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清理阶级队伍

 

印有革委会工宣队以及“斗、批、改”的文革邮票(1968年10月)

清理阶级队伍,简称清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于1968年-1969年间开展的一场大规模政治运动[1][2][3][4]。清队运动过程中,各地采用军管会和进驻工宣队的方式,清查“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反革命分子、没有改造好的、反、分子”等等[1][2][5][6]。文革早期的不少造反派成员开始遭到政治清算[3][6][7][8][9],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群体亦受到严重冲击,其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科研人员被打成“间谍”或“特务”是普遍现象[3][10][11]中共官方后来承认清队运动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1][2],数以百万计[12][13]。有学者估计该运动中约三千万人被批斗迫害,死亡人数超50万[3][14],是文革死人最多的一个时期[15]

运动历史

[编辑]

1967年11月27日,江青在北京工人座谈会上说:“在整党建党的过程中,在整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中,都要逐渐地清理阶级队伍。”[12] 1968年5月13日,姚文元把《北京新华印刷厂军管会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文件呈交毛泽东,并在上交报告中写道:“此件总结了清理队伍中的一些政策性问题。”[1][2][5] 5月19日,毛泽东在此件上作出批示:“文元同志:建议此件批发全国。在我看过的同类材料中,此件是写得最好的。”[1][2][5] 于是,196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发出《转发毛主席关于〈北京新华印刷厂军管会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的批示的通知》,清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2][5]

军管会工宣队军宣队等参与并领导了各地的清队运动[1][2][3][5][16],其中毛泽东进行清队运动依靠的核心力量是军队[17][18]。许多文革初期活跃的造反派领袖和成员开始遭到清算整肃,从批斗他人到被他人批斗,有些成员甚至遭到长期监禁[3][6][7][8][9][18]。此外,知识分子、科研人员、文艺工作者等也都是重点被整肃的对象[3][10][11][15]。还出现了如赵健民云南特务案等重大冤假错案[19]。有学者认为,清理阶级队伍是文革开始以来政治运动的又一个高峰期,是冤假错案最多的时期[5],也是文革中死人最多的时期[15]中共官方后来承认运动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1][2],数以百万计,加上他们的亲属和有各种社会联系的人,全国被株连的人上亿[12][13]。至1970年初,新一轮的大规模政治清洗“一打三反运动”、“清查五一六”发动,又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12][20][21]

整肃案例

[编辑]
青海核基地墙上印刷的《毛主席语录

清队运动期间,中国大陆科研教学机构遭到波及,其中“海归”人员被打成“间谍”或“特务”是普遍现象[3][10][11]。作为“两弹一星”核心基地的青海“221”核武器研究基地于1969年11月被军管,不久周恩来指派海军副司令、国防科委副主任赵启民以及公安部领导成员、原空军副军长赵登程前往清查[17][22][23][15]。据统计,军管组对3200余人核弹基地的科学家、干部和普通人进行整肃,大搞刑讯逼供,导致108人自杀、致伤致残400余人,其中包括大量科学家,1970年运动高潮之际甚至“当众枪杀5人,其中三名科技人员”[17];另有统计,在青海核基地内,截止1971年9月有四千多名职工受到迫害和审查、310多人伤残、40多名职工自尽、5人遭到枪决[22][23]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各研究所在清队过程中有600多人被诬为特务,其中200多人被隔离审查,2人被打死,10人打成残废,4人自杀[3][5][15]清华大学在清队中六千名教职员工中五分之一被审查,178人被定为“敌我矛盾”、12人自杀[3]湖南大学在清队中被迫害自杀死亡18人、长期挨斗折磨致死的6人[3][5][15]华东师范大学800多学生被定为敌我矛盾、60多人自杀[3][5][15]兰州大学被立案审查的达450人、23人被迫害致死[3]

死亡人数

[编辑]

学者丁抒估计,清队运动中有约三千万人遭到批斗迫害,死亡人数超50万[3][13][14]。依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安德鲁·G·魏昂德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教授苏阳于200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所引用数据,广东省农村地区在清队运动中有超3万人死亡,上海市1968年有超过5000人在运动中死亡[注 1][24][13]。另据杨继绳天地翻覆》一书的记载,至1968年底,安徽省在清队过程中清理出“坏人”超43万,在刑讯逼供中采用了几十种酷刑,被县以上专政机关关押188,225人,其中4,646人在关押期间被逼自杀、被打死1,433人[13]赵健民云南特务案导致云南省全省138万7千余人受到牵连,1万7千余人死亡,当时云南省的总人口为2300万人,受迫害的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约百分之六[19]

