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29日 星期六

明末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是爆发于明末的一场农民战争。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终于引起农民起义的爆发。
编辑摘要
目录
1 简介
2 背景
3 经过
4 影响
5 杰出领袖

明末农民起义 - 简介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明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至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流动作战到运动流动作战,终于推翻明朝的战争。

明末农民起义 - 背景

当时正是明朝末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天灾人祸不断发生。明末政治腐败,农村破产,压迫剥削日益加重,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连续多年闹灾荒土地都被皇亲贵族地主豪绅霸占了。千百万农民身上无衣,口中无食,受着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李自成从小就因欠债被迫给姓艾的地主牧羊。21岁那年,他打伤了地主,逃到银川当一名驿卒。当时,全国到处都有农民起义爆发。1627年,陕北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数百农民杀死知县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陕北巡抚得报后,因怕受到朝廷怪罪,充耳不闻,起义队伍乘机迅速扩大。1628年,王嘉胤、王大梁、高迎祥和王左卦等纷纷起兵响应。李自成、张献忠约在1630年前后也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1630年,张献忠在陕西米脂十八寨起义,自称“八大王”。李自成也杀死贪官造了反,在他舅舅高迎祥领导的起义军中当“闯将”。1635年,明朝派洪承畴出陕西,朱大典山东,两面夹攻起义军。斗争的实践教育了起义军,他们深深感到,只有联合作战才有力量。1635年,各路起义军会师于河南荥阳,共13家,72营,在一起共商对敌之策。

明末农民起义 - 经过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崇祯元年七月,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在陕西府谷等地首举义旗,全陕响应。从崇祯元年至三年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陕境共有义军100余部。千部官军边兵,因缺饷哗变,亦加入义军,并成为骨干。此时义军作战,自发性、盲目性强。明廷令三边总督杨鹤采用“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战略。但明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已就抚者,纷纷再起。杨鹤为此入狱,洪承畴继督陕西,改用“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方针,集中兵力进攻陕西义军。各部义军先后东进,四年至六年,活动中心移至山西。作战亦由极度分散,各自为战发展为相对集中,互相呼应。高迎祥、张献忠、李白成、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号称36营,一度破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城。六年冬,高迎祥等24营10余万人突破官军包围,转进至豫西楚北,以郧阳为中心,分部来往穿插于豫楚川陕之间,利用官军分兵守境,互不协同的弱点,进行游击性质的流动作战。

明廷为改变“事权不一、相互观望”之被动局面,改用“集中兵力,全面围剿”方针。七年,以陈奇瑜为五省总督,统一指挥陕晋豫川及湖广官军,由四面分进合击,企图一举尽歼各部义军。义军相继转进汉中,围剿落空。明思宗朱由检撤陈奇瑜,以洪承畴继任五省总督。当其调动官军入陕,重新组织围攻时,除李自成仍坚持流动于陕甘外,其他各部再次转进河南。洪承畴率主力出关追击。义军于八年初,分三路分进:一部西返陕西,一部北进山西,一部东入凤阳(参见凤阳之战),焚毁皇陵。洪承畴军三月间至河南时,义军已大部又集中于陕西。洪承畴匆匆回军关内。李自成在宁州、真宁两歼官军,破咸阳,逼西安。高迎祥、张献忠等乘官军被牵制于陕之机,三度进入河南。明廷认识到在义军流动作战情况下,全面围剿,势难成功,又改用分区负责,重点进攻的方针。以卢象升为五省总督,专治中原;洪承畴专治西北,各自负责,相互协同。当年冬及九年春,高迎祥、张献忠在河南连续失败,兵力损失过半,残部再返陕西。此时,李自成在兴平等地亦多次失利。明廷为加强陕西攻势,令孙传庭全力进攻汉中的高、张各部,令洪承畴专力进攻陕北的李自成等部。七月,高迎祥在整厔(今陕西周至)被俘杀,余部走归李自成。此时,清军入边,破昌平等16城,朱由检急调卢象升率军驰援,中原压力减轻。张献忠乘机复起,联合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沿江东进,分散活动于蕲州、霍山一带。十年,朱由检再命熊文灿为五省总理,并增派禁军1200人,组织新的围剿。

李自成进军四川,一度破城l0余座,但在十一年返陕时,在洮河一带遭洪承畴及孙传庭军袭击,败走岷州。与此同时,张献忠在南阳亦为左良五军击败,负伤退谷城。熊文灿遂改围剿为招抚。刘国能、张天琳、张献忠、罗汝才,先后降明或就抚。李自成率残部活动于川陕边境山区,农民起义陷入低潮。九月,清军两路入边,京师戒严,洪承畴、孙传庭率军入卫,西北官军减少。十二年,张献忠、罗汝才、张天琳等先后再起,破房县、保康,在罗猴山痛歼左良玉军。朱由检杀熊文灿,派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军进剿。十三年初,罗汝才曾在香油坪击败官军,但不久与张献忠先后败于玛瑙山及夔州,被迫转进四川。杨嗣昌率主力追击入川。李自成乘机于十一月进入河南,迅速发展为数万人。农民军首义至此时,优势官军始终处于战略进攻地位,农民军则处于反围剿、求生存的地位。各部时分时合,忽东忽西,寻找空隙及薄弱点进行袭击,以调动疲惫敌人,在有利时机,形成战役战斗上的局部优势,出其不意打击削弱敌人,在战斗中保存并发展自己。
经过13年的游击流动的作战,逐渐集中,至十三年底,汇合为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为首的几支农民军。在多次反复起伏的战争实践中,渐趋成熟。特别是李自成,吸取知识分子意见,开始实施“行仁义,收人心”,“据河洛,取天下”的战略。政治上实施“免粮”、“安民”、“平买平卖”政策并大力开展瓦解敌人的宣传工作,形成“民皆附贼而不附兵”的局面,军事上实施运动流动作战,开始向盲军战略要点进行机动进攻。十四年初,攻占洛阳。张、罗联军在四川大败官军于开县黄陵后,以一夜300里之速度,摆脱追击官军,于二月间返楚袭破襄阳(参见襄阳之战),杨嗣昌畏罪自杀。罗汝才因意见不合走附李白成。张军在信阳战败,转进安徽。李自成在十四至十六年间,三攻开封(参见开封之战),五歼官军主力,攻破襄阳,并在汝州之战中全歼孙传庭主力:破潼关,入西安,尽占秦、陇全境及晋西山区,并收编大部三边官军。此时,张献忠亦已攻下汉阳、武昌。战略形势发生质变,农民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十七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席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朱由检自缢,明王朝的统治终于被农民起义推翻。张献忠部亦于当年八月攻占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
明末农民起义作战地图明末农民起义作战地图
李自成进京后,面临的形势是如何消灭明朝残余势力,其中力量最强的是盘踞在山海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吴三桂本待归降大顺,四月初,忽闻大顺军在北京逮捕明勋戚大臣严刑追赃助饷及自身家眷被拘的消息后,击走唐通,部署防御,并向关外清军乞兵。与清军联合镇压起义军。四月,李自成亲率大军攻打吴三桂,在山海关激战(参见山海关之战)。在满汉军队联合进攻下,李自成失败,撤回北京。二十九日匆忙称帝,建国大顺,次日退出北京。李自成撤出北京后,有计划地实施战略退却,经山西平阳、韩城进入西安。
清军在清顺治元年(1644年)冬分兵两路进攻西安,次年二月潼关失守,李自成从西安经襄阳进入武昌,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遭到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大西军,张献忠于次年七月撤离成都,北上与清军作战,十一月牺牲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李自成、张献忠牺牲后,农民军余部继续坚持战斗,大顺农民军分为两路,一路由郝摇旗、刘体纯等领导,活动在洞庭湖以东地区;另一路由李过、高一功领导,活动在洞庭湖以西地区。大西农民军在孙可望、李定国率领下转入川贵,坚持抗清斗争。清军集中兵力镇压义军,李过病逝,高一功、刘体纯、郝摇旗等战死,孙可望降清,李定国兵败。到顺治十五年(1658年),明末农民军余部完全失败。

明末农民起义 - 影响

明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末农民战争最典型的战术是流动作战,具有很大优越性,义军时分时合,神出鬼没,使明军疲于奔命。明军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因督抚与武臣存在矛盾,军政腐败,军队没有战斗力,且分兵作战,在具体战役中往往只有起义军的几分之一,常常失败。农民起义军在战略策略上运用恰当,渑池突围完成了战略转移,后来从流动作战转为阵地战,避免了不利条件,变被动为主动。起义军军纪严明,战斗力较强,与明军形成鲜明对比。但是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如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起义、赤眉起义、黄巾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北京后,军事首领滋长了腐化思想,政治上处理不当,军队纪律松弛,战斗力下降,在明清军队进攻下功败垂成。但农民军将士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都激励着后人。

明末农民起义 - 杰出领袖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党项族。原姓拓拔,原名鸿基。以西夏党项族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 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 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吴三桂,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满清,继续抗清斗争。

李自成少年喜好枪马棍棒。父亲死后他去了明朝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当驿卒。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在崇祯元年(1628年)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就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同年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

