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沉冤70载的抗日英雄高志远, 後人遭中共迫害至今不予平反

  • 作者:阚凤芹  | 2013年04月30日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7月),由共产党、国民党和地方爱国人士发动的冀东大暴动,曾迅速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了大片国土和百多万人民。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46军就是以冀东暴动中保留下来的部分战斗力为基础发展和组建起来的。然而,冀东大暴动的主要领导者,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却在后来被八路军冀热察 挺进军司令肖克(开国上将)设计诱捕, 并以“叛国投敌罪”枪毙。当时,共产党对外不敢公开高志远被害的真相,宣称高司令是在对日作战中牺牲的。国民革命政府追认高志远是抗日烈士。而公开说高志 远是叛徒,是肖克和李运昌等在中共夺取全国政权之后。时至今日,中国官方仍然没有给高志远平反。

    沉冤70载的抗日英雄
    —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1907-1939)
    我 和我丈夫都是滦县(明清时期称滦州)人。滦县属于饿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齐两兄弟的祖籍地(孤竹国),也是评剧、皮影的发祥地。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滦县曾 发生过一些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大事件。辛亥革命时期(1911年12月)由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领导的滦州起义,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和辛亥革命的胜 利。民国时期张学良在滦县恒山上的古庙里决定东北易帜,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7月),由共产党、国民党和地方爱国人士发动的冀东大 暴动,曾迅速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了大片国土和百多万人民。
    小 时候,就听家乡的老人们讲过一些“起便衣队”、“闹红军”的故事。后来知道,那就是说的冀东暴动。这次起义浪潮波及到冀东及周边的20多个县,参加起义的 人数达20余万,暴动部队组成的冀东抗日联军发展到7万余人,其他抗日武装近3万人。在历次战争、战斗中活下来的这次暴动的一些领导者和参加者,后来成为 了共产党和解放军的高级干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就是以冀东暴动中保留下来的部分部队为基础发展和组建起来的。然而,冀东大暴动的主要领导者,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却在后来被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肖克(开国上将)设计诱捕, 并以“叛国投敌罪”枪毙。主要罪证是“企图投靠吴佩孚”和“投靠国民党CC系”。解放后,肖克、李运昌(原冀东抗日联军副总司令,曾任交通部常务副部长、中共党组书记,司法部第一副部长等职)长期压制和抵制给高志远平反的呼声。有些关于冀东大暴动的书籍和网页中,还是以叛徒的形象来描述高志远(阎瑞庚:冀东大暴动)。有些则不提高志远的名字,或注明高志远的叛徒身份有争议(http://baike.baidu.com/view/186083.htm;http://baike.baidu.com/view/4359428.htm)。在肖克(1907.07.14-2008.10.24)、李运昌(1908.09.21 - 2008.10.24)去世后,在高志远的家乡(马城镇多余屯,今属河北滦南县)及被害的涞水县,才有了对高志远的公开纪念和讨论。但官方仍然没有给高志远平反。
    今 天看来,高志远被害,这是一个十足的大冤案。因为,即使投靠吴佩孚,也说不上是叛国投敌。吴佩孚是旧军阀,但也是一个不肯屈服于日本人的有气节的中国人。 而投靠国民党,则是莫须有的罪名。高志远的朋友和抗联队伍中,既有国民党人,又有共产党人;既有吴佩孚的义子,又有绿林人士。况且,国民党当时是共产党的 友党,是抗日力量,投靠国民党也不是叛国投敌。
    高 志远是河北滦县马城镇多余屯(今属滦南县)人。自幼习武,双手双枪,百发百中。1933年1月1日,“长城抗战”爆发。高志远立志报国,从当地招募200 余壮士,组成抗日义勇军,支援长城抗战。此后,25的高志远岁被推举为滦县第三区的保卫团大队长,大智大勇铲平了县内最大的两股土匪,杀掉了悍匪头目刘兰 亭、胡宝山,且“不图钱物之私,不动女色之念”,甚得民心。1935年,在滦县火车站亲自刺杀了东北抗联叛徒、大汉奸刘佐周,震动中日朝野。县志中记载此 事件为“一枪存国脉,铁血正民心”。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高志远热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主张,历任“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委员兼华 北人民自卫委员会冀东分会副主任。
    他参与筹备组织了冀东20万人抗日大暴动,被提举为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总司令(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指挥起义队伍英 勇作战,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了一百万人民。昌、滦、乐三个县除昌、滦县城以外所有城镇、伪军据点都获得解放。1938年8月,虽然高志远等抗 联主要领导有不同意见,但为了大局,高志远还是服从宋时轮等八路军第四纵队领导的决定,率先跟随四纵西撤(现在知道,西撤是违背了中共中央指示的一个错误决定)。西撤造成冀东根据地损失了90%以上的人口和面积。而西撤过程中,抗联队伍也损失了90%以上(被日伪军消灭或溃散)。
     高志远感到愧对冀东父老,尤其是西撤途中牺牲的两位抗联副总司令洪麟阁(国民党员)、陈宇寰(无党派),以及大部分抗联战士。由此产生了返回冀东,恢复抗日根据地和部队的想法。为了得到更多的资金和武器支持,高志远派部下赵云昌(吴佩孚义子)与吴佩孚联络。此举被秘书陈飞诬告为高志远私通吴佩孚,企图叛变(冀东抗联攻下房山县十八台后,陈飞的表弟侯某某因强奸妇女被告发,被高志远处决。时为司令部机要秘书的陈飞向高志远求情未果,所以挟私诬告)
    1939年4月,高志远被肖克(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开国上将)以宴请为名设计逮捕,27日以“叛国投敌罪”枪毙于涞水县山南村。一同被处死的还有参谋处处长李荣久。主要罪证是“企图投靠吴佩孚”。接任抗联司令的王仲华(共产党员、原冀东抗联总政委。原名董毓华,董必武族侄)为 高志远亲自穿上新衣,买了当地最好的棺材将高志远安葬,并立碑以示纪念。同时,指示下属安抚高志远在天津的家属,并按烈士家属给予抚恤金。涞水当地人民多 年来一直称呼高志远墓地为“高志远渠”。1942年日本鬼子扫荡时曾将墓地炸掉,但山南村的百姓们又重修了墓地。1993年清明节时,高志远的后人们在当 地干部们和百姓的帮助下再次重修了墓地,并立碑以示祭奠。
    当时,冀东共产党组织对外不敢公开高志远被害的真相,宣称高司令是在对日作战中牺牲的。国民革命政府追认高志远是抗日烈士。关于高志远被冤杀,相关网页http://bbs.yutian.gov.cn/thread-123439-1-1.html 上有些记述:
    “1939年4月冀热察挺进军军政委员会根据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的秘书陈飞(陈绍昌)揭发高志远有与军阀吴佩孚私通书信的问题,…召集中共 冀热察区党委、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冀东抗日联军领导全体会议,讨论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的处理问题。…冀东抗联副总司令…李运昌和李楚离及丁振军化妆到 了平西专程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宋时轮和政委邓华及冀东抗联政委王仲华极力主张让高志远到延安学习去。而李运昌却说:“高志远这个人 得罪不的,他枪法准又心狠手辣。昔日刘佐周如何,威风八面卫队随从无数,还不是被他高志远刺杀了吗?咱们如果把高志远放回去,就等于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 想!”为此,…肖克未经请示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情况下擅自将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错误地处决了!!从而酿成了冀东第一大冤案!!!”

