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武漢會戰戰主要戰場總結

主要戰場[編輯]

長江以南[編輯]

6月11日,日軍在海軍支援下登陸攻佔安慶市,這被視為武漢會戰的開端,在長江南岸,中國第9戰區鄱陽湖以西部署了一個團,另一個團被部署在江西省九江市一帶,日本第11軍的主力沿長江南岸進攻,日軍波田支隊於7月23日在九江市以東登陸,中國軍隊雖然嘗試阻止,但未能阻止日軍第106師團登陸及在7月26日攻佔九江,波田支隊沿長江西進及在8月10日瑞昌市東北登陸及進攻該城,防守的國民革命軍第3軍在得到第32集團軍的增援下實施阻擊,但是當日軍第9師團加入進攻後,中國軍隊無力再戰及瑞昌終於在8月24日被佔領,第9師團及波田支隊繼續沿長江前進,而第27師團則同時進攻若曦,中國軍隊第30及第18軍團沿瑞昌-箬溪公路及附近地區抵抗,戰況彊持了一個多月,直至10月5日第27師團攻佔箬溪後,日軍轉向東北前進在10月18日攻佔了在湖北省的辛潭鋪及向達之前進。
與此同時,日軍及江上支援艦隊繼續沿江西進及在瑞昌西面遇到中國第31軍及第32集團軍的反抗,當馬當鎮富金山 (在陽新縣)被攻佔後,中國第2集團軍部署了第6、第56、第75及第98軍連同第30集團軍加強江西地區的防禦,戰役直至10月22日因中國喪失了在陽新縣、達之及在湖北省的其它城鎮才結束,日軍第9師團及波田支隊接近武昌

萬家嶺[編輯]

向武漢推進的日軍
當日軍進攻瑞昌時,日軍第106師團在南面沿南潯鐵路(南昌市 - 九江市)前進,防守的中國第1集團軍與第29集團軍及第4軍團和第8軍團倚仗廬山南潯鐵路北面抵抗,結果日軍潰退失利。
8月20日日軍第101師團湖口縣渡過鄱陽湖增援第106師團,他們突破中國第25軍的防線及攻佔新芝,又與第106師團協同嘗試攻佔德安縣南昌市,以保障西進日軍的南翼,中國第1集團軍總司令薛岳利用第66軍、第74軍、第4軍、第29軍會同第25軍與日軍在馬當要塞及江西省德安縣以北爆發激戰,戰況陷入僵持狀態。
接近9月底,日軍第106師團以4個團的兵力迂迴至德安縣以西的萬家嶺地區,薛岳命令第4軍、第66軍及第77軍側擊日軍,日軍第27師團試圖增援,但被埋伏在萬家嶺以西百歲街的中國第32軍軍長商震阻擊,10月7日中國軍隊實施最後總攻擊以包圍日軍,激戰持續了三天,全被中國軍隊擊退。
10月10日由於遭到孤立及缺乏補給,日軍第106師團(由於有部分兵力駐守九江,實際參戰人數約1萬3千人)以及前來援救的第101師團第27師團第9師團,4個師團遭受重創,而且在武漢會戰中投入的青木、池田、木島、津田,四個旅團,在包圍圈被殲滅;並且喪失指揮作戰能力,所以緊急空投數百名軍官;4個師團最後僅僅約略1500殘部兵力突圍逃出,中國方面史稱萬家嶺大捷
戰後,西元2000年,日本戰史承認,第101師團第106師團第27師團第9師團,4個師團遭受重創,及其轄屬旅團、聯隊、大、中、小、支隊,確為傷亡慘重、損失極大。神社中,祭拜戰死人數,呈倍數增加,在當時,確是不敢承認,是為穩定社會、安定民眾信心。

長江以北[編輯]

在長江以北,日軍第6師團7月24日安慶渡過太湖,突破了中國第31及第68軍的防線,在8月3日攻佔太湖縣宿松縣黃梅縣(屬於湖北省),當日軍繼續西進後,中國第5戰區第4集團軍部署兵力在廣濟湖北及田家鎮以迎擊日軍,第11軍及第68軍被命令在黃梅縣佈置防線,而第21軍、第26軍及第29軍團向南移動以側擊日軍。
中國軍隊在8月28日收復太湖縣及宿松縣城,但第11及第68軍發動的反攻不成功,他們後撤至廣濟連同第26、第86及第55軍抵抗日軍,第4集團軍命令第21軍及第29軍團從黃梅東北側擊日軍,但未能阻止日軍前進,廣濟及武穴先後失陷,日軍之後包圍田家鎮要塞,第4集團軍利用第2軍增援第87軍防守要塞,及以第26、第48及第86軍協同側擊日軍,但是面對擁有強大火力和豐富作戰經驗的日軍遭遇巨大傷亡,日軍在9月29日攻佔田家鎮要塞及繼續西進,於10月24日攻佔黃陂及迫近漢口。

