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长征


长征
长征路线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日期: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地点:中国
结果: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及红军主力避开了国民政府军,转移到中国西北地区
参战方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旗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指挥官
中国国民党 蒋介石委员长中国国民党 薛岳追剿军总指挥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主席
兵力
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中央黄埔系兵力达50万人、陈济棠部30万人、其他云、贵、川、闽、广、各路部队约20+万人,前后100多万政府军参与军事行动。另有飞机200架、重炮1500+门和汽车1000+辆用于支援前线作战。红一方面军:1、3、5、8、9 五个军团共86,000人,步枪29016支、机枪618挺、迫击炮38门、长矛6101支,、大刀2万+把。
长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由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中央苏区陕甘苏区的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华里(12,500公里)以上,因此又称二万五千里长征[1] 或万里长征北上抗日,但事实上与抗日完全无关,当时的国民政府称其为“流窜”[2]。长征过程中,红军被迫穿越大面积的雪山、高原草甸、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主力由出发时的30万人锐减到2万5千。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红一、二、四方面军1936年在甘肃会宁会师。

目录

  [隐藏

背景

1933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动员近100万国民革命军围剿各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农村根据地,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要控制地区)。
在前四次战役中,由于实施毛泽东的运动战方针,国民政府军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均以撤退告终。在第五次战役中,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原名秦邦宪)采纳德国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放弃过去四次反“围剿”斗争的积极防御方针,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国共之间的决战,采用军事冒险主义,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命军,决定在国民党之前抢先行动,发动所有红军展开全面进攻,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但中央苏区只有1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数万游击队,在抢先进攻后不久即遭到巨大损失。这时共产党方面决定进行阵地防御,辅以“短促突击”(短距攻击),意图抵挡国民革命军的前进。但这个行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的北大门广昌陷落,红军死伤一万余人。

长征路线

1933年10月中共第五次反围剿
1934年10月红军撤退开始
10月21日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11月5日-8日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11月13日-15日突破第三道封锁线
11月27日-12月1日突破第四道封锁线
1934年12月红军占领黎平
1935年1月1日-3日强渡乌江
1935年1月7日中共召开遵义会议
1935年1月-3月四渡赤水
3月29日-31日南渡乌江
5月9日金沙江
5月25日大渡河
5月29日飞夺泸定桥
6月12日-7月7日红一红四会师
8月29日-31日全歼胡宗南第四十九师
10月7日翻越六盘山
10月19日红一抵达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二红四红一会师
长征结束

红一方面军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中央红军是从于都出发开始长征的
参见:红一方面军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泸定桥
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1934年10月初,博古等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人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将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共中央机构向西转移至湖南西部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这一决定未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机关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瑞金、古城向西转移,由此开始了中央红军历时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3]。红二十四师和地方部队共1.6万余人则被留下在项英陈毅等人领导下进行游击战,开始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蒋介石预见到中央红军的意图,在红军前往湘西的必经之路上集结大量兵力组成四道封锁线。10月21日晚,中央红军在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一带突破国民革命军第一道封锁线,25日全部渡过信丰河,携大量辎重沿粤赣、湘粤湘桂边缓慢西行。11月5日至8日,突破了广东城口湖南汝城之间的第二道封锁线。13日至15日,在郴县良田宜章乐昌之间突破第三道封锁线。25日,中央红军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西渡湘江。中央红军面对国民革命军全面进攻,于11月27日至12月1日历时5天,从广西兴安县全州县间,才渡过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之后,出发时的八万余中央红军仅剩下3万余人[4]
1934年1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从广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岭1934年12月14日,占领贵州黎平县,打开通向贵州的门户。12月28日,尚未恢复权力的毛泽东黎平会议上力主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提议向四川贵州边界进军,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新苏区。这个计划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批准。1935年1月1日-1月3日,强渡乌江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攻克遵义,进行休整。在这段时间,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旨在研判今后的军事、政治方针。遵义会议是长征乃至中共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议否定了博古李德的提议,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会议决定张闻天代替博古总负责政治和党务,军事上则由周恩来为主、毛泽东为辅进行总指挥。不久又成立了“三人团”(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总负责军事。

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1月28日-2月9日,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在贵州土城国民革命军郭勋祺等部队激战,双方损失惨重,一渡赤水1935年2月28日,再占遵义城。1935年3月21日,由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史称“四渡赤水”。1935年3月29日-3月31日,南渡乌江1935年4月25日,进入云南,分三路西进。1935年5月9日,在云南皎平渡渡过金沙江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先遣队自四川石棉县安顺场强行渡过大渡河1935年5月29日,占领四川泸定县泸定桥
1935年6月12日-7月7日,中央红军部队翻越四川夹金山梦笔山亚克夏雪山昌德山打古山1935年8月29日-8月31日,全歼堵击红军北上的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门户。后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合。然而,因为张国焘坚决南下而反对中央的“北上路线”,冒险度过大草地的中央红军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又被迫分裂。1935年9月17日,激战腊子口,进入甘南哈达铺。1935年10月7日,翻越六盘山。1935年10月19日,抵达吴起镇(今陕西吴旗县),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

