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中国二胎家庭的焦虑 “没回头路可走”

 中国二胎家庭的焦虑 “没回头路可走”

记者方晓综合报导)自中共开放二胎政策后,不少家庭生育二胎,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下行,裁员潮与失业潮冲击着普通家庭,特别是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近日,大陆社交媒体上,二孩妈妈们现身说法,她们的无奈与心酸引起广泛共鸣:“失去自我”的焦虑与“没回头路可走”的绝望感,让她们负重前行。她们希望那些条件一般的家庭在是否生二胎一事上慎重行事。

31岁妈妈:找不到自己 身体也垮了

近日,中国大陆社群媒体上,二孩妈妈们“后悔生二胎”的吐槽视频引发广泛共鸣。

一名1994年出生的二孩妈妈在自媒体中说,她特别羡慕那些还没有结婚、没有生育的女孩,特别是还没生孩子的大龄女孩,她们能够提前认清自己的状况。

她说,自己生了两个女儿,大的四岁,小的两岁。一天“早上我送姐姐去幼儿园,她说:妈妈,你天天在家忙,都没有陪我。我当时一下就很难过:其实我在家没忙什么,就是天天在家抱着个手机。以前我选择生孩子的时候,我以为我喜欢孩子,甚至我觉得孩子多生点热闹。那时候心理心态特别积极。”

她表示,当时的老大特别好带,从来没有什么受伤、身体不舒服的情况。是她一个人带得老大,亲属们就没有很大的压力。“他们就催我生二胎,都说两个孩子好。我那时候也没完全死心,也觉得两个就两个吧。没有太大的主见就默认了。但是怀孕三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后悔了,自己又拿不定主意,怕以后再后悔,所以就硬着头皮往前走。”

她感慨道:一个成年人都需要关心和爱,更别说一个孩子了。她形容自己生了二胎之后的生活是“找不到自己了”。有了孩子后心慌,想赚钱。把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抛至脑后,结果孩子没照顾好,夫妻感情也不好,钱也没赚着。自己也是满身的毛病,胸又开始疼了……

她强调,自己很羡慕那些能够提前认清自己状况的女孩。那些还没有生育的女孩即使已经结婚了,还有回头路可走。但是一旦生了孩子,就没有任何回头路可走了。生一个还好,再难还能扛着,如果生了两个孩子,负担会特别特别重。“大家真的要谨慎,只要你内心有疑问:我要不要生两个、该不该生两个、我能不能生两个的时候,就是对你自身的情况以及周遭人的不确定。自己心里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杭州二孩妈妈:如果能重来 不会要二胎

另一位在杭州的二孩妈妈在自媒体视频中谈自己生二胎后生活上的变化及感触,她的女儿今年13岁,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奉劝国内的年轻女孩如果家里条件一般,能不生二胎就尽量不要生二胎了。

她说,我后悔生了二胎,很多人都觉得有儿有女是好事,人生才完美,但对家里条件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真的不像想像的那么完美。像我们这种双职工的普通家庭,扶养两个孩子真的太累了,每天都为工作奔波,然后是照顾家庭,辅导孩子功课,这是每天的日常。五点半下班,路上通勤一个小时,六点半到家就马不停蹄地烧晚饭。晚饭后辅导孩子写作业,到晚上十一点还陪着孩子。孩子如果写作业的速度加快,那么质量就堪忧了。

而对他们这个家庭来说,扶养两个孩子经济上的巨大负担让他们不堪重负。“老大一年补习费五万,老二一年四万。一想到孩子以后的学业和家里的经济情况,再想到以后孩子结婚生子,这些压力就让我时常会想如果我没生二胎,生活负担就会减轻一点。但我也只能接受现实。如果让我重来一次,我真的不会生二胎了。”

中国经济疲弱 民众处于焦虑不安中

这些妈妈的后悔不是孤例,而是当前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这反映出在育儿成本高昂、女性职场歧视、家庭支持不足等社会结构性问题下,个人面临的无力感。

