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9日 星期二

从荣臻子弟学校到北京市八一学校

 

苏严


导语:一个学校的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不仅反映了一所学校诞生、成长、发展的历程,也承载了一所学校的人文精神、光荣传统。八一学校校史亦是如此,但与众学校不同之处在于,她有着一段特殊经历和姓“军”的历史。你可能不知道,今天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八一学校,是由1947年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的荣臻子弟学校发展而来的。建校以来,八一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共和国的精英:其中有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有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聂力、徐小岩等,还有许多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及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本文讲述了八一学校在解放战争时期,师生如何度过难关,并确保师生安全、提高教学质量,后来又如何成为北京市最早的寄宿制学校的艰难历史。

 

 

194728日,晋察冀军区党委作出决定:为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把随军的妇女、儿童组织起来,在后方成立子弟学校。司令员聂荣臻指示:不办就别办,要办就办好。军区政治部主任罗瑞卿亲自召集会议布置,由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王宗槐负责筹备组建工作。校址确定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之北的沟槽村(原军区抗敌剧社驻地),命名为晋察冀军区荣臻子弟学校。3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当时学校设有小学部和幼稚园,有工作人员24名,小学生32名,幼稚园小朋友18名。军区子弟学校就这样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诞生了。一开始由易茵主任主管教学工作,后来调入曾在燕京大学上过学的边振瀛担任了校长。


一所战地子弟学校

 

荣臻学校开学后,先与沟槽村小学合用3间破房作教室,天气暖和时就在沙滩上上课。第一批入学的孩子,有的经受过战争的洗礼,有的经历过地下斗争的考验,有的在行军的马背上长大,有的从农民家里接来刚会走路,有的在失散中当过流浪儿,更有的已尝过失去亲人的痛苦。

随着学生日渐增多,很快沟槽村的校舍就住不下了,于是又搬到易家庄的较大的村子,那里有近百间房,原是气象局驻地。气象局随军到前方,这些房子就交给学校用了。

学校成立之初,教职员和学生的生活待遇都是部队供给制。由于前线还被敌人占领,边区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学生们享受到最好的待遇,也只能是每天吃两顿小米饭,菜是萝卜干,一个月吃一顿细粮,吃盐很困难,烧的是毛柴和劈柴。教职员穿的是供给部发的军衣,孩子们的衣服是领来布,学校自己做。由于大家经常上山打柴割草,鞋子不够穿,破得常露着脚指头,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自己打草鞋补充。

教学设备一无所有,到了易家庄后,借了老乡几块棺材板当桌子,石头当凳子,在土墙上用锅烟子刷黑当黑板,用白土当粉笔。在屋里上课还得提高警惕,经常有敌机轰炸,所以春夏秋冬常在沙滩上、树林里、防空洞口上课。这样上课也有好处,直观教具多,自然条件可以利用,山崖地层的矿石多种多样,林中的鸟兽形形色色,远山出现的奇峰,洞旁一丛丛的绿草野花,美丽的大自然,在教学上很有价值。

教材很困难,边区小学课本出版很少,找本样本都不容易。张秀阶同志骑着毛驴到边区教育处去一次,才找了一本课本。教员们给学生们抄写好了,再交给孩子们去学习。

19471121日,解放军收复华北重镇石家庄。庶务主任钟景星到石家庄把学校用得着的战利品带回来,40头毛驴驮着物品浩浩荡荡进入易家庄,学生走出大老远迎接。这些战利品在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和教学用品方面给了学校最大的一次补给,解决了不少困难。

 

一所名副其实的“国际学校”

 

1948310日,白求恩卫生学校派三辆马车,把在白求恩卫生学校和国际和平医院工作的日本专家的几个孩子送到荣臻小学读书,其中有内科主任津泽胜的女儿田子和(日本名津池田子鹤)、外科主任安达仁(日本名安达次郎)的儿子安达勇、安达猛以及高纪子(日本名久野纪子)和吉田进等。田子和嗓音好,会唱歌,不仅教同学们唱歌,还去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录制歌曲给北平的小朋友们听。4月初,徐特立在一间农屋的会客厅接见了他们,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在农村,一旦与农民的孩子吵架,这些孩子就被骂“小日本鬼子”,而在荣臻小学内,此类事情极少发生。有一次,六年级学生张业凡,与同班同学吉田进吵架,吵急了,骂吉田进是“日本鬼子”。吉田进哭着告诉班主任,班主任批评了张业凡,给他讲道理。张业凡接受了批评,并向吉田进认错,双方握手和好如初。张秀阶老师根据这件事和领导指示,对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教育,使中国学生都知道日本帝国主义是罪恶之源,日本军阀使中国人民蒙受痛苦,而日本人民是无辜的,要把日本法西斯与日本人民区别开来,这样,几个日本孩子成了“国际友人”,他们在学校里过着和中国学生一样的生活,既没有特别待遇,也不受同学歧视,骂“日本鬼子”的事再未发生。

印度共产党柯棣华大夫的子女,美国医学专家马海德的子女都是在荣臻学校培养长大的,甚至学校还为加拿大、苏联、朝鲜、老挝代培学生。

 

第一次欢度儿童节

 

194844日,军区直属队在学校召开庆祝儿童节大会。为了开好这个会,学校作了充分的准备,举办了学习成绩展览、体育运动会和学生文艺演出,还请来军乐队联欢。

这是对学校教育成果的一次检阅,政治部副主任蔡树藩和领导晋察冀边区宣传教育工作的老革命家徐特立参加大会,发表了演讲,大家很受鼓舞。徐老说:“我们的生活艰苦而又紧张,我们的革命热情却日益高涨。谁说我们没有课堂,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课堂,蓝天是我们的屋顶,高山是我们的围墙。谁说我们没有教具,自创的教具更加漂亮。谁说土包子不能办大学堂,我们的信心比泰山还要稳固,我们的意志比钢铁还要坚强。为了祖国的新生,为了民族的解放,任何困难也不能把我们阻挡。”徐老在参观学习成绩展览时,给学校很多宝贵的指示,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计划性。他还要来同学们的作文,逐一批改。