在受到冲击的两千多个县当中,平均下来一个县有一百人左右因该活动而死亡[15]。而有的县超过二百人死亡,譬如江西瑞金大屠杀导致江西省瑞金县300余人死亡、兴国县270余人死亡、于都县500余人死亡[25]。再如上海川沙县有5,063人在这个活动中被揪斗,其中236人死亡;宝山县就有1,702人被揪斗,其中有334人死亡[15]。在人口特别少的县,如中边境的黑龙江省爱辉县,有1,500多人因该活动而被关押,其中有65人死亡,属于较低比例[15]。而吉林省延吉县相关的“深挖”活动中,桦田生产队被波及的110户人家,就有41人被揪斗致死致伤[15]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他们研究了1520份中国1987年后公开的县志,估计文革造成了中国农村地区75万-150万人死亡,相似数量的人口永久伤残,共有3600万人遭到不同程度的政治迫害。而这些绝大部分发生于1968年至1971年间。

参考文献

赵健民云南特务案

 

赵健民云南特务案,又称赵健民特务案赵健民冤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在云南省的一场重大冤假错案,该案件导致138万7千余人受到牵连,而1968-1969年间案件中发生的大屠杀导致了1万7千余人死亡,另有6万1千多人致残,仅昆明市就打死了1473人、打残9661人[1][2][3][4][5][6]。当时,云南省的总人口为2300万人,受迫害的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约百分之六[1]

1968年1月,云南时任省委书记处书记赵健民康生等人打成“国民党特务”和“叛徒”,也被称为是刘少奇在地方的“代理人”之一,导致被非法关押达8年之久;与此同时,云南省内大规模抓捕“赵健民叛徒执行国民党云南特务组计划”的成员,期间共制造了1万5千余起冤案、假案,导致上百万人受牵连和迫害[1][2][7]

事件历史

[编辑]

历史背景

[编辑]

1966年5月,毛泽东等人在中国大陆发动了文化大革命。1967年3月,时任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赵健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康生当面提出了对文化大革命的意见,提议以发扬民主的方式解决文革问题;康生当时没有明确表态,但事后密告给毛泽东,说赵健民反对党中央、反对毛主席、反对文化大革命[1][2][3][7]。1967年8月,经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批准,在中央和各地地方报刊上公开点名批判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的“走资派”,共55人、其中各省市自治区的领导干部有37人,包括赵健民[1][2][3]

事件经过

[编辑]
谭甫仁

1968年1月中旬,云南文革运动混乱、生产停滞,赵健民昆明军区等军内外的几位负责人一同飞往北京,向中央汇报省里的工作情况[7]。据官方资料记载,1月21日,中央在京西宾馆召开的解决云南问题的会议,会议由康生主持,期间赵健民被康生等人打成“国民党特务”和“叛徒”[1][2][7];期间,康生对赵健民说:“我凭40多年的革命经验,有这个敏感,你对毛主席、 对党中央、对我们有刻骨的阶级仇恨。”[8] 会后,赵健民即被时任中国公安部部长的谢富治拘留、逮捕,此后被非法关押达8年之久[1][2][7]

1968年8月,毛泽东、中共中央调派军队将领谭甫仁前往云南主持工作,担任新成立的“云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兼昆明军区政委,集党政军权于一身[1][9]。谭甫仁、周兴等省革委会主要负责人着手推进云南地区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强调要反右倾,“加强敌情观念”[1]。1969年1月,云南省革委会召开了第七次全委扩大会议,讨论划清云南两条路线的大是大非,提出“划线站队”,讨论追查“赵健民执行国民党云南特务组计划”等问题[1][9]。会后,云南全省在各级革委会和中共核心小组领导下,全面开展了“以人划线,层层站队”的运动,除了“赵健民叛徒执行国民党云南特务组计划”外,还制造了“滇西挺进纵队”、“滇东北游击军”、“滇南农民革命军”等一系列假案,并采用逼供追查、滥施酷刑,使云南广大干部群众遭到残酷迫害[1][4][10]