上面两位二胎妈妈的吐槽引起不少共鸣,一些二孩妈妈跟帖表示,两个孩子的家庭并不欢乐,而是压力山大。生二胎并非简单添碗筷,而是家庭结构与生活节奏的重构。她们对育儿制度和家庭支持体系提出质疑。

博主“蛋小黄”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老百姓都意识到自己的经济能力下降。预计但凡这一两年没有怀孕的女性,以后都不会生。或者有的打算生两个孩子,也许改主意了只生一个。打算生一个的,可能一个都不生了。如果根本就打算不生孩子的,可能就不结婚了。即使现在条件还可以的人,现在也不敢生了。因为害怕万一哪天收入下降了怎么办。

他认为,打算生孩子的家庭,夫妻会考虑万一两个人在35岁被裁了怎么办?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他们不敢生孩子最主要的原因。

他说,除非你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预期——未来日子会越过越好,哪怕是辛苦也可以找到工作赚钱。而经济不好的大背景下,每个普通家庭都必须节衣缩食,有孩子的家庭也会节省孩子的开支,这样心理落差会很大。很多夫妻会考虑,与其这样还不如不生孩子了。

博主“侃见”曾引用数据强调养育新生儿的巨大成本:全国养育一个0到17岁孩子的平均成本约53.8万元,算上大学更高达68万元;若在一线城市,上海养育一个孩子到17岁的平均成本高达101万元。他戏称孩子是“四脚吞金兽”,养一个孩子相当于在四五线城市贷款买一套房。

新浪网曾刊发署名分析文章,总结二胎家庭“三大悲惨现状”:生活质量下降、经济压力加大、母亲承担过重育儿责任,呼吁“慎重考虑”。

搜狐曾做过访谈,回溯14位妈妈“生了二胎后的心路历程”,其中不少妈妈坦言“后悔了”“没时间陪伴”“自己快熬成黄脸婆”。也有少数妈妈表示,熬过去就觉得值得。

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曾报导,“第一批二胎人群”在政策放开后,也面临焦虑与压力……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美国各年龄段的资产统计

 美国各年龄段的资产统计,感到十分的震惊,30岁以下人群的资产中位数不到1万美元,奋斗一辈子的老年人也就20几万,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在美国工作过的朋友都知道,靠工资是一辈子也发不了财的,美国的税率极高,工作的成本也极高,自己需要租房,买午餐,买保险,必须有辆车等等,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能存下的钱微乎其微。巴菲特曾经感叹,自己一年缴的税还没有秘书多,即便如此,几届总统还要给工薪阶层加税,却给资本增值,也就是股票投资减税,充满正能量的巴老曾几次呼吁给富人加税,给劳动者减税,为巴老点赞!


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

“4个麻烦”蔓延各地!中国上亿家庭受影响较重?需引起高度重视

 2025年上半年,席卷全国的经济寒流,让无数家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李大姐便是这千万家庭中的一个缩影:儿子大学毕业后求职屡屡碰壁,女儿婚后因压力过大不愿生育,丈夫单位效益下滑导致降薪30%,年迈的公公婆婆也需要悉心照料,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这,并非个例,而是当下中国无数家庭共同面临的困境。

权威数据显示,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222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虽然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1%,但这个数字掩盖了无数像李大姐儿子一样焦虑等待机会的年轻人。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三年累计跌幅高达30%,让许多家庭的财富大幅缩水,原本赖以安居乐业的房产,如今却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实际上,四个严峻的挑战正交织影响着亿万家庭的福祉:就业压力剧增、房产资产大幅缩水、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养老重担以及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这四大难题,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人焦头烂额,更遑论它们同时来袭。


