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事类网站现状分析及启示
作者:李健(全球防务站长) 首发于2008年中国防务新媒体论坛
[摘要] 本文对美国军事类网站的概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归纳了美国军事类网站在网络战中的功能作用,探询了美国军方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办法以及如何利用中国军事类网站为其网络战服务的。文章最后指出了目前中国军事类网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军事网站 舆论战 信息空间 网络战 国防建设 信息安全 互联网管理 网站管理
前言
根据2008 年7 月第2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 年6 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 亿,美国约为2.2 亿。仅这两个数据已充分说明互联网在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文、文化等领域中的份量。
自美国军方开始互联网的那天开始,互联网已与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目前中国网络新闻用户已经超过网民的八成,而在这八成之中,关注国内外军事信息的用户不下七成,通过保卫钓鱼岛、东海油田之争、314拉萨平暴、反对藏独、512 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事件,做为防务新媒体的中文类军事网站为打赢“网络舆论战”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 年6 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做客强国论坛与网友聊天,正是对网络新媒体力量的肯定。
在地球的另一边,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对互联网信息空间军事功能的认识与利用更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美国空军军官卡思·亚历山大在“联合力量”(JFQ)2007 年秋季刊上发表的一篇名为“信息空间的争夺战”的文章中写道:美国政府和军队早已意识到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空间(以及网络战)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2005 年3 月,国家防务战略将信息空间作为实施军事行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并认为网络战或者信息空间战是美军所要面临的一项潜在性的重大威胁,美国参联会主席在2004 年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中指出:美军必须有能力在陆、海、空、天以及信息空间同敌人展开作战。
由此可见,美国军方对信息空间的重视程度。作为信息空间中各类军事信息载体的军事类网站,在信息空间争夺战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已纳入其网络战体系。
在联合演习中美国空军女军官操作网络系统
一、美国军事类网站类别与特点
纵观美国形形色色的军事类网站,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军事机构网站、军事协会类网站、防务智库类网站、防务技术类网站、个人类军事网站(军事博客、军事论坛)等五大类。
1、军事机构网站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国际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美国军方一直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利用互联网加强部队建设。同时,为应对随之而来的网络信息安全挑战,美军近年来不断加大网络保障系统管理力度、加快信息安全和保密系统建设步伐、拓宽信息安全技术研究领域,使互联网成为其内外部信息交流的安全“桥梁”。
美军网站内容丰富,从军事动态、部队建设、福利待遇到医疗卫生等,凡是非涉密的信息资料在网上均可查阅。互联网作为美军内外部信息交流的一种手段,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美国军队的军事机构网站是美国政府声音的代表,站在美国政府的立场上直接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美国军队的军事机构网站是向外展示美国军事实力、实现美国向全球军事威慑的媒体平台,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所具有的传播特性为美国军队的官方网站实现其宣传策略提供了可能。在美国军队建设的军事机构网站中,以美国国防部网站最为权威,国防部网站(http://www.defenselink.mil)是美国政府和军队建立的官方网站,主要担负着促进公众对美军的了解、支持,提升部队士气和内部团结,发挥影响和震慑力等作用,它已成为美军战略宣传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美军采取对外军事行动中,国防部网站更是成为了美军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从网站的频道设置和发布内容看,国防部网站更加体现了官方消息的正式性、权威性和准确性,介绍提供有关本国防务政策、组织机构、职能任务、武器装备、作战行动的官方信息。国防部网站服务对象包括美国军人、国防部文职人员、军人家庭成员、美国公众、美国国会和新闻媒介,同时该网站还是进入美军信息网络,获取相关信息的门户和导航站,是名符其实的美国军队网站龙头老大。
