚说,他们最大的感触之一就是,这些过去为国家做贡献出生入死,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兵,境遇却如此凄惨。至于原因他却欲言又止。

他说,他们志愿工作的一个目的是:“让这些老兵们在临终前的这段时间,不再那么委屈。”

乞讨的老兵感动志愿者建立关爱抗战老兵论坛

在关爱抗战老兵论坛里,有着众多的志愿者。

从论坛信息可以看出,人称“胖哥”的深圳志愿者李明晖从2005年起就开始关注这些抗战老兵。

2005年7月的一天,一位在天桥下乞讨的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老人叫廖云端,85岁,四川大竹人,曾是远征军的一员,因身患恶疾来深治病,却没有能力支付医药费。李明晖很同情老人的遭遇,给了老人20元钱。稍后,他又去拜访了老人,听老人讲述了自己的作战经历,“胖哥”感动不已,又和朋友凑了2000元钱,资助老人看病。

此后,“胖哥”意识到,还有这么一群抗战老兵,亟须各界的帮助。很快,“胖哥”约了一些志同道合的网友,开始在全国各地追寻健在老兵。并且建立了关爱老兵志愿者论坛,和众多志愿者一起尽力帮助这些困苦的老兵。

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英国军队在缅甸殖民地对抗日本帝国陆军以及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补给线安全而组建的出国作战部队。

美东时间: 2011-06-06 06:38:50 AM 【万年历】
大纪元网友 

'该死的中国共产党,这些老兵虽是国民党,他们对整个中国难道就没有贡献吗?'

大纪元网友 

'血肉长城,万代永识!!'

大纪元网友 

'是否能联系台湾和英国有关当局, 给老兵提供援助, 让这些老兵感到人间的一些温暖?'

大纪元网友 

'马英九不能坐视不管!'

大纪元网友 

'中共土匪日子这么好过会自动退出统治吗?绝对不会,他们只会在被“骚扰”吃不消情况下才会考虑是不是政改问题。mq'

大纪元网友 

'我们这里还有好几个远征军老兵,我都去看了,前面几天又发现了一个,是在当地修路的一个老板和他无意聊上的,我们要感谢深圳的853团的老总每年给他们的资助。'

大纪元网友 

'中共独裁者全是些狼心狗肺的东西!别以为你们能永远统治下去,早晚有一天你们的子孙后代要为你们的恶行付出代价!'

大纪元网友 

'不知到此时此刻台湾的政府看到此文该做何感想????那是你们的兵啊!那才是真正抗日的兵!!我们中华民国的子民!!!!!却在中共的政权下饱受着怎样的屈辱,你们怎就无动于衷???和一个流氓政府还有可谈的吗?扯起你们那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大旗,回来吧,相信大陆的民众会欢迎正义之师!!!\r\n' 大陆远征军老兵仅余200多位 生活凄惨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民主如何鞏固?——試析辛亥革命中的「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論

 

民主如何鞏固?——試析辛亥革命中的「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論

作者:封從德

民主轉型大體可分三個階段:自由化、民主化、民主鞏固。中國即將進入民主化階段,這是很多人的感知。如何爭取民主化的早日到來?建立起民主又如何鞏固之?參考歷史的經驗教訓,許多人做出各種思考。近年來一個比較普遍的誤讀,是對百年前辛亥革命過程中孫文及其學說的作用的「反思」。我在2011年初《黃花崗》雜誌第35-36合期上曾發表一篇長文「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細論孫文在辛亥革命的前期及初期的具體作用,尤其是武昌起義中的骨干隊伍及指導思想與他的深厚關係。本文將處理的是孫文在百年前中國進入民主化中期的作用,主要分析為何其作用未能充分發揮,以至於剛建立起來的民主未能鞏固,很快就坍塌了。這裡面的因素很多,本文僅就「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論略作分析。

「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論由章太炎提出。章是古文經學學者,性情極古怪。他將四個女兒分別以叕、㸚、㠭、㗊命名,據說當中三個很晚未能出嫁,沒人敢提親,怕讀不出這些字,老頭急了,才借一次宴會說出名字的唸法。辛亥革命前,章太炎對宣揚民族革命有相當大的貢獻。如今知道《訄書》的人恐怕不多,但對《革命軍》則耳熟能詳。章為這本類似美國革命前《常識》一書的小冊子作序,並在《蘇報》發表,同時刊出〈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高倡排滿革命痛斥保皇改良,直呼清帝「載湉小丑」,為此繫獄三年。1906年夏出獄後,章太炎赴日參加了同盟會,並任同盟會機關刊物《民報》的主筆。

由於性情古怪自視甚高,章太炎與大凡交往之人皆易鬧翻。譬如和康有為、孫文。章在1898年底曾尊康為「哲人」、「君子」、「老聃」,貶孫文「瑣隸」、「不足齒」、「馬醫祠祆之徒」。又將二人比作「輿薪」與「秋毫」,稱康更為世人矚目,「百日之政,粲然見於記載」,一旦「柄用」,保皇改良必將大行其道;而貶低孫文「醫藥小技」,即便「鼓動黔粵之民,一旦果能揭竿而起,其有益於中國與否,尚未可知」。此時,章太炎尊保皇貶革命的立場顯而易見。然而不過一年多,章即與康鬧翻,轉而投向孫文革命黨,於是就有〈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主筆《民報》等等。可是又不到一年,稍不如意便對孫文惡語相向。1907年初,日本受清庭壓力驅逐孫文,但給了孫一萬七千元。孫當時急於發動起義(那年一口氣發動了四次起義),只留二千給《民報》。章勃然大怒,滿世界寫信指控孫文「貪污」,阻止各地捐款,從此與孫對立,甚至從同盟會分裂出光復會並自任會長,直至孫去世時的追悼會也不放過,還送對聯惡語譏諷。

「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論在武昌起義後一兩個月流傳開來。1911年11月15日章太炎從日本回到上海,不久便高唱此論,得到原體制內的立憲派、舊官僚、舊軍人如張謇、湯壽潛等人同聲附和,造成相當影響,唱衰同盟會,吹捧袁世凱,以至許多革命黨人也動搖了。比如汪精衛。汪此時聲望極高,謀刺攝政王的義舉及獄中賦詩,一時為人傳誦。汪出獄後與袁世凱交往甚深,在袁及楊度等人面前與袁長子結拜,無異於認袁為干爹。汪自稱民主立憲黨人,和君主立憲党人楊度聯合發佈國事共濟會宣言,與「軍起黨消」論不謀而合。汪表面是南方議和參贊,實則偏向袁世凱,並影響到革命黨高層如黃興等人。汪指責孫文「你不贊成和議,是捨不得總統嗎?」黃興則「忍辱勸孫將總統禪位於袁」。

後來孫文回憶道:「十二月間我到上海,有一種很可怪的意氣,此意氣為何?即是一班官僚某某等及革命黨某某等人所倡言的『革命軍起,革命黨消』是也。當時這種言論的意氣充塞四圍,一倡百和,牢不可破,我實是莫名其妙,無論如何大聲疾呼,總喚不醒。所以後來革命黨的失敗,都是在這句話上面,這是我們大家不可不徹底覺悟的。現在的中華民國只有一塊假招牌,以後應再有一番大革命,才能夠做成一個真中華民國。但是我以為無論何時,革命軍起了,革命黨總萬不可消。」

孫文這番話,提出了「辛亥革命帶來的民主化為何未能鞏固」這一重大議題。同盟會本有既定方略,早在1906年《軍政府宣言》中,孫文就把民主革命程序劃分為軍法之治、約法之治和憲法之治三個階段。軍法階段乃「軍政府督率國民掃除舊污之時代」,約法階段則由「軍政府授地方自治權於人民,而自總攬國事」,憲法階段以憲法為據還政於民,「軍政府解除權柄,在憲法上國家機關分掌國事」。比照辛亥革命時的情況,顯然不堅定的革命黨人及附議革命的立憲黨人,拋開孫文的三階段論,在革命軍政府尚未穩固,尚未做到「率國民掃除舊污」之時,便急切向舊官僚過度妥協,幻想着直接進入約法之治,結果給舊官僚以可乘之機,致使專制一再復辟,民主最終坍塌。近年來,中共專制體制內文人大規模「反思」孫文,在缺乏學術自由的大陸「學術刊物」上發表大量文章,為「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論背書。下面就百年前此說鼓吹者及近年背書者的大致論點稍作分析。

