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切‧格瓦拉 游擊戰法《游擊戰法的一般原理 》☆5.不利地形上的戰事


page 16

要記得,行軍中的游擊隊軍團速度等於的是最後一人的速度。想找出二十、三十,或者是四十人的一致行軍速度,要比找出十人的更困難的多。此外,平地上的游擊隊隊員基本上還必須是個賽跑者。在這裏,攻擊和跑步的練習可以增加最大的耐力。平地上的游擊隊軍團蒙受極度的不便之苦,隨時處於遭受包圍的危險,沒有確定的地點可以建立永久的抵抗;所以他們必須長期生活在絕對隱祕的條件下,因為在沒有完美建立信賴之前,為了免於危險,他們無法相信任何鄰人。敵人的報復是如此地激烈,如此地慘絕人寰,傷害不僅施於一家之主,並且還加諸女人和孩童身上,對那些難守口風的人而言,稍用壓力便會使得他們棄降,並且洩露任何關於游擊隊軍團的位置以及如何作戰的資訊。這馬上會帶來必然的包圍行動,雖然不一定是致命的,但終究是不利的。一旦人民反叛軍的條件、狀態、武器的數量,在人員的數目上有增加的需求時,游擊隊軍團應該一分為二。如果有必要的話,為了一鼓作氣,所有的組織可以在特定時刻重新集結,但是在那之後,他們馬上能夠分散到不同的地區,再次切割為十人、十二人,或者是十五人的小團體。


用單一命令組織整個軍隊,而不需要特定身處在特定的團體,確保對命令的尊敬和服從,絕對是可行的。所以,游擊隊領袖的選舉,和他們在意識型態的以及個人的與區域領袖的完全和諧,非常地重要。


因為其輕便可攜性和操作性,火箭炮是游擊隊軍團可以使用的一種重型武器。在今日,步槍點燃式的反坦克手榴彈可以取代它。想當然爾,這也是從敵人的手中拾奪來的武器。在射擊那些外殼強化過的車輛,甚至那些載滿敵軍,卻沒有強化的車輛,或者在短時間想搶下小型的軍隊基地時,火箭炮是理想的武器;不過我得指出,每個人所能帶的砲彈最多也不過三支,另會耗費極大體力。


至於該怎麼處置那些從敵人手中奪來的重型武器,沒甚麼高低之分。但是,當搶到一些像三腳機槍、重型的五十釐米機槍……時,我們可以根據意願選擇丟棄。換句話說,像是在我們現在正分析的不利條件下,一場為了防衛或保護此類重型武器的戰役是不得到允許的;一直要到戰術上的時機到來以後,它們才會發生效用。在我們古巴的解放戰爭中,武器的丟棄促成了猛烈的攻擊,而且也沒有發生那些需要此類武器的例子。僅管如此,我們提起這段故事只是為了清楚解釋,丟棄的行為是種無可厚非的狀況。在不利地形上,游擊隊的武器是火力迅速的個人武器。


容易進入某個區域,意味著這是利於人群居住的地點,並且還會有一些農民。這大大便利了補給的方便性。透過擁有一群值得信賴的人民,以及接觸到提供補給予人民的機構,便有可能完美地維持一個游擊隊軍團,而不需奉獻時間或金錢在漫長又危機四伏的運輸線路上。又且,我重申人員的數目越小,越容易為他們製造食物。必備的補給,如床墊、防水布料、蚊帳、鞋子、藥品和食物,都可以直接在當地找尋得到,因為這些是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的器具。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切‧格瓦拉 游擊戰法- 《游擊戰法的一般原理 》5.不利地形上的戰事


page 14

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是補給。一般說來,源於這個理由,人煙稀少的地區會造成特別的問題,因為這兒並沒有農民,所以動物和食物的補給也很罕見。為了總是能夠擁有起碼的食物、原料,在不利發展的狀況之下,有其必要維持一條穩定的通訊線。


在這類的作戰區域裏,一般而言沒有甚麼大型破壞行動的可能性;因為它難以深入的性質,於是缺乏建築物、電話線、下水道……等等,那麼便可透過直接的行動加以破壞。


為了補給方便,擁有動物是很重要的,而騾子是崎嶇的野外中的最佳動物。供應良好營養的適當牧場也是必要的。騾子能夠穿過其它動物所無法通過的多山野外。在最困難的條件下,將有訴諸人運送貨物的必要。每個人可以一連數天,每天背負二十五公斤十數個小時。


與外部交通的通訊線上,應該包括一連串配置有人員的中繼點,產品可以存放於此,緊要關頭還可以把自己藏起來。內部的交通線也可以設立。它們線路的拓展取決於游擊隊軍團所達到的發展階段。最近古巴戰爭的一些作戰地區裏,很多公里長的電話線路架起來了,道路也建了,讓我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通報所有的地區。


還有其它可能的通訊方式雖然沒有用在古巴戰爭,但也非常有效,例如說煙霧信號、鏡子反射陽光的信號、傳信鴿。


游擊隊的第一任務便是把他們的武器保養在良好狀況、奪取彈藥,而且,還要有一雙合適的鞋子。所以,生產的首要心力應該放在這些目標上。鞋子工廠剛開始可以是補鞋的機器,後來再發展到一連串的組織化工廠,每天生產品質優良的鞋子。火藥的製造相當簡單;只要有小型的實驗室,以及從外面帶來必要的物質,一切就可以完成。埋設地雷的區域為敵人埋下了死亡的危險;大型地區可以用同時進行的爆炸行動來引爆,傷害的人員可達數百人之譜。


