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0日 星期日

由瘟疫谈庚子赔款 八国联军乃正义之师

作者: 刘淇昆

目前,世界各国向这场世纪大瘟疫的罪魁中共索赔的浪潮,渐成排山倒海之势。庚子年向中国索赔,自然使人联想起两个甲子之前的“庚子赔款”。
目前,世界各国向这场世纪大瘟疫的罪魁中共索赔的浪潮,渐成排山倒海之势。庚子年向中国索赔,自然使人联想起两个甲子之前的“庚子赔款”。
目前这场世纪大瘟疫,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世界各国向这场瘟疫的罪魁中共索赔的浪潮,渐成排山倒海之势。庚子年向中国索赔,自然使人联想起两个甲子之前的“庚子赔款”。目前在国人的时事评论中,常常提及庚子赔款,但是谬误百出。本人以前写过一篇长文“八国联军乃正义之师”,其中详尽论及庚子赔款。现在把该文有关庚子赔款的一些片段摘录如下,以正视听。
不少国人对《辛丑条约》规定的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赔款不能释怀。二十世纪初,战争赔款首先是对战胜国军费的补偿。战争的开支浩繁,尤其是海外作战。庚子战争,清廷向十一国宣战,与八国联军作战,各国的军费加起来自然是一个大数目。而且庚子赔款并不限于军费赔偿。在庚子之乱血腥、恐怖的灭洋、灭教中,各国的驻华使馆被毁,千百座教堂被夷为平地,外国银行被焚烧,外国企业被踏平,洋人的资产被洗劫。中华大地上这场“灭洋”的浩劫,外国政府、教会和侨民的财产损失以亿万计。
中国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庚子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是要每个中国人负担一两,以此惩罚、羞辱所有的中国人。这是无稽之谈。赔款的银两数和当时中国的人口接近,仅是巧合。“各国公款、私亏按和约大纲第六条向中国取偿清单……约共银四万万二千六百七十二万两。又以上各数,系截至西三月底止,自此以后,每月加费约一千三百余万两(“每月加费”并非利息,而是八国联军的军费——引者注)。倘删除零数,则截至西七月一号为止,当约合四万万五千万两左右之数。”[1]
庚子战争,清廷向十一国宣战,与八国联军作战,各国的军费加起来自然是一个大数目。
庚子战争,清廷向十一国宣战,与八国联军作战,各国的军费加起来自然是一个大数目。
……
中国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只有数千万两白银,庚子赔款的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多少年的财政收入。具体而言,蛊惑人心者以乾隆年间的财政收入为例,称乾隆年间是中国最富足的时代,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不过两三千万两白银。由此可见,庚子赔款“留给赔款者的是深重的民族苦难”。
以乾隆年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来论证一百多年后庚子赔款的不堪重负,是一种蓄意的欺骗。“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周育民在《1840年—1849年的清朝财政》中的数据统计来看,1840年时,清政府财政收入为3.9亿两银子;到了1843年鸦片战争结束时,竟然到达了4.2亿多两白银的财政收入,是乾隆时期的国库收入10倍!……这样的高税收,一直到清朝最后几年依旧如此。1908年,清朝财政收入为2.3亿,1909年是2.63亿;直到清帝退位的前一年,1911年时,清朝的财政收入都有3亿两白银。”[2](晚清时期,海关征收的外国商品进口税“几乎占了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3])庚子赔款的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不过相当于清政府一、二年的税收(而且还款期长达39年)。
清政府的税收高吗?民众的税务负担重吗?平心而论,清政府的税收以现代国家的标准衡量低得惊人。四亿五千万国民,平均每人每年的税务负担不到一两银子!怪不得在《辛丑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清廷会办商务大臣盛宣怀提醒议和大臣奕劻、李鸿章,在与列强讨论赔款问题时,切不可言中国当量力而行;“若只云量力,彼谓用西人西法,力必有余,恐其侵我财政”[4]。
庚子之乱这场“千古未有之奇祸”[5]对西方各国和基督教会造成的巨大损害,清政府并非心中无数。清廷的决策中枢“军机处”致电在北京的议和代表称:“赔款各款,势不能轻”;李鸿章“对于列强提出之赔款总额,本来预料当系二十万万马克”[6](相当于6.55亿两白银)。根据(忠心耿耿为中国服务的)总税务司赫德的估算,“中国对外赔款‘连借款利息计算在内,共需十数万万’”[7]。但是正如前文指出的,西方各国在善后谈判中主要关注的并非经济赔偿;湖广总督张之洞(亦为清廷政务处参预大臣)洞见于此,致电军机处,就列强的动机分析说:“各国皆非图利而来”[8]。当代历史学家马勇指出:就赔款而言,西方国家“并没有拿其它的损失之外的……《辛丑条约》谈判结束以后,清政府就感觉到,清政府就觉得远远低于它们原来的估计,清政府当时估计,因为打的损失那么大,会让中国可能赔很多”[9]。
