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两次亲历南京受降日军仪式的少校袁祥彬 49年後入狱将近31年!

电视片《无名的野花》抗战老兵袁祥彬的故事。。。。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3c-JPxsyds



范许洋、林华强和袁祥彬在袁家老宅正厢房前

两次亲历南京受降日军仪式的少校袁祥彬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使用的美军75mm大炮

两次亲历南京受降日军仪式的少校袁祥彬
我和袁祥彬先生在他家老宅的大门口

两次亲历南京受降日军仪式的少校袁祥彬
在南京受降日军仪式上小林浅三郎向何应钦递交投降书

两次亲历南京受降日军仪式的少校袁祥彬
1945年9月9日发行的邮票

南京电视台记者通过小女孩李艳秋找我,说:我在新浪微博上发表了袁祥斌老人两次受降日军的口述史。他们希望采访袁祥斌。我在南京只见过李艳秋一面,晚上。她很漂亮,阳光。她居然给我买一碗面条!请我吃饭!所以,我非常希望帮助她。

袁祥斌这个人物,其实特别简单。几句话就可以概括清楚,更何况,最近,歌手陈坤,韩红,还有《新周刊》的主编孙冕也刚刚采访过他。

我以前在新浪博客里写过他。

八年抗战他都参加了,上过黄埔军校。至今不签字,不认自己有罪,所以,不能领取每个月500元钱的补助款。他是我在中国大陆见到的最有骨气的黄埔军校毕业的参加过抗战老军官。

袁祥斌是远征军的少校,没有参加过一天内战。

解放以后,入狱到1989年,才从青海监狱放回。他入狱将近31年!

他家有300多间房子,5百亩土地。刚刚解放,全被分了。

他参加过1945年9月9日的,两次受降日军的仪式。这点,教科书里都没有。

我再发表一遍以前发表过的博文,以飨各位尊敬的读者。

一,90岁远征军少校袁祥彬被遗忘是理所当然的

我到天台第一天,林华强先生、范许洋先生领我去采访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祥彬老人。我一直在思考“袁祥彬”这个人物。我后来总结这个人物,他应该是: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不屈不挠、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代表性人物。”

另外,90岁的中国远征军少校袁祥彬先生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亿万民众前赴后继、英勇牺牲,全身心投入抗日战争的象征。”

——这个人物太出色了,只能用万千中国抗战将士的“象征”来形容。

我们采访他两个小时,我记录6页纸。如果让我概况一下他的情况的话,我这样描绘:

一,大地主的儿子。自己自觉自愿走向抗日战争最前线。

二,作为少校军官,扬眉吐气,亲历南京受降侵华日军仪式。

三,主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自觉自愿不打内战。

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青海监狱被关押到1989年。

五,“我没和共产党打过”为由,拒绝在黄埔军校同学会补助栏上签字。至今,没有每月541元补助款。其实,袁祥彬家贫困到“生存线”以下状态。

六,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祥彬亲历了中国社会巨大的变革,目睹了中国社会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期间,中国社会在战争的轰鸣频率之中,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进化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国家。其中,要数日本国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最为深重!为此,袁祥彬家从一个家产万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演变成了手无寸铁、身无分文的赤贫人物。袁祥彬的个人经历,应该是“沧海桑田”、“天翻地覆”社会动荡的缩影。

七,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一本浩瀚的战争历史巨著,那么,浙江天台县这些亲历抗日战争老兵的自然消亡将是这本浩瀚巨著的最后篇章。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伴随着战争,走到今天的。抗战的胜利,不是一个党派的胜利,一部分军队的胜利,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国家博物馆、南京第二档案馆、军事博物馆、台湾电视台、台北博物馆、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浙江档案馆、云南电视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派人前往浙江天台采访最后的抗战老兵。

但是,笔者推论:绝对不会、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国家团体会派遣一个摄制组、采访队、研究组去采访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浙江天台抗战老兵虽然还苟延残喘地活着,却已经被彻彻底底地遗忘了。原因很简单,战争历史是一面镜子;战争历史也是一部教科书:

“正因为中国人不尊重中国人,所以,日本人敢以1/400的人数比例,占领中国大好河山15年!我们中国阵亡380万军人!我们同胞死伤3500万人!”

笔者去采访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祥彬时,浙江天台的林华强等人已经多次采访袁祥彬了。林华强还做了详细的记录。笔者只是补充一些内容。

袁祥彬,1921年7月6日生人。农历是6月19日。

袁祥彬的父亲是大地主。这个地主有多大?笔者目睹了,袁祥彬家仅存的一片房产:就有延绵天台县城里的200多间房子。当地人告诉我一个故事,说:“抗日战争前夕,浙江天台县要盖一个图书馆,找到袁祥彬家。袁祥彬父亲当时同意拆一片房子,建设图书馆。据说,现在的图书馆还是袁祥彬家的原址。”另外,在袁祥彬家的二楼,我采访袁祥彬的时候,他手指不远的小学校,说:“那是拆我家几十间房产的基础上,建设的小学校。”我能看到小学校现代化的建筑和宽大的操场。

我采访袁祥彬时,他家的一片房是1900年建筑的。一百多年过去了,一派陈旧。

我和林华强就在他家的小楼上采访了他。他娓娓道来:“这间房子,为什么留给我?是因为抗日战争胜利,我和一个同乡在上海学习裁缝。全国解放了,这个同乡当了农会主席。我家200多间房子全被分了,这个农会主席说,给袁祥彬留一间吧,他打过日本。就是这样的理由,才有这间房子。”

刚解放不久,逮捕国民党残渣余孽袁祥彬之前,他把女儿送人了。至今,杳无音信。

现在,袁祥彬的儿子在乡里种菜,全家就依靠种菜微薄的收入生存着。举步维艰。

说到袁祥彬的祖父,袁祥彬来了热情。他说,他家是清朝末年从河南搬过来。他的祖父在上海还开了书院。他的祖父在1905年就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

袁祥彬说,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其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中国同盟会与孙中山设想的一个中华民国的政府组织一致:在总理下设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这实际上是三权分立的原则。

袁祥彬说,祖父参加的中国同盟会曾试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都没有成功。所以,清政府四处追杀同盟会的成员。为了躲避,祖父把上海的书院变卖了,全家搬到浙江天台以防备不测。

袁祥彬说,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起义中虽然有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参加,但中国同盟会并未起领导作用。军阀割据,不是同盟会能左右的。

袁祥彬认为,其祖父投身孙中山的同盟会十几年,是前赴后继中国革命的一部分。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袁祥彬分析:而中国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中国的国情依旧是军阀割据。所以,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袁祥彬说: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抗战结束了,中国才初露统一端倪。

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祥彬强调:“抗战,是中国社会脱离封建社会,迈入近代社会的一次社会动荡、社会重组、社会革命、社会变迁和社会进步。”

笔者一边采访眼前贫困得一无所有的袁祥彬老人,一边想,英国人有一句至理名言:“一个富人可能在一个早晨就能诞生。但是,一个贵族的气质,却要三代人才能培养成。”而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祥彬也是如此,他虽然穷的“叮当作响”但是,并不妨碍他深受参加孙中山同盟会其祖父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在世界四大军事名校黄埔军校所受的根深蒂固的教育。

90岁的袁祥彬是十分有思想,有见地,有主见的人物。

袁祥彬坚持不在“黄埔军校”登记表上签字,是因为,他坚持:“我抗日战争胜利就回家了,我没有和共产党打一枪。我为什么承认我有过罪行?”他不签字,就没有每月的541元黄埔军校老军官的补助。可是,他确实,太贫困了。

看着眼前的袁祥彬,我不由得想起中国的至理名言: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富以辱,不如死以荣。”

二,1945年9月9日受降日军仪式有两次

袁祥彬给我们讲了很多故事,我摘几个,以飨各位尊敬的读者。

袁祥彬回忆:我分配到廖耀湘新六军军部。其实,新六军连一个师的兵力也没有。当时,我整天和廖耀湘军长,李涛参谋长在一起。

远征军作战胜利以后,部队回到云南曲靖。当时,把妓女都集中在一个院子里。美国兵也去。袁祥彬笑着说:“中国还真有这样的军队。太艰苦了。远征军军人经过两次赴缅作战,多数军人都牺牲了。太惨烈了……。”

我作为记录者,似乎不应该记录上面自然段的内容。似乎是在给中国军队、中国士兵抹黑。但是,笔者以为:“中国人应该爱中国人。中国人应该理解中国人。中国人应该首先爱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

比方:皇帝,他“三宫六院、72嫔妃”——82个老婆!可不少中国民众就认为:“他是皇帝,所以应该有82个老婆!”