美国国防部网站首页
做为军事强国的美国,其武装部队更是网站林立,据美国陆军网站风险评估小组的统计美国军方各单位建立的网站共有878 个,美国军队各级司令部、军兵种、师、旅、团、各种专业机构、军事基地以及直属单位均在互联网上建有自己的站点,诸如美国陆军网站、美国海军网站、美国空军网站等,甚至连极为机密的美国陆军情报与保密司令部也在互联网上建站宣传。这些网站基本以发布本单位相关权威新闻、介绍本单位职责及编制组成、杂志期刊及报纸出版等为主。
在美军网站中,各个军事院校的网站则成为美国战略转型思想的源头,如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美国空军战争学院、美国空军大学等军事院校的网站,他们积极倡导开创性思维和大范围视野,讨论美国当前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内容涉及军事技术、学说、战略、组织、理论和政策等,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球快速地传播美国军方的军事理论、作战思想、思维方式。他们把专业学术杂志用作交流的主要媒介,较为著名的有“联合力量季刊”、“空天力量杂志”、“军事评论”等。这些网站均提供免费的电子期刊下载,成为了解美军战略转型与军事思想的汇聚点。例如“空天力量杂志”2008 年春季刊中发表的“保持联络”一文中作者提议建立“建立国际人脉数据库”,就得到了美国军方高层的高度重视。这些军方的网站在国家保密安全规定的范围内均尽可能地发布权威性信息,以实现下几个目标:
1、展示军队形象与实力,作为向外界传递本国军方声音的窗口;
2、占领军事舆论的制高点,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的信息,主动引导新闻宣传舆论,反击敌方宣传;
3、服务于官兵,提供军人福利、医疗保障、军人工资、政策规定等相关咨询;
4、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广大国民国防意识;
5、做为远程教育的平台,提供官兵的业余文化及专业教育;
6、军品采办的中介平台,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
7、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成为招募兵员的渠道;
8、学术交流,很多军方单位均办有各自的期刊杂志,比如美国军方的《火力》、《高边境》、《空天力量》、《军事评论》、《陆军航天杂志》、《美国空间杂志》等,这些期刊杂志学术性强、观点性新,全球公开发行,电子版更是免费下载。通过这种学术交流,一方面强化了本国军队学术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军队转型的思考提供了环境。
2、军事协会类网站
美国军事协会类网站的非常之多,几乎各个兵种、军种、军事单位都有其协会网站,如美国的联合武装力量协会、美国陆军协会(AUSA)、美国空军协会(AFA)、美国海军水面部队协会(SNA)、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VFW)、退伍军人协会(American Legion)、海军互助协会、海军护士协会、陆航协会等等,这类协会基本以战友联谊、举办活动、家庭互助为主。为美国现役军人、预备队、老兵、退伍军人以及军属提供服务。各国军方对此类协会及网站均采取了保护、扶持的态度,服务于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达到稳定军心的作用。例如美国“退伍军人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它是推动美国国会和政府通过立法等措施,保护烈士墓地以及各种纪念物的重要的力量。到2007 年,美国退伍军人协会拥有300 多万会员,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现有会员240 万,分会9000 个,美国政府重视借用该组织的影响势力稳定退役军人。布什总统、国会议员经常接受该组织邀请发表重要讲话。任何人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
在军事协会类网站中,对军方影响最大、最具实力则是美国的陆军协会、空军协会与海军水面部队协会网站。这些协会是在军方的直接支持下开展工作,是一种半官半民性质非赢利组织,旨在促进美国国家的安全利益,维护美国军人和家属的利益,并承担着衔接军方与国防工业体系的纽带与桥梁的作用,其会长基本为各军种退役后的高级将领,高级成员也基本为退役军官。据传美国空军参谋长迈克尔·莫斯利在去年美国空军年会上就表示退役后将接任空军协会会长。这类协会主要为军方服务,并提供以下几个功能:
1、协调军方与民间的关系,特别是与国防工业企业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每年的年会与举办各类国防技术展览会。每年协会的年会邀请对象均为军方高级官员、政府高官以及国防工业界负责人,以协调各自关系,为军方制定将来战略计划铺路搭桥、献计献策。国防技术展览会展示当前国防装备与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如美国空军协会的航空航天技术博览会,美国陆军协会的航空展、冬季展、设施展、后勤展、医务展、火力展等。
