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要塞


Greatwall large.jpgMing musketeers.jpgJGSDF Type10 tank 20120527-04.JPG
军事
战争
军事专题
军事主题
军事史
日本北海道函馆市著名的历史遗迹五棱郭
要塞是指险要的关隘,亦作要隘,常出现边城的要害处。一种特别加固且固定的军事设施,今天的要塞一词一般是指16世纪欧洲特别流行对抗炮兵的防御设施,这种设施不但提供对当时炮兵的防御,而且还使给防御者提供射击要塞周围地区的条件。要塞一词出现于14世纪初[1],它们渐渐地代替了欧洲的城堡。从约15世纪17世纪中,要塞主要是一种混合了城堡、宫殿和要塞的建筑结构,此后这三种建筑便开始分化,而最初的要塞往往是特别加固的城市。

历史[编辑]

初期的火炮对于欧式城堡并没有多大的威胁性,仅对人员造成伤害,一般认为火炮造成城堡衰落是错误的想法,真正使城堡消退的是百年战争后中央集权,代替了骑士或武士的领主分封制,差不多同年代的日本由于战国时代转变成江户幕府的集权统治,当权者自然不希望这些非直属城堡的存在,十七世纪英西战争时,号称火炮最精良的英海军,几艘合围西班牙舰队旗舰,即无法击破当时的木造结构战船,就别说轰倒石造的城墙。更何况当时臼炮已经大量使用,低矮城郭防火炮之说不知从何而来。故殖民地时代欧洲各国在各殖民地盖的仍是城堡。

火炮和城堡[编辑]

中世纪时城堡或者城市城墙的防御力最关键的是它的高度。但15世纪开始这个事实开始动摇了,因为那个时候火炮被引入欧洲。高的城墙或城堡在火炮的射击下很容易倒塌。欧洲从14世纪上半叶开始自己制造火炮。一开始的火炮的威力相当小,而且它们非常不可靠。15世纪的火炮虽然依旧非常笨重和容易爆炸,但它们的火力已经足以使当时任何城堡或城市在短时间的射击后投降。当时欧洲的建筑师开始改变城堡的建造。他们将城堡上的木结构和塔去掉了,因为这些结构比较容易被作为目标。
墙壁比过去要宽上好几米,而且比过去要矮,来防止它们倒塌。塔也变矮变粗了。中世纪的城堡塔渐渐演化为圆锥形的炮塔。炮塔的地基大,在塔内有地方装火炮,塔顶也可以装火炮。但这些变化还不够。它们顶多不过提高了一个城堡的被动防御能力而已,它们只不过将一座城市或一个城堡的抵抗时间延长了。尤其炮塔前的地方是一个死角,防御者无法向这个死角射击。炮塔内只能装几部炮,炮发后里面的烟雾散得很慢,防御者长时间什么也看不见,连呼吸都困难。要达到主动防御,防御者需要一个可以用多门炮将整个地区控制住的设施。15世纪就已经开始有人建造暂时性的可以阻止敌军逼近的主动防御性设施。有些城市在城墙外挖了一条两米多深的沟,挖出来的土被堆在沟的外部,在这个土墙上装上射击孔,这些沟之间的距离相当大,这样它们可以互相配合,同时对进攻的敌军射击。这样的临时性的防御设施到1530年已经非常常见了。

意大利的创新[编辑]

1494年起,法国意大利进行战争,在这段时间里,在意大利的北部防御问题得到了解决。法国人在那里使用了一种新的火炮,对当时的情况来说,这种火炮很灵活,而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重新射击。因此在16世纪初意大利人开始研究更坚固的防御设施。一些意大利城市利用临时性的防御系统来加固它们的城墙。一个相当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在城墙后挖一条沟,在沟的后面建一个用木杖和纺织品加强的圆弧形的墙。16世纪初中世纪的炮塔和马踢形的碉堡渐渐被五边形的棱堡星形要塞(Starfort)代替。这种堡垒几乎完全没有死角。最初发明这种堡垒的可能是一对叫做桑加罗(Sangallo)的兄弟,他们为不少意大利城市建造了这种新的防御设施。尤其典型的是这些堡垒的侧面都比较向后,假如堡垒被占领的话,防御者还可以撤进一条第二道防线。
这些防御设施都是用石头砌成的,或至少是在土墙外覆盖了一层砖。为了彻底解决死角的问题,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这些防御设施总是正规的多边形,尤其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特别受欢迎。这些要塞内有士兵居住的地方,还有放武器的地方。在堡垒后部的侧面可以放火炮,这是这种堡垒的优点。假如敌人对要塞强攻的话,他们就会陷入多方合击之中。意大利人称这种新的防御系统“新式”(alla moderna),欧洲其他地方称它为意大利式。
这种可能在意大利诞生的、以墙壁低厚的和五边形的堡垒为特征的要塞基本上到19世纪为止保持了它们的支配地位。它们渐渐地蔓延整个欧洲。

