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安东莞·亨利·约米尼(Antoine-Henri, baron Jomini,1779年-1869年)


安东莞·亨利·约米尼
安东莞·亨利·约米尼(Antoine-Henri, baron Jomini,1779年3月6日-1869年3月24日),为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将军军事家,之后亦服务于沙俄军队。
约米尼一生的最大贡献,就是他写出了几部有关战争和军事理论的鸿篇巨著,对战争的规律、性质、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等各方面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创立了较完善的军事理论体系。他和19世纪另一位大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并列为西方军事思想的两大权威。

目录

  [隐藏

[编辑]早年生活

约米尼出身自瑞士法语区的沃州(Vaud),父亲在1779年3月时任少校,他出自于一个典型的、意大利后裔的家庭,但具有法国人的外表。他从年轻时期就立志于当个军人,并希望从军,但双亲不赞成,并希望他从商。14岁的约米尼进入瑞士的阿劳(Aarau)商学院就读。
1795年毕业后,约米尼进入巴赛尔的银行工作。1796年,他搬到巴黎并仍然从市银行业,然后转进股票交易业。在他日后的回忆中,从事银行活动的这段时间,相对于从军,简直无聊透顶。

[编辑]瑞士军旅

1798年,瑞士成立赫尔维蒂共和国,约米尼也是“早期的革命者”,并在瑞士新政府内的战争部担任秘书,军阶为上尉。1799年,晋升为少校,并负责战争部的重组事务。在这段期间内,他建立了很多制度,并且善用他的职位进行了很多组织与策略的实验。
1801年吕内维尔条约之后,约米尼回到巴黎,并在军需品工厂工作,不过他认为工作无趣,所以开始撰写他的第一本书论大规模军事行动(on Grand Military Operations)。米歇尔·内伊(Michel Ney),拿破仑的首席参谋长,1803年阅读了他的书并支持出版。这本书从1804-1810年之间出了数卷,并且很快地翻译成多国语言,并流通于欧洲。

[编辑]拿破仑战争中服役

1805年,约米尼参与了奥斯特里茨战役,担任内伊的参谋,该年12月,他晋升为法军上校,并且毫不犹豫地担任内伊的参谋,此后随同内伊进行乌姆战役约拿战役。在这之间约米尼担任的职务都是副官(aide-de-camp)。
1806年约米尼出版了他与俄国战争的处理意见。在里面,他也参考了德国腓特烈二世的经验,并进入拿破仑的决策核心内,向拿破仑介绍约拿战役、埃劳战役的内容,并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提尔西特条约后,约米担任内伊的幕僚长并且获得爵位。1808年他在西班牙时期多次向最高统帅提出建言,但也多次被否决,尤其军团参谋长贝尔蒂埃的否决。于是他离开了法军。

[编辑]为俄军服务

其实在1807年左右,俄军就接触约米尼,并邀请他到俄国服务。但拿破仑得知约米尼即将离开法国的消息,承诺给他准将之职。
多年来约米尼也都在法俄之间穿梭,直到法俄关系破裂,他就处在进退维谷的处境。后来约米尼离开法国,分别为俄国普鲁士建立军事制度。1813年吕岑会战时他又毫不犹豫地参加法军的内伊的部队。包岑会战中,他也被推荐担任将军职务,不过,他的名字却在名单中被涂掉,并且依军法解除他的军职。
究竟约米尼妨碍了内伊在包岑战役中得胜到什么地步,无从而之,但解除他军职的说词是因为他无能、毫无战力,另外还包括他跟1809-1810年一样,企图叛逃到俄军阵营,也是1812年拿破仑侵俄之战时他被冷冻的原因之一。不过更根本的(依据拿破仑的命令),原因是他是个瑞士人,而非法国人。后来这些叛变之说,以都被证实是无稽之谈。
他对瑞士的爱国心还是很强,他在1814年退出反法同盟军中,因为他发现瑞士无法维持中立。此后他就奉献于战争的学问、教育与实践工作,这是他长年的动机。他在埃劳战役时就有曾大叫:“让我当两小时的俄军统帅 该有多好!”在加入同盟军时,他官任中将并担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副官。由于出身法军,后来在法军入侵莱茵和巴赛尔之际,他都发挥了防御的功能。
1815年他与沙皇一起进军巴黎,但却无法营救他旧日长官内伊。内伊的抵抗几乎让约米尼丧失在俄军内服役的机会。不过,他却让成功的压制了法军的抵抗,并且参与了维也纳会议

[编辑]战后服役与退伍

战后,他仍在俄军服务,到1823年成为上将,并于1829年退伍。他基本上都还在对皇太子军事教育上服务,并且致力于俄国军事学院的建立。该学院于1832年开设,最初名称为“尼可拉斯学院”,直到10月革命。1828年他在第八次俄土战争中服务,并在发拿战役(Siege of Varna)中获奖。
这是他最后参与军事行动。1829年他定居于布鲁塞尔,并度过未来的三十年。1853年,在法俄关系修补失利后,约米尼受邀回圣彼得堡担任克里米亚战争的沙皇军事顾问。他于1856年回到布鲁塞尔,之后搬到巴黎附近的派西(Passy)。晚年他都忙于军事理论和历史的工作(论证、手册与公开信等)。1859年他被拿破仑三世邀请对意大利战争提出建议。他最后的论文就是关于普法战争的意见(1866年)。
普法战争(1870-1871年)前一年,他死于派西。

[编辑]参见

[编辑]外部链接

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二戰歷史影像 國家記憶解密

【二戰歷史影像 國家記憶解密】



由一群中國民間學者策畫「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二戰中緬印戰場影像解密」,呈現美國國家檔案館(U.S. National Archives)收藏的兩萬三千張影像,還原八年對日抗戰中的西南戰區,特別是規模最大、範圍最大、犧牲最多的「中緬印戰場」歷史。

圖/中美友誼見證》雲南騰衝街頭,一名年長的中國男子向一名美軍軍士借火點菸,象徵中美聯軍抗日,成就了兩方友誼。(台北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提供)

http://beta.chinatimes.com/newspapers/二戰歷史影像-國家記憶解密-20130330000920-260115

中國應該建立退役軍人保障機制


王 軍


一、退役軍人的社會保障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退伍軍人和轉業軍官的生存問題在中國大陸十分嚴重,退伍軍人和轉業軍官集體上訪事
件時有發生,他們的不幸境遇,直接影響和動搖著現役軍人的走向,已經威脅到中共政權的
繼續存在。中共當局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得不出面組織退伍軍人的職業培訓和轉業軍官的
職業介紹,還下達「優先安排退役軍人」的紅頭文件。但是,由於中共總是「說一套、做一
套」,制定的「優先安排退役軍人」的政策純粹成了欺騙,連設在各省市的「軍人安置辦公
室」也在搞腐敗,退役軍人不給這些官老爺送大禮,就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有的乾脆被
強行分送到即將倒閉的企業,出現「剛上崗、就下崗」的悲慘局面;有的被強行分送到沒有
保障的個體企業,企業主根本不講「政策」,說辭退毫不留情。加之中共在中國經濟大潮中,
已經喪失了對於基層政權的控制能力,所以,類似的措施不過是杯水車薪,甚至徒有其表。
中共一黨專制下缺乏社會監督,中國社會呈現混亂無序、腐敗黑暗,退役軍人無處索求,無
法申冤,也沒有保護退役軍人權益的「討公道組織」。