2、作为军方发布非官方信息与论调的平台。例如,2006 年美国空军参谋长莫斯利上将在美国空军协会年会上声称:“中国、伊朗、委内瑞拉等国的空军实力不断增强,对美国空军形成了新的挑战,美国不能因为阿富汗和伊拉克而忽略了全球其它区域的潜在威胁。”,这就是典型的利用民间平台发布非官方的以中国为未来作战对象的信息,也是民为军用的典型案例,其协会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3、出版各类年鉴手册及年度报告提交给军方参考,如美国陆军协会的“美国陆军绿皮书”、“美国陆军手册”,美国空军协会的“美国空军年鉴”、“ 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年鉴”等,美国海军联合会的“美国海军年鉴”、“美国海运政策”等。
4、出版专业期刊,进行相关领域内的军事技术、战略战术学术研究活动。如美国陆军协会的“陆军杂志”、空军协会的“空军杂志”、 海军水面部队协会的“海上力量杂志”、通信协会的“信号杂志”,这些杂志期刊为各军兵种及相关防务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成为军方前沿技术信息以及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
美国还有一个协会值得大家注意,就是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这个协会指导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上的分析和提议,包括国家安全、核子武器、武器销售、生物学上的危险、秘闻和空间政策。2000 年5 月在台海关系较为紧张时期,曾在其网站上故意公布将解放军在东南沿海距台湾八百公里以内的军用机场卫星照片在互联网上公开。这在台湾与中国的媒体引起相当大的反响。无独有偶,2007 年7 月5 日,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在网上故意“走光”中国最新型的“晋”级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SSBN,094 型),并表示该核潜艇首次被美国一枚商用卫星在大连“捕捉”到的。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让“晋”级核潜艇“走光”达到威慑潜在中国的目的。这也是借民间网络平公布军事信息达到军事意图的典型案例。
中国新型战略核潜艇卫星图片
3、防务智库类网站
美国的智库相当发达,目前全美大约有2000 多个从事政策分析的组织,仅华盛顿特区就有100 多个。较为著名的如兰德公司、国际评估和策略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等民间研究机构。
在美国,智库举足轻重,左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智库的职能主要包括:提出思想、教育公众和汇集人才。智库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再通过网站、出版书刊、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其中,各智库的网站则是他们最重要的宣传平台。另一方面,美国的智库经常接受军方的资助,不仅对针对外部环境,而且对美国军队内部的一些问题进行独立调查式的研究,发布相关的研究报告(通常属于秘密等级),这样就显得比较公正、视角独特且专业化强,如兰德公司的阿罗约中心是专门研究军事的机构,也是兰德公司的重中之重,其研究人员很多都有军事背景。
4、防务技术类网站
这类网站大都为美国各国防工业体系中的防务公司或技术研究机构建立,如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在互联网上建立的公司站点,这些网站以介绍武器装备产品、相关军事技术信息为主,为纯粹的商业性宣传网站。
5、个人类军事网站
美国的个人类军事网站到底有多少,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但美国的个人军事网站只会比中国多不会比中国少。其中最为成功也最为著名的个人网站是创建于1999 年的美国军事网站(http://www.military.com),该网站的创始人克里斯托福·米切尔是一名美国退伍老兵。创建这个网站的想法来自于一次老兵聚会。随网站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该网站最终得到了美国国防部的认可,并在资金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该网站内容主要包括美国军事资源、新闻、历史、就业机会等,也提供军事相关商品和服务。该网站甚至为美国军队提供招募士兵的服务,通过为美国国防部招募兵员而从美国国防部获得直接的资金支持,像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与该网站建立了合作关系。另一类个人军事网站则集中在军事历史类型与军事论坛,这类个人网站数量不多,未形成气候。
随伊拉克战争的爆发,美国的军事博客大量涌现,特别是驻伊美军士兵建博成风。美国知名军事博客网站(milblogging.com)目前已有注册日志2150 个,而且这一数字正在持续增长。军事博客的大量涌现,自然引起了美国军方的高度重视,成本低廉的军事博客已经成为了美军战时舆论宣传的利器。据报道,驻伊美军甚至已经选派一批“专业”人士,专门从事博客网站的建立和维护。他们通过最新的、丰富的内容不断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读者,为美国的现行政策和方针歌功颂德,为美军的战略意图做舆论先行。