荷兰式要塞[编辑]

18世纪荷兰要塞Bourtange的设计图
半圆式箭楼城墙
半埋式火炮碉堡
荷兰Bourtange星状陵堡
1568年荷兰反抗西班牙统治,开始了一场连续80年的独立战争。荷兰人也很快认识到,他们中世纪传流下来的城墙无法对付炮兵。如意大利人他们一开始在原来的城墙后挖沟或建墙。不久他们开始模范意大利的先例在城墙前造堡垒。后来整个防御设施都是土筑的,上面盖了瓦,周围由一条深水沟保护。荷兰人注意到当时火炮的射程,并以此来安排堡垒之间的距离。为了防止敌人用云梯攻城,在城墙和堡垒的墙壁上刺出削尖的木杖,在墙外他们还建造了许多设施,比如碉堡等。许多荷兰城市在这段时间里都被改造为严格地按几何形状设计的要塞。
很快这种要塞也普及到荷兰外,如汉堡格但斯克。荷兰建筑师和意大利建筑师在欧洲各地传播他们的经验。荷兰式的土墙和意大利式的石墙一样有效,而且建筑价值低,建造时间短。土墙的缺点是他们的维修要求比较高,不利于长时间使用。虽然如此荷兰式的要塞以它们相距比较短的堡垒和抵抗云梯的木桩对要塞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不少新的技术。在荷兰的Bourtange,人们将过去的要塞重建起来,是今天观看荷兰式要塞的一个好地方。

要塞的普及[编辑]

法国:新的要塞建筑方式在欧洲其他地区普及得相当慢。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战争的需要迫使人们建立要塞。16世纪中在法国爆发胡格诺战争,此后在法国建立了许多要塞。法国的新教徒在他们的城市里设立了与荷兰相似的土的要塞,这些要塞站在过去的城墙之前。这种要塞在法国被称为胡格诺式的(à la Huguenote)。胡格诺派最重要的城市拉罗谢尔1569年起就完全被一层新式的墙和堡垒环绕,直到1628年法王的军队在围困了十五个月后才占领它。法王通过这场战争才认识到要塞的价值。他也开始造要塞。不过法国的要塞在许多地方把过去的设计都理解错了。
英国:英国长时间保持着中世纪的炮塔,一直到16世纪后半叶英国才开始第一次实验要塞。他们请了许多意大利人来帮忙。英国初期的要塞都很不规则,显示了他们对要塞构造的不熟悉。英国的第一座要塞可能是1558年造的,它的外形不规则。像欧洲其他许多地区一样,英国的要塞是在过时的城墙外用土的要塞来加强。英国城市的要塞后来独有风格。伦敦等城市的周围有一条由碉堡加强战壕。这种战壕使人联想起欧洲大陆被围困的城市外的防御措施。一直到1642年1649年英国内战开始,新的要塞才在英国立足。在这场战争中建立的要塞大多数是土的,外层包了一层木头。为了抵抗敌人向城墙或堡垒冲锋,在要塞外还立有石桩等。渥斯特约克等城外还有碉堡防止敌人逼近城市。被包围时英国人并不会建立对外的包围圈,因此敌人的救兵到达后,包围者往往大败而退。
地中海地区:要塞在地中海地区传播得非常快,当地的意大利人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来抵抗鄂图曼帝国的进攻。威尼斯在16世纪初就将他们在克里特岛塞浦路斯的根据地加固了。克里特岛上的要塞城市干尼亚在1669年被围困多时后才被土耳其人攻克。约翰尼特骑士团在被土耳其于1523年逐出罗得岛后也非常重视防御系统。他们从1530年开始管理的马耳他很快就建立了一座环绕的要塞,在城市的前方还建有一座要塞,以及时将敌人牵制住。1565年土耳其人在马耳他登陆后立刻就开始进攻这座要塞,在冲锋时五分之一的士兵丧生。当救兵来到时,土耳其人不得不撤退。此后马耳他成为了防御最坚固的一座岛。
德国:德国的各个小诸侯国在引入新的要塞建筑方式的速度各不相同。1529年土耳其人包围维也纳,使那里的人感觉到坚固的防御系统的必要性。此后不久他们就开始建筑要塞了。当土耳其人1683年再次兵临城下时,坚固的城墙和碉堡使维也纳可以坚持到援兵到达。16世纪中开始意大利的建筑师开始将要塞的技术引入德国。1539年一个马尔他人将纽伦堡的城堡改造为要塞。到16世纪末德国的建筑师也学会了建造要塞的领要。1589年一位斯特拉斯堡的建筑师发表了第一本德语的建筑要塞的教学书。17世纪内汉堡、罗斯托克柏林等城市都建造了要塞。在南德也有一些城市建造要塞,比如因戈尔施塔特。在三十年战争中敌人根本无法攻占因戈尔施塔特,而当时德国其他许多利用旧的防御设施的城市都被轻而易举地攻克了。
欧洲外:在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也有一些地方建立了要塞。1557年葡萄牙在东非的蒙巴萨造要塞,1603年巴西纳塔尔西班牙用要塞保护阿卡普尔科哈瓦那等城市。举世著名的美国纽约华尔街Wall Street)直译是城墙街的意思,它的名字来源于荷兰人1652年在当时的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要塞工程。那座墙是荷兰式的土墙,市中心还特别由一座堡垒保护。
当时要塞的一个特点是它们很快就过时了,因为当时攻城武器的发展也很快。其结果是这些要塞也得不断更新。假如一座要塞一段时间里没人去管,它们很快就过时了。许多国家无法支付这笔巨款,就算要塞是土造的,也实在太昂贵了。