    長期單一的軍隊生活和服從命令為天質的職業熏陶,使得退役軍人尤其是農村士兵,一
時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的複雜環境;長期封閉的軍營說教和嚴格軍事訓練的職業習慣,不僅埋
沒了軍人們的青春,而且,接受軍隊的正統教育,軍人們心裡永遠裝著國家利益及社會正義。
這與當今中國社會做任何事都要拉關係送大禮形成鮮明對比,顯得格格不入。退役軍人們歷
來被灌輸的高尚無私的境界,敵不過中共專制下黑暗的社會意式形態,最終「國家」沒有給
退役軍人們應有的補償。軍人們退役後無法立即適應地方生活,加之沒有任何社會保障,沒
有任何法律保障,沒有任何福利待遇,使得失業、失婚成為中國退役軍人們的宿命,嚴重的
導致英年病逝或上訪抗爭被抓被打,甚至走向自殺的不歸路。

    中國軍隊的後勤幹部、政治幹部,平時與社會各領域交往多,退役後具有相對的適應地
方工作環境;但是軍事幹部則由於一直和武器打交道,在人際交往方面「相對外行」。退役
以後,時間觀念很強的他們,連遲到早退現象都看不慣,更難以和各種歪風邪氣同流合污。
軍事操作的專家們,不瞭解也不願接近地方的貪官污吏,結果祇能受到排擠。更普遍的是,
來自五湖四海的轉業幹部進不了地方幫派,正義耿直的退役軍人們又不願拉幫結派,繼而受
到打壓後失去工作。


二、美國保障退役軍人待遇的經驗值得借鑒


    平心而論,退伍軍人和轉業軍官的生存問題並不是中國特有的問題,美國也有類似的問
題。但是,由於美國有一個民選政府,所以處理「退役軍人問題」相當到位。

    退役軍人的安置,是關係到穩定軍心、保持軍隊戰鬥力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大事,世界各
國都極為重視。美國作為全球頭號軍事強國,素有重視退役軍人安置的傳統。早在1944年,
美國國會就頒布了「退伍軍人權利法案」,旨在幫助退伍軍人在二戰後更好地適應平民生活。
法案的基本內容有:美國國會授權聯邦政府,對在二戰中服兵役超過90天的美國公民提供醫
療、衛生、住房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對因戰爭中斷深造機會的美國公民提供資助,讓他們有
機會接受適當的教育或訓練。該法案的頒布實施,使數百萬美國退役軍人受惠,對美國迅速
從戰時經濟向民用經濟轉變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多年來,美國已形成了一套完備的
退役軍人安置機制,其中很多經驗值得借鑒。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紐約的一些美國公司發起一年一度的「向我們的英雄致禮」求
職會,幫助退役軍人完成從軍事生活向平民職業的過渡。千餘名退役軍人參加了求職會。他
們可以在這裡接觸一些大公司,得到簡歷代書服務或者參加研討會。在紐約最近的這次求職
會上,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員丹。伯班克說,美國退役軍人具備許多可以為僱主工作的技
能。他說:「退伍軍人能夠為勞動隊伍帶來的東西。他們更大的優勢在於他們的團隊精神,
在於他們的紀律性和能力,一種祇有具備他們那種經歷的人才能具有的職業能力」。

    在幫助退役軍人就業方面,紐約求職會祇不過是眾多工作中的一部份。美國政府主辦了
3500個就業機構,優先為退役軍人提供培訓和安置。

    退役老兵們還可利用《美國退伍軍人法案》(G.I. Bill)所規定的資源,包括為符合
條件的退役軍人提供三年的大學或職業教育的福利或者享受為期一年的失業補償。

    截至2003年年底,美國退役軍人服務工作的對象約為6,000餘萬人,占美國人口總數的
四分之一。其中,退役軍人2,700萬,退役軍人的家屬子女3,500萬。每年,美國約有20萬
軍人退出現役,其中軍官占10%左右。在退役軍人的服務工作方面,美國已經形成了聯邦政
府為主、地方政府為輔、社會團體參與監督、其他部門互相配合的運行體系。

    其中,「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總部
位於華盛頓特區,通過退役軍人衛生管理局(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管理全國
退役軍人的醫療衛生服務,從人員數量上來看,它是美國第二大的內閣級別機構。

    退役軍人衛生管理的服務對像有750多萬人,是全美最大的繼承醫療服務提供者。在美
國,許多全國性的醫療體系一直深受文案太多、信息共享太少之害。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
「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也受此問題困擾,當時各醫院之間的文案記錄根本「不相往來」。
從那時以後,「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開始改進退役軍人的醫療服務質量,改變原來笨拙而
低效率的業務流程。「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成本從1995年到2000年,縮減了25%,同時
服務質量和病人的滿意程度卻有了很大提高。


三、中國應該建立退役軍人保障機制


    我認為,中共依靠軍隊起家,本來尤其應當重視軍人的基本人權,應該借鑒美國頒布和
實施「退伍軍人權利法案」的成功經驗,盡早頒布具有中國特色的「退伍軍人權利法案」,
建立用法律手段安置中國退役軍人的規章制度,確保中國退役軍人的安置工作在法制化的軌
道上順利進行。

    與美國相比,中國雖然有不同的社會制度、管理體制,歷史背景、文化傳統和經濟狀況
也不同,不能簡單照搬和盲目效仿「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服務工作。但是,從軍隊的功
能和軍隊建設的規律來看,各國軍隊的「退役軍人服務事務」畢竟有其相似之處。「美國退
伍軍人事務部」服務於退役軍人的做法,可以給與中國建立退役軍人的保障機制以如下啟發:

    1.中國應該建立退役軍人保障機制,如:「中國退役軍人權益協會」,擁有獨立的運作
環境,擁有法律保障和法律團隊,承擔中國退役軍人的索求和全面服務。使「中國退役軍人
權益協會」成為代表軍人權益的直接組織。

    2.要把中國退役軍人的服務工作,真正提高到政府議事日程上來,不能祇做表面文章,
在中國建立法定的「退役軍人節」,使得現役軍人和退役軍人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懷。政府通
過立法保證退役軍人享受相應的優待,設立專門機構為退役軍人服務,尤其要保障傷殘退役
軍人的生活。要投入充足的資金保障服務的各項開支。這不僅安慰退役老兵,也起到吸引更
多的青年參軍入伍,加速軍隊建設的良性循環。

    3.中國軍人的權利從退役直到死亡,都應受到法律體系的保護。讓所有的退役軍人有醫
保、有房住、有人身保險、有安葬地,並通過資助其受教育,解決就業問題,具有整體性,
且官兵一律平等。在考慮了絕大多數健康的退役軍人一般性問題的同時,法律對在戰爭中死
亡、因傷殘喪失勞動能力的退役軍人及家屬子女給於重點保障。

    4.法律為退役軍人創造條件,使其就業完全市場化。政府不需要負責安排退役軍人的工
作,但是法律應該保障所有退役軍人都能受到高等教育,退役軍人在就業時已基本具備了與
其他社會成員同等的競爭能力。與此同時,法律還可以考慮在同等情況下,退役軍人優先就
業、企業錄用退役軍人可以得到減稅、國家可為退役軍人先付半年工資和必要的生活補助等
措施。

    為了中國的長治久安,中國社會需要建立退役軍人的保障機制。

    (作者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阿衍:看《水浒》对我们民运策略的感慨

  有点闲工夫时,在中国节目里,偶尔看了电视剧《水浒》被招安的那段,当时的宋江一心的投靠朝廷,想有个安心立命的结果,因为做草寇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再说,《水浒》作者施耐安虽然把宋江一伙吹得实在地气派,实际上却也就是那三十六人有点小名气,七十二人却是杜撰出来的人物,但当时所谓的官家对被招安的人也很是轻蔑,只不过腐败的宋朝无心挑挑拣拣,因为四处狼烟已经使他们按下葫芦瓢起来,哪里还有心思去讲什么论资排辈的继续流氓坐庄又分外无知的勾当?