☆5.不利地形上的戰事


為了在一個並不是很多山丘,缺少森林,很多馬路的鄉村繼續戰事,我們必須得觀察所有游擊戰的基本先決條件;變化的唯有形式。游擊戰的數量,而不是質量,需作改變。循著先前的法則,比方說,這類游擊隊的機動力必須十分優異;攻擊行動最好在晚上;他們應當非常迅速,但游擊隊應該移動到起點之外的地方,盡可能遠離戰鬥區域,並且需要假設沒有一個定點是安全的,可以讓游擊隊防戍壓迫勢力的來犯。
page 15

在夜晚,一個人大概可以行走三十至五十公里遠;凌晨亦有行軍的可能,除非已經很接臨作戰區域,或者附近的人民看到經過的軍隊會引來追尋游擊隊軍團的位置或行經路線的危險時。在這一切的情況下,最好還是在晚上活動,在行動的之前和之後,要盡可能保持靜默;初入夜的時刻最佳。一般原則之外則有些例外,因為有時候黃昏時分會是比較好的選擇。想將敵人釘死在特定的戰爭形式絕對是不智之舉;要不斷地變換地點、時間,以及作戰形式。


我們已經說過,行動不要拖泥帶水,得求迅速;它必須得高度有效,持續個幾分鐘,接著馬上撤退。這兒所使用的武器,自然不同於有利之地形上所用的;大量的自動武器是最好的選擇。在晚上的時候,狙擊行動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反倒火力的集中才是;越多的自動武器在短距離射擊,越有殲滅敵人的可能。


又且,道路上埋設地雷以及對橋樑作破壞,也是很重要的戰術。到目前為止,游擊隊的行動並不那樣激烈,他們所關心的只是維持一致性與持久性,不過,他們也可以變得非常暴力,可以運用不同的武器,例如地雷和獵槍。面對一輛常見用來運送軍隊載滿人的交通工具,甚至是一輛並沒有特殊防備的車輛──比方說,巴士──,獵槍就成了一種恐怖的殺人武器。填滿彈藥的獵槍是最有效的;它也可以在大型戰爭中被使用。美國人將配有散彈槍的步排加上高品質的武器和刺刀,拿來對付攻擊機槍的老巢。


還有一個關於彈藥的重要問題必須得解釋清楚;一切物資幾乎總是從敵軍身上搶奪來的。所以在攻擊時,有絕對節省彈藥的必要,除非你在安全的地點還有大量的庫存。換句話說,沒有必要冒著浪費所有彈藥而無法補充的危險,而想試圖殲滅一整團的敵人。我們勢必得記住在游擊隊戰術中為拉長戰線而獲取必要的戰爭物資的嚴重問題。出於這個理由,游擊隊的武器應該和敵人所使用的類型是一樣的,除了左輪手槍和獵槍之外,因為這些彈藥可以從地區本身或是城市內就可得到補給。


此類型的游擊隊軍團所應該包括的人員數目,不要超過十至十五人。在形成單一的攻擊單位時,數目的限制是很重要的:十、十二、十五個人可以躲藏在各地方,同時能夠相互支援,對敵人編織出一張猛烈的火網。四或五個人也許太少,但是當數目超過十人時,敵人在陣營或隊伍中發現他們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切‧格瓦拉 游擊戰法-《游擊戰法的一般原理 》4.有利地形上的戰事


page 12

如果這些戰術上的需求都被滿足的話,出其不意地匿藏在敵人交通線兩翼攻擊,將會產生許多顯著的成果。


游擊戰戰術的基本部份是如何對待當地人民。甚至如何處置敵人也很重要;我們需遵行的規範應該在攻擊時刻是絕對不會改變的,一種面對所有通敵和暗殺之卑鄙元素的絕對性,而且要儘其可能地寬厚那些加入戰鬥,或者是相信他們正在執行軍事任務的敵人士兵。這是個好的作法,既然我們這兒沒有太多的作戰基地或是難以攻堅的地點可供收容犯人。生還者應該被釋放。傷者同時也應該受到一切可能的妥善照顧。為了有效展現游擊隊隊員比壓迫勢力的士兵更有道德,人民的行為應該根據當地人民的規範和傳統,好好地規範。除了特殊情況之外,不應該在不給予罪犯自白的機會下,就作出司法的處決。


☆4.有利地形上的戰事


正如我們所說的,游擊戰不總是發生在最有利於其戰術使用的鄉野間;但如果當它發生了,也就是說,當游擊隊軍團位處在難以進入的地區時,不論是茂密的森林、陡峭的山崖、無法通過的沙漠或沼澤地,游擊隊的戰術,根據游擊戰的基本原則,必定是相同的。


非常重要得考慮的一點,是與敵人交鋒的時機。如果當地非常窒礙、非常難以前行,以至於組織化的軍隊無法進入時,那麼游擊隊軍團就應該先移動到軍隊可以抵達,可能會造成攻擊的區域整暇以待。


一旦游擊隊軍團的生存機會可以獲得保證,那麼就理當進行戰鬥;不斷地走出匿身之處戰鬥。它的機動性並不需要和那些在不利地形上的例子一樣強大;它必須調整自己適應敵人的能力,不過卻沒有必要在那些敵人可以在數分鐘之內集結大量人員的地方快速移動。這類戰爭的夜行特質也不如此重要;許多情況下,我們可以在白晝進行作戰,特別是日間的遷徙移動,雖然敵人能從陸地和空中觀察到。我們也有將一個軍事行動拖長時間的可能,尤其是在山中;利用很少的人員,亦可以進行長期的對峙戰,而且也能夠阻擋戰場上敵人援軍的支援。