美国数量庞大的军事博客群也很快形成了联盟,并于2006 年召开了第一届军事博客年度大会,主题是讨论与军事博客相关的话题。2007 年9月14 日,美国第二届军事博客年度大会在弗吉尼亚的阿灵顿召开,在年会上,伊拉克多国部队联络官马克·弗克斯少将通过电话发表了简短讲话并回答了军迷们的提问,当被问及军事博客的作用时,弗克斯少将说军事博客在许多情况下正在引导主流媒体。军事博客作为缓解国内反战呼声的新手段,也引起白宫的注意。大会意外地收到了布什总统的贺电。在这份预先录制好的讲话中,布什强调了伊拉克成功的重要性,他感谢军事博客者们对前方战事的报道和代表美国军人及家庭所做的慈善工作。年度大会期间布什总统首次与少数军事博主们进行了座谈。布什总统在紧靠总统的椭圆办公室的罗斯福室会见几位军事博主,这说明布什很清楚军事博客的力量。
布什总统首次与少数军事博主进行了座谈
美国个人类军事网站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量庞大,以军事博客为主流;
2、受到白宫与军方的高度重视;
3、内容丰富,以战地感受、战争分析、时事评论为主;
4、形成了甚至可以左右主流媒体的力量,成为舆论动员的重要武器;
5、为联系军方与民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6、松散而统一,形成了联盟,既体现出整体的力量又便于国家与军方规范管理。
二、美国军事类网站的信息安全管理
为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美国国防部已经成立了纵贯全军的网络安全机构。1999 年10 月,美国防部新的计算机网站中心成立,标志着美国开始注重发展网络战专门兵种。作为统管全军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国防信息系统局已在其属下先后设立了网络战术预警中心、信息分析计算机应急反应小组等机构,专门负责分析评估网络安全漏洞,管理五角大楼的网络安全事务等工作。目前,美军在各军种信息战中心都设有负责以网络模拟攻击检查网络安全的“红色小组”及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防御的“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
在对上网信息的管理方面,美军早在2005 年4 月就公布首份政策备忘录,宣布对上网信息的内容实行管制,要求士兵们在得到官方准许后方可在网上撰文、发帖。按规定,博客作者不得发表任何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尤其是涉及政治、军事的“敏感信息”,士兵们甚至不可以提及当前发生、正在调查研究中的事件,或者泄露伤亡军人的姓名。2005年7 月,驻伊拉克国民警卫队的伦纳德·克拉克成为被惩罚的第一人。他遭降职处理,并被处以1640 美元罚款。原因是他在“博客”里将其所在连队指挥官描述成“沽名钓誉者”,把军士长形容为一个“野蛮的恶人”。
美国陆军2007 年4 月中旬颁布新条令规定,士兵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前须向上级指挥官报告。士兵在创建博客时,须向上级指挥官报告,这样长官可以告诉他们哪些信息他们不能发布,从而让他们避免违反作战保密规定。士兵如果在网上公开部队动向、袭击计划、高官旅行路线、伤亡照片等敏感信息,将受到违抗合法命令的指控。由此可见,美军对防泄密的重视程度。
又如,美军锡尔堡网络中心颁布的有关互联网安全第380-1 号令中也对锡尔堡基地所有人员使用互联网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一条例共14 条,内容包括敏感信息与非机密的信息的鉴定、操作安全、互联网的接入、互联网的使用、使用互联网的法律限制、与媒体的接触、在互联网发布信息以及惩罚条款等,并严重警告凡违反这些条例将受到军事法庭、联邦法律和国家法规的制裁。
但是对此美国民间也有不同的看法,美国防务技术网的创始人诺阿在其博客说:“是政府泄密而不是博主!”美国陆军一直声称军事博客是潜在的安全威胁,但事实是真正的威胁是陆军的官方网站。“多年来,军队的将军们一直在警告士兵的博客可能会泄露战时的敏感信息从而构成安全威胁。但根据陆军实施的一系列的在线审查表明国防部的官方网站造成的潜在危害远大于博客。”2006 年1 月至2007 年1 月美国陆军网站风险评估小组进行的审核发现在878 个官方军事网站上至少发生了1813 次违反操作安全政策的事。而在同一时期,594 个的个人军事博客上只有28 次违规事件。
美国国土安全部下属国家网络安全局作为国土安全部的信息分析、基础设施保护机构和国家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最高行政部门,承担了政府职员以及民众信息安全意识的政策指导与培训,联邦雇员接入互联网受到严格的限制,并以国际信息安全标准ISO/IEC17799 来规范政府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所有敏感的国家研究和发展项目都执行诸如严格人员筛选、安全训练及监控等相关的信息安全计划。
美国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管理特点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政府与军方高度重视;
2、健全组织机构,实施全面统筹;
3、由军方直接负责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
4、强调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三、美国军事类网站在网络战中的作用
