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之前----寫在美國陣亡將士日
這個長周末的最後一天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這個國家上個世紀經曆過三場重要的戰爭:二戰、韓戰、越南。都是爲了別的國家人民的主權、自由。上午,驅車來到陽光照耀下的華盛頓市區。一路步行走過傑佛遜紀念堂、沿波托馬克河、繞過Tidal湖,路經羅斯福公園,走到二戰紀念園(2004年建立),韓戰紀念碑(1995年建立)和越戰紀念碑(1985年建立)。
沒帶相機。這些是今天見到的場景:
場景一:日本櫻花環繞的潮汐湖(Tidal Basin)水面平靜如鏡,卻浩浩蕩蕩,距石砌堤岸只有二、三英寸,就要漫出來了。野鴨、大雁們,成群在水面閑蕩。小字輩的已經孵出來了。跟著媽媽們嬉戲在水裏與河岸。小東西們總是聚在一起:小孩子們圍觀小鴨子小雁的場景,簡直一個好看。如果我對史料記憶沒錯的話,一百多年前,美國海軍在日本海域附近期待登陸日本。與西方列強武力入侵的傳統不同,美國送給日本一個艦船模型作爲敲門見面禮。這禮物使得日本明智人士大開眼界,從此主動打開門戶,並成爲美國朋友。這個二戰中與美國交惡的侵略國跟如今德國一樣,戰後在美國主導下重建之後,重新成爲美國盟友。日本近百年前送給美國的三千多櫻花樹,現如今已經繁殖了十倍的數量,在華盛頓市區成爲一大景觀。
場景二:二戰紀念園。
A, 先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上將的話語雕刻在壁立大理石上:我們的軍人曾經並肩作戰,後來並肩死亡,如今他們並肩長眠于此。我們永遠……。
B, 各州紀念碑下,間或放有二戰軍人的圖片,鮮花、有的是當年的報紙報道文章。大都是二戰軍人家屬放了去祭奠自己親人的。在維斯康新州碑下面,兩張年輕英俊的軍人圖片,太奪人目光。下方的字則是這樣的:“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死的,如果您知道,請與我們聯系,地址……,電話……。”――一個美國遊客回答我,看姓氏,這是兄弟倆。
C, 一位老軍人,跟兩個孫子一起,在菲律賓碑下拍照。菲律賓?難道也代表美國出征了嗎?我只知道現如今的菲律賓有二戰美軍陣亡將士公墓。著名的中國詩人流沙河曾經在50年代帶團訪問菲律賓時,擅自離隊,到那裏憑吊。還寫過詩。流沙河參加過美軍在四川的空軍基地機場修建,看見過美國“黑寡婦”號戰鬥機和其他轟炸機起飛到日本進行轟炸。回來時編隊已散,有的落入太平洋永不復返。菲律賓還是日本虐待美軍戰俘的著名的“死亡行軍”的所在地。美國當年解放古巴時,順手從西班牙這個海上霸權國家手裏解放了菲律賓。其後,爲了這個創傷累累的國家不再淪爲其他歐洲霸權的殖民地,美國以兩千萬美元買下了這個西班牙丟棄的燙手山芋,接管了這個國家,同時承擔了西屬菲律賓的龐大債務。美國奉行麥金利總統對菲律賓“不能剝削,但求建設、求文明、求教育”的管理方針。美國國內呼籲菲律賓全權自決的聲音,自菲律賓9年之後下院開會的時起,就沒有中斷過。等到這個貧窮的群島變爲一個擁有交通、通訊、醫療、教育等現代化設施的富庶之地時,美國履壑Z言,要將這個國家主權還給菲律賓人。倒是這個國家自己老大不情願了。于是,1916年“瓊斯法案”、1933年“菲律賓獨立法案”之後,美國1934年爲菲律賓的獨立第三度立法,(“泰丁斯-麥杜菲法案”Tydings-McduffieAct),照顧這個國家經濟方面的憂慮,以便這個國家逐步適應經濟獨立。十年之後,1946年,美國終于如願以償。不過二戰時,菲律賓二戰仍然是美國的屬國。我猜想可能因爲在本土抗擊日本侵略,所以它成爲美國二戰紀念園中,唯一一個外國國家的紀念碑。我猜想,那位美國老軍人,二戰期間一定曾經到過菲律賓,參與了那裏的抗日戰爭。這個老軍人無法知道,臺灣當年的軍人一般不會放過到菲律賓他的戰友墓地去憑吊的機會。而臺灣軍中詩人們曾經寫了不少憑吊菲律賓美軍二戰陣亡將士的詩歌。他也不會知道,可能只有一個中國大陸人文化人到過那裏,留下了幾乎不為人知的詩歌文字。這個人是流沙河。