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的赔款是重还是轻?不比不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加利亚与德国结盟。战败之后,保加利亚与协约国于1919年签订了《纳依条约》。保加利亚除被迫割让土地给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希腊之外,并须赔款四亿四千五百万美元[10]。保加利亚乃东欧一蕞尔小国,而它的战争赔款额高于庚子赔款(《辛丑条约》第六款列明“海关银一两,即德国三马克零五五……即美国元零七四二……即英国三先令”;庚子赔款折合美元为三亿三百三十万,折合英镑六千七百五十万)。根据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战败国德国除丧失大量的土地、人口和工业、矿产资源外,须赔款113亿英镑,且要以黄金支付[11]。此赔款是庚子赔款的一百六十七倍;若以国民人均负担计算,则为一千二百五十五倍(1919年德国人口约为六千万)。
庚子赔款不仅赔洋人,而且赔华人。赔款的对象列明在《辛丑条约》第六款,是“各国、各会、各人及中国人民”。庚子赔款用来赔偿中国人民之损失,当代中国人可能闻所未闻;但是它不但清清楚楚列明在《辛丑条约》及《各国索赔章程》之内,而且实实在在付诸于西方国家的行动之中。庚子赔款确有一部分支付给中国遇害教民的遗属,作为抚恤金[12]。庚子之乱是近代史上罕见的浩劫,仅直隶(河北)一省,据总督李鸿章奏称:“合计通省杀害教民多至数万丁口,所毁房屋多至数十万间”[13]。如果要求彻底赔偿,庚子赔款的三亿三千多万美元,就是光赔中国的基督徒都不够!
……
“为了解决中国的对外赔款问题,列强驻华公使组织了英、德、比、荷四国组成的‘赔款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有关赔款的标准、范围,确定中国对各国政府、社团及个人的赔偿原则。随后又成立了美、德、法、日四国组成的‘中国财政资源调查委员会’,调查中国的实际财政情况与赔偿能力。”[14]美国为减少赔款额、减轻中国的还款负担,作了不懈的外交努力(后文有进一步说明)。各国通过协商,经过对损失的细致调查和对中国还款能力的评估,达成了共识:“既要中国就战争实际花费和损失进行赔偿,又不能超出中国实际支付能力,更不能过度透支这一国家的财政力量……要保证中国经济还能正常运转,中国能够支付的赔偿总额不得超过4.5亿两。至于各国如何分配,当然只能参照各国实际损失和实际军费支出。”[15]
英、德、比、荷驻华公使组成的赔款委员会拟订的《各国索赔章程》全文如下。
一、失毁物产,果系因去夏拳匪所致者,始可索赔。
二、索赔之款,计有三种:一为各国赔款;二为各行及各西人赔款;三为华人曾经西人雇用者之赔款。
三、所有失毁物产,应开列详细章程,以便索赔。
四、索赔清单,须交呈其本国公使,如事关各国者,则交呈资格最深之公使。各公使既将交呈索赔清单验过,如一切悉按此次定章开列,即送交中国政府索赔,不再另列细单。
五、各物理合索赔者,均须照实价开列。应赔之款,亦许给息。平民以五厘,商家则以七厘行息。息钱未付之前,不得以息生息。至被毁之物,能与以下所列第七款章程相同者,始可给息。息即自被毁之日起算。
六、如各行各西人经带兵官饬令将其所属之货物供给军营以为保守之需者,则其所属之国或兵官必有字据承认,不向中国索赔。被毁物产,须有实证:即按照其本国国律开单,交呈其所属之公使验明,并无可疑之处,始代向中国政府索赔。
七、被毁之物,须将未乱前本有此物之实据,交呈其所属之公使照验。如该公使以为毫无疑窦,即能向中国政府索赔。失主所业何事,以及其平时进款若干,其所失之物亦可按之估价。
八、应赔之款,俱照关平估出。
九、无论何国何人,俱当按照以上所列各章开单,方能索赔。[16]
该章程确立了公正的索赔原则和严格的索赔手续。
庚子赔款是在“不能超出中国实际支付能力”、“保证中国经济还能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计算出来的;因此西方各国不能损失多少,得偿多少,而只能按比例获得赔偿。多数国家的原始索赔金额,远高于它们得到的实际赔款。比如德国政府原索赔七亿五千万两白银;俄国光为被破坏的满洲铁路就索赔一亿;法国光为云南边界的损失就索赔一亿四千万[17]。单就庚子赔款而言,西方各国得不偿失。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von Waldersee)在给德国皇帝的报告中抱怨说:“全部的战争赔偿,恐怕我们永远也得不到”[18]。因此之故,各国寄希望于“合理的赔偿部分可以通过已经增加的保证外国的权利和豁免权的安全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中国向全世界开放平等通商来实现”[19]。
……
国人被长期灌输帝国主义侵略穷凶极恶、西方列强榨取敲骨吸髓,但是谎言在事实面前是苍白无力的。在《辛丑条约》关于战争赔款的谈判中,西方国家不仅没有借机敲诈之意,倒是不无关怀同情之心。