然而,靠近進入點的刺探行動,是游擊隊隊員勢不能忘的箴言。他的積極性(用來描述敵人所組織的援軍)可以更高,他可以更接近敵人,更直接戰鬥,更正面地,以及更長的時間,雖然這些規則根據不同的環境而有不同,比方說,彈藥的數量。
page 13

有利地形上以及特別在山林之中的戰鬥,帶來了許多的好處,但也有不便之處。由於敵人在這些區域提高警戒,我們很難在單一作戰中獲得大量的武器和彈藥。(游擊隊士兵不要忘記一個事實,便是敵人必須作為他的彈藥和武器的供應來源)但身處在一個遠比不利地形移動快速的地形,游擊隊軍團在這兒要能夠「挖壕溝」,也就是說,在位置的戰爭中形成一個作戰的基地,當有需要的時候,小型的工業也可以設置起來,譬如說,醫院、教育和訓練的中心、儲藏設備、宣傳行動的機關……等等,都要適當地加以保護,以防止空襲或是長程的大砲。


這些條件下的游擊隊軍團,可以編列更多的人員;我們會有非攻擊人員,乃至於一個訓練系統,來學習使用那些最終落入游擊軍手中的武器。


游擊隊軍團擁有的人員數目,可以根據領土的狀況、獲得補給的方式、其它地區被壓迫人民發起的群眾抗爭、武器的取得、組織的必要性,而有配置的彈性。但是,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比較實際的作法是建造一個基地,然後再利用新加入的攻擊人員擴張。


這類型游擊隊軍團的行動半徑,可以盡其可能地廣闊,或者如接鄰領土的其它軍團所允許的大小。範圍大小有時間的限制,這時間是指從作戰地區到達安全地區的時間;假設必須在夜晚行軍,就不能在遠離最大安全點的五小時或六小時腳程遠的地方作戰。一些小型的,目標是不斷衰竭一個地區力量的游擊隊軍團,則可以走出這安全地區去工作。


適合此類型戰事的武器是只需要少量子彈的長程武器,也就是一些自動的或是半自動的武器。在美國的步槍以及機槍市場裏,最好的是M-1步槍,稱作伽蘭德(Garand)半自動步槍。然而,這應該只給那些具有經驗的人員使用,因為它有浪費太多彈藥的壞處。中重型的武器,例如三腳機槍,可以在有利的地形上使用,為武器和它的人員提供更大的安全,但它們應該是用於驅逐敵人,而不是攻擊。


理想的二十五人大小的游擊隊軍團的武器組成是這樣的:十到十五把單發點放的步槍,大概十挺的自動武器,伽蘭德步槍或是手提的機槍,包括輕型和容易攜帶的自動武器,例如布朗寧或是更現代化的比利時FAL以及M-14自動步槍。在手提的機槍中,最好的是那些九釐米的,這可以讓人員攜帶更多的彈藥。其構造越簡單越好,因為這便利於零件的更換。一切都必須根據敵人兵力所調整,因為當他們的武器落到我們的手中時,他們所使用的彈藥是我們所使用的。重型武器更沒有用處。航空器看不到任何東西,而且無法作戰;由於在這些地區行進困難,坦克和加農砲的作用也不大。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格瓦拉论游擊戰- 《游擊戰法的一般原理 》3.游擊戰的戰術


3.游擊戰的戰術

除了利用游擊隊軍團的毀滅武器之外,例如破壞行動,另外得求助於某個非常同質性的團體負責一些比較不危險的任務。盡其可能地癱瘓整個敵軍,中止對方地區的工業命脈,讓城市居民的生活缺乏工廠,沒有燈光,沒有飲水,沒有任何的對外通訊,除了特定時刻以外沒有辦法遷徙移動。如果這一切都做到了,敵人的士氣便會開始散煥,其攻擊人員士氣低落,我們就只要等著在特定時刻摘下成熟的果實。

我們需假設游擊行動的領土是會擴張的,不過更得避免領土的過度擴張。我們必須隨時保住一個強大的作戰基地,在戰爭行進間持續強化它。在這領地上,需灌輸當地居民的思想;採取隔離手段防止革命敵人滲透;改善所有的純防禦工事,例如壕溝、礦坑、通訊設備。


當游擊隊軍團已經在武器火力以及人員數量上頗有成就時,我們應該繼續形成新的軍團。這個行動就像是蜜蜂一樣,在某個特定時刻,會生出新的女王蜂,牠帶領部份的蜂群到其它的區域群居。最重要的游擊隊領袖主窩留在比較不危險的地方,一直到新軍團滲透了其他的敵人領土為止。


對於軍團而言,終究會有佔據領土太小的問題發生;面對敵人嚴陣以待的區域,需有和強大火力接招的準備。在這個時候,所有軍團集結起來,提供嚴密的戰鬥陣線,一旦站好戰鬥位置,就把戰事交給正規軍。然而,先前的游擊隊並不是就從基地解散,它應該在敵人的後方創造出新的游擊隊,繼續在敵人的領土上搞破壞,直到佔領對方為止。