首先是就业市场的剧烈震荡,对中年人与年轻人造成双重打击。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让许多传统行业面临洗牌。2024年,仅银行业就有超过20万个岗位被智能系统取代,客服、流水线工人、餐厅服务员等职位首当其冲。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更是引发了连锁反应,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相关企业裁员人数高达85万人,建筑、家居、装修等关联行业也受到严重冲击。40多岁的张师傅,在装修公司干了15年,技艺精湛,却因市场低迷被迫失业,再就业之路步履维艰。

而年轻人的就业压力更是有增无减。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小王,本以为专业对口,就业前景光明,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残酷。招聘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项目经验,甚至还要熟练掌握最新的AI工具。1222万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求职之路异常艰难。

其次,房产资产大幅缩水,让许多家庭的财富基础遭受重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房产占居民家庭总资产的比例高达77%,这意味着大多数中国家庭的财富主要依赖于房产。然而,自2022年起,国内房价持续下跌,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主城区房价较峰值分别下跌28.3%和42.1%,甚至跌回2015年的水平。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跌幅更为惊人,有些地方甚至腰斩不止。更令人担忧的是,房屋的流通性极差,积压的二手房越来越多,却乏人问津。在河南南阳,二手房挂牌量高达8.7万套,而2025年一季度成交量仅为1200套,较六年前暴跌63%。王阿姨2019年在县城购置的一套120平米房产,如今市场价已缩水至当初购置价的一半,这让她感觉多年的积蓄付诸东流。

再次,人口结构的变化加剧了养老的压力。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比达22%,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4-2-1的家庭结构普遍存在,一对年轻夫妇需要赡养四位老人,还要抚养一个孩子,这种“倒金字塔”式的家庭结构,让中年人身心俱疲。养老服务机构数量虽在增加,但护理人才的匮乏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使得许多家庭难以找到合适的养老解决方案。

最后,持续上涨的生活成本进一步加剧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虽然CPI数据显示通胀并不严重,甚至出现通缩迹象,但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支出却在持续攀升。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育儿成本高达40万到100万不等,这还不包括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的费用,许多年轻夫妇因此望而却步,生育意愿大幅降低。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5.9万对,新生儿出生人口仅195万,创近十年新低。

这四大挑战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复杂的困境,让许多家庭感到无力应对。


责任编辑: 叶净寒  来源: 重楼黛情 

中国人做好资产贬值准备?四件事建议别做;泪崩!留美海归富二代,突曝上海真实生活

 中国从今年开始,要做好“资产贬值”的准备?这四件事情建议别做。 川普总统周二表示,Meta将投资500亿美元建设路易斯安那数据中心。 上海房价跌跌不休,南加华人半价抛售上海房产,转而在洛杉矶买房置业。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渐停滞,各地频繁传出工厂苛扣薪资或直接停止支薪的消息,中国人的“好日子”啥时候是个尽头。

中国从今年开始,要做好“资产贬值”的准备?这四件事情建议别做。

川普总统周二表示,Meta将投资500亿美元建设路易斯安那数据中心。

上海房价跌跌不休,南加华人半价抛售上海房产,转而在洛杉矶买房置业。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渐停滞,各地频繁传出工厂苛扣薪资或直接停止支薪的消息,中国人的“好日子”啥时候是个尽头。

近日,上海博主“老严上海吃低保”发布多个视频,讲述自己作为一名富二代、美国硕士,中年返贫的真实经历,中国的就业市场太残酷了。

中国从今年开始,要做好“资产贬值”的准备?这四件事情建议别做

进入到2025年之后,很多专家都认为,中国物价快速上涨的时代即将到来。主要原因是,央行的货币超发严重。截止2025年6月底,广义货币M2飙升到330.29万亿元。M2的规模是GDP得2倍。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通胀不但没有来,现在还进入到通缩的周期。比如,像汽车、房子、奢侈品等商品的价格还在调整周期之内。

博主“平说财经”日前发文称,面对当前国内经济处于通缩周期,有业内人士提醒大家:从9月起,或要做好“资产贬值”的准备。以下这4件事情尽量别做.

第一件事,不要追高股市.