美国在华专员罗克西尔(W.Rockhill)其时写信给美国国务卿约翰・海,汇报谈判的情况:“我们的目标是,在谈判中运用我们政府的影响,影响跟我们一起谈判的国家(在华列强),本着对中国平等的友谊,追求公正与合理……关于谈判的第三点,即各国就他们在中国的损失和花费、输送远征军到中国解救围困、保护在京外国住民和恢复秩序以及赔偿社团、公司和个人在暴乱中的损失,美国政府主张这些赔偿总数不应超出一个合理的范围,应当在中国支付能力之内”(这是美国政府内部的机密文件,不是对外发表的宣言,不存在溢美之辞)。当六千七百五十万英镑(即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的赔款额基本确定之后,列强之中只有美国反对;美国主张将此数额至少减少三分之一。美国对中国利益的竭力维护,引起联军统帅瓦德西的不满,他发牢骚说:“看来美国不想使任何人从中国得到任何东西”[20]。
英国人的态度呢?《西巡回銮始末》(卷四)记述了庚子战后英国议会讨论中国问题的一些片断。在上议院全体会议上,斯宾塞伯爵询问英国外务大臣兰斯唐关于庚子赔款的数额及其付款安排;他建议通过付款安排,支持中国的改革派:“各省督抚于此次之乱,亦有弹压百姓,不使闹教,而令属地安静如恒者,其间尤以东南各督抚办理为最善。闻该督抚中明达者颇有数人,有欲在本省举行新政之说。究竟实有此事否?果有之,各国能赞助之,以免被阻于顽固政府否?其能举办新政之督抚,不应强其亦出赔款,应即以此为助其行新政之用。”连(部分)战争赔款都不要了;上议员建议用此款支持各省督抚中的改革派,让他们用被赦免的战争赔款推行新政。这种对中国新政的期盼和支持,在西方国家中是有代表性的。
另一次,在英国上议院全体会议上,斯宾塞伯爵质询英国外务大臣兰斯唐关于庚子赔款的数额:“赔款一事目下进步如何?盖因此事非泛泛可比,而与中国关涉尤巨。如各国索赔过巨,中国无力以偿,则中国政府受害实非浅鲜……故筹款一节,更须谨慎从事,切不可令中国一蹶不振也。各国现欲中国筹款赔偿,亦尝计及其政府暨各省常年经费足用否?”[21]
如果有人对英国上议员(对庚子赔款可能导致中国政府经费不足)的忧虑感到惊异不止,对下面的史实或许会感到更加不可思议:为了减轻中国的还款负担,在《辛丑条约》的谈判中,西方国家谈判代表竟然让中国海关提高进口税;这等于把部分还款负担转嫁到它们自己身上。中国谈判代表徐寿明当即表示:“洋货肯允加税,深感各位美意”[22]。西方国家的美意最后落实到了《辛丑条约》第六款;提高洋货的进口税通过三个方面实施。一是整体提高进口税率;二是以前免税的货物,今后要课税(除“米及各杂色粮面”等少数货品外);三是“现在照估价抽收进口各税,凡能改者皆当急速改为按件抽税”。
西方国家对中国态度的温和,让联军统帅瓦德西一度相当不悦:“其间最令人悲叹者,即各国与华人周旋,何等温柔软弱。各国对于所有残忍屠杀教徒牧师,直至最近犹复发现于山陕境内之事,所有摧毁各处教堂及牧师宅所之事,所有侮辱坟墓之事,所有自古未闻围攻使馆两月之事,均已似乎忘去。”[23]
中国人的仇外宣传,只谈庚子赔款,而回避西方国家以后纷纷退还赔款的史实。首倡义举的是美国;以后,英、法、意、比、荷等国也竞相效仿,将退款用来资助中国的教育文化、科学研究、保健服务及其它迫切需要的领域[24]。实际上所有被赔款的国家以后都退还了部分款项;其中英国退回赔款额的40%,比利时50%,俄国20%,荷兰20%,意大利15%。中国最后只偿付了庚子赔款的58%。[25]
1909年,第一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与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前中)、会办唐国安(前右)和范源濂(前左)合影。
1909年,第一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与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前中)、会办唐国安(前右)和范源濂(前左)合影。(以上图片皆来自公有领域)
上面列出的各国退回赔款的百分比,没有提到美国。美国退回了多少庚子赔款呢?百分之一百!美国获赔款2444万;从1909年1月起,它将已经支付的1366万全数退还中国,由中外合组的基金会管理,以保证退款的合理使用。“庚款退得最彻底的是美国人,它真的就是一分钱没要”[26]。
美国用部分庚子赔款创立了清华学堂,先后送出的留美学生高达一千多人。其它国家也效仿美国,用退还的庚款培养中国留学生,这导致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西方留学潮,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极为深远。中华民国的(早期)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早期)科学院院士,大部分都是庚款留学生。
庚子战后,光绪帝在《罪己诏》中坦言:“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27]这说的是实话,道的是真情。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在全国臣民面前,对列强的见谅表达了衷心的感激。君不见,这种对政府和民众愚暴无知的惭愤、对列邦宽宏大量的感激,今日在国人之中不仅消失殆尽,而且不是已经转化为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满腹怨毒、对八国联军的肆意诬蔑吗?