   而在《水浒》里,虽然明知道许多是假的戏,我们还是用那为前提就事论事吧。
   说起来,宋江在水泊梁山上也算个头领,可他的奴性心态却不足以做一个众人的首领,因为他没有开国的思想,更没有开国的谋略,不要说有什么大的谋略和进入无为的境界的能度了,这样的人做首领,旗下人等的命运与结局可想而知,到最后,不自我消亡也就是不可能的了。况且,我们看到了的他们的纲领就是能到朝廷里建功立业,就象我们曾经也想到邓朝廷里做些更有益于民族的事一样,也能显得我们有些能耐,但他们却不是方腊般地想有个新的朝廷,而且,更不知道,铲除方腊势力之时,也是自我被灭之日。

   眼下,我们中国大局,有很多的局面里的事例基本与那时的腐败宋朝末期相同,如果是在冷兵器时代,反朝廷的人早就揭竿而起,只因热兵器时代,一个刽子手有杀死万人的能力并不奇怪了,所以,有几个揭竿而起的人也只能到监狱里呆着、不得不蒙受耻辱和非人的折磨。我曾经在国内时,与各种各样人交流思想,凡是不得志的人,都有对抗与铲除邓帮势力的欲望,甚至有些人已经具体地做了,只不外他们没有正确的方式方法不说,也没有充足的资金运行,甚至海内海外有些资金的人,在看不到成事的前景时也不愿意拿出自己的经济势力来打水漂。
  所以,中国表面上缺少的是资金和更多人的参与,要我看,关键的问题不在这,而是缺少一个能捭阖中国政治新局的政坛高手,虽然这个高手不需要什么先天的条件来使他先进化,可我们都知道,思想这个东西,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有的,而是什么人应该有这样的新思维的问题?但我觉得,有些名家行为固然可慰,甚至影响里也很远大,只因为确实不具备有效的具体谋略真的不能主导中国的民运大局,而能主导中国民运大局的人定然会出世,因为邓家帮的邪恶已经到了尽头,不清理真的我中华民族不能正常生存。

   在新的斗争环境里,绝大多数的国内人士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的配合海外势力来推演中国民运这盘大棋;海外的民派,至今也没有明朗的政治策略又切合了国内的政治局势地进行有失效的推演,这是邓帮能继续苟延残喘的先决条件。如果有欲开拓新局的无为境界的心魄的人应时出世,中国的民主运动就会与今天截然不同,准能使中国的民族走出一片新的局面,在自然的进化中,逐渐清除表面上还是共产党、实际早就不是共产党中的邪恶势力。

   可悲的是,毛派势力的人,虽然很想推翻流氓政府,从新走好毛泽东时代,却不知道,过去的理论已经不切合于实际,不能够诞生新局,不能够推演新时期民主运动的终结,到是急需民运人士来做好这件事。而民运的信仰者,也不知道毛派的人是他们推动中国民运大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双方却又互相蔑视着,否定着,使邪恶的国内政府继续侥幸获取着渔翁之利。如果双方懂得当前的敌人就是胡帮办,至于未来谁是谁的敌人,不是现在应该过早地思考的事,那么,就自然能够逐渐认同双方的主张,对某些不同的观点采取着保留的意见。
   其实,一旦公有制也好,私有制也好,只要实现全面民主,谁是谁的敌人已经过时,只有竞争对手,哪怕是胡帮办势力,我们也没有必要从肉体上消灭他们,只是让他们不得不缴出手中的权力,把非法占有的资材缴出来。我认为,中国的政治质的转变,是当今所有不得利人的应该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胡帮办要么实现民主制度,要么继续独裁地被我们团结起来的民族势力彻底清理。我们知道,一旦国内实现了全面民主,谁是谁非,都不重要,都将会成为过去的议题,所出现的课题是谁得民心谁就得天下,而再想用流氓家天下的思想或手段已经不可能。
   所以,我看到宋江这样的人之所以不能成事,被消弭在腐败愚昧之中,就是因为当时的宋江类的连方腊的思想意思都没有,还有什么干出一番功业的能度呢?特别是:许多的欲有番功业的人,总是想改变别人的意见听从他的主张,忘记了,在他不给对方实际利益的开初,他并没有多少实际威望让众人感到前景辉煌时,这样的天地里,可想而知,要想得到实际的利益或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或者是听从,这未免太不实际,可我们所有人的目标其实都是一样的——必须的铲除独裁势力,还政于民,所不同的也就是在具体的方法上有不同的见地,需要一个能进行运作时能及时产生出一个行动坛台来演示和印证,到那时,谁是谁非也就不难知道了,也就自然使意见不同者越来越少,越能使大家走在一起。

   所以我认为,毛派虽然信奉共产主义,但他们更应该会信仰民主开放,只不过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地做才能得到公有制里的民主而已。而我们民运人士,要想得到他们的广泛支持和欢迎,就必须的做些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情,才能引导他们得到他们的动力,最后为我们开创新局能自动的助我们一臂之力。当我在海外与同仁交流思想时,可叹的是我们的民运人士大多根本就不知道毛派能做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利处?甚至都不知道毛派是做什么的,这样下去,如何的能正常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

    我觉得,大家不管你是什么派?什么信仰,能静下心来,研究一下对方的思想与主张,互相结合起来,我可以断言,中国的民主进程很快就能到来。当然,随着胡帮办自己的觉醒,我们也能早些得到民主制度,是的,没有我们的势力出局与震慑,这也只能是肆意妄想。只不过,我们要接受宋江的教训,不要被胡帮办迷惑了,更不要打算投降,否则,下场比宋江们更惨。
   