美军联合出版物JP3-13《信息战》条令中将信息战定义为“综合利用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心理战、军事欺骗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手段去影响、扰乱、腐化或者强占敌方的人工或自动化的决策系统,同时保护己方的不受侵犯。”该条例还进一步明确:“为了达成军事行动的目标,计算机网络战被分成计算机网络攻击战、网络防御战以及为保障军事行动胜利而进行的一切网络行为。旨在瘫痪敌人利用网络、计算机、情报系统进行军事准备和军事行动的能力。”并分别组建了网络战联合功能构成司令部(简称JFCC-NW)和全球网络业务联合特遣队(JTF-GNO)来执行网络进攻和网络防御任务。从根本上说,信息战的目的就是要在保护好自己对信息的控制能力的同时,尽量打击敌人掌握有用信息的能力。
正如海军网络战司令部司令官在2008 年司令训话中说:网络战已经开始,而我们已经投入了战斗。我们的战场不只局限于网络,而是关乎整个信息领域。我们传递信息,确认信息并进行信息防御;我们搜集信息;我们传播信息;我们处理信息;如果接到指令,我们还会进行信息攻击。
作为心理战、舆论战、军事欺骗的策源地,美国军事类网站在做为信息战主要作战模式的网络战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起到了:鼓励己方士气、向外国民众提供公共信息、作为指挥官对外国民众的喉舌、反击敌方宣传等作用。由美国战略司令部下属联合信息作战司令部(JIOWC)统一计划、协调和实施网络作战行动,具体则由网络媒体战部队与心理作战部队实施。以下为网络战作战模式示意图:
四、美国对中国军事类网站的利用
美国情报研究与分析中心(CIRA) 中国军事专家詹姆斯·穆文农2007年7 月曾发表名为“超越简单的搜索:中国互联网公开来源信息的利用”一文,文中直白道:“中文互联网大部分仍是未开采的金矿,中国的军事博客与军事网站上有好东西,但需要我们耐心去挖掘。”
“9·11 事件”后,美国情报机构进行全面改革,而搜集互联网上的公开信息也是其改革的一个部分,美国政府2005 年11 月在中情局总部将外国广播信息服务处扩容为“公开信息中心”。“公开信息中心”直接向中情局局长负责,并与美国的15 家情报单位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展开合作。该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每天在全球各个网站、论坛里搜集各种各样的军事信息。中国的一些军事网站也在其监视之下。《简氏防务周刊》的一位记者也公开透露,中国的军事网站是他们获取中国军事情报的重要来源。美国最新的《中国军力报告》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也竟然来自于中国军迷们在网上发布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公开信息已成为美国获取中国军事情报的重要途径。
2006 年,美国国防部组建了一支全新的部队——网络媒体战部队。其成员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而且具有深厚的新闻宣传理论知识,这支部队的战场就是互联网,它的使命就是“纠正对己不利的错误信息,发布混淆对方舆论的信息。”这是美军 “黑客”部队和第67 网络战大队之后组建的又一支网络战部队。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均是这支部队的目标,如果与中国“作战”的话,中国的军事类网站必将是他们的主战场。
美国对中国军事类网站的利用无外乎以下几点:
1、各种情报的收集;
2、渗透并制造混淆是否的舆论;
3、宣扬本国的价值观;
4、直接的网络媒体战主战场。
五、中国军事类网站的现状及建议
自从1994 年中国开始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网民的数量多年来一直在飞速增长。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军事类网站也日渐繁荣。这反映出了广大网民希望了解世界军事动态、获取军事知识、关心军队建设、关注国防的需求。军事网站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宣传军旅文化、展示军队建设的成就、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反对台独维护祖国统一以及反对外国反华势力的一些国际事件中,军事网站与广大网民也发挥了重要的的作用。中文类军事网站成为防务新媒体已初显锋芒。
中文类军事网站从所有权上基本可分为官方军事类网站或军事频道、商业网站中的军事频道以及人个类军事网站三大类;从内容上可分为军事新闻性、互动性、研究性三大类,而军方直接建立的站点则屈指可数,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在191.9 万个中国网站中,军事类网站大大小小约500个左右,军事博客目前无统计数据,其中较为知名的约70 个。尽管中文军事类网站发展迅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从近几年发生的网络泄密案件统计数据来看,尽管网站与网民安全意识已大幅提升,但保密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个别网站自律性不强,片面追求流量,过度强调“爆料”的作用,使得敌对势力有机可趁;
3、一些网络分析评论性文章缺乏可信的科学依据,娱乐性和科学性文章混杂,真伪难辨,混淆事实;
4、军事信息资源的分类与整理随意性较大,可检索性较差,基本无信息的二次加工,严重影响了军事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有效建设;
