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2日 星期四

电影《八道楼子》 (7-MAN ARMY)



八道楼子
Seven Man Army
Seven Man Army.jpg
导演张彻
熊廷武
午马
编剧张彻
倪匡
主演姜大卫
狄龙
陈观泰
傅声
戚冠军
白鹰
李艺民
配乐陈永煜
摄影龚幕铎
剪辑郭廷鸿
制片商长弓电影公司
发行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香港 香港 1976年4月16日[1]
产地香港 香港 香港
语言国语
IMDB ID0074170
AMG ID1:156208
票房$789,573[1]
《八道楼子》 (7-MAN ARMY)为1976年出品的国语发音之有声彩色电影,长弓电影公司出品,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发行。导演为动作片名导张彻,改编自1933年秋长城战役古北口八达岭战场。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徐庭瑶下辖第2师、第25师、第83师;第25师(师长关麟征)第75旅第149团上校团长王润波命令侦察先锋营,十七军第2师(黄杰师长)六旅(罗奇旅长)十一团副团长吴超征兼任营长,后来全营集合,仅仅剩下7名国府兵
失联孤军力守古北口八达岭的一座碉堡,竟能对抗日军千名达一星期之精彩史实,(影片宣传说“日军两万名,坦克30辆”,日军人数是初期古北口攻防战役,而不是八达楼子前方之掩护战);此片当年观众踊跃,票房收入颇佳,往后世界各国陆军战争电影拍摄,竟依稀可见此片身影,似乎抄袭;显见此片有它战争片经典地位;演员皆当年硬底子功夫明星齐聚一堂戚冠军傅声狄龙姜大卫刘家辉梁家仁

目录

  [隐藏

[编辑]剧情简介

七七事变之前,军事要塞─八道楼子只剩下了碉堡里7名中国军人:营长吴超征(事后追封少将,吸引敌军、掩护主力、毙敌有功),五位上等兵江明坤褚天成白长兴贾福胜以及潘炳林,还有二等兵何鸿发
他们以背水一战的精神,顽强抵抗多于自己数十倍的日军,在主力失联与失去支援的情况下孤军作战,屡胜强敌,坚守这一军事要塞。但寡不敌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7位壮士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为国捐躯。纪念牌坊在金门。

[编辑]人物角色

角色名称演员备注
吴超征狄龙上校团副兼侦察营长
白长兴姜大卫上等兵
江明坤陈观泰上等兵
何鸿发傅声二等兵
褚天成戚冠军上等兵
贾福胜白鹰上等兵
潘炳林李艺民上等兵
小顺子丁华宠战地孤儿
胡其梁家仁伪蒙军
王龙威伪蒙军
刘家辉伪蒙军
苗天日军司令
冯毅日本军官
王润波团长储陆峰
陈明利白长兴妻
陈慧楼何鸿发叔父
龙世家何鸿发兄
郭追何鸿发友人
孙树培何鸿发友人
月娟王景平褚天成友人
邓德祥褚天成友人
谢兴日本浪人
陈信一日本浪人
荆国忠日本浪人
高飞日本浪人
杨奎玉日本军官
何刚日本军官
祖勃林日本军官
陈森霖日本军官
何维雄日本军官
王力大刀队队员
苏金龙恶警察
王耀赌场打手
王圻生国军
林志泰国军
侯伯威国军
曾明昌日军
葛长生日军
余太平日军
陈震日军
王庆良
刘幼斌
程天赐
马金谷
戴彻
潘章明
史亭根

[编辑]其他制作人员

  • 制片:彭世伟、朱耕、祖康
  • 助导:吴越凌、沈汝亮、周小培、叶德申
  • 副摄影:徐得利
  • 艺术指导:顾毅
  • 武术指导:谢兴陈信一
  • 灯光:关英全、欧作霖
  • 道具:何介夫
  • 化妆:赵玉珍
  • 服装:黄荣

[编辑]金门铜像

  • 7位殉国烈士,牌位都在台北市大直忠烈祠,永飨血食膜拜。
  • 金门(小金门,即烈屿)战地,岛中设置牌楼,他们持步枪上刺刀冲锋全身铜像,栩栩如生,牌楼上刻“八达楼子”四字,忠勇事迹永志缅怀效习。[2]
  • 有拔枪自尽、有被数十日军剁成肉泥、有拔腰缠整捆手榴弹长城与城底数十日军同归于尽……每位烈士殉国方式都不一样,是电影剧情所描述。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相关条目