大別山[編輯]

中國軍隊的機關槍
在信陽防衛的中國軍隊
武漢戰役中,防守長江地區的國民革命軍
大別山以北,第五戰區第3集團軍將第51、第19集團軍及第77軍部署在安慶的六安霍山地區,第71軍防守富金山固始縣(隸屬河南省)地區,第2軍團在河南省的商城及湖北省的麻城,第27集團軍及第59軍在黃河地區及第17軍團在信陽組織防禦。
8月底日本第2軍分兩路從合肥進攻,南路的第13師團突破了國軍第77軍的防線、攻佔霍山及轉向葉家集,鄰近的第71軍及第2軍團利用已有陣地抵抗,第13師團進攻受阻及要求第16師團增援,9月16日日軍攻佔商城,守軍撤至商城以南地區,依據大別山的戰略據點繼續抵抗,10月24日日軍攻佔麻城。
北路的日軍為第10師團,他們突破了國軍第51軍的防線和在8月28日攻佔六安,9月6日他們攻佔固始縣城及繼續西進,國軍第27集團軍及第59軍集結在黃河地區抵抗,經過十日的激戰,日軍在9月19日渡過黃河,9月21日第10師團擊破國軍第17軍團及第45軍,攻佔廬山,他們繼續西進,但面對國軍在信陽以東發動反天而退回廬山,日本第2軍利用第3師團增援,與第10師團協同進攻信陽,10月6日迂迴到新塘及攻佔平漢鐵路的柳林車站,10月12日日本第2軍攻佔信陽及進至平漢鐵路南面,會同第11軍一同進攻武漢。

廣東作戰[編輯]

由於武漢地區的戰事仍然僵持,中國自國外的戰爭物資仍持續自南方港口輸入,日軍在此時決定抽調3個師的後線部隊對中國的海上生命線施加壓力,故決定以兩棲登陸的方式佔領廣東沿海港口。由於廣東地區的粵軍主力多抽調支援武漢會戰,故佔領的步調出乎各方意料的順利,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廣州地區淪陷。
雖然日軍在各處的攻擊接連告捷,同時完成包圍武漢的行動,但因為廣東的失守讓武漢的戰略地位不再重要,固守亦失去實質意義,為了保全有生實力國民政府決定棄守武漢,日軍在10月26日攻佔武昌及漢口、10月27日攻佔漢陽,日軍完成攻佔武漢三鎮的行動。

化學武器的使用[編輯]

根據吉見義明及星野松野的資料,日本陸軍大臣發出特別命令(rinsanmei)對中國人使用化學武器[9]在武漢戰役期間,閑院宮載仁親王傳達天皇命令,從1938年8月至10月在375處使用有害氣體,[10]雖然海牙公約第23章、凡爾賽條約第171章及華盛頓條約有關在戰爭中使用潛艇和有害氣體的條款第5章已禁止使用化學武器,而國際聯盟5月14日的決議亦被日本皇軍採納。[11]

總結[編輯]

慶祝攻佔武漢的日軍
經過四個月激戰,國府空軍耗損極大,海軍基本被消滅,日軍成功攻佔武漢,但是國軍大部分主力仍在,日軍被削弱。日本戰前目的是在武漢作最後決戰、以消滅國軍主力及結束戰爭目的未能達到;戰爭爭取到時間成功讓轉移至華中設備以及人員遷移至西南地區,為以後能長期堅持抗戰奠定基礎。日軍在華中發起數次戰役皆無重大斬獲,中國戰場陷入僵持。裕仁決定不再作戰略准進攻,以維持現狀為目的。可以作有限進攻,或讓新兵練習實戰。[12]直至1944年一號作戰前,日軍再沒有大型作戰與武漢會戰規格相同。
畑俊六所率南北兩路日軍艱難的突破50個中國軍攔截,突入武漢外圍,鑒於武漢外圍已無險可守,國民政府以持久戰略考慮放棄武漢,退至重慶。11月2日,表面上風光無限的畑俊六乘軍艦抵達武漢。在武漢會戰前中國有100萬正規軍隊加上200萬地方軍,但是武漢會戰後他還有300萬正規軍隊,不包含地方軍。而日本已經用盡全力,國內只剩一個師團了。人口數大幅度降低,無法支應戰事。戰局不可避免的走向日本最感痛苦的長期消耗戰。