家长们看了孩子们的成绩非常满意,认为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现实性。展览作品中,有图画、范文和诗歌,有反映大生产的《解放军开荒图》和《背粮淘米》,有反映学校生活的《姐姐给我补衣裳》《打柴晚归》,有反映土地改革的《地主交了地农民分了牛》,有的用胜利捷报编写成诗歌,有的用歼敌数字和解放军前进速度编写四则运算题,有的编写帮助农民推碾子、拔麦子、送牛粪、摘棉花等义务劳动的儿歌。手工劳动作业反映了学生学习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及学以致用的精神,展品有用旧布条打的草鞋、羊毛织的毛衣、棉花捻的线绳(打背包用)、碎布做的袜底、苇子编的芦席、荆条编的筐等等。在运动会上,同学们表现得健康活泼、精神饱满、动作迅速、整齐不乱。

儿童节庆祝会提高了学校的声誉,是学校历史上有纪念意义的一次大会。

 

难忘的勤工俭学活动

 

虽说军区政治部大力支持学校,经常送来生活用品,但由于师生人数不断增加,日用品仍然紧张,于是学校号召勤工俭学。

一是老师带领学生,上山割草砍柴,山草可以铺炕,铺上厚厚一层草,晚上睡觉就暖和多了;柴火可以做饭,也可以卖钱。有一次雁头村的驻军上山砍了1000斤柴火,送给学校,由于另有任务,没有时间送过来,要学校自己运。于是老师组织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参加运柴,从老乡家里借来绳子,步行15里路,把柴火一根不落地全部运回。二是打草鞋,鞋破了,不能再穿了,就把破的鞋底再打成草鞋,小同学不会打,大同学帮助小同学打,仅两个星期就打了170双,穿上草鞋和小军装,上体育课时,就好像看见一群小红军在做操。三是参加生产劳动,利用课余时间,在房前屋后、山前河边种了共计23亩地的蔬菜、白薯、玉米、棉花等,既弥补物质上的不足,又改善了生活,同学们吃着自己种的白薯,觉得格外香甜。四是垒炕,每到一个新地方住下时,由于睡觉的地方不够,同学们自己动手,用石头和炭砖垒成一个方池子,里面填上沙土,上面铺上茅草或麦秸,就可以当床睡了。五是外出背粮食,当时边区供应困难,有时供给学校的粮食不能及时到位,学校组织师生一起组成长长的运输队,步行背粮食。没有麻袋,就脱下裤子,把两个裤腿口扎紧,装满粮食。往脖子上一挂,一路上有说有笑,一早出发,来回80多里路,天黑才能回校,没有一个人叫苦。六是女同学学织毛衣,捻棉线,纳袜底,男同学用芦苇编席子,用荆条编筐,同学们一边干活,一边唱歌,气氛非常欢乐。产品除去自用,还可卖钱。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到了科学知识,增长了生活本领,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生活艰苦,心中不苦

 

学校里的饭菜比较简单,主食以小米和玉米面为主,每个月吃一次细粮。菜是大白菜、萝卜、土豆和野菜,盐很少,油很少,肉极少。只有逢年过节,菜里多点儿油和多点儿肉。8个学生分成一组,组长用瓦盆打回全组饭菜,再分给每一个人。分完菜还有一点儿剩汤,就再分一次,每人一份,没有人争抢,都很自觉。

在沟漕村时只有一个炊事员,名即薛鸣皋。到了易家庄,师生数量过了百,炊事员增加到3个,但仍然很辛苦。于是学校规定,炊事员星期天休息,饭菜由高年级的女同学轮流做,高年级的男同学则负责上山砍柴。学生生病,还有病号饭。军区首长议定,奶牛由荣臻小学代为饲养,饲养员是余德海、彭树才、宁德胜和朱英杰,共养两头奶牛和一头公牛。牛奶供军区首长和幼稚部孩子食用。所以,那时幼稚部的伙食相对较好,每天三顿饭,一菜一汤,另加一碗牛奶、一份水果。

总的来说,师生们在阜平时期伙食还是相当普通的。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军区政治部总务处竭尽全力保障师生的基本给养。司令员聂荣臻的妻子张瑞华十分关心孩子们的伙食,中午常到学校与孩子们一起吃饭,全校师生非常感动。

194783日,解放军收复平汉线上的重镇定州城,缴获大批物资,政治部给学校送来1000斤大米和200斤食盐。孩子们吃着从敌人手里夺回来的大米,边吃边唱:“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10月,青沧大捷和保北大捷的胜利喜讯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都高兴得睡不着觉,自发地组织起来,在学校石墙东边的小空地上扭秧歌,边扭边唱:“平保铁路已不通,我军解放定州城。捷报佳音来重重,大家扭个秧歌舞,场地就在小墙东,给咱前方庆大功。”

 

再困难也重视卫生和健康问题

 

学校规定学生每周洗一次外衣衬衣,每周洗一次头,洗两次澡,剪一次指甲,每两天洗一次脚。在沟漕村洗澡,用的是从老乡家借来的三四个大水缸,晚饭后烧几大锅热水,放满水缸,男女分两处,学生排好队,一个个脱下衣服,放进水缸,洗干净后,再一个一个捞出来,大家都很高兴。学校迁到易家庄后,每逢星期天,师生步行8里路,到温塘村洗一次热水澡。温塘水内含硫磺,常洗可以治愈某些皮肤病。由老师带领去洗澡,要过一条河,河上架一个独木桥。人一走上去,桥就晃动,太小的学生由老师背过去,拂晓出发,赶得上回来吃早饭。边振瀛校长写了一首《温塘晨浴》的诗,记下了孩子们当时的情景:

一群小朋友,温塘去洗澡,进入八里沟,晨鸡才报晓。小班走得慢,大班向前跑,坡路险又滑,坠崖不得了。学校像家庭,团结互助好,姐姐抱妹妹,哥哥背小小。防止路上饿,老师背着枣,泉水清又温,不必用火烧。纵有皮肤病,洗洗也能好,师生沐浴完,回校有点早。校长带着队,石室访徐老,儿童见徐老,问早又问好。徐老爱儿童,儿童爱徐老,歌唱《东方红》,下周再见了。  

医务主任范景明在50多年以后回忆,当时的荣臻小学里,确实不乏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英雄教师,因为有了他们,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环境那样艰苦危险,硬是没有死过一个孩子。有的孩子发烧到40℃,卫生所只有阿司匹林等最简单的药品,医生便整夜守在孩子身边,用各种土方法给他们退烧,凭一腔爱的真情守护着每个孩子。那时候,前方将士们有了孩子,都是放手交给荣臻小学、交给组织,就好像交给了家人一样。给范景明印象最深的是,张秀阶从一名普通老师到后来担任教导处主任,为办好学校奋斗了一生。