比方:贪官污吏就应该七姨太、八姨太。士兵“触及”一下,就应该被枪毙。

比方:不发民工工资、民工的性压抑,从来没有一个学者研究过。农民工自杀,好多人认为“因为他是农民工。所以……”

比方:煤矿瓦斯爆炸,农民工死亡几十。有人认为:“因为他们是农民工。”

比方:从放牛娃蜕变到“五毒”县长的浙江省天台县原县长梁俊,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被判13年。好多人默认:“因为,他是县长!所以……”

比方:北京的“天上人间”,在最严厉的专政机关眼皮子底下生存数年。贪官污吏去嫖娼,挥金如土。很多人认为:“天下,就是贪官污吏们的。所以许州官放火,不能百姓点灯。”

比方:中国共产党原天台县委书记周学锋受贿、挪用公款400万,获刑16年。可是,他和普天之下的贪官污吏一样,在腐败的初级、中级阶段,是受到保护的!因为他是书记!

比方:浙江天台这些曾经在抗日战争中流血牺牲的抗战军人无人理会,好多人会认为:“他们曾经是国民党残渣余孽。所以……”

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祥彬还讲了一个故事,可以填补历史的空白。

1945年9月9日,在南京受降侵华日军仪式,实际上是进行了两次。

袁祥彬回忆,在南京的两次受降日军仪式,他都参加了。

第一次,是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受降典礼。当时的南京城一派欢腾景象。
袁祥彬的部队是从云南乘坐美军运输机先到湖南的芷江,监督来洽降的日军。然后,再乘坐美军的运输机空降南京。当时,他的部队全部美式装备,军姿威武,百姓欢呼。

当时,我们新六军是第一批开进南京城的。我们乘坐的是投降日军的卡车!

南京的老百姓都在马路两边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往我们的军车上扔香烟!鲜花!

作为少校军官,袁祥彬按照上级指示,把他的部队部署在中央军校礼堂的门口。
  兴高采烈地重温胜利时光的远征军少校袁祥彬回忆:

8点52分,何应钦率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第三战区长官顾祝同、中国陆军总参谋长萧毅肃、空军司令张廷孟入场。
  8点58分,由军训部次长王俊引导日本投降代表、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及小林浅三郎等7人入场。他们在投降席后排成横队,由冈村宁次领头脱帽肃立,向受降席鞠躬。冈村宁次解下所带佩刀,交由小林浅三郎双手捧呈何应钦,以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此时正是上午9时。
  9时15分,何应钦命冈村等人退席,历时15分钟的中国战区120余万日军的投降签字仪式,到此全部完成。

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祥彬回忆,第二次受降日军仪式是:1945年9月9日下午三点。地点是南京市新街口的十字路口。第二次受降日军仪式是面对南京千千万万、万万千千民众的!中国受降军官是何应钦上将。侵华日军投降代表是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在搭建的大台子上,长时间向中国民众鞠躬认罪。

中国的老百姓都海啸山呼:“——中华民族万岁!——打倒日本!”

第二次受降日军仪式刚刚完,接下来,是受降仪式主席台上的何应钦检阅中国军队。新六军袁祥彬少校遵照长官的命令,指挥他的营以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主席台,接受南京民众的欢呼。用远征军少校袁祥彬的话叫:“中国军队大游行!”

90岁的袁祥彬两眼放光地说:“自豪哇!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无数人牺牲了呀!”

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祥彬回忆:

不久,是侵华日军的撤退。日本人走不了,老百姓围着打,往他们身上扔东西。

袁祥彬回忆,接到命令,日本军人被控制起来。他们身上所有的物品要放下。

日本人打出横幅标语:“向中华人民借路,送难民回家!”

90岁远征军少校袁祥彬说:“日本人打出这样的横幅标语,日本人很是聪明。”

袁祥彬还说:“日本人集体性很强,命令下来,马上放下枪。集体回家。”

抗战胜利以后,袁祥彬随新六军到了上海接收侵华日军海军司令部。

内战爆发前,廖耀湘将军请袁祥彬和上海煤气大王的三个孩子吃饭。其实,这三位都是袁祥彬的战友,都是自觉自愿投身抗战!都是黄埔军校毕业,都是校官军衔,还都参加了远征军第二次赴缅作战。这三位的名字叫:谢伯年,谢椿年,谢永年。

不久,廖耀湘担任沈阳东北军司令。他们四人要求退役,廖耀湘批准。

三,林华强先生采访袁祥彬记录

下面,是林华强先生笔下记录的袁祥彬资料,转载如下:

袁祥彬身份证332625210723001

地址:浙江省天台县赤城街道新华巷6号

袁祥彬老人自述:

我天台中学初中毕业后,一直在育青中学读高中。全国抗战爆发后,天台也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我在辛亥革命志士陈钟祺(我的舅公,即奶奶的兄弟)的家里,看到了《东南日报》上刊载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招新生的广告和陈老当年同科秀才、保定军校二期毕业生、时任五省招生办主任应西少将要求协助招生的信函。我当即要求参加应试,后来闻讯一起去的有20多位青年,这年我17岁。

我们先是乘汽车到金华,然后转火车至江西上饶,在敌机骚扰高炮射击声中完成了考试。之后,我们随着苏浙闽皖赣2000多人的队伍,开始了为期数月的长途跋涉。行军队伍避开敌我交火的南昌,取道临川、新余、分宜、萍乡、醴陵,绕道至长沙,接着乘火车到广西桂林,再辗转贵州贵阳、重庆,最后到达成都。由于日军到处狂轰烂炸,一路上艰苦备尝,苦不堪言。

由于我当时年纪太轻,在军校复试后被分到学生队学习,后编入第17期第二大队。当时在成都的就2 个大队,一大队设在草堂寺,我们二大队设在青羊宫,二大队队长叫张建冲(东北人,黄埔14期)。军校毕业后,我被分到重庆防空司令部(住朝天门),长官是美国留学回来的临海人,名字记不清了。时流传“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有志青年参加中国远征军,有好多大专院校毕业或未毕业的学生响应参加,那时我也积极报名并参加了中国远征军。

我们从成都乘飞机经喜马拉雅山到印度丁江机场,每架飞机只能坐30来个人。到印度后,我被编入中国远征军新6军军部情报队,担任区队长,军衔少校,军长廖耀湘。我们情报队的任务是作战时负责侦察敌情,整训时保护军部驻军的安全。在印度作战有雨季和晴季之分,雨季时天天下雨,到处是水,还有虫子猛兽,不适宜打仗;晴季才是打仗的好时机,此时溪滩基本没水,就成了我们穿越丛林的路道,许多给养车都是沿着溪滩前进的,不过大都的给养运输,是通过美国工兵造的枕木公路运输,几十公里的路全是枕木铺成。那时部队给养实行尉兵给养制,即尉官和普通士兵的伙食一样,每天吃的是罐装的牛、羊、猪等罐头肉,蔬菜也全是罐装的干菜、白菜干、土豆干、干豆等。要想吃新鲜蔬菜,必须拿半成新的衣服、鞋子或米跟当地的野人(未开化的人,我们叫其为山头人,他们都居住在山头上)交换。

说了你们可能不相信,我们都是住在树上的,每个人身上都涂满防蚊药,每个人除了一个背包外,还有一把独特的开路刀,枪是美式冲锋枪、卡宾枪或者步枪,我当时携带的是卡宾枪。特别要提一下的是每人一件的雨衣,既可以避雨,夜里宿营时可以当帐篷,还可以吊在树上当吊床睡觉。那时前边有日本鬼子,身边有毒虫猛兽,有一种吸血的蝗虫特别多,在水里追人吸血,蚊子是成群成群的,野兽就更多了。如果尸体当天没能抢回来,第二天就别想见尸首了,我们战友间都互相留了遗言,如果谁能活着回去,就是骨头也要帮忙带几根回祖国去。

我在印度2 年多时间,经常进行军事训练,主要训练森林战术。44年春天左右,我们部队从印度开始反攻,先后打下克马隐(谐音)、孟拱等地方,再打到密支那(敌军总指挥部),我们几乎把密支那炸平,日本人退走。那时重庆告急,我们被紧急召回,从印度丁江空运到云南沾益军用机场,之后再空运到湖南芷江机场,到芷江后,我们一个营奉命接防当地一个团的驻地,该团长起先不肯交出驻地,当他看到我们将装备开进去时,都傻眼了,才将驻地交接给我们。