注釋和參考文獻[編輯]

  1. ^ CHINA: 1931-1945 ISBN 7-5633-5509-X Page 192
  2. ^ Japanese Imperial Conference, 15 June 1938
  3. ^ Sino-Japanese Air War 1937-45.
  4. ^ "Wuhan Diary" February 28, 1938
  5. ^ (日文) Tenchosetsu — Japanese national holiday (the birthday of the reigning emperor)
  6. ^ "Wuhan Daily" April 30, 1938.
  7. ^ Hsu Long-hsuen and Chang Ming-kai,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8. ^ Ten Worst Floods.
  9. ^ Dokugasusen Kankei Shiryō II, Kaisetsu, Jūgonen sensō gokuhi shiryōshū, Funi Shuppankan, 1997, pp.25–29.
  10. ^ Yoshimi and Matsuno, ibid. p.28.
  11. ^ Herbert Bix, Hirohito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Perennial, 2001, p.739
  12. ^ 《日本天皇的陰謀》,頁887。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

武漢會戰(中國:武漢保衛戰;日本:武漢攻略戰)

武漢會戰
中國抗日戰爭的一部分
Wuhan 1938.jpg
在武漢會戰中作戰的國軍
日期: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5日
地點:湖北武漢和鄰近地區
結果:日軍慘勝,戰爭轉入長期相持階段
參戰方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中華民國
Red star.svg 蘇聯航空志願隊
Flag of Japan.svg 大日本帝國
指揮官和領導者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蔣中正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陳誠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白崇禧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薛岳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吳奇偉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張發奎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王敬九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歐震通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李宗仁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孫連仲
Red star.svg 日加列夫
Red star.svg 特霍爾
Flag of Japan.svg 岡村寧次
Flag of Japan.svg 畑俊六
Flag of Japan.svg 田中靜一
Flag of Japan.svg 中島今朝吾
Flag of Japan.svg 閒院宮載仁親王
兵力
1,100,000人(120個)
~200架戰機
30艘戰艦
九個師團25萬人
~500架戰機
120艘戰艦
傷亡與損失
~400,000名國軍
~100名蘇軍
~100,000人
當時日本的版圖
武漢會戰(中國:武漢保衛戰;日本:武漢攻略戰),是抗日戰爭中一場橫跨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浙江省湖北省等廣闊地域大規模戰役,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領導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以湖北武漢地區為中心,以抗擊由華中方面軍總司令畑俊六指揮的日本帝國陸軍,該戰役共進行了四個半月,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時間最長、規模最龐大和最出名的戰役。日加列夫、特霍爾率領蘇聯航空志願隊支援。
武漢會戰包括有:馬當戰役、九江戰役、黃梅戰役、廣濟戰役、田家鎮戰役、瑞昌戰役、馬頭鎮戰役、星子戰役、萬家嶺戰役、富金山戰役、信陽戰役

背景[編輯]

1937年7月7日日軍對中國實施全面入侵,北平天津不到一個月落入日軍手中,整個華北平原暴露在日軍面前,11月12日日軍攻佔上海南京有陷落的危險,國民政府於是宣佈遷都重慶市,在上海南京淪陷後,中國政府及民營部門、大批難民、以及各種戰略物資大舉西遷至西南重慶,其中大部分因運輸不及仍滯留於武漢。加上武漢原有的工業、經濟、文化基礎,到1937年底,武漢已成為國民政府的實質首都。因此在1938年,武漢週邊集結了國民政府的大量資源,包括自蘇聯所得到的軍事及技術援助(蘇聯航空志願隊)。
日本方面,由於1937年開始的諸次軍事行動讓日本感到兵源匱乏開始逐步增兵,增兵加上前線開銷使得日本平時經濟體系無法負荷;軍費的開銷迫使近衛文磨1938年改組內閣,並於同年5月5日發布國家總動員法,日本自此正式進入戰時經濟體制。
戰時經濟體制的推行雖然減緩了日本財政破產的速度,但是長久下去並非辦法,加上對蘇聯軍事實力的顧慮, 日方急欲在短期內迅速逼垮國民政府,以便聚集更多資源以便進行北進以及南進政策。正如日本天皇裕仁在武漢會戰前的御前會議中所說,要給國民政府最後致命的一擊,迫使中國投降,不願再見到「帝國雄師百萬受制於中國」。因此日本對於武漢會戰也是傾舉國之力,孤注一擲。據戰後發現日軍文件所述,「陸軍為漢口作戰傾注了全力,沒有應變之餘力」,連日本本土僅留的一個近衛師團也待命隨時準備增援武漢

