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The Turner Diaries

 

特纳日记
简介

他们带走了你的权利时,你会做什么?

厄尔 · 特纳和他的同伴爱国者面对的问题,美国政府禁止私人拥有枪支和阶段质量要舍业主怀疑电枪枪突袭时不得不地下。

讨厌的平等警方开始追捕,但爱国者打回去的破坏和暗杀活动。全力种族战争会发生斗争加剧。特纳和他的战友受罪,但其独创性和气魄在拟订和执行的游击战争的新方法会导致灾难性的强度和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

警告 !

联邦调查局已标明特纳日记 《 圣经右的种族主义者",但根据美国宪法的至少,你有一个自由购买和读这本书那里权。任何人发现分发特纳日记在英国 (和大多数其他欧洲国家) 将会被捕、 被控和最有可能面对犹太人制定 '种族关系 ' 下的冗长徒刑和 ' 公共秩序' 行为: 我们作为白人拒绝批评国家强制执行的种族混合、 multi-racialism、 甚至入境权的暴君法律 !
特纳日记今天是在西方世界中最具争议的书,而且它是不同任何您可能之前阅读一本书 !

内容:
第 1 章
第 2 章
第 3 章
第 4 章
第 5 章
第 6 章
第 7 章
第 8 章
第 9 章
第 10 章
第 11 章
第 12 章
第 13 章
第 14 章
第 15 章
第 16 章
第 17 章
第 18 章
第 19 章
第 20 章
第 21 章
第 22 章
第 23 章
第 24 章
第 25 章
第 26 章
第 27 章
第 28 章
尾声

B&H/C18 - The Turner Diaries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捻军


捻军1853年1868年)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北、三省部分地区的反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于节日时聚众表演,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香油钱,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取财、勒索而实与盗贼无异的现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数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而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张宗禹叔)、奏王苗沛霖、孙葵心等。
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勇王龚得树、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卫王李蕴泰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骑兵1865年清朝大将僧格林沁亲王中伏被全歼之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团练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乃李鸿章所灭。

[编辑]过程

  • 1853年, 太平天国北伐军经安徽、河南时,皖北捻党纷起响应,饥民到处揭竿而起。每年春秋二季集合外出夺取粮食。
  • 1855年黄河决口(开封以东),南、皖北、苏北大批灾民流离失所,纷纷入捻。亳州、蒙城捻军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一称大汉明命王),以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城)为根据地,制定《行军条例》十九条,组成捻军,建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人数达十万,到达高潮。淮河南北,遍地皆捻。
  • 1857年,张乐行与太平军陈玉成会攻霍邱,接受太平天国领导,被封为成天义。
  • 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等重组捻军。赖文光正式授予捻部各将太平天国新王号;新捻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逐渐变为一支约十万余人的骑兵部队。
  • 1866年10月,捻军分为东西两部,东由赖文光率领,西由张宗禹率领入
  • 1867年,东捻被李鸿章淮军围困,突围失败,11月任柱与刘铭传战斗中遭叛遇害,主力覆没,西捻军东下救援。
  • 1868年1月,东捻在山东胶莱河寿光战斗全军覆没,赖文光遭俘虏后被杀;西捻进入陕西,配合回民军作战,后为援救东捻军,一度逼近保定天津。8月,在山东为淮军围困于鲁西北,恰逢连日大雨,捻骑不能奔驰,西捻溃败,张宗禹也在逃离中失踪。至此捻军全部失败。

[编辑]参见条目

[编辑]参考资料

  • 周世澄:《淮军平捻记》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一个女人的战争

 