所以游擊隊必須攻擊,包圍基地,擊敗增援的敵軍,促成人民行動,甚至更激烈的,要在整個國家領土上達到戰爭目標:就是勝利。


☆3.游擊戰的戰術


用軍事語言來說,戰術是達成大策略目標的實際方法。


從某個方面看來,戰術補全了戰略的不足,而在另一方面,戰術卻也是更特定的戰略規則。如前所指,戰術的變化多端,也比最後的目標更具有彈性,它會隨著戰事的展演持續調整。但有幾個戰術目標是在整個戰爭中都不會改變的。首先我們必須考慮到游擊隊的行動需適應敵方行動。
游擊隊軍團的基本特徵是機動性。這允許我們在數分鐘內移動到特定的戰區,如果必要的話,它可以在幾個小時內移動到目標地帶;允許它不斷地變換陣線以及避免任何類型的包圍。只要戰爭環境需要,游擊隊可以只求突破包圍,這個包圍是敵人唯一一個能夠威脅軍團進入不利的決定性戰役的方法;它也可以將戰事改變為反包圍(假設一小隊人被敵人環繞住,突然敵人又被更強大的後遣部隊再包圍;或者拿一隊位於安全地點的人作誘餌,引誘整支軍隊的包圍和殲滅行動,以及增援的攻擊武力)。這個機動性戰爭的特徵就是所謂的三步舞曲,是由它與跳舞的相似性命名的:游擊隊軍團包圍敵人的位置,例如先遣縱隊;他們從羅盤的四個點完全地包圍它,每個點有五個或六個人,保留足夠的距離避免讓自己被包圍;你可以從任何一點開火,那麼軍隊會朝往那一定點移動;游擊隊軍團然後撤退,始終保持著目視可及的距離,再從另外一點發動攻擊。軍隊會一再重覆它的行動,游擊隊軍團亦然。接下來,我們便可能搞得敵軍喪失機動性,迫使其耗費更多數量的彈藥,軍隊士氣銳減,卻無法避免更大的危機。


同樣的戰術亦可以在晚上應用,那將包括與表現更大的挑釁意味,因為在這些時候,反包圍要困難許多。游擊隊軍團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夜晚行動,這使得它能夠前進到攻擊位置,在新的領土上動員,不過它仍然存有被反撲的危險。游擊隊的數量劣勢使得乘其不備發起攻擊行動是必要的;這個大優勢允許游擊隊隊員對敵人造成損害,而本身毫髮無傷。在一場一邊有一百個人,而另一邊只有十個人的戰鬥中,同樣的傷亡在兩邊是不相等的。敵人的損傷總是能夠獲得修補;它只影響其能力的百分之一。游擊隊軍團的損失卻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恢復,因為這牽涉到一位高度專門化的士兵,和十分之一的作戰力。


我們不得將死去的游擊隊士兵的武器與彈藥遺留在他的身邊。不論同伴何時倒下,任一位游擊隊士兵的任務就是立刻拾起這些極度珍貴的戰鬥元素。事實上,彈藥的保藏與使用方法是游擊戰術更進一步的特徵。在任何一場正規軍和游擊隊軍團之間的攻擊中,總是可以由其不同的火力習慣分出敵我:正規軍這邊是大量的開火,游擊隊則是間歇的、準確的射擊。


我們當中的一位英雄,現在死了,曾經幾乎連續五分鐘不停地射擊他的機槍,一發接一發的,為的是減緩敵軍前進。這在我們部隊裏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因為他們從炮火的韻律來推論關鍵位置已經被敵人佔領。這是違背火力節省原則的少見狀況,只因為這一防衛的地點非常重要。


游擊隊士兵的另一個基本特徵是他的彈性,他適應任何環境的能力,把一切的行動意外轉變成他的任務。有別於古典的戰鬥方法,游擊隊隊員在戰鬥下任一刻都可發明自己的戰術,而且不斷讓敵人感到訝異。
剛開始,只有幾個具有彈性的位置,幾個敵人無法通過的特定點,和幾個牽制敵人的地方。在很容易克服難題之後,敵人時常會訝於發現自己突然被耽擱難進,成了甕中鱉,毫無前行的可能。這是因為游擊隊對地形有通盤瞭解,其防衛位置是無懈可擊的。攻擊士兵的數目並不是關鍵,重要的是防守士兵的數目。一旦足夠數目的士兵已經配置完畢,幾乎就可以成功抵擋一整營的兵力。選擇撤退時機和防守好位置,也是領袖的主要任務。


游擊軍的攻擊形式也不一樣;開始是出其不意、猛烈迅速,不可抵抗,突然地又轉為全然的被動。


僥倖殘存的敵人,稍作喘息,誤信攻擊者已經遠離;他開始鬆懈,回到軍營或要塞的例行生活,突然新一波的攻擊又從另一個地方湧來,同樣的特徵,而游擊隊軍團的主要部隊則是隱藏起來等著攔截援軍。另外,防衛軍營的前哨也會突然遭受游擊隊的攻擊,佔領,俘擄。這基本的原則就是出其不意,以及快速的攻擊行動。


破壞行動也很重要。這裏有其必要明確區分破壞行動和恐怖主義之間的不同,一是革命的和極度有效的戰事方法,另一則是一般說來沒有效果不分青紅皂白亂打一通的結果,因為它通常造成無辜的人員傷亡,並且破壞有利於革命的大量物資。不過在為了暗殺某些惡名昭彰的壓迫勢力領袖,那些因為其殘酷鎮壓的暴行,或者其它使得這消滅行動能夠突顯其用途的性格時,恐怖主義也可以被認定是具有價值的戰術。不過,殺害比較不重要的人是不得到我們建議的,因為這可能增加報復,包括死亡。