武漢的重要性[編輯]

武漢位於長江中游,是當時中國第二大城市,人口超過二百萬,[1]該市被長江及漢水分成三部分: 武昌漢口漢陽,武昌是政治中心,漢口是商業的集中地及漢陽是工業重鎮,在粵漢鐵路建成後,它是中國內陸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時也是將南方港口運來的對外援助運往內陸的樞紐。日軍侵佔南京(參見南京保衛戰)後,國民政府雖西遷重慶,但政府機關大部和軍事統帥部卻在武漢,武漢實際上成為當時全國軍事、政治、經濟中心和戰時首都,當時中國的軍事力量集中保衛武漢,日本政府及中國遠征軍總部均預期武漢陷落將令中國停止抵抗。[2]

戰前準備[編輯]

1937年12月13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擬定保衛武漢作戰計劃。在徐州失守後,即調整部署,先後調集約50個軍130個師和各型飛機200餘架、各型艦艇及佈雷小輪40餘艘,共100萬餘人,利­用大別山鄱陽湖長江兩岸地區有利地形,組織防禦,保衛武漢。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7月中旬~9月中旬由白崇禧代理)指揮23個軍所部負責江北防務;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指揮27個軍負責江南防務。另以第一戰區在平漢鐵路(今北京一漢口)的鄭州至信陽段以西地區,防備華北日軍南下;第三戰區在安徽蕪湖、安慶間的長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東地區,防備日軍經浙贛鐵路(杭州一株洲)向粵漢鐵路(廣州一武昌)迂迴。
1938年5月日軍攻陷徐州後,積極準備擴大侵略戰爭。決定先以一部兵力攻佔安慶,作為進攻武漢的前進基地,然後以主力沿淮河進攻大別山以北地區,由武勝關攻取武漢,另以­一部沿長江西進。後因黃河決口,被迫中止沿淮河主攻武漢的計劃,改以主力沿長江兩岸進攻。4日,日軍司令官畑俊六指揮第2、第11軍共約14­0個大隊25萬兵力負責對武漢的作戰。以岡村寧次指揮第11軍5個半師沿長江兩岸主攻武漢;東久邇宮稔彥王指揮第2軍4個半師沿大別山北麓助攻武漢。以及海軍及川古志郎第­3艦隊120餘艘艦艇,日本第一個飛上天的飛行員德川好敏男爵中將的航空兵團500餘架飛機,另以華中派遣軍直轄的5個師團分別擔任對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區的警備任務,以鞏固後­方,保障此次作戰。

序幕[編輯]

武漢會戰的戰火在1938年2月18日於日軍的空襲中展開,[3][4]這場空戰被稱為二一八空戰,中國擊退了日軍的進攻。
3月24日日本國會通過了國家總動員令,授權政府可無限投入經費支持戰爭,作為總動員令的一部分,國民徵用令亦容許日本政府徵兵。
4月29日,日本陸航對武漢實施大規模轟炸以慶祝裕仁天皇的生日,[5]中國方面由於事前已知道其目的加強準備,該場戰役被稱為四二九空戰,是中日戰爭中其中一場最大規模的空戰,中國空軍共擊落日機21架而只損失了12架飛機。[6]
在1938年5月徐州陷落後,日本政府計劃大規模入侵漢口及攻佔武漢,以消滅國民革命軍之主力,另一方面,國民政府亦在準備武漢週邊的部隊整訓以及防線規劃,因而在武漢附近集結了超過一百萬的軍隊、大約200架飛機及30艘軍艦防守武漢。[7]並在河南地區設置了前緣防線滯遲徐州當地日軍的進攻,但由於中日實力懸殊使得河南防線迅速崩潰;為了爭取到更多時間以加固武漢之防衛,國民政府在6月9日鄭州花園口自行炸開黃河堤壩,稱為花園口決堤事件。雖阻延了日軍對武漢的進攻,但是亦導致500,000至900,000名平民死亡,這亦導致1939年華北很多城市出現泛濫。[8]

多数民营企业死亡的原因是制度摩擦(其实就是受到共匪的打压)

