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2日 星期六

千名老电影人寻踪(321)——杜德夫

 【千名老电影人寻踪(321)——杜德夫】

No.1
3月13日,是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杜德夫去世38周年的日子,在此,娱文娱视向杜德夫艺术家致敬!
说起杜德夫,就必然要说1955年上映的老电影《平原游击队》,因为他虽然参演过几十部电影,但大家脑子里留存最多的,还是那个给伪军上政治课、火烧炮楼的侯大章。侯大章,就是由杜德夫饰演的。
《平原游击队》由苏里、武兆堤执导,郭振清、张莹、杜德夫、梁音、方化等主演。
广告复古打金传奇,0门槛打金,装备好卖!
广告和平精英还能在电脑上玩?没错,用专属手游助手,玩出端游体验!
电影中,大家除去最喜欢看左手快慢机、右手盒子炮的李向阳的英雄形象外,对于侯大章幽默、干练的精彩表演也津津乐道,尤其是“上政治课”那段,最为精彩。
这一天,李向阳、侯大章和郭小北来到了“凤鸣酒馆”,很快被两名便衣特务盯上。正在特务盘查之际,侯大章用驳壳枪顶在了特务腰上。一特务想拔枪,被李向阳用驳壳枪顶住并缴了枪,李向阳喝道:“别动!我就是李向阳!”
李向阳向侯大章使一个眼色:“老侯,开导开导他们。”
侯大章态度严肃又带有一丝调侃意味地说道:“我给你们上堂政治课呀。”特务点头:“是是!”侯大章道:“国际形势是这样的,伟大的苏联红军啊,已经开始大反攻了,希特勒就要垮台呀!”特务点头哈腰:“对对对!要垮台,要垮台。”


侯大章继续说道:“国内形势呢,我们八路军哪,就要反攻,日本鬼子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啦……那你们还咋呼什么?还不改邪归正?滚吧!”
No.2
好一段精彩绝伦的政治课!
杜德夫,1918年出生于陕西咸阳一个地主家庭,原名杜德溥。1938年,他赶赴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毕业后,在延安鲁艺实验剧团任演员。
1945年9月,杜德夫跟随东北干部团第八中队奔赴东北,后到达沈阳成为东北文工一团一员。1948年9月随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1949年,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由王滨执导,王家乙、吕班、陈强主演的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拍摄完成。在其中,杜德夫饰演了他的第一个银幕形象——老工人席卜祥。
之后的50年代,是杜德夫演艺生涯的黄金时期。代表性角色主要有:钢铁战士》中饰演了炊事员老王、《人民的战士》中饰演了万良材父、《辽远的乡村》中饰演了倔老头、《葡萄熟了的时候》中饰演了合作社主任丁老贵、《沙家店粮站》中饰演了民兵石永公、《平原游击队》中饰演了游击队员侯大章等。


其中,人们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平原游击队》中的侯大章。当李向阳带领战士回到家,侯大章见到李向阳母亲,一个敬礼:“报告!特等侦察员侯大章来到!”那表情,那语言,那动作,调皮又可爱,杜德夫简直把侯大章演活了。


其间的1955年,侯大章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进修班学习。两年结业后调入中央实验话剧院。又两年后,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
No.3
在北影厂期间,杜德夫先后主演、参演了《粮食》中的老好子、《青春之歌》中的王老增、《革命家庭》中的老陈、《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的田忱、《汾水长流》中的郝同善、《红色背篓》中的杨田、《红色邮路》中的郭林等。


1965年,杜德夫再度调回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之后,出演的作品不多,主要是在《山村会计》中饰演了农民周老实、《锁龙湖》中饰演了老农民黄满囤、《北斗》(上下集)中饰演了农民谢福祥、《花开花落》中饰演了老农民万耕田等。
虽说杜德夫主演的作品不多,知名的角色不多,但并不能否认他功底的扎实淳朴,演技的不露痕迹,是一位名气不大的演技派艺术工作者。
杜德夫与许多演员都有过合作,超过三次的人员至少有葛存壮、吴必克、张平、张莹 、孙笑非、李健、周予、高平、李百万、张巨光、苗灵、张敬平、于洋、蔺娜、马路、李雨农、金风、安震江、齐兴家、梁音、徐连凯等人。
尤其是,杜德夫与《小兵张嘎》“罗金宝”饰演者张莹有过四次合作,作品是:《平原游击队》《沙家店粮站》《赵一曼》《红色邮路》等。


1982年,杜德夫离休。但第二年,在拍摄电影《不该发生的故事》时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故事”,他突然晕倒,虽紧急送医,但没有抢救过来。1983年3月13日,著名演员杜德夫去世,享年65岁。
娱文娱视再一次向杜德夫艺术家致敬!