最近这一轮股市上涨完全是资金推动型的行情,这就注定本轮股市行情不可能会走太远。

我们还要奉劝中小投资者不要盲目追高股市。因为,一旦在股市高位被套,投资者不但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要想解套就只能等下一轮牛市,那就不知要再等多少年了。

第二件事,谨慎购买理财产品。

最近,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的情况开始逐渐增多,已经有投资者蒙受本金损失。主要原因是货币市场收益率下降,债券市场的风险在快速上升。

第三件事,不要投资买房

现在国内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收入之比达20-25,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达40。这意味着未来房价还有继续调整的空间,预计进入到9月份之后,国内房价还会延续之前下跌的走势。

第四件事,不要盲目创业

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投资创业的梦想,万一创业成功,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但事实上,现在创业的成功概率非常低,真的是“九死一生”。所以,不建议大家在经济通缩周期内盲目创业。

在经济通缩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购买一些无风险的投资产品(比如,国债、大额存单等),只要你的本金不失,将来就会有很多抄底资产泡沫破灭,以及投资创业和理财的机会。

川普:Meta的路易斯安那数据中心将投资500亿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表示,科技公司元宇宙(Meta Platforms Inc.)计划投资500亿美元在路易斯安那州农村地区建设一个超级数据中心。

川普周二(8月26日)在内阁会议上率先透露这一消息。

“当他们说要斥资500亿美元建造一个工厂时,我心想,‘这到底是什么工厂?’”川普一边说,一边举着一张打印好的A4纸。据悉,这是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给他的拟建工厂外观图,蓝色建筑貌似老式电话,不过面积居然有纽约曼哈顿那么大。

Meta正斥资数千亿美元,力图成为人工智能竞赛的主要参与者。该公司公开表示,其在该数据中心上的投资就将超过100亿美元。

上海房价大跌几百万,华人半价抛售转洛杉矶买房

中国房价持续承压,一线城市上海同样如此。南加华人半价抛售上海房产,转而在洛杉矶买房置业。

有华人表示,“害怕中国的房价还会再跌,就快跌破本金。因此卖掉中国房屋,想把财产转移到美国这边。”

华人李为明一家,在洛杉矶生活、工作已有3、4年,最近买下洛县格兰杜拉(Glendora)的独立屋,告别租房日子。促使李为明迅速购买当地房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海房价大跌,“房子在上海郊区,房屋本身历史遗留问题比较严重,最高时房价320万人民币(约45万美元),现在成交价仅165万人民币(约22万9000美元),跌了一半”。

据李为明对上海房产了解,如今很多房子几乎已跌至10年前价位,“新冠疫情后房价走跌,开始跌势较慢,2024年、2025年跌得快。”

新浪财经相关报道指出,上海房价已经历长时间下跌,数据表明,一些地段的房价,可能跌至2016年水平,另一些区域如临港、大虹桥等房价已触底。此外,2000万人民币(约277万美元)以上的高端房源跌幅较大,部分原因与外资撤离有关;老旧小区跌幅也比较大,出现很多无人问津的房源。

中共杀鸡取卵!中国人“好日子”还在后面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渐停滞,各地频繁传出工厂苛扣薪资或直接停止支薪的消息,许多民众也直接采取行动,试图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将在9月1日推出的强制缴纳社保政策也对大量中国中小型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X推主“李老师不是你老师”透过 X发布推文指出,当地时间23日,中国电子商务公司京东集团在西安的 Outlets门市开幕。然而,聚集门市抗议讨薪的京东员工数量却比前往 Outlets购物的民众更多,许多京东员工聚集在通道出入口,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公司的不满。最终,京东集团以“人流量过大”为由,对入场民众数量进行管制,随后直接暂停营业,试图回避维权民众的请求。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的另一篇推文称,当地时间22日,云南商务职业学院超过600名毕业生联合发声,指控学校以“实习”为由,要求所有毕业生“进工厂打螺丝”,并以毕业证书作为威胁,强迫所有学生配合学校的决策,“甚至就连最受尊重的医学系毕业生,也必须进厂打螺丝”。