   
   2007-4-23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外国军人退役安置对我军的启示


朱廷春

    做好军人退役安置工作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外军认为,妥善安排军人退役后的生活和工作,是政府与民众对军人长期保卫国家安全所作奉献的一种补偿,是增强军人职业认同度的重要措施。
    瑞士著名军事理论家若米尼指出,鼓励尚武精神的方法之一是:保证那些曾为国家服役的人,对于政府官员的空缺,享有优先候补权,甚至可以规定某些职务必须由服役满多少年者始可充任。世界各国非常重视軍人退役安置工作,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退役军人享有与其地位相应的福利待遇,并指导帮助愿意工作和能够工作的退役军人再就业。认真研究外国军人退役安置的特点,对于做好我国的军人退役安置工作,激励现役军人,安抚退役军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各国国情、军情不同,对军人退役安置方式方法手段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军人退役安置 法律先行
    许多国家在军人退役安置问题上首先坚持的是政府立法,实施指导(令)性安置。
    为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各国政府通过立法机关制定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法对退役军人进行指导(令)安置。
    如美国的《老兵权利法》使大批退役军人得到教育资助和家庭安置贷款,被退役军人称为“本世纪国会通过的最伟大的法律,也是美国进行的最好的一项投资”。印度政府规定,政府各部、各邦每年必须接纳一定数量的退役军官(指令性的),给退役军官留出诸如安全官、助理安全官和行政官等职位,以解决退役军官就业问题。这些法律法规在退役军人就业、经济资助、职业培训、发放退役金、享受医疗、住房和保险等权益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为军人退役安置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
    对退役军人先培训后安置
    不少国家认为,退役军人的培训是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重要环节。军人退役后能否顺利就业并胜任新职,关键在他们是否具有符合新职业要求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各国把退役军人培训与安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退役和就业一体化管理。
    美国军人退役前,军队负责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如,政府提供足够修完普通公立大学的学费,资助退役军人到地方大学学习。日本则设有退役自卫队员就业培训和安置的专门机构,与日本内阁劳动省和有关地方团体合作,组成协助退役自卫队员就业的统一网络。在自卫队员退役前就开始工作,安排其就业训练,并通过国家统一的资格考试,使自卫队员掌握一至两门到地方行政、企业单位用得上的技能。印度在军队设有就业指导学校,专门招收退役军人。军人服役期满前的半年,由退役军人所在部队把名单上报退役军人安置总部,同时就业指导学校开始招生。每名退役军人可根据自己爱好与特长进入各类职业学校学习,取得职业技术资格。
    政府和民间合作 协同安置
    许多国家的政府意识到,军人退役安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某个机构或某个部门安置,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政府机构和民间机构通力合作,才能奏效。
    美国为保证退役军人能够得到有效的安置,除了在政府设有各类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外,还与民间组织和商业机构通力协作,帮助退役军人再就业。政府14个部中,有3个部(国防部、退伍军人事务部和劳工部)直接负责退伍军人事务。许多民间机构是自发组织起来的非政府组织,如美国残疾退役军人协会、女退役军人协会等。它们与政府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医疗、住房、生活待遇、低息保险、家属子女培训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和帮助,在退役军人安置和福利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度则在国防部设有复员安置总监处,负责安置退役军人的工作。各地的退役军人协会等民间组织与当地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帮助退役军人介绍工作。这些机构,为退役军人的安置提供了组织保障。
    给予高额补偿 鼓励自谋职业
    退役军人为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牺牲,在完成其军人使命之后,理应受到社会的欢迎与承认。
    因此,许多国家虽然不直接为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但都给予高额回报。退役军人选择自谋职业时,政府为其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美国退出现役的军官,政府不负责具体安置,鼓励自谋出路,同时发放高额退役退休金。而法国军官的薪金与地方同职级官员相比,高出50%%,退役后每月可享受原月薪金的80%%。日本自卫官退役,根据服役年限和退役时的月薪金,发放一次性退役补贴,一般是月薪金的30多倍,最多可领到月薪金的60倍。津巴布韦军人退役后,发放高额现金补偿,既可以一次领取,也可以存入银行分期分批领取。这些做法,既尊重了军人的劳动,肯定了军人的社会价值,又解除了军人后半生的生活保障问题,受到各国退役军人的普遍欢迎。
    外国军人退役安置对我军的启示
    我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历来重视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外国军人退役安置的一些做法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可资借鉴和吸收。
    综观外国军人退役安置的特点,可以获得如下几点启示。
    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军人退役安置的政策法规。军人退役安置的政策法规,是做好军人退役安置工作的根本性保障,是世界各国军人退役安置的基本依据。没有政策法规的保障,要想做好军人退役安置工作是不可能的。近年来,党、政府和军队相继出台了一些军人退役安置的政策法规。应当说这些政策法规比较符合我军实际,也是比较可行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地方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政策法规已经严重滞后于国家和军队改革发展的步伐,必须进一步研究论证,逐步制定、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人退役安置政策法规。
    其次,国家应当把退役军人培训纳入国民教育培训计划。
    国民教育培训,是军人退役安置的智力支撑。退役军人能否被安排到理想的岗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能力素质。为提高我军退役军人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可考虑借鉴外军的做法,采取给予考上大学的退役士兵提供学费资助,组织即将退役的军人到地方院校进修,或邀请驻地高校专家学者来军营办班讲授通用的专业技术,考试合格后颁发国家统一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做法,优先安排其再就业。
    第三,应加速推进自主择业。自主择业是军人退役安置的重中之重,是未来军人退役安置的方向和目标。
    自主择业是世界各国军队常用的安置办法,既有利于军人自由选择自己喜欢从事的工作,又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的安置压力。外国退役军人自主择业是有前提的,一般来讲,军人退役后政府要给一大笔退役金,即使没有工作也可以生存下去。在医疗保健、使用军人交通、在军人服务社购买商品等福利待遇上,享受与现役军人同等的待遇。
    目前,我军尽管多次提高军人工资待遇,军人的经济收入与过去相比有大幅度提高。但与外军相比,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相对来说比较低,必须进一步加快工资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工资制度,走军人职业化道路,确保退役军人愿意自主择业、勇于自主择业、能够自主择业。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

安徽,退伍军人住猪圈:保国丢家的无奈


参军12年,退伍后家没了,一家5口人住在从猪圈改建的危房中。30岁的杨乐,安徽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的一名转业军人,在接受荷兰在线电话采访时,充满了无奈与不平:“我参军这么多年,什么好处都献给国家了。”他希望能有清官为他主持公道,“偌大的中国,不会一个清官都没有的·····”

猪圈危房
在微薄上被广泛传阅的一张照片里,杨乐站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背后是一堵剥离脱漆的墙面,天花板与墙的缝隙处,阳光放肆得透进屋来。这就是杨乐一家老小5口人目前居住的地方,一座屠宰场里的猪圈修起来的危房。

这也是自99年拆迁之后,杨乐一家的安置房。“一下雨,地上的积水就有一尺多深,根本无法住。”
“不想给国家添麻烦”
杨乐告诉荷兰在线记者,自己家中原有一座600多平方米的房屋。1999年,家中收到镇政府下发的一份通知,说要拆迁。但被安置到猪圈危房后,杨乐的父亲去政府跑了几趟。但当时刚成年的杨乐,正好前去服兵役,因此“也不想给队伍、给国家添麻烦”。

现在回想起来,杨乐认为当年那次拆迁是一次“强制性”拆迁,“就连回迁房都给卖了,镇上官员都从中捞了一笔”。杨乐的父亲在电话中气愤地告诉荷兰在线:“全部都是贪官,乱开发······”
08年的一场大雪中,危房倒塌,把老母亲的腿砸断了。时任颍上县杨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悦女士也到现场视察了情况,但至今“镇政府也不给解决”。
建房记
2012年7月份,杨乐退伍回家之后,便找到颍上县杨湖镇书记和房建主任,希望得到许可,能够自己建房。杨乐说,大约在10月份时,得到了当地官员的口头同意。

2012年12月,当拆房、打地基等进行了一个半月后,镇政府下了一份通知书,书记不承认当时做的口头协议。镇政府还以私自建房的名义,将杨乐告上法院,并要求杨乐向镇政府道歉,停止建房。杨乐被迫道歉后,镇政府撤销了起诉。
但杨乐认为,镇上的官员是故意陷害他,想把他安置的这块地给卖掉。“四周都已盖楼了,只剩下这一栋危房。”
荷兰在线记者于3月4日打通杨湖镇党委书记宋其明的手机电话,宋书记表示“当时在开会,而且在电话中说不清楚”。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宋其明书记挂断了电话。
微薄曝光
目前,杨乐的房屋处于停建的情况下。律师告诉他,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起诉政府,是绝对赢不了的。他多次寻找政府官员,但“他们经常不上班,好不容易找到了,他们说过两天再处理”。走投无路之下,杨乐将自己的遭遇在微薄上曝光,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支持。