张献忠
张献忠张献忠
1606~1647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字秉吴,号敬轩。陕西延安府肤施县柳树涧(今属延安)人。 张献忠初为延安府捕快,后至延绥(今榆林)当边兵。崇祯三年(1630),于陕西米脂聚18寨之众响应农民军首领王嘉胤起义,自称西营八大王。四年,与农民军首领罗汝才受明总督洪承畴招抚。次年复起,从农民军首领王自用转战山西,为36营主要首领之一,,在沁州(今沁县)、辽州(今左权)两败明军。随王自用进入豫北,破修武,开库劫狱,执杀县令、典史。六年,与农民军闯将李自成等于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斩其部将杨遇春。
后从农民军首领高迎祥渡黄河,转战豫西、陕南、湖广。八年,以13家首领之一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与高迎祥、李自成东征,破颍州(今安徽阜阳),克中都(今凤阳),焚皇陵,列帜自称古元真龙皇帝。后于河南嵩县、汝州为明将祖宽所败,被迫东走,破含山(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进围江浦(今属江苏),威逼南京。九年,与高迎祥合围滁州(今属安徽),攻克外城。因湖广巡抚卢象昇率明援军至,腹背受敌,兵败西撤。屯兵河南归德(今商丘),掩护高迎祥主力西行。
十年,率师数万转攻酆家店(今安徽宿松东北),激战一日,歼灭参将程龙、潘大可、陈于王以下明军数千人。 十一年,各路农民军受挫,张献忠率部攻河南南阳又败,遂接受明兵部尚书熊文灿招抚。据谷城(今属湖北),钻研兵法,训卒治甲,积蓄力量。其间,暗会李自成,资其衣甲、鞍马。十二年,再举义旗,与罗汝才合兵,在房县西之罗猴山设伏,大败明总兵左良玉,致熊文灿被革职处死。十三年,在四川太平(今万源)玛瑙山依险拒敌,为明军所围。突围中损兵万人,自受重伤,遣部将重贿左良玉,借道入兴山(今属湖北)、归州(今秭归)休整。不久,克大昌(今四川巫山西北),进屯开县,击杀明副总兵张令,迫女将秦良玉走重庆。继与明将张应元战于川北梓潼,俘杀降明的农民军首领扫地王(张一川),占领绵州(今绵阳)。
又分兵埋伏泸州城边,乘明守军易将之机,奇袭破城,俘斩知州苏琼。十四年初,采取以走致敌之策,于开县黄侯城(一说黄陵城)大败明总兵猛如虎,挥师出川。利用截获的明军文书、军符,奇袭重镇襄阳(今属湖北襄樊),执杀襄王朱翊铭,迫督师杨嗣昌自杀。与罗汝才分裂后,同明军战于河南信阳受挫,转入英山(今属湖北)、霍山(今属安徽),与农民军首领革里眼、左金王合兵。 十五年,借明降将孔廷训之力,轻取舒城(改称得胜州),设立政权机构,任命乡绅为官。随后,遣游民、士卒乔装商贾、学士潜入庐州(今合肥)城。亲率轻骑半夜临城,点火为号,内外夹攻,一举破城,俘杀知府郑履祥,全歼守城明军。乘势克巢县(今巢湖市)、庐江、无为诸地。在巢湖大治舟舰,招募水手,训练水师,提高将士在南方作战能力。后与农民军首领马回回合兵,以56营之众,水、陆两路汇集皖口(今安庆西),佯称渡江攻南京,致江南大震,乘机北走袭破六安,继于夹山败明总兵黄得功、刘良佐。
移师潜山休整,遭明军偷袭,连夜入湖广。十六年,克蕲州(今湖北蕲春西南)、黄州,称西王。沿江而上,破汉阳。遣师绕道鸭蛋洲渡江,于五月廿九攻占武昌(今属武汉),执杀楚王朱华奎。改武昌为京城,称大西王,建署命官,开科取士,免征赈民,得民众拥护。又挥师南走,督众20万围岳州(今湖南岳阳),迅速破城。继而渡洞庭湖,取湘阴、宝庆(今邵阳市)。后因明守将尹先民、何一德降附,不战而取长沙,告示三年免征钱粮。夺取衡州(今衡阳市),分兵四路,向永州郴州全州(今属广西)、连州(今属广东)进发,追歼明军。同时,遣部将张其在为先锋,亲率主力殿后挺进江西,连下萍乡、吉安诸州县。岁尾,与脱离李自成的马回回合兵荆州(今湖北荆沙),兵势日众。 十七年正月,率步骑水军40万溯长江而上,横阵数十里,再次入川。攻克佛图关,进围重庆,凿城墙,置火药,爆破进城。旋多路进兵,直逼成都,遣使招降未果,遂发炮轰城,挖墙纵火,于八月初九攻破成都。十一月十六,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建元大顺,改成都为西京。建立中央机构、地方政权、军事组织,命孙可望为平东将军、李定国为安西将军、刘文秀为抚南将军、艾能奇为定北将军。大西大顺三年(清顺治三年,1646),率师出成都,北上迎战清军。十一月廿七(1647年1月2日),于四川西充凤凰山为清靖远大将军豪格部偷袭,中箭身亡,年42岁。余部由孙可望、李定国等统领退至云南、贵州继续抗清。 张献忠统军作战十余年,善于以走致敌,运用远程奔袭、声东击西和里应外合等战法,出奇制胜,为推翻明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1]
高迎祥是明末农民战争早期的一位杰出领袖。1636年,他不幸被俘,英勇就义 。

明末农民起义 - 评价

1、由于杰出的农民军领袖李自成提出联合作战、分兵出击的方案,受到大家的支持,这位起义奠定了基础。

2、涌现了一批杰出领袖
高迎祥是明末农民战争早期的一位杰出领袖。1636年,他不幸被俘,英勇就义。起义军把“闯王”这个英雄称号推让给屡建战功、声望很高的李自成。从此,李自成作了“闯王”。李自成领导着起义军继续和明朝作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

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英勇善战,南征北讨,声威大震,使腐朽的明统治阶级闻风丧胆。他们每到一处,都是 砸官府,开粮仓,对官僚、地主坚决镇压,把粮食和财物分给劳动人民。他常向群众宣传:“我们杀掉欺压穷人的贵族地主,就是要解除你们的心头之恨。”因此,李自成很受群众欢迎。当时在民间广泛流传这样的歌谣:“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迎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闯王”领导的起义军,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1637年,李自成起义中了敌人埋伏,队伍被打散。李自成、刘宗敏等十几个人被迫隐伏在商洛山中。但他并不灰心,同将士们白天耕田练武,晚上读书思考,吸取历史上各次农民起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研究斗争策略,总结自己的斗争经验。

1639年,他率众出山,又受挫折,被困于巴西鱼腹山中。后来,李自成只率50骑人马突围,闯入河南。这时,河南大旱,斛谷万钱,饥民争相参加起义军者数万人,一个更大的革命高潮出现了。起义军获得迅速发展,人数达到50万以上。

1641年,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革命纲领。均田就是把土地分给农民;免粮就是取消封建的赋税剥削,把农民从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

李自成还特别注意农民军的自身纪律约束。他规定:战士不准收藏白金;缴获物品归公;行军不住民房,自带帐篷宿营;损坏庄稼,严厉处罚:“公平易”,“平买平卖”,不滥杀人,不奸淫妇女。他提出:“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妇如淫我母”的口号。

李自成本人作风民主,上下平等,大的决策都和部下讨论决定。平日生活简朴,粗茶淡饭,食无兼味,每天早晨只喝小米粥,与战士同甘苦,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这些正符合被剥削、被压迫劳苦大众的愿望,对部下是极大的鼓舞。

1643年,李自成在人民的拥护下做了“新顺王”,在襄阳正式建立了革命政权。改襄阳为襄京。这年10月,攻下西北陕、甘、宁地区为根据地。第二年春天,革命政权中心迁到西安,“闯王”改称“大顺王”,年号“永昌”,还颁布了新的历书,铸造“永昌”钱币,平抑物价,招抚流亡,镇压地主豪绅,废除“八股文”,选拔官员接管地方政权。这时,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是雄兵百万了,开始向明王朝发动了总攻击。

起义军取得了节节胜利,消灭了大量的明朝官军,迅速攻下太原、大同、宣化、居庸关、昌平。1644年3 月17 日,起义军包围了明朝统治集团的老巢——北京。19日,李自成军队胜利地开进了北京。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地主老爷,都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一个个狼狈逃窜。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今景山)的一棵树下。统治中国276 年之久的明王朝,终于被李自成领导的伟大农民革命推翻了。

农民军进了北京城,内部发生很大变化。许多将领犯了严重错误。有的将领被胜利冲昏头脑,产生骄傲自满、麻痹轻敌的思想,忽视了地主阶级猖狂反扑的危险。有的进城后开始蜕化,不能抵制金钱酒色的侵蚀,逐渐消失原来的革命意志。也有些士兵,以为革命已到尽头,盼望回家务农。特别是混进革命队伍的地主阶级分子牛金星乘机破坏,胜利果实被满族贵族和汉族地主官僚篡夺了。1644年5 月,原明朝三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兵占领北京。李自成退出北京,继续在河南、山西、陕西一带战斗。1645年4 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地方察看地形,遭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年仅39岁。以后农民军又继续战斗了十几年。

3、功绩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革命失败了,但他的伟大历史功绩是永垂史册的。它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遏止了土地高度集中的发展,使得农民对地主阶级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起义中提出的“均田”口号,是唐宋以来农民战争的一个新发展,它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明末农民起义,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