一、兵力不濟說——革命黨武力不足以與袁世凱北洋軍對抗。此論似是而非,未能動態地看問題,只知初一不知十五。實際上,「軍起黨消」論興起前,11月4日上海已經光復;此論發出當日(12月2日),南京即已光復;不久後南北議和,18行省中13個獨立,袁世凱只能控制5省,而其中3個都曾獨立(山西、山東、甘肅境內寧夏地區)。北洋軍雖精銳強悍,但清廷已是強弩之末。其一,海軍幾乎全軍倒戈,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可由革命軍牢牢掌握;二,北洋軍內部也有很多革命黨,如吳祿貞(第六鎮統制)、張紹曾(第二十鎮統制)、藍天蔚(第二混成協協統),他們在北方發展的同盟會掌握着三萬以上的新軍,另外還有一些地方武裝,雖然他們發動的灤州兵諫失敗,但革命黨勢力仍在,隨時可能反正;三,北洋軍也開始動搖,逃降民軍者「不計其數,軍心已失,萬難續戰」(段祺瑞告清廷電),無法續戰應屬誇張,逃降卻是事實;四,與孫文歸國途中外交努力及之前同盟會《革命方略》中正確的外交政策有關,列強一直保持中立,並停止貸款給清廷,袁世凱「借款屢議,迄無所成」,北洋軍喪失了繼續作戰的財力,而革命軍坐擁南方富庶地區,持久戰對革命軍較為有利;五,綁在皇權專制戰車上的袁世凱北洋軍逆歷史潮流而動,在政治上處於劣勢,如果革命軍堅持下去,北洋軍必將人心渙散分崩離析。

二、避免流血說——革命黨的妥協以很少流血的代價,換來迅速推翻清廷。此說雖從短期來看確有一定道理,但就長期而言,其負面後果卻很嚴重,致使廣義的辛亥革命並未完全成功,三大主義只完成了民族主義,剛建立起來的民主卻未能鞏固,最終竟至崩潰,集權專制肅殺的陰霾至今籠罩着中國大陸。由於舊官僚和軍閥勢力未消,反倒是革命黨消、革命軍也消了,結果為隨後專制的不斷復辟、軍閥混戰、蘇俄介入、日本入侵、中共崛起,埋下了禍根。可以說,辛亥革命「成也民族主義,敗也民族主義」,推翻滿清達成民族主義的迅速成功,反倒障礙了民權主義的申張,最終也未解決好民生問題。提出「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論的章太炎,其實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除了濃郁的排滿情結和簡單片面的種族革命主張,對民主政治並無深刻認知與信念。和章一樣,許多革命黨人和倒向革命的改良派,滿足於「光復漢族」(光復會綱領),卻對民權主義缺乏信念與追求,因此對袁世凱一類舊官僚缺少警惕,甚至混跡其間以圖分一杯羹。後來革命黨乃至改良派的慘痛遭遇證明這是多麼的糊塗,也印證了孫文確有先見之明。對比美國革命,七年戰爭美國人民雖付出巨大代價,但終能「畢其功於一役」,民族獨立,民主鞏固,從此便能突飛猛進,民生幸福。反之,設若美國革命黨人在戰略相持階段的1778年接受了英國皇室的和平使者(這時英皇已滿足美國革命初期的要求,廢除了強製法令和茶稅法),何以有美國今日之成就?

三、民主政黨說——同盟會屬革命黨,而革命黨非政黨,應該天下為公,反對一黨專政。此論不僅似是而非,而且是對章太炎的憑空拔高。章追求的並非憲政民主,他在《民報》發表〈五無論〉,提倡「無政府、無聚落、無人類、無眾生、無世界」的虛無社會。章甚至認為共和政體不如專制政體,推翻清朝後中國還是行君主專制為好。就在提出「軍起黨消」論的前一個月,章還連續發表〈誅政黨〉,猛烈抨擊政黨政治;而出此論後不久,便又跳到另一極端,另組了擁護袁世凱的一系列政黨。如此極端跳轉,除性格因素外,或與其無政府主義難以找到着陸點有關。章確也曾倡言直接民權,但因無政府,不過是空想的大民主,而大民主在實踐中往往是協助時代強人奔向專制的直通車。「軍起黨消」論也並非「反對一黨專政」,實際是要取消同盟會,取消革命黨,甚至取消革命軍,卻獨獨不取消袁世凱的北洋軍及其政黨實力——1912年1月,張謇致函黃興稱「統一最要之前提,則章太炎所主張銷去黨名為第一」;2月,黎元洪則進一步要求「革命軍消」。章太炎反對同盟會,主張「黨消」的同時,自己卻與倒向革命的立憲派和舊官僚,如張謇、湯壽潛、程德全、黎元洪、湯化龍等人,相繼組建中華民國聯合會、統一黨、共和黨、進步黨等政黨並擔任要職。章在袁世凱政府中謀得職務一段時間後,才發現袁並非「天下為公」,最終也和袁鬧翻。

通觀辛亥革命的全過程,起初革命黨鼓動新軍反正,吸收立憲派和舊官僚參與革命,以推翻清廷,本是正確的策略;但後來革命黨不應將領導地位拱手相讓,革命軍不應過早解散;而應該立即加強政治動員、完善各獨立省份的稅收系統、沒收舊官僚的大部分財產來提供充足的財源,以維護軍政府,加強革命軍,從而有實力在對等條件下和北洋軍一道將軍隊國家化,並應堅持定都南京、用臨時約法牢牢限制獲取大總統職位的袁世凱膨脹的野心。可惜,後面這幾點在當時未能做到,究其原因,一是當時太多人滿足於達成民族主義,而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尚未深入人心;二是當時中國社會民主根基太薄,美國革命前美洲殖民地已有地方自治的民主架構,因此革命後民主較易鞏固,而中國則缺此優越條件;三是革命組織缺乏強有力的中央,以至各自為政,同盟會的革命方略未能切實執行;四是倒向革命的立憲派和舊官僚的搖擺與投機心理。

鑑古以察今。百年後的今天,我們檢視歷史,還是為了在即將到來的新時代民主革命中,吸取經驗教訓。這裡,我想提出一些想法,就正於大家。一,孫文提出的完成民主革命的三階段論,即軍政、訓政、憲政,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中華民國在台灣最終走完了三階段的全過程,證明是走得通的。而這三個階段每步都得走穩(但不必時間很長),才不至於亂了陣腳,給強人野心家以可乘之機。二,「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論在軍政時期尚未成功、舊官僚掌握的私家軍並未置於國家憲法之下,也就是軍隊國家化尚未達成之時,就冒然取消革命黨的領導地位,歷史已經給我們展示了血的教訓。革命黨轉化為民主政黨,應在訓政時期開始,在憲政時期完成;而在軍政時期則應該牢牢掌握民主化的主導權。否則,不僅辛亥革命後的中國出現舊官僚復辟專制的教訓,蘇聯解體後也大量出現舊官僚操縱民主的現象,以至於難以達成完整的憲政。三,穩步的三階段民主革命,是社會各階層多贏的方案,而舊官僚復辟則會導致多輸的結局。其實,辛亥革命民主未能鞏固,不僅革命黨受挫,民眾遭殃,原體制內的改良派亦最終得禍。如今的中國,需要的正是孫文所倡導的國民革命這樣溫和理性的民主革命,以達成社會和解與轉型正義。我們應該避免兩方面的惡質轉化:新的強人專制,或暴力復仇革命。四,回歸1946年憲法,可能是民主革命前最易達成的共識,及民主革命中最易落實的法統回歸;而以驅逐馬列、復興中華、民族平等、國家統一為核心內容的新時代民族主義,及憲政民主、轉型正義、均富公正為核心內容的新時代民權、民生主義,則將是新時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動力。因為直接繼承辛亥革命法統,加之在台灣的成功實踐,四六憲法最易成為新時代民主革命的共識,屆時必將有益於迅速穩定局勢、鞏固民主。