 

学校有了自己的缝纫小工厂

 

刚入学时,学生服装不一,学校要求统一着装。开始,师生都要自己缝,小孩子的衣服由老师和大点的孩子帮助缝。两年发一身棉衣,拆洗时,学校发给针线,都是自己缝。棉衣不好做,尤其是上袖子,常常上歪了。经老乡和老师多次指教,孩子们慢慢学会了做单衣和棉衣。

小同学的衣服由老师洗,稍大的学生自己洗小件,大的学生完全自己洗。没有肥皂,把麦秸秆烧成灰,用水过滤一下,叫草木灰水,就用这种水洗衣服。孩子们手持小木棒,在河边的石头上敲打洗衣服。

棉被是三年换一次被面和被里,发给每个人1/4块肥皂和6条线,用来清洗被里、被面和缝纫。194712月,学校成立了缝纫小工厂,军区政治部拨给两台美国缝纫机,后勤部拨给两台四四牌缝纫机和一台三一五式缝纫机,同时调曹瑞芝、徐根才、崔长江、王学德、宋宝谦等同志到工厂工作。由于军区下发的军衣和棉衣太大,孩子们不能穿,便改发布料,由小工厂统一缝制,衣服大小,用料多少,统一调剂。从此,衣服、鞋袜和被褥都由小工厂联系购买布料和负责包制。  

 

进北平最早的寄宿制学校

 

 1949年初,荣臻子弟学校改为“华北军区八一小学”,全校师生怀着北平解放的满心喜悦辞别古贤村,迁至北京西城府右街李阁老胡同二十号,成为老区进北平最早的寄宿制学校,叶一峰任校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50年, 乐家将自家花园(原是清代礼亲王花园)捐献给国家,随后这里便作为华北军区八一小学新校址。同年,华北军区拨款对该园全面整修,并在此园南购地百余亩,历时两年,建成新校舍。195289日,八一小学由西城区府右街李阁老胡同迁入新校址,并成为全军较为正规的寄宿制学校,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处于北京市先进行列。

过去只收华北部队的烈士子女和干部子女,随着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和抗美援朝的形势发展,党中央、政务院、各大军区和各兵种的干部子女也纷纷来八一学校上学。军区指示学校:为了支援战争和干部子弟教养问题,不仅要收学生,而且要为全军开展保教工作打下基础。

1958825日,北京军区党委决议,八一小学设立初中部,八一小学改为八一学校,揭开了学校校史的新篇章。而就在1965年积极筹建高中的时候,“文革”开始了,八一学校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直到1979年,《人民日报》刊登了记者纪希晨的署名文章《一场捍卫党的原则的伟大斗争》,为具有光荣传统的八一学校恢复了名誉,八一学校由此重获新生。■

(作者单位:北京中创印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樊燕)

拉面哥家门口:“全中国流量最高的地方”

 

img

因为一条短视频,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梁邱镇集市上卖了十几年拉面的程运付火了。数百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围在他家门口,「此时此刻,全中国流量最高的地方就是拉面哥的家门口。」

那个曾经在「流浪大师」沈巍身上发生的故事,那个常年在「大衣哥」朱之文家门前发生的故事,再一次上演——在这个「全中国流量最高的地方」,《人物》记录了以下几个片段、几个人——在流量的世界中,一切是如此荒诞,又是如此合理。

文|吕蓓卡

编辑|金石

摄影|吕蓓卡(除署名外)

「拍火拉面哥的人」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3377.html

解密:内战期间 苏俄帮中共组建了210个步兵师

 作者: 徐泽荣

提要:斯大林苏联的大量金钱和军事援助毛泽东中共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从1942年至1949年,美国为国民党一共才武装了45个步兵师,而从1945到1948年的内战期间,苏俄帮中共组建了210个步兵师。1948年,林彪共军攻打锦州。

1948年,林彪共军攻打锦州。

苏联对中共的扶持

苏联插手中国的国内政治和军事活动由来已久。从1924至1927年,莫斯科给了国民党至少3,000万元、12万支枪、500至600名军事顾问。由海路运送的苏援枪械先后六次在广州、汕头卸货,装备了蒋介石的部队;而由陆路运送的枪械则经乌兰巴托至五原,装备了冯玉祥部。自接受苏援枪械后,国民党的实力大增,遂得以控制全中国。

苏联对中共的扶持更是中共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已有不少回忆录透露了中共成立前后苏联源源不断供给活动经费的史实。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记载,中共早期的领袖张太雷每月从他处领取大洋220元,是当时香港海员工人月薪的十倍。二战期间苏联驻延安的特使弗拉迪米洛夫在日记中也写道:“我亲眼目睹了这类金钱移交。毛对此十分清楚。他自己就得到了不少。”负责坐镇上海租界领取和分配苏联汇款的人可能就是陈云,中共在各根据地、白区各地下党能否形成气候与经陈云处得款多寡有相当关系。中共在赣南、闽西建立根据地,也与就近夺取汕头、厦门或广州口岸以接受由海参崴运来的苏援枪械有关。所以,在井冈山时代,中共曾先后八次发动以夺取上述港口为目标的战役或战斗(包括三打潮梅),不过均告失败。江西根据地失陷后,红军在长征中转向绥远、宁夏、甘肃地区,也与靠近外蒙、接受苏援枪械有关。

西安事变前,中共与张学良所签密约的核心就是中共同意分拨苏援饷械给东北军。西安事变后,苏联竭力撮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同意供给国民党30个师的重武器和局部空中保护,但交换条件是国民党必须供给共产党每月60万元的军饷(前后共发了三年)。在1937年至1940年期间,莫斯科可能通过外蒙和新疆为中共秘密运送了数万支(非苏造)枪械。苏联红军于1945、1947年又两次将日本关东军的70万支枪械(其中20万支来自驻朝日军)交给了中共。据原抗联领导人彭施鲁回忆,苏联还曾将在欧洲缴获的部分德造武器和捷克造武器交给中共。这些来自欧洲的枪械是通过北朝鲜转运的,据记载,北朝鲜曾将2,000车皮的“日军遗留”战略物资交给中共。从1942年至1949年,美国通过大规模美援、为国民党一共才武装了45个步兵师,而从1945到1948年之间,中共主要依靠苏援枪械却组建了210个步兵师。  