说明:此文是从我的一篇长文《八国联军乃正义之师》中节选出来的。与原文相比,这些节选出来的段落次序有颠倒,文字有删节,故在一些段落之间有省略号(……),以示它们并不连贯
[1]佚名:《西巡回銮始末》卷四
[2]腾讯新闻:“为何晚清的财政收入,是康乾盛世时的10倍,却还是迅速垮台了?”
[3]【文史】“晚清海关:廉政竟靠洋人来办”
[4]马勇:“由内政而外交:重评义和团战争的一个视角”
[5]杨典诰:《庚子大事记》
[6]瓦德西1901年1月3日给德国皇帝的报告
[7]王开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不是卖国,是减损”
[8]王开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新解”
[9]马勇:“知识份子要引导人民容忍渐进变革”
[10]《百度百科》“纳依条约”条目
[11]《维基百科》“凡尔赛条约”条目
[12]《庚子见闻录》,《近代史资料》
[13]侯宜杰:《神拳义和团的真面目》
[14]王开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不是卖国,是减损”
[15]马勇:“由内政而外交:重评义和团战争的一个视角”
[16]佚名:《西巡回銮始末》卷四
[17]佐原笃介、沤隐辑:《拳乱纪闻》
[18]Peter Fleming:《The Siege at Peking》(围城北京)
[19]马勇:“由内政而外交:重评义和团战争的一个视角”
[20]Peter Fleming:《The Siege at Peking》(围城北京)
[21]佚名:《西巡回銮始末》卷四
[22]佚名:《西巡回銮始末》卷五
[23]瓦德西1900年12月9日给德国皇帝的报告
[24]Peter Fleming:《The Siege at Peking》(围城北京)
[25]《百度百科》“庚子赔款”条目
[26]张鸣:《义和团运动(续)》
[27]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谕(公历1901年2月14日)