[编辑]备注

  1. 1.0 1.1 香港电影票房 1976 〔华语电影〕,〈香港电影票房全纪录〉
  2. ^ 八达楼子志 〔台湾碑碣拓片〕,〈台湾记忆 Taiwan Memory--国家图书馆〉

2003年1月1日 星期三

长城战役


长城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Greatwall 1933 china.jpg
国民革命军守军在长城防卫
日期:1933年1月1日 - 3月31日
地点:万里长城东部
结果:日本小胜,中方主力部队成功转移至后方
参战方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中华民国Flag of Japan.svg 日本帝国
Flag of Manchukuo.svg 满洲国
指挥官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张学良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何应钦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徐庭瑶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宋哲元
Flag of Japan.svg 武藤信义
兵力
第29军
第17军
东北军第107师
日军:50,000人
满洲国军:42,000人
伤亡
 ? ?
长城战役,为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
1933年,日本热河省地方官员表示归附伪满洲国为由,与伪满洲国军队进军热河,省长汤玉麟不战而逃;之后日军进攻山海关长城隘口与热河,国民政府派遣宋哲元冯治安张自忠刘汝明关麟征黄杰刘戡日军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罗文峪界岭口凭险固守,但最终由于军备不良、战力消耗殆尽、战略位置丧失而撤退。
之后中华民国成立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由黄郛何应钦与日本代表梅津美治郎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军队不得进入,而日军退回长城以北。而中华民国与满洲国也因此以长城为界,满洲国更于长城各地树立“王道乐土大满洲国”的界碑。

目录

  [隐藏

[编辑]战斗序列

[编辑]日军

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指挥关东军第6、第8师团、混成第14、第33旅团、骑兵第4旅和航空兵、海军各一部4万余人及伪军3万多人,企图攻占热河、古北口以东的长城一线,伺机进占冀东。

[编辑]国军

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张学良指挥,先后调集14个军20余万人,企图保卫热河和依托长城阻止日军进关。张学良任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指挥,下辖第一、二、三军团(第三军团司令万福麟),共5个军1个师兵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作相,辖四、五、六、七、八军团共9个军1个师,分布在长城各口,固守御敌。
3月12日起由何应钦接替张学良指挥。

[编辑]热河战役

主条目:热河战役
日军第8师团进攻热河,汤玉麟征集二百多辆汽车,装上金银财宝和鸦片等,运往天津租界,他的手下的几个将领尚未交锋就投降或逃跑,汤玉麟于是一枪不发,全面败退,率部逃到河北承德地区的滦平,日军仅128名骑兵占领承德。

[编辑]战斗

[编辑]山海关

  • 1933年1月1日1月3日,1月1日,武藤为保障主力迅速攻占热河、长城,令山海关守备队和伪满洲国国境警察队制造榆关事件,鸣枪挑衅,反诬为中国军队射击,并通牒中国守军撤出山海关,被拒绝后,日军第8师第4旅在航空兵和海军各一部支援下,于2日以优势兵力及火炮向山海关中国驻军第9旅第626团进攻。该团奋勇抵抗,至3日下午安德馨营长与所属官兵300余人于山海关奋战无援阵亡。该团奉命撤退,山海关陷落。4日和6日,日军再进攻榆关附近五里台、石河的第9旅阵地,守军坚守。10日,日伪军攻占九门口,守军第15旅退守石门寨。