中共建国后不久就控制了中国大陆,在对外关系方面,关于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谈判已在进行中,中国已基本上不再面临来自外部的威胁。据斯大林派往毛泽东身边的特使科瓦廖夫回忆,莫斯科曾一度担心沃德事件和“紫石英”舰事件可能引起美英对中国的联合军事干涉,到了1949年底这一担心已经消除了。这样的局面增强了斯大林和毛泽东掌控内外局势的自信心。  

在1949和1950年之交毛泽东访苏期间,斯大林就金日成的战争计划和毛交换了意见。毛泽东对朝鲜战争的前景有错误的预测,他以为战争爆发后美国将派日本步兵而非美国步兵帮助韩国,所以毛对金日成的战争计划持积极态度。于是,斯大林向毛泽东提出了“请求”:北朝鲜攻入韩国后,若有外国出兵入朝、帮助韩国作战,则中国也出兵入朝、帮助北朝鲜作战。毛泽东和斯大林就此达成了协议,如果在朝鲜战争中发现(中苏以外的)外力干涉,那么,中国将派陆军、苏联则派空军入朝作战。为了避免苏联介入朝鲜战争之事在国际上暴露,毛泽东曾向斯大林建言:“可为中国部队提供日造而非苏造枪械”,真是用心良苦。根据中、俄新近公布的资料,斯大林和毛泽东在会谈中重点讨论了避免使莫斯科与华盛顿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必要性、苏联为中国入朝部队提供武器装备和空中保护的必要性等。这样,毛泽东实际上就把帮助金日成统一朝鲜置于比中共解决台湾更优先的地位上了。

斯大林持续暗中扶持中共

毛泽东之所以答应斯大林的上述“请求”,固然与中共和苏联、北朝鲜的意识形态相关性有关,也是中共成立以来对苏联长期依附的必然结果。在前苏联政府的档案公开以前,中共对苏联的政治依附关系常常被低估了。美国学者约翰.L.甘迪斯提到过,南斯拉夫共产党人曾指证说,斯大林认为,真正的革命不应当是自发的,而是受莫斯科组织和指导的,凡是莫斯科不能控制的共产党都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前苏联的档案资料披露,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初,共产国际与中共的接触极为密切,斯大林一直暗中扶持中共,毛泽东并不像中国的党史研究者和部分西方学者所解释的那样独立于苏共,相反,在外交和军事领域,中共的行动大多数都是得到斯大林批准后才实施的。抗日战争末期,斯大林把在东北收缴的大量日本武器交给了中共军队,此后,在苏联红军撤离东北时,又悄悄地帮助中共巩固其在东北的地位。

苏联的大量金钱和军事援助对(毛泽东)中国革命起过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很清楚,这都是他对斯大林欠下的旧债,如果他不以某种方式偿还、不继续依附于斯大林,斯大林是不会为他提供中国所迫切需要的各种外交支持、军事保护和经济援助的,而出兵朝鲜则是唯一的还旧债、邀新宠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斯大林实际上握有对毛泽东发号施令的权力,虽然这些号令表面上被称为礼貌的“请求”,但对毛泽东而言实际上是难以抗拒的,否则,毛泽东就无法为中共的新政权奠定稳固的基础,而毛本人也可能受到莫斯科的冷遇、惩罚乃至抛弃。斯大林与毛泽东之间的这种关系完全符合“权力”的定义。美国学者艾伦・惠廷曾正确地指出:“在中苏联盟中,权力地位的不对称性,使毛泽东在中苏两国发生政策矛盾时,极端缺乏手段来推进中国的政策。”近年来,中国的官方外交史也已承认,毛泽东出兵朝鲜的决策与希求得到大量苏援以启动国内经济建设有关。

毛愿援助北朝鲜攻韩国

在中国出版的相关文献中,有一种极为流行的说法,即毛泽东此次访苏时受到了斯大林的冷遇。而《汪东兴日记》的记载是,在毛泽东访苏的头两个星期内,斯大林每两天半就会见毛泽东一次,如此高的会晤频率怎么能被解释成毛泽东受冷遇呢?毛泽东在莫斯科时与斯大林之间曾有过一些不愉快,源于斯大林不同意供给中共海军舰只以解放台湾,这并不是大争执。在中共的成长过程中,确实有过“奶大了的孩子不听娘”的情况,而斯大林则用援助和惩罚并举的办法迫使中共服从,基本上是奏效的。

例如,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曾指望毛泽东在南满一带组织八路军作战,防止日军侵苏,并许诺首先在中蒙边境以大量苏援武器为八路军全面换装,但毛泽东惟恐因此可能被斯大林“换马”而一再拒绝。为此,共产国际通过决议谴责了中共,苏共从此便猜疑中共,称中共为“人造奶油共产党”,并采取了报复手段。斯大林借此给了毛泽东明确的信息:“你不关心我的胜负,我也不关心你的死活。”后来,在国共内战时期,斯大林曾试图说服蒋介石亲苏疏美,失败之后就转而全力支持中共。正因为毛泽东和中共欠斯大林及苏联的旧债太多,当斯大林“请求”中共必要时出兵援朝时,有求于苏联的毛泽东是很难拒绝的,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斯大林的要求则是十分符合逻辑的。

1950年1月中旬,毛泽东尚未离开莫斯科,斯大林就通知了金日成,金的战争计划已获批准。不过,斯大林告诉金日成:“此一问题仍须由中国和朝鲜同志联合作出最后决定。”因此,1950年5月,金日成到北京向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向南朝鲜发动进攻的请求,毛泽东自然依照与斯大林的约定照准,并作出了必要时会派兵入朝的具体承诺。据前苏联政府档案中一份“有关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和停战谈判的情况”的文件披露,在金日成与毛泽东的会谈中,“毛泽东强调,他不相信美国会为朝鲜这么块小地方而卷入战争,并说中国政府将派一支军队驻扎在沈阳一带,以备在南朝鲜吸收日本士兵加入军事行动时入朝作战。”1950年底入朝参战的解放军38军113师师长江潮亦回忆说:“我们的失算在于没料到美国会直接干涉。”

(此文选自历史学者徐泽荣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士论文)

作者简介:

徐泽荣,1954年生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香港历史学者,1999年获英国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2000年7月因被控“泄露国家机密”而遭中共当局正式逮捕,获刑13年。徐泽荣父亲是中共军级干部,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

中共指控徐泽荣泄露的“国家机密”就是他对朝鲜战争的研究。

辽沈战役国军为何大败?