要塞的没落[编辑]

19世纪火炮的的火力和射程不断提高,这使要塞也不得不不断加固。在本来的要塞周围人们还建立了一圈碉堡,这些碉堡成为承受进攻的主要成分。随着陆军的机动性的不断提高,到20世纪中要塞几乎已经完全没有用了,因为敌人可以轻易地绕过它,或者将它完全摧毁。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国家试图用平行的要塞建筑来保卫自己的边界。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和德国的齐格菲防线是典型的例子。这些要塞的建筑、维修,它们不断要有人驻守,这些花费与它们的军事作用相比完全是不相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时候纳粹德国的宣传机构又提出了要塞作为战略防御的理论。他们宣称东欧的一些城市如弗罗克劳是要塞,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实际上这些城市根本不适合要塞作战,在与苏联红军进行街巷战中,它们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世界上最后一次经典的要塞战是1968年越南战争中对19世纪初建造的顺化的堡垒的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冷战后,欧洲大多数国家都放弃了对要塞的维修,只有瑞典和(相当有限地)瑞士还保养他们的要塞。但欧洲今天许多城市的街道名称依然显示着它们过去是要塞的一部分。许多今天环绕旧城区的绿荫地带过去就是要塞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编辑]

  •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 ancient, medieval, and modern, chronologically arranged By Peter N. Stearns, William Leonard Langer. Compiled by William L. Langer. Published 2001 Houghton Mifflin Books. History / General History. ISBN 0395652375. pg 17
  • Banister Fletcher's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By Banister Fletcher, Sir, Dan Cruickshank, Dan Cruickhank, Sir Banister Fletcher. Published 1996 Architectural Press. Architecture. 1696 pages. ISBN 0750622679. pg no 100

外部链接

城堡


城堡中世纪欧洲中东地区的一种武装建筑,一般特指作为领主贵族私人住所的武装建筑,而非作为一个城镇公共防御设施的要塞。由于建筑时期和地点的不同,城堡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及特征,但一般来说都建有城墙垛口等防御性工事。
城堡最初起源于公元9世纪至10世纪的欧洲,当时的卡洛林王朝倒台导致其领土分属于不同的领主和亲王。城堡被他们用来控制周围邻近的土地,作为发动袭击和对敌防御的基地,因此同时是攻击性和防御性的建筑。除了其军事用途外,城堡还作为行政管理的中心和权利的象征而存在。城镇中的城堡常常用于控制当地百姓及重要的通行路线,而乡下的城堡则常常位于对周边群落的生活十分关键的自然或建筑设施附近,例如磨坊和肥沃的土地。
许多城堡最初用泥土和木材建筑,中央的高塔为领主居住的地方,四周仅有些矮墙,因其防御不足,后来往往用石材重修了防御工事。早期的城堡多数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防御并只有中央城楼,缺乏塔楼垛墙这样的防御工事。在12世纪晚期至13世纪早期,人们开始了对城堡防御的科学研究。这一研究强调了侧面的火力,在其影响下人们开始在城堡中设置大量的塔楼。因此,新的城堡常常呈多边形,且拥有一套可以同时集中火力的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工事的改进也受到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影响,例如十字军的城堡建设方式和古罗马要塞的启发等。城堡建筑的元素并非全部用于军事,像护城河这样的设计也逐渐从最初的防御目的成为了权力的象征,而一些大型城堡则特意设计了漫长蜿蜒的入口结构以在景观上显得雄伟而重要。
虽然火药在14世纪已经传入欧洲,但在15世纪的大炮威力强大到足以击碎城堡的石制城墙之前并没有对城堡建筑产生显著的影响。虽然进入16世纪以后人们仍然兴建城堡,但是为了对抗强大的大炮火力所采用的技术使得城堡不再适宜居住。因此,真正的城堡开始逐渐消亡,并被没有行政管理功能的火炮要塞和不具备防御功能的乡间别墅所代替。18世纪以后,作为浪漫主义哥特式建筑复兴的一部分,人们开始重新对于城堡感兴趣,并开始建造仿城堡的建筑,但是这些建筑已经不再具有军事用途。