    参见“冀东史上第一冤案”(天津社科院历史所 秦戈http://history.chinaiiss.com/html/201011/25/a2f6a6.html);

    “冀东抗日大暴动暨高志远学术研讨会在北河宾馆隆重召开” http://tieba.baidu.com/p/878520719?pn=2

    http://bbs.yutian.gov.cn/thread-123439-1-1.html有一些详细史料(高志远的乡亲及老部下的回忆)

    高志远照片
     
    高志远手书抗联军旗
     高志远及其副官李荣久的联合墓地(中有墓墙分隔,因为只有夫妻才能合葬)
    冀东暴动指挥部旧址 
    当年有关冀东抗战的一些报道
    照片及部分描述引自下列网址:
    1.“冀东史上第一冤案”(天津社科院历史所 秦戈http://history.chinaiiss.com/html/201011/25/a2f6a6.html);

    2.“冀东抗日大暴动暨高志远学术研讨会在北河宾馆隆重召开” http://tieba.baidu.com/p/878520719?pn=2

    3. http://bbs.yutian.gov.cn/thread-123439-1-1.html,这一网址有一些详细史料(高志远的乡亲及老部下的回忆)

     

    高小平: 八十三张反动标语案

      我是“八十三张反标案”中六名“案犯”之一,且是最年轻的一位,书写、张贴标语时仅17岁。

  45年前,我与钱万胜、唐玉振、张振起、尹宏、冯宗臣,于1967年10月3日深夜在滦县老城城关贴完“反标”的第二天清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滦县西关部队的辛团长亲自指挥4814部队的两个分队,一队封锁进城赶集的各个路口,一队迅速揭下所贴之“反标”。