墨尔本号航空母舰(英语:HMAS Melbourne (R21))

墨尔本号 Naval Ensign of Australia.svg
HMAS Melbourne (R21)
Melbourne-at-anchor-honiara.jpg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墨尔本号本舰
概观
舰种航空母舰
舰名出处澳大利亚城市墨尔本
舰级威严级
制造厂维克斯-阿姆斯特朗集团巴罗因弗内斯造船厂
下订1943年
动工1943年4月15日
下水1945年2月28日
服役1955年10月28日
退役1982年3月30日
结局1985年被卖予中国广州黄埔造船厂解体,被解体前一段时间曾经作为中国海军发展航空母舰研究的一部分[1]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14,200 吨
满载排水量20,250 吨
全长211.2 米
全宽24.8 米
吃水7.2 米
锅炉4 座
动力帕森式汽轮机,双轴推进
功率40,000 匹
最高速度25 节
续航距离浬(节)
乘员860 名船员、620 名航空人员
飞行设施飞行甲板:长米 x 阔米
武器装备4 门 47 毫米炮
电子设备12 门 40 毫米对空火炮
277Q型对空搜索雷达
293Q型水面搜索雷达
装甲毫米
舰载机固定翼飞机42架(设计标准):
4架A-4G天鹰式攻击机
6架S-2E搜索者反潜机
10架反潜直升机
墨尔本号航空母舰(英语:HMAS Melbourne (R21))是曾经属于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航空母舰。建造时为英国皇家海军威严级航空母舰威严号(HMS Majestic (R77)),1947年由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购买,1955年建成服役。此舰从未参与过军事冲突及战争,惟多次与多其他船舶相撞及发生过多次严重事故,共造成了155名澳大利亚军人殉职,于1985年,被卖予中国广州黄埔造船厂解体[2]

建造[编辑]

威严号由维克斯-阿姆斯特朗集团下辖的巴罗因弗内斯海军造船厂负责建造,于1943年4月15日开始建造,于1945年2月28日由英国财政部大臣约翰·安德逊爵士的夫人主持其下水仪式。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海军部下令终止英国的造舰计划,包括已经下水的威严级及其同级的另外5艘姊妹舰。威严级的建造于1946年恢复,恢复建造的过程中修改了一些建造细节。[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是世界第三大海军,澳大利亚政府的战后海军战略规划以多艘航空母舰组成的特遣舰队为中心 [4],最初规划购置三艘航空母舰,由于预算紧缩最后在1947年6月购置了两艘:威严号和姐妹舰可怖号(HMS Terrible),总价澳镑275万。[5]可怖号已接近完工,因此继续按照原定设计完成,1948年12月16日作为悉尼号航空母舰(HMAS Sydney (R17))加入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威严号则改变设计,添加最新科技及器材。[6]在威严号继续建造期间,皇家海军将复仇号航空母舰(HMS Vengeance (R71))借给澳大利亚皇家海军代替。[6]
1949年,应澳大利亚海军的购买要求,又增加了一些建造内容,包括液压飞机弹射器、5.5°的斜角甲板、助降镜及一些新式雷达和武备。1955年1月,威严号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附近海域进行航海测试。10月,威严号更改名称为墨尔本号,由澳大利亚驻英国高级专员托马斯·怀特的夫人来命名。[7]。墨尔本号配备了808、816和817飞行中队,部署有固定翼飞机及直升机,具备了空战、海上攻击和对地攻击的能力。同年,墨尔本号起航驶至澳大利亚,途中先后经过直布罗陀海峡那不勒斯马耳他苏伊士运河亚丁湾科伦坡等地。1956年5月,抵达澳大利亚的悉尼港[8]

历史[编辑]