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官N代圈子 北京大院子弟的潜规则

 中国北京-2017 年 3 月 19 日:老城胡同区大栅栏西购物街。

北京老城胡同区大栅栏西购物街。(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提起北京,人们的眼前总是浮现曲折幽深的胡同,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在槐树下聊天,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生活在一条胡同里的人们亲如一家,这是老北京的烟火气。

而在偌大的北京城,还有这样一个小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被围墙圈起来,门口有岗哨,围墙里面有办公楼、住房、幼儿园、小学……大家衣食住行都在一个大院中,也就自成了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生活的年轻人之间,有一些不言自明的“潜规则”。

一、神秘的北京大院

中共窃政后,北京成为了中国的政治中心,人们开始涌向北京,其中也包含着因为工作原因必须留在北京的机关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亲属,出于各种工作和生活需求,各个国家重要机关纷纷在北京建立总部大院。

中共政府成立前,中央办公大多是在北京内城里的王府中,但是这些王府也无法满足众多机关单位办公和居住的需求。于是1951年到1961年,北京开始向西、西北和东部扩张城市空间。

沿着长安街一线建起了外贸部、煤炭部、纺织部;在复兴门外的三里河一带建立起了机械部、财政部等;解放军各军的机关分布在公主坟至西山脚下;以八大院校为代表的科研大院则集中在城北的学院路。

其中军队大院、国家机关大院被统称为“机关大院”,它们“孤悬于旧城之西”,又不属于北京市的管辖范围,而是直属国家。

在这些北京大院中,由于外来人较多,大院的文化也是极其多元的,可以说,大院就像一个大熔炉,融合了各地的文化。

来自各地的人因为工作原因生活在一起,大人们说着带有方言的普通话,而小孩们说着“新北京话”,在这里形成的新的文化与传统的北京文化截然不同。居住在大院里的一般是公职人员、学者及其家属。

相对于胡同生活来说,大院的生活是极其舒适的,单位提供了房子和所有的配套措施,还有医疗服务和子女的教育,大院里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水、电、超市商品等,也有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大院里有食堂,每天会有三次广播,大家根据这三次广播安排作息。

这些条件对当时生活在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人来说,是十分难得的。

当时的大院生活更能满足当时中国人对于现代化的美好想像,一道围墙,将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人活成了两个世界。这样自给自足的生活使得大院人的联系日益紧密,和围墙外的接触交往反而少了许多。

北京的单位大院就这样接纳了中共国成立后最大一批移民潮,形成了北京特有的“大院文化”。它所代表的中共革命文化,也是中国在五六十年代的”主流文化”。

二、北京大院子弟的社会“潜规则

北京大院的子弟,不同于第一代移民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也不同于北京原住民,北京大院子弟作为第二代移民,他们过早地离开了家乡,因此对家乡没有复杂浓烈的感情,也不把北京看作是故乡,他们所认为的故乡,就是“北京大院”这个特殊的城市空间。

生活在这样一个小社会,大院子弟中有着自己特有的“潜规则”。

1、严格的等级区分

不同于胡同里因为几代人的相识而相对稳定的邻里关系,大院里的人因为单位原因有着严格的等级关系,第一代大院人大多都是机关的工作人员,有着清晰的上下级的区分。因此,第二代大院人中这种等级关系和派系关系都体现得十分明显。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顾及家中的孩子,大院的孩子从小便过上了集体生活。

孩子们从小便被送到大院附属的托儿所,一星期才回一次家,上了小学,也是去大院的附属小学,仍然会被安排住校,大院子弟们从小便被要求自立自强。即使一周回家一次,孩子们也鲜少看见父母的身影。

因此,大院中的家庭关系并没有普通老百姓家那样紧密,相反,由于他们从小就上同一个学校,在18岁之前的生活都是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他们大院子弟之间的联系却异常紧密。

大院子弟的团结在十年动荡中达到了最高峰。当时生活在大院中的大人们疲于应对各种斗争,孩子们也不用去上学,大院便成了孩子们的天下。那一时期,大院子弟和胡同孩子之间经常起冲突。大院的孩子们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岔架”中,建立起了浓厚的集体感情。