  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高潮,有人竟敢贴出了《告滦县人民书》及“文化大革命坑国害民”等标语,不啻晴天霹雳,震惊全县,波及周边。“八十三张反标案”遂成为196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特大要案。“公安部立即下令:河北省公安厅与唐山地区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侦破‘八十三张反标案’。结果专案组费尽心机侦察了数月,因当时滦县派性严重,侦破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专案组只得无功而返。”这些话都是后来我所在服刑监狱的几位领导找我谈话时不止一次亲口与我谈过的。
  一、因由
  书写和张贴标语时,钱万胜24岁,地主出身,社会关系复杂,但他一直追求进步,努力与家庭划清界限,是兴隆庄公社兴四大队的文艺骨干,吹拉弹唱一概在行,又是生产能手,木工、瓦工、农活儿样样精通,且有正义感;唐玉振,30岁,贫农出身,1958年对“大跃进”不满,因写过“反动词句”被判刑4年,琴棋书画、吹奏乐器,人医、兽医、木工、瓦工、煎炒烹炸均会;张振起,22岁,中农出身,擅长吹拉弹唱,爱下棋,且头脑灵活,人缘不错;尹宏,22岁,富农出身,祖祖辈辈为人诚实、厚道,耿直、爱讲真理;冯宗臣,44岁,贫农出身,有磨香油的祖传手艺,为人正直,好较死理;高小平,17岁,判决书中说是“地主出身……其祖父被我政府处决。”
  我之所以敢于豁出命来参与书写、张贴大字报、标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根源:
  一、我认为祖父就是抗日民族英雄。他是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总司令,无端地被八路军平西军政委员会以所谓“叛国罪”枪杀,而且至今不予平反,我们全家遭受牵连。冀东的老百姓、老抗联战士至今不服,愤愤不平。早在我4岁时,随父母去探亲,有几位长者看我是个小男孩,他们竟不约而同地双手合十,朝着太阳鞠躬,嘴里喃喃地说:“老天爷有眼哪,高翔云(高志远)有后了呀!”夏夜乘凉时,许多农村老人像讲评书一样讲我祖父卖地买枪打日本、刺杀大汉奸刘佐周、剿灭各路土匪及领导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暴动等传奇故事,慢慢地,我的脑海里就印上了:祖父就是抗日民族英雄,谁诬蔑他,我就与之抗争到底!
  二、父母亲有文化,心地善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父母亲几乎是完人。当年,父母亲在兴隆庄行医开门诊时,对待患者,不论是穷是富、是官是民一视同仁,有钱无钱一样给治病。有时父母亲垫钱或免费给穷人治病,所以父母亲在兴隆庄一带的人缘比较好。这些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文革”初期却把我父母无辜下放,并对我父亲实行强制劳动等迫害,令我非常气恼!
  三、我本人上学始终遵循父母的教导:“努力学习,追求进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为我祖父及家庭出身的问题,剥夺了我进入滦县最高学府(滦县一中)的录取资格,硬把我塞入滦县二中,不久,又免去我的班干部。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掀起了打砸抢的风潮,一时间工人不能做工,农民不能种田,学生不能上课,老一辈革命家成了被打倒的对象,毛泽东像“神”一样被供奉着。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万寿无疆”的祈祷声响遍960多万平方公里大地;“三忠于”、“四无限”的造“神”运动充斥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人为地制造阶级和阶级斗争,搞得人人自危,夫妻反目,父子成仇。“文化大革命”实质是大革文化的命,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我上学深造的夙愿,至此注定成为南柯一梦。
  二、经过
  1966年秋,我父母下放到河北省滦县兴隆庄公社兴四大队,我也从学校回村参加劳动,就连“下乡知青”的资格也没有。此间结识了教我做农活的钱万胜,我们无话不谈,互为知己。
  1967年夏天,我把自己的一首诗给钱万胜看了,得到他的好评。此后,钱万胜又与张振起、唐玉振谈到我的这首小诗,张振起和唐玉振也颇赞许。由此,钱万胜、张振起、唐玉振与我的关系便成莫逆之交。这首诗是:“文攻武卫”烽火稠,“造反有理”遍神州。国家宪法遭践踏,民选主席蒙辱羞。三山五岳含悲耸,长江大河带恨流。独裁专制何时了,前辈摧肝后辈愁。
  1967年9月的一天上午,钱万胜与张振起约我带着毛笔去钱家车棚屋。我吃完了午饭如约而至。钱、张二人已到,钱万胜说:“前几天,张振起我俩从古冶搞了点纸,去了港北村唐玉振家,我们仨在唐家写了一些标语,主要内容是我们仨商量的,由唐玉振执笔写了几张《告滦县人民书》,号召全县人民团结起来,推翻毛林集团的独裁统治,只有走刘少奇主席的道路,才能国富民强。剩下这一半,唐玉振说让咱们仨按原来的意思写完!”我说:“好!笔已经带来了,就写吧!”于是,我们仨写完了剩下的一半,这次我写得多。
  过了没几天,即1967年10月3日夜,唐玉振来到兴隆庄找到钱万胜、张振起和我说:“咱们今夜把所有的标语贴到县城,明天是滦县大集,看到的人肯定少不了,如有时间的话到火车站往列车上一贴,效果会更好,让老百姓都知道:还有人民群众是拥护刘少奇的。”张振起说:“尹宏愿意参加这次行动,让小平与尹宏打糨糊去吧。”我就找尹宏去了。最后唐玉振又找来冯宗臣,刚好6个人。我们就两个人一组,并且做了分工:我与张振起一组,负责酱园、一中、电影院到阁上、东门一带;钱万胜与冯宗臣一组,负责北门至北市场大集一带;唐玉振与尹宏一组,负责阁上至西门、西关一带,每组携带40张左右标语,贴完后到三里坎下的树林集合。
  由于没有时间到车站去,所以原计划到火车站贴标语的计划取消了。我与张振起从酱园边上进的北门,边走边贴。那夜武斗刚结束,街上的探照灯照得如同白昼,“造反派”的巡逻队照常巡逻。我与张振起在北街贴标语时,刚好从阁上过来一队巡逻的,我俩一闪就进了后宅胡同,从里边绕道东街,贴了剩余的几张,最后一张贴到东门外马路边电线杆子上。我们这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于是我就把糨糊筒和刷子一起扔进了滦河里。我们贴的方式是一人刷糨糊,一人贴,为了防止破案,除匿名外,都戴着手套,并订立攻守同盟:“刀架脖子上也不能当叛徒。”在阁上南边临出城时与钱万胜和冯宗臣汇合去三里坎下的树林里。我们4人等了约一个小时,唐玉振与尹宏还没来,不知谁说了一句:“咱们快回去吧,再不走就该天亮了,别碰上赶集的熟人。”大家都同意,于是我们4人按原路返回。
  唐玉振和尹宏这一组当夜在中共滦县县委门口贴《告滦县人民书》时,院里的人以为是武斗人员,于是叫了好多人把唐、尹二人赶跑了。唐、尹二人一口气跑到西关西边的野地里趴了半宿,所以说他们俩没完成任务,把没贴的标语埋在地里了,后来听说被拾柴火的发现并报了案。其实,标语写了不少于120张,因为唐、尹二人没完成任务,被发现的仅有83张。因此被官方定为“八十三张反标案”。
  三、事发
  三年半之后的1971年5月,“八十三张反标案”事发。但是,并不是公安人员侦破的,而是港北唐玉振因另外的事交代出来的。自1967年10月至1971年5月因“八十三张反标案”被错抓或受牵累的大有人在。滦县老城城关一带凡是有点文化且又成分高的或者是有些文化也有点历史问题的人几乎无一幸免。例如:滦县老城四街的段新民,河北滦师的著名音乐教师、曾任滦县音协主席的于连甲,滦县老城一街的韩某某(名字已遗忘了)等等都是因为“八十三张反标案”而蒙冤入狱的。办各种学习班及被隔离审查的人数更无法统计,他们年岁大的年过花甲,年龄小的刚刚步入社会,正值青春妙龄。
  在滦县看守所里,我除了频繁地交代“罪行”外,针对“文革”的形势做了深刻的剖析。1971年底“林彪事件”后,也曾有过希望——希望国家因之改弦更张,推行新政,盼望自己能早日脱离苦海,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兴邦建设中去。然而,严酷的现实否定了我天真幼稚的想法,使我又重新回到原来的反思之中。因之曾作了如下两首小诗:
  文革:“文化革命”革“文化”,千年文明一风罢。夫妻反目分两派,父子成仇传佳话。忠良贤士遭贬斥,流氓文痞官升大。何日苍天能睁眼。阴霾一扫救华夏!
  作于1971年夏
  盼望与失望:“秃子”叛逃已身亡,(注)惊喜万分暗思量:泱泱中华许有救?浩浩神州沐春光?年转星移祈新政,日思夜想盼兴邦。魑魅离去魍魉在,遗恨纷纷泪满裳。
  注:“秃子”即林彪。
  1971年12月
  在关押我们10个月之后的1972年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北省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以(72)滦军判字第12号刑事判决书认定:
  “……首犯钱万胜、唐玉振一贯顽固,坚持反动立场。一九六六年以来,多次密谋策划纠集骨干分子张振起、高小平组织反革命集团,散布反动言论。谋害我干部、夺取枪支、抢劫经费、酝酿反革命集团名称、拟定反革命纲领,预谋进行反革命叛乱。更为严重的是钱、唐、高、张四犯书写了大量反革命标语,勾结尹宏、冯宗臣于一九六七年十月三日深夜在滦县城关张贴出反动标语八十三张。极其恶毒地攻击、诬蔑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攻击伟大的四清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并无耻吹捧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气焰极为嚣张。
  ……
  判处钱万胜死刑,立即执行。
  判处唐玉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判处高小平有期徒刑二十年。
  判处张振起有期徒刑十五年。
  判处尹宏有期徒刑五年。
  判处冯宗臣管制三年。”
  宣判会是1972年2月11日在河北滦师大操场开的。前一天,即2月10日(农历辛亥年腊月廿六)下午,我正在看守所监号里读报纸,突然有一伙人窜上炕,一下子把我推到地上,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因为当时我戴脚镣已半年多了),揪脖领子的、拽胳膊的仨人,把我连推带搡地弄到监号门外时,我心想:“这辈子算到头了,无法孝敬父母了,下辈子再活个样儿……”“当啷”一声,监所的大门开了,监管人员把我拽到我的监号里,锁上门走了。难友们赶紧过来安慰我,特别是老站大队的汪礼全关切地说:“别怕,还没到那一步呢,没啥事了,到了劳改队就会好的……”过了约一个钟头,看守所的侯所长进了我们监号,看我仍在念报纸,就说:“高小平,刚才那一刻你有啥想法呀?”我说:“按你们的话说,就是罪有应得呗。”侯所长说:“好,听着不大对味,可我也佩服这种说法,别等着像有的人那样,一听说枪毙就尿裤子,你早干啥来着?不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随后侯所长把我叫到提讯室安慰了一番就说:“你还年轻,国家培养你上了学,所以给你留有改造的机会,你要好自为之,争取早日减刑或提前释放。因为你父母就你一个儿子,出狱后娶不住好的,就是娶个瘸拐秃瞎的也要成一家子人家,一对得起你父母,二要传宗接代。”这些实在话,令我万分感激。