關於恐怖主義的意見,還有一點非常有爭議。很多人認為這個使用,透過警方的鎮壓,會阻礙一切合法的或是半隱秘的群眾接觸,使得於關鍵時刻之際必要的行動統一變得不可能。這是正確的;但也要知道,在人民戰爭中,某些城鎮裏政府勢力的壓迫是如此地巨大,所有合法行動的類型都已經受到抑制,乃至於任何缺乏武器支援的群眾行動都是飛蛾撲火。所以,在這個方法的選擇上必須考慮周詳,思索它們會為革命帶來甚麼樣的後果。無論如何,擘畫完美的破壞行動總是一件非常有效的武器,雖然這不應該使用在生產的手段上,造成人口區塊的癱瘓(或者是無法工作),除非這個癱瘓可以影響社會的正常生活。對一間飲料工廠執行破壞行動是很荒唐的,但對發電廠實行破壞行動則是絕對正確以及得到建議的。在前者的例子中,某些工人被迫停止工作,但對工業命脈卻毫髮無傷;第二個例子中,同樣會有被移置的工人,但地區的生命已經完全癱瘓。我們稍後會回到破壞行動的技巧。
敵軍最喜愛使用的武器之一,也是現代具有決定性的武器,便是空中力量。儘管如此,這在游擊戰的第一個時期中卻起不了甚麼作用,因為小部份的人都聚集在高低不平的崎嶇地點。空中力量的用處是有系統地對於可見的和組織化的防衛工事進行破壞;另外還要有大部份的人建造這些工事,而那是不存在於此類戰爭的。飛機也會對於那些通過高地或是沒有掩蔽的隊伍造成威脅;然而,這後者的威脅可以輕鬆地利用夜行軍的形式避免。


敵人的最大弱點之一便是道路和鐵路的運輸。敵人根本不可能一碼碼地,徹夜不眠地警戒一條輸送線,一條道路,或者是一條鐵路。在任何一個地點,少量的炸藥就可以癱瘓整條路線;或者是在車輛通過的時刻爆炸,敵人的生命和物資即會受到大量的損失,同時道路也會被切斷。


炸藥的來源不限。可以從其它地區買來;或者從獨裁者那兒搶來的炸彈,雖然這些不一定管用;或者它們是在游擊隊領地內的秘密實驗室製造的。引爆的技巧亦各有不同;它們的製造同時端視游擊隊軍團的條件。


在我們的實驗室裏,我們製造出了作為雷管的火藥,而且我們發明出許多可以在特定時刻引爆地雷的裝置。效果最好的是用電力。我們引爆的第一顆地雷,是由獨裁者的飛機上丟下來的炸彈。我們把它改裝,插入不同的雷管,並且扣上拉有細線的步槍板機。當敵人的一台貨車經過時,武器便會射擊,引燃爆炸。


這些技巧可以發展到極致。比方說,我們聽說在阿爾及利亞,遙控地雷,也就是利用無線電在遠處引爆的地雷,如今已經被用來對抗法國的殖民政權。


從彈藥和武器的觀點看來,埋伏在道路旁引爆地雷和殲滅殘活者的技巧,是最划得來的打算之一。驚惶失措的敵人無法使用彈藥,也缺乏時間可逃;所以藉由少量的彈藥花費,就可以達到漂亮的成果。


在攻擊了敵人之後,他也要改變他的戰術,而且在被隔離的貨車的地方,真正的機動縱隊開始移動。然而,經由選擇良好的地形,亦可以透過打散我方隊伍和焦點放在攻擊一台車輛的方式得到相同的成果。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必須牢記游擊戰戰術的基本元素:對於地形的完美認識;脫逃路線的監看與預見;對於所有支援攻擊點的次級道路的警戒;和地區人民的親密關係,可以保證從他們手中獲得補給、運輸的幫助,以及暫時的或永久的隱匿地點,如果有把受傷同伴留置後方的必要的話;特定行動點上的數量優勢;完全的機動性;和倚賴後援部隊的可能性。

格瓦拉论游擊戰- 《游擊戰法的一般原理 》2. 游擊戰的戰略


2.游擊戰的戰略

page 6

戰爭永遠是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鬥爭。為了達到目的,除了使用武力之外,更要求助任何可能的把戲與戰略。軍事的策略和戰術就是根據團體目標的分析和達到這些目標之手段的代表。這些手段旨在利用敵人的一切弱點。戰場上大軍的每一排的戰鬥行動,相當於游擊隊軍團的相同特徵。它使用的是隱秘、出奇招以及乘其不備;如果這些行動沒發揮效用,則是因為對方加強了警戒。但是既然游擊隊軍團有化整為零的能力,而且大部分的區域是敵方沒有辦法完全控制的,總還是能夠經由一些游擊隊的攻擊方法以造成出其不意的效果;這便是游擊隊隊員的任務。


「打帶跑」,有些人不屑地這樣稱呼,那是正確的。打帶跑,靜待,埋伏,然後再打帶跑,如此循環重複,不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另外從這裏可以看出一個負面的特性,也就是退避,避免正面交鋒。然而,游擊戰策略是和任何戰法的最終結果別無二致的:取得勝利,殲滅敵人。


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游擊戰本身無法達到完全勝利。它是戰爭的初期階段,它會持續發展,一直到游擊隊穩定地加入正規軍的特性。到了那個時候,便可以準備對敵人作出最後一擊,獲得勝利。勝利永遠是正規軍的產物,雖然其起源是游擊隊。


就如同現代戰爭的將領沒有必要死在他的士兵面前,游擊隊隊員,本身就是自己的將領,也不需要死在每一場戰鬥裏。他有犧牲性命的準備,但游擊戰的正面價值是每位游擊隊隊員都有慷慨就義的準備,不是捍衛某種理想,更寧是把這個理想實現。這才是游擊戰的基礎與本質。令人不得不讚嘆的是,一小群的人,獲得偉大的人民力量支持的武裝先鋒,超越了快速的戰術目標,果敢地奔向理想,努力建立一個新社會,誓言打破過時的舊窠臼,最後,達成他們所奮鬥追求的社會正義。