崇尚武力的女国务卿
  在北约炸弹和巡航导弹开始袭击南斯拉夫之前不到两个星期,克
林顿的高级官员们就以为他们已经把米洛舍维奇逼入绝境了。3月13日
星期六,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国家安全顾问伯杰、国防部长科恩和参
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顿一同出现在白宫的地下密室里。从巴黎会谈
传来的消息是,科索沃阿族一方已经答应在协议上签字,许多人都相
信,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米洛舍维奇在嗅到一点巡航导弹的火药味
以后,就会提出议和。
  这时,驻马其顿大使克里斯托弗·希尔通过安全线路把电话打到
了密室里。希尔是一年来美国同米洛舍维奇打交道的关键人物。密室
里的人急不可待地问他,签约的可能性有多大?希尔在电话中的回答
非常干脆:“百分之零。”克林顿政府这时才意识到没有别的选择了。
  真是没办法了吗?最近美国《新闻周刊》载文说,从几个月来的
局势发展分析,事实上是外交错误和贻误时机才导致目前的局面。美
国政府官员承认,错误的政策像一把“夹紧的老虎钳”,不仅夹住了
南联盟,也夹住了美国政府。在整个过程中,美国政府始终没有给南
联盟提供出路,而且,当它得知空中打击不可避免时,又没有制定周
详的计划来应付难民潮,正是这一系列的错误,才导致了目前的科索
沃局势。
  文章说,这场战争是奥尔布赖特推行的外交政策的直接结果:奥
卿推崇“武力威胁作后盾的外交”,据说她曾对鲍威尔将军说过,你
说我们有世界第一的超级军事力量,但是如果不使用它,又有什么意
义呢?几个月来,国务卿和政府鹰派人物一直在做19个北约国家的工
作,到3月13日白宫密室里的会议开始前,南联盟领导人所要做的就是
屈服了。
  但是,米洛舍维奇并没有这么去做。两天后,在另一次白宫秘密
会议上,谢尔顿描述了空中打击可能带来的情景:“在短时期内,军
事行动将使科索沃形势极度恶化。”更坏的是,没有地面部队,将会
出现大规模的难民潮。据说,谢尔顿把前景说得如此悲惨,以致连奥
氏都给吓住了。
  开炸不到两星期,美国政府看到了最坏的结果,科索沃难民潮的
猜测成为现实。这时,从表面上看美国政府还是很团结,但五角大楼
和中央情报局都悄悄地与克林顿保持距离。军队高层这时也忧心忡忡
地提出警告,单纯地使用空袭并不能收到效果。
  这时候很多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外交无所建树,为什么米洛舍维
奇这么难打交道?因为从以往看并不总是这样的。据说,去年秋天霍
尔布鲁克曾经觉得米洛舍维奇在当时所谓的“针刺”式打击威胁下,
是有可能撤出他的军队,把科索沃交给北约维和部队,同时继续进行
科索沃自治谈判的。
  欧洲的外交官把这个机会看成是科索沃获得长久和平的第一次机
会,但是它还是在去年10月失去了。据欧洲盟国说,当时在南的情报
人员得到了非常确切的情报,即米洛舍维奇不完全反对由法、英、德
提出的由北约军队监督停火的建议。然而,问题出在华盛顿。美国政
府由于担心共和党领导的国会可能会对科索沃的驻军前景作出反应,
而且中期选举已经临近,克林顿害怕丢失席位将使他面临弹劾危险;
同时,五角大楼也对这种使命不感兴趣,因而美国最终还是选择了霍
尔布鲁克的临时建议:派遣2000名非武装和平“观察员”去科索沃。
           “奥卿将南和美国都逼上绝路”
  3个月后,霍尔布鲁克的停火协议开始破裂:科索沃阿族人杀了几
名塞族警察,接着塞族进行反击,这又是一个关键时刻。这时,也就
是今年1月,白宫正在尽全力应付参院的弹劾审判,与此同时,在奥氏
的一手策划下,美国针对塞族的政策逐渐趋于强硬。奥氏在这一时期
到处宣扬她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北约一旦退缩,失去的就不
只是科索沃,而是整个巴尔干了,进而还将危害北约的“信誉、使命
和前途”。因而这位捷克出生的国务卿常常说自己有一点“慕尼黑情
结”,就是不会姑息独裁者。在她眼里,米洛舍维奇是最坏的独裁者。
  1月末,国务卿开始嚷嚷着实施空中打击。五角大楼警告说,仅仅
靠空中打击解决不了问题,尽管军方自己也不愿意派出地面部队。到
了这时候,奥尔布赖特或许是出于女人的本能,或许是出于向白宫和
欧洲兜售她的轰炸计划的需要,一直在妖魔化米洛舍维奇。这确实起
了作用,很快人们就会熟练地援引她的话了,知道米洛舍维奇“只懂
得武力语言”。最后,一名高级官员说:“我们就给米洛舍维奇下最
后通牒,但这不只是把他,而且也把我们逼到绝路上去了。”
  2月中旬,形势急转直下,战争的气氛更浓了。在法国朗布依埃,
塞族和阿族在北约的威逼下举行和谈。欧洲坚持在轰炸前只有一轮谈
判,但两个星期的谈判却安排得非常紊乱,结果谁也不肯签约,这是
北约预先没有料到的。这时,又是奥尔布赖特出马了,她靠对阿族人
允诺美国的支持,才使得和谈没有散伙。后来,为了让阿族人跟她同
乘一条船,她甚至延长最后期限,然后指责米洛舍维奇在拖延。“拯
救朗布依埃的代价是,”一名美国官员承认,“把我们越来越紧地同
阿族人连结在一起。”
  这可能是对和平致命的最后一击。美国国内有人说,政府同一支
不久前还被认为是恐怖组织的游击队走到一起,算得上是同床异梦了。
  奥尔布赖特和北约的偏袒使得米洛舍维奇对北约完全失去了信任,
他也开始怀疑美国的真实目的就是让阿族独立。朗布依埃谈判后,塞
族加速了在科索沃的行动。
                  美国被迫考虑地面战争
  1991年1月,美国国会以微弱多数通过一项决议,授权布什总统动
用军事力量解放被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于是就有了“沙漠风暴”行
动。
  北约对南联盟空中打击的时日已经超出了原先的估计。在华盛顿,
美国国会议员要求向科索沃派遣地面部队的呼声日益高涨。参议院军
事委员会成员麦克凯恩批评说,美国不应该过早地排除派遣地面部队
的选择,克林顿政府“必须改变立场”。他说,北约的军事行动违背
了原来的计划,“美国作为超级强国的信誉正受到威胁”。在种种压
力下,克林顿政府已经表示,它正在考虑采取类似“沙漠风暴”行动
的方案来解决科索沃问题。
  在美国,官员们上周日已经开始谈论北约出动地面部队的可能性,
尽管他们还在说,加强空中打击就能够达到目的。在美国考虑出兵的
可能性的时候,英国已下令派出特种部队进入科索沃执行任务。据英
国报纸说,在北约指挥官向英国首相布莱尔发出请求之后,英国已下
令一个中队的特种兵深入科索沃,其任务是在科索沃境内寻找南联盟
军警部队踪迹,以便北约空军采取行动;同时也去寻找塞族藏匿重武
器的地方。
  一名特种部队的军官表示,现代科技固然很了不起,但是所有的
科技仍然无法取代受过特种训练的地面战斗人员。他们可以帮助空军,
引导他们进行更为精确的空中攻击。
  英国特种部队是不是地面部队的先遣队,现在还不能肯定,但是
科索沃局势发展至今,已不是个别人所能控制的了。克林顿一直不愿
重蹈越战覆辙,但是美国已经越来越深地卷入科索沃危机。
  一些历史学家说,在本世纪,只有铁托元帅解决了巴尔干的民族
问题,即便是凶悍的希特勒,尽管动用了37个师,仍然没能达到目的。
五角大楼的官员早就说过,南斯拉夫不是伊拉克,科索沃也不是科威
特。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南蒙古时事评论: 图说:蒙古征服史 (1)