2002年6月16日 星期日

“驼峰天使”的回忆录


“驼峰天使”的回忆录
黄太太Huanxiao是唯一在美国的空军二战期间“驼峰”航线上的野战医院的护士。 现在,她是90岁,最近开始写她的回忆录。 老太太,一度被称为“驼峰天使”,要离开二战的真实故事和她的后代“驼峰航线”。
黄太太出生在广东省江门市,并提出与她的家人到澳门,当她四岁。 从皇后学院的护士结婚医院毕业后,她加入了英国皇家护士协会。 1942年,她响应宋庆龄(孙中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始人和著名的“宋家皇朝”的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就回大陆参加抗日的战争。 然后,她被送往美国在空军云南省飞虎队医院。 当时,黄只能在医院的女护士虽然有大约30在医院的医生和护士。
1941年,日本在东南亚地区发动战争。 云南转向另一个战场。美国将军陈纳德成立飞虎舰队,其中包括美国志愿飞行员和支持中国人民争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 他们运送武器和其他物资,并进行了空袭。 这条路线被称为“驼峰航线”。
“这些美国飞行员都是勇敢和高尚的,”黄说。 “驼峰航线开始,许多飞机坠毁时驼峰不可预知的风和风暴的冲击。航空公司开放后,许多伤员的运输机和战斗机飞行员被送到我们的野战医院每天那些严重受伤。飞行员将在昆明我们对这些病人的紧急治疗后发送到后方医院。“
老太太仔细收集,图片,显示医院是简单粗暴。 有一个故事只有几个病人的病房和紧急治疗病房使用的房屋。 大多数医生和护士都住在帐篷里。 “在美国的空军野战医院工作的时间是我最难忘的时光,虽然我是在当时的危险和疲惫。我们挽救了许多伤员的英雄,每天等待每天的胜利消息。” 据统计,600架飞机坠毁和超过1500名飞行员死亡,1942年5月和1945年3月期间,在“驼峰”失踪。
黄和她的丈夫住在战争结束后的昆明。 2002年,她的丈夫离开了人世。 然后,她的孩子陪同她前往她的家乡澳门和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 从这些地方媒体报道,这位女士的故事。 她的经验,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引起人们反思战争和和平爱好者带来了她的尊重。 报纸钦佩她从亚洲到欧洲带来和平与爱。
黄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去年。 她还担心自己飞虎舰队的飞机坠毁在云南滇池湖打捞。 “一定有许多坠毁的飞机,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们。我希望他们能够被发现,让烈士的精神,回到自己的家乡尽快。”
(由吴Nanlan)

2002年6月15日 星期六

金朝(女真1115年-1234年)




大金
首都1.上京会宁府
2.中都大兴府[1]
3.南京开封府[2]
4.蔡州[3]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
共10位
完颜阿骨打
完颜承麟
成立1115年
完颜阿骨打建国
灭亡1234年
完颜守绪完颜承麟
蔡州被蒙宋联军攻灭
黄色部份为金朝疆域
 黄色部份为金朝疆域。
金朝女真文女真文中的“大金” /amba-an antʃu-un/[4]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征服王朝。女真族原为辽朝的藩属,女真族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金朝立国后,与北宋定"海上之盟"向辽朝宣战,于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随即撕毁与北宋之约,两次南下中原,于1127年北宋。迁都中都时,领有华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以北的华中地区,使南宋西夏与漠北塔塔儿克烈等部落臣服而称霸东亚。
金世宗金章宗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后期逐渐走下坡。金军的战斗力持续下降,即使统治者施以丰厚兵饷也无法遏止。女真族与汉族的关系也一直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道路。金帝完颜永济金宣宗时期,金朝受到北方新兴大蒙古国的大举南侵,内部也昏庸内斗,河北、山东一带民变不断,最终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后为了恢复势力又与西夏、南宋交战,彼此消耗实力。1234年,金朝在蒙古南宋南北夹击之下灭亡。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时对群臣说:“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于是以大金为国号,望其永远不变不坏也。[5]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个别文献中,又因此以“金源”指称金国[6]
金朝作为女真族所建的新兴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质浓厚。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而后吸收辽朝与宋朝制度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机制得以精简而强大[7]。军事方面采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其铁骑兵与火器精锐,先后打败许多强国[8]。经济方面大多继承自宋朝,陶瓷业与炼铁业兴盛,对外贸易的榷场掌控西夏的经济命脉。女真贵族大肆占领华北田地,奴役汉族,使得双方的冲突加剧。当金朝国势衰退时,汉族纷纷揭竿而起[9]
金朝在文化方面也逐渐趋向汉化,中期以降,女真贵族改汉姓、著汉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朝廷屡禁不止。金世宗积极倡导学习女真字、女真语,但仍挽不回女真汉化的步伐。杂剧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已盛行以杂剧的形式作戏。金代院本的发展,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10]。医学与数学都有长足的发展,金元四大家的学说为中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天元术的精进与《重修大明历》的修编为后来元朝数学带来重要的影响[11]

目录

  [隐藏

[编辑]历史

[编辑]兴起与灭辽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系列条目



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黄河文化长江文化
传说时代
三皇五帝
夏朝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商朝
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
周朝
前11世纪
|
前256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
东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76
战国 前476–前221
秦朝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汉朝
前202
|
220
西汉 前202–9
新朝 9–23
玄汉 23–25)
东汉 25–220
三国
220–280
曹魏
220–266
蜀汉
221–263
东吴
229–280
晋朝
266-420
西晋 266–316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420
|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西魏
535–557
东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隋朝 581–619
唐朝 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国 907–979契丹

916–1125
宋朝
960
|
1279
北宋
960–1127
西夏
1038–12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国 1206–1271)
元朝 1271–1368
北元 1368–1402)
明朝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后金 1616–1636)
清朝 1636–1912
中华民国 1912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至今
中华民国台湾
参见:金灭辽之战海上之盟
金灭辽与北宋形势图。
金朝是由东北地区女真族所建立,他以渔猎为生。唐朝时称为靺鞨五代时有完颜部等部落[注 1],臣属于渤海国。辽朝攻灭渤海国后,收编南方的女真族,称为熟女真,北方则是生女真。辽朝晚期朝政混乱,天祚帝昏庸无能,辽廷不停的索求贡品[注 2],并且鱼肉女真百姓。1112年天祚帝赴春州与女真各族的酋长聚会时对完颜阿骨打等酋长不敬,使完颜阿骨打有意反抗辽廷,随后出兵统一女真族各族。1114年完颜阿骨打向辽朝宣战,随后在宁江大捷出河店之战击败辽军。隔年一月在“皇帝寨”(即后来的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之白城)称帝建国,即金太祖,国号大金。辽帝天祚帝至此才重视此事,并且下令亲征,但是辽军被女真军击败,同时辽朝国内发生耶律章奴高永昌的叛乱[12]
金太祖建国后以辽五京为目标兵分两路展开金灭辽之战1116年五月东路军占领东京辽阳府1120年西路军攻陷上京临潢府,辽朝失去一半的土地。战事期间北宋陆续派使者马政赵良嗣与金朝定下海上之盟,联合攻打辽朝。1122年东路军攻下中京大定府,天祚帝逃亡沙漠。同时西路军也攻下西京大同府耶律大石耶律淳南京析津府,即北辽。北宋也派童贯等人多次率军北伐辽南京与燕云十六州,但均被辽军击溃。北宋最后请金军攻下辽南京,北辽亡,至此辽五京均攻下。宋金双方经过协商后,金军给予燕云十六州部分城市,并且获得岁币,然而北宋最后只获得金军洗劫后的一堆空城。1123年金太祖去世,其弟完颜吴乞买继位,即金太宗。金太宗继续讨伐大同一带的辽军。1124年正月,金太宗为了联合西夏灭辽,把下寨以北、阴山以南的辽地割给西夏。西夏则改对金朝称藩。1125年天祚帝被俘,辽朝亡。而耶律大石率军西行,于西域建立西辽[12]