儘管如此,這一切備受藐視的特質都獲得了真正的,他們最後渴求的高貴;當然我們談論的並非是為求達到目標不擇一切的扭曲手段。這個在任何時刻都處變不驚的戰鬥態度,面對最棘手問題時仍堅決不屈,是游擊隊員的高貴情操。


☆2.游擊戰的戰略


在游擊戰的術語裏,戰略必須理解為對於軍事情勢的目標分析,以及達成這些目標的通盤方式。


想從游擊隊軍團的觀點獲得一個正確的戰略評估,便必須分析敵人的行動模式。假使最終的目標是全面摧毀敵方武力的話,敵人就得面對這樣的民間戰爭:他必須全面摧毀游擊隊軍團的每一位成員。另一方面,為了達到這個成果,游擊隊隊員必須分析敵人擁有的一切資源:人數、機動力、人心支持度、軍備、領導統率的能耐。我們必須根據這些研究得到的基礎,進而調整我們自己的策略,把擊敗敵軍的最後目標牢記在心。
page 7

幾個方面需要研究:例如軍備,使用配備的方式。還必須衡量坦克、飛機在此類戰事裏的價值。敵人的武器,彈藥,他的習性也得都加以考慮;因為游擊隊庫存的主要來源正是敵人的軍備。要是有選擇的話,我們最好使用敵人所使用的同類型武器,因為對於游擊隊軍團而言,最大的問題便是缺乏彈藥,這正是對手必須提供的。在確立目標之後,便應該研究達成最後目標的步驟。這應當是事前就計劃妥善好的,即使它會隨著戰鬥與無法預期的環境發展,而有修正及調整。


在一開始,游擊隊隊員的基本任務是避免自己被毀滅。慢慢地,軍團的成員會比較容易適應他們的生活形式,比較容易逃出遭受攻擊的任務,因為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一旦達到了這個條件,游擊隊已經佔據敵人無法輕易接近的位置,或者集結了阻擋敵人攻擊的力量,他理當繼續造成敵人逐漸的衰竭。首先這實行在那些由敵軍主動挑起、最接近游擊隊基地的戰事之中,然後才深入敵人的領土,攻擊其交通設備,攻擊或騷擾其作戰基地和主基地,用游擊隊的一切力量四面八方折磨他。


攻擊應當持續不間斷。不能讓在作戰區域的敵方士兵有機會闔上眼睛;應該要有系統地攻擊和轟炸其前哨。不管在任何時刻都要讓他產生出他是被一個完全的圓給包圍的印象。就算在多樹林以及不規則的地形下,也仍必須日以繼夜地堅持這個原則;在容易被敵人巡邏隊突破的開放區域裏,只要在夜晚騷擾他們就好。為了達成一切的努力,人民以及對於地形的完美認識之間的絕對合作是必要的。這兩項因素分分秒秒影響著游擊隊隊員的性命。所以,透過對現在和未來作戰區域的研究,我們必須密集著手於民眾工作以解釋革命的動機與訴求,更且散播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敵人別妄想贏得對抗人民的勝利。誰要不能感受這一明白的真理,誰就不配作為游擊隊隊員。


民眾工作首求保密;也就是說,每個農民,發生行動的社會的每位成員,都會被要求不談起他的所見所聞;再者,便可以尋求忠於革命的居民提供更大的援助;再接著,可以使用這些人員在往來接觸的任務中運輸貨品或武器,在他們熟悉的地區內嚮導;再接著,便會有在工作中心裏造成組織群眾行動的可能性,這個最後的結果就是大罷工。


罷工在人民戰爭中是最重要的因素,但為了促成其出現,你必須有一連串不始終存在以及很難同時存在的條件產生。創造這些基本條件是有其必要的,基本上我們可以解釋革命的目的,以及展現人民的力量與其可能性。

格瓦拉论游擊戰-《游擊戰法的一般原理 》1. 游擊戰的本質

1.游擊戰的本質
古巴人民對抗巴帝斯塔(Batista)獨裁政權的武裝勝利,不單單只是見諸世界各國媒體的英雄行為而已;它也促成了對於控制廣大拉美人民的陳舊教條之改變。這次勝利,顯示了人民有能力透過游擊戰的手段,讓其從政府壓迫下進行自我解放。

我們認為古巴革命對於美洲革命運動有三項基本貢獻:

1)人民的力量可以打贏軍隊。
2)不需要坐等利於革命的時機到來;暴動本身可以創造時機。
3)在低度開發的美洲,山林草野是武裝戰鬥的基本戰場。

在這三項命題裏,前兩項反駁了那些失敗主義以及偽革命份子的態度;這班人滿嘴光說對抗正規軍只是螳螂擋車,諉辭逃避,空等主觀和客觀的一切條件自動成熟,卻不願加速其到來。這些問題一直到事實證明以前,早在古巴已是熱絡不絕的主題,現在於美洲更可以見到相關的激烈討論。


眾人皆知道,革命所需的一切條件並不像想像那樣透過游擊活動的刺激就能夠被創造出來。但我們一定得牢記在心,匆忙之下建立與結盟第一個總部是不切實際的。人民必須清楚看出,在公民辯論的架構下達成社會目標已經毫無可能,而壓迫勢力企圖違法地緊抓政權不放時,和平才告破裂。