墨尔本号航空母舰的到来对于澳大利亚海军来说本来是提升现代化及提高作战能力的机会,然而其在服役过程中发生了多次重大事故。
墨尔本号的航海钟
1957年10月28日,墨尔本号抵达澳大利亚服役的一年半后,在阿德莱德港航行时与蓝卡号战舰相撞。由事故发生在港口中,故此受到损坏程度不高。
1964年2月10日,墨尔本号与其护航编队的航海者号驱逐舰相撞。此次后者被墨尔本号从船身中部拦腰撞断,成了两半,其后沉没。不过,澳大利亚海军调查的结果是后者的舰长严重失职,偏航进入了墨尔本号的航道。被撞沉的驱逐舰共有82名官兵殉职,而由于驱逐舰排水量达数千吨,因此两舰相撞后,墨尔本号也受到重创。舰长罗伯森给海上委员会的军舰损害报告说,墨尔本号虽然无人员伤亡,然而,许多地方已经损害。其中,1号和2号平衡水舱已经淹到了第5甲板,前舷右舷亦撞出了洞,电缆舱也可能有窟窿。 [8]
1964年年底至1967年年底,墨尔本号出访了多个国家及地区,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巴尔新加坡港、马来西亚槟榔日本横滨吴市及当时英属香港等。此外,墨尔本号亦多次参加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演习,包括“福特演习·64”和“海豹”等联合演习。其中,墨尔本号于1965年3月15日与英国皇家海军进行联合演习,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包括了鹰号航空母舰胜利号航空母舰
墨尔本号上的 S-2G反潜巡逻机
1967年秋,墨尔本号前往美国进行现代化改装,途中访问了夏威夷加州旧金山。在圣迭戈,它接收了20多架新型舰载机,包括10架A-4“天鹰”攻击机和14架“跟踪者”反潜机。随后,墨尔本号开始在美国军港进行现代化的改装,时间一直持续到1969年。期间,整艘墨尔本号的电子系统进行了全部更换。随后,墨尔本号回到澳大利亚,开始了新的生涯。 [9]
1969年6月3日,墨尔本号在南中国海巡航[10]美国海军弗兰克·E·伊文思号驱逐舰 (DD-754) 一起进行“海妖”联合演习期间发生相撞,导致了后者被撞断,当即沉没,驱逐舰上73名官兵殉职。而事后的调查结果是美国海军伊文思号驱逐舰的舰长当时在休息中,两名负责瞭望观察的军官的失职致使驱逐舰进入墨尔本号的航道。[11]
弗兰克·E·伊文思号与墨尔本号相撞事故中两舰航线
事后美国军队取消了与墨尔本号的联合演习,而墨尔本号则前往新加波进行紧急修理,后来墨尔本号返回悉尼港进行修缮工作。期间,事故仍然经常发生。1969年6月10日,墨尔本号与名为“马鲁”的船只发生碰撞。1970年,墨尔本号在悉尼港内又再与一艘渡轮发生碰撞。
1972年10月15日,墨尔本号突然燃起大火,自带的损管设施投入工作,消防员展开灭火任务。
1974年7月11日,墨尔本号又再与客轮相撞,此次事故不仅使到澳大利亚海军震惊,亦使到澳大利亚人为之震惊,从此墨尔本号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成了惹祸的代名词
1976年7月24日,墨尔本号在悉尼港与一艘日本货轮相撞。
1977年,受到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校阅活动之邀请,澳大利亚派出了墨尔本号和布里斯本号导弹驱逐舰前往英国。活动结束后,墨尔本号前往英国造船厂进行维修。次年回到澳大利亚继续进行改造工程,包括扩大飞行甲板、更换电战系统。这样的改造使得墨尔本号成为澳大利亚海军最有战斗力的军舰
然而经过改造后的墨尔本号事故依旧,1979年,墨尔本号舰上的一台锅炉发生爆炸,一些来不及躲闪的水兵受伤。同年8月22日,墨尔本号在太平洋巡弋,位于桅杆顶部的雷达天线罩突然松脱掉落大海,由于落水的零部件是该舰雷达系统的重要部分,因此该舰的工作人员迅速组织打捞工作,但是无果而终。此时一些军事评论员认为,墨尔本号如此的状态根本无法进入实战。
1980年空中俯拍的墨尔本号

退役[编辑]