長期以來,中共對中山先生一直採取抽象肯定、具體否定的策略,抽象肯定是為了爭奪正統,具體否定則是為了防止革命。仔細檢閱近年來有關「革命軍起、革命黨消」的論文,我們會看到幾乎都是中共體制內文人在憑空拔高章太炎、袁世凱,而貶低孫文等堅定的革命黨人。這可能源於對民主轉型的焦慮,擔心爆炸式革命的清算;也可能是在為奪取民主革命果實做鋪墊,首先唱衰革命,唱衰不成則篡奪革命果實,讓體制內舊官僚佔據革命主導權。中共體制內文人對「軍起黨消」論牽強地作「民主政黨說」解讀,甚至宣稱是為了「反對一黨專政」,這實在是對中共一黨專制的極大諷刺,其實還是為了否定民主革命,鼓吹取消革命黨對民主革命的領導地位,試圖為舊官僚權貴留一席之地甚至喧賓奪主、復辟集權專制而製造的輿論準備。這些輿論聲勢浩大,很多民運人士也深受影響,甚至輕率附和。對這一傾向,民主革命者應予以充分重視。相應地,新時代民主革命應盡快爭取事先達成、並大力宣揚兩項基本共識——結束一黨專制、回歸四六憲法。

民國101年5月於舊金山灣區


(作者是八九民運參與者、「六四檔案」主持人、「孫文學校」創辦人)

封從德: 民主如何鞏固?——試析辛亥革命中的「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論 - 纵览中国

武装组织“四水六岗卫教军”[组图]

 

在最近的报道中,人们常常会看到“四水六岗卫教军”这样一个名字。其实,“四水六岗”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四川藏区、云南藏区、青海玉树藏区和西藏昌都地区。西藏和平解放后,盘踞在这一地区的“藏独”分子于1958年纠集3000人,成立了“四水六岗卫教军”,发动武装叛乱。1959年3月,叛乱武装被人民解放军剿灭,残部随达赖喇嘛逃往印度。上世纪60年代初,达赖的二哥嘉乐顿珠、四水六岗叛军前司令贡布扎西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推动下,决定在离西藏最近的尼泊尔北部山区木斯塘地区重建反攻西藏的四水六岗卫教军。中情局向其提供武器、装备、经费、教官,并参与指挥。这些叛军中有数百人曾在太平洋上的塞班岛和美国科罗拉多州接受中情局的秘密训练。1974年,在尼泊尔政府军的清剿下,四水六岗卫教军全军覆没。

1959年达赖逃往印度期间,达赖的秘书与四水六岗反动组织人员合影

1959年2月,达赖喇嘛提出要去西藏军区俱乐部观看军区文工团的新节目。军区领导人表示欢迎并请他确定演出时间、地点。3月8日,达赖喇嘛确定3月10日下午到西藏军区礼堂看演出。但是,3月9日晚,当时的拉萨市长却煽动市民说:去军区看戏是汉人准备把达赖喇嘛劫往北京,要每户市民都必须派人到达赖喇嘛驻地,罗布林卡去保卫达赖喇嘛,阻止他去看戏。

3月10日晨,叛乱分子数千人武装包围了拉萨市,并打死打伤一些开明的西藏人士,叛乱头目公开宣布“西藏独立”,发动了武装叛乱。

1959年3月10日至16日,达赖喇嘛给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领导人写了三封信。他说他受到了叛乱分子的包围,很难自主自己的行动。

然而,3月16日他却为是否逃走打了卦,神断指示说:“快走、今晚”。

于是3月17日零点,他化装成一名普通的武装叛乱分子,同一些叛乱头目一起从这个门、这个叫做纳马岗的渡口逃离拉萨,前往叛乱武装的根据地山南地区。

1956年起,康区各地陆续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康巴人组织了“雪域护教志愿军”,与解放军作战。在战争中被打败了的一部分康巴人逃亡西部的卫藏区,并逐渐聚集,进而引起了局势的进一步动荡,此为“四水六岗卫教军”成立前后的局势。 (文字来源:新华网)

下一页:四水六岗反动组织的骨干人员

<< 前一页12345678后一页 >>

1960年 四水六岗反动组织在训练

1960年 四水六岗反动组织在行军

四水六岗反动组织的骨干人员

1958年6月16日,恩珠-贡布扎西等在山南地区的竹古塘,正式宣布“四水六岗卫教志愿军”成立,并设司令部于此。卫教军的军旗底色为黄,代表黄教之意;上绘双刀交叉,一把上绘火焰圈的,表示神力,代表雪域一神的红与黑护法神,一把刀未绘火焰圈的,代表民间的武装力量;刀的上方中央,绘一个太阳,象征法王达赖喇嘛的领导;旗帜四角绘四个鬼头,表示要降伏一切鬼魔。由二十二人组成军事委员会,其中恩珠-贡布扎西任卫教军总司令,加马仓-桑丕任第一副总司令,加圭仓-朗杰多吉任第二副总司令,哈吉上佐任总参谋长,津巴加措任安多人首领,洛桑扎西任前敌参谋,江潘群则任政治工作总长,安殊喇嘛及直贡-索朗巴卓任后方勤务总长。四水六岗卫教志愿军总部中,有各县区代表一百多人,组成政略与战略的智囊团。首次集中的自备枪马的战士约共八百多人,按以本乡本土为单位,编制为十八个马吉,每个马吉的人员多少,没有固定限制。十八个马吉分为左右两翼,右翼指挥官是同为康区理塘人的拉珠-阿旺,左翼总指挥为恰成人雍沛次成。以后在竹古塘陆续集中有约一千五百余人。 

在卫教军领导层中,起着重大作用的是前敌参谋洛桑扎西。他原名姜华亭,山东莱阳人,一九四五年参加八路军,解放后保送入东北炮兵高级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第十八军五十二师一五五团,任团炮兵主任兼炮兵营长,大尉军衔。一九五八年春叛变投靠藏军,化名洛桑扎西,后加入卫教军。由于他精于现代军事战术,又熟谙解放军战法,卫教军此后的一切重大战略决策均决于其手中,西藏军区曾对其开出四万大洋(按:民主改革前西藏不流通人民币,中央派驻人员以使用银圆为主)的悬赏赏格。姜华亭—洛桑扎西于一九八七年五月二日在印度南方麦索藏人社区病故,时年七十六岁。

1961年 四水六岗反动组织在训练

1961年 四水六岗反动组织在训练

重新组建叛乱武装

1960年9月,达赖集团在尼泊尔木斯塘重新组建了“四水六岗卫教军”,在中国边境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军事袭扰活动,其首任总指挥恩珠仓·公布扎西在其回忆录《四水六岗》中写道,“组织了一系列向中国哨所的进攻”,“有时,一二百人的西藏游击队的活动深入中国占领区达一百英里”。达赖撰文对公布扎西大肆赞扬。

1960年1月至2月间,至少有1500名藏人试图从边境进入尼泊尔,遭到尼边境当局的拒绝。这些人就是四水六岗卫教军的人。随后,他们化整为零,利用尼泊尔与印度开放的边境零散进入尼境内,前往木斯塘地区。据了解,四水六岗叛军绝大部分是从印度来到尼泊尔,而不是直接从中国西藏过来的。当时在国际上,弱小的尼泊尔遇到很大压力,只能让这些“外逃藏人”自由出入境。上世纪60年代,尼泊尔政府并不十分清楚木斯塘的四水六岗叛军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直到最后尼政府军采取行动剿灭叛军后,才把情况彻底弄清楚。在提审一些叛军成员时,他们交代,达赖集团在美国的帮助下,曾与尼泊尔政府内的一些重要部长有长期联系,因此得到“特殊关照”,从而得以在木斯塘立足。

1968年 四水六岗反动组织接受中央情报局训练

1968年 四水六岗反动组织成员在喜马拉雅山麓

美国支持并帮助培训四水六岗反动武装

早在英国入侵西藏以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就插手西藏问题,参与策划所谓的“西藏独立”活动。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策划和授意下,一九四七年西藏组团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泛亚洲会议”,还赶制藏军的军旗“雪山狮子旗”充当“西藏国旗”。

1954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开始在藏族人中召募特工人员,并在台湾训练,让他们回到西藏,在那里制造恐怖和麻烦。这些特务的具体组织者是达赖喇嘛的两个哥哥,晋美土登诺布和嘉乐顿珠。晋美土登诺布本人也接受了这种训练。后来美国又在科罗拉多州分批训练了170人的“康巴游击队”。