 王易

辽沈战役的关键就是打锦州阻挡援军,所以中共解放军将在黑山阻击沈阳援军,在塔山阻击从海上而来的华北国军援军。中间攻坚两面阻援,任务非常艰钜。但是中共也有一个有利情况,那就是国军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上将在1946年就已经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国军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国军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卫立煌利用职务之便,拖住了沈阳国军第9兵团的出动。等大局已定,四野已经准备好了,才放第9兵团出击锦州,结果就是以行军状态在黑山大虎山一带遭到四野从四面八方的围攻最后灭亡,直接被冲垮了,根本都没有打几枪。

辽沈战役的关键就是塔山阻击战

一般来说认为塔山阻击战是一个奇迹,解放军8个师顶住了国军11师还有海空军的海陆空立体化攻击,是一个伟大的战争奇迹,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这场阻击战,我们就会发现如果国军攻下塔山那才是一个奇迹。

1948年秋季,四野发动了解放全东北的大战役,就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的关键就是关门,关闭锦州这扇东北通往关内的大门。这个计划有一个危险性就是如果四野攻击锦州的部队顿兵坚城之下,那么国军从海上,从华北,从沈阳大举出动的援军就有可能夹击在锦州周围地区的解放军四野部队,造成被动形势。

所以中共解放军将在黑山阻击沈阳援军,在塔山阻击从海上而来的华北国军援军。中间攻坚两面阻援,任务非常艰钜。但是解放军也有一个有利情况,那就是国军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上将在1946年就已经秘密加入苏联共产党。他利用职务之便,拖住了沈阳国军第9兵团的出动,等大局已定,四野已经准备好了,才放第9兵团出击锦州,结果就是以行军状态在黑山大虎山一带遭到四野从四面八方的围攻最后灭亡,直接被冲垮了,根本都没有打几枪。

可是卫立煌阻止不了华北援军,华北国军成了锦州城里国军眼泪麻麻的翘首盼望的对象。担任塔山地区阻击战任务的是四野4纵、11纵和热河独立4师、6师和炮兵旅,由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统一指挥。

国军在华北到处聚兵最后拿出了11个师,分别是第92军21师、62军、39军两个师、54军和暂编62师、独立95师。

四野共军出动8万大军和重炮部队防守塔山

塔山是一个较大的村庄,距离锦州只有30公里,村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岭,西面最高点是白台山海拔261米,4纵担任从白台山一带12公里的防守地段,主要防区就是塔山左右8公里。

4纵是四野的老牌主力军,拥有4万人,装备着1100多挺机枪,还有1个炮兵团拥有26门75MM山炮,10门野炮,3门105MM榴弹炮和10门高射炮。给4纵打下手的11纵是地方部队升级的新部队,也有3万人,装备了24门75MM山炮。

为了更好的完成阻击任务,四野还从东北炮兵纵队和兵团直属部队里为塔山阻击部队增加了150MM重型榴弹炮、105MM榴弹炮、105MM野战加农炮、山炮、57MM战防炮和75MM高射炮。

根据指示,解放军炮兵组成三线两群,团直属火炮为第一线合计56门火炮,师直属火炮为第二线合计28门火炮,纵队掌握的26门重炮为第三线。第三线炮兵又分为东西两群,并配备9门高射炮保护重炮群。

第一,二,三线火炮分别打击塔山阻击阵地前50~100米,500米和1000米开外目标,构成严密火力网,再加上步枪轻重武器将筑起一道严密的铜墙铁壁,最大的杀伤对方步兵。

经过紧张准备到10月9日,四野拆卸铁路,用铁轨,枕木和其他器材修建了2万多个掩体,开挖6千米长交通壕和1.2万米反战车壕沟和其他各种障碍物。四野阻击部队所有人员,火炮,弹药和骡马全部都已进入掩体,完成了目标编号,方位距离测定,观测所开设到步兵前沿等各项准备工作。

四野炮兵开战就敲掉国军炮兵阵地

当然国军那边也在紧急备战,10月6日,蒋介石到北平部署调动部队,联系最强的第3舰队负责掩护各种军用民用运输船把援军运到塔山。

10月9日夜晚,塔山阻击部队倾听着后面锦州城传来的阵阵炮声,那边的战斗已经打响了,而在塔山还异常安静。

10日凌晨4点,第34团前沿遭到袭击,国军第54军暂62师利用趁落潮之际抢先发动突袭。很快各种步机枪和手榴弹打成一片,信号弹和照明弹不断冲向天空。天亮以后,国军第54军炮兵在海边排开阵势,包括1个榴弹炮连和2个山炮连开始炮击,第54军第8师,暂62师和第62军第151师开始从2个位置发动冲锋。

国军炮兵刚在海岸开火,就被四野发现了,四野炮兵旅出动7门38式野战炮和3门90式野战炮以及第10,12师直属14门山炮,在2000~500米距离准确开炮彻底打掉了国军炮兵阵地。

没有了炮兵的国军步兵不顾死活的一个上午连续发动了7次冲锋。四野东炮群和师团炮兵配合步兵连续打退国军冲锋。

四野110门火炮打垮国军1个师冲锋

国军暂62师最悲催,他们攻击的铁路线是四野重点防御地区,早就把地形目标测量好了,纵队炮兵团及下属大小110门火炮全部直向这里,由于提前就实地测量了,又实弹打过。所以火力异常准确密集,东西2个炮群和10,12师山炮的40门大炮又以速射,散布射,拉锯射各种方法变换射击。虽然黄昏时,国军的1个整团排成战斗队形,跑步发动冲击。也被打的无处藏身呀,这时海水上涨,又被泡在水里。这一天战斗结束后,国军伤亡1100多人,共军也伤亡319人。

10月11日,国军也豁出去了,把第54,62军的4个步兵师全部投入战斗。国军4个师就靠4门榴弹炮和10来门75MM山炮为主力和5架活塞飞机掩护开始了第2天的狂攻。