但在中国春节前,杨乐听到风声,说当地警察要来抓他去“劳教”,于是他逃跑了。后来,在一些网友的指导下,杨乐开始收集政府下达的有关文件。他还前往派出所要求出示逮捕他的文件,但派出所说当时是“开玩笑”,拒绝出示任何文件。城建主任、书记、镇长等也都否认有关行政文件的存在。
杨乐说,县里分管城建的部门要求杨乐把网上的帖子删掉,说“上级很重视你们家的情况,把帖子删掉,把字签了,无条件接受政府的要求,就会帮助解决问题。”
但杨乐似乎已不再信任镇政府了。他希望媒体能前来曝光此事,并于去年联系了安徽当地的《第一时间》和《帮女郎帮你忙》等节目,但并未得到记者的重视。而其他省份的媒体记者“想帮忙,但怕被跨省”。
“我希望政府能合理处理。要么重新划分安置房,要么允许我们继续建房。”杨乐说,“我希望有清官能看到我的故事,偌大的中国,不会连一个清官都没有的。”
© © RNW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荷兰在线。想了解更多荷兰及世界资讯请访问http://www.rnw.nl/chinese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說說托馬斯·潘恩的《常識》

金剛 


我曾經有一個想法,弄成了帖子發在BBS上,大略是說:“知識”不如“學識”﹔“學識”不如“才識”﹔“才識”不如“器識”﹔“器識”不如“膽識”﹔“膽識”不如“常識”。 

常識,在人類的所有的識見中,至為珍貴。 

“知識”,狹義的說,就是人們的認識、經驗或二者的總和。一般來說,隻要不是弱智,人人皆可獲致所謂“知識”。“學識”,就是學術上的知識,也即學術上的修養。它的一個同義詞就是學養。“才識”,指的是人的才能和見識,也應包括才情在內。“器識”,與一個人的氣魄、度量、見識、器度、資質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器識就是一種大智慧。“膽識”,是膽量與識見的綜合。一個沒有膽量的讀書人,是有愧於讀書人的。膽識是不憚於孤獨而后可有的品質。富有膽識的知識分子,是讀書人恆久的驕傲。膽識,是在大多數人不敢說的怯懦時刻說出真相﹔“常識”,則是在大多數人不明白的困惑時刻,說出真相。 

人類在許多時刻,囿於種種偏見,已經將認識對象意識形態化了。欺騙性質的言說,教科書給定的認知模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從來如此”,成為人們判斷是非真偽的潛在依據,而且成為難於逾越的智障。“常識”,並說出“常識”的珍貴之處,就在於告訴世人:皇帝並沒有穿著衣服。 

潘恩的《常識》之所以成為影響美國人的優秀讀本,就是因為他所言說的常識令人驀然驚醒:啊,原來是這樣的啊。 

潘恩就是《皇帝的新衣》中的那個小孩子。 

18世紀后葉的北美,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北美殖民地人民為了自己的獨立,完成了一次“現實主義革命”(而不是“烏托邦革命”或者“理想主義革命”)。這次革命與英國歷史上的“光榮革命”在性質上有相近處。美國革命是一次爭取公正與自由的革命(不自由毋寧死),“在美國革命家們眼中,政治追求與價值的實現需要靠制度而非靠多數人的‘公意’。所以,他們把民選政府置於共和的、憲政的、自由法治的制度框架之中,而非靠單純的‘多數決定’來治國。……美國革命則既是一場自由的革命,因為它為當地民眾爭取到實實在在的自由,也是一場保守主義的革命,因為這場革命沒有觸及革命前的社會結構、生活方式、宗教文化和道德風尚,沒有試圖將社會與(從英國繼承來的)傳統徹底打碎后再進行全盤性的改造。”(劉軍寧《保守主義》98頁)但是當時的保守派(而不是保守主義),卻在強調“民主與和平”的命題下,反對這場革命。當著“要和平還是要自由”這兩個政治價值擺在北美人民面前的時候,歷史也便面臨了選擇。托馬斯·潘恩的《常識》便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適時出現。 

《常識》以一種類似先知的洞察力和政治遠見,告訴北美人民:長期以來,我們受到歷史久遠偏見的迷惑,為迷信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自由,比所謂的“民主與和平”更重要﹔政府不過是一件免不了的禍害﹔政府的意圖和目的應該致力於公民的自由與安全﹔北美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制度,不適用“荒唐透頂和毫無用處”的君主管理﹔對於社會,同時在上帝的眼中,一個普通的誠實的人也要比從古到今所有加冕的壞蛋有價值得多﹔說英國是北美的母國,但它的所作所為卻格外丟臉——豺狼尚不食其子,野蠻人也不同親屬作戰﹔北美面臨著武力主宰的爭執——但這是英王自選的,我們不過是在接受挑戰﹔問題從爭論轉到使用武力,一個政治的新紀元隨之開始了,一種新的思想方法也已經誕生了﹔如果美國的獨立不能伴隨一場對政府的原則和實踐的革命,而單從它完成脫離英國而獨立這一點來看,真是太渺小了﹔“讓我們為憲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國王!”…… 

《常識》這類朴素而又真實的言說,成為一種巨大的啟蒙力量,在人們心中引起了“一種極大的變化”(華盛頓語),深刻地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斗志。《常識》,在當時不足200萬人的北美,幾乎每一個成年男子都人手一冊﹔華盛頓率領的士兵口袋中,也差不多都有一本——盡管已被翻看的模糊不清。因為《常識》的出版,整個北美人民都知道應該怎樣行動了。說一部《常識》推動了美國的建國進程,或不為過。就連“美利堅合眾國”這個名稱,以及《獨立宣言》的若干內容,也是出自潘恩之手。獨立戰爭期間,在整個英國,以及北美,《常識》是僅次於《聖經》的影響力最大、傳播范圍最廣的一本書。事實上,它已經影響了整個世界。 

潘恩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也是一個“現實主義革命”的斗士。有意味的是,他將這種斗士精神轉化為“世界公民”姿態,開始在歐州傳播他的革命理念。他直接參與了后來的法國革命,並參與起草了《人權宣言》。 

但是法國革命是一場破壞傳統與社會結構的“烏托邦革命”。雅各賓派素來是以不寬容著稱的,他們的口號是:“要麼是我的兄弟,要麼就去死。”這樣的革命在英國的老輝格黨人柏克那裡遭遇了抨擊。柏克撰文《法國革命感言錄》,從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立場出發,對法國大革命的激進主義、理想主義及其危害性,作了深入的分析。所以當潘恩離開法國到英國,在與柏克的會面中,很快就被柏克的言論所激怒,他認為柏克在詆毀法國大革命。於是撰寫了《人權論》來回應柏克的《法國革命感言錄》。他認為美法革命血緣一體,其先進性處處勝過英國的“光榮革命”。如前所述,美法革命是性質不同的兩個政治事件,事實上,美國革命與英國革命才是血緣一體的。 

潘恩的激進主義色彩在這個時刻開始顯露。他開始周游世界。隨后不久,他的命運發生了奇異的變化。 

在英國,他被指控犯有煽動叛亂罪,連夜流亡法國。在法國,他與“外省人”居多的雅各賓派發生矛盾,他雖然贊揚法國革命,但卻因為反對處死國王,被投入監獄。在美國,連華盛頓也開始反對他。當他回到美國以后,受到了更多人的詛咒,沒有人肯於接納他。最后,他在所有人的敵意中孤獨而悲憤地死去。事實是:英國、法國、美國同時拋棄了他。 