[编辑]征宋与和谈

参见:金灭宋之战绍兴和议采石之战
金朝在灭辽朝后,即有意南下灭宋朝。金太宗借由燕云十六州平州之变[注 3]为由宣布毁约,于1125年发动金灭宋之战。他派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兵分山西、河北两路,最后会师北宋首都开封[13]。在宋将李纲死守开封的情况下,双方签下宣和和议[注 4]1126年金太宗以宋廷毁约为由,再派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兵分二路攻破开封,于隔年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等宋朝皇室北归,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灭亡。然而北宋康王赵构因机运逃过,并于宋朝南京归德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建国南宋,即宋高宗。金朝为了统治广大新占领的汉地,先后建立张楚刘齐等傀儡国以统治之,并且多次派完颜宗弼等金将率军南征南逃江南宋高宗。然而南宋在宋将岳飞韩世忠张浚的努力下,屡次使南宋转危为安。最后金朝只好迫使南宋称臣,并且让西夏高丽等国臣服以称霸东亚[12]
1135年金太宗去世,由金太祖的孙子完颜亶即位,即金熙宗。当时辅佐金廷的一些功臣被称为衍庆功臣,他们左右朝政,主要分成主战派与主和派[注 5]。金熙宗于1137年废除刘齐,而后听从主和派完颜挞懒的建议与南宋主和派宋高宗秦桧议和。由于割让河南、陕西地让主战派完颜宗弼不满,1140年让完颜宗弼率军攻下河南、陕西地。隔年完颜宗弼再度南征,但被岳飞刘锜击败,岳飞于郾城之战后再度北伐逼近汴京。最后完颜宗弼与南宋主和派合谈,并且在岳飞被杀后签订绍兴和议,至此金宋边界完全确定。金熙宗自幼受汉文化薰陶[14],登基后与完颜宗弼推动汉制改革,并且重用汉人。隔年派衍庆功臣的完颜宗磐完颜宗干完颜宗翰三人共同总管政府机构,“并领三省事”。金朝官制此时基本汉化,建立以尚书省为中心的三省制。1150年金熙宗受衍庆功臣与皇后的控制,本人被过度压抑,后期不理朝政,滥杀无辜,最后被右丞相海陵王完颜亮所杀,完颜亮自行称帝,史书称为海陵王[15]
金帝完颜亮为了攻伐南宋以统一中国地区,推行许多措施:他将首都迁至燕京,是为中都(今北京市),并且有意南迁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将行政区划重新划分成十四路以便于管理;把驻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之白城)属于金太宗衍庆功臣完颜宗干完颜宗翰管辖下的军队归金廷管制,为金朝的中央集权制打下基础。然而金帝完颜亮对宗室猜忌甚深,金太宗的后代差不多全被完颜亮杀尽;并且耗费巨资,不顾部分大臣的反对[注 6],执意南征。1161年5月,金廷遣使赴宋要求重划国界,意在寻衅,南宋也开始积极备战。隔年金帝完颜亮率大军由汴京兵分四路南征。东面军分成海路跟陆路两股,陆路军由金帝完颜亮亲自率领,自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渡过淮水直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海路水军则直攻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西路分别自关中、河南攻向四川及湖北一带。金东路军渡淮水,攻陷和州准备渡江。然而东路水军在胶西(今山东省胶县)被宋将李宝的水军歼灭。同时间西北契丹族叛变,镇守东京辽阳府的葛王完颜褒自立为帝,并移居燕京(今北京市),即金世宗。金帝完颜亮遇到此情形仍然执著渡江,但是先遣部队在采石之战被宋将虞允文击败,船舰也被宋军烧毁。金帝完颜亮意图移师扬州强渡长江,但是部下大力反对,最后发动兵变杀死金帝完颜亮。宋军趁机收复淮南地区,此后金朝不再有灭宋之举[15]

[编辑]世章盛世

参见:大定之治明昌之治
金朝与南宋西夏大理形势图。
1161年金世宗举兵后昭告金帝完颜亮罪过,率军统一华北,并且停止南征灭宋之举。然而宋金的战争并没有终止,1162年他以南宋不愿称臣为由,派主将仆散忠义进驻汴京、纥石烈志宁镇守前线,准备夺回淮南地区。此时南宋宋孝宗意图收复失地,派主将张浚率领李显忠邵弘渊率军北伐,史称隆兴北伐。宋军陆续收复淮北各地,但于符离符离之战被纥石烈志宁击溃而止。而后南宋主和派抬头,于1164年金军再度南征之际求和,两国于年底签定合约,双方平等对待,金朝获得岁币。内政方面,金世宗本身十分朴素,采取中庸稳固的方式管理朝政,提倡儒学;查问细微以激励官吏,严禁贪污;对经济采取务实的态度,并且免除不合理的赋税,诺有天灾发生,立即救济赈灾。当时各族人民纷纷起义,他为了维持统治,利用科举、学校等制度,争取汉族贵族支持,又加强猛安、谋克权力,扩大女真族占有的土地。这些都使金朝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史称大定之治。金世宗除了抵御南宋北伐,还出兵威震西夏高丽,使这两国臣服金朝,被金史称为小尧舜[16]1189年金世宗死后,由于太子完颜允恭早逝,故立允恭的儿子完颜璟即位,是为金章宗[15]
金章宗前期的政治汉化甚深,文化十分发达,史称明昌之治[17]。金章宗不单对国内文化发展加以奖励,他本身亦能写得一手好字。然而金章宗过度重视文化发展,宠爱李师儿(后封元妃)以及李氏外戚,任用经童出身的胥持国管理朝政。这两位互相协助,营利干政,使金章宗后期的政风逐渐下滑,而黄河泛滥与改道又使金朝国势开始衰退。此时金朝军事逐渐荒废,北方蒙古诸部兴起。金章宗曾派兵至蒙古减丁,并且诱使互相残杀,但收效不大,最后由成吉思汗所一统。南宋权臣韩侂冑见金朝国势衰退,命吴璘之孙吴曦管理蜀地,准备北伐,而金廷也派朴散揆坐镇汴京,抵御宋军。1206年韩侂冑发动开禧北伐,宋军一度收复淮北地区,但是镇守蜀地的吴曦投降金朝。八月朴散揆率军九路南下,年底金兵直逼长江,并且围攻襄阳。隔年吴曦被杀,四川复归南宋,至此双方有意议和。韩侂冑最后在金朝与南宋的要求下被杀,双方于1208年议和,史称嘉定和议[注 7]1208年金章宗去逝,由于他的六个儿子都在三岁前夭折[19],李元妃立叔父卫绍王完颜永济继位,史书称卫绍王[15]

[编辑]中衰与南迁

参见:蒙金战争宣宗南迁
金宣宗为了与蒙古合谈以解中都之围,1214年将金帝完颜永济的女儿岐国公主(图中左边马上的人物)送给成吉思汗和亲,而后蒙古退回漠北地区。本图出自《史集》。
金帝完颜永济继位后立即清除李元妃等外戚势力,然而本身昏庸且任用错人,加上金朝国力衰退混乱,面对蒙古入侵时无力反抗。1206年蒙古部成吉思汗(元太祖)统一大漠南北,建立大蒙古国。当时蒙古族对金朝保持严重的敌意,有意脱离金朝控制[注 8],而成吉思汗也知道完颜永济是个无能之辈[注 9],认为这是攻灭金朝的好时机。成吉思汗先攻打西夏以拆散金夏同盟,避免在伐金时被其牵制。当时西夏向金朝求援,金帝完颜永济以邻国遭攻打为乐而坐视不救,最后西夏向蒙古臣服,并且转为附蒙伐金。消除后顾之忧后,成吉思汗于1210年与金朝断交。隔年发动蒙金战争,于野狐岭战役大破丞相完颜承裕与将领完颜九斤率领的四十万金军,金帝完颜永济将丞相换成擅长谋略的徒单镒。蒙古军随后攻入华北并四处掠夺,最后包围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市),因中都城坚而撤[20]1212年成吉思汗再次南征金朝,一度包围金西京大同府。同年契丹耶律留哥在东北叛金附蒙,并在迪吉脑儿(今辽宁昌图附近)击败金兵,蒙古军再次逼近中都。1213年将领胡沙虎杀金帝完颜永济[21],胡沙虎拥立金章宗的庶兄完颜珣继位,是为金宣宗[20]
1213年金宣宗继位之初,胡沙虎执金朝大权。胡沙虎威胁中都守将术虎高琪作战不力,最后反被其所杀。同年秋成吉思汗兵分三路攻金,他派皇子术赤经略山西、皇弟合撒儿往河北,他与幼子拖雷往山东发展,金朝只有中都、真定大名等十一城未失。隔年金宣宗求和,献黄金与岐国公主与成吉思汗,蒙金和议达成。在蒙军撤退后,金宣宗不顾徒单镒等反对,与术虎高琪迁都汴京 ,仅派太子镇守中都,引来河北军民不安。1215年蒙古以金帝南迁为由,再度率军攻陷中都,至此占领河北地区。同年十月,蒲鲜万奴辽东自立,建东真国。此时金朝龙兴之地被蒲鲜万奴与耶律留哥瓜分,山东与河北一带都是民变的红袄军,金廷只能控制河南、淮北与关中一带。当时河患泛滥成灾,黄河自从金室南迁后改道,流向东南。河患的范围非常广泛[22][20]
1227年金朝与蒙古南宋大理形势图,本年西夏亡国,金朝只剩河南地与关中。
金宣宗南迁之后国势益弱,蒙古已经取代金朝称霸东亚,由于成吉思汗与花剌子模发生纠纷而发动西征,他派木华黎统领汉地,封为“太师国王”[23],持续威胁金朝,金朝至此终于得以喘息。虽然金宣宗想要重振金朝,但无雄才大略,且又猜忌成性,政治上并无起色。1219年太原失守,金廷建立河北九公,封立王福移剌众家奴武仙等九人为公,赐号“宣力忠臣”,打算以之坚守国土,但仍然无济于事。金宣宗任用术虎高琪,他们苛刻成性,接连南征南宋、西征西夏以扩张领土,并且持续抗击蒙古。此时金朝内政不良,军力已衰,经过多次战争后又使金朝处于四面楚歌的局势。1219年术虎高琪被金宣宗杀死,战事直到金宣宗驾崩以后才平息。1224年金宣宗去逝,由于其长子早逝,故由次子完颜守绪继位,即金哀宗[20]