四野东西炮群的20多门92式105MM野战加农炮和重型榴弹炮等开始发威进行超越射击,不到半个小时,就打掉国军的4门美式榴弹炮和7门山炮。这次炮战国军惨败。

国军中央突破 共军构火海挫败对手

这天,国军采用集中兵力中央突破战术,全力进攻塔山核心阵地。国军疯狂冲击占领了塔山部分前沿阵地,在紧急关头,共军东西炮群开始炮击在塔山阵地前发动冲锋的国军。6门38式75MM野战炮也进入前沿阵地,在近距离直接炮击国军正在集合的第2冲锋部队。同时东西炮群和第12师山炮营在饮马河构筑起一道1000多米的火海,吞没了国军冲锋部队和预备队。四野第34团也组织全体人员发动反击夺回了失去的阵地。

这一天,国军损失1300多人,共军损失563人。

重庆号巡洋舰仅打20发炮弹就后撤

10月12日,国军第3舰队旗舰重庆号轻巡洋舰也动用152MM大炮开炮轰击,但是由于这艘舰吃水深,也害怕陆地上四野的远程加农炮轰击,因为东炮群的90式75MM野炮和92式105MM野战加农炮刚开炮第一发炮弹就打在了距离重庆号仅仅200米的地方,第2发炮弹打在了重庆号和灵莆号的中间。这下子,立刻就把这2艘舰给吓跑了。重庆号整个战役就是打了20发炮弹就撤了,因为害怕四野远程大炮,也是因为重庆号主炮炮弹也很缺乏。

这2舰一走,其他2舰看看也没有炮校飞机,也没有观察所,命中率不能想像。小炮对于8公里外的坚固阵线也没有什么用处,自己也就撤了。

晨曦,国军的战机出动对支援塔山国军进攻,四野的88式75MM高射炮和98式高射机关炮集中火力一起轰击天上的飞机。以4~5门高射炮攻击一架飞机的战术,命中2架正在低空投弹的P-51野马式战机。

外号“赵子龙师”的独立95师开上了塔山

国军2天攻击寸步未进,蒋介石非常生气,决定调没有丢过一挺轻机枪的华北剿总直属部队、独立第95师上塔山。华北战区督战主任罗奇上将也将亲自到塔山督战,在独立第95师建立起庞大的督战组织,规定逐级监督,胆怯或后退者杀无赦。

10月13日,天空阴霾,凌晨4点,塔山前沿爆发出激烈的枪声和呐喊声。随后前沿部队打来电话报告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夜袭,前沿部队正在与敌人猛烈交火,要求炮兵群开炮支援。

东西炮群按照事先标定的目标方位,距离和高低对国军进攻路线进行猛烈炮击。晨曦散去,太阳初升,可以看到在塔山前方,赵子龙师的1个团,分为3个波次在最前边敢死队的带领下正在发动凶猛的冲锋,督战队就站在后面随时打死后退者。

共军600米阵地摆19挺机枪猛烈扫射

独立95师冲击的主要是四纵头号主力团第28团的阵地,28团在34团的支援下,在600米宽的阵地上部署了8挺重机枪,11挺轻机枪,9门迫击炮,4具火箭筒和2门战防炮,1门机关炮。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四野27门压制火炮和5门高射炮都加入了对前沿阵地国军的炮击。在前沿的所谓“模范党员”姜秀云组操作一门高射机关炮,一口气平射120多发炮弹打进国军冲锋的人群中。

7点,国军改变战术,两路并进,向第10师阵地发动冲锋,以营为单位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前边的国军利用死尸作为掩护,向解放军爬过来,开火封锁解放军地堡射击孔,解放军则勇敢的冲出地堡使用手榴弹近战。解放军后备部队不断发起反冲锋,独立95师也是1个连打光了,又上来1个连。

国军匍匐偷袭 遭共军炮兵急射歼灭

这时共军观测所发现在铁路以南的高粱地里有1200多国军正在悄悄的匍匐前进向共军阵地摸来。随后炮群和师属炮兵,瞄准目标,每炮10发急速射,瞬间几百发炮弹就落在了高粱地里,数百名国军被炸死,其他逃跑。

傍晚,国军再次集合部队发动突击,共军四纵全部110门大炮一起开火,并且投入预备队全线展开反击,将国军击退。

当晚共军四野司令部贺电嘉奖塔山共军,特别是表扬了正面抗击独立第95师的第28团。这一天,独立第95师遭到共军重创,但是正面阻击的共军第28团损失也很大,当晚就被第34团换下阵地。

10月14日,全天都下着小雨,在锦州,共军已经肃清外围,最后的总攻击就要到了。塔山国军也急了,再次投入4个师发起进攻,其中独立第95师向铁路阵地进攻,战斗中,铁路1,4号阵地前沿工事多次易手,共军炮兵开始轰击国军第2梯队,击溃其预备队。

这时国军看着塔山上密布的地堡,铁丝网和各种障碍物和后面强大的炮群,都有了畏惧心理。

四野步炮协同挫败国军4个师夜袭

国军督战主任罗奇上将命令,接到总统来电,现在锦州战事非常激烈,要求国军坚决执行命令,这一战关系党国存亡,我将代表总统督战。这一天塔山阻击战达到了一个高峰。国军第151师为第一梯队,第8师为第二梯队,还组织了敢死队,向塔山发动集团冲锋,国军军官完全处于疯狂状态,连起码的战术和队形都不要了,就是拚命蜂拥冲锋。在炮群支援下前沿共军步兵沉着应战,打退国军数次冲锋。

下午16点,占据高位的共军观测所发现在杨家洼子北面一条不到1000米长的河谷地带有5000名国军正在秘密集合队伍,看来是要攻击7号阵地。随后将国军情况,方位,距离报告炮兵指挥所。东西炮群和师属火炮41门对杨家洼子进行炮击,重型榴弹炮炮弹落在国军队伍中炸的国军仓皇四散,随后炮兵每炮速射10发,发发打进国军的人群中。接着炮兵延伸射击追轰向后撤退的国军。后来据俘虏说这支国军是第157师,全师还没有发起战斗,就被解放军炮兵炸死数百,几乎把全师的元气给打掉了。这一天国军伤亡1245人,共军伤亡1048人。

14日夜间,国军独立95师,151师,暂62师,8师和第157师等5个师前肩并肩进,在没有炮火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动大规模夜袭。