潘恩的命運常常遭遇學人的迷惑,但是如果了解英國人(以及歐美)的經驗主義和保守主義傳統,了解“消極自由”傳統的根深蒂固,便不難理解,在強大的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的傳統面前,激進的思想與行動或者可能迎來一時的輝煌,但卻不可能成為社會主流思潮或主流政治運動。潘恩的自由主義思想,其實是一種“積極自由”理念,帶有明顯的激進主義色彩。潘恩若生在缺乏自由主義傳統,特別是缺乏保守主義傳統的東亞、中東、拉丁美洲,他可能就是被人崇拜供奉的 “偉大的革命家”,或“民族英雄”什麼的,但在歐美,他將不可避免地遭致冷遇。就這個意義說,柏克是比潘恩更具有先知氣質,對歐美(以及世界)文化縱深影響更巨的“理念人”(劉易斯·科塞語,也即“知識分子”)。 

在中國當下,閱讀潘恩是必要的,但是決不應該忘記柏克。令人感到憂慮的是,潘恩或者比較容易為國人所理解,但是理解柏克,恐怕還要假以時日。 

我想說的是,潘恩的語境對中國而言,最重要的是說出常識,直面真相,不被“從來如此” (魯迅最有力的言說就是:“從來如此,便對麼?”)的負面文化所桎梏,把懷疑主義精神引進讀書人的視野。 

“從來如此”的,不一定對。清人梁紹壬在他的《兩般秋雨庵隨筆》中揭櫫一個事實:在整個儒學經典《十三經》中,沒有一個“真”字。對“真”,“真相”的追索,於我們並不是一個強有力的傳統。 

認識常識,就是在懷疑的摸索中,尋找真相。 

在人類的文化圖騰中,摸索真相,不僅需要勇氣,智慧,而且需要一點兒精神——一點兒追求真理的精神。這東西,在東方,在許多時刻,猶如柏克所堅持的保守主義一樣,甚至也是一種奢侈。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美國陸軍的徵兵廣告:強大陸軍


台词:

韋伯斯特字典將"強大"定義為具有很強的生理力量
或是遠超過同儕 在道德或智慧方面的力量
我們無意冒犯韋伯斯特
但在其定義該詞之餘 還有另一種力量-那就是陸軍的強大
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
它既是生理上的力量 也是情感上的力量
它不僅是有特性的力量 更是一種有目的的力量
這種力量不僅使我們能在今天做出好事
更讓我們將來有不凡的表現
它既是服從的力量 也是指揮的力量
它不僅是建設的力量 更是改變的力量
它是一種既讓你進步 又超越自己的力量
在這個綠色的大地上 沒有一種力量比美國陸軍更強
而那是因為在這個綠色的大地上 沒有一種力量能比一位美國陸軍官兵更強!
強大陸軍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林彪墜機前最后五分钟录音被公佈 證實共匪國913事件系事先策劃好的大陰謀

林彪墜機前最后五分钟录音被公佈 證實共匪國913事件系毛周匪幫事先策劃好的宰殺丘八頭大陰謀

圖片說明﹕共匪軍丘八頭林彪913墜機現場

【中华评述3月23日訊】老一代共匪國奴都記得﹐1969年4月,中共匪九大通过党章明文规定:丘八頭林彪是副统帅,是毛大魔頭的接班人。但不久﹐毛林匪頭即開始了狗咬狗惡殺﹐毛控匪黨喉舌聲稱林彪进行“抢班夺权”罪恶活动﹐企圖在匪黨九届二中全会上奪取偽国家主席的位子,事敗後密謀武装政变﹐又被毛周匪幫即時發現﹐不得不倉皇逃亡大鼻子俄國。匪黨將此摧垮共匪統治基礎的驚人巨變﹐稱之為“林彪叛黨叛國的913事件” 。然而﹐3月20日下午﹐美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的一場錄音發表會揭開了中共鼻祖匪酋毛澤東計殺林彪的真相﹐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何仁义帶來了林彪913蒙古墜機前最後5分鐘的錄音﹐證實林彪之死確屬毛周匪幫事先策劃﹐而由毛酋辦公室主任汪東興具體實施。

何仁义說﹐林彪狗崽女林立衡9月7号就知道了叶群和林立果有带林彪去香港躲避的计划﹐並要求林彪的警卫狗刘吉纯和李文普阻止这个计划﹐所以当时的匪黨中央毛周匪幫在墜機前5天就知道了叶群和林立果的行动計劃﹐於是一場匪酋宰殺丘八軍頭的陰謀就此開場了。以下﹐是何先生公佈的林彪墜機前5分鐘錄音﹕

林立果:“几点了?”

刘沛丰:“两点27分。”

林立果:“我们到哪儿了?”

刘沛丰:“我去问问。”

256号林彪专机,夜晚刘沛丰走进驾驶舱。

刘沛丰:“老潘,我们到哪儿了?”

潘景寅:“我们在湖南。”

刘沛丰:“还要飞多久才能到广州?”

潘景寅:“再飞半个小时就可以到了。”

刘沛丰回到普通客舱。刘沛丰:“老潘说在湖南。再过半个小时就到广州了。”

林立果起身进林彪的贵宾舱,向叶群汇报。

突然一声爆炸声,飞机剧烈地晃动了一下。刘沛丰被摔倒在地。林立果从贵宾舱冲出来。

林立果:“怎么回事?”

刘沛丰拉开左边窗口的挡板,没看到什么。拉开右边窗口的挡板,看到右机翼上有火苗。林立果和刘沛丰赶紧推开驾驶舱门。

林立果:“右机翼起火了,老潘1潘景寅:“是吗?会不会是敌人导弹打过来了?”

林立果:“你说什么?什么敌人?”

潘景寅没有回答。这时叶群,杨振刚,李平也跑过来了。潘景寅开始让飞机转弯。刘沛丰,林立果,叶群三个人走进了驾驶舱。

叶群:“怎么回事?”

林立果:“老潘,你

爆炸声,飞机剧烈地晃动了一下。刘沛丰被摔倒在地。林立果从贵宾舱冲出来。

林立果:“怎么回事?”

刘沛丰拉开左边窗口的挡板,没看到什么。拉开右边窗口的挡板,看到右机翼上有火苗。

林立果和刘沛丰赶紧推开驾驶舱门。

林立果:“右机翼起火了,老潘1

潘景寅:“是吗?会不会是敌人导弹打过来了?”

林立果:“你说什么?什么敌人?”

潘景寅没有回答。这时叶群,杨振刚,李平也跑过来了。潘景寅开始让飞机转弯。刘沛丰,林立果,叶群三个人走进了驾驶舱。

叶群:“怎么回事?”

林立果:“老潘,你怎么转弯了?为什么要转弯?”

潘景寅还是没有回答。

叶群:“我们现在在哪里?”

潘景寅还是没有回答。

林立果:“你说话呀,老潘1

这时飞机又剧烈地晃动了一下。

潘景寅拿起一个话筒带着哭腔喊话:“汪主任!汪主任!请回答1

杨振刚在驾驶舱门口急了,大嗓门的吼起来:“机长,你在跟谁讲话?”潘景寅还是不说话。

林立果突然说:“刚才的响声是定时炸弹爆炸。有人要谋害首长。”

这时飞机开始往下冲。

潘景寅:“糟糕!糟糕1

刘沛丰拿出手枪顶着潘景寅:“到底是怎么回事?”

潘景寅:“我们在蒙古。现在在往国内飞。”

刘沛丰:“蒙古?”

林立果:“蒙古?”