[编辑]亡国蔡州

参见:蒙灭金之战
金哀宗即位后,鼓励农业生产,与南宋、西夏和好。建立直属中央的忠孝军,任用完颜陈和尚等抗蒙名将,于1228年大昌原之战(今甘肃宁县)击溃蒙古军。而后金军收复了不少土地,让金朝起死回生。然而其盟国西夏因为之前的战争使得国力衰落,最后在1227年被西征回来的蒙古所灭。同年成吉思汗去世,1229年正式由三子窝阔台继任,史称元太宗。此后蒙古再度对付金朝,1230年窝阔台汗发动三路伐金,窝阔台汗率大军渡黄河直攻汴京,斡陈那颜率东路军走济南,四弟拖雷率西路军自汉中借宋道沿汉水攻打汴京1232年拖雷成功迂回至汴京,金哀宗派完颜合达移剌浦阿率大军阻击于邓州。此时窝阔台汗率大军渡河,并派速不台攻汴京。而完颜合达急率军北援汴京,与拖雷率领的蒙军于三峰山(今河南禹州市东南)发生三峰山遭遇战,金军精锐溃败,名将张惠、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与移剌浦阿先后死亡。蒙军围攻汴京,迫使金哀宗求和。而后金廷杀蒙古使者,蒙古再度围攻汴京。金哀宗坚持至年底放弃,南逃归德(今河南商丘市),汴京守将崔立投降。蒙将史天泽一路紧追不舍,金哀宗逃往蔡州,蒙军约宋将孟拱江海率军与粮食联合围攻。1234年正月蔡州岌岌可危,金哀宗不愿当亡国之君,将皇位传给统帅完颜承麟,史称金末帝。此时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杀,金末帝死于乱军中,金朝亡[20]。金亡时坚持忠于朝廷者汉人占不少,有些汉臣甚至舍身殉国。金亡后,部分汉臣以遗老自居,如元好问

[编辑]疆域与行政区划

主条目:金朝行政区划
金朝疆域范围图
金朝自金太祖立国以来,接连不断对辽朝宋朝西夏高丽发动侵略战争。金太宗时,金朝先后攻灭辽朝与北宋,其疆域东到混同江下游吉里迷兀的改等族的居住地,直抵日本海;北到蒲与路(今黑龙江克东县)以北三千多里火鲁火疃谋克(今俄罗斯外兴安岭南博罗达河上游一带),西北到河套地区,与蒙古部、塔塔儿部、汪古部等大漠诸部落为邻;西沿泰州附近界壕与西夏毗邻。南部与南宋秦岭淮河为界,西以大散关与宋为界。金朝疆域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原辽朝统治的东北区域与漠南地区,这是金朝龙兴之地,包括女真各部落的住地,还有契丹渤海以及五国部吉里迷兀的改等各族。金朝建国之初,对此一概搬用生女真旧制。如1116年金太祖占有辽东京州县以后,“诏除辽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即不管是辽籍女真族汉族渤海族契丹族或是奚族,全都以猛安谋克制度(即千夫百夫的制度)划分管理。第二个是辽上京临潢府以南,直到河北、山西等燕云十六州,这里居民主要是汉族,长期以来受异族统治。进入汉地后,猛安谋克制度就被汉官制度取代,史称“太祖入燕,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就是指同时奉行女真旧制和汉制的双重体制。第三种情况是原宋朝领地的淮河、秦岭以北之地,主要居民也是汉族,由于新受异族统治,大多不愿受金廷管制。先后设置张楚刘齐等傀儡政权统治,最后由金廷以汉法直接管理[12]
金朝的行政区域采用)、三级管理,一级行政区,共有十四个路与五京,合计十九[7]。路有都总管府,以及都转运司、按察、盐使等三司的监司官,五京府有五京留守,而后与府伊所掌的府合一。路府则成平行机构,下辖州、县二级。金朝的州分为三类:节度州设节度使,防御州设防御使,刺史州设刺史;县则以县令掌治,分成七等。此外尚有部落之官,千夫长的猛安,百夫长的谋克,合称猛安谋克;属于边戍之官的乣详稳,部落墟砦之首领的移里菫[24]
金朝采行五京制,共有中都大兴府上京会宁府南京开封府北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其中后三个陪都就在辽的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和西京大同府的原址。金朝原都上京,1151年4月金帝完颜亮颁布诏书扩建辽燕京为中都,于1153年迁都中都,至此中都在很长的时间为金朝首都。1214年金宣宗蒙古帝国掠夺与威胁,宣布南迁汴京1232年三峰山之战金军战败,蒙军围攻汴京后,金哀宗先奔归德(今河南商丘),最后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7]

[编辑]政治体制

金朝赑屃,在现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
金朝初期全面采用辽朝的北南面官制,奉行女真旧制与汉地汉制等两元制度。自金熙宗推行天眷新制后逐步弃用女真制,逐渐采用宋朝制度。政治体制的一元化,是金朝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7]
金朝建立之初,金太祖废除部落联盟时的“国相”制[注 10],采用小组化的勃极烈制度,长官均称“勃极烈”。其中都勃极烈即皇帝[25]、谙班勃极烈为皇储、国论勃极烈为国相、阿买勃极烈为国相助手、昊勃极烈为第二助手,形成皇帝和少数大臣共议国事的勃极烈制度。而后又有忽鲁勃极烈(第三助手),到1132年金太宗分忽鲁勃极烈为左勃极烈与右勃极烈,形成皇帝、皇储与国相五人小组[7]
随着金朝不断向南延伸,促使金廷改采用三省制的唐制。1123年1138年间,金太宗在占领燕云十六州与攻灭北宋后,推行汉官制度[26],与女真旧制形成两元制度。金初的所谓“南面官”,亦即设于营州广宁(今河北省昌黎县)的汉地枢密院,最后迁至燕京[27]。与此相对的“北面官”,主要指当时实行于朝廷之内的勃极烈制度。1135年金熙宗继位后废除勃极烈制度以巩固皇权,全面使用宋朝、辽朝官制。他建立以尚书省为中心的三省制,以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以及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共领三省事,地方分路、府、州、县。1138年改燕京尚书省为行台尚书省,成为中央尚书省的派出机构,结束双元制度并存的局面,这些与三省制都是汉制改革的结果,史称天眷新制。金帝完颜亮时废除中书省、门下省,行政机关缩编成尚书省[7]
金朝制度在金世宗之后大体同宋朝制度。尚书省中,尚书令为虚设,实际上由左右丞相与平章政事掌握行政权,左右丞与参知政事为副相,其下有左右两司郎中,分掌六部[7]。军事机构由都元帅府改为枢密院。设置盐铁部度支部户部等三司理财、御史台掌纠察、谏院及审官院,其他有国史院、宣徽院、宏文院与集贤院等机关,太常、大里寺,六监、司农司、大宗正等皆依宋朝制度[7]
金朝灭亡的原因是史学家争论的课题,有一部份学者认为金亡是因为汉化太彻底,也有人认为金亡是因为汉化不够彻底。例如刘祁在《归潜志·辨亡》认为金朝“分别蕃汉人,且不变家政,不得士大夫之心,此其所以不能长久”。儒士郝经因此要求忽必烈以金朝为榜样,力行汉法。许衡在至元二年(1265年)向忽必烈奏上的《时务五事》:“自古立国,皆有规模。……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同样认为“必行汉法,乃可长久”。

[编辑]外交

河北临济寺澄灵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兴建于1161年1189年
女真族原臣服辽朝。辽朝晚期因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入侵,加上朝廷内部分裂与内斗,使辽朝有意与北宋和谈。但是北宋已经与金朝建立海上之盟而共同伐辽,所以拒绝和谈,最后辽朝亡于金朝。金朝灭辽朝后,又南征灭北宋,在靖康之祸后宋朝与金朝与结为死仇,双方多次发生战争。金廷为了统治广大的汉地而建先后建立张楚刘齐等傀儡国,但因基础不稳与未能有效攻灭宋高宗建立的南宋而废除。经过金灭宋之战完颜宗弼南征江南、金帝完颜亮采石之战等战争,金朝都未能彻底灭亡宋朝;而南宋经过岳飞北伐、隆兴北伐开禧北伐也未能击败逐渐稳固中原的金朝,这些都使得金廷的方针逐渐采取以战逼和的方式以获取更多利益,双方先后签署宣和和议绍兴和议嘉定和议等协定。这个均势直到大蒙古国崛起后才被破坏,南宋在金朝衰退后不愿称臣纳贡,双方再度交恶[28]
漠北地区原为金朝的附属地区,当地主要有乃蛮克烈蔑儿乞泰赤乌塔塔儿蒙古札达兰等部落,此外还有其他部落。金朝为了稳固漠北地区,采取联合部落去压制想要崛起的部落,并且多次派兵减丁、掠夺,这使得部分漠北部落对金朝采取敌视。随着金朝的衰落,漠北部落最后于1204年由蒙古部的成吉思汗所统一,两年后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国。他为了报仇而不再臣服金朝,在降伏金朝盟国西夏后入侵金朝,成为金朝一大外患[28]
西夏在辽朝后期与其友好,在金朝灭辽朝后因金太宗同意裂地赠与西夏,使西夏转向支持金朝。金朝稳固中原后切断西夏与宋朝的关系,使得西夏对中原的贸易完全掌控在金朝手上,这使双方的关系处于明和暗离的状态。蒙古崛起后为了切断西夏与金朝的盟约,多次攻打西夏。而金帝完颜永济对此表示以邻国遭攻打为乐而坐视不救,导致西夏向蒙古臣服,转而攻打金朝。这个状态直到夏献宗继位后才转为连金抗蒙,不过两国已无力抗蒙[28]
蒙古在攻陷金中都、迫使金朝南迁后,有意采取连宋灭金的方针,并有意借道南宋的方式,迂回攻打金朝后背。金宣宗为了弥补失去河北的损失,多次对南宋、西夏发生战争,最后虽然互相和解,但三国彼此元气大伤。西夏最后于1227年亡于蒙古,金朝也难逃灭国的命运。1230年窝阔台汗发动三路伐金,派拖雷经宋道迂回攻打金南都开封。在金哀宗南逃蔡州后,蒙古邀请南宋率军夹攻,宋廷为了报靖康之耻也愿意派兵运粮助战,最后金朝亡于蒙宋夹攻之中[28]
金朝对高丽王朝关系的方面,在建立金朝之前有部分女真族向高丽朝贡,被称为东北女真。金太祖统一了女真诸部后入侵高丽。此时高丽肃宗率领的高丽军难以抵抗金军,最后在尹瓘的说服下让女真军撤退。尹瓘重建高丽军,并在1107年成功抵御女真入侵,并在国界修建九城。1115年金朝立国后不久灭了辽朝与北宋,切断高丽与宋朝的关系,孤立了高丽[28]。金朝与吐蕃诸部亦有一定交流。