共军反击部队大胆迂回敌侧翼前后夹击,国军独立95师在浓雾和小雨掩护下,隐蔽前进到塔山堡阵地,摸进共军1个步兵营战壕。然而共军反击甚猛,击退了独立95师。独立95师偷袭不成,立刻转为强攻,发起集团冲锋。东西炮群50多门大炮随后向独立95师后方开炮轰击其预备队。炸死独立95师284团团长,另外其334团的1个营被解放军火力困在饮马河一个开阔地上,只能缴械投降。

中午11时,独立95师1000多人隐蔽前进到塔山阵地西北,准备一举突袭对国军威胁巨大的共军炮兵阵地。但是被共军发现,随后数十门大炮开火,打的这1000多国军四散逃跑。

当天晚上共军攻克锦州的消息传来,这时对于塔山国军来说,赶快找船撤回华北成为最大的任务。

塔山国军人数和火炮地形都没优势

塔山阻击战历时6天,国军实际出动9个师,共军的优势在构筑有坚强野战工事,而且占据高位居高临下观察和打击国军,国军在海滩上集合部队,隐蔽前进都躲不开共军的眼睛,只要一集合部队炮弹就砸下来了。

其次是国军在这次战斗炮火没有优势。第54军榴弹炮营来了1个连4门105MM榴弹炮,第8师8门75MM山炮,第198师4门75MM山炮,第92军野炮营来了2个炮连6门野战炮,第21师9门山炮,第95师3门山炮,第62军没有炮兵来。总共9个师的兵力,就只有34门火炮。

共军仅4纵炮兵团就有49门野战炮、山炮和榴弹炮、高射炮,如果计算炮兵旅,炮兵纵队和第11纵队炮兵力量,那数量更加大。而且共军参战大炮口径大,射程远,在几次炮战中,都非常轻松的歼灭了国军炮兵。至于重庆号巡洋舰就只打了20发152MM炮弹。

攻击坚固阵地需3~5倍于守军兵力

登陆战突破坚固野战工事,需要战车突击,可是战车直到15日战斗结束才姗姗来迟。

最后是国军运输船吨位有限,只能装满战斗兵和基本弹药,其他配属部队和行李都无法携带,基本上国军部队本来就不满员,又有大量配属部队没有到塔山,实际在塔山的9个国军师,没有想像中的9万人的数量。10月后的东北天气寒冷,大军连棉衣都没配备。说是9个师,实际上很多部队都不满员,在人数上优势不大。

攻击坚固设防阵地,需要5倍的兵力。其实塔山共军与国军数量基本相当,国军在火炮与地形上劣势又大,所以根本不可能打下塔山。如果塔山国军能灭掉拥有强大炮火,坚固设防的8万多共军,那战斗力得超出共军10倍才行。

战后,4纵后来成为了中共解放军第41军,警备首都北京,最后归入广州军区,成为广州军区两大主力之一,驻港部队就出自该部。第11纵后来成为第48军,最后番号取消并入江西军区。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炮兵回忆史料

台湾出版戡乱战史之东北作战第2册

原国民党将领辽沈战役亲历记

文史资料选辑第20册61年版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责任编辑:辰君

解密:台湾头号共谍反水 中共攻台计划告吹

 据《中共攻台大解密》一书披露,毛泽东和中共最高司令官粟裕一开始希望能在1950年底进攻台湾,但攻台所需要的不只是船、飞机和军队,还需要潜伏在台湾的特务组成情报网络。这些特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策反国军将官,等到共军登陆时协助共军作战。毛共希望能在1950年底进攻台湾,攻台所需要的不只是船、飞机和军队,还需要台湾的特务组成情报网络。

中共希望能在1950年底进攻台湾,攻台所需要不只是军队,还需要台湾的特务。图为金门战役被俘共军。

除了诱使高阶将官叛变,这些特务还需要挑起社会动乱、组织暴动,并在台湾参与破坏行动。

共谍潜伏要追溯到1946年4月,当时“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在中国成立,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秘密组织在台湾发展出了由地下党员组成的广大网络,准备在关键时刻出手。

这个黑暗组织的领头人物就是蔡孝乾,中共台湾站的头号间谍。

蔡孝乾1908年出生于日本占据的台湾,并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成长。1920年代,年少的蔡孝乾离开台湾,1924年至1925年,在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读书。在学校里受中共高层瞿秋白、任弼时等人影响,接触了马列主义,参加了上海台湾青年会,成为共产党最佳的猎物。

1928年,他开始参与组建台湾共产党,同年4月15日,被选为台湾共产党的中央委员。

像共产党内所有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一样,后来,蔡孝乾被送进了红军的政治部工作。因为善于写作,他获得了别人觊觎已久的政治宣传官员一职,后来成为唯一参加过中共北上大逃亡的台籍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蔡孝乾成为审讯、策反日军战俘的专家,同时也翻译、分析日军文件。身为一个在日据时期出生的台湾人,他的日文相当流利。

随着时间过去,他的才能渐渐广为人知,后来共产党甚至请他撰写教材,训练后进的特务。

1946年上半年,日本向盟军投降后几个月,蔡孝乾来到上海,准备进行他的下一个任务。共产党精心挑选了他,来领导潜伏在台湾的特务。

1946年7月,他以新的身份返台潜伏在故乡。他和其他特务很快就融入当地生活。他们展开任务之后6个月内,就招募到了70位当地人士加入特务团队;到了1948年,他们已掌握了约285位特务。

1949年,国军大批撤退来台,在这黯然败退的氛围中,蔡孝乾一手建立的情报网也迅速扩张。

同年12月,据称他掌控的地下情报员多达1300位,另外更有多达5万个网民。这些人大多都不知道自己受到控制,这些人都可以用来发动罢工、抗议游行以及校园暴动。

蔡孝乾告诉第三野战军高阶官员,他的秘密部队已经准备好了,中共军队登陆前就可以先煽动社会齐心颠覆国民政府政权。他还建议,攻台计划最好在1950年4月发动,因为那时候的天气最适合两栖登陆作战。

蔡孝乾告诉第三野战军高阶官员,他的秘密部队已经准备好了……
蔡孝乾告诉第三野战军高阶官员,他的秘密部队已经准备好了……

当时蔡孝乾已经联络上了一个明星间谍,从南京来到台北的国军中将吴石。吴石曾经在国防部参谋本部工作,利用职务之便可取得作战计划及其他高度机密的战略资料。

吴石和蔡孝乾数度会面,将许多极机密文件交给他,包含多份军事地图,其上标注出台湾可登陆的海滩、可利用的部队卸除点以及台湾军事基地位置。吴石还偷出了多份文件,里面记载金门和舟山群岛的部队配置及炮台的布防位置。