潘景寅:“起飞前,汪主任给我打了电话。要我把专机飞进蒙古。然后等他命令。可是他已经不和我联络了。”

刘沛丰:“你为什么不叫上两个副驾驶?”

潘景寅:“汪主任说这是特殊任务,不需要他们参加。”

林立果:“我们进蒙古多久了?”

潘景寅:“我不知道。大概有10分钟了。”

叶群:“进了蒙古,我们就都成叛徒了。”

林立果:“我们死在这里,叛徒的帽子就永远地戴上了。”

潘景寅:“我真傻啊!叶主任,我对不起首长。”

这时飞机还在继续往下冲。

潘景寅对着话筒说:“机务舱,把三个引擎全关了。”

潘景寅:“速度还是减不下来。减速板已经失灵。说不定已经脱落了。襟翼控制也失灵了。”

林立果:“赶紧迫降。”

潘景寅:“已经失控了。有人对飞机做了手脚。”

杨振刚:“机长,我不能死。我还有老婆孩子啊1

潘景寅尽量压制着心里的悲痛。但是眼泪还是不停的往下掉。

过了几秒钟,潘景寅对着全飞机广播:“飞机马上要着陆了。大家赶紧回座位坐好。扣上安全带。把鞋子脱掉。是死是活就看老天的了1

潘景寅泣不成声地对着全飞机广播:“林副主席,小潘对不起您哪1

音箱里传出一声巨响。然后就没声音了。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推動美國獨立運動的手─潘恩及「常識」



推動美國獨立運動的手─潘恩及「常識」一書湯馬斯‧潘恩是影響美國獨立戰爭關鍵性的人物,沒有他的大力疾呼,美洲獨立可能以失敗告終,他的思想讓世人了解獨立不是任何人給的,而是自然存在的狀態,也啟發了後世一連串的獨立運動,為殖民主義敲起了喪鐘。 

Thomas Paine (1737.-1809.),英國諾佛克郡人,在1774年認識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之前,他做過船員、老師等工作,但沒具體的成就。 1774年末,潘恩持之前在倫敦認識的富蘭克林介紹信,就任《賓夕法尼亞雜誌》的編輯,並移居美洲。從此展開他常識哲學家及推廣作家的生涯。在潘恩就任編輯時,英國與殖民地關係日亦緊張,同時因為潘恩尖銳的筆鋒,所以讓該雜誌的銷售也長紅,但就在這個時點,在費城(Philadelphia)召開的美洲大陸會議,正在商討獨立的問題。

 美洲的獨立運動受到1775年的數次衝突影響,日益升高,而潘恩也在是年列星頓的英美軍事衝突後,認清了美洲必然需要走自己的路,於是在1776年1月10日發表了《常識》(Common Sense)一書,初版1000本馬上就銷售一空,三個月後的銷售量急速累積至12萬本。之後更更版至56版,銷售量高達五十萬本之多。 常識一書的影響力遠超於當時小量發行的小冊子及各種印刷品,除了潘恩具有出版社這個通路之外,其不說長篇大道理的筆觸,強調天賦人權、自由乃人生而俱有的常識等平顯易懂的常識哲學論點,更使美洲獨立的思想論戰得到簡單、易於推廣的議題推銷利器,也使得當時在美洲佔多數的回歸英國派(保皇黨)受到嚴重打擊,最終無法阻礙美洲革命的成功。 

《常識》一書主要談的概念很簡單,主要集中在天賦人權還有人生而獨立的論點上,同時也強調美洲的獨立是自主的而不是該由殖民者賦予及恩賜的,潘恩的用詞非常的淺顯,同時還用了很多的簡單比喻,比如潘恩談到說英國讓美洲殖民地繁榮,為了維持這個繁榮所以美國不該獨立時,他用這樣的比喻來解釋:「我聽見有人硬是這樣說:既然北美在以前同大不列顛發生聯繫時曾經繁榮過,那麽爲了它將來的幸福,同樣的聯繫是必要的,並且總會産生同樣的效果。沒有任何論證比這更錯誤的了。你還不如說,因爲一個孩子是吃奶長大的,所以他永遠不該吃肉,或者說,我們一生的開頭二十年應該成爲第二個二十年的先例。」 這樣平實的寫作法讓此書十分轟動,平易近人的用詞及內容,讓這本書流通的速度在當時只落後於聖經,成為當時獨立派朗朗上口的思想來源及辯論彈藥,更重要的是此書後來透過美國獨立革命及法國大革命,將自由、平等、獨立的火種散發到世界各地去,影響了日後諸多的殖民地獨立浪潮。

 美國獨立成功後,潘恩還是致力於常識哲學的推廣,1780年幫助賓夕法尼亞州議會起草廢除奴隸制的前言,是故於同年七月四日得到賓州大學的榮譽博士名銜。 1787-1789,潘恩跟隨美國駐法大使傑佛遜(Thomas‧Jefferson,美國第二任總統)前往巴黎擔任翻譯,同時在之後發表《人類的權利》(Rights of man)一書,攻擊英國的世襲君主制及大貴族,遭到英國的放逐罪宣告,但潘恩不畏國家的政治入罪,為了宣揚更多他的理念,他決然放棄英國籍前往法國,1791年加入法國制憲會議,起草了法國憲法的草案,但隨後因為他不支持處死法皇路易十六而遭逮捕,原因潘恩認為:「人的生命都是平等重要的,不該因為任何理由,尤其是政治理念還是財產等身外之物,人可以宣判另一個人的生命被剝奪。」後來美國公使門羅(James Monroe,美國第五任總統)大力營救,後來終獲釋,入獄期間,潘恩完成了他這生理念的大成「理性の時代 The age of reason」,該書主張的是理神論(deism),也就是否定一切形上學,諸如神學、哲學等,而只相信一切的根源,來自於人自身,人人都是平等的,人的智性也是相同的,沒有人在人之上,潘恩一生主張的就是這樣的思維。

 潘恩的生涯一直與不平等搏鬥,1802年他回到美國,與奴隸制主張者美國第三任總統亞當斯交惡,最終決裂,失去了幾乎所有的美國友人後,懷才不遇的在紐約過世,得年72歲。 潘恩的偉大,不只是他對美、法兩次革命的貢獻,最重要的,他的思想始終站在以人為出發點,同時以常識做為其理論的發起點,用最簡單的思維,也就是每個人為出發點,設身處地的思索做為人該有的權利、做為人該有的態度,拋棄一切人設的、虛假的傳統、陋習,以常識做判斷,而不是依他人的想法去理解事物,「自由的做一個人活著」,是他最終的夢想及給世人的遺產。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一本《常识》小册子,推动北美独立革命风暴

《常识》 - 背景
1737年1月29日,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负有盛名的宣传鼓动家托马斯·潘恩的生日。这个出生于英国诺福克郡的不列颠帝国的公民,若干年后以他的一本小册子,推动了北美独立革命风暴。
潘恩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是裁缝,信奉教友派,母亲是英国教教徒。为家庭经济条件所限,潘恩只上了中学。他13岁开始跟父亲干活,此后尝试过教师店员税吏等各种职业,但没有一个成功的,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潘恩在当税吏时就关心政治,1772年写了小册子《税吏事件》,描写英国税吏的苦恼。1774年4 月,他因有“反政府”思想被免职。他来到伦敦,结识了本杰明·富兰克林,于那年末移民到北美殖民地,在费城担任《宾夕法尼亚杂志》的编辑,写了不少涉及时事的文章
托马斯·潘恩
当时英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北美人民反英斗争风起云涌。潘恩很快就投身政治斗争中。但是,人们的君主制观念还根深蒂固,连华盛顿富兰克林亚当斯这些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都不明确提出独立。