推主“昨天”也透过 X分享影片表示,当地时间20至21日,位于广西省桂林市苏桥镇的比亚迪工厂工人发起联合罢工,要求比亚迪执行桂林市公布的最低薪资标准每个月2,200元(折合新台币约9353.09元)。但比亚迪让当地政府介入此次罢工抗议活动,此次活动也以失败告终。

X推主“老司机”也讽刺地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撤离中国、中国政府“杀鸡取卵”强制缴纳社保,离不开中国的民众只能“继续享受伟大祖国的关爱”。“老司机”认为,中国政府未来可能制定更多“关怀人民”的政策,“中国人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泪崩!留美海归富二代,突曝上海真实生活

近日,上海博主“老严上海吃低保”发布多个视频,讲述自己作为一名富二代,中年返贫的真实经历。

“我住在上海最好的地段之一啊古北,失业一年多了没有收入,物业费都要交不起,然后自封古北最穷应该没有争议。”他介绍说,自己住在上海古北富人区,夫妻俩都是美国硕士,妻子做全职太太,两个小孩读私立学校。

他创业失败,已经失业一年半了,找不到工作,老本呢也快吃完了,买了很多的保险,保费也交不出了,现在连物业费都缴不起了,一家人的生活严重降级,他本人也感到焦虑迷茫,经常失眠

他表示,创业失败之后做了各种尝试,都没赚到钱。现在身体也出问题,高血压高血脂,然后尿酸高,五高里面有了三个,还查出来颈动脉斑块。“所以我本来就一直在想我38岁,怎么身体就这么差了,我又不抽烟又不喝酒,就睡觉稍微晚一点,为什么一身老年病。”

我创业失败之后投简历,从一个月4万一点点往下降,降到大概1万5,根本没有人鸟我,因为现在留学生啊真的太多了,真的不值钱,在上海全是高学历的年轻人,我一个38岁的老灯啊,在公司的眼里性价比最低。

暴跌98%!中国巨头撑不住了

 暴跌98%!中国巨头撑不住了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5/0831/2270431.html

炮一响黄金万两,一场补贴混战,让美团感觉被掏空。

就在刚刚,美团2025第二季度财报出炉,市场早已预测这家巨头会为补贴大战买单,但没想到这个“单”竟然这么贵。

数据显示,它二季度(4、5、6月)的营收达到918亿,增长11.7%,但是利润只有2.2亿,比去年同期的112.5亿暴跌了98%!

这是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就好比你开了家饭店,为了吸引顾客,原价500块的一桌菜,你打2折、只要100块。

这个价压根不够成本,卖一单亏一单,随着一桌桌人来、一桌桌人往,翻台率爆棚,但一算账,营业流水确实大幅增加了,可那400块是你饭店倒贴的,因此利润是亏的。

外卖补贴大战跟这个一样,但美团利润暴跌98%却也远远超出市场预期,拿去年同期112.6亿来比较的话,相当于今年二季度至少烧掉了100多个小目标!而且几乎是纯利润。美团股价闻声闪崩,当天暴跌近14%,大批投资者直接亏麻了。

短短三个月,就几乎烧掉了整个集团的全部利润,这种“掏空式”补贴,就算阿里美团这种巨头,也是在咬牙硬扛,两方要是再多搞几次红包雨,说不定家当都被败完了。

而且关键在于,你会发现,烧了这么多钱,市场上没有任何赢家,几乎全是受害者。

首先,美团、阿里、京东,没一个算是赢家。京东在今年2月进军外卖市场,这一举动将阿里彻底点醒了,自身旗下就有“饿了么”这个即时配送窗口,点外卖就能给自身引流,身处宝山而不自知。