红四方面军

参见:红四方面军张国焘徐向前
红四方面军是工农红军主力之一,由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领导,1931年11月7日成立于鄂豫皖苏区。1932年5月遭受国军围剿,9月突围西行5千里,于12月过大巴山入川北,1933年1月占领通江,建立川陕根据地,这是第一支红军的长征。
1935年3月28日4月21日张国焘战略配合红一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令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强渡嘉陵江,向西挺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5月中旬占领了茂县理番。6月,抵达岷江以西的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6月17日张国焘陈昌浩反对向东向北发展的川陕甘方针,复电中共中央,认为“北川一带地形给养均不利大部队行动”,“敌已有准备”、不宜过岷江东打。提出向西发展,“组织远征军,占领青海、新疆”。 不久,张国焘率左路军穿过松潘草地到达阿坝后,拒绝继续北上,南下再过草地,希望能在西康创建根据地,但屡遭挫折,部队损失严重。
1936年7月,张国焘最后同意红四方面军主力向毛儿盖集中,红二军团红六军团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二、六军团旋即组成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936年10月22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期间嘉陵江战役土门战役包座战役绥崇丹懋战役天敬雅邛大战役等战役,国民革命军伤亡5万余人。

红二十五军

红二十五军1931年10月成立于鄂豫皖苏区,1934年10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十五军主力和鄂豫皖省委从河南省罗山县向西转移,进入陕南,11月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此时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参谋长戴季英、政治委员吴焕先、政治部主任郑位三。1935年7月,为策应中央红军,西进甘肃东部,9月到达陕甘苏区,与刘志丹陕北红军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会师会于延安附近,成立第十五军团,共约七千人。在红一、三军团到达陕甘苏区后,与之合编为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是长征后期组成的,下辖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军长贺龙1935年11月19日南下湖南桑植刘家坪开始展开长征,于1936年4月在云南丽江渡过金沙江,翻越玉龙雪山1936年7月2日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1936年7月5日,奉中央军委指示,红二军团红六军团红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在红四方面军左纵队之后跟进,1936年10月22日甘肃静宁县将台堡(今属宁夏)与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师,行程近两万里。

三大主力会师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
同年年底,红四方面军部分主力(约一半)加上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组成“西路军”,约两万人,在虎豹口度过黄河之后,向甘肃河西地区前进,打通对苏联的国际交通线失败,全军仅剩四百余人,在李先念等人的带领下,到达新疆星星峡,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缴械投降。

改编为八路军

主条目:八路军
1937年8月25日,北方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红一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15师,红二方面军为国民革命军第120师,红四方面军为国民革命军第129师
南方的红军游击部队和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全部投入重庆政府蒋中正领导抗日,中国工农红军番号从此撤销。

评价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历史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都经历了长征,十大元帅中有九位(除陈毅)经历了长征。

中共官方评价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5],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滕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长征》(于1935年10月)
1980年8月,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邓小平说:“在1935年,我们历史上著名的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成形的领导,以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定的,而且也很不成熟。”而当邓小平之女毛毛问他长征是怎么过来的,他的回答是—“跟着走”!
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将长征精神概括为五种精神[7]
  • 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
  •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官方评价: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8]

其它评价

唐德刚认为蒋中正利用中共长征借机“削藩裁军”。
当时西南地区贵州云南四川都是地方军阀割据,湖南也不是嫡系,蒋借追缴红军,把中央军的势力深入到地方。“红军西走后,中央的势力进入西南,为一意外的大收获。”[10]

参见

相关资料

  • 唐德刚,《毛泽东专政始末(1949-1976)》之〈毛泽东简传要义评述〉
  •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之二〈太平天国〉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 王作化,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党史文苑》,2006年第7期
  2. ^ 《中国国民党史》:“赤匪自称这次流窜为长征。这次长征开始于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到二十四年一月,红军主力已到达贵州的遵义。”
  3. ^ 一说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17日中央红军从福建长汀宁化江西瑞金兴国等地开往江西于都集结之后,过于都河离开苏区。
  4. ^ 长征经过, 人民网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2006年.
  5. ^ 唐德刚认为长征绝非历史纪录的第一次,黄巢起义太平天国都比红军早,而且时间更久。《晚清七十年》之二〈太平天国〉:“事实上黄巢的长征从山东征到广州,再由广州征回洛阳。这位大齐皇帝的长征,不管在时间上、在空间上,都比朱、毛红军要长得多。再看闯王李自成大西皇帝张献忠,其长征成绩均不在“红军”之下。而朱、毛红军长征纪录更远落于‘长毛’之后。一部‘太平天国史’从某些角度来看,也可说是一部长毛长征史,把撚军的长征也算在一起,前后连续长征了19年之久。”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论及:“……黄巢渡过长江四次,黄河两次。这位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流寇发现唐帝国中有无数的罅隙可供他自由来去。各处地方官员只顾本区的安全,从未构成一种有效的战略将他网罗。”
  6. ^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7.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1996年10月22日)
  8. ^ 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 学习内容:红军长征胜利的回顾和思考
  9. ^ 唐德刚说:“其实长征的功用,只是蒋介石的一条狼犬。长征之初,蒋叫它咬何键、咬陈济棠、咬李宗仁白崇禧。咬得何陈李白棍棒交加,落荒而走。……想起长征来,乖乖啰地咚,一身冷汗,教训太大了。毛泽东再也不敢搞第二次了。以后同蒋介石再打仗,就不打长征打推磨了。 推磨者游击队,建它七八十来个当年“苏区”式的“根据地”。军事各自为战,化整为零游击队;政治统一领导,化零为整。蒋介石如再来“围剿”,他吃掉一个,我就转入二个。吃掉二个,我就转入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他吃掉三个四个,我再从五个六个,转回一个二个游击队……”* 唐德刚,《毛泽东专政始末(1949-1976)》之〈毛泽东简传要义评述〉
  10. ^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