[编辑]喜峰口

  • 1933年3月4日,日军占领热河,然后进攻北京东北方向的长城各口。3月6日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的第37师(师长冯治安)第38师(师长张自忠)奉命防守东起冷口,西至马兰峪一线。由于装备不如日军,守军以奇袭夜袭对付日军。日军于3月9日夺取喜峰口,当夜第37师第109旅旅长赵登禹所属团长王长海率大刀队于喜峰口夜击日军,夺回喜峰口。500多人的大刀队仅生还二十余人。3月11日当地猎户关仁景,于连贵等自告奋勇为向导,赵登禹率左翼大刀队袭日军步骑兵营地,第113旅旅长佟泽光率右翼大刀队袭日军炮兵阵地。东出铁门关,西过潘家口,由山间小路迂回至敌后包抄日军,宣称歼敌数千,为喜峰口大捷。而据日方资料,日军损失为死亡数人,伤不到20人。
  • 日军于喜峰口失利后从承德方向调集早川、濑谷义的第31、第8两个联队,并附骑兵两个团,装甲车10余辆,飞机20架,联合蒙古、朝鲜伪军两个旅,总计兵力超过万余人,向长城罗文峪口进攻。3月17日至19日,第29军所辖暂二师及第37师一个团、第38师一个团防守遵化罗文峪一带各口,由暂二师刘汝明师长指挥,总兵力约6000人,在罗文峪一带的长城线上迎战。血战三日,29军官兵杀敌3000多人,伤亡1700余人,成功击退日伪军,守住罗文峪。日军向滦东打开缺口。4月7日起再攻喜峰口,头两天进攻均被宋部击退。4月11日喜峰口腹背受战,4月13日,29军奉何应钦之命撤出喜峰口,在兴城以北滦河西岸布防。

[编辑]古北口

  • 1933年3月9日关麟征率中央精锐第17军(军长徐庭瑶)第25师到达河北密云县的石匣镇时,将部队开到古北口前线。出古北口东关不远,即与日军的前哨发生遭遇。关麟征亲率第149团夺取右翼有利高地,遭遇日军潜伏的侦查部队狙击。双方短兵相接,战斗惨烈,关麟征受伤多处,浑身是血。身旁随从官兵10余人全部战死,第149团团长王润波阵亡,终于将敌人击退,占领高地。11日日军第8师团主力向右翼阵地进攻,东北军王以哲部不支而退,制高点将军楼失守,日军占领古北口关口,乘胜包围第25师戴安澜的第145团,关麟征负伤,由杜聿明代理师长继续同日军苦战。请示徐庭瑶军长同意后,在古北口以南的南天门一线构筑阵地。
  • 3月12日日军在火炮和飞机的支援下,开始进攻,第145团被分割成两部分,师指挥所再次受到攻击,第25师只好撤退。
  • 开战之初,第145团向一个叫“帽儿山”的高地派出一个7人的侦察哨,由于联络中断,这7人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仍然坚守,3月13日日军调来飞机重炮猛攻,而七人居高临下依靠地势顽死守,子弹打光了,拼刺刀肉搏,全部壮烈牺牲。日军攻下高地后将7人合葬,立了一块上面写着“支那七勇士”的墓碑。这段故事后来被导演张彻改编为电影八道楼子
  • 1933年3月13日黄杰率中央精锐第17军第2师于密云县石匣镇抗日,接替第25师南天门防务,守备黄土梁、南天门,八道楼子一带阵地。14日第17军德军装备第83师(师长刘戡)投入战斗,4月16日后,日军飞机十余架即更番至南天门、石匣、密云一带阵地,猛烈轰炸,至21日,敌军更全面向我黄土梁、南天门、八道楼子阵地攻击,五昼夜末稍停歇,尤以左翼八道楼子一地,著弹三千余发,工事尽被摧毁,营长聂新、营长吴超征阵亡,尸骨不存,化为灰烬。
  • 4月23日日军3000人在飞机的掩护下向南天门再次发起进攻,先后4次攻击被击退,日军后从421.2高地迂回到大小兴开岭进攻也未得逞。24日日军向 421.2高地发起集团进攻,战至10点左右,421.2高地失守。从4月21日到25日,第2师已伤亡6000多人,不能再坚持下去,徐庭瑶调刘戡的第83师接防南天门,第2师撤回补整。日军攻占八道子楼后,将山炮运了上去,进行炮击。日军并在坦克的掩护下进攻,日军攻下南天门。从4月28日到5月上旬,第83师继续在372高地、425高地、车头峪、大小兴开岭、上堡子、笔架山、香水峪等地和日军作战,伤亡惨重,阵地不断被日军攻占,刘戡准备自杀,被参谋长符昭骞等人拦阻。战至5月11日何应钦下令撤退,5月19日第17军撤至顺义北苑,长城古北口战役结束。

[编辑]塘沽协定

1933年5月31日中国政府被迫和日本侵略军签定塘沽协定

[编辑]八道楼子(电影)

[编辑]战功

由于以上的战功,第29军的高级军官共11人包括宋哲元、冯治安、张自忠、刘汝明以及第17军的关麟征、黄杰、刘戡,在1935年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编辑]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