在以上條件下,人民以更主動的形式表達不滿。最終由於威權當局的作為遂乃爆發抵抗行動。


當政府是以某種的普選形式獲得政權,不論其使用欺瞞與否,也起碼維持著憲法的合法性時,游擊戰的強度無庸昇高,因為和平策略的可能性尚未消失殆盡。


第三項命題則是策略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強調把群眾的抗爭重心放在城市運動,卻偏頗地全盤忘卻美洲低度開發地區鄉村人民廣大參與的說法。當然,有組織的城市群眾工人抗爭絕不可被忽視;但其參與武裝抗爭的真正可能性卻需要加以評估,才可確保我們的組織不會受到敵人的監視。在這些情況下,非法的工人運動面對著無數的危機。他們必須不攜帶武器秘密行動。但是像在空曠鄉野下就沒有類似的困難。在壓迫勢力觸角伸不著的地區,居民可以接受武裝游擊隊的支援。
我們稍後再對這三個結論在古巴革命經驗的影響作詳細分析。我們現在在這著作一開頭,強調它們對於我們的基本貢獻。


游擊戰,人民救贖的抗爭基礎,有各種各樣的特徵、不同的面向,但基本的解放意志是一樣的。它是明顯的──討論這題目的許多作者不知道已經提過了多少次──,戰爭呼應著一連串的科學定律:誰要置之不理,誰就等著吃敗仗。游擊戰作為戰爭的一個階段,必須受到這一切定律支配;因為其特殊層面必須依循一連串的定律才有辦法實現。雖然不同國家的不同地理和社會條件決定了游擊隊應當採取的模式與特殊形式,不過仍然存在著某些此類戰事的普遍定律。


我們當前的任務,是尋找出此類戰事的基本原則以及人民解放可循的規則;從事實之中發展理論;把我們的經驗通則化,以裨後人之益。


我們首先需思考一個問題:誰是游擊戰中的戰鬥人員?一邊有一支由壓迫者與其代理人所組成的正規軍,訓練精良,武器先進,同時接受外國奧援以及壓迫者麾下的官僚組織幫助。另一邊則是國家或地區的人民。我必須再三強調,游擊戰是一場群眾的戰爭,一場人民的戰爭。游擊軍團是武裝核心,是人民的戰鬥先鋒。它從人民身上汲取最大力量。游擊軍團並不因為火力的劣勢就得被認為劣於敵軍。游擊戰是出於對抗壓迫勢力,而由獲得大多數人支持的那方所使用的,雖然游擊隊擁有的武器數量遠少於對方。


游擊隊員必須從各地鄉民手中得到充足幫助,這是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我們只要想想操縱地方的盜匪的例子:他們具備游擊隊的一切特性,敬畏領袖,勇敢,認識地形,甚至對於戰術的通盤理解。唯一一個缺少的元素就是人民的支持;無可避免的,這些強盜最終將遭公眾力量殲滅。


在分析游擊隊軍的作戰模式,看過其抗爭形式,和理解了群眾的基礎過後,我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為甚麼游擊隊隊員要戰鬥?我們無可避免的結論是,游擊隊隊員是社會改革者,他必須得提起武器,回應人民對於壓迫者的憤怒,他必須為改變社會體制而戰鬥,保護他手無寸鐵的同胞免受恥辱與困境。他在特殊時刻投身對抗統治機制,展現氣魄,打破這些機制的食古不化。

在我們更全面分析游擊戰戰術的同時,我們會看到游擊隊隊員需要對周遭鄉野有良好的認識,不論是接觸與逃脫的動線,快速換防的可能性,乃至於絕佳的隱蔽地點;而且自不待言,他必須倚賴人民的支援。這一切都指出游擊隊隊員必須在人煙稀少的廣闊地區裏完成行動。在這些地方,人民對於改革的抗爭行動主要地,而且幾乎毫無例外地,是針對改變土地擁有權的社會形式,因此游擊隊隊員尤其是個土地改革者。他詮釋廣大農民想成為自己的主地的擁有者,擁有自己的生產,自己的牲畜,和所有他們長久以來渴望能宣稱是他們種種事物的主人的願望,這既組成了他們的生命,亦構成了他們的墓地。


我們應該注意於目下的討論,有著兩種不同類型的游擊戰,其中之一──例如蘇聯的烏克蘭戰士,即是由正規軍所完成的抗爭──並不在我們的分析之列。我們有興趣的是另外一種類型,武裝團體加入對抗壓迫勢力的鬥爭,也就是在鄉野地區無中生有,憑空成立起來的種類。在後者,不論其意識型態之目標是否導致戰鬥,經濟上的目標都是出於對於擁有土地的渴望。


中國的毛澤東是在南方工人團體的暴動下發跡的,初期不遂,乃至於幾乎被殲滅。他自延安長征之後,開始在鄉村建立基地,並且把土地改革列為基本目標,才開始強大起來。胡志明的抗爭則奠基在種植稻米的農民身上,他們受到的是法國殖民奴役的壓迫;透過這一股力量,他們擊敗了殖民者。兩個例子都看得到為了對抗日本入侵所構築的愛國戰爭架構,不過為了土地而戰鬥的經濟基礎卻遲遲沒有出現。另舉阿爾及利亞的例子,大阿拉伯民族主義概念事實上遇到了經濟問題,則是幾乎所有阿爾及利亞的阿拉伯土地被一百萬的法國移民給強佔去。某些國家,例如波多黎各,特殊的島嶼條件並不允許游擊隊存在,民族精神遭受到日復一日的歧視傷害,農民的(甚至許多人早已經是無產階級)期望就是能夠收復那些被美國佬搶去的土地。其中相同的中心概念,雖有不同的形式,卻都激勵了小農人、佃農,和古巴東部資產的奴隸團結起來,在卅年的解放戰爭中結束了階級,並且保護了擁有土地的權力。(註二)