定义[编辑]

词源[编辑]

中文的“城堡”一词可以泛指城池堡垒[1],也可以特指现代英语单词“castle”所对应的建筑。包括“castle”、古英语castel”、法语château”、西班牙语castillo”、意大利语castello”等词都来自于拉丁文castellum”,即“castrum”的指小词,直译成中文就是小型的武装建筑[2]。这个词随着诺曼征服英格兰而引入英文,用于特指这一类英格兰从前没有的建筑[3]。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词汇都有同样的词源,但所指称的范围并不一定一致,例如法语的“château”就泛指庄园中的大型住宅,并不关心其是否附带武装[4]

界定性征[编辑]

城堡的通行概念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就是“具有武装的私人住宅”[5],这和中东地区早期的要塞,如君士坦丁堡等有所不同:城堡并非公共防御设施,而是由封建领主为了自身或其君主而建造并拥有[6]。封建制度将领主及其封臣联系在一起,领主将土地分封给其封臣,而封臣则效忠领主并为其提供武装力量[7]。在20世纪晚期,有人提出将封建制度作为城堡概念的一个要素,但实际上中世纪时期人们并没有这样的限定。此外,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法兰克军队将他们的定居点和要塞不加区分的称作“城堡”,但其实并不符合现代的城堡定义[5]
城堡起到很多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用途包括军事、经营和内政。除了作为防御设施以外,城堡还可以作为向敌人的领地进攻时的作战基地。诺曼人英格兰建立的城堡则同时起到防御工事和平定居民的作用[8]。随着威廉一世在英格兰进军,他在各个关键地点建立了要塞保卫自己夺得的土地。从1066年1087年,他在英格兰建立了36座城堡,以防卫米德兰兹等反抗武装的攻击[9][10]。进入中世纪的晚期后,随着火炮威力和永久性火炮要塞的进步,城堡逐渐失去了其军事意义[11];但相对地,城堡的住居功能和作为权力的象征性显得更为重要[12]
作为一种误用,城堡有时也用来称呼其他要塞建筑,例如铁器时代梅登城堡。城堡固然可以用作要塞和监狱,但同时也是骑士或领主招待其客人的地方。随着年代的变迁,城堡设计的美学因素越来越重要,城堡的外观和规模开始体现它的居住者的威望和权力。在城堡全副武装的城墙内侧,往往设有时尚而舒适的住宅。虽然在晚期城堡仍然能用于防御一些低等的暴乱,他们最终被乡间别墅这样的高档住宅所取代[13]。就一般意义而言,城堡特指欧洲(其发源地)和中东地区(由十字军东征传入)的建筑形式,16世纪至17世纪间日本的城虽然有着几乎一样的功能,但是是和欧洲的城堡完全独立发展起来的。用军事历史学家史蒂芬·特恩布尔的话说,就是“(城堡和日本的城有着)一段完全不同的发展历史,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建造,且用于抵御本质完全不同的攻击”[14]

历史[编辑]

早期[编辑]

9世纪开始,欧洲出现木质的简易城堡,11世纪以后发展为石质建造。
英国最早的城堡是11世纪诺曼人入侵英国时所带来的。

十字军东征时期[编辑]

11世纪14世纪是欧洲城堡建设的高峰期。
12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欧洲人在拜占庭工程师的协助下,在圣地盖了许多城堡。

文艺复兴时期[编辑]

15世纪中期,由于王权的扩张,城堡开始衰落,许多地方开始废除城堡,以便它们不能作为叛乱者的依靠。在英国甚至掀起了摧毁城堡的运动。
火炮出现后,城堡逐渐被要塞所取代。
文艺复兴以后,城堡被改建为生活奢靡的花园城堡,墙壁上的缝隙被拓宽为玻璃窗,并辅以华丽的巴洛克洛可可内部装饰。

现代开发与维护[编辑]

现代,这些城堡大多被开辟为旅游景点,或者高级旅馆与饭店。
在德国,城堡可以以简单的手续和低廉的价格购买[来源请求],但购买者必须定期对城堡进行修缮维护,费用将是非常昂贵的。

建筑[编辑]

使用[编辑]

城堡除了在军事上的防御用途外,还有政治上扩张领土和控制地方等用途。

图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