但蔡孝乾和吴石都不知道,在大陆经历过情报体系大崩溃,以及重要部队叛变后,蒋介石已经决心要根除潜伏在台湾的共谍了。

蒋介石的间谍搜捕工作在1949年9月有了重大突破,在港都基隆破获一个谍报网,查缉一家地下印刷厂,接着循线找出了在南台湾负责间谍活动的共军高官,并于11月在高雄将他逮捕。

随着共党特务一个一个被捕、招供,蔡孝乾长期经营的情报网也土崩瓦解。

1950年1月,台湾的特勤人员把矛头指向蔡孝乾。国民党反情报人员发现了他台北住处的地址,迅速逮捕了他。蔡孝乾对于侦讯这件事本身很老练,后来寻机逃脱,然而3个月后再次被捕。

经过长时间的审讯,中共在台最优秀的谍报人员——蔡孝乾很快转化,转化后的蔡孝乾摇身一变成为国军军官,而国民党还他女友自由,给了他一大笔钱,还在军中赐予他高官厚禄。

这些奖赏可不是白拿的,为了这笔丰厚的奖赏,蔡孝乾供出了大批中共在台特务人员,包括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高级参谋中将陈宝仓、国民党东南行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上校交际科科长聂曦、中共地下党朱枫等约1800多特工被抓捕,3000多特工被歼灭,8000多特工被判处10年以上的重刑。

1950年6月10日,共谍国民党东南行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上校交际科科长聂曦被押赴刑场。
1950年6月10日,共谍国民党东南行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上校交际科科长聂曦被押赴刑场。(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同时,中共在台湾的所有特工情报机构被全部摧毁,间谍全数遭到逮捕。

中共对于在台湾所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直到1950年6月上旬,他们才获悉此事,当时,国民政府在报纸头版上公开了这项搜捕成果,刊出了吴石、朱谌之等人在台北市被枪决前后的照片。

中共1950年底的攻台计划也宣告破产。

蔡孝乾后来在台湾的“匪情研究室”任少将军衔副主任兼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副局长,其著作《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被译成数国文字发行,《江西苏区・红军西窜回忆》一书则记录了中共统治区中共高官们的混乱的男女关系。

1982年10月,蔡孝乾于台北病逝。

责任编辑:玉亮

社区书记与退役大校无耻录音疑曝光

 中国两会期间官方高度紧张,日前更有一段关于社区书记与退役大校的录音疑似曝光,内容是警告“不允许慰问中印冲突烈士家属”。录音曝光后舆论炸锅。中印边界 烈士 慰问 退役大校

日前一段关于社区书记与退役大校的对话录音疑似曝光,引发外界关注。

在3月8日网络传出的录音中,一位自称是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街道办事处的女社区干部(据说是书记),警告一位有32年军龄的退役大校说,北京正在召开两会,不准任何人前往中印冲突中牺牲的河南籍烈士家中进行慰问

事情原因是,一位名叫“王宇中”的退役大校,在微信群里响应一个“参与慰问烈士家属”的号召,结果引起中共官方注意。按照录音中女社区干部的说法,“王宇中”在群里煽动退役军人前往中印冲突中牺牲的河南籍烈士家中进行慰问。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女社区干部将“到中印冲突中牺牲的河南籍烈士家中进行慰问”一事,定性为“煽动”行为。而电话中提到的退役军人王宇中,也就是被定性有“煽动”行为的人,是一位从军20多年、曾被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多次表彰过的老兵。而“煽动”行为却是指怂恿、鼓动他人做坏事,属于违法行为,常用于闹事,暴乱等。

女社区干部在电话中质问有32年军龄的退役大校,“你认识这个人吗?你认识河南牺牲的人的家属吗?你不认识你去慰问他干啥呢?”

这句话和2006年引起极大争议的“彭宇案”前法官王浩那句“不是你碰的,你为什么要扶?”有异曲同工之效。

而退役大校反问,“慰问中印冲突烈士家属有错吗?”“这又不是干什么坏事!理由是什么?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允许?有什么依据啊?”

面对退役大校的质疑,社区干部则在电话中强调,“现在不允许”、“政策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原因、没有什么依据”、“就是告知你一声——不允许”。社区女干部还警告这名退役大校,禁止去北京。

截止3月8日晚些时候,这则消息的相关文章已从中国网络“消失”。

中国与印度去年6月爆发激烈边境冲突,中国直到今年2月19日才首度发布消息,称中共军方4死1伤。但由于民间接连有人提出质疑,从2月19日至22日这几天,官方先后逮捕了6名提出质疑的中国民众。另有一名旅居国外的19岁重庆少年王靖渝被列为境外“逃犯”。

到3月1日,中共官方以新出台所谓的“侵害英烈名誉罪”正式批捕《经济观察报》前驻上海记者、拥有254万粉丝的微博主“辣笔小球”。这亦成为首个因“侮辱先烈”入罪的案例。

2021年3月8日 星期一

毛泽东早期掌权靠建功,习近平早期晋升靠跳槽

 专栏 | 北明非常识:始皇帝“毛主的习” 习近平的权力路(5):屡次跳槽中共人事史无前例


xjp622.jpg图片:习仲勋与习近平旧照(网络资料)



















习近平政坛起步除了创下破格考察越级提升的记录,还创下另一个记录:借助朝中父亲权力与人脉,不到六年跳槽三次:79年从清华工农兵学员上跳国务院办公厅军委办公厅,登上政坛,引人注目;83年从中央下跳河北正定县,以退为进,决意晋升;85年从正定横跳南方福建省厦门,跨省跨区,史无前例。三次跳槽之后并未消停,时过3年竟又跳了……

提要:毛泽东早期掌权靠建功,习近平早期晋升靠跳槽;毛泽东为在红军逃跑征途中挽救了红军,赢得了中共中央政府青眼有加;习近平在跳槽中调整进退、布局前后、打点上下,摆脱阻力,随时保证晋升的优势。自由亚洲电台,北明非常识,我是北明。这一次“始皇帝毛主的习,习近平的晋升路”系列之五“屡次跳槽中共人事史无前例”,我们要看看习近平第三次跳槽在中共人事调动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这次跳槽的来龙去脉。

https://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beimingfeichangshi/bm-1111201916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