  宣判大会后,把我们游街示众,我与钱万胜和唐玉振在一辆敞篷汽车上,每人胸前挂个铁牌子,脚上戴着大镣,捆住双臂,嘴上戴着嚼子。游街的顺序是城关一、二、三、四街,新站、老站,最后到紫金山南麓挖好的沙坑边上执行死刑。当天被执行死刑的两个人,一个是钱万胜,一个是陈银(因杀死自己的妻子)。钱万胜由我和唐玉振陪绑。钱万胜当时是自己跳下汽车走到刑场的,而陈银已经成了一团肉泥。钱万胜的气概连法警也不得不佩服。难怪第二年清明节时,西刘各庄的刘振义拿着鲜花到钱万胜被处决的地方祭奠,并写诗词和日记予以赞颂,这也因此成为后来刘振义被逮捕、打成反革命分子、判处有期徒刑10年的主要证据。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世界左翼遊擊隊現狀(一):從遊擊到執政的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

“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農村包圍城市”、“人民戰爭”、“槍桿子出政權”、“徹底砸爛舊世界”,這些對新生代中國人來說已經不怎麼熟悉的口號,卻依然在美洲、亞洲很多貧窮山村殘破的牆上用各種文字被人不斷重複。
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秘魯光輝道路、尼共(毛主義)遊擊隊、菲律賓新人民軍、印度納薩爾派,這些左翼遊擊隊武裝,在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的字典裏是恐怖主義組織的代名詞。但在很多邊緣貧困的人心中,它們卻是公平正義的化身。
尼共(毛)武裝人員住處一瞥
尼共(毛)武裝人員住處一瞥
在歲月的流逝中,在國際大環境的變化中,理想和實現、迷失和墮落、壯大和凋零、對抗還是和解也都時時伴隨著這些左翼遊擊隊。
有些左翼遊擊隊,如曾經顯赫一時的秘魯“光輝道路”,便因為秘魯政府的打擊和領袖的被捕而日漸式微。
而在風雲際會中,有些遊擊隊卻迅速壯大,甚至走出山林,融入主流政治,如尼共(毛)遊擊隊。短短10年內,尼共(毛)重出江湖,從一股由出走的散兵游勇組成的落魄政治勢力,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紀律嚴密、能量巨大的反政府組織並最終成為尼泊爾議會第一大黨。
而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卻沒那麼幸運,在歲月的消磨中,他們喪失理想,隨波逐流,淪落為綁匪毒販。上世紀80年代,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還是一支相 對純粹的左派武裝,它挑戰哥倫比亞社會種種不公,受人尊敬。後來,該組織卻開始涉足販毒、綁架和種種恐怖主義行為,慢慢變質。該組織的一名士兵這樣描述: 他們教你馬克思主義哲學,然後又把你當奴隸使喚。
當然,也有遊擊隊仍在彷徨,在被“招安”還是繼續“占山為王”間搖擺……
(一)尼泊爾遊擊隊:從流亡山林到進入廟堂
走進尼共(毛)領袖普拉昌達的辦公室,桌上那個被擦得鋥亮的毛澤東銅像格外顯眼。一側的牆上,掛著五個人的肖像,依次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與毛澤東。
早年,尼共(毛)的隊伍一共不到800人,極度缺乏槍支彈藥,也沒有國外支持。很多人認為一兩年內,他們就會失敗。但是,到2004年,尼共(毛) 已控制了廣大農村地區,兵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據說,尼共從叢林進入城市後,普拉昌達首先找來印有毛澤東頭像的T恤衫,馬上穿在身上並分別送給黨內其他 領導人。
普拉昌達:“槍桿子理論”的追隨者
尼共(毛)領袖普拉昌達
尼共(毛)領袖普拉昌達
1949年,尼泊爾共產黨在印度加爾各答建立,創立之時提出其目標為:“反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爭取在尼泊爾實現社會主義。”隨後,尼泊爾共產黨逐漸分離為多個互不隸屬、相互獨立的政黨,比如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尼共(團結中心)等組織。
將近半個世紀以來,尼泊爾一直是個君主制王國,經濟情況惡劣,社會底層農民對王權統治和森嚴的種姓制度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絕大多數農民因無土地成為“失業或未充分就業農民”。
1994年,尼共(團結中心)領導人普拉昌達,因不滿該組織幾大派別堅持“非暴力不合作的和平道路”,決定另闢蹊徑,建立“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展開人民戰爭。普拉昌達宣稱自己相信“槍桿子裏出政權”,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道路。
“普拉昌達”其實只是一個化名,意思是“兇猛的人”,他的本名叫普施帕•卡馬爾•達哈爾。普拉昌達當過中學教師,後因受夠了貧困和野蠻盤剝,於1979年放棄教職成為一名政治人物,此後迅速崛起。
對尼泊爾人而言,現年57歲的普拉昌達是個傳奇人物,對於更多的人而言,由於10多年鑽在深山老林裏打遊擊,他也很神秘。
2012年年初,《鳳凰週刊》記者丁大偉曾經探訪過普拉昌達的辦公室。負責接待她的是尼共(毛)秘書處官員Nabarj Pudasain Gurans。尼共(毛)所謂的總部其實就是個簡陋而整潔的小庭院。不需要登記,也不限制拍照。
在普拉昌達辦公室外的會客廳裏,整齊地擺放著幾個不算新的普通沙發和茶几。用玻璃板隔開的辦公室內,一個辦公桌和一個椅子就占去一半的空間。