日本人投降后,我们又空运到南京去接收南京,在南京新街口地方,举行了日本人投降签字仪式,我们部队负责警戒。在南京几个月后,部队调到上海港湾接防日本海军司令部,又几个月后,接到上级命令,说是部队要调往沈阳,那时廖耀湘被任命为沈阳集团军司令。几个战友一起商议,都认为日本人投降了,没必要再打下去。经历过那么多苦难,我也不愿再打仗了,于是就请假回家。

回家后,曾在家学过裁缝,开过裁缝店,因生意不好到上海谋生。解放后,我被套上了历史反革命的罪名,家里房产被分光,那时几乎一年一个运动,吃尽苦头。1958年我被送到青海湖农场进行劳动改造,直到89年才回到天台。

老人有一子一女,由于历史原因,两个子女不能读书,不能安排工作,现在仍靠种菜谋生。老人至今一分补助也没有。老人当时在上海告别的几个黄埔同学,现在还记得名字有:谢伯年、谢春年(谐音)……。

转载自新浪博客:方军的博客

揭秘张学良7个弟弟结局:共军少将弟弟被整死


北洋奉系军阀首领、“东北王”张作霖共娶了6位夫人,有8个儿子。张作霖的长子是参与“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张学良。
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共娶了6位夫人,生了8个儿子,长子是张学良。(网络图片)

张学良还有七个弟弟,他们是张学曾、张学思、张学森、张学浚、张学英、张学铨。在激荡的岁月里,张学良和他的弟弟们有的去了台湾,有的留在大陆,有的则远赴美国,各人有着不同的遭遇。其中最惨的是在文革中被整死的四弟、中共解放军海军参谋长张学思。
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与儿子张学浚(左)、张学森。
西安事变 张学良叛乱

奉系军阀张作霖长子张学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网络图片)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字汉卿,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人称“少帅”,北洋奉系军阀张作霖之长子。
1928年4月,白崇禧指挥北伐国军桂系第四集团军向保定、平津地区发动猛烈进攻,奉系军阀张宗昌、张作霖全线崩溃。6月2日,张作霖退出北京,两天后被恨死他的日本关东军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
张学良于1928年底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领导,除去北洋政府五色旗,升上南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汉满地红旗,史称“东北易帜”。
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叛乱,扣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引起全国愤怒谴责声讨。

1936年,张学良发动兵变叛乱。图为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右)和张学良合影。(网络图片)
西安事变使“八年剿(共)匪之功,隳于一旦”;破坏了蒋介石抗日的战略部署,中国全面抗日的时间表被迫提前,让行将覆灭的中共起死回生,趁日寇侵华战争坐大,最终使得中国大陆人民在长达至今60余年的岁月里,遭遇了亘古未有的大劫难。
张学良在1956年应蒋介石之要求所写的西安事变回忆录中痛陈:“殊不料良当年认为爱国抗日之共产党人,乃石敬塘、刘豫之流亚,诚如蒋公早年所言‘头等大汉奸’也。良当时自用自专,为他人所利用而不自觉,一往迷惑,空虚幻想,反躬思来,羞愧自憾无已!良立志救国,反而误国,想救民,反而害民,自身千方百计图谋抗日,而自己之血反而未洒至中日战场上一点一滴;误长官,害朋友,毁部属莫此为甚!坐收其利者,反为共产党耳。”
张学良晚年称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在其有生之年,最痛心的是最喜爱的四弟张学思在54岁被中共折磨致死。张学良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后来中共使尽招术,张学良都未曾再踏足大陆一步。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去世,享年101岁。
二弟张学铭

张学良二弟张学铭担任天津市公安局局长照片。(网络图片)
张学良二弟张学铭是公认的美食家,对各大菜系很有研究,夫人朱洛筠是北洋总理朱启钤的六女儿。张学铭曾任天津市长,有效地处理了“便衣队”事件,平息了日本人挑起的争端,使日本进军华北的步伐放慢。1941年香港沦陷,张学铭被迫返回内地,1943年曾被迫接受汪精卫政权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未被追究,任国民政府东北长官司令部参议室参议,东北行辕参议室副主任、总参议。
中共窃国后,张学铭历任天津市建设局副局长,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副局长、顾问,民革第五届中央委员、天津市委副主任委员。“文革”中遭迫害入狱,1983年4月9日在北京病逝。
三弟张学曾
张学曾是张学良的三弟,张作霖被炸身亡时他也在火车上,但因去了别的车厢而逃过一劫。张学曾少年时候顽皮捣蛋,据说是帅府中唯一敢当面向张作霖提要求的人。
西安事变后,张学曾先后赴日本、英国留学,后又定居美国,在联合国工作。他共有二子一女,均在美国。
四弟张学思 中共少将 文革被整死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1916年生于奉天(今沈阳)。九一八事变后,因为他是张作霖的儿子,所以1933年4月年仅17岁就被拉入中国共产党。遂受中共派遣,到东北军第六十七军特务大队做兵运工作。1934年7月,经长兄张学良介绍入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预备班学习。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年轻时(网络图片)
1938年,张学思到延安,后入马列学院学习。1943年起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参谋处长。1944年调任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学思赴东北,任中共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辽东办事处主任等职。1958年,张学思从苏联毕业回国后任中共海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
1967年,张学思被“莫须有”罪名,关进北郊卫戍区某团的一个营区里一个十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里。房子很阴暗,水泥地面十分潮湿,屋子不通风,很闷。
在关押期间,百思不解的张学思除了写信给中共海军党委质询原因外,还给周恩来写信,周恩来和中共置之不理。
1968年,张学思住进了医院。最终诊断结果是:(一)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二)肺原性心脏病;(三)重度营养不良。
虽然病重如此,但他还是被送回了密不透风的小屋子里,没有新鲜的空气流通。张学思请求将窗上的牛皮纸撕下,但被拒绝;希望吃水煮土豆,也被拒绝。一个重病人还给予这种非人待遇,那就是让他死,而且是让他慢慢的熬死了。那年张学思52岁。
五弟张学森

张学良与五弟张学森一家合影。(网络图片)
张学森是张学良的五弟,1922年出生在沈阳,他系张作霖五夫人寿懿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九‧一八”事变后,张学森离开沈阳寓居天津,后又留学美国学习航空,学成后在台湾工作。
张学森是兄弟中与张学良关系最密切的。其女儿张闾蘅被张学森委派,长期在张学良身边,照顾张学良。
六弟张学浚
张学良六弟张学浚1922年出生,肄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曾在国民党军统部门工作,49年迁往台湾,他听了大哥张学良的话,皈依基督,与全家人一同受洗,成为了一个基督教徒。1973年在台湾去世。
七弟张学英
七弟张学英在中共窃国前去台湾,后因贫病交加在香港去世。
八弟张学铨
张学良八弟张学铨,一直留在天津。1992年在天津去世。
(责任编辑:李明)

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大国悲剧书评: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作者:[俄]尼·伊·雷日科夫出版:新华出版社定价:49元ISBN:9787501182336出版日期:2008-01版次:1标签:苏联时政历史所属分类:学术•思想社会•时政正史•杂谈

《大国悲剧》 - 简介

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痛定思痛的巨作。尘埃落定之后的省思与叩问。苏共垮台15年祭,大国悲剧真相还原。拥有70年辉煌历史的超级大国苏联瞬间土崩瓦解,带给世界巨大的震撼与无尽的思考。本书穿越时空的迷雾,详细、生动、全面地叙述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体内在逻辑,揭示了与其相关联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展现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千百万人民由此所经历的困窘和悲惨后果。本书所披露的内容,仅就其权威性而言,已绝非其他人物撰写的回忆录所能比拟。

《大国悲剧》 - 关于本书

苏联的兴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至巨的大事件,它直接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如今,苏联的兴亡史、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及其后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理论工作者研究社会主义前景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1.中文版前言2.序言:真相与后果(1)3.序言:真相与后果(2)

《大国悲剧》 - 乱自何来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其诞生和发展常使我想起一条河。人类生活的变化就跟一条河一样,有它的起源,有它的主河道,还有先后流入主河道的各条支流。它们把这条河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深,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有害的杂质。生活之流也像这条河一样,它逐渐积蓄着力量,临到末了,则或是由于以前取得的成果得到革新和改善而为人们带来欢乐,或是由于引发彻底毁灭而为人们带来悲哀。

《大国悲剧》 - 阿拉木图

1986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中央全会在阿拉木图召开了创纪录的短会。与会者只用18分钟,便一致同意解除领导哈萨克斯坦几近30年的金姆哈梅塔·阿赫梅多维奇·库纳耶夫党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又一致选举苏共中央提名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党组织领导人盖纳季·瓦西里耶维奇·科尔宾接替他的职务。