南蒙古时事评论: 图说:蒙古征服史 (1)

“山姆大叔”的故事

发表于 2012-05-09 Xiao

山姆大叔(Uncle Sam)名气不小,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外国人,大都知道山姆大叔。不过,以我在美国生活的有限经验来看,美国民众或媒体称呼山姆大叔时,往往具有调侃的意味,最常见的用法是“你不会想多交税给山姆大叔吧”或者“山姆大叔正看着你”之类,此时的山姆大叔多为政府的代名词;而外国人则将山姆大叔当作美国的代名词。

山姆大叔这个名称之所以有名,确实与美国分不开,这是美国的绰号,而且这个绰号给人的感觉,就像大爷、大娘、大婶、大哥那样随和;既然是“大叔”,就表示是普通人,不是什么高贵者;而“大叔”又给人以淳朴、憨厚的联想;同时“大叔”还是成年人,乐意随时帮助他人,就如乡里乡亲的大叔大婶一样。事实上,当年山姆大叔这个名字开始流行的时候,美国的确还是一个农业社会。

山姆大叔的原型山姆•威尔逊 (照片:拍摄者不详)

山姆大叔的称呼起始于1812年美英战争时期,主流的看法是:当年纽约有位商人山姆·威尔逊(Sam Wilson)负责提供食物给美军,在发送食品时,必须在食品包装上贴上标签,注明承包商的姓名以及食品来自何处。当时在包装上贴的标记是“E.A. – U.S.”当有人问这个标记是什么意思时,有个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U.S.指‘山姆大叔’(即Uncle Sam的缩写)”,员工的意思是指山姆·威尔逊,这是员工对老板的笑称。而事实上“U.S.”指的是美国。因此之故,山姆大叔就代称美国了。