D, 在另一州(州名沒記住)下面,放著花圈,還有祭奠文字。文字說:“親愛的父親,您教會了我們如何生活和愛。我們永遠思念您,永遠跟您在一起。”―――參加戰爭的父親,教會自己孩子的是愛。這是美國二戰老兵後代對自己國家民族所參加的戰爭的理解,這是他們參加戰爭的起點和終點,目的和信念。
E, 在紀念碑群正面噴水池前,是一堵大理石牆壁。黑色的壁面上,整齊排列著4000顆金色的星。有人怕遊人不懂得這個設計的含義,在紙上寫了大字,放在壁前水池前:“每一顆星代表一千名陣亡將士。400顆,代表40萬陣亡在二戰中的將士”。在大字的旁邊,還有人放了一個T 恤衫。上面印有圖片和文字。圖片是是擡著傷員在戰地奔跑的美軍士兵,文字上面一排三個字,下面一排三個字。上面三個是“All gave some”(所有人都奉獻了部分);下面一排是“Some gave all”(有些人奉獻了全部)。
場景三:韓戰紀念碑。
A, 當然是那句話再度進入眼簾:“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無代價的。)這行字的對面下方大理石上,分別刻著美軍和聯合國軍在韓戰中死亡、失蹤、被俘、受傷的精確人數。這個統計是精確的,精確到個位數字。陣亡:美軍54,246;聯合國軍628,833。失蹤:美軍8,177;聯合國軍470,267。被俘:美軍7,140;聯合國軍92,970。受傷:美軍103,284;聯合國軍1064,453。
B, 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的一句話也雕刻在那裏:美國人民榮耀自己的兒女。他們響應了一個自己所不知道的國家、人民在抵抗侵略中的呼籲。花圈,整齊排列在草地上一隊正在搜索前行的美軍散兵雕塑群的前方。仿佛他們正在走向自己的墓地和花環。
場景四:越戰紀念碑。
A, 人字形的碑牆從兩端擋住不讓進了。最後一對遊人正在出來。碑牆前草坪上放著數百把椅子。還有講台。後面有臨時架起來的高台,用來錄像。一些電視台的攝像機已經安放完畢。―――人們被圍在場地外,一圈繩子攔起來了。―――將有儀式或者會議開始。場地裏面,三條軍犬,支楞著耳朵,精氣神十足地拽著拉犬繩的警察四處奔走,充分發揮嗅覺作用。看樣子檢查炸彈呢。―――911之後,美國再也沒有悠閑的公衆場面了。所有這類場面都戒備森嚴。“恐怖主義改變的是我們的生活方式。”“他們攻擊的是我們自由的生活。”這個判斷,布什在最初就宣明了。極爲准確。違反戰爭常規的恐怖主義,是自由的天敵。這個結論,不知道不接近下列這些景觀的人是否可以理解:所有的市區政府部門大樓前,都戳著巨大的水泥隔離墩子。阻擋出入的厚重的鉄齒關卡可以從地面上、下自動升降(你都不知道是啥時候修起來的!)。升降時轟轟隆隆跟納粹的坦克開出來一個動靜。21街到憲法大道之前的某重要的部門大樓前,警車24小時閃著燈,發動著,隨時待命。警察從來不歇著。他們遍布白宮、國會還有其他我們所不知道的重要地域。便衣隨時可以讓你出示世證件。從來不收費的各類市區博物館(這是華盛頓旅遊的最大好處),現在比收費好不了多少:排大隊,等待繁瑣的檢查!“華盛頓郵報”發表過一封讀者來信。寫信人是一名美國商人。他多年前曾經到過華盛頓市區。他這次來訪之後沮喪萬分。沒忍住,給“華盛頓郵報”寫了封信,感慨說:“華盛頓再也不是我的首都!這裏再也不像是我的祖國!