《大国悲剧》 - 从改革到解体

读者可以发现,前几章讲到了1986-1990年期间在某些加盟共和国发生的破坏事件,它们同地方的民族主义深深纠缠在一起,为后来的一些政治行动埋下了种子,最终导致我们共同的祖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毁灭。正是民族主义同另外一些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甚至同某些完全个人的因素纠结在一起,构成了那根带来厄运的火柴,而一些利害攸关的势力则用它点燃了干柴堆。人们受到根本无法兑现的许诺的蛊惑,竟把他们的过去--在强大的统一国家中的生活--扔进了熊熊的火堆。过不多久,他们就以苦涩的心情认识到,原来这种努力,争取的竟是关于未来光辉"主权"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大国悲剧》 - 政权处于弥留时刻

2006年12月8日,是苏联在世界地图上停止存在的15周年纪念。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拍摄了一部关于别洛韦日森林的影片,里面记录了三个领导人--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总统签署文件,破坏苏联的场面。三人中的一个--叶利钦--拒绝到场参加拍摄,但在《俄罗斯报》发表了一个长篇访谈。

《大国悲剧》 - 参考资料

http://book.ifeng.com/book.php?book_id=652


书评: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文/stella
我觉得成长在中国的人对于外界都处于极度的不了解状态,一直要等我们有了很丰富的阅历,有了很长的年龄,额头上长出了细纹,才能开始对很多事物通过自己的了解产生自己的看法,而在那之前,都是通过笼统的教育形成一个笼统的观念。比如我们把历史学的很细,中华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小到最南边的纬度和最北边的山脉,但却对于周围南亚、东南亚以及西边诸多斯坦的发展从未涉及,我们带着一种功利主义去探究历史,迫切想从西方的崛起中学到什么,从古代文明的失落中吸取教训,听学者把总结好千锤百炼不过时的规律列在书本上,可小孩儿开始玩耍时,总是会从摸摸抓抓周围的小玩意儿开始的。
苏联就属于一个遥远的概念,是小孩儿家里面一个特别美但放在高处的玻璃球,大家都说那是很重要的东西,指着它详细地解说那是啥啥,但我们从来也看不清它。书本上对于苏联的介绍始于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然后在二战中苏联开始崛起,列宁和斯大林建设了苏维埃,摇身一变为超级大国和美国斗智斗勇,接着为中国送来了建设用的资金和技术,紧接着两国交恶差点儿打起来,最后苏联哐当一下就解体了。解体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在根本和外在推动,斯大林体制的僵化,改革从经济直接转到政治,国外反动势力的渗透,大致就是这三点了。
的确对于我们毫不了解的比如菲律宾或者塔吉克斯坦来说,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好像还是缺点儿什么。我们上一代的人,和苏联有过亲密的联系和深入的了解,在我们这儿则变成了疏远的远亲兄弟。我总想知道,戈尔巴乔夫为什么作为带有集权性质的领导者会甘愿放弃思想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统治,我要是主席,我肯定不带进行意识形态改革的。
世界那么大,我们过多地关注了自己。
书里面写的很细,从1986年—1990年间苏联发生的大小事件,作者的名字叫做尼·伊·雷日科夫,是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从书中来看,是一名典型的共产主义者。虽然他经历了所有,但更像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写下这一切,看着周围的建筑在崩塌思想在蔓延自己却好像什么都没做,结果从最后的作者小传来看他还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做出了成绩,可能也是自责和谦逊吧,毕竟他没有力挽狂澜。就像看了一部很细的历史记录,也没形成什么系统的观念,抽几个印象深刻的点说一说吧。
首先是戈尔巴乔夫,以前学历史的时候,他的名字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总是放在一起的,好像哥仨好,他们仨一起默默地通过一系列举动直接导致了苏联的断送。在书里面当然只提到他,作者对他基本是没有正面感觉的,唯一提到过他的一个优点,是说他记性好。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国家出问题的时候上哪儿哪儿疗养或者去国外访问,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含糊其辞说不想把问题闹大,党组织想要井然有序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按程序走极个人主义,从心底里不赞同苏联当时的共产主义还培养了一批比他更想颠覆国家政权的干部和盟友,进行改革又没什么能力和纲领这儿改改那儿改改。不像作者评论叶利钦和另外一个名字很长的人,他们是积极的民族分裂者做了很多坏事儿,戈尔巴乔夫只是一个平庸的政客,属于干坏事儿干好事儿都不着调那种,不然也不至于把自己改没了。我以前觉得台湾的转变很奇怪,为什么蒋经国会自愿放弃权利,对于戈尔巴乔夫也是,明明是中央集权性质的领导,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思想领域的控制,为什么要自己放弃。民众可能会有怨言,历史的步伐可能无法阻止,在经济困难面前改革肯定会到来,但单个的人在权利面前会回避么?好吧也可能因为我没有到过高位所以不知是做何感受,反正书里面写到,戈尔巴乔夫后来回忆时说,自己打从政起就一直把颠覆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当然这也可能是他面对现实的无奈之辞。
总之,当时苏联体制里领导人的选择机制肯定是出现了极大的问题,不然怎么会选择了他以及另外一批庞大的反叛班子,造反也得自下而上的吧。整个权利的运用和归属都不再规范,个人的微小作用才会极大地推动历史的齿轮,因为这整个体制都成了他的杠杆。所以说到改革,可能还是得先从自己改起,只有把衣服整理好面容干干净净才能出去大干一番事业。
然后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民族关系,那几年纷纷要求脱离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以及在他们领地出现的一系列游行示威流血打斗逃难避险,说到底就是民族关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以前学过说俄罗斯有100多个民族,比我们56个民族厉害多了但小的时候民族问题还很和谐,现在看来可能只是我们以为很和谐,所以总觉得俄罗斯100个好像也没啥,大家不都是漫长历史上你来我往的亲兄弟么。今年你占领中原明年你供奉中原,中国的民族历史貌似就是这样的,还有过好几次的民族大融合呢。尔后看了书中对几个关键地区的描写,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立陶宛,费尔干纳,巴库,阿塞拜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在这些地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就是苏联解体的一部分。苏联苏联,首先是联合起来的思想根本共产主义被抛弃,然后是联合起来的组织者共产党被颠覆,接着联合起来的组成部分一个个脱离了,那最后那纸文件的签署不过是宣告一声罢了。如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民族问题,那么民族狂热份子的挑拨和所谓间谍和外界宣传鼓动的工作都会好做的多的多,这一拨人对于苏联解体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可能来自中央,来自西方,或者只是无意识形态的暴乱分子,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在这一块民族问题滋生的乐园都活动的如鱼得水。作者在描写那些独立出去的民族国家时写下了多句控诉,翻译的通俗点儿就是,当时一起卫国战争时候的兄弟情谊都到哪儿去了,当地俄罗斯人给你们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怎么能一朝反目,苏共中央对你们政策性的偏倚和物资的大量补充才让你们度过难关难道你们忘了吗,你们以为脱离苏联就能获得西方的资助和生活的幸福么哈哈事实证明你们现在还在苦海中挣扎吧。其实作者还是正面的形象,但我总觉得他对民族问题的看法也更多地是在找对方原因而并非反思自己。
从他的描写来看,中央政府给哈萨克斯坦派去了一名俄罗斯人作领导人,就引来了当地的轩然大波纷纷要求换成更能胜任的哈萨克斯坦人最后还是被强制执行埋下隐患,这被作者称为不妥当的任命引起的严重后果。从这就可以看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隔阂从没有消除甚至一直就有着更甚的伏笔,不然波罗的海三国脱离苏联后完全没有必要对当地的俄罗斯人那般仇视。不仅是对俄罗斯人,其他民族之间也有着强烈的对抗导致了一系列惨痛的流血冲突。我并不了解西亚那块土地的历史,但感觉好像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国家的人们更容易有源远流长的民族冲突,譬如中东地区。由于宗教问题一直对抗的民族也不在少数但说到这些地方我总觉得就是因为原先太穷了,人类始祖一开始定居在那儿就处于你争我抢的状态然后一直延续便根深蒂固了下来。苏联在成立的70年间并没有好好解决这个问题,并非因为一起参加了一场卫国战争大家就是上阵亲兄弟了,并非像俄罗斯认为的那样其他民族都在自己的庇护下才能顺利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如果不能为他们的联合找到一个更必要的理由,分散趋势的概率总会大于收敛。
共产主义可能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联合的必要利理由。苏联创造了一种国家社会主义的体系和制度,促使像苏联和我们中国这样的基础不强却又志向远大人穷志不短的国家快速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但在站稳脚跟和整理好着装大迈步向前的过渡中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意识形态和国家建设的关系总是十分复杂,就苏联来说,我觉得他们老百姓心中的敬畏是不如我们中国人的,这可能也与我们长远文化的传统不同。他们只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并不能说明两种体制之间的好与坏和是与非。看了书中那些被民族主义者煽动起情绪奋力游行甚至发起冲突的民众,那些有一个以推翻现存体制为己任的领导者的民众,我总会弄不清其中的逻辑关系,是群众选中了他们,还是他们利用了群众。
在我们出生的倒数两年发生的这件事对于整个世界态势的改变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当地的民众是否还怀念以前超级大国的时代呢,作者眼中的俄罗斯第一代领导人叶利钦只是一位擅长叛变无力治国的愚笨政客,不知在现在俄罗斯和周围其他国家民众的眼中,他是解放者还是篡夺者的存在。
大国悲剧
左岸记:看类似的历史剧情,我的心都会莫名的紧张,就仿佛自己也处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却无从做出选择,随风飘逝。