乔纳森老弟漫画(作者:托马斯•纳斯特)

不过,在山姆大叔拟人化地代表美国或美国政府之前,比较流行的美国代称是在独立战争后出现的 “乔纳森老弟”(Brother Jonathan),乔纳森老弟是各种漫画以及报纸社论中常常提到的虚构人物:戴一顶礼帽、穿条纹裤以及西装,他是一名忠诚的爱国者。山姆大叔出现后,并没有取代乔纳森老弟代表美国的地位,在十九世纪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乔纳森老弟与山姆大叔一直同时成为美国的代称,在当时著名的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Thomas Nast)的笔下,这两个人物的外形、穿着打扮也大同小异。托马斯·纳斯特被称为美国漫画之父,他不仅大大提升了山姆大叔的知名度,还创作了漫画人物圣诞老人,他为圣诞老人画的那一把大胡子,成为现代圣诞老人的典型特征。

征兵招贴画中的山姆大叔形象 (作者:詹姆斯•弗拉格)

由于漫画家纳斯特的推动,在南北战争期间以及战后,山姆大叔的形象逐渐普及,但真正使山姆大叔成为家喻户晓人物的,则是画家詹姆斯·弗拉格(James Montgomery Flagg),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军征兵所画的招贴画 “我希望你加入美军”(I WANT YOU FOR U.S. ARMY)成为最为有名的招贴画之一。在这张征兵招贴画中,弗拉格保留了以往流行的山姆大叔衣着,再加上自己的脸型特征如鹰勾鼻、山羊鬍子等,将山姆大叔画成身穿国旗色彩礼服、头戴星条旗高帽、双目炯炯、精神矍铄的老人形象。招贴画印刷发行后大受欢迎,前后印刷了四百多万份。山姆大叔也就真正成了美国的代名词。弗拉格此后曾解释说,当初将山姆大叔画成自己的脸型特征,主要是为了省去寻找模特儿的麻烦,罗斯福总统听说后,对此十分赞赏。

詹姆斯•弗拉格将山姆大叔画得像自己(照片:Arnold Genthe)

山姆·威尔逊是一位讲信誉、吃得起苦、纯朴能干而又爱国的商人,人们公认他是山姆大叔的原型,显示了美国人对诚实、勤奋、公正以及爱国等品格的认可,同时也为自己的民族具有这些品质而感到荣耀。

蓝天.收藏与分享

此文章由 Xiao 添加到 文化与历史, 社会与生活

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印度毛派武装

 