中国搞改革开放近40年,市场化和发展民营企业是重要特征和经难。不过,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至今仍很艰难。有统计称,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 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85%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与之相比,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则长达40年。在万通 地产的冯仑看来,造成多数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死亡的原因,不是市场竞争,而是体制摩擦。中国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体制摩擦方式。以房地产调控为例,国 家平均每年出台5个文件,每个文件管两、三个月,体制摩擦很厉害。再比如国家发改委要求房子明码标价,曾经抓出江西一个房地产公司示众,结果这个公司最后 死掉。这是体制性摩擦造成的伤害。再以融资为例,民营企业跟国有银行的合同关系、博弈关系是不公平的,行政命令一来,说停贷,它就停贷,说收贷,它就收贷。冯 仑称,国有银行违约咱不敢起诉,但咱违约是要死的,因为国有银行和咱是两个不对等的主体。很多民营企业在历次调控当中,都被一刀切的信贷政策和政策限制搞 死了。造成民营企业死亡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就是这种体制摩擦。很多老板成了这种体制摩擦的牺牲品,企业破产,自己则可能锒铛入狱。冯仑的经验是,最重要的避 免死亡的方法,就是规避体制性摩擦,当体制转换、政策转换时,企业决不能死磕生扛。所以我才说,要听党的话,按政府要求办。这不是唱高调,而是保命的话, 只有这样,民营企业才能跟理想的距离越来越近,而且还能坚持.
---------------------------------------
中国创造成长型企业最需要的是公平市场环境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个至50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0个至30个,而我国仅有11.66个,创业空间依然有不小的潜力。2014年我 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727万的历史新高,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其就业问题的重要选择。据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说,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 跟国外比起来还很低。创业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生存型的,另一类属于成长型的。各类群体都有可能创造出成长型的企业,但真正最有能力、最有潜力创造成长型企 业的还是大学生等知识群体。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近日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主要针对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等问题做足了 文章: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反担保手续,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适当延长担保基金的担保责任期限,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重点支持吸纳大学 生较多的初创企业。专家指出,政策措施出台后,要让其真正落地并发挥最大效果,需人社、工商、税务等各部门加强合作,着重提升就业服务的效率。但在我们看 来,中国成长型企业的缺乏,主要原因不在于缺乏资金或者优惠的税费政策,而在于大多数行业都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际上有调查发现,随着中国人教育水 平的提高,创业意愿反而是不断下降的,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非生存型的企业在中国很难活下去”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加大 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增加的也大多是生存型企业,对增加成长型企业的数量而言恐怕是杯水车薪。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假如1949年以后国民党继续统治中国