泛华网: 许一力:城镇化规模40万亿吓人 开工就没回头箭

泛华网: 许一力:城镇化规模40万亿吓人 开工就没回头箭: 2013年05月28日 来源: BWCHINESE中文网 从当年朱镕基总理西部大开发提到过的3.6万亿,再到温家宝总理在任期间的10-20万亿支持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现在一下子一个城镇化就弄到了40万亿,这个投资数字增长为何这么快?   最近国内媒体都在争论...

七七事变76周年 悼232颗殒落的将星


作者: 仰岳
今年7月7日为七七卢沟桥事变的76周年,七七事变也被视为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在之后长远八年的悲壮抗日战争中,有纸本史料及出处为证的殉国将领,就有232位,其中竟有将领是死于受到共军或伪军杀害的,在每位被共军或伪军杀害的将领背后,又有多少不知名的国军死于此呢?因此在纪念七七事变时,日本侵华的历史虽不可忘,但以蒋介石领导下的真正参与抗日的国军将领及士兵也不可忘,而中共在抗日期间,破坏抗日的历史更不可忘。
232颗殒落的将星—国军抗日殉国全名单
遭共军或伪军杀害以粗体字表示。
1.韩家麟少将—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驻江司令部公署高参
(于918事变后开始率部抗日,于1932年7月于黑龙江海伦市壮烈殉国)
2.王润波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5师149团团长
(1933年3月9日于长城古北口与日军作战中遭炮弹击中,壮烈殉国)
3.佟麟阁上将—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
(1937年7月26日于平津保卫战中于南苑大红门壮烈殉国)
4.赵登禹上将—国民革命军第29军132师师长
(1937年7月26日于平津保卫战中与日军血战4日,最后于南苑壮烈殉国)
5.黄梅兴中将—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4旅旅长
(1937年8月13日于松沪会战时奉命攻击日军海军司令部,不幸于钱塘江附近壮烈殉国)
6.张树桢少将—国民革命军第72师416团团长
(1937年8月22日于河北怀柔与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7.蔡炳炎中将—国民革命军第18军第67师110旅旅长
(1937年8月25日于松沪会战时于陆家村与日军血战,不幸于此役壮烈殉国)
8.夏子明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9军补充旅旅长
(1937年8月于平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
9.张诚德中将—国民革命军骑兵第3师师长
(1937年8月于张家口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0.尉迟凤岗少将—国民革命军第7师21旅副旅长
(1937年9月22日于河北涿州董村遭日军袭击、为掩护友军而壮烈殉国)
11.梁镜斋少将—国民革命军第69师203旅旅长
(1937年9月28日于雁门关与日军激战3日后壮烈殉国)
12邓铁梅中将—国民革命军东北义军司令
(1934年5月因行动不便遭日军逮捕,最后在狱中遇害)
13.庞泰峰少将—国民革命军91师271旅副旅长
(1937年10月在河北与日军作战阵亡)
14.张成义少将—国民革命军绥远国民司令部司令
(1937年9月于绥察边境与日军激战数日,最后壮烈殉国)
15.段捷三少将—国民革命军第66师新编18团团长
(1937年10月于晋南与日军激战、最后被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16.姜玉贞中将—1937国民革命军第66师196旅旅长
(1937年10月10日于忻口会战中与日军激战数日、最后身陷重围壮烈殉国)
17.杨杰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旅副旅长
(1937年10月11日于松沪会战中防守西塘桥,遭日军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18.刘家麒中将—国民革命军第9军54师师长
(1937年10月16日于忻口会战中与日军激战、最后于南怀化高地壮烈殉国)
19.郑廷珍中将—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旅旅长
(1937年10月16日于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
20.郝梦龄上将—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
(1937年10月16日于忻口会战中与日军血战5日、最后于南怀化高地壮烈殉国)
21.庞汉桢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70师517旅旅长
(1937年10月23日于松沪会战中,于陈家行阵地遭日军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22.秦霖中将—国民革命军第171师511旅旅长
(1937年10月23日于松沪会战中在上海湾宅阵地与3倍数量之日军肉搏,最后壮烈殉国)
23.刘眉生少将—国民革命军第85军253旅510团团长,追晋陆军少将
(1937年10月28日于忻口会战中与日军血战,最后于南怀化高地壮烈殉国)
24.官惠民少将—国民革命军第90师207旅旅长
(1937年10月28日布防于嘉定县清水阵地与日军激战、最后遭日军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25.朱芝荣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07师321旅旅长
(1937年11月3日于松沪会战中遭日军围困,壮烈殉国)
26.吴继光少将—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174旅旅长
(1937年11月9日于白鹤港掩护友军转进,不幸被日军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27.吴克仁中将—国民革命军第67军军长
(1937年11月9日淞沪会战,在指挥部队渡河不幸被日军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28.高志航少将—空军驱逐司令兼第4大队大队长
(于1937年11月21日于周家口遭日军战机偷袭,壮烈殉国)
29.夏国璋中将—国民革命军第175师副师长
(于1937年11月21日于吴兴县以1旅兵力抵御数万日军,最后壮烈殉国)
30.饶国华上将—国民革命军第154师师长
(于1937年11月31日于南京广德之役自裁殉国)
31.刘启文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08师322旅旅长
(1937年11月于苏州河抗击日军,壮烈殉国)
32.朱赤少将—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旅长
(1937年12月12日于南京保卫战中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33.高志嵩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64旅旅长
(1937年12月12日于南京保卫战中在雨花台阵地壮烈殉国)
34.司徒非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60师参谋长
(1937年12月12日于南京保卫战中壮烈殉国)
35.姚中英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56师参谋长
(1937年12月12日于南京保卫战于太平门陷入日军包围,最后壮烈殉国)
36.萧山令中将—国民革命军南京宪兵副司令
(1937年12月12日为保护部属于南京保卫战中壮烈殉国)
37.谢琼珠少将—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司令
(1937年12月19日于浦东遭日军杀害,壮烈殉国)
38.李兰池少将—国民革命军第5军少将副旅长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率部突围不幸于大胜关附近遭数倍日军袭击,壮烈殉国)
39.李绍嘉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56师468旅长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壮烈殉国)
40.易安华少将—国民革命军第87师259旅旅长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日军激战最后于莫愁湖壮烈殉国)
41.罗策群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59师副师长
(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壮烈殉国)
42.陈蕴瑜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02师607团团长
(1937年底于徐州会战中在河南真邑牛堤旁魏楼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43.赵锡章中将—国民革命军第19军70师215旅长
(1938年2月21日,于山西阴县与日军进行巷战,不幸壮烈殉国)
44.刘震东中将—国民革命军第2路游击司令
(1938年2月22日于山东莒县与数倍日军激战,不幸壮烈殉国)
45.王铭章上将—国民革命军122师师长
(1938年3月17日于滕城保卫战与日军血战5日后壮烈殉国)
46.赵渭宾少将—国民革命军第41军122师参谋长
(1938年3月17日于滕城保卫战与日军血战5日后壮烈殉国)
47.范庭兰少将—第1战区游击4总队总队长
(1938年3月于河南修武5里源与日军激战数日后壮烈殉国)
48.马卫民少将—国民革命军游击司令
(于1938年4月于峄县木山遭共军杀害,壮烈殉国)