印度毛派武装
印度毛派武装,简称“印度共产党(毛主义)”、“印度共产党(毛)”或者“印共(毛)”,是印度一个信仰毛泽东思想的地下政党,目标是推翻印度政府。
于2004年9月21日成立,由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人民战争以及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合并而成。两个组织于同年10月14日公布合并事宜,并筹组了临时中央委员会,由人民战争领袖贾纳帕蒂出任总书记。
印共(毛)通常被视为印度左翼极端组织纳萨尔派,他们在1967年策动领导了西孟加拉无地农民的暴乱,即“纳萨尔巴里运动”。
崛起中的印度,近50年来始终被一股革命势力所侵扰。毛派武装盘踞在印度贫困地区,不断发动袭击。试图“解放全印度”的革命派,成了印度政府最大的威胁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2006年3月1日,加尔各答,
毛派支持者举着印有毛泽东头像的旗帜参加反美游行。
印度是一个实行资本主义的联邦制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
拥有上千个政党。
1925年,印度共产党成立并逐渐壮大。
1964年,因路线分歧,印共(马)和印共(毛)从中分裂。
其中印共(毛)走上了一条“解放全印度”的暴力革命路线。
图左为2006年3月1日,加尔各答,
毛派支持者举着印有毛泽东头像的旗帜参加反美游行。
REUTERS/Jayanta Shaw
图右为2004年7月28日,海得拉巴,毛派武装领导人在烈士纪念碑上高喊口号,举行反政府集会。AP Photo/Mustafa Quraishi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图为2004年9月30日,海得拉巴,毛派组织举行3万人集会
尽管目前印度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普遍的贫穷,
严重的种姓歧视,加之警力不足,都给毛派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在印度中东部欠发达农村地区,毛派适时提出一些颇具吸引力的口号,
如“重新分配土地”、“打倒剥削阶级”、“人人平等”,
同时采取游击战术对政府不断发动袭击。
随着这些活动,毛派控制的地盘也迅速扩大。
图为2004年9月30日,海得拉巴,毛派组织举行3万人集会。
AP Photo/Mustafa Quraishi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图为纳萨尔派主要领导人之一卡努桑亚尔。AP Photo/Tamal Roy
图为纳萨尔派主要领导人之一卡努桑亚尔。AP Photo/Tamal Roy
印度左翼极端组织纳萨尔派被视为毛派武装的代表,
他们在1967年策动了西孟加拉无地农民的暴乱,
事发村庄“纳萨尔巴里”遂成为毛派的别名。
暴乱发生后,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给予高度评价。
纳萨尔派声称要将极端运动从乡村蔓延到全国各地,
主张对“阶级敌人”进行暗杀,对政府机关和人员进行武力攻击。
图为纳萨尔派主要领导人之一卡努桑亚尔。AP Photo/Tamal Roy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图为2006年,恰蒂斯加尔邦的丛林中,
毛派代表大会会场入口挂着“将游击战发展成全面战争”的横幅。AP Phot
2004年,毛派两大分支组织分合并,
由“人民战争”领袖贾纳帕蒂出任总书记。
短短数年间,毛派势力从2003年末的9个邦55个县,
扩展到印度全境28个邦中的17个邦,覆盖9.2万平方公里土地,影响1.8亿人,
建起了一道从印度与尼泊尔交界处一直到印度西海岸的“红色走廊”。
图为2006年,恰蒂斯加尔邦的丛林中,
毛派代表大会会场入口挂着“将游击战发展成全面战争”的横幅。AP Photo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图为2006年,毛派武装成员参加大会前的阅兵式。AP Photo
毛派拥有完整的指导武装斗争的理论框架。
2007年1月,其在秘密召开的全国第九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指导该党今后工作的5个纲领性文件。
在《党章》中,毛派决心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
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划分为3个阶段,
终极目标是通过长时间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图为2006年,毛派武装成员参加大会前的阅兵式。AP Photo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图为2007年4月13日,恰蒂斯加尔邦的丛林中,
毛派武装中的女兵在临时营地接受军事训练。
AP Photo/Mustafa Quraishi
据估计,毛派武装人员有2.5万人,在村一级的外围成员有5万人,
拥有武器超过2万件,大多是步枪、冲锋枪和火箭弹。
由于毛派推行男女平等,因此在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印度,
特别是广大农村容易招收到女兵。
图为2007年4月13日,恰蒂斯加尔邦的丛林中,
毛派武装中的女兵在临时营地接受军事训练。
AP Photo/Mustafa Quraishi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图为2007年4月13日,恰蒂斯加尔邦的丛林中,一名毛派武装成员坐在营地的围栏上阅读有关毛泽东思想的书籍。AP Photo/Mustafa Quraishi
毛派领袖相信,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发展,而他们的理论变化是,不再用上所有的力量去打赢一场战争,而是一边采取偷袭战术,一边巩固自己的根据地。
2005年,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曾公开表态:“我们不清楚这些武装组织为何盗用中国领袖毛泽东的名字?而且我们也不喜欢这样。他们要这样称呼自己,我们也没有办法。但中国与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境内也没有任何组织或团体与他们有任何联系。”
图为2007年4月13日,恰蒂斯加尔邦的丛林中,一名毛派武装成员坐在营地的围栏上阅读有关毛泽东思想的书籍。AP Photo/Mustafa Quraishi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回复 引用 个人签名: 无签名~