1775年4 月19日的莱克星敦和康柯德的战斗之后,潘恩得出结论,这次起义目的不仅要反对不公正的税制,而且要支持全面独立。1776年1月10日,他发表了一本50 页的小册子《常识》,书中对他的论点做了详细解释,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这本小册子立即引起轰动,三个月内售出十多万册。在一个人口仅250万的殖民地里,可能总共售出了50万册。

潘恩为美国独立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作为出身低微的异乡人,受到了排挤和打击,成为失业者。他被迫旅居法国。在法国他仍然保持着对政治的极大热情,亲身参与了法国大革命,认为攻陷巴士底狱是“世界性的事件”,但是他反对处决路易十六雅各宾派执政时,潘恩说:“共和国死了。”因此,公安委员会以“图谋反抗共和国”的罪名逮捕了他,在美国驻法大使门罗的干预下才获释。1802年,潘恩回到美国,7年后他悄无声息地死去。

《常识》 - 内容精要

路易十六被处死时的情景
《常识》告诉北美殖民地人民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北美应该独立于英国之外。潘恩在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自己。
他从各个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历史经济宗教政治甚至地理———“上帝在英国和北美之间设置这么远的距离,也有力地而且顺理成章地证明,英国对北美行使权力这点决不是上苍的意图。”他以铿锵有力的言辞反驳那些向英国妥协的言论
“可是有人说英国是祖国,是我们的父母。那么她的所作所为就格外丢脸,豺狼尚不食其子,野蛮人也不同亲属作战;因此,那种说法如果是正确的话,那正是对她的谴责;可是那种说法恰恰是不正确的,或者只是部分正确,而英王和他的一伙帮闲阴险地采用‘父母之邦’或‘母国’这种词,含有卑鄙的天主教意图,想利用我们轻信的弱点让我们相信他那不公正的偏见。欧洲,而不是英国,才是北美的父母之邦。这个新世界曾经成为欧洲各地受迫害的酷爱公民自由宗教自由的人士的避难所。他们逃到这里来,并不是要逃出母亲温柔的怀抱,而是要躲避魔鬼暴虐;把第一批移民逐出乡里的那种暴政,还在追逐着他们的后代,这话对英国来说至今还是千真万确的。”
攻克巴士底狱示意图
“所有争取和平的温和的方法都没有奏效。我们的历次恳求都被鄙夷地一口回绝;这使我们相信,没有什么比反复请愿更能取悦国王们的虚荣心并证实他们的顽固了———而且只有那种做法最能助长欧洲国王们的专制丹麦瑞典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既然抵抗才有效力,那么为了上帝,让我们达到最后的分离,不要让下一代人,在遭受侮辱的毫无意义的父子关系的名义下趋于灭亡。”

“有人说,那么北美国王在哪儿呢?朋友,我要告诉你,他在天上统治着,不像大不列颠皇家畜生那样残害人类。还是让我们庄严地规定一天来宣布宪章,希望我们哪怕在世俗的德行方面也不要有缺点;让我们发表的宪章以神法和圣经为依据;让我们为宪章加冕、从而使世人知道,就赞成君主制而言,在北美法律就是国王。因为,正如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一样,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而且不应该有其他的作用。但为了预防以后发生滥用至高权威的流弊,那就不妨在典礼结束时,取消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人民。”

潘恩这篇文章,成了独立战争时期人民大众的教科书

《常识》 - 专家点评

美国独立战争
托马斯·潘恩以“一个英国人”署名出版了《常识》,6个月后,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宣布美国独立的《独立宣言》。如果说, 《独立宣言》是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宣布的民主共和国原则,那么《常识》则是《独立宣言》的精华。

《常识》所主张的北美独立,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实。但在潘恩的年代,却不啻是一次振聋发聩的呐喊。

到1775年为止,在北美广大群众的心目中,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仍有相当的威信。北美的革命领袖们在过去10年的反英宣传中,把英国加在北美人民身上的一切压迫都归咎于英国内阁,同时却把英王捧得很高。把他描写为灵魂纯洁的、心地仁慈的君主。因此,北美人民虽然愤恨英国政府的压迫,但却把希望寄托在乔治三世身上,希望他能把居心残忍的大臣们免职,并且取消大臣们十余年来所实行的压迫政策。这样,乔治三世就成了人心倾向独立的巨大障碍。在这个关键时刻挺身出来扫除这个障碍的便是潘恩

他看到北美人民反英斗争的最大弱点就是目标模糊,人们拿起武器与英军作战,但不是为独立而战,一般人对英王仍有幻想,对大英帝国仍有留恋。与此同时,他也看到领导斗争的革命领袖过于谨慎,不敢宣布独立。他认为这大大影响了反英武装斗争的力量,使得英国有可能把北美革命运动扼杀在萌芽状态中。为了鼓励北美人民更勇敢地走上战场,他感到有必要破除人们对于国王的幻想,并且把作战的目标告诉他们,向他们指出:北美独立就是战争的目标。总之,潘恩决定把“人民的思想感情从依附于英国转到独立,并且从君主制转变到共和的政府形式”。这就是他拿起笔来写小册子《常识》时的想法
美国独立战争
他在这本小册子里大胆地呼吁独立,并且痛切地陈明英国统治有百害而无一利,独立有百利而无一害。他写道:英国过去之保护北美殖民地,完全着眼于本身的利益,并不是为了爱护北美人民。他指出独立的好处甚多,独立不但给北美人带来自由,而且还能使他们享受经济繁荣;相反的,如果继续与英国保持联系,则只能延长北美人民的痛苦。他特别揭露乔治三世的专制暴虐,说他是一个“冷酷的、脾气恶劣的法老”,“大不列颠的戴王冠的野兽”,下决心消灭北美自由的就是他。他说:国王不是内阁的傀儡内阁是受他支配的。国王用津贴官职去收买下院,因而在下院选出一个充当国王傀儡的多数,由这个多数产生的内阁就成了他手中的工具。国王的所作所为,使得英国成为一个暴虐专制的国家。

《常识》刚一问世,立刻就被人抢购一空,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在人口不到300万的北美殖民地上竟销售12万册。《常识》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的。它一举扭转了北美的舆论,彻底摧毁了英王在殖民地人民心目中的优美形象,使他成了一个暴虐的独夫,从而切断了殖民地人民心中残存的对英王和英国的最后一根感情纽带。小册子提高了人民的觉悟,推动他们倾向独立,独立逐渐地成为普遍呼声。正如约翰·米勒斯指出的:“随着1776年1月《常识》的发表,潘恩打碎了把革命冻结起来的坚冰。”

常识,在所有的识见中,最珍贵;常识,是大多数人不敢说的怯懦时刻说出真相;常识,是在大多数人不明白的困惑时刻说出真相。人类在许多时刻,囿于种种偏见,已经将认识对像意识形态化了。欺骗性质的言说,教科书给定的认知模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从来如此”,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真伪的潜在依据,而且成为难于逾越的智障。常识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告诉世人:皇帝并没有穿着衣服。潘恩的《常识》之所以成为影响美国人的优秀读本,就是因为他所言说的常识令人蓦然惊醒:啊,原来是这样的啊。潘恩就是《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个小孩子。鲁迅最有力的言说就是:“从来如此,便对么?”

《常识》 - 妙语佳句

欧洲,而不是英国,才是北美的父母之邦。
所有争取和平的温和的方法都没有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