普拉昌達的辦公桌上擺放著幾份尼語文件,一個被擦得鋥亮的毛澤東銅像格外顯眼。連銅像脖子上系的紅領巾,都像是剛剛洗淨佩戴上去的。辦公室一側的牆 上,掛著五個人的肖像,依次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與毛澤東。普拉昌達辦公室的上層,是尼共中央委員會開會用的會議室,一番70年代大陸內地鄉 村大隊部的模樣。
尼共(毛)的外事局裏堆放著一些雜誌和光盤,基本都是其他各國時政內容。其中一份光盤上邊印著:Report to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秘書處官員Gurans看到光盤,拿起用襯衣擦拭幾遍後,小心翼翼地放入文件櫃,並說道:“中國是我 們學習的榜樣。”
左派革命成新鮮事物 中國青年加盟
據信是尼共毛派遊擊隊成員的中國青年嚴良斌(右)
據信是尼共毛派遊擊隊成員的中國青年嚴良斌(右)
十幾年前只有一百來號人、兩支二戰年代老式步槍的遊擊隊卻在今天佔據了尼泊爾四分之三的土地。這是一場受到最底層人民歡迎的反抗鬥爭,就連男女平等這種已為外部世界普遍接受的觀點在尼泊爾只有依靠武裝才能實現。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將尼泊爾共產黨(毛派)領導的反政府遊擊隊列為恐怖組織,但美國《時代》週刊相當中肯地指出,這一組織的壯大和這場“革命”的興起自有著其內因,現代人可能覺得左派革命在全球已成過去式,但在尼泊爾這個貧窮且閉塞的山國,這還是新鮮事物。
尼泊爾的末代國王賈南德拉生於1947年,那時候尼泊爾還是一個閉關自守的內陸王國,拒絕對外開放,對內則由一群地主控制,他們開著勞斯萊斯在自己的領地上巡遊。尼泊爾1951年才允許外國人入境,但加德滿都以外的地方還是與世隔絕,那裏沒有電、沒有電話,也沒有道路。
因此,一位西方外交官曾對《時代》週刊記者說,西方人也許認為這場政府與遊擊隊之間的戰爭“怪異”且“陳舊”,但“請記住,這個國家大部分地方還活在中世紀”。19世紀的革命理論絕對代表著進步。
遊擊隊甚至還吸引了中國青年前來加盟。嚴良斌生於湖南,畢業于西北大學。2004年,他以旅遊簽證進入尼泊爾,並且輾轉加入了尼泊爾的毛派遊擊隊, 成為遊擊隊中唯一的中國人。2005年,他親自參加毛派襲擊當地一個警察局的武裝活動,並且受了傷。當他的消息傳回國內時,人們對現在仍然存在這樣一位充 滿浪漫主義的年輕中國人感到驚訝!
而嚴良斌的回答言簡意賅:“在尼泊爾,你可以用武器追求你自己認定的真理和正義。”
退居山林 以農村包圍城市
尼共(毛)遊擊隊員
尼共(毛)遊擊隊員
1996年,普拉昌達帶領部分人員,進入尼泊爾深山叢林,開始發展軍事武裝。從那時起,尼泊爾陷入了長達10年的內戰衝突漩渦。
尼共(毛)所帶領的“遊擊隊”因“消除種姓、地區、宗教、婦女歧視”的口號,得到基層農民的青睞。甚至其通過暴力手段搶劫“銀行”、商人和類似于稅 收的“暴力募捐”都得到基層農民的響應參與。據瞭解,遊擊隊在10年內戰中,武裝士兵人數高達3萬人,而其他人員和民兵達10多萬人。
最初,普拉昌達手下只有幾百人,他們的裝備是斧頭、鋤頭和二戰時代的老式步槍。在尼泊爾溝壑縱橫的複雜地形中,有許多偏遠地區幾乎還是一片空白,而 普拉昌達就在這些地區建立起了幾乎獨立的天地。普拉昌達領導的尼泊爾反政府軍以農村為基地,以社會底層作為基本支持力量,勢力逐步增強。他們把地主財產和 土地分給農民,取消種姓政策,設立關卡自行徵稅。
普拉昌達的父親穆克提拉姆•達哈爾說,他的兒子只是個被社會不公所刺激的“好心男孩”。
達哈爾說:“他真正關心著村裏的人,他和他們分享食物,告訴他們不應受到達官貴人們的剝削。”
反政府軍的勢力在尼泊爾農村地區日益擴大,到2006年和談前夕,尼泊爾反政府軍已經控制了尼泊爾70%以上的地區。
入主廟堂 尼共(毛)成為第一大黨
普拉昌達佩戴花環,走上街頭為議會選舉造勢
普拉昌達佩戴花環,走上街頭為議會選舉造勢
2006年,在尼共(毛)支持的加德滿都城內的大規模人民民主運動之後,5月18日尼泊爾國會一致通過,剝奪國王賈南德拉包括軍權在內的權力,使尼泊爾日後不受王室控制。尼共(毛)與七党聯盟達成十二點共識,並承諾實行民主改革後停止武裝鬥爭。
當年6月,普拉昌達重返加德滿都,這是10年後他的首次公開亮相。
往後的三個月,尼共宣佈停火,11月7日,尼共(毛)和政府達成協議,放棄武裝鬥爭,加入臨時政府,軍隊被收編入政府軍,而黨組織亦會改組成政黨,準備在2007年6月參加大選。至此以後,普拉昌達脫下了軍裝,開始以彬彬有禮的政治家的形象出現。
2008年4月,尼共(毛)在尼泊爾立憲議會選舉中成為立憲議會中的最大黨。四個月後,由尼共(毛)領袖普拉昌達領導的尼泊爾共和國新政府正式成立,普拉昌達當選為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首任總理。
走向共和後,普拉昌達與其他尼泊爾政黨領袖之間仍有著諸多分歧,而誓言不會再回到武裝鬥爭中去的普拉昌達也還保持著遊擊隊員般的警覺——據悉,為了躲避隨時可能發生的襲擊,他每隔一兩周就要換一家旅館住,而且住處周圍保安嚴密。
但是,作為一個來自底層並有民意支持的領導人,普拉昌達也深知尼泊爾需要什麼。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著重表示,會盡力發展由於多年內戰而千瘡百孔的 尼泊爾經濟。尼泊爾迎來了歷史性的轉折,而對於普拉昌達而言,能否順利實現從革命到執政的轉變則是對其及其所在黨派的重大考驗。
談到執政,普拉昌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理念恐怕是將尼泊爾經營成“亞洲的瑞士”了。
不過,普拉昌達只當了一年的總理,便因與總統關係激化,於2009年5月宣佈辭職。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抗战胜利纪念章 海内外均可申请