49.谢升标少将—国民革命军苏浙皖游击司令
(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在江苏境内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50.刘桂五少将—国民革命军骑兵第6师师长
(1938年4月22日为掩护友军与日军于内蒙黄油干子激战3日,毙敌数十人后力尽、壮烈殉国)
51.莫肇衡少将—国民革命第183师103团团长
(1938年4月26日于山东峄县与日军激战,不幸壮烈殉国)
52.严家训少将—国民革命第180师102团团长
(1938年4月27日于山东峄县与日军激战,不幸壮烈殉国)
53.陈钟书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83师542旅团长
(1938年4月于山东会战中与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54.扈先梅少将—国民革命第51军341旅旅长
(1938年4月于台儿庄之役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55.张众佩少将—国民革命第21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议
(1938年4月于江苏与日军激战,不幸遭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56.周元中将—国民革命军第48军173师副师长
(1938年5月9日于山东蒙城与20万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57.李必藩中将—国民革命军23师师长
(1938年5月9日于山东荷泽与20万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58.黄启东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7军参谋长
(1938年5月9日于山东荷泽与20万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59.朱家麟少将—国民革命军第39师115旅旅长
(1938年5月15日于江苏踼山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60.邓左虞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39师参谋长
(1938年5月18日于徐州会战中在江苏萧县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61.马威龙少将—国民革命军第46师第3旅旅长
(1938年5月于兰封战役中壮烈殉国)
62.纪鸿儒少将—国民革命军第51师团长
(1938年5月于河南兰封附近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63.张荣发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6师团长
(1938年7月于武汉会战中与日军激战于江西,最后壮烈殉国)
64.林光伟少将—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总务处长
(1938年8月16日于武汉保卫战中与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65.胡凤林少将—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东北游及13支队司令
(1938年9月于山东与日军作战,遭日军袭击,壮烈殉国)
66.陈德馨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9师86旅旅长
(1938年9月于湖北黄梅与日军激战数日后壮烈殉国)
67.毛岱钧少将—国民革命军35团团长
(1938年9月于江西朱蒙山与日军激战数日,最后壮烈殉国)
68.陈忠杞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5师450旅旅长
(1938年10月于武汉与日军作战,遭日军3面包围,壮烈殉国)
69.朱炎辉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85师546旅旅长
(1938年10月于武汉保卫战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70.雷忠少将—皖北军事联络员兼游击副总指挥,
(1938年10月中与日军激战数于安徽霍邱,于此役壮烈殉国)
71.冯安邦中将—国民革命军第42军军长
(1938年11月3日于转进襄樊途中遭日军战机轰炸,壮烈殉国)
72.范筑先少将-国民革命军聊城保安司令
(1938年11月15日于聊城北门与日军作战,城陷自裁讯国)
73.郁仁治少将—国民革命军山东省政府1区保安司令部军事特派员
(1938年11月17日于山东肥城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74.钟芳峻少将—国民革命军153师459旅旅长
(1938年11月于广东与日军作战,壮烈殉国)
75.丁永缙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武汉办事处处长
(1938年11月于武汉会战中与日军作战,于此役壮烈殉国)
76.张镜远少将—国民革命军新编23师2旅旅长
(1938年11月于武汉会战中与日军于湖南地区作战,于此役壮烈殉国)
77.刘景山少将—国民革命军132师194旅旅长
(1938年11月于武汉会战中与日军于河南地区作战,于此役壮烈殉国)
78.胡文臣少将—国民革命军第33师游击第3团团长
(1938年冬于江苏宿迁陷入优势日军包围最后壮烈殉国)
79.秦墉少将—国防部军统局参谋长
(1938年12月随部队于山西大同与进犯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80.徐积璋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05旅旅长
(1938年12月于山西将门口与进犯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81.李世平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战区司令长官行政署高参
(1938年与进犯徐州之日军激战,壮烈殉国,时年60岁)
82.李席久少将—国民革命军河北游击第1支队队长
(1938年于河北与日军激战数日,最后壮烈殉国)
83.夏军川少将—国民革命军东北捷进军游击司令部司令
(1939年于山西袭击日军,最后不幸壮烈殉国)
84.邵承诚中将—国民革命军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长
(1939年1月于江西与进犯日军激战遭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85.卢尚秀少将—国民革命军冀察游击队第2纵队第5支队司令
(1939年1月于河北与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86.林英灿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52师副师长
(1939年1月13日于龙山市与进犯日军激战遭战机轰炸、壮烈殉国)
87.李树棠少将—国民革命军太原绥署咨议
(1939年2月于山西搜集日军情资不幸被捕,于押送途中服毒自杀壮烈殉国)
88.张子纲少将—国民革命军利含两县游击司令
(1939年3月于古河遭日军及汉奸包围暗杀殉职)
89.李国良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训部辎重兵监
(1939年3月于陕西转进中遭日军伏击,壮烈殉国)
90.张谞行中将—国民革命军天水行营副参谋长
(1939年3月于行营地下室遭日军空袭,壮烈殉国)
91.杨家骝少将—国民革命军第60师180旅360团团长
(1939年3月于南昌隶树港附近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92.高克敏少将—国民革命军河北民军特务旅旅长
(1939年3月7日于河北元氏县伏击日军,不幸壮烈殉国)
93.王禹九少将—国民革命军第79军参谋长
(1939年3月26日于江西虬岭东南与日军激战中壮烈殉国)
94.王自衡少将—山东省保安第24旅旅长
(1939年3月于山东境内与日军展开游击战,最后遭优势兵力包围,壮烈殉国)
95.赵翔之少将—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军务处长
(1939年3月于陕西境内与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96.刘金声少将—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军训处副处长
(1939年3月于陕西境内与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97.方玿舟少将—国民革命军别动队司令兼第三救济区特派员
(1939年4月15日于定远凤台一带遭奸匪杀害)

98.王淦尘少将—国民革命军106师师长
(1939年4月于武汉会战后持续与日军实施游击战,于河南周边山区遭包围,壮烈殉国)
99.唐聚五少将—国民革命军东北游击司令
(1939年5月18日于平台山之役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00.宫志沂少将—国民革命军第6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议
(1939年5月于陕西境内军部阵地遭日军砲火袭击,壮烈殉国)
101.陈安宝上将—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
(1939年6月5日于南昌之役在江西田径与日军激战中壮烈殉国)
102.方叔洪中将—国民革命军第114师师长
(1939年6月25日于山东荷泽冯家场与数倍日军激战,身负重伤,为免被俘遂自裁殉国)
103.黄英诚少将—国民革命军68军司令部高参
(1939年7月于河南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于此役壮烈殉国)
104.武汉卿中将—国民革命军东北忠义救国军第10路司令
(1939年8月17日于安次县均口村与日军遭遇展开血战,于此役壮烈殉国)
105.马文彩少将—国民革命军冀察战区游击队第6支队副司令
(1939年9月16日于河北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于此役壮烈殉国)
106.邓述恩少将—国民革命军冀察战区游击队第6支队参谋长
(1939年9月于河北与日军展开游击战,遭日军伏围,壮烈殉国)
107.廖磊上将—国民革命军21集团军司令
(多次与日军于江苏、皖东地区作战,颇具战功,然因积劳成疾于1939年10月23日以脑溢血病病逝住所)
108.金镜清少将—国民革命军军训部驻桂办事处组长
(1939年10月于广西境内与日军展开血战,于此役壮烈殉国)
109.都蕴初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参谋处长
(曾于河北、山西、台儿庄与日军作战颇有战功、于1939年10月于大别山之役,于侦查地形时发生意外坠崖殉职)
110.韩炳宸少将—山东13区保安副司令
(1939年11月10日于山东莱西竟庄展开血战,于此役壮烈殉国)
111.李文焕少将—国民革命军河南陕县团管区司令
(1939年于河北南宫与数倍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112.赵清廉少将—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参议
(1939年于湖北与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113.赵侗中将—国民革命军冀察战区游击一纵队司令
(1940年1月2日于河北赞皇一带遭共军贺龙部队袭击后遭杀害)

114.胡金波少将—国民革命军冀察战区第2总队旅长
(1940年1月3日于江苏收复阜宁后于追击日军途中不幸殉国,年66岁)
115.马玉仁中将—苏鲁战区第1路游击司令
(1940年1月3日于江苏收复阜宁后于追击日军途中不幸殉国,年66岁)
116.郑作民中将—国民革命军第2军副军长
(1940年2月3日于第2次昆仑关之役中壮烈殉国)
117.武宗中少将—国民革命军山西保4区司令部副司令
(1940年2月与日军于山西实施游击战,壮烈殉国)
118.章灿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31师团长
(1940年3月2日于广西抗及日军,血战数日,不幸殉国)
119.戴民权中将—第1战区豫南游击第5纵队司令
(1940年3月于淮河与日军血战3日,身受重伤,于4月12日不治身亡)
120.陆领少将—国民革命军第4战区第1游击区副司令
(1940年3月于广东省中山线为掩护友军陷入日军包围,壮烈殉国,时年65岁)
121.胡越少将—国民革命军第9战区司令长官政治部高参
(1940年3月于湘境内与日军作战,壮烈殉国)
122.吴赓恕少将—国防部情报局主任
(1940年3月21日奉命刺杀汪精卫不幸遭逮捕,宁死不屈,最后遇害身亡)