只看该作者

2004年,印度毛派甫一合并便显露出凌厉的攻势。2005年,他们共发动了1608起暴力事件,造成了566人死亡。之后,类似袭击活动越来越频繁。图为2004年11月20日,印度北部城市勒克瑙东南部乡村,警方查看一辆遭遇伏击的警用汽车,18名警察在事件中死亡。AP Photo/str
2005年6月24日,印度东北部城市巴特那的北部乡村,一名银行保安在袭击中被杀,现场一片狼藉。此前,400名毛派武装成员袭击了当地警局和银行,彻夜的枪战一共造成21人死亡。AP Photo/Vikram Kumar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图为2005年1月7日,海得拉巴,一名警察在毛派武装袭击中丧生,他的母亲在葬礼上哭泣。AP Photo/Mustafa Quraishi
在受毛派影响的区域,警察整体缺员率高达35%,
而且装备较为落后,许多警察连自卫的枪支都没有。
图为2005年1月7日,海得拉巴,一名警察在毛派武装袭击中丧生,
他的母亲在葬礼上哭泣。AP Photo/Mustafa Quraishi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图为2009年10月22日,加尔各答以西的密那波尔地区,
毛派武装释放一名被绑架的印度警官。
AFP PHOTO/Deshakalyan CHOWDHURY
毛派武装的资金来源包括,在政府无法控制的农村地区成立非官方行政部门进行征税,贩卖大麻等毒品来获取暴利。
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勒索建筑工程的承包商,
每年他们向印度企业勒索的钱财约有3亿美元。
图为2009年10月22日,加尔各答以西的密那波尔地区,
毛派武装释放一名被绑架的印度警官。
AFP PHOTO/Deshakalyan CHOWDHURY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图为2009年6月30日,加尔各答以西的密那波尔地区,
数千民众在雨中等待政府发放救济。AFP PHOTO/STR
据印度内政部统计,印度全国发生的91%的暴力事件和89%的因暴力事件而导致的死亡都是由毛派引起的。
印度政府一方面继续武力清剿,同时尝试和谈;
另一方面设法争取民众,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
然而双方和谈无果而终,农村投资拨款多被腐败官员层层挪用。
图为2009年6月30日,加尔各答以西的密那波尔地区,
数千民众在雨中等待政府发放救济。AFP PHOTO/STR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由于印度实行的是联邦制,清剿任务主要由各邦自己进行,中央政府只派警察部队协助,这使打击的效果大打折扣。图为2009年11月9日,印度城市卡尼尔一所军事学校,一名士兵参加反恐训练。AP Photo/Mustafa Quraishi
2009年6月22日,印度政府宣布印共(毛)为恐怖组织,这样就可以调动国家和各邦的力量联合作战。图为2009年10月29日,印度城市莱布尔,一队将被调往执行打击毛派武装的特种警察新兵等待接受训练课程。AFP PHOTO/Deshakalyan CHOWDHURY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自2009年11月起,印度政府在多个邦展开代号为“绿色狩猎行动”的攻势,试图夺回失地,也有毛派高层领导人落网。图为2010年6月16日,加尔各答以西地区,一名毛派武装女游击队员在和警察的交火中被打死。AFP PHOTO/STR
2010年3月15日,海德拉巴,警方展示从毛派武装处缴获的火箭弹和手榴弹。AFP PHOTO/Noah SEELAM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印度毛派建立了严密的地下组织。在许多地区,游击队甚至已经取代政府来管理当地,依靠税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并受到当地农民的保护。这使得不了解当地情况的军队和警察很难对他们有所行动。图为2009年6月18日,加尔各答以西地区,当地的毛派武装成员砍伐树木制作路障,阻挡警察部队进入。AFP PHOTO/Deshakalyan CHOWDHU
2009年6月17日,加尔各答以西地区,毛派武装成员破坏公路阻挡警察部队行进路线。AP Photo/Sucheta Das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毛派武装避免与政府发生正面冲突,大打游击战,且昼伏夜出,来去诡秘,使装备落后而又不熟悉地形的警方无法摸清其行踪。图为2010年5月20日,印度东北部城市比哈尔,货运列车遭遇毛派武装袭击后脱轨。随后几天,毛派武装又制造了西孟加拉邦列车脱线事故,造成大约140人死亡。REUTERS/Stringer
政府的军事行动并没有让毛派势力并未受到沉重打击,他们加大袭击频率,劫火车、斩首警察等极端手段屡见不鲜。图为2010年4月6日,恰蒂斯加尔邦,76名警察在毛派武装的伏击中被杀。REUTERS/Stringer
点击进入作者原文

回复 引用 个人签名: 无签名~

《看客》经典图片,记录影像俱乐部

太平天国的第一桶金

明鏡歷史網: 太平天国的第一桶金:    官方劫掠行为突破自行划定的底线时,执行者的公心和私心也随之模糊,而这也正是“圣库”连同整个“人间天国”走向崩塌的开始。     1848     年的头几个月,对于广西桂平县紫荆山区的“拜上帝会”会众来说,是一段至为艰难的日子:前一年的10月26日,会中二号人物、日常事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