由于墨尔本号接连的事故,从来未有参与战事,就造成了大量人员殉职及带来重大损失,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对其彻底失望,墨尔本号于1982年进入预备役封存。由于受到当时英国以2.5亿美元出售胜利号航空母舰的影响,及鉴于马岛战争中航空母舰的作用大不如前的表现,及反舰导弹技术的提高,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最终不仅放弃了购买胜利号的意向,更决定将墨尔本号解体处理。
接下来墨尔本号拆除了大部分的仪器装备,于1985年作为废铁卖给了中国联合拆船公司,同年5月21日,墨尔本号被转移到广州黄埔造船厂。在厂方员工通报后,解放军方面开始就此舰进行技术资料搜集(尤其是蒸汽弹射器等技术,为后来的048工程提供经验),直至2002年才进行解体工程。

参考文献[编辑]

  1. ^ Storey and Ji, p. 79.
  2. ^ 张召忠:曾有一套弹射器随二手航母进入中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网易新闻,2009-04-28
  3. ^ Hobbs, p. 5.
  4. ^ Donohue, From Empire Defence to the Long Haul, p. 33
  5. ^ Donohue, From Empire Defence to the Long Haul, pp. 38, 45–7
  6. 跳转至:6.0 6.1 Donohue, From Empire Defence to the Long Haul, p. 94
  7. ^ Hall, pp. 72–3.
  8. 跳转至:8.0 8.1 好撞之舰—澳大利亚“墨尔本”号航空母舰[2009-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3).
  9. ^ HMAS Melbourne (II), Sea Power Centre.
  10. ^ Hills, In The Wake.
  11. ^ Frame, Pacific Partners, p. 126.

外部链接[编辑]

参见[编辑]

John Mills撰文:中共长期与美对抗 美国该反击了


(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John Mills撰文/纪纯编译报导)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场与中共的战争早在1985年就开始了。当时澳大利亚航空母舰HMAS墨尔本号不知何故被中共以“废品”购入。该事件以及后来的事情令人大开眼界。
HMAS墨尔本号是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骄傲,但遗憾的是,曾经撞沉过两艘盟国舰艇——这里不赘述详情。我们来看一下中共的一个有趣的人物徐增平先生。他称HMAS墨尔本号为 “废品”,但多年来,人们发现,停靠在码头上的墨尔本号上总是站满了中国的技术人员,在研究舰上的关键部位、弹射器和制动装置。总工程师一直在与船长讨论如何维护这台复杂的机器。
邦妮‧吉拉德(Bonnie Girard)是一位中国专家、白宫自由撰稿人。她于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澳大利亚驻北京大使馆工作。她说,澳大利亚的外交官们为这笔交易感到遗憾,并且指其是一个“错误”。吉拉德说:“中国(中共)购买墨尔本号是为了研究其中的科技秘密, 而不只是为了购买一堆废铁。这是中国(中共)获取西方高科技技术的惯用办法。”
在收购墨尔本号后不久,徐增平又运用一家影子公司,收购了瓦良格号(Varyag)俄式航空母舰,处于严重经济危机中的乌克兰人很快就按照中共的意愿将其廉价售出。当时,美国国家安全专家们对于这笔奇特的交易大加称赞。殊不知,中共的海军将领们却以此为起点,规划了建立中共全球舰队的蓝图。现在,瓦良格(Varyag)号正巡逻于台湾与辽宁之间的海域。
在徐积极进行他的计划时, 中共阅读并仔细研究了我们的历史。
乔治‧杜尔(George Doole)先生曾经在中央情报局工作,他首创了影子公司。在杜勒斯兄弟(Dulles Brothers)的领导下,杜尔从Chennault夫妇手中购买了民用航空运输公司,并将航空网络的影子公司扩展到了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全球性公司。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参议院国家安全与情报委员会强行将其关闭。
中共从杜尔和杜勒斯兄弟的事例中学到了很多经验,他们精心策划了一个战略,武装共军,伺机向美国发起挑战。这相当于1934至1938年时期德国总参谋部及其滑翔俱乐部的秘密重组。

珍珠港战始于何时?