武装叛乱失败以后,美国人通过边境偷运或空投武器给这些回到西藏的特工人员,让他们马上就干。

美国中央情报局还为达赖集团提供资金和武器;在尼泊尔修建专用飞机场,派出一架运输机和两架直升飞机专门给叛乱武装空投武器装备、粮食和衣被等物资。“四水六岗卫教军”被尼泊尔军队解除了武装以后,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始终没有停止在经济上、军事上和人员培训上的支持。达赖集团每年都派遣不少特工人员回国搞破坏活动,这些特工人员多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出来的。(中新社北京四月十日电)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有一个军用机场专供美国使用,中情局是这个机场的常客。这个机场当时经常有直升飞机起降,大部分飞往尼泊尔北部靠近中国边境的山区。具体飞机运的是什么,尼泊尔政府也不得而知。后来了解到,美国从印度及其他地方组织了大批先进武器、无线电通讯设备和生活物资运给四水六岗叛军。在清剿之后的审判中,有些叛军头目交代,当时他们靠无线电与中情局取得联系,每次美军飞机来到他们的山头,他们就组织叛军士兵四处取回物资。但这些供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政府更迭,有几年的时间中情局无法提供物资,结果不少叛军被饿死冻死在山里。美国很早在尼泊尔就设有使馆,使馆部分外交官也秘密与木斯塘叛军联系。1965年,美国外交官霍华德-斯通在加德满都被捕,同时其供应给木斯塘叛军的大量武器也被查获。斯通因此被尼政府驱逐,该军用机场也被关闭。

1968年 四水六岗反动组织成员在喜马拉雅山麓

1968年 四水六岗反动组织成员在喜马拉雅山麓

达赖喇嘛的代表要求尼泊尔军队手下留情

1973年底,尼泊尔政府向叛军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必须在1个月内投降。为了让叛军能理解,政府将最后通牒翻译成藏文,在木斯塘县四处张贴,后来又将时限后延了15天。但一直没有叛军投降的消息。1973年底,比兰德拉国王下令展开军事行动。鉴于木斯塘四水六岗叛军一直得到美国的支持,拥有数千名装备先进的精锐士兵,所以尼泊尔政府极为重视。国防部下令驻扎在博克拉市的第三旅出动约3500名士兵,另外动用了2000多名警察。不过尼军将领仍然没有什么信心打胜仗,因为尼军一般都在平原地区活动,几乎没有山地作战经验,而四水六岗叛军则善于山地作战。1974年初,比兰德拉国王接见了从四水六岗叛军中分裂出来,并已率部投降的前叛军司令巴巴益西和他的侄子,要求他的部队提供帮助,条件是打完仗后给他的手下土地、安家费,所有人还可以得到尼泊尔国籍。巴巴益西同意出300名士兵帮助政府军展开清剿。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旺堆的军营里,叛军一片哗然,军心浮动。1974年春,随着政府军包围圈的缩小,叛军几乎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当时达赖喇嘛的驻尼“大使”顿珠朗杰和达赖二哥嘉乐顿珠的秘书拉莫次仁找到尼泊尔政府,称他们带来了达赖喇嘛本人的录音带,达赖命令叛军投降。与此同时,在尼泊尔驻印度使馆,嘉乐顿珠和达赖喇嘛的代表彭措通登多次拜访尼泊尔大使,求尼军手下留情,并保证命令叛军投降。后来达赖多次说他跟四水六岗卫教军没有关系,试图维护自己的“非暴力形象”,但这些事实说明,四水六岗卫教军一直受达赖集团的直接领导。达赖喇嘛的录音带起到了作用,听到录音的叛军士兵们丧失了抵抗的最后动力,绝大多数士兵随后向尼军交枪投降。作为对这些人的惩罚,尼泊尔政府后来虽然予以安置,但拒绝给他们尼泊尔公民身份。

美国中情局派去的教官

美国教官在向达赖集团培训游击分子

美国教官在向达赖集团培训游击分子

培训基地

1959年武装叛乱失败以后,达赖流亡海外成立所谓的“流亡政府”,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达赖集团重新组建叛乱武装“四水六岗卫教军” ,帮助达赖集团培训游击分子,进行“特殊训练”,为达赖集团培养了数以百计的特工人员。

四水六岗反动组织的覆灭

但是旺堆选择了顽抗到底。根据尼军情报,旺堆与其死党共37人,准备突围前往印度,继续从事叛乱活动。据投降者报告,这37人携带了63匹马、13头驴、4部无线电、相当数量的步枪、手枪和手榴弹。这些人通过无线电随时与新德里的达赖办事处及中情局保持联系。为了安全,旺堆清晨就出发赶路,深夜才休息,将手下分成四五拨,前后相隔一两小时,他自己随时变换位置。旺堆选择的路线是尼泊尔与中国西藏的边境线,有时进入中国西藏,有时回到尼泊尔,试图以此甩掉尼军。随着旺堆向西逃,尼泊尔国防部命令尼军位于西部的第四旅担任主攻。为清剿成功,当时参加行动的共有4个连近800名士兵,最后阶段动用的武装直升机达到4架,并动用了不少无线电设备。1974年7月,尼军终于在尼泊尔、印度和中国边境的三角地带、尼泊尔的达尔朱拉县追上了旺堆残部。

旺堆最后葬身之地离印度边境已经很近了。那天上午,尼军再度出动直升机巡查,同时派出多股士兵在山头四周搜索。旺堆此前肯定通过中情局通知了印度军方,因为当时印方一侧不断有直升机起降,尼军的无线电屡次遭到印方干扰。不过终于在上午11点左右,尼军发现了旺堆及其手下,双方展开激烈枪战,旺堆残部几乎全军覆没。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旺堆本人是否在被击毙的叛军当中。尼军用直升机将巴巴益西送到现场,经他指认,最终才确定旺堆已经被打死。至此,木斯塘四水六岗卫教军被全部剿灭。

出于人道考虑,尼泊尔政府将所有投降或俘获的叛军及其家属进行了安置。政府在4个县市设立了4个定居点,共有700余家、2000余人分配到土地。200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决定将5000余名在尼藏人送往美国“重新安置”,优先考虑的就是旺堆的部下,因为尼泊尔政府没有给他们发放身份证。美国政府似乎想弥补当年其为了本国利益,不惜利用四水六岗卫教军从事反华武装活动而欠下的“债”。但尼泊尔政府已经重申支持中方立场,不允许这些人前往美国,防止他们成为美国反华的新工具。(文字来源:环球网)

1998年  四水六岗残余人员在新德里的住处

1997,藏族歌舞人员在四水六岗残余人员新德里住处慰问

推荐:达赖分裂集团“藏青会”及主要骨干[组图]

1998年  四水六岗残余人员在新德里的住处

推荐:达赖分裂集团“藏青会”及主要骨干[组图]

达赖集团的武装组织“四水六岗卫教军”[组图]_资讯_凤凰网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剿灭四水六岗卫教军

 