[编辑]军事制度

1211年蒙金战争,蒙古军于野狐岭战役消灭金军40万,金朝至此无力反击。本图出自《史集》。
金军大体可分为本族军、其他族军、州郡兵和属国军。前二者为主力,后二者为辅翼。最初,奴隶主、封建主都应从军。领有汉地后,主要实行征兵制,签发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兵,称为“签军”,到后期也行“募兵制”。金朝统治中原后,还仿汉制,实行发军俸、补助等措施。对年老退役的军官,曾设“给赏”之例。对投降的宋军,常保留原建制,仍用汉人降将统领。金军亦以骑兵为主,步兵次之。骑兵一兵多马,惯于披挂重甲。各部族兵增多后,步兵数量大增。水军规模也较大,但战斗力较弱。除冷兵器外,还使用火炮﹑铁火炮﹑飞火枪等火器作战。后来蒙古南侵之时,金军就以火器抗蒙。1232年金将赤盏合喜驻守汴京,“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29][8]
军事机关原设有都统,后改为元帅府枢密院等,协助皇帝统辖全军。战时,皇帝指定亲王领兵出征,称都元帅、左右副元帅等临时职位。边防军事机构有招讨司、统军司等。金朝军队采用结合社会与军事制度的猛安谋克制度,也就是百夫千夫长的制度。早在女真族时期,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平时从事生产,战争时参加战斗,兵器、粮食自几自足。分置人民约一千户为猛安、约一百户为谋克,谋克相当于百夫长,猛安相当于千夫长。万户府下辖诸猛安,猛安下辖谋克,谋克之下还有五十、十、伍等组织。兵员配置大多是一正一副,战时副军可以递补正军。兵为世袭制,兵员可以子弟替代,但不能以奴充任[8]
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朝时,以三百口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约二千五百人的兵力,仅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就将辽国北宋两邦彻底征服[30]。后来猛安谋克既是军事长官,又是行政长官。随着金朝不断南移,猛安谋克制度与奴隶制互相适应的制度逐渐遭到破坏,“舍戎狄鞍马之长,而从事中州浮靡之习”[31]。女真人的日趋文弱化就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金世宗时,阿鲁罕任陕西路统军使,“陕西军籍有阙,旧例用子弟补充,而材多不堪用,阿鲁罕于阿里喜、旗鼓手内选补”[32]史旭有诗:“郎君坐马臂雕弧,手撚一双金仆姑。毕竟太平何处用,只堪妆点早行图。”,已知“国朝兵不可用,是则诗人之忧思深矣。”[33]1168年朝廷从猛安谋克中遴选侍卫亲军,而“其中多不能弓矢”[34]。最后当蒙古突骑兴起后,金军在野狐岭战役等大型战役中惨败,最后南迁汴京。然而在金哀宗时期所建立忠孝军,对蒙古军仍有一定威胁[8]

[编辑]人口

女真族男子狩猎图
1141年绍兴议和后,自从靖康之难开始减少的人口总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增长。到1207年金章宗泰和七年间达到53,532,151人,被称为人口之极盛。而当时与南宋、西夏等人口总数据估计达到一亿三千六百万人,中国人口从1083年的一亿增加到1120年的一亿三千二百四十万。金朝的四次准确的人口统计,每户平均人口都在6人以上,金朝的户规模较大,和很多贵族以及猛安谋克户们使用大量奴仆有一定关系[22]
随着金朝内地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更多的土地耕作,也更需要民户当劳力。金太祖金太宗为统治中原,将百万以上的女真人徙置于黄河下游人口稠密地方,是以牺牲汉人利益的办法去救济女真人。在把女真族迁往新占领地区的同时,也还继续地把契丹族汉族迁到金朝的内地。金军在灭辽的作战中,曾经掳回大批的契丹族、汉族作奴隶。后来金太祖下诏,禁止对已经投降的百姓掳掠,禁止权势之家买贫民为奴,又规定卖身为奴者,可以用劳力相等的人赎身。但实际上,这种赎身的可能性是很少的。被迫迁徙的汉族居民,不能不大批地沦为奴隶。金廷对降附区的人民,采用强迫迁徙的办法迁到内地。如山西州县的居民,被大批迁到金上京以至浑河路。上京地区的居民又被迁到宁江州平州的人民在反抗后被镇压,随后与润州隰州来州迁州等四州人民被迁到东都沈阳。这些居民艰苦不能自存,被迫卖身作奴隶,导致汉人刻骨的痛恨。女真族抢占汉族最富庶的耕地,为了增加日益增大的生活和军事开支,又不断加重汉族的赋役。女真人与汉人的矛盾恰如史籍所言:“盗贼满野,向之倚国威以重者,人视之以为血仇骨怨,必报而后已”[22]
女真男人的发型是“留颅后发”,还绑个辫子,所以被南人称为索虏。在《北风扬沙录》与南宋的游记,也有金人留辫的说法,在金太宗天会七年还强制胡服留辫[35]。这样剃发留辫的习俗为后来的满清所继承。金代皇帝也可掌掴大臣”[22]
注:本表数据参考《金史·食货志》;吴松弟《中国人口史.辽宋金元卷》

[编辑]经济

金朝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金朝建立之初,女真族尚处于渔猎农耕的混和制度,而它所控制的汉地,农业经济早已高度发展。从金熙宗到金章宗的半个多世纪里,北方社会经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比辽时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冶铁业有明显进步。在金世宗与金章宗期间,原来使用奴隶生产的猛安谋克户也逐渐转化成地主。这个转化主要有受田、赋税、区别平民和奴隶等,女真贵族借此扩大土地占有范围[9]

[编辑]农业与畜牧业

金朝白釉执壶。
金朝把发展农业作为军事扩张的基础,视其隆兴之地东北地区为粮仓,将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都逐渐传播到当时落后的今东北地区。由于铁制农业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品种也日益增多。金初,不种谷麦,只种稷子春粮。以后农作物品种日益增多,农作物有小麦、粟、黍、稗、麻、菽类等;蔬菜类有葱、蒜、韭、葵、芥及瓜等[36]。金廷又鼓励垦荒,例如规定开垦荒地或黄河滩地可以减免租税,所以开垦农田面积有所增加[9]
金朝的土地制度给予女真族很大的优惠,这是汉族、契丹族与渤海族所没有的。女真族的土地制度是一种称为“牛具税地”的制度[37],继承氏族制度的遗风。占地多少是以耒牛、人口为依据的,拥有众多人口和耒牛的女真贵族自然就可以广占田土。到金世宗大定年间,人、牛、地比例不符的情形已很普遍[9]
金熙宗时期开始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早在金朝统治广大的华北地区后,有计划的将大量的猛安谋克分散各地以镇压汉族,被称为屯田军。金廷对内迁的屯田军户,都按照户口给以官田,即所谓“计口授田”[38]。当官田不敷分配时也会大量抢占民田。屯田军户分得土地以后,大多让租给汉族耕种或是强迫汉族无偿耕种[39]。由于剥削严重,无人愿意耕种,土地逐渐荒废。金世宗时再派官吏到各地去“拘刷良田”,兼并土地为官田[40][9]
由于女真族属于东北民族,其畜牧业也十分发达。金帝完颜亮时原有九个群牧所。在南征时,征调战马达56万多匹,然而因战事大半损失,到金世宗初年仅剩下四个。金世宗开始复苏畜牧业,当时在抚州临潢府泰州等地设立七个群牧所。1168年起,下令保护马、牛,禁止宰杀,禁止商贾和舟车使用马匹。又规定对群牧官、群牧人等,按牲畜滋息损耗给予赏罚。经常派出官员核实牲畜数字,发现短缺就处分官吏,由放牧人赔偿。对一般民户饲养的牲畜,登记数额,按贫富造簿籍,有战事,就按籍征调,避免征调时出现贫富不均的现象。对各部族的羊和马,规定制度,禁止官府随意强取[41]

