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南北议和后,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手中握有兵权且在北方具有实力的袁世凯于2月被选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并于3月正式宣誓就职。
1913年,即将出任内阁总理的宋教仁被暗杀身亡,当时人们怀疑与袁世凯有关。随即,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但以失败告终。之后,袁世凯经国会选举成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并通过宪法草案,采用内阁制来制约袁世凯的权力。为了不受国会限制,1914年3月,袁世凯命令召开国民大会修改1912年的《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1915年12月,袁世凯又恢复帝制,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此举遭到了举国上下的声讨,云南将军蔡锷等掀起了“护国运动”。在反对声浪中,袁世凯在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以谋求续任总统,但被护国军拒绝,同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
袁世凯在就任大总统时,副总统是黎元洪。袁世凯离世后,他由副总统继任总统。1922年,他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为脑溢血在天津去世。
对于黎元洪,学者严复如此评价道:“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国图存,断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何则?以柔暗故!遍读中西历史,以为天下最危险者,无过良善暗懦人。下为一家之长,将不足以庇其家;出为一国之长,必不足以保其国。”大意是黎元洪的道德水准,天下有目共睹,但在政治方面却过于柔弱。
而对于袁世凯,各方褒贬不一。因不是本文关注之点,是以不加详述。
袁世凯后人文革厄运
袁世凯一共有一妻九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袁世凯死后,全家人都离开中南海,并遵照袁世凯遗嘱分家。每个儿子15万元(包括银元、黄金、股票),每个女儿1万银元,每位如夫人(即姨太太)分得一幢楼。袁世凯的后人中,大部分人选择在海外生活,最有名的是袁世凯的孙子、物理学家袁家骝。
袁家骝是袁世凯第二个儿子袁克文的三儿子,生母薛丽清是南部小班名伶,因受不得拘束,在袁府待了几年后就离家出走,因此袁家骝一直由别房照料。他13岁进天津南开中学念书,在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后赴美深造,后成为卓有成就的物理学家,其妻子吴健雄亦是知名物理学家。
号称民国四公子的袁克文,还是青帮的头目,膝下有4子3女。除了袁家骝外,还有儿子袁家嘏、家彰、家楫,女儿家华、家宜、家祉。袁家彰也留学美国,并加入美国籍。
袁家楫是袁克文最小的儿子。抗战结束后,他曾到国民政府的军舰上服役,后随国民政府去了台湾。因不喜欢台湾的生活,就借去香港的机会跑回了天津。1950年中共掀起“镇压反革命运动”后,袁家楫被抓了起来,并被关进监狱3年,之后又在工厂和农场劳动改造二十多年。文革爆发后,袁家楫又被关了起来,妻子刘爱芳则多次被批斗。批斗时,红卫兵总是质问她,为什么要嫁给袁世凯的孙子,为什么还不离婚。而他们的孩子袁静和袁宏宇在学校也备受歧视。
袁家骝的三妹袁家祉嫁给了段芝贵公子段昭延,但因丈夫早逝,她独自一人带着4个子女生活,又没有正式工作,靠做临时工、给人当洗衣妇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相当艰难。文革开始后,她那间破烂不堪的房子,也被抄家抄过无数次,而且她被无休无止的批斗折磨出了毛病,一听到口号声就会发抖。
1973年袁家骝回国时,政府有人上门来通知袁家祉,给她规定了几条纪律:不准议论时事政治,不准把袁家骝带进这间破烂的房子,到车站接站时全家人都要穿新衣服,见了面不准哭,要面带笑容等等。
再说说袁世凯五姨太杨氏和她的几个孩子。杨氏有四男二女,两个女儿早亡,儿子依次是袁克桓、袁克轸、袁克久和袁克安。他们都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有着很好的国文基础,后来还曾到英美留学,接触了西方文化。他们也都娶了名门之后,包括清朝旧官的女儿、黎元洪的女儿和天津大盐商的女儿。这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袁克桓。
据大陆媒体披露,袁世凯离世后,袁克桓手中分得了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江南水泥等知名民族工业的股票,并从这些股票开始迈向实业,成为启新公司总经理、开滦煤矿中方董事长。抗战期间,袁克桓支持丹麦人辛德贝格(当时受雇于江南水泥厂),把江南水泥厂变成了南京最大的流动性难民营,在三年半里接纳过三万多名南京市民。袁克桓还用拖延方式拒绝为日军提供工业资料,其大儿子袁家宸一度被关进日本宪兵队监狱。