123.宋哲元上将—国民革命军52军军长
(参与喜峰口、平津作战、于1940年3月因病回四川绵阳疗养,4月5日病逝)
124.罗启疆中将-国民革命军82师师长
(1940年4月5日于湖南岳阳县病故)
125.杨金声少将—国民革命军军统局军事特派员(兼财政厅长)
(1940年4月11日于张家口蒐集敌情遭日军逮捕,宁死不屈,最后被害,壮烈殉国)
126.于思元少将—国民革命军冀察战区司令部参议
(1940年5月为救援友军于冀境内与日军作战,壮烈殉国)
127.钟毅中将—国民革命军第84军173师师长
(1940年5月9日于枣阳一役,于困湖北苍苔遭日军围困围,为免受俘,自杀殉国)
128.张自忠上将—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5月16日于湖北南瓜店遭日军包围,最后血战殉国)
129.樊钊中将—国民革命军第71师副师长
(1940年5月16日于晋绥游击战中在山西向日军进攻时遭共军袭击,壮烈殉国)
130.夏维礼少将—国民革命军冀察战区第2纵队司令
(1940年6月于冀察游击战中壮烈殉国)
131.戴静园少将—国防部情报局参议
(1940年6月20日于上海蒐集情资遭日军侦悉,派兵围之,于交战中壮烈殉国)
132.廖孟仁少将—国民革命军第44军参谋长
(1940年7月于湖北内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133.刘武铭少将—国民革命军203旅旅长
(1940年7月驻交城整训期间遭奸伪突袭后遭杀害殉国)

134.陈世璠少将—国民革命军江西浮梁团管区司令
(1940年8月18日因日以继夜推行役政,终积劳成疾,病逝于寓所)
135.李守维中将—国民革命军第89军军长
(1940年10月2日于黄桥一带遭共军袭击殉国)

136.王传绶少将—苏鲁战区捷进第10纵队司令
(1940年10月于国民革命军苏鲁边境与日军作战,壮烈殉国)
137.陈烈中将—国民革命军54军军长
(1940年10月于云南与日军血战数日,最后壮烈殉国)
138.赵铭少将—国民革命军山西保安第11区副司令
(1940年11月于山西与日军血战数日,壮烈殉国)
139.张国基少将—冀察战区津浦游击纵队司令
(1940年12月于河北吴桥与日军作战,壮烈殉国)
140.朱鸿勋中将—国民革命军53军副军长
(1941年1月于湘西袭击日军途中遇敌机轰炸中弹殉国)
141.陈师洛少将—国民革命军第89师参谋长
(1941年1月于豫南会战中于江苏津浦路袭击日军,不幸被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142.燕鼎九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战区游击第22纵队副司令
(1941年1月28日于汝南城郊与日军佐伯联队作战,陷入重围被俘,誓死不吐一言、最后遇害)
143.张骏少将—国民革命军第5军暂3师参谋长
(1941年3月6日于豫南会战中与日军激战数日,不幸壮烈殉国)
144.蒋志英少将—浙东沿海军台州守备指挥官
(1941年4月19日于浙江海门与日军第5师团血战,于此战壮烈殉国)
145.谢普元少将—国民革命军第524团团长
(1941年4月24日于上海孤军营遭日军收买之汉奸刺杀,壮烈殉国)
146.王竣中将—国民革命军第27师师长
(1941年5月9日于中条山之役在台岩阵地,与日军血战2日后壮烈殉国)
147.梁希贤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2师副师长
(1941年5月于中条山之役与日军血战数日后因部属伤亡殆尽,遂自裁殉国)
148.张世惠少将—国民革命军利14集团军参谋处长
(1941年5月于山西与日军血战,不幸遭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149.陈文杞少将—国民革命军第80军27师
(1941年5月9日中条山之役于台寨村与敌肉搏,中刀殉国)
150.唐淮源上将—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
(1941年5月12日于中条山之役,遭日军包围,最后自裁殉国于县山之顶)
151.寸性奇中将—国民革命军第3军12师师长
(1941年5月13日于中条山之役自裁殉国于毛家沟)
152.张能忍少将—国民革命军江苏省保安第6路指挥官
(1941年5月31日于鲁、苏地区与日军进行游击战,遭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153.万金声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5军高参
(1941年5月于山西阳城与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154.陈中柱少将—国民革命军鲁苏皖游击第4纵队司令
(1941年6月6日于江苏泰县武家泽与日军激战3日,最后壮烈殉国)
155.李果堪少将—国民革命军军统局区长
(1941年7月6日于湖北袭击日军,遭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156.扬生少将—国民革命军南洵挺进纵队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
(1941年7月13日于南昌与日军作战阵亡)
157.金祟印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7军参谋长
(1941年7月16日于山西绛县横水镇遭日军暗杀遇害)
158.姜宏勋少将—国民革命军第33军政治部主任
(1941年8月27日于上海遭日军逮捕,宁死不屈于12月26日遇害)
159.石作衡中将—国民革命军第70师师长
(1941年9月5日于山西绛县富家岭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160.李汉卿中将—国民革命军第57师步兵指挥官
(1941年9月30日于长沙第二次会战中在江西上高春华山附近与日军血战3日后壮烈殉国)
161.徐衍昆少将—国民革命军鲁苏皖边区游击部司长
(1941年9月于鲁苏境内与日军进行游击战,不幸壮烈殉国)
162.王儒钦少将—国民革命军第42师参谋长
(1941年9月于晋绥游击战中在大岳山区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63.刘世焱少将—暂编第8师团长
(1941年9月于河南东流遭遇日军13师团18联队,拼死奋战击溃日军,然而于此役壮烈殉国)
164.赖传湘中将—国民革命军第190师副师长
(1941年9月于湘北第二次会战中死守长沙,壮烈殉国)
165.武士敏中将—国民革命军98军军长
(1941年9月于中条山会战中与日军血战七日最后于肉搏战中毙敌数十人后力尽、壮烈殉国)
166.李宜中将—卾东游击总指挥部总参议
(1941年10月于广东与日军激战,奉命突袭日军阵地,不幸壮烈殉国)
167.郭毓林少将-中央军校战术教官
(于1941年12月于鲁西遭共军杀害)

168.朱实夫少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3师副师长
(曾多次与日军作战,于1941年于北湾行军中旧伤复发,与世长辞)
169.刘彰民少将—国民革命军河北民军总指挥部高参
(1941年于河南率部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170.李春农少将—国民革命军广东保安7团团长
(1942年1月于广东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171.张荣冈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3军4师高参
(1942年3月于豫南与日军遭遇,激战中遭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172.鲍刚少将—国民革命军豫南游击总指挥
(1942年3月23日于随县遭反动份子暗杀,壮烈殉国)