  1,蒋介石将于1949年当选中华民国第一届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三军总司令都是蒋介石;在美国的帮助下,中华民国将实行总统制、两院制以及共和制(包括“三权分立”);中华民国将实行多党制,国民党一党独大,但没有共产党参加,因为共产党已经被消灭;副总统由美国政府指派;   2,中华民国没有死刑、没有政治犯;中华民国将实行严厉的法律制度,中统和军统人数分别达到30万人;中华民国允许私人拥有枪支;监狱罪犯人数为世界第一:5000万;警察部队为2000万;   3,随着内外蒙古独立,新疆、西藏、宁夏、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琉球以及东三省相继独立,中华民国实际面积约为400万平方公里;南海不属于中华民国,而黄海和东海只有目前的一半左右;香港属于英国、澳门属于葡萄牙、厦门岛和崇明岛属于美国、旅顺半岛属于俄罗斯;中华民国成为“准内陆国”;   4,中华民国定都北平,经济中心为上海,军事中心为重庆;中华民国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011年人口达到20亿,为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北平、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武汉为人口超亿城市;河南、四川、湖北、江西和安徽人口均超过2亿;中华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总数为15亿,其中农民工为8亿;   5,中华民国实行双重国籍制,海外华侨约为10亿;中华民国护照可以通行世界130个国家或地区;中华民国每年向世界各地输送难民1亿人左右;中华民国仍旧实行沿用了几千年的户籍制度;美国公民可以自由成为中华民国公民,但中华民国公民不可以自由成为美国公民;   6,中华民国将大举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引进美国教育模式;国语为以北平方言为基础的“国家标准汉语”;汉字为繁体汉字,没有简化汉字;美式英语为第二国语;国教为基督教,教徒达到18亿以上,而佛教和道教处于自由发展状态;   7,中华民国的军事力量:大部分为美式装备(但都是美国淘汰装备),没有国产飞机、军舰、潜艇、导弹,有少量的国产军车、坦克及枪支。陆军800万,海军10万,空军10万;中华民国于2011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但卫星本身是美国制造;中华民国没有载人航天计划,没有月球探测计划,没有核武器;中华民国接受美国核保护;   8,中华民国与周边国家(蒙古、新疆、西藏、宁夏、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琉球以及东三省)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每年因战争伤亡人数达到50万左右;各地各种宗教的教会冲突不断,每年因教会冲突伤亡人数达到10万;   9,中华民国在美国的帮助下,至2200年,共修建了500个核电站(除了少量的水电、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但铀或钚全部采自中华民国内陆;中华民国的全部矿产业均为美国公司;全部稀有金属在中华民国境内冶炼和初加工,在美国制造产品;   10,中华民国内陆有20个美军基地,沿海有10个美军基地;中华民国有50个美国管理的生物研究中心、10个美国管理的医学研究中心和10个美国管理的物理与化学实验中心;   11,中华民国的交通、电子、通讯、建筑、制造业均为美国公司控股,中华民国自己控股的行业是旅游业、食品业、电影业和色情业;民航、铁路和轮船运输比较发达,各大省城均有地铁,没有远洋运输,有100条国际航班,但其所依赖的制造业均是美国公司;中华民国没有计划发展高铁和磁悬浮;   12,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从业人口占总劳力的50%;除了服务业(60%)之外,中华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为矿产、石油、森林、养殖业和种植业,其中养殖业和种植业创造的产值占30%;2011年,中华民国的GDP为5万亿美元,平均GDP列世界第90位;2011年,中华民国“国币”兑美元为10:1;中华民国外债总额为8万亿美元;黄金储备为1000吨;   13,中华民国实行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福利制度,但所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经济基础是通过出租或割让土地与岛屿所获得;2011年,中华民国国民平均寿命达到88岁;贫富不均现象十分严重,2011年贫困家庭比率为70%;2011年失业率为12%;2011年通货膨胀率为8%;   14,中华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否决权,但从来没有使用过,因为中华民国常驻代表由美国政府指定。   (注:阅读本文,哈哈一笑,试着从当时环境理解,而不是目前现状来看。)   点评《假如1949……》及其回帖 http://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id=115577 - See more at: http://www.backchina.com/blog/250647/article-115071.html#sthash.SIpMt1h0.dpuf

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病逝。

歷史上的今天●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病逝
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病逝。
1864年3月,天京合圍後,城內斷糧。洪秀全帶頭吃“甜露”(草團)充飢。殘酷的鬥爭和飢餓使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臥病不起。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南京。
洪秀全,1814年1月11日生,廣東花縣人。
太平天國運動,之所以能成為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是與他的巨大貢獻分不開的。乃至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願作洪秀全第二,即可見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太平天國是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之下失敗的。但作為太平天國運動的最高領導人,洪秀全的嚴重錯誤也是不可忽視的。洪秀全的錯誤主要在於,一、定都天京後,封建意識與日俱增,等級觀念、享樂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簡出,嚴重脫離將士群眾。在太平天國革命政權向一個新的封建王朝政權蛻變的過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別惡劣的帶頭作用。思想作風上的質變,使其愈往後,則更多地像一個封建帝王。天京內訌就是領導集團內部這種封建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二、太平天國後期,為防大權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線而“用人唯親”,形成一個排斥異姓的洪氏集團,使得後期政治日益腐敗,給太平天國內部帶來致命危機。石達開是太平軍最優秀的統帥,所部又是太平軍精銳。他德才兼備,深得全體軍民擁戴,天京內訌之後,他是唯一能團結群眾輔佐洪秀全重振國勢的人選。然而,洪秀全猜忌他,用安、福二王挾制和排擠他。因此,石達開出走,致使太平天國出現分裂局面。其後,陳玉成、李秀成打破江北大營、江南大營,京圍一解,洪秀全立刻大封王爵,根本不問才德、功勞,親戚、廣東同鄉或捐有錢糧者,都可以封王。封王人數竟達到2700人以上。造成後期天國朝政混亂、吏治敗壞、軍事削弱的局面。三、洪秀全晚年,不僅思想狹隘保守,而且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對於太平天國,洪秀全一生,是功大於過;但功也不能掩過。洪秀全所領導的這場偉大的農民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應是一座巍峨的豐碑:它讓後人紀念、憑弔,也讓後人深思。
~~~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