 尼泊尔剿灭四水六岗卫教军的始末
                达姆拉-乌克雅布
  达姆拉-乌克雅布,尼泊尔土著民族基金会秘书长、前尼泊尔驻拉萨总领事。上世纪70年代,他被尼泊尔国王任命为清剿木斯塘达赖集团“四水六岗卫教军”行动的总协调人。
  在最近的报道中,人们常常会看到“四水六岗卫教军”这样一个名字。其实,“四水六岗”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四川藏区、云南藏区、青海玉树藏区和西藏昌都地区。西藏和平解放后,盘踞在这一地区的“藏独”分子于1958年纠集3000人,成立了“四水六岗卫教军”,发动武装叛乱。1959年3月,叛乱武装被人民解放军剿灭,残部随达赖喇嘛逃往印度。上世纪60年代初,达赖的二哥嘉乐顿珠、四水六岗叛军前司令贡布扎西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推动下,决定在离西藏最近的尼泊尔北部山区木斯塘地区重建反攻西藏的四水六岗卫教军。中情局向其提供武器、装备、经费、教官,并参与指挥。这些叛军中有数百人曾在太平洋上的塞班岛和美国科罗拉多州接受中情局的秘密训练。1974年,在尼泊尔政府军的清剿下,四水六岗卫教军全军覆没。日前,当年整个清剿行动的总协调人乌克雅布先生向《环球时报》记者披露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中情局“断粮”后,不少叛军饿死在山里
  环球时报:请问尼泊尔政府从何时开始知道四水六岗叛军进入尼境内的?
  乌克雅布:事实上,从上世纪50年代末达赖喇嘛外逃时,尼泊尔政府就已经掌握了藏人来尼的动向。举个例子,1960年1月至2月间,至少有1500名藏人试图从边境进入尼泊尔,遭到尼边境当局的拒绝。事后我们才知道,这些人就是四水六岗卫教军的人。随后,他们化整为零,利用尼泊尔与印度开放的边境零散进入尼境内,前往木斯塘地区。据我们了解,四水六岗叛军绝大部分是从印度来到尼泊尔,而不是直接从中国西藏过来的。当时在国际上,弱小的尼泊尔遇到很大压力,只能让这些“外逃藏人”自由出入境。但总体上讲,上世纪60年代,尼泊尔政府并不十分清楚木斯塘的四水六岗叛军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直到最后尼政府军采取行动剿灭叛军后,我们才把情况彻底弄清楚。在我们提审一些叛军成员时,他们交代,达赖集团在美国的帮助下,曾与尼泊尔政府内的一些重要部长有长期联系,因此得到“特殊关照”,从而得以在木斯塘立足。
  环球时报:有报道说当时叛军在尼泊尔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援助?
  乌克雅布:上世纪60年代,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有一个军用机场专供美国使用,中情局是这个机场的常客。我记得这个机场经常有直升飞机起降,大部分飞往尼泊尔北部靠近中国边境的山区。具体飞机运的是什么,尼泊尔政府也不得而知。后来我们了解到,美国从印度及其他地方组织了大批先进武器、无线电通讯设备和生活物资运给四水六岗叛军。在清剿之后的审判中,有些叛军头目交代,当时他们靠无线电与中情局取得联系,每次美军飞机来到他们的山头,他们就组织叛军士兵四处取回物资。但据我所知,这些供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政府更迭,有几年的时间中情局无法提供物资,结果不少叛军被饿死冻死在山里。美国很早在尼泊尔就设有使馆,使馆部分外交官也秘密与木斯塘叛军联系。1965年,美国外交官霍华德?斯通在加德满都被捕,同时其供应给木斯塘叛军的大量武器也被查获。斯通因此被尼政府驱逐,该军用机场也被关闭。
  叛军司令对我说,仗打了这么多年,一点希望也没有
  环球时报:尼泊尔政府是什么时候下决心清剿聚集在木斯塘的叛军的?
  乌克雅布:1972年,比兰德拉国王继位。1973年,他访问中国,并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接见。我记得他回来后不久,就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军队、警察、内政部官员都在,也包括我。在那之前我是内政部主管“西藏难民事务”的下秘(处级)。后来我被比兰德拉国王任命为负责剿匪事务的协调官。比兰德拉国王对与会者说,中国总理周恩来跟他严肃地讨论了木斯塘叛军的问题,并希望尼泊尔政府采取行动剿灭这些危害到中国国家安全的叛军。会议做出清剿决定后,让我尽快作为协调官员前往木斯塘与叛军头目见面,同时尼军开始包围叛军所在的山头
  当时叛军的司令名叫旺堆嘉措,曾在美国科罗拉多受训,据称极其好战。1973年7月,我与内政部一名官员前往木斯塘。在木斯塘县,我们见了当地官员,要求他们派几名警察保护我们,结果官员们大惊失色,说没有警察敢到山里去面对极端凶残的叛军。最后我们勉强带了一名胆大的警察。第二天,我们来到尼尔吉里山的山脚下,这里离叛军总部不远了。首先,我们遇上了旺堆嘉措的哨兵。听说我是政府代表之后,他们把我带到半山腰的一处木房子里,周围这样的房子还有十来座,后来我们才明白这是叛军的一处基地,整个叛军共有十几处这样的基地。每个基地大约有200至300人。当时旺堆本人并不在,他的副手巴陈跟我见了面。他答应把政府要求他们投降的意见转达给旺堆。随后我又前往其他几个基地,会见了那里的首领。这些叛军手里拿着比尼泊尔政府军还先进的美国制武器,身着统一的作战服,不过看上去已经没有了好战的心气,大概是因为多年来在侵扰中国西藏的过程中不断遭到打击。
  此行并没有什么结果,叛军既没说投降也没说抵抗。我回到加德满都,收到军方情报说旺堆嘉措已秘密来到这里治病。通过中间人,我很快在泰米尔区见到了这个当时的风云人物。其实我跟旺堆也算是半个熟人了。上世纪50年代,我在印度东北部大吉岭上中学期间,旺堆就经常到我们学校旁听英语课,我们当时就认识。他的个子几乎有1米80,身材魁梧。快20年过去了,他还记得我。我向他通报了尼泊尔政府的决定,建议他下令所有叛军立即投降。旺堆当时情绪低落,说仗打了这么多年,一点希望也没有,也该为手下几千人找个出路了。
  达赖喇嘛的代表要求尼泊尔军队手下留情
  环球时报:旺堆后来做出什么决定?政府军是什么时候决定进攻的?
  乌克雅布:1973年底,尼泊尔政府向叛军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必须在1个月内投降。为了让叛军能理解,政府将最后通牒翻译成藏文,在木斯塘县四处张贴,后来又将时限后延了15天。但一直没有叛军投降的消息。1973年底,比兰德拉国王下令展开军事行动。鉴于木斯塘四水六岗叛军一直得到美国的支持,拥有数千名装备先进的精锐士兵,所以尼泊尔政府极为重视。国防部下令驻扎在博克拉市的第三旅出动约3500名士兵,另外动用了2000多名警察。不过尼军将领仍然没有什么信心打胜仗,因为尼军一般都在平原地区活动,几乎没有山地作战经验,而四水六岗叛军则善于山地作战。1974年初,我陪比兰德拉国王接见了从四水六岗叛军中分裂出来,并已率部投降的前叛军司令巴巴益西和他的侄子,要求他的部队提供帮助,条件是打完仗后给他的手下土地、安家费,所有人还可以得到尼泊尔国籍。巴巴益西同意出300名士兵帮助政府军展开清剿。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旺堆的军营里,叛军一片哗然,军心浮动。1974年春,随着政府军包围圈的缩小,叛军几乎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当时达赖喇嘛的驻尼“大使”顿珠朗杰和达赖二哥嘉乐顿珠的秘书拉莫次仁找到尼泊尔政府,称他们带来了达赖喇嘛本人的录音带,达赖命令叛军投降。与此同时,在尼泊尔驻印度使馆,嘉乐顿珠和达赖喇嘛的代表彭措通登多次拜访尼泊尔大使,求尼军手下留情,并保证命令叛军投降。后来达赖多次说他跟四水六岗卫教军没有关系,试图维护自己的“非暴力形象”,但这些事实说明,四水六岗卫教军一直受达赖集团的直接领导。达赖喇嘛的录音带起到了作用,听到录音的叛军士兵们丧失了抵抗的最后动力,绝大多数士兵随后向尼军交枪投降。作为对这些人的惩罚,尼泊尔政府后来虽然予以安置,但拒绝给他们尼泊尔公民身份。
  旺堆嘉措被打死在边境上
  环球时报:旺堆的最后下场如何?这些叛军后来是如何处置的?
  乌克雅布:旺堆选择了顽抗到底。根据尼军情报,旺堆与其死党共37人,准备突围前往印度,继续从事叛乱活动。据投降者报告,这37人携带了63匹马、13头驴、4部无线电、相当数量的步枪、手枪和手榴弹。这些人通过无线电随时与新德里的达赖办事处及中情局保持联系。为了安全,旺堆清晨就出发赶路,深夜才休息,将手下分成四五拨,前后相隔一两小时,他自己随时变换位置。旺堆选择的路线是尼泊尔与中国西藏的边境线,有时进入中国西藏,有时回到尼泊尔,试图以此甩掉尼军。随着旺堆向西逃,尼泊尔国防部命令尼军位于西部的第四旅担任主攻。为清剿成功,当时参加行动的共有4个连近800名士兵,最后阶段动用的武装直升机达到4架,并动用了不少无线电设备。1974年7月,尼军终于在尼泊尔、印度和中国边境的三角地带、尼泊尔的达尔朱拉县追上了旺堆残部。
  旺堆最后葬身之地离印度边境已经很近了。那天上午,尼军再度出动直升机巡查,同时派出多股士兵在山头四周搜索。旺堆此前肯定通过中情局通知了印度军方,因为当时印方一侧不断有直升机起降,尼军的无线电屡次遭到印方干扰。不过终于在上午11点左右,尼军发现了旺堆及其手下,双方展开激烈枪战,旺堆残部几乎全军覆没。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旺堆本人是否在被击毙的叛军当中。尼军用直升机将巴巴益西送到现场,经他指认,最终才确定旺堆已经被打死。至此,木斯塘四水六岗卫教军被全部剿灭。
  出于人道考虑,尼泊尔政府将所有投降或俘获的叛军及其家属进行了安置。政府在4个县市设立了4个定居点,共有700余家、2000余人分配到土地。200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决定将5000余名在尼藏人送往美国“重新安置”,优先考虑的就是旺堆的部下,因为尼泊尔政府没有给他们发放身份证。美国政府似乎想弥补当年其为了本国利益,不惜利用四水六岗卫教军从事反华武装活动而欠下的“债”。但尼泊尔政府已经重申支持中方立场,不允许这些人前往美国,防止他们成为美国反华的新工具。
  西方仍在培植“藏独”势力
  环球时报:目前尼泊尔藏人的状况如何?
  乌克雅布:目前在尼泊尔共有3万多藏人,他们当中一部分人,主要是巴巴益西叛军的后代,已经拥有了尼泊尔国籍,另一部分藏人持难民证,也有少部分人没有任何证件。在尼泊尔的藏族人主要开地毯厂、经营手工艺品商店、从事旅游业等。据我所知,中国驻尼使馆非常关心在尼藏人的利益,每年藏历新年都要举办招待会。大部分藏人在尼泊尔生活得不错,他们对中国政府也抱着十分友善的态度,近年来有不少人返回中国藏区探亲或定居。
  但是西方国家和达赖集团在这里的活动仍然很厉害。2005年初,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尼泊尔政府取缔了非法运行的达赖驻尼办事处,但实际上,办事处工作人员至今仍在原址办公,只是没有了正式“名分”。“藏青会”、“藏妇会”、“自由西藏学生运动”等激进“藏独”组织在尼泊尔的活动也很猖獗。此外,据我了解,仅加德满都谷地就至少有七八十座较大型的寺庙,这些寺庙基本上是由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或个人捐款支持的,尼泊尔政府对他们没有什么约束力。尼泊尔北部山区与中国西藏接壤,历史上与西藏交往密切。多年来,达赖集团与西方国家一直对这一地区“情有独钟”。这一地区现在有数百座藏传佛教寺庙,其中较大型的有四五十座,经费都来自西方国家。此外,达赖集团暗地里从该地区网罗了不少会说藏语的尼少数民族,以西藏人的名义送到印度达赖集团的学校里读书或当喇嘛,而这些学校的经费也全是由国际援藏势力提供的。尼泊尔作为南亚弱国,对这些渗透行为虽有所察觉,但无力约束。我认为,中国未来应当帮助尼泊尔更有力地打击“藏独”势力的渗透。
  环球时报:作为前尼泊尔驻拉萨总领事,您怎么看最近中国藏区的一连串事件?
  乌克雅布:我的职业生涯似乎与西藏有特殊的关系。至今我仍然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许多朋友有很多联系。在我看来,中国中央政府五十多年来为西藏的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西方国家不承认这一点,就不能客观地看待和处理西藏问题。我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拉萨工作时,拉萨的市容还不如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而现在,加德满都人都很羡慕拉萨。再比如,人口2600多万的尼泊尔人至今还不能用尼文发手机短信,但我看到,由于中央政府的投入,中国的藏族人却可以用藏文发短信或发邮件了。我认为,达赖喇嘛是个政治和尚,中国内外的藏族人将来都会认清他的本质,西藏将和中国其他地区一起迅速发展,谁也改变不了这一历史趋势。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英语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1775年1783年),或称美国革命战争英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大英帝国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主要是始于为了对抗英国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西班牙荷兰加入战争对抗英国,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英属北美洲之外。同时,许多印地安人为双方打仗。