很快阿里在4月底将淘宝上的“小时达”变更为“闪购(外卖)”,对标美团,在7月2日又宣布开启12个月、500亿补贴计划。自此,原本温和的外卖市场竞争,一下子飙升到补贴大战,上演“周六我全包”、“零元购”。

但补贴总要买单的,美团的利润下跌98%不再多说,京东二季度利润亏损147亿,阿里利润同比下降约104亿。

京东因为初入外卖领域、前期成本高,但阿里和美团相当于分别烧掉了100多个小目标,而且市场份额并没有因为烧钱就改变多少。

其次,商家单件利润变薄,赚的是跑量的钱,并没有真正吃到补贴红利,做奶茶做饮品的服务员忙到跳脚,也涨不了多少激励。

当然,有人说骑手是赢家,因为很多人日入过千了。对此我只能呵呵,人家是凭双手双脚送外卖,赚的都是体力和电动车骑飞快的辛苦钱,哪算什么赢家啊。

还有人说消费者是赢家,这个我觉得更不是,大多数补贴都砸在了奶茶等饮品上,奶茶店的订单都堆成山,的确,你花很少的钱就喝上第一杯奶茶。但这些玩意含糖量贼高,咖啡还含有咖啡因,一场补贴大战,怕是糖尿病发病率、心脏病都得飙升。

再便宜也不能多喝。

不但压根没有真正赢家,这场补贴大战还对堂食的饭店餐馆造成巨大冲击,最倒霉的也莫过于他们。

因为这些堂食的商家,利润主要来自于顾客堂食,而非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堂食店如果参与,扣除平台扣点和补贴成本,一份外卖,店家的实收金额会大幅低于标价,利润微薄,压根撑不起堂食餐饮店。

奶茶店可以靠薄利跑量能赚钱,但有大厨、有服务员,还有一两百平米甚至更大店面的餐馆,压根没法靠外卖跑量来生存,就算你想,也没这么多外卖点单量。

如果不参与,堂食客流量又会被平台补贴卷走,到饭店堂食的变少,餐馆直接被饿死。

等于说,补贴大战让众多堂食餐饮店陷入“左右互搏”,怎么样都是个输。

仔细拆解下来你会发现,这种低于成本的补贴战,同时在制造

多输局面。

美团业绩“暴雷”还没完,二季度利润暴跌98%,但三季度可能更惨。

因为光是7月的前两周,阿里和美团就上演两轮史无前例的补贴大战,“满25减21”、“满16减16”......双方“零元购”“掏空”式补贴大战,撒红包像不要钱一样,奶茶店小哥都直呼做不完。

而7月属于第三季度,面对可能比第二季度更狠的补贴,三季度它的外卖业绩很难会比二季度好看。

所以美团的股票为什么这段时间一直跌,说到底是业绩在说话,毕竟你都大笔烧钱了,业绩又怎么可能好得了。

最后,平台补贴大战本质上就是一种恶.性.竞争和恶.性.内卷,不仅卷坏了商家,扭曲了正常的市场供需关系,而且吹大了外卖消.费.泡沫。

整个行业“脱缰”、陷入非理性,相当于几巨头一齐在破坏行业生态,不但没有创造增量价值,反而扰乱了正常价格体系,造成多输局面。

7月3号和12号两个周六,阿里美团上演两轮史无前例补贴大战,引发餐饮界震动,7月15号遵义一餐饮商会发文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

国家不可能坐视,紧接着7月18号,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平台,8月1号上午,三巨头几乎同步发文抵制不正当竞争。至此,简单粗暴的外卖补贴战算是彻底告终。

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教训”,谈话和口头承诺说不定过几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还是形成法律法规来约束。

果然,7月23号,三部委联合起草的《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布,对抽佣、大数据杀熟、补贴等等全部进行规范。

十年前的网约车补贴大战,十年后的阿里美团外卖大战,都将因为这一文件彻底成为历史。

谁再想复制“零元购式”补贴大战,就得好好掂量掂量。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燕大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