抗战胜利后,袁克桓的经营重点放在南京江南水泥厂和上海耀华玻璃公司上。然而,国共内战很快爆发,其实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他拒绝前往国外,反而做出了全家留在国内的决定。这一决定注定了其一家从此的命运。
中共建政后,袁克桓对中共发起的针对企业家的“三反五反,公私合营”均积极配合,为了支持中共帮助朝鲜打仗,还主动把自家花园低价出售给高干。
1956年去世的袁克桓没有遭遇文革,但其后人却没有幸免。文革中,袁克桓的五个女儿均被抄家、批斗、剃头,无一例外,三女儿袁家蕖家里更是被抄得一双鞋都不剩。
袁家人命运发生改变是在袁家骝回国后。中共为了统战的需要,改善了留在大陆的袁家人的生活。比如袁家楫获得了自由,后来在天津市交通局下辖的汽车修理厂工作,还成为天津市的政协委员。然而,中共做过的恶事不是这样的改善就可以抹去的。
黎元洪后人的文革之痛
黎元洪只有一妻一妾,即发妻吴敬君和如夫人危文绣。黎元洪和吴敬君一共养育了二子二女:长女黎绍芬,长子黎绍基,次女黎绍芳,次子黎绍业,“芬芳基业”无疑体现了黎元洪的期望。也正因为抱有这样的期望,他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他请先生在家中设馆,子女们既学古诗文,也学数理化,并特别重视英文。
在黎元洪的四个孩子中,黎绍芳、黎绍业因体弱多病没有读大学,黎绍芬和黎绍基则有读大学和海外留学的经历。黎绍芬是1919年创建的南开大学的首届学生,与周恩来是同班同学。1923年,她大学毕业后,在黎元洪的支持下,前往美国留学。她常常写信给父亲,讲述在美国的见闻。
四年后,黎绍芬取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启程回国。回国后,深感荣耀的黎元洪为其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会,并取消了多年来不准女儿和男客讲话的规矩。
黎绍芬先是在天津教育局担任督学,后出任天津第二女子中学校长,32岁时才与天津世家子弟徐璧文成婚。1949年中共建政后,黎绍芬加入了“民革”,帮助中共做了不少统战工作。然而,随着文革的到来,有着诸多海外关系的她也成为了批判的对象,1966年12月8日,她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5岁,与父亲黎元洪同寿。
1903年出生的黎元洪的长子黎绍基,父亲对其寄予了厚望。1920年,黎绍基被送往日本贵族学校求学,1923年,回国进入南开政治系学习。1928年黎元洪去世后,黎绍基继承了父亲所投资实业公司内的职务,担任中兴煤矿董事等。后来煤矿为日军所占,他避居上海拒绝与日方合作。抗战胜利之后,复兴煤矿的同时他大力发展下属的轮船公司。其后暂居香港。
1949年中共建政后,黎绍基受到了中共的邀请前往北京。在宴会上,他见到了周恩来,并为中共欺骗之语打动,选择回大陆发展实业,同时将停泊在香港的二十余艘船驶回大陆。之后,他与其他董事一起申请中兴煤矿公私合营,获得批准,轮船公司的业务,则纳入了上海航运局的规划内。
同姐姐黎绍芬一样,黎绍基也没能在文革中逃过迫害。他的家被抄,银行存款和海外子女的汇款都被冻结,每月的生活费用十分微薄,不得已他前往天津的弟弟黎绍业家中避难。1983年病逝,其子女均在海外留学,幸未留在大陆。
黎元洪的次女黎绍芳嫁给了袁世凯的第九子袁克玖,除了身体不好,更因为不满意自己的婚姻,在1945年病逝,年仅38岁。
而黎元洪的幼子黎绍业,个性内敛,喜爱古文、历史、古琴、书法,迷恋佛学。在父母病逝后,他曾一度想皈依佛门,被家人劝阻,其后协助兄长经营实业。文革中,他也因其家庭背景,受到了冲击。他的大儿子黎昌骏在文革第二年就被迫害致死,女儿黎昌若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劳动,1977年调回天津,不久病逝。黎绍业则病逝于1996年,享年84岁。
袁世凯黎元洪死后不得安生
不仅仅是袁世凯、黎元洪的子孙遭到了中共的迫害,而且他们自己死后也不得安生。文革时,位于河南项城袁寨的袁家祖居地遭到了巨大破坏,几百间房子只剩下50多间,不少是危房。袁世凯墓也受到了冲击,部分建筑物被损毁。而黎元洪的坟墓则被红卫兵用炸药炸开并挖掘,部分随葬品被省博收藏。2012年大陆有媒体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导。
根据武汉一位民间收藏爱好者余长庭先生偶然发现的档案材料,黎元洪墓是被作为“四旧”坟墓“查抄”的,是当时所谓的“革命群众”和“红卫兵小将”有组织的行为,并非此前传说是两派红卫兵突然挖掘;被掘时间也首次以档案文字得以确认:1967年6月5日;“查抄单位”则为当时的“湖北省林业厅综合勘测设计大队革命群众组织”。档案材料中最有价值的是一页《查抄物资上交清单》,它清楚地记录了当时黎墓被挖掘后,仅有部分随葬物品交至省博馆藏,还有一批随葬物品被“截留”,变价80.02元冲抵了“炸墓开支”。
结语
显而易见,发生在袁世凯、黎元洪两家的悲剧不过是那个时代诸多悲剧的缩影而已,而每一次将历史的真相翻出,心中泛起的是阵阵悲凉,但更深切地意识到的是:中共不除,其害国害民的行径就一天不会停止。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