在战争中,英国能够利用他们在海军上的优势以占领殖民地的临海城市,但如何控制乡村地区却使他们困惑。随着法国海军在乞沙比克城的胜利导致英国军队在1781年约克镇围城战役中投降。1783年订定的巴黎条约承认了美国的独立,因为许多殖民地的居民逃离那十三个殖民地并在北方安顿下来,这场战争同时也为了日后加拿大的建立做准备。

目录

[隐藏

背景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北美洲逐渐成为了欧洲殖民地1763年,随着法国-印第安人战争的结束,英国成为了北美洲的霸主。[1]

没有了战争威胁的北美洲殖民地与英国的关系开始异化,他们似乎已经不再需要英国的保护。然而英国为了维护本土的垄断利益,颁布了一系列高额税收的法令。1764年颁布《食糖条例》,要求美洲殖民地必须大量购买英国的食糖咖啡等商品;1765年颁布《印花税法》,对所有印刷品直接征税。这些沉重的经济负担是殖民地人民强烈反抗。因为殖民地在英国议会没有代表权,喊出了“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同时,北美殖民地抵制并中断了与英国商人的贸易往来。[1]

1766年,英国议会被迫废除了印花税法,但是第二年又开始对殖民地急需商品(玻璃制品、纸张、铅、颜料、茶、糖、朗姆酒、铁、棉花等)开征高额关税。殖民地重新断绝了与英国的商贸往来,并通过加勒比海将这些商品走私进来。[1]

在此背景下,北美洲各殖民地对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主导观点认为母国无权向殖民地征税。激进者甚至认为英国议会在殖民地没有立法权。而对英国为维护自身在北美洲统治地位而颁布的四个法案唐森德条例的批评更是引起了英国的不安,导致英国向波士顿调兵。16000人的波士顿驻扎了4000名英国士兵。这更让殖民地人民认为母国想夺取殖民地的权利和自由。[1]

[编辑] 冲突加剧

捣毁货船上的茶叶并倒入海中——波士顿茶叶事件

1770年3月5日,一小批波士顿居民向普雷斯顿上尉所率领的英军士兵投掷包着石块的雪球,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英国士兵惊慌失措的开枪,最终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大屠杀,5名居民死亡。事件发生后,殖民地开始抵制英国的进口,最终造成1770年4月除茶税以外,所有赋税和关税都被取消。[1]

1773年12月16日发生波士顿茶叶事件。一些移民化装成印第安人将停泊在波士顿港的英国货轮上转载的大批茶叶抛入海中。以此表示对英国议会的抗议。1774年英国政府针对马萨诸塞通过了一系列“强制法案”(Coercive Acts),旨在加强控制,激化了双方的矛盾。1774年9月5日,除佐治亚外,12个地区的殖民会议选派56名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通过宣言,并建立大陆议会,决定必须彻底改变母国与殖民地的关系。[1]新英格兰的殖民势力组织了自主的民兵武装。马萨诸塞的代表会议任命J.汉考克为安全委员会主席。美国革命开始[1]

[编辑] 战事开始—莱克星顿的枪声

主条目: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

美国独立战争之战役分布区

1775年4月18日,英国驻马萨诸塞的总督托马斯·盖奇将军得悉当地民兵在距波士顿21英里的康科德设有武器库,遂出动800名英军奔袭康科德,搜集殖民地民兵的武器,并意图一并拘捕该地的“通讯委员会”成员,但却被殖民地居民得悉,并通知了民兵组织“一分钟人”。一分钟人得知消息后,当晚派人驰赴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报信,并立即作出防卫。

4月19日清晨5时左右,英军遭到列克星敦的民兵阻拦,英军突然开火,民兵猝不及防,死伤十多人。随后民兵与英军在正式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正式打响,结果英军损失273人,而殖民地民兵则损失93人。8月23日英王宣布殖民地居民的反抗运动为非法,并声言“宁可不要头上的王冠,也决不会放弃战争”。12月22日,英国当局正式出兵5万镇压殖民地民兵。

1775年6月15日第二届大陆会议举行,并决定殖民地居民组建正规的大陆军,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发行纸币,接管对殖民地行使的国家行政管理等主权。同日,美洲民兵绿山少年夺取了英军的提康德罗加要塞[1]北美独立战争全面展开。华盛顿率领大陆军采取持久作战以消耗英军的策略,与英军展开长期的作战。

[编辑] 武装起义

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斗后,大陆军为解除英军可能由加拿大直下纽约、控制哈德逊河流域的威胁,远征加拿大。1775年11月12日理查德·蒙哥马利率领军队占领蒙特利尔。1775年12月,从蒙特利尔出征的蒙哥马利与逆流而上的贝内迪克特·阿诺德的兵分两路联合进攻魁北克城失利;蒙哥马利本人战死。冬季过去的1776年初,英国沿圣劳伦斯河派出增援,赶走围攻魁北克城的大陆军。最终战败的大陆军退出加拿大。由于大陆军出击加拿大,英国被迫将半数军队留驻加拿大,战斗力被削弱。在波士顿,英军被围困达11个月之久,并于1776年3月被迫撤出。6月,大陆军在南方击退英军对南卡罗来纳的查尔斯顿的进攻,粉碎英军在南方建立基地的企图。