我永遠不會再到華盛頓來了!”每當我驅車駕過那些長長、大大、高高、重重的排列起來的水泥隔離墩子的時候,我就琢磨,擋在裏面跟監獄差不多的這個大樓是那個政府部門?這些墩子,有的排列整整一個街區,把街道弄得又窄又醜又亂,什麽時候才能拆除?想想覺得沒有希望拆除:天知道把美國當目標的恐怖分子將在什麽時候、以什麽方式、發動何種進攻?面對無孔不入,把平民當敵人當工具當武器的恐怖分子,最笨的辦法就是永遠嚴加防範。兩百年以來的一種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就這樣永遠地改變了,結束了。美國人從此將面臨一個困難的抉擇:要安全,還是要自由?爲了安全,政府建立“國土安全部,”同時擴大了自己監督民衆的權力。這引起了素有懷疑政府傳統的美國民衆的極端憂慮和從不信任政府的人們的持續抗議。由于耽心自己的隱私權受到侵犯,光是監聽與恐怖國家有聯系的人的電話一項新的政府職能,已經引發持久的爭論和國會聽證了。要自由,則政府可以減少自己的權力,但是這需要民衆甘冒危險,付出安全的代價。人們對危險忍耐度究竟有多大?安全與自由,這個在極權統治下從來不能解決的矛盾,從911開始,正式登陸美國這片人類的新大陸了。而且一經登陸,便不再退去。這對爲尋求自由飄揚過海的“五月花號”的後代們,是多麽痛苦的一個的現實,何等曆史性的轉折。
B,回到越戰紀念碑。碑外圍,欄繩後面圍觀的人們眼皮底下,幾叢草堆之間,發現了一個野鴨子,一動不動臥在光天化日之下與人們的咫尺近處。―――孵蛋呢。它那麽堅定、鎮靜、一言不發。只是歪著腦袋看著擁擠成行的人們。嘈雜的人群光顧看遠處了,沒發現它。我把它指給身邊遊人看。遊人立即張大嘴,瞪大眼。什麽景觀啊?如臨大敵的警備、如潮如水的人流,卻沒能妨礙一個弱小生靈的行爲。它紋絲不動的行爲傳達的是對這裏人類的信任。就想,啥時候中國出現這等景觀,中國生態也許就有救了。這景觀是人與自然協調一致的標志。
場景五:沒有中國人。
沒有中國人。整個遊覽中,在各紀念碑群中,我沒有看見中國人。看見了一家韓國人。看見了兩家中國老人,是在湖區路邊的椅子上。我的祖國二戰中受惠于美國多多。我采訪過的國民黨空軍和美國援華抗戰空軍老兵說法是一致的:沒有美國援助,中國抗日難以爲繼。中國抗日,功績不在于戰勝日本人,而在于堅決不投降和持續的抵抗,一直堅持到美國參戰,歐洲戰場全面勝利,原子彈導致日本投降。美國的援華抗日成爲中國堅持下去的最大後盾。僅僅援助中國的汽油一項重要到什麽程度?曾于美國十四航空隊並肩在中國領空對日作戰國民黨空軍飛行員,龍啓明先生(現居重慶),告訴我,當時空軍基地的口號是“一滴汽油,一滴血”!他們每架飛機每次運送28桶汽油到中國昆明空軍基地,自己來回路途要用去一少半。當他們飛返印度之前,基地要檢查飛機上留存的汽油,多一點,也要拿出來做戰備用。一個小兵,因爲不懂紀律,擅自灌了一罐汽油,軍法處置了。爲了節用汽油,他和自己的運輸隊,險些葬送在一次躲避敵機攻擊的延長飛行中。――僅僅因爲所帶的汽油不足以延長飛行。可以想象,沒有美軍的“空中輸血線”送來的軍用物資,中國如何抗日下去?我的同胞沒有參加到這類世界性的活動中來,沒有懷蘊對美國的感激之情。沒有走上世界舞台,沒有成爲世界公民,沒有成爲真正的世界大國,沒有表達國際主義的意識,並且,總是放過這樣的機會。這是我的祖國,孤陋寡聞而退化了與其他人類對話能力的祖國。
不是場景,是一支歌:
二戰,由于美軍的參戰,改變了人類的命運,改變了世界格局。二戰的勝利,迫使美國這個孤立主義傳統盛行的國家,在四分五裂的戰後危機之時登上世界舞台。這個國家用自己的外交行爲准則,不由分說地樹立了一種嶄新的外交風範,結束此前國家之間弱肉強食,利益第一的交惡曆史,建立了各國平等互惠的外交原則。此後,國家之間的外交曆史改變了方向,殖民時期的列強霸道成爲陳迹。――這一切不是一個結論,不是一種觀點,是美國用自己兩百年的外交行爲和事實證明的。(說明這一點不是本文的任務,卻是本文的前提。)如今,60多年過去,那一代美國人,參加過美國二戰的老兵,每天正以一千兩百人的速度離世。對于中國而言,據美國“中緬印戰場老兵協會”消息,當年在中國上空抗擊日寇的美國空軍“飛虎隊”隊員,現在只剩七名在世了。這個協會所有到中國戰場抗日的老兵,去年死去的人數是222名。無論到中國戰場援華抗日的美國老兵,還是赴世界其他各戰場爲人類自由而戰的美國老兵,用不了多久就將不複存在了。他們將帶走那個時代的光輝和一個人類奇迹,一種人類大同、博愛、平等、互助的精神。
在結束本文閱讀之前,聽聽這支歌,看看這些圖片吧。點擊下列地址:【http://www.managedmusic.com/viewopen.htm】,再點擊中央的“Click Here to begin”,然後等待自動下載,播放。這首歌標題叫做“你走之前”(Before You Go)。它是美國一位醫生,山姆·比爾斯特克(Sam Bierstock),三年前受一位二戰老兵事迹的感染提筆作詞,他的音樂夥伴約翰·梅爾尼克(John Melnick)去年譜曲,二人共同推出的。據2005年12月的消息,自從去年11月份歌子上網,僅僅一個月出頭,浏覽收聽的人數,已達到每天5萬人次。可見這首歌在美國受歡迎的程度。中國是二戰期間美國老兵爲抗擊日寇戰鬥犧牲過的地方。我將這首美國人創作並在這片土地正廣爲流傳的歌曲,介紹給我的中國讀者。這首歌表達對參加並贏得二戰的老兵的衷心感謝。感謝他們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獻身精神捍衛的自由。不懂英文的朋友聽的時候可以參考下列歌詞大意:
你走之前
靜靜地,你們離去,
完成了你的使命,保護了我們的自由,
我們的生命和我們的存在,
我們卻很少表達我們的謝意。
你從不居功自傲,不逢迎不誇耀
不爲過去輝煌要求回報,
你憑良心選擇,完成任務
然後在夜間哭泣哀悼。
哀悼身體殘疾、戰友犧牲,
爲了我們無法企及的彼岸。
哭泣爲贏得自由付出的沈重代價,
爲了我們平靜的生活、情感和信念。
你每次呼吸都是對我們深深的祝福,
爲此你失去臂膀、雙腿甚至生命。
你贏得正義之戰,失去個人安甯,
我們欠你太多太多。
感謝你的功績,
爲了擁有自由言論中安靜的街道,
爲了按照自己的方式禮拜祈禱,
爲了你爲我們贏得的選擇生活的權利,
我們衷心感謝你。
你走之前我們要說,
我們知道你的沈默,
了解你的過去你的業績,
那偉大的使命保存了我們今天安甯的生活。
妻子懂得你的價值,
晚輩了解你的過去,
孩子將不再看到坦克,
我們的感謝屬于你。
感謝你的功績:
爲了自由言論中安靜的街道,
爲了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禮拜祈禱,
爲了你爲我們贏得選擇生活的權利,
我們衷心感謝你。
爲了家園、事業和橄榄球,
爲了衆多的民族和無數的姓名,
爲了你拯救的生命,我們擁有的自由,
從閃光的海洋到閃光的海洋。
感謝你,感謝你,感謝你。
願你走得安祥。
記于2006年5月29日星期一
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
美麗岚·墨根窯
(原載《觀察》。本次登載略作了增補和刪改)
(你走之前----寫在美國陣亡將士日 全文完博讯www.peacehall.com)
[上一页][目前是第2页]
此文于2006年06月11日做了修改
北明文集:你走之前----寫在美國陣亡將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