5、各自为战,网站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整体资源优势;
6、个人军事类网站信息来源一般取决于站长个人掌握军事信息量的大小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表现为随意性大,网站定位不清晰;
7、个人类军事网站受资金、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生存能力差,稳定性差,缺乏自身造血功能,兴趣与生存始终困扰着个人类军事网站;
8、官方与军方都没有设立管理机构或部门来统一管理具有特殊性的军事类网站,缺乏对军事类网站军事信息发布的规范性;
9、具有指导意义与前瞻性的外军研究信息较少;
10、除各类军事平面杂志外,各军事网站没有建设自己代表性的网刊,缺乏信息的二次加工与研究;
11、除中国军网等少数几个军队新闻类网站外,在互联网上尚无军队官方网站出现。
为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军事类网站,抢占互联网舆论阵地的“制高点”,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对中国进行的舆论攻击及情报获取,建设好中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保护我们的互联网信息空间。结合美国军事类网站的成功经验,针对目前中国军事类网站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建议官方与军方加大对中国军事类网站的重视程度,保护与充分发挥防务新媒体在舆论战中的作用;
2、建议尽快推出代表中国军队的网络名片,在互联网上建设成体系的军队官方网站,宣扬中国军队文化,在敌对势力发动舆论攻击前抢先发布军方权威信息,正确引导国际社会舆论,改变以往我们在国际社会舆论战中的被动局面;
3、建议由在军方监管下的半官方机构统一协调、管理中国民间军事类网站;
4、军事类信息管理的无组织性将会导致信息采集和发布的不规范,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失泄密事件。建议由军方统一对互联网军事类信息的安全性、敏感性把关,健全对管理军事类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法律法规,完善军事信息安全等级、风险评估等制度;
5、建议军方重视开发、整合互联网军事信息资源,为军队提供有力的信息空间资源保障;
6、网络战是信息时代特有的新战争概念,在互联网上已无军与民的界线,建议军方充分利用民间网络资源,将民间网络资源整合到三战体系中去;
7、建议广大军迷加强对军事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辨别能力与防范意识;
8、中国军事类网站经近十年的发展已具相当的规模,民间军迷人数也有百万之众,为有序发展,成立自律性协会组织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点击各国国防部网站网络安全是挑战,作者杨立明
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7-10/04/content_6813037.htm
[2]美军事博客成战时宣传新宠 智囊机构参考其意见
http://info.cndsi.com/html/20070928/30219110424.html
[3]驻伊美军掀起战地博客风 军方健全制度进行管理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7/08/content_6344354.htm
[4] 美国政府及军方对网络安全采取的政策措施
http://www.yuanma.org/sec/yenadongtai/200806/02-70.html
[5] 美中情局从中印等国军事网站及论坛搜集情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6/22/content_4731121.htm
[6] 军事网站利弊谈——对军事网站发展现状的分析,作者马骏
http://www.defence.org.cn/Article-2-18098.html
[7] 部分违法军事爱好者已严重危害到国家安全
http://www.defence.org.cn/Article-12-67972.html
[8] 网络战:没有硝烟的攻防,作者肖显
http://www.ccmedu.com/bbs20_45194.html
[9] 美军网事,作者赵碧涛
http://qkzz.net/magazine/1672-7886/2007/04/1551468.htm
[10] 美军人物报道管窥——以美国防部网站为例
http://www.nynews.gov.cn/news/bjzm/rszl/200710/230822.html
[11]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研究,作者苏广利
http://www.xslx.com/htm/kjwh/kxjs/2004-11-09-17693.htm
[12] 军事信息资源网站现状分析与思考,作者施燕斌等
[13] Warfighting inCyberspace by K e i t h B . A l e x a n d e r
JFQ / issue 46, 3d quarter 2007 ndupres s .ndu.edu
[14] 分析美国军方对网络安全采取的政策措施
http://www.secujob.cn/policy/policy_detail.asp?id=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