[编辑]手工业

双鱼铜镜。
金朝手工业生产如陶瓷、矿冶、铸造、造纸、印刷等,历经战乱与复苏都有发展。女真族在建国前盛行炼铁。金朝建立后冶铁业在北方地区继续发展,著名的产铁地区有云内州真定府汝州鲁山、宝丰邓州南阳等,云内州盛产一种叫做青镔铁的铁器。另外在东北地区,也开始开采煤矿。铁制工具已广泛使用。在东北广大地区内,都发现了金朝的铁器。其中有大量铁制农具,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形制与中原地区相似或一致,这表明已改变了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1961年至1962年,在黑龙江省阿城县五道岭发现金朝中期铁矿井10余处,炼铁遗址50余处。矿井最深达40余米,有采矿、选矿等不同作业区。根据开采规模估计,从这些矿井中已采出四五十万吨铁矿石[9]
白地铁绘褐彩虎形枕,源自磁州窑
陶瓷业因为有辽朝、宋朝的基础也比较发达。金熙宗时,原来的北方名窑如陕西耀州窑、河南均窑、河北定州窑磁州窑也陆续恢复生产,临汝等新兴窑址,工艺各具特色。金银业和玉器业也相当发达,近年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出土。商业活动逐渐活跃,东北地区的金朝遗址和墓葬中,发现大量宋朝铜钱,可见与南方贸易的密切。山西稷山的竹纸和平阳的麻纸,闻名一时。刻书蔚然成风气,其雕板技术,可与南宋比美,当时雕版印刷业的中心在平阳[9]

[编辑]商业

由于生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使商业日益繁盛。金朝建国初年,各地的商业发展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当时女真的龙兴之地东北地区还是“无市井,买卖不用钱,惟以物相贸易”,而金中都与开封府都是兴盛的商业城市。金朝建立不少的“榷场”,与西夏南宋进行贸易。不过宋金之间由于时战时和,榷场的贸易受到一定的影响。金朝主要向南宋输出皮革、人参、纺织品等商品,南宋向金朝输入茶、药材、丝织品等。会宁府金中都开封府济南府都是当时较大的商业中心[41]
金中都(今北京市)在金帝完颜亮正隆间成为国都后,水陆交通发达,人口迅速增加,已经是一座贸易发达的商业重镇[42],其中城北三市是商业的中心。金世宗时,开封府的相国寺仍旧每月逢三、八日开寺,商贩集中在此贸易,宣德楼门下“浮屋”中买卖者甚众。1152年,共有二十三万五千多户。以后到金章宗泰和时,又增加到一百七十四万多户[9]

[编辑]币制

金朝币制,钱、钞、银三种并行。金朝早期使用旧有的宋、辽钱币,直到金、宋间第二次议和后,战争暂告结束。1158年金帝完颜亮首次铸行正隆通宝小平钱。1204年金章宗铸泰和通宝真书钱。1213年金帝完颜永济铸至宁元宝钱。金宣宗南迁后也铸行货币。金朝灭掉北宋以后,曾扶植刘齐立国,所铸钱币却清秀娟美,比一般北宋钱精整[9]

[编辑]文化

金朝文化在发展中已达到很高水平,它“一变五代、辽季衰陋之俗[43]”,“大定以后,其文笔雄健,直继北宋诸贤[44]”。在某些方面亦非宋朝可比,启后世文化发展之先声。金朝推行汉化政策,从“借才异代”[45]走向“国朝文派”[46],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宋朝的独特气派、风貌,但其剽悍勇猛的崇武精神随着金朝政权的稳固而逐渐消失,最后终至亡国。元朝时,亡金故老喜言“金以亡”,此说未必正确[47],但金人全盘汉化则是不争的事实。刘祁说:“南渡后,诸女真世袭猛安、谋克往往好文学,喜与士大夫游。”金熙宗以下的帝王都具有相当高的汉文化素养。元代有一说:“帝王知音者五人:唐玄宗、后唐庄宗、南唐后主、宋徽宗、金章宗”[48]。金朝中期以降,女真人改汉姓、着汉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朝廷屡禁不止[49]金世宗一向反对女真人全盘汉化,积极倡导学习女真字女真语,但仍挽不回女真汉化的速度。接受汉文化最快、汉化程度最深的首先是女真上层贵族社会,郝经谓金朝“粲粲一代之典与唐、汉比隆,讵元魏、高齐之得厕其列也”。赵翼亦称“金源一代文物,上掩辽而下轶元”[50]。金代文化艺术继辽、北宋之后而不断发展,超过了辽,在北宋之后与南宋平行,构成当时中国文化发展的南北两大支。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起着“上掩辽而下轶元”的作用[10]

[编辑]思想

金朝翡翠装饰。
金朝以儒家为统治人民的基本思想,而道家佛教法家亦较广泛流传和应用。金朝思想家讨论批判两宋理学与经义学,让理学再度于北方兴起,发扬中华思想。在学术思想方面,赵秉文被称为“儒之正理之主”,他批评汉以来的传注之学,充分肯定周濂溪二程(程颢、程颐)建立的北宋理学[51]。并且将佛教、道家与理学思想融合一体,以卫道统名于金。王若虚批评传注之学,其弊不可胜言,肯定北宋理学[52][53]”。然而他也批评北宋理学,并曾下功夫对两宋理学注释加以评论和褒贬,但未自成一家之言。李纯甫著有《中庸集解》、《鸣道集解》,其思想先是由儒教转向道教、最后转向佛教,“号中国心学,西方文教[54]”。他说:“学至于佛则无所学”,以为宋伊川诸儒“皆窃吾佛书[55]”。为了达到以佛为主的儒、道、佛三教合一,大胆地向两宋理学开战[10]
在政治思想方面,赵秉文认为王室与列国、华与夷、中国与四境的关系都是可变的;认为有公天下之心的都称“汉”,认为社稷与民相比,民贵而社稷轻,反对唐开元末“祸始于妃后,成于宦竖,终于藩镇”的提法,认为祸害的根源在“明皇”[56]王若虚认为统一中国要讲“曲直之理”。他认为欧阳修不讲曲直的统一,是“曲媚本朝,妄饰主阙”[57]。他认为国之存亡可付之天数,但不能以守忠节犯食人之罪,并且赞许司马光对传统正闰观的批评,“正闰之说,吾从司马公”[58][10]
金朝如同宋朝一样,尊崇儒学与孔子。早在金军进军曲阜时,金兵意图摧毁孔子墓,即被完颜宗翰制止。自金熙宗时开始尊孔,在金上京孔庙,又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虽然金帝完颜亮轻视儒学,到金世宗金章宗时又大力尊孔崇儒,修孔庙与庙学,并且推崇《尚书》、《孟子》[59][10]

[编辑]文学与文字

金朝猛克银牌,本令牌以女真文书写,出土于俄罗斯滨海地区赛金古城。
金朝初期的文学比较朴陋,文学家大多是韩昉等辽人与宋人。直到蔡圭出现,才被称为金朝文学正传之宗,其他尚有党怀英,其他还有赵沨王庭筠王寂刘从益等。金章宗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有赵秉文杨云翼李纯甫元好问等,女真人中有名的有金帝完颜亮金章宗。金帝完颜亮南下侵宋时,在扬州赋诗,有句云:“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海陵王立志灭宋统一,作诗言志,笔力雄健,气象恢宏。金章宗酷爱诗词,制作甚多,但意境只在宫中生活,近似宫体诗。在金章宗的倡导下,女真贵族官员也多学作汉诗。豫王完颜允成的诗歌,编为《乐善老人集》行世。下至猛安、谋克,也努力学诗。如猛安术虎玹[注 11]、谋克乌林答爽都和汉人士大夫交游,刻意学诗。金朝有名的文人为王若虚元好问。王若虚著有《滹南遗老集》,擅长诗文与经史考证,初步建立了文法学和修辞学,其论史则攻击宋祁,论诗文则尊苏轼而抑黄庭坚,是金朝具有权威的评论家,后来潘升霄的《金石文例》即受其影响。元好问是金朝文学集大成者,著有《遗山文集》。他的《论诗绝句》30首,重在衡量作家,开后来论诗的一个重要派别。元好问的《中州集》是以诗存史,他把各地区、各族的诗人均视为中州人物,这是统一的包括各族在内的中华思想的具体反映[10]
杂剧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已盛行以杂剧的形式作戏。金代院本的发展,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金章宗时期的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我国古典戏剧中一部带典范性的划时代杰作。他是根据唐朝元稹《莺莺传》改写,但是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都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被称为“古今传奇鼻祖”、“北曲之祖”[10]
女真文汉文是金朝通行的官方文字,其中女真文是根据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而制成的。女真族原采用契丹字,随着金朝的建立,完颜希尹金太祖之令,参考汉文契丹文创造女真文,并且在1191年八月颁行。1165年徒单子温参考契丹字译本,译成《贞观政要》、《白氏策林》等书。金世宗时,朝廷设立译经所,翻译汉文经史为女真文,而后又陆续翻多多本汉文书籍[注 12]。金世宗对宰相们说:“朕之所以命令翻译五经,是要女真人知道仁义道德所在”。然而当时女真字与汉字对译,都要先译成契丹字,然后再转译。金章宗时,专设弘文院译写儒学经书,命学官讲解。1191年罢废契丹字,规定今后女真字直译为汉字。但随着汉语的通用,女真贵族多已识读汉字。汉字书籍在女真族中广泛流行[10]