但是大院的孩子之间也有分明的等级,这个等级的划分和父母的官职高低有着很大的联系。

在小学,孩子们经常把大人们的肩章拿出来比较,父母官职较高的孩子更容易在一起玩耍。凭借着父辈的官职高低决定孩子地位的高低,这是真实社会中才有的功利性特点,而这也使大院的孩子在之后能够比常人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

除去职位高低之分,大院的孩子们也有年龄之分。一般情况下,只有相近年龄的孩子才会玩在一起。而作为人生阅历更丰富的“年长者”,一般有权力使唤年龄小的群体。

不同于老舍笔下四合院里居民们家长里短的北京胡同文化,生活在北京胡同中的人,他们闲适、宽容,邻里关系稳定,甚至祖上几代人都相识,大院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父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者,大院文化是一种革命式的、斗争式的文化。

和政治工作中的派系斗争相类似,大院的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派系。比如,司令部的人和政治部的人互相看不上,两派的孩子们若是在大院里见了面,便很容易起冲突。

2、广谈政治

不同于同龄人只是谈论生活,大院子弟们对政治有着超乎常人的兴趣。因为父辈职业的原因,大院子弟们对政治也十分敏感。

一方面,他们自小便知道了军衔的等级划分,了解机关工作的职位及其地位,甚至他们也能了解到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这对胡同中的同龄孩子来说是很难了解的消息,于他们而言却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父母的耳濡目染也使得大院子弟对国家乃至国际的政治新闻有更多了解。资源优势使得谈论政治成了大院子弟谈论的话题。

平日里在生活中听闻的政治事件以及大人们对此的评价使得他们从小便有着较高的”政治素养”。

三、大院“潜规则”下成长的大院子弟

在小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大院子弟,往往性格坚毅,自立自强,他们比常人更早接触社会的“潜规则”,也就更早地成熟起来,更能融入社会,他们在享受父辈带来的生活便利和社会荣誉的同时,也必不可少地承担了较大的压力。

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们或许对某些领域有着天然的好感和热爱,或者总有一些“英雄情结”,这对他们之后的道路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比如原空军司令员王海的女儿王小华,最后成为了一名女伞兵,原空军司令部科研部副部长的儿子朱江滨成为了航空专业工程师,他们都无意识地继承了父辈的传统和使命。

也有不少在北京大院长大的孩子,最终在文艺界崭露头角,他们虽然没有继承先辈的衣钵,但他们的作品依然和北京大院息息相关。

其中代表之一王朔,虽然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作为大院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受到大院文化的深刻影响,我们总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北京大院的生活状态和北京大院子弟们在这个小社会中的成长印记。

现如今,虽然北京大院依然存在着,但隔绝两个世界的围墙已经慢慢隐形,北京的胡同也逐渐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减少,更多人生活在现代的小区中,大院中的集体生活也成为了陈年往事。

但大院的孩子们身上依然有着难以抹去的“大院子弟”印记,在70年后的今天,大院子弟已经从第一代到了第二代乃至第三代,在独特的“大院文化”中成长的人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往往使得他们显得与众不同。

这些大院子弟们在父辈无法无天精神的洗礼下,加上之前大院小社会的磨练,快速地融入社会,成为了中共国特色的腐败大军中的一员。

(原文有删改)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新冠救星)最新研究表明“伊維菌素” 能夠阻止病毒複製,大大縮短康復進程,將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多達80%。 | 廣角鏡

关于在印度广泛使用伊维菌素预防和早期治疗的联合声明

“ 我们还建议将伊维菌素用作 covid-19 通过以每周0.2mg / kg的剂量向成年人进行伊维菌素的质量分布来大规模预防艾维菌素,以减少当前危机中在普通人群中的传播。 我们相信,这将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并减轻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的痛苦。 ”


五月03日, 2021

循证医学咨询有限公司(E-BMC Ltd)是英国的一家独立医学研究公司,通过对医学证据进行严格评估以支持临床实践指南,为全球医疗质量做出贡献。 前线重症监护病房重症监护联盟(FLCCC)联盟是总部位于美国的非营利性人道主义组织,由世界著名的临床研究人员组成,在过去的一年中,其唯一任务是制定和传播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covid-19.