邦克希尔战役后,大陆会议呼吁乔治三世和平解决殖民地问题,但是没有奏效。于是大陆会议在1776年7月2日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1]

第一阶段—战略防御阶段

华盛顿横渡德拉瓦河的情景

从1775年4月至1777年10月,是北美殖民地居民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一阶段,北部地区为主要战场,英军采取主动攻势。1775年6月17日,英军与波士顿民兵在碉堡山进行首次战斗。1776年8月,威廉·豪接替盖奇任英军统帅。他以3.2万兵力进攻纽约。英军首先在长岛登陆,经过激战,美方死伤1500人,英方伤亡不到400人。为避免全军覆没,美军以退为进,主动放弃纽约。1776年9月26日英军占领了费城。华盛顿被迫率军退守费城附近的瓦利福奇(福奇谷)过冬。

在战争第2阶段,美军以攻击孤立的敌军支队的战术来摆脱所处的被动境地。1776年12月25日夜晚,华盛顿率领美军横渡特拉华河,突袭特伦顿黑森雇佣军的兵营,并在1777年1月3日击溃在普林斯顿的英军3个团。

英军在控制了重要城市和海岸线后,力图速战速决。1777年7月英军兵分三路,攻往奥尔巴尼,以切断殖民地对外联系。但巴利·圣莱杰部在莫霍克谷遭民兵袭击,退回加拿大。约翰·伯戈因迅速拿下了提康德罗加要塞,使起义军失掉了北方的主要阵地[1]。7月23日,威廉·豪率领约1500名士兵进入纽约[1]

伯戈因统率的北路英军约7200余人沿尚普伦湖北上,到达哈得孙河上游。他派往佛蒙特的一支1000人的黑森雇佣军分遣队,在8月16日被佛蒙特绿山青年义勇军诱入本宁顿战场全歼[1]。之后,威廉·豪从纽约切萨皮克湾撤出,并在布兰迪万河战役中回击华盛顿部队,重新占领了费城[1]

伯戈因行动迟缓,从蒙特利尔南下时,也遇到新英格兰民兵的强烈抵抗,并在9月19日弗里曼农庄10月7日贝米斯高地的两次战斗中惨败,结果被迫退往萨拉托加霍雷肖·盖茨本尼迪克特·阿诺德的军队立即以3倍兵力包围该地的英军,伯戈因无法再战,被逼于10月17日率领5700名英军投降,从波士顿被遣返回国[1]萨拉托加大捷大大改变美国独立战争的形势,使大陆军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

第二阶段—战略相持阶段

英军行军的情景

从1777年10月至1781年3月,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美国开始在国际外交上获得优势,法国西班牙荷兰亦相继加入战争,协助美军对抗英军。

1778年2月,法国正式承认美国,并与其互订军事同盟。英国为了阻止他们同盟废除了强制法令和茶税法,并派遣和平使者前往费城。但美国已经批准了与法国的条约。[1]1778年6月,法国对英国宣战,1779年6月西班牙与法国缔结联盟,以法国同盟者身份在海上参加反英战争。1780年12月荷兰亦加入战争,对英宣战。英国在国际社会被众列强孤立并被逼在欧、、美三洲同时作战。英、美双方力量趋于平衡。

英军担心法国舰队封锁特拉华河,于是撤出费城,集中兵力退守纽约城。1778年,亨利·克林顿接替豪任英军统帅,主战场移向南部地区,兵力集中于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1]。英军占领佐治亚州首府萨凡纳,1779年佐治亚其他地方也被英军占领。但在1779年9月却反被美法联军包围。1780年春天,英军进围查尔斯顿,该年5月英军成功逼降被围的南方美军,约3000名美军被俘,是独立战争中美国损失最惨重的一次[1]。克林顿以为南方胜局已定,率军返回纽约,派查尔斯·康瓦利斯固守查尔斯顿。随后美国盖茨将军的军队与康瓦利斯在南卡罗莱纳的坎登遭遇,美军损失1000名士兵[1]

然而1781年1月南方美军却成功引诱英军至金山地区考彭斯,并将其围歼。该年3月英军在北卡罗来纳州吉尔福德被美军大败。该年4月康瓦利斯统率英军向北撤至弗吉尼亚。而美军则由格林接替盖茨统率,挥师南下一举收复了除萨凡纳吉尔斯顿之外的全部南方国土。战至此时,英军已渐露败绩。

第三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华盛顿在约克镇接受康瓦利斯率领英军投降的情景

从1781年4月至1783年9月,是美军的战略反攻阶段。1781年4月大陆军开始战略反攻,纳撒尼尔·格林率领大陆军南下转战南卡罗来纳,迫使英军退守海岸线。康瓦利斯于4月25日北上弗吉尼亚,追击拉法叶侯爵率领的一支大陆军。但拉法叶摆脱了英军的追击。

1781年8月,康瓦利斯奉克林顿将军命令统率7000名英军死守弗吉尼亚的约克镇。法美联军由华盛顿统率,南下弗吉尼亚,而增援的法国舰队也在法国海军司令德格拉斯伯爵率领下由西印度群岛调来,进入切萨皮克湾,进抵约克镇城外的海面,并且击退了增援的英国舰队,掌握了制海权。9月28日,华盛顿部大陆军和罗尚博伯爵部法军在维吉尼亚与拉法叶侯爵部大陆军会合,法美联军共1.7万人完成了对约克镇的合围。康瓦利斯无路可退,只得于10月17日与美法联军进行投降谈判。10月19日,驻守约克镇的英军共8000人正式投降。此后,英国放弃了对美国革命的压制,双方只有数次海上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其余战事已大致停止。

结局

约克镇围城战役之后,英国议会被迫赞成议和,1782年11月30日,英美两国签署《巴黎和约》的草案,1783年9月3日,美国成为美洲首个独立国家。共包括13各州,边界北至大湖,西到密西西比河,南至北纬31度[1]

参看条目

美国独立战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难得!自暴破坏抗战丑行(组图)

 

作者: 伸张正义

电视剧《旗袍》是为描写中共“曲线救国”而编写的,塑造抗战时期敌后的大上海,一支中共特工队伍的“抗日业绩”。本剧主角关萍露从一名年轻的女艺人,成长为“屡建奇功”的中共女谍报人员。她短暂人生中,凭着机智与沉着,上演了抗战时期谍报战中“令世人惊叹动容的华丽之舞”。
可是有意无意自暴其破坏抗战的秘密。第二十二集描写中共特工从上海偷运军需物资到苏北给新四军。抗日吗?显然不是,是扩军。若说中共虽然假抗日之名,八路军还有平型关“大捷”,还有遭毛泽东批判的“百团大战”。而新四军呢,整个抗战八年,没有一役是打日本的。是打忠义救国军(见样板戏《沙家浜》,图一),打国民革命军(黄桥战役,曹甸战役)。

2012/03/01/20120301221040467.jpg

黄桥战役,《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是新四军奉中央命令向苏北敌后发展中,于江苏泰兴县城以东黄桥地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进犯的一次战役”。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向敌后发展”应该打击日军,怎么会袭击友军(新四军是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什么是国民党顽固派?是不抗日,还是不向中共交出地盘?显然是后者。
1937年,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国民党军队与日军正面作战,艰苦卓绝。中共军队在敌后养精蓄锐,大肆扩张,觉得有一定实力,就不断抢夺国民党地盘。中共打出的旗号是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国民党真正抗日,无暇与中共纠缠,况且为避免背负破坏“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骂名而克制,否则在其羽翼未丰之前就将其消灭,因而不存在挑衅的动机。
而中共得寸进尺,国民党则一再忍让,冲突不断。终于挑起了黄桥事件,使国民党部队遭受重创。中共为了“扩大战果”,继续挑起曹甸事件,国民党仍然保持克制,为避免冲突,命新四军北渡黄河,新四军抗命,继续攻击国军,蒋介石忍无可忍,下达命令全歼新四军,这就是中共所谓的“皖南事变”。《维基百科》的解释和《百度百科》大相径庭,孰是孰非,读者不妨自己思考。
无论八路军还是新四军,和国民党军一样都归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统一指挥,服装款式和帽徽都是一样的(图二),只是颜色不同而已。但中共背叛国民政府,只领军饷不打日本,还公然撕下帽徽,以示决裂(图三)。