 1945年9月3日前入伍者 大陆人士也能提出
洛杉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表示,中华民国政府为表彰对日抗战期间,我国军先贤先烈牺牲奉献之伟大爱国情操,将颁发“中华民国抗战胜利纪念章”乙座,凡民国34年9月3日前入伍参加抗战之国军官、士、兵,无论国籍均符合申请资格,中华民国国防部审颁纪念章时,将同时制发证明书乙帧,并附“抗战纪要”乙份。
南加、亚利桑那州与新墨西哥州地区之申请人 填具申请表后,可直接寄送本处,申请案经核准,将由驻洛杉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于公开场合代表中华民国政府颁授纪念章予我参战之国军官、士、兵,以示尊 崇,若有任何申请相关问题可联系本处张组长(213)389-1215分机131(相关档案可自国防部网站首页“公告专区”或 www.mnd.gov.tw/Publish.aspx?cnid=3155&p=65567下载)。

多伦多办事处颁抗战胜利纪念章


驻多伦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长吴荣泉(后排中)当地时间30日颁赠“中华民国抗战胜利纪念章”予(前左1至5)郑伟志,刘采芝,柯心雄,赵赋煊,张震中。(中央社)

【纪元10月31日报导】(中央社多伦多30日专电)驻多伦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今天颁赠“中华民国抗战胜利纪念章”仪式,表彰旅居多伦多地区5名参与对日抗战退役国军官兵所作贡献。
获颁者为刘采芝,柯心雄,郑伟志,赵赋煊与张震中。
颁赠仪式由驻多伦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处长吴荣泉主持。吴荣泉首先介绍5名获奖人经历,及中华民国政府颁赠抗战胜利纪念章的意义,再由各获奖人各自简述自己抗战的经历。
刘采芝女士今年已99岁,除听力不佳外,身体健朗。她曾于抗战期间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从军,并分发至贵州陆军175后方医院担任政训官,服务前线受伤官兵;柯心雄曾于抗战期间参与长沙及赣、湘、桂、黔等会战,并获干城,华胄等荣誉奖章。
郑伟志曾就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为19期工兵科学生,毕业后被派往杭州笕桥空军基地训练新兵。赵赋煊曾于第一冀察两战区眷属安顿管理处生产组服务,协助农场物资购销及产品分配事宜。
张震中为中央警校第二期毕业,抗战期间曾参与重庆治安及稽查管理。张震中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今天由其公子张穆代表领取奖章。

台抗战纪念章申请者破万 大陆有922人


中华民国国防部说明中华民国抗战胜利纪念章颁给作业情形,只要是1945年9月3日前入伍参与抗战的国军官、士、兵,即可申请。此纪念章是依据1946年10月颁发的纪念章样式制作的复刻版。(中央社)
【纪元2015年11月10日讯】中华民国国防部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七十周年,自6月16日起对曾参与抗战的人士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申请者遍及海内外、港澳与中国大陆。国防部发言人罗绍和11月10说,截至11月9日,“抗战胜利纪念章”的申请者已达1万多人。
罗绍和说,提出申请的人中,台湾有8,856人、港澳有25人、海外有251人、中国大陆有922人,其中经审查后第1万 人是现居新北市板桥的前陆军少校闵前圣。现年94岁的闵前圣,于民国30(1941)年入伍,曾参与长沙会战及湘西会战等战役,于民国49(1960)年 6月1日退伍。

获第1万枚抗战胜利纪念章 闵前圣代兄从军

对日抗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伤最多与影响最深远的民族保卫战;国军历经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3万9千余次,官兵伤亡322万人,268名将领殉国,百姓死伤在2,000万人以上,大小战役超过4万次。
国防部表示,即将获颁中华民国第1万枚“抗战胜利纪念章”的闵前圣当年是代兄从军,总统马英九将于11日上午9时亲自颁授第1万枚“抗战胜利纪念章”给闵前圣,表彰抗战英雄,感念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也永志这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
据中央社报导,高龄94岁、祖籍湖北的闵前圣曾参与长沙、湘西对日战役,对于国家给予的殊荣,他强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上前线杀敌只是尽国民的义务”。
闵前圣回忆,当年抗战军兴,政府“抽壮丁”上前线作战,原本被抽到的是他二哥,但当时年仅16岁的闵前圣,考量二哥已有家室,家中还有年迈的双亲需要照顾,便毅然决然代替二哥前往从军报到,隔天就换穿军装上场杀敌。
闵前圣记得,部队在马鞍山被日军包围,前面的机枪手阵亡了,他就顶上去,不久自己也中弹,子弹从后肩进,前胸出;后来,他被分到特务营,骑着马,带着一把大刀、一把枪,跟在师长旁边,随时得注意日军、土匪,甚至汉奸,很危险。
闵前圣说,就是大家“用生命换取国土”,物资及装备不足的国军牺牲惨重,凭藉的就是前仆后继的血肉之躯,以及“国家不能亡”的信念。

蒋委员长骑马检阅抗日部队。(网路图片)

马英九:抗战胜利是由蒋中正委员长领导

马英九日前还颁赠“抗战胜利纪念章”及纪念证书予已故海军中将杨宣诚,由其孙杨盛昱代表接受。他表示,政府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至今申请者已超过1万枚。他强调,对日抗战胜利是在蒋中正(蒋介石)委员长领导下,奋斗到底击败强敌,挽救民国、光复台湾,并帮助盟国与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

马英九日前颁赠“抗战胜利纪念章”及纪念证书予故海军中将杨宣诚将军,由其孙杨盛昱代表接受。。(中华民国总统府)
罗 绍和表示,70年前,无数英勇军民历经艰苦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才有今日富裕的台湾。这些获颁“抗战胜利纪念章”的先进人士,当年都是默默无闻的基层士 官兵或游击队员,却都有着为国牺牲的伟大情操。如现年100岁的孙白文会,抗战时期白天到南阳及邓县宣导抗日活动,夜晚则缝棉衣、棉布送到前线。
罗绍和说,现年93岁的秦桂英,32年5月入伍,随即参加第二阶段缅北反攻战役,打通中印公路。他表示,现在藉由国防部、各部会、各地区荣民服务处及各驻外馆处等办理相关表扬活动,将这些无名英雄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以作为后辈学习效法的典范。
国 防部表示,马总统公开颁赠“抗战胜利纪念章”予友邦人士及侨胞,计有:俄国援华航空自愿队后裔、美国罗斯福等3位前总统后裔及英国前上尉费兹派翠克、钱卓 伦中将后裔、美国飞虎队陈纳德将军遗孀陈香梅女士、美籍外科医师罗伯特威尔逊后裔、美国侨胞李达平先生、前空军少校陈瑞钿后裔、前苏联援华军事顾问团团长 崔可夫元帅后裔等人,以表彰他们于抗战期间对中华民国的卓越贡献。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影子军队——欧洲反法西斯城市游击战(3)