我们赞扬印度中央政府,邦政府,媒体人员,医生,护理人员,警察,医务人员和其他组织在减轻印第安人此时的痛苦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 印度政府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人道主义危机中为满足印第安人的需求而采取的措施是模范和值得称赞的。 

在过去的四个月中,E-BMC Ltd与FLCCC合作,鼓励世界各国政府采用经过重新用途的现有药物来早期治疗糖尿病。 covid-19。 其中一种药物是伊维菌素,这是一种安全的药物,已被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近40年。 新证据表明它也具有有效的抗病毒和抗炎特性。 

E-BMC Ltd提供了伊维菌素预防和治疗的证据 covid-19 于2021年XNUMX月提交给英国依维菌素推荐开发(BiRD)小组。BiRD小组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和医生,他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对抗这种流行病。 BiRD小组讨论了使用依维菌素治疗 covid-19 导致推荐使用依维菌素作为推荐 covid-19 一线疗法。 

电视上的新闻简报显示了印度人民遭受苦难的戏剧性场面,促使我们敦促印度政府和印度所有邦紧急采取伊维菌素作为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第一线。 covid-19。 实际上,至少印度的一个邦(北方邦)已经在使用这种药物,取得了巨大的效果。 现在,我们更加感到鼓舞的是,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和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已紧急做出建议,建议在轻度门诊患者中使用伊维菌素。 BiRD和FLCCC完全赞同这种做法。 

尽管我们同意这种方法,但基于我们对印度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治疗经验的研究和知识,我们建议依维菌素用于治疗 covid-19 早期门诊患者的剂量为0.2 mg / kg – 0.4 mg / kg,后期患者为住院患者0.4 mg – 0.6 mg / kg。 在每个阶段,较大的疾病应使用较高的剂量范围。 此外,我们强烈建议伊维菌素持续5天或直至恢复。 最后,应服用维生素D,最好是降钙糖醇的形式。

我们还建议将伊维菌素用作 covid-19 通过以每周0.2mg / kg的剂量向成年人进行伊维菌素的质量分布来大规模预防艾维菌素,以减少当前危机中在普通人群中的传播。 我们相信,这将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并减轻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的痛苦。 

伊维菌素击败能力的故事 covid-19 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它,包括多米尼加共和国,秘鲁,津巴布韦和南非,以及实行伊维菌素大规模管理以应对寄生虫感染的其他非洲国家。 伊维菌素已经对超过3.7亿人的寄生虫感染进行了治疗,并且发现这种药物非常安全。 

BiRD团体和FLCCC希望并祈祷印度人民的健康,并重申伊维菌素将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我们希望我们的信息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以改善印第安人的健康。

此致,

Tess Lawrie博士和Shashikanth Manikappa博士代表BiRD集团,以及Dr. Pierre Kory 代表FLCCC。

老藥新用?! 頭蝨藥「伊維菌素」48小時清除新冠病毒

 


2020.04.06 環球生技雜誌 / 記者 吳培安 編譯

又一老藥新用?! 頭蝨藥「伊維菌素」48小時清除新冠病毒 (圖片來源: 網路)

又一老藥新用?! 頭蝨藥「伊維菌素」48小時清除新冠病毒 (圖片來源: 網路)

 

近(3)日,由澳洲蒙納許大學生物醫藥探索研究所(BDI)與彼得杜赫提機構(Peter Doherty Institute for Infection and Immunity)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抗寄生蟲藥「伊維菌素」(Ivermectin)在體外細胞培養實驗中,能在48小時內殺死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未來希望透過更多試驗,證明此藥是否能用在COVID-19的治療上。

研究領導科學家Kylie Wagstaff教授表示,他們發現僅僅是一劑投藥,伊維菌素也能在24小時內出現顯著的抑制效果,48小時後就可移除所有的病毒RNA。Wagstaff表示,伊維菌素現在已經是廣泛使用的藥物,且目前看起來也有安全性。我們的下一步,是需要找出在人類身上適合使用的劑量。

伊維菌素原先的用途,是用於治療由疥螨引起的疥瘡(scabies)、頭蝨及玫瑰痤瘡等皮膚疾病上,在1980年就當成藥物使用。不過,伊維菌素(Ivermectin)也在實驗中對多種病毒展現抑制效果,包括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登革熱、流行性感冒和茲卡病毒。

Wagstaff表示,雖然伊維菌素對病毒作用的原理尚未明瞭,但Wagstaff推測,它應該可以抑制病毒降低細胞清除病毒的能力。

他認為,在疫苗上市、普及化之前,利用已獲准的藥物作為COVID-19的治療方式,或許是盡快幫助疫情的方法。但他也強調,這些試驗目前僅在體外試驗階段,還未進入人體階段。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4/200403115115.htm

全民防疫一起來!更多全球COVID-19產業研發&防疫新聞,請點擊下方連結:

https://www.gbimonthly.com/spreport/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