2012/03/01/20120301221040636.jpg

2012/03/01/20120301221040812.jpg

军统谍报机构截获大量日军情报,为抗战胜利立下不朽功勋。而中共却一直为日军和汪伪政权提供国军情报。中宣部的本意是要为中共粉饰其抗战而编写的,编导将其劣迹巧妙“植入”剧中。

真正的抗日中流砥柱的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所以出卖他们就是破坏抗战。军统“上海站”策反汪伪“特工总部”丁默群的电讯处长余三界,为重庆方面效力,这本是有利于抗战之事。然而当事情败露,余三界被捕后越狱逃到稽查队长林大江家,被中共特工钱鹏飞发现,并向警卫总队长吴世保匿名告发。致使余三界被杀。
丁默群派关萍露押着军统线人李善去南京,关萍露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却模仿丁默群笔迹写信给李善,谎称让李善密押关萍露(中日亲善大使,是真正的汉奸,原型名为关露)去南京,致使李善被捕。
该剧抹黑军统“老板”戴笠,说他不顾国难,设立上海站只为自己谋取丁默群手中的“金编钟”。一套金编钟,体积庞大,岂可手握袂藏?众目睽睽,国宝据为己有,不合常理,戴笠会那么愚蠢?众所周知,中统和军统为国军抗战提供很多重要情报,1945年后,戴笠不幸罹难,中统军统被中共大量渗透,蒋介石感慨失去戴笠犹如曹操失郭嘉。
剧中有一段精彩的“拉郎配”,丁默群夫人曹敏芝嫉妒关萍露的美貌,为防止丁有非分之想,认关为干女儿。如今听说丁要娶关做二房,如五雷轰顶,怒不可遏。施计谋,假意把关许配给丁,实则给有妇之夫钱鹏飞,并在婚礼上调包,丁掀开红盖头,却是素不相识的崔燕燕。而钱的新娘却是丁自己心仪的关萍露。由于证婚人是日军武田将军,丁默群不得不强忍怒火。
中共叛徒赵世杰早就发现钱鹏飞和宪兵军医尚小兰是夫妇,钱还和关萍露关系“不一般”。如今又和关萍露“喜结良缘”,一定是假夫妻。对丁默群说:“扮作假夫妻在中共地下党中是很普遍的”。
赵世杰的话一语中的,确实如此,如果孤男寡女做了假夫妻也就罢了,但是只要“组织上”认为有必要,可以随意拆散一个家庭,难怪关萍露说中共冷血。至于剧中男女不同榻,扭扭捏捏,那是做给别人看呢,现实当中恐怕“连小和尚都生出来了(《西游记》语言)”。大家比较熟悉的,中共头目彭松涛不是和“江姐”做了“假夫妻”?“中共”特工周乙(见电视剧《悬崖》)不是和顾秋妍做了假夫妻?早年中共党魁毛泽东不是和“永新一枝花”贺子珍做了“假夫妻”?后来又和上海滩戏子蓝苹做了“假夫妻”。假如那时请冈村宁次做证婚人,那将是多么重大的“中日亲善盛事”!
中共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解放后”,邵华一面和毛岸英在新房里做真夫妻,一面和毛皇在“小黑屋”做“假夫妻”一直到驾崩呢,五指相扣,亲密无间(图四)。有先皇的“身教”,如今中共官员做假夫妻不但很普遍,而且“升级”到“包二奶”、“包三奶”,胡耀邦长子胡德平说中共官员96%贪污包二奶。正所谓“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真是:“真去假来假胜真,有原无是无非有(《红楼梦》之语,反其意而用之)”。

2012/03/01/20120301221040923.jpg

八年抗战,中共的哪一情报对哪次战役起过重大作用,没有,一次都没有,也没有向国军提供过有价值的情报,该剧从头到尾也不曾杜撰出一幕。中共的特工只有一个作用,勾结日军,破坏抗战!关萍露真是有先见之明:“要不是战争,我们中国人欢迎你们留下来”,这话被毛泽东1972年兑现了(会见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的卖国言论)。
还借日本特务“梅机关”机关长武田之口胡说:“最重要的不是重庆方面,而是共产党新四军,这次清乡皇军惨败,新四军跑得无影无踪”。国军对日军的几十次重大会战,“皇军”没有惨败,新四军一弹不发,狼狈逃窜,“皇军”却“惨败”了?
整部电视剧,钱鹏飞等没有为抗战做出任何情报贡献,也没有杀一个日本人或汉奸。是他们自己的叛徒赵世杰,出卖了“瞎子”、李芬芳、“胖子”、宋方春等。大敌当前,他们关心的是金编钟,为了争夺,在通往重庆的水路堵截,不惜最后落入日本人手中。
汪伪“特工总部”及其主任不管丁默群做多少坏事,后来能配合国军提供情报,策划起义投诚,就是立功表现。丁默群与上官峰计议争取接管汪伪上海保安部队,中共和日本人的双料间谍关萍露,将此事密告梅机关武田,致使梅机关有所准备,抛开丁默群,收买吴士保。使重建的军统上海站遭到破坏,站长上官峰被捕,幸好又被丁默群巧妙营救出。
抗战初期,中共特工钱鹏飞阻止热血青年去刺杀汉奸头子丁默群,而抗战即将结束,却要将准备起义投诚的丁默群“借日本人的手杀之”,其目的正如上官峰所说:“抗战即将胜利,共产党准备下(宝塔)山摘桃子了”。
抗战即将结束,上官峰策反丁默群吴士保,并绑架日军山口将军,作了他的工作,要他弃恶从善,起义归降,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钱鹏飞,关萍露却要把它作为罪证从吴士保办公室窃取。难道这就是“日蒋汪暗勾结(《沙家浜》里的台词)”的罪证?样板戏时代,还可以用来骗人,互联网时代,中共自己都承认国民党是抗战主力。退一万步,蒋介石假如真的要卖国,还要“暗勾结”日军?直接投降,南京伪政权的第一把交椅还有汪精卫的吗?
剧中还杜撰一些民国“五毛”的煽情段子,热血青年一提到延安,眼里放出向往的目光,崇敬的目光,如同穆斯林见到了真主穆罕默德一样。延安有何神圣?“南泥湾大生产”鸦片,取上海滩的二流戏子?还是制造出“毛泽东思想”,是批斗抗日功臣,或是枪毙敌占区被忽悠来的又被怀疑的青年男女?
还有丁默群毒杀了武田,木村按武田的精囊妙计把“丁默群杀害共产党的名单”公布给各大报馆。别说是杀了几个共产党,就是杀了有功于抗战的军统特工,由于丁投诚有功,国民政府也会将功折罪。何况杀的是盗取金编钟,破坏抗战的宋方春等一伙。
还有,剧情“为防止苏北的共军”接收上海,上官峰和丁默群策反了山口将军,将他的部队改编为“国军”,并聘请他为“高级军事顾问”,无从证实。但1945年8月,抗战结束,东北的关东军确实被中共改编成共军,并真枪实弹地和国军争夺政权,充当炮灰打内战,这是千真万确的历史事实。
该剧还伪造了蒋介石写下手谕保丁默群,并出尔反尔软禁了他,暗杀了他太太曹敏芝。我们可以想想,中共唆使张学良策划了西安事变,差点要了蒋介石的命,都没有撕毁“国共合作”协议,又丢了大陆,也没有杀了张学良。会对一个投诚反正的汪伪小喽罗丁默群做如此背信弃义,下三烂的事吗?这种低劣的抹黑是编导故意暗示中共的假大空。
最后两集更是“精彩纷呈”,钱鹏飞俨然是善使双枪,百发百中,飞檐走壁,如入无人之境。来无踪去无影,这是钱鹏飞吗?感觉像齐天大圣孙悟空。带着几个土八路,闯入丁默群布下的天罗地网,“杀敌无数”,炸毁丁默群的“新房”,击毙丁默群和吴士保,救出关萍露,无一人伤亡。终于得到朝思暮想,垂涎已久的“军事部署”密件,为日后中共顺利摘取“桃子”立下汗马功劳。

看中国 - 难得!中共自暴破坏抗战丑行(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