为与强敌周旋,各国的城市游击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了许多经典战例。1941年7月,南斯拉夫共产党中央委员兰科维奇在贝尔格莱德不幸被 捕,并因伤住进医院。当地党组织遂选派了40名精干的游击队员,携带手榴弹和手枪营救他。根据内线提供的情报,游击队搞到了医院的平面结构图。当月29日 上午10时,营救行动开始。30名游击队员身着便服,3人一组控制了外部通往医院的所有路口,另外10名队员则冒充押送犯人的密探混进医院。他们很快粉碎 了看守的抵抗,将兰科维奇架出病房,随即翻越后墙撤走。这次营救行动在贝尔格莱德轰动一时,而参加行动的游击队员只有几个人负了轻伤。
南斯拉夫民族英雄、游击队员斯捷潘·菲利波维奇,那句“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的著名口号,就是他就义前最先喊出的
绰 号“费边上校”的皮耶尔·佐治,则是法国抵抗运动中的著名战斗英雄。他早年曾参加国际纵队赴西班牙作战,法国沦陷后,皮耶尔就一直活跃在巴黎。1941年 8月的一天,他在从巴尔博到洛舍沙特的地铁上徒手夺枪,杀死一名德国高级军官。值得一提的是,小国卢森堡也有约400人参加了法国抵抗组织,其中最著名的 当数人称“巴蒂斯特上尉”的安托万·迪德里克,他曾指挥77名游击队员奇袭法国中部城市里奥姆某监狱,解救了114名行将被敌人处死的游击队员。1944 年8月18日,法共向巴黎人民发出武装起义的号召。7天后,抵抗组织攻克敌人固守的最后两个据点——参议院和共和国广场,而领导这场战斗的,正是“费边上 校”皮耶尔。
配合盟军作战的法国游击队员
斗争形式多样
除 宣称鼓动和武装反抗外,城市游击战的斗争样式还有许多。比如二战期间,自1941年3月德军踏上保加利亚国土后,保加利亚工人领导的城市破袭战就愈演愈 烈。据纳粹情报部门统计,从1943年9月1日至1944年2月15日,保境内共发生“破坏事件”1118起,其中炸毁铁轨36起,使火车出轨或相撞38 起,破坏运输物资15起,破坏交通线38起,破坏工厂16起,烧毁档案文件45起,夺取食物、武器、金钱178起,侦察活动21起,绑架及暗杀82起,袭 击德军人员12起、其他袭击活动637起,仅1944年6月就发生“破坏事件”497起。
游击队员埋设炸药破坏德寇交通线
阿 尔巴尼亚爱国者也在城市、厂矿大显神威,他们袭击塞莱尼察的矿井和帕托西的油田,毁坏设备、烧毁仓库,并从法西斯分子那里夺取粮食分给居民,夺取武器、弹 药和其他物资交给游击队。而罗马尼亚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也冒着生命危险,火烧莫戈什瓦亚武器库和戈维什特兵工厂,破坏伯尔拉德军械库和锡比乌附近的默 尔沙军需工厂,并炸毁了布泽乌城郊的军需库。
守卫街垒的游击队员
组 织工人罢工、士兵哗变,是城市游击战的另一种形式。苏德战争爆发后,在罗共强大“宣传攻势”下,反战、反纳粹情绪笼罩着罗马尼亚军队,许多官兵开小差,仅 开战头两年,逃兵就多达2.4万人。而在苏联的罗马尼亚战俘中,也兴起一股反法西斯浪潮。1943年2月2日,罗马尼亚战俘中有2700多名官兵向苏军统 帅部请缨,要求加入苏军,并尽快把他们派到前线去,以便拿起武器为消灭法西斯、解放祖国而战。在国内,大批工人响应罗共号召,拒绝出工或消极怠工。据统 计,从1942年到1943年,因被控“怠工、采取破坏行动和散布失败主义情绪”而遭逮捕的罗马尼亚工人就有1853人。
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 保加利亚,1943年2月,工人党中央军事委员制定了《关于新阶段在法西斯军队内部活动》的计划,加强在旧军队中的宣传工作,促使许多追求进步的保军官兵 倒向游击队。据统计,该国1942年逃离军队的士兵为633人,1943年为667人,1944年上半年激增至996人。而在匈牙利,广大民众也对法西斯 政权的强行征兵说“不”,1943年12月,仅在特兰西瓦尼亚北部地区,就有近万人逃避服役。匈军的纪律也日益松弛,开小差者不断增多。1944年5 月,570名匈牙利军人倒戈投向苏联军队,而在卢布林地区,一个匈牙利连直接加入了波兰游击队。此外,城市中的法国抵抗组织还负责搜集情报、营救沦陷区上 空被击落跳伞的盟军飞行员。
诺曼底作战发起后,法国抵抗组织主动接应登陆盟军
二战结束后,一位65岁的法国老太太玛丽·路易斯被美国政府授予自由勋章。原来,生于1880年的玛丽住在法国西南部大城市图卢兹。
受到美国政府嘉奖的“无敌法国大妈”玛丽·路易斯
1940 年法国投降后,60岁的玛丽参加了抵抗组织,年龄的优势(注:盖世太保大多不相信一个老太太会是游击队员)让她能够畅通无阻地在各地旅行。玛丽的任务是负 责收容跳伞的盟军飞行员,先把他们集中到图卢兹,然后在当地向导带领下翻越比利牛斯山脉,逃到中立的西班牙去。这项极其危险的工作竟然被玛丽滴水不漏地经 营了数年之久,先后有250多名盟军飞行员安全返回英国,而其中的110人,竟然是在1944年初她身份暴露、遭盖世太保追捕期间送走的!