173.刘纬少将—国民革命军苏浙行动委员会忠义救国军高参
(1942年4月于江苏抵御进犯日军,激战中遭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174.张致广少将—国民革命军远征66军作战科长
(1942年4月28日于缅甸腊戌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175.朱世勤中将—国民革命军暂编第30师师长
(1942年5月4日于单县王砦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176.戴安澜中将—国民革命军远征军200师师长
(1942年5月16日于缅广公路遭日军伏击,身受重伤,于26日故于缅甸茅邦村)
177.黄祯泰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9师高参
(1942年6月豫境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78.王凤山中将—国民革命军第34军暂编45师师长
(1942年6月18日为守卫百姓于张翁村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179.胡义宾少将—国民革命军远征军第5军96师副师长
(1942年7月于缅甸密支那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180.窦来瘐少将—国民革命军山东省第17保安旅旅长
(1942年8月于鲁苏游击战中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81.周复中将—国民革命军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3年2月20日于张家溜城顶山遭日军内田旅团包围,率敢死队数十人冲杀、最后壮烈殉国)
182.王立业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9军70师副师长
(1943年2月17日于稷山县山交村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83.胡式禹少将—国民革命军山东挺进总指挥部军事处长
(1943年2月于山东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84.张植桴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30师参谋长
(1943年2月于山东与日军激战,不幸被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185.李仲寰中将—国民革命军独立第6旅代旅长
(1943年3月于绥远、包头一带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86.邵恩三少将—国民革命军24集团军总司令部处长
(1943年4月于山西与进犯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187.王保忠少将—国民革命军苏鲁战区司令部高参
(1943年5月于苏鲁游击战中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88.魏凤诏少将—国民革命军苏鲁战区司令部副官处高参
(1943年5月于苏鲁游击战中遭日军包围,不幸壮烈殉国)
189.王松元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14师副师长
(1943年8月于苏鲁游击战中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90.张春炎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14师参谋长
(1943年8月于苏鲁游击战中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91.黄德兴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14师师长
(1943年8月于苏鲁游击战中与日军激战后壮烈殉国)
192.张銮基中将—国民革命军第3战区第2游击区副指挥官
(1943年10月袭击浙北之日军不幸遭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193.许国璋中将—国民革命军第44军150师师长
(1943年11月20日年于常德之役于太浮山附近与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194.徐镇国中将—国民革命军军训部高参
(1943年11月于江浙地区率部突击日军身负重伤,最后壮烈殉国)
195.彭士量中将—国民革命军第73军暂编5师师长
(1943年11月15日年于常德之役于岩门口附近,遭遇日军战机轰炸身负重伤,随后殉国)
196.孙明瑾中将—国民革命军第10预备师师长
(1943年12月1日年于常德之役与日军激战4日最后于赵家庄壮烈殉国)
197.张惠民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0军第3师师长
(1943年12月4日于常德之役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198.黄福臣少将—国民革命军广西自卫军第2旅旅长
(1943年于云南率军抗击日军激战,不幸壮烈殉国)
199.陈飞龙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0师师长
(1943年12月于常德之役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200.董瀚少将—国民革命军200师团长
(屡次于滇西与日军作战颇有战功,1943年于空运还师之际,因飞机失事于滇西芒市殉国)
201.韩香齐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战区豫北挺进军总司令部高参
(1944年于河南与日军作战,不幸壮烈殉国)
202.陈范少将—国民革命军远征军司令部高参
(1944年春于江西与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203.李文开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0集团军卡瓦山区守备司令
(1944年1月于常德之役与日军激战于贵州,最后壮烈殉国)
204.柴意新少将—国民革命军第57师196团团长
(1944年1月于常德之役与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205.张剑虹少将—国民革命军第5军司令部高参
(1944年1月于龙陵之役与日军激战,不幸遭砲火击中,壮烈殉国)
206.杜德孚中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师副师长
(1944年3月于伊犁遭叛军袭击负伤,为免受辱,自裁殉国)

207.孙子高少将—国民革命军军令部第1厅第1处主任
(1944年3月遭战机轰炸壮烈殉国)
208.胡旭盱少将—国民革命军第3战区突击队司令
(1944年4月于浙江遭日军包围,壮烈殉国)
209.萧孝泽少将—国民革命军36集团军高参
(1944年4月率部袭击豫南日军,不幸壮烈殉国)
210.吕公良少将—国民革命军新编29师师长
(1944年5月1日于豫中会战中死守许昌遭日军包围,壮烈殉国)
211.卢广伟少将—国民革命军骑兵第8师副师长
(1944年5月5日于安徽蒙城至颖上迎击日军,激战数日,遭战机轰炸壮烈殉国)
212.齐学启中将—国民革命军新编38师少将副师长
(1944年5月13日于卡萨被日军包围被俘,而后于缅甸仰光战俘营遇害殉国)
213.李家钰上将—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司令
(1944年5月21日为掩护友军于河南陕县秦家坡遭日军围攻,壮烈殉国)
214.陈绍堂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04师师长
(1944年5月于河南扶沟附近遭日军包围,激战数日,最后壮烈殉国)
215.王甲本中将—国民革命军第79军军长
(1944年5月于衡阳保卫战中于零陵附近与日军进行肉搏战,毙敌数十人后壮烈殉国)
216.王剑岳少将—国民革命军第8师副师长
(1944年6月12日于陕西毕家砦与日军激战中壮烈殉国)
217.杨振西少将—国民革命军豫鄂边区挺进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1944年7月于湖北老河口与日军激战,不幸壮烈殉国)
218.吕旃蒙少将—国民革命军第31军参谋长
(1944年8月于桂林与数倍日军激战中壮烈殉国)
219.洪助非少将—国民革命军汎东挺进第1纵队副司令
(1944年9月于河南与日军激战,不幸被砲弹击中,壮烈殉国)
220.阚维雍中将—国民革命军第131师师长
(1944年11月9日于桂柳会战中自裁殉国)
221.李忍涛中将—国民革命军四川第8区清乡司令
(曾于813淞沪会战作战颇有战功、不幸于1944年秋奉命至印度整训发生空难而殉职)
222.岑铿少将—国民革命军高射砲兵第3区指挥官
(1944年11月27日于贵州麻尾与日军作战,遭日军空袭,壮烈殉国)
223.陈济桓中将—国民革命军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
(1944年11月于桂林保卫战中自裁殉国)
224.洪行少将—国民革命军第2军新编39师师长
(多次与日军作战颇有战功、不幸于1944年12月17日,在云南龙陵坠星桥发生翻车意外而殉职)
225.萧俊岭少将—暂编骑兵第1师参谋长
(1945年于河南叶县地区与日军作战,于此役壮烈殉国)
226.缪征中少将—国民革命军第3方面军军医处高参
(1945年于贵州地区与日军作战,于此役壮烈殉国)
227.萧建九少将—挺进军第23纵队司令兼临清县长
(1945年3月1日于临清、高堂、清屏三县周边同时与日军及共军交战,壮烈殉国)
228.邹洪上将—国民革命军53集团军副司令
(1945年4月16日因衡阳失陷,忧愤成疾而病逝)
229.谢铁南少将—国民革命军湖南河东纵队高参
(1945年4月于湘西保卫战中遭日军围攻,于此役壮烈殉国)
230.李锦荣少将—军事委员会长沙调查组组长
(1945年7月于湘西保卫战与日军作战,于此役壮烈殉国)
231.范培少将—国民革命军军统局组员
(1945年7月策反杭州伪军被捕,被害于狱中)
232.包炎民少将—驻京沪路常属特派员兼京沪路行动总队长
(1945年8月15日于顾山召开高级干部会议,隔日于会议完毕后与日军部队遭遇,于战中身重数弹,不幸殉国)
 来源: 看中国

哈密暴动


哈密暴动
Turkic Conscripts 36th division 1933 Kumul.jpg
第二次进入哈密的国民革命军第36师
日期:1931年
地点:中国新疆省哈密县
起因:哈密官吏反对省政府的改土归流
结果:马仲英入新,新疆全省动乱
参战方
和加尼牙孜
中华民国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三十六师
中华民国 新疆省政府
指挥官和领导者
和加尼牙孜
尧乐博斯
马仲英
马世明
马全禄
新疆省主席 金树仁
督署参谋长 盛世才
阿克苏行政长 朱瑞墀
鲁效祖
伊犁屯垦使 张培元
熊发有
兵力
不明不明
伤亡与损失
不明不明
哈密暴动1931年在中华民国新疆省哈密县爆发的反对新疆省主席金树仁的暴动。主要领导者是维吾尔人和加尼牙孜。叛乱得到了占据甘肃河西一带的汉回军阀马仲英的支持,导致马仲英入新。金树仁则被其部下盛世才与白俄归化军推翻。哈密暴动的扩大致使新疆全省政局失控,各地叛乱此起彼伏,酿成持续数年之久的大动乱。至1937年,在苏联的援助下,盛世才政府才最终平息全省境内的叛乱势力。

目录

  [隐藏

背景[编辑]

清末民初,管理哈密地区维吾尔人的是哈密亲王家族。清康熙中,哈密酋长额贝都拉内附,被授予札萨克之职,职权等同于蒙古各札萨克(旗长),略逊于内地的土司。额贝都拉的子孙因军功累封至和硕亲王。清末新疆建省时,哈密亲王因功未被削权,成为新疆全省仅存的藩王。
辛亥革命后,杨增新主政新疆,保留了哈密亲王沙木胡索特的爵位和权力。1930年,沙木胡索特去世。新疆省主席金树仁决定废除哈密王制,彻底改土归流

经过[编辑]

小堡事件[编辑]

苏联入侵新疆[编辑]

参考书目[编辑]

  • 张大军,1970,《新疆风暴七十年》,台北:兰溪出版社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编,1978,《新疆简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苏北海、黄建华,1993,《哈密、吐鲁番维吾尔王历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 哈密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7,《哈密地区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10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