最终,围绕着“赵健民特务案”,共制造了1万5千余起冤案、假案,该案件导致138万7千余人受到牵连,当时云南省的总人口为2300万人,受迫害的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约百分之六[1][11][12]

死亡人数

[编辑]
  • 依据1982年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检察院关于“黄兆其反革命案”的起诉书,“赵健民特务案”中总共打死、逼死1万7千余人,另有6万1千多人致残[1][4][5][6]。1968-1969年的大屠杀中,仅在昆明市就有1473人被打死,9661人被打残,期间昆明市街头贴满了“枪毙”的布告[4][5][6][13]
  • 依据1975年的统计数字,在云南的“划线站队”运动中,总共有30万人受到各种刑讯逼供、审查监禁,其中3万7千余人死亡[4]

事件后续

[编辑]

1970年12月17日,谭甫仁及夫人王里岩被枪手暗杀身亡[9][14]

1975年9月3日,赵健民在邓小平关怀下被释放出狱[15]:76

改革开放后,赵健民也在拨乱反正中获平反,并于之后出任中国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的前身)的副部长[2]


赵健民(1912年6月24日—2012年4月8日),曾名吴培强,男,汉族山东冠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赵健民是山东冠县赵梁堂村人。早年曾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山东工委组织部部长,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山东冠县抗日游击队政委,并在山东西北地区发展抗日武装。1940年,担任八路军129师新编8旅营长,冀鲁豫军区第3、7分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冀鲁豫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1]第二野战军第十七军政委兼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部长、西南铁路工程局局长。此后担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省长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2],“赵健民特务案”牵连138万余人、导致1万7千余人死亡。[3]后起用云南省政协副主席[4],文革后被平反,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此后担任中顾委委员。

2012年4月8日去世。[5]

关联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跳转到: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王海光(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 一个人的冤案和一个时代的冤案. 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天益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中文).
  2. 跳转到:2.0 2.1 2.2 2.3 2.4 2.5 2.6 1968纪事:赵建民云南特务案凤凰网. 200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中文).
  3. 跳转到:3.0 3.1 3.2 文革中“赵健民冤案”的个案意义中国中央电视台. 《北京日报》. 200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中文).
  4. 跳转到:4.0 4.1 4.2 4.3 4.4 丁抒文革死亡人数的一家之言. 《华夏文摘》. 200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中文).
  5. 跳转到:5.0 5.1 5.2 Dikötter, Frank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People's History, 1962—1976.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2017-06-06. ISBN 978-1-63286-42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英语).
  6. 跳转到:6.0 6.1 6.2 宋永毅CHRONOLOGY OF MASS KILLINGS DURING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 201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英语).
  7. 跳转到:7.0 7.1 7.2 7.3 7.4 赵健民“文革”中康生仅凭相面定案:整死一万云南群众人民网. 《大往事·纵横历史解密档案》(叶匡政编,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1-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中文).
  8. ^ 余汝信. 《康生年谱——一个共产党员的一生(1898-1975)》. 香港: 新世纪出版社. 2023: 537. ISBN 978-988-13296-8-4.
  9. 跳转到:9.0 9.1 9.2 周孜仁. 谭甫仁017凶案. 《炎黄春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中文).
  10. ^ 丁凯文; 明镜出版社. 《解放軍與文化大革命》. 明镜出版社. 2013-02-01. ISBN 978-986-8953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中文(台湾)).
  11. ^ 丁龙嘉. 赵健民在20世纪50年代反“左”. 《炎黄春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中文).
  12. ^ 王海光. 不堪回首的回首——刘丽英书评. 《炎黄春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中文).
  13. ^ 《外参》编辑部. 《外參》第71期: 四股勢力混戰 倒習不謀而盟 各界想推弱主. 外参杂志社. 2016-03-15. ISBN 978-1-68182-19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中文(台湾)).
  14. ^ 顾明. 被周总理斥为"建国以来最糟糕的警卫人员" 真相. 《世纪风采》. 人民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 (中文).
  15. ^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总纂; 中共云南省委员会办公室 编撰. 云南省志·卷四十三 中共云南省委志.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ISBN 7-222-02580-4.


延伸阅读

[编辑]
  • 《康生与“赵健民冤案”》,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2006年12月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