影子军队——欧洲反法西斯城市游击战(2)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被俘的游击队员仍面带微笑,坦然赴死
条件异常艰苦
与 藏身森林、山区的脱产武装人员不同,战斗在城市中的游击队员往往需要合法身份作掩护。据法国抵抗组织老战士麦克斯·魏因斯坦回忆,他白天在一家工厂的铸造 车间工作,晚上则取送地下报刊、散发传单、张贴宣传品、涂写标语,或转运枪械、炸药、雷管。由于敌人实施宵禁,为避免撞到在十字路口执勤的德国兵,麦克斯 不得不穿行于昏暗、偏僻的小巷之间。因房东也知道他时常夜里外出,麦克斯就编了个“晚上加班”的理由来搪塞。城市虽然交通便利,但在二战时期的欧洲沦陷 区,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密布敌人的军警和暗探,加上只有德国占领军和维希伪政府的保安队才配有充足的汽车和燃料,于是,自行车成为当时抵抗组织通信员的 主要交通工具,一些女游击队员甚至每周都要在巴黎和里昂之间,进行长达几百公里的“环法自行车大赛”。
与同伴并肩作战的法国女游击队员
另 外,与相对容易获得补给的农村不同,战斗在城市里的游击队员,长期处于武器匮乏、营养不良的艰苦环境中。因缺少外援,每名南斯拉夫游击队员一度只能配5发 子弹,因此被戏称为“5发子弹的人”。由于缺医少药,一些伤员不得不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用普通锯子截肢。而设在华沙的波兰犹太人抵抗组织,曾向伦敦方面 求援,但他们从1942年底等到1943年1月,却只得到59支枪和50颗手榴弹。为此,他们一面四处搜集斧头、刀具、腐蚀易燃性物质和金属材料,秘密自 制轻武器和炸弹,一面通过各种手段购买武器,甚至用贿赂的方法,从驻扎在西里西亚的意大利士兵手中购买枪械。
法国抵抗组织武器弹药十分匮乏
而 在西欧,由于地利之便,获得盟军特别是海峡对面英国的援助相对容易些。据统计,英国偷运进法国的各种补给品有1万多吨,其中大部分是武器。尽管如此,抵抗 组织仍然严重缺乏枪支弹药。据麦克斯回忆,他加入抵抗组织几个月后,由于得到上级充分信任,才配发了一支6.35毫米口径的左轮手枪和几发子弹。而 1944年8月下旬,为接应从诺曼底登陆的盟军解放里昂,麦克斯和战友奉命保卫桥梁,并骚扰德军的撤离计划。他们几十个人靠着一挺机枪,吓退了一支 1200人的德军特遣队。其中有位名叫西蒙娜的巾帼英雄,更是凭一把冲锋枪,就在桥边拖住德军整整一个连的兵力,从而掩护游击小分队安全撤离。
在米兰街头巡逻的意大利女游击队员
俗语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而每天从事大量繁重工作、时刻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城市游击队员们,却因敌人对生活物资的严密控制,而长期半饥半饱、食不果腹。
照片中,游击队员们虽士气高昂,却普遍面容消瘦,可见其营养不良状况已相当严重
在 法国,德国占领军将当地大部分工农业产品掠回本土,导致法国民众连最起码的食品供应都难以保障。据麦克斯回忆,他们当时经常熬夜,白天还得照常上班,但饮 食条件却越来越差——面包是发霉的杂面烤制的,吃起来黏黏糊糊,令人作呕,水果即使在生产旺季也无法见到,衣服、鞋子、香烟都要凭票购买,大米、面粉、面 包、鲜奶、奶酪、黄油、葡萄酒均限量供应。
战术随机应变
城市有其自身特殊性,比如人口和 建筑物密集、大街小巷和地下管道纵横、敌人控制较严密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游击战,战术上也必然要做相应改变或调整,包括乔装化名、单线联系、小队行 动、隐蔽突袭等。毕竟,城市游击战不是巷战,其第一要素就是“努力保存己方有生力量”。1969年,法国电影大师梅尔维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拍摄了 描写抵抗组织艰苦斗争的著名作品《影子军队》,后来曾有评论颇为中肯而精当地点出了该片的精髓之处:“比起发生在中国已经成功的农村游击战,法国的城市抵 抗运动明显要冷酷无情得多。城市的缺点是不易躲藏,人群密集,敌人更容易四处设置关卡,城市人群之间又有一种天然冷漠的距离感,就连并肩战斗的战友,都要 时刻提防背叛的危险。而这种环境,当然不同于风和日丽、人情淳朴的乡下,人人心中无形而巨大的压力构成了这部影片的冷酷底色。”
《影子军队》海报
据 麦克斯回忆,他于1943年9月加入抵抗组织,先是化名“凯斯达夫”,之后被编入一个战斗小组。小组多由3人组成,分别负责政治(编注:实为小组领导)、 军事和技术。按照纪律,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只能用假名联络,且严禁同其他小组私下往来,更不准随便打听其他成员的身份、住址和联络地点,只有小组负责人可与 上级机构(编注:同样采取3人小组形式)接触,请示、汇报情况和传达指示。这些措施主要是为防止各小组间泄密,避免因某个人被捕,而使整个抵抗组织的安全 受到威胁。
为虎作伥的维希伪政权保安队 (电影剧照)
在 采取军事行动时,城市游击战更注重隐秘性和“精确打击”,有时甚至对敌人也不能“想杀就杀”。而之所以这样,除减少己方损失的考量外,更重要的还是为尽量 避免伤及无辜,以争取民心。1944年8月初,麦克斯所在的战斗小组奉命炸掉一根为电车输电的电线杆,为避免伤人,他们特意选在拂晓前安放炸药,清晨5时 许起爆。而当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全城时,绝大多数德国兵和里昂市民还在睡梦中。不过,与法西斯的斗争终究是场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杀,而激烈的武装反抗,往往会 招致法西斯占领军的疯狂报复。在希腊,德寇宣布每死一个德国兵,就要处决50名希腊人。据统计,整个占领期间,德军共焚毁3000多座希腊村镇,毁掉了该 国四分之一的建筑物,杀害约63万希腊人。而1942年5月27日,因捷克斯洛伐克突击队员刺杀了被称做“布拉格屠夫”的纳粹高官海德里希,德国盖世太保 在当地先后逮捕上万人,枪杀了约1500人,曾掩护过突击队员的两座村庄被夷为平地,村中所有男人遭枪决,妇女被关入集中营,小孩则送进教养院,法西斯的 残暴行径令人发指。
不幸被捕的法国抵抗组织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