战争和冲突的形式可能是多样的,不一定都是日本的潜水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向珍珠港的战舰发动猛烈进攻等等,这是表面的、可以看见的战斗。而争夺统治权可能是多种形式的。武汉实验室的病毒泄露不是珍珠港事件,而真正的“珍珠港事件”是——芬太尼。
我们正在清除CCP制造的生物危害(也许中共一开始并不是故意泄露的,但是一旦泄露,中共会设法让危害快速地扩散到全世界)。
这是一场战争,中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用“超限战”击败美国,罗伯‧斯伯丁将军在《隐形战争》一书中解述了中共的这一战略部署。近年来,每年大约有3万名美国人死于芬太尼。但是,直至最近,美国国家安全部门才注意到“芬太尼”对于美国的巨大危害。一年3万美国人死亡,这等于是整个越南战争死亡人数的一半,比一年的枪杀案死亡人数的总和还多(根据CDC的统计数据)。
战争已经开始了。数年前, 珍珠港事件刚发生时,没有人注意到。中共利用我们的开放社会系统和过时的邮递系统将死亡输送到了我们国家。而我们的国家安全机构一直到最近才开始行动。
现在是我们反击的时候了,过去许多政府官员们在如何进行宫廷密谋和弹劾总统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是我们同心协力面对真正威胁的时候了。

战争为何持续得如此之久?

这也许不是中共最初的战争计划,但是,美国总统川普,一位伟大的英雄,在2020年2月4日发表的国情咨文讲话,使中共的策划者和领导人感到恐慌。不可否认,美国已建立了现代历史上最主要的世界经济主体。
到如今,CCP病毒已失控,因此中共利用漏洞,继续它们的策略使病毒传播到全世界。实际上,美国经济是中共的真正攻击重点和目标。这场战争似乎是一个冲刺比赛,目的是要看谁能先摧毁对方的经济和社会。这是孙子兵法与克劳塞维茨学说的结合。对此,斯伯丁将军有这样的评述:“就像我在计划科索沃的B-2空战一样,我看到了一场隐于背后的经济战争。”
中共战略的唯一问题是,它们污染和破坏我们经济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它们正在压缩美国的总体经济弹簧。等疫情一旦过去,美国的某些州的经济将会很快重启。而有些州由于某些原因,可能恢复得慢一些,由此,可能会加速人口和资本向具有更大自由度的州的迁移。但是总体上,美国的经济会重整。
而中共在其 “一带一路”的策略陷入混乱、广受相关国家抵制的同时,正拚命地试图使其陷入绝境的社会主义经济复活。同时,中共新闻部四面出击,展开“战狼式”外交,让那位在2003年被国际社会公认为“骗子”和“疯子”的伊拉克新闻部长自愧不如。

制胜的策略是什么?

在这场全球反共的战争策略中,有三个重要部分。第一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展开教育和反渗透宣传,以充分消除中共所构成的致命威胁。所有追随自由、民主、共和的美国人和世界人民必须明白,这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正处于致命的危险中。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真实的。每年有3万美国人被芬太尼所杀害,这是真实的事实。
第二,我们必须迅速建立与完善海军和空军,以防中共可能的入侵,因为极权国家在陷入困境以后,常常会入侵他国。我们现在的防范做得越好,以后我们受到的损失就越少,也可能由于我们的积极防范会使中共不敢轻举妄动。当然,同时应该切断中共的资金供应链。
我们现在就需要伟大的将军们各就各位,我们需要像艾森豪威尔、马歇尔、布拉德利和巴顿这样的将军们亲自指挥。(抱歉在这里强调作战。)强有力的海军、空军、特种作战部队、太空和网络作战是威慑中共的主要力量,我们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随时随地可以迎敌。
第三,支持中国人民摆脱中共,这是中共最担心的事情。
那么,本文开头提到的航空母舰企业家徐先生现在在哪里呢?听说他失宠了,消失了。在极权专政体系中,一个人失宠就会消失,他不会有一个全身而退的安全去处。
作者简介:
约翰‧米尔斯(John Mills)上校是一名国家安全专业人员,他经历冷战、和平演变、反恐战争、乱世以及现在的大国竞争的五个时期。他是国防部的网络安全政策、战略和国际事务的前主管。
本文表达的是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大纪元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