[编辑]宗教

金代菩萨漆金彩绘木像。
全真教的王喆全真七子
金朝宗教大都主张顺从和忍耐,主要和北方汉族与异族统治者有关。无论是金代的佛教还是道教,都主张以本教义为主的佛、道、儒的三者合一,如在佛教的理论发展中有很高造诣的万松行秀李纯甫。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凡立会也必以三教名之,完颜璹的《全真教祖碑》:“足见其冲虚明妙,寂静圆融,不独居一教也。”王喆从三教合一的主张出发,劝人们诵《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及《孝经》等道、佛、儒三家经典[60][61]
佛教早在女真族时期即有流传,金朝灭辽朝北宋后,又受中原佛教的影响,对佛教的信仰更加发展。佛教如华严、禅、净、密教、戒律各宗都有相当的发展。其中禅宗尤为盛行,这可说完全受了北宋佛教的影响,对金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习俗都有重要影响。。女真族占领中原后,道询继承净如在灵岩寺弘法,著有《示众广语》、《游方勘辨》、《颂古唱赞》诸篇。汴梁则有佛日大弘法化,传法弟子圆性于大定间应请主持燕京潭柘山寺,大力复兴禅学,著有语录三编行世。万松行秀尤为金代著名禅师。传曹洞青源一系之禅,嗣法磁州大明寺雪岩满禅师,虽治禅学,而平时恒以《华严》为业。他曾在从容庵评唱天童的《颂古百则》,撰《从容录》,为禅学名著。他兼有融贯三教的思想,常劝当时重臣耶律楚材以儒治国,以佛治心,极得楚材的称颂,说他“得曹洞的血脉,具云门的善巧,备临济的机锋”,一时传为佳评[61]
道教道金朝出现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等三大新兴道派。全真教创始人是王喆,于1167年创建全真教,后由他的七位弟子轮流接任。全真教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道教思想以外,更将符录、丹药等思想以外的内容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大道教创始人是金初刘德仁,于1142年开始传道。主张“守气养神”,提倡自食其力,少思寡欲,不谈飞升炼化,长生不老,并且把儒家思想纳入自己的体系。此外,大道教有出家制度。太一教始祖萧抱珍,于1138年创建。以符箓道法为主,也有守柔弱的内炼之法。尊奉太一。太一教模仿天师道的秘传原则,每代掌教人必须改姓“萧”。其立教宗旨是“度群生于苦厄”,尊重人伦[61]
女真人信仰萨满教,它是一种包括自然崇拜、图腾、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巫术等信仰在内的原始宗教。萨满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中介,在重大典礼、事件和节日的祭祀时都有巫师参加,或由他们司仪。消灾治病、为人求生子女、诅咒他人遭灾致祸等,几乎都成为萨满的活动内容[61]

[编辑]艺术

金代艺术的发展,也在各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金章宗设书画院,收集民间和南宋收藏的名画,王庭筠与秘书郎张汝方鉴定金朝所收藏书画550卷,并分别定出品第[62]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京城汴梁,就掠夺宋廷藏画、俘掳画工北去。金代宫廷讲求书画名迹的收藏,以所获北宋和内府藏画为基础,复从民间征集加以充实。金朝绘画在汉文化影响下,比辽朝绘画更为隆盛,特别是金世宗金章宗时期,绘画活动益趋活跃。金章宗善诗文书法,又爱好绘画,他在政府秘书监下设书画局,将藏画加以鉴定,又效宋徽宗书体在名作上题签钤印。金朝还在少府监下设图画署,“掌图画镂金匠”,当时有名的画有虞仲文《飞骏图》、王庭筠《枯木》、张圭神龟图》、赵霖所绘《昭陵六骏图卷》等,其中以张瑀《文姬归汉图》为最佳。金帝完颜亮能画竹,完颜允恭画獐鹿人物,王庭筠善山水墨竹,王邦基善画人物,徐荣之善画花鸟,杜锜画鞍马。武元直李山与王庭筠等山水竹石画作,比起同时南宋院画家的作品,似乎更显出“文人”的品味[62]
金代书法家学自北宋书法,金章宗学宋徽宗的瘦金体,很有成就。王竞擅长草隶,尤工大字,两都宫殿榜题都是竞所书。党怀英擅长篆籀,为学者所宗。赵沨擅长正、行、草书,亦工小篆,正书体兼颜、苏,书画雄秀,当在石曼卿上;行草书备诸家体,时人以沨配党怀英小篆,号“党、赵”。吴激得其岳父米芾笔意,王庭筠在当时学米诸人中,造诣最深,其书法为元初巙子山诸人所不及。任询具有多方面的才艺,书法为当时第一,《中州集》称他:“画高于书,书高于诗,诗高于文。”[62]
金朝初年,女真族的乐器只有鼓、笛两种,歌咏只有“鹧鸪”一曲,“高下长短,鹧鸪二声而已”。进入宋境后,金军掠取宋朝教坊的乐工、乐器、乐书,汉族的音乐融入女真族的音乐之中。金世宗设宴招待南宋与西夏使者,乐人学宋朝,但服装不同。金朝舞蹈源自先人靺鞨的靺鞨乐,立国后基本上直接吸受自北宋舞蹈,同时也发扬女真族的乐舞文化。在戏曲方面,北宋流行的诸宫调到金朝成为主要的说唱品种。当时只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流传至今,其中《西厢记诸宫调》的出现,有着元曲初步形成的意义[62]
张瑀所绘《文姬归汉图》(局部),描绘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突出归汉的行旅场面。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赵霖所绘《昭陵六骏图卷》(局部),骏马的形态既忠于原作,又注意发挥绘画之长,将战骑驰骋疆场的雄姿刻画得十分生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圭所绘《神龟图》,用笔工整细腻,龟之甲纹描画得一丝不苟,设色妍美,画风近院体。现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编辑]科技

《测圆海镜》圆城图式,其中用天地乾坤等指代三角形内各点
金朝的科学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医学方面产生许多学派,不同创新的理论与争鸣对元朝医学与后世的医学有较大的影响;北方农业技术在比较落后的基础上有迅速的发展;数学方面在金元之际发展出天元术;天文历算方面修正大明历使其精确;此外,建筑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兴建卢沟桥金中都、山西大同华严寺等建筑[11]
靖康之变后到蒙古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和暴政,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使得医学十分活跃,被称为称为新学肇兴。金朝时期发展出刘完素火热说张从正攻邪说李东垣脾胃说。由于实践的丰富,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来解释前人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刘完素开创了河间学派、张元素开创了易水学派,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又自创了脾胃学说,这三家与元朝朱震亨养阴说合称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11]
金朝吸收北宋的农业技术,使得东北金上京一带的农业产量得以提升。现今考古学家还在今东北地区挖掘许多金代使用的犁铧、瓠种等铁制农具。当时金朝与西夏等地区有名的农书有《务本新书》、《士农必用》等农书,可惜现已失传。当时养殖蚕桑与园艺的技术也十分发达,例如利用“牛粪覆棚”将西瓜种植于较寒冷的东北地区[11]
当时数学最重要的进展是天元术的发展,天元术即是古代中国建立高次方程的方法,其中“天元”相当于现在的未知数1248年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其著作《测圆海镜》、《益古演段》中,系统地介绍了用天元术建立二次方程。金廷学习北宋建立司天监以观测天文,当时的数学也十分发达,使得金朝士人热中编写历书。金廷于1137年颁布杨级编写的《大明历》(与祖冲之的《大明历》不同)。而后赵知微1180年修编成较精确的《重修大明历》,其精确度超过宋朝优越的历法《纪元历》。同时间耶律履也编出《乙未历》,然而精确度不如《重修大明历》[11]

[编辑]帝王年表

金朝户口变动表
年代户数口数备注
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约500万户3300万人左右
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6,789,449户44,705,086人
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6,939,000户45,447,900人
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7,223,400户48,490,400人
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7,684,438户
8,413,164户
45,816,079人
53,532,151人
金史称此为金朝的人口最盛时期。
金帝卫绍王大安二年(1210年估计5500万人
1115年1234年
庙号谥号汉名女真名常用名称在位时间年号
金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阿骨打完颜阿骨打1114年1123年收国1115年1116年
金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吴乞买完颜吴乞买1123年1135年天会1123年九月-1135年
金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合剌完颜亶1135年1149年天会1135年1137年
天眷1138年1141年正月
皇统1141年正月-1149年十二月
海陵炀王(被弑后)
海陵庶人(改葬后)
迪古乃完颜亮1149年1161年天德1149年十二月-1152年二月
贞元1153年二月-1156年正月
正隆1156年二月-1161年十一月
金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褎/雍乌禄完颜雍1161年1189年大定1161年十月-1189年
金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麻达葛完颜璟1189年1208年明昌1190年1195年十一月
卫绍王(被弑后)允济/永济兴胜完颜永济1208年1213年泰和1208年1209年正月
金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吾睹补完颜珣1213年1223年贞祐1213年九月-1217年九月
金哀宗[63]敬天德运忠文靖武天圣烈孝庄皇帝[64]守礼/守绪宁甲速完颜守绪1223年1234年正大1224年1232年正月
开兴1232年正月-四月
天兴1232年四月-1234年正月
金昭宗[65]承麟呼敦完颜承麟1234年盛昌1234年正月

[编辑]参见

[编辑]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