考慮游擊戰發展的可能性,把這戰爭藉由游擊隊軍團的潛在能力轉變為地形位置之戰。游擊戰就是其它戰爭的種子,其它戰爭的前奏曲。游擊隊軍團成長以及戰爭模式改變的可能性,是和在不同的攻擊、衝突中擊敗敵人的可能性一樣大的。所以基本的原則是不要進行攻擊、衝突,除非它是必勝的。某個幸災樂禍的定義是這樣說的:「游擊隊員是戰事的陰謀家。」這句話點明了隱秘、出奇招、乘其不備的特質正是游擊戰的基本元素。這是由環境促成的特別詐欺,它讓我們在某個時刻使用不同於浪漫或嬉戲的架構,教導我們相信戰爭已經開始。


註二:古巴人為了脫離西班牙追求獨立的戰爭,開始於八六八年,終於一八九八年,其中有一段從一八七八年到一八九五年的和平時期。

來自游擊戰爭前線的報導

菲律賓革命資料彙編[6] 
《和菲律賓[新人民軍]在一起》


___這是美國【革命工人在線】上世紀90年代末的一篇報導,沒能譯完。


   [ 題 記 ]
    最近,《革命工人》的一名記者應邀來到菲律賓,和[新人民軍]的一支部隊一起度過了一段時間。


    菲律賓是一個貧窮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擁有70,000,000人口。帝國主義控制並扭曲著這個國家的發展。菲律賓人民受盡了磨難。但菲律賓人民也有著光榮的浴血奮戰的反抗革命歷史。1968年,菲律賓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重建。1969年,黨發動了人民戰爭。


    [新人民軍](或稱NPA),眾所周知,是菲律賓革命的戰鬥軍隊。鬥爭的核心是反抗大地主和帝國主義支持的賣辦資產階級的武裝土地革命。


    儘管遭到了統治階級的野蠻屠殺,儘管經歷了許多的曲曲折折,菲律賓革命一直向前發展著。1992年,還不是革命國際運動一部分的菲共發起整風運動以確保它的革命路線和策略,加強[新人民軍]和群眾之間的聯繫提高思想覺悟。


    菲律賓的鬥爭是非常重要的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它值得所有進步的具有革命思想的人們的支持。


    作者向使這次旅程成功的許許多多的菲律賓同志表示感謝。真名已經換掉。



    走近[新人民軍]


    我們的汽車沿著海岸公路一直攀登著。現在它忽然停了下來。同伴和我走了出來。夜色宜人。天空清亮,星月輝映。在我下面,不遠處,我聽到了海水沖刷海岸線的聲音。然而我還沒有來得及欣賞更多的風景,就人有碰碰我說:「快,上山!」我們衝出公路,跳上小徑開始向著內地的山區前進。我的心中佈滿了期待。進入游擊戰爭前線的旅程開始了。


    小徑通往一戶支持者的家中,室內,我的嚮導凱米洛和當地接頭的同志分析了當前的安全形勢。幾分鐘後,我們出發,又開始了步行。剛過子夜的時候,我們來到了一戶農民的窩棚。我被帶到後面。一個聲音從黑暗中傳來:「同志,熱烈歡迎!我們等你都好幾天了!」


    敵人監視著這一地區,所以我們必須小心翼翼地行動。我們稍事休息便趁著夜色出發了。在小路上,只答應我一人使用手電筒迅速地照一下。三小時後,我們到達別一處農民的窩棚,我們將在這兒住兩天。


    對一位農民支持者的採訪,結識紅色戰士


    我們居住在西撒的家裡。西撒答應[新人民軍]的這支隊伍經過這個地區時使用他的窩棚。他的妻子忙碌著他們的日常生活,而[新人民軍]的戰士們忙碌著他們的:洗衣服,維修武器,做飯(炊事班同時為自己和這家人備餐),巡邏。我納悶是什麼使這位農民歡迎「紅色戰士們」來到他的窩棚。安排了一次採訪,凱米洛做我們的翻譯。


    西撒是一位中年農民。他過著艱辛的生活,但他的生活遠不及這個地區無地的貧農和農業工人那麼嚴酷。西撒對我說他在數公頃(一公頃約2.5英畝)的土地上種植了椰子、香蕉和一些蔬菜。


    「您什麼時候和[新人民軍]有接觸的?」我問西撒。
 「我第一次碰到[新人民軍],」他對我說,「在1985年。我有許多親戚在群眾組織中。」


  我問:「[新人民軍]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新人民軍]好!他們趕跑了強盜,還幫助農民生產。他們幫助窮人。」


  我問他認為[新人民軍]把政權交到被壓迫者和被剝削者手中的理想是否現實?
  「是的。窮人能治理社會。」
  政府軍騷擾你嗎?「他們到過這兒好幾次,還盤問我。——我什麼也沒告訴他們。」


    我想知道黨的政治運動是如何滲透到這一草根階層的。西撒解釋說:「我知道整風運動,同志們向我講了過去的失敗和錯誤。」 
 隨著談話的進行,西撒告訴我他聽說過毛澤東和中國革命。


    時間是有限的,西撒還有事情要做。當西撒到田里去的時候,凱米洛用他那幽默而又切合實際的方式,調皮地說:「西撒可以被稱為『後期聖徒』......他是後期參加革命的。」


    下午我和這支部隊的一些成員一起度過,談論起他們的家庭背景和政治歷史。


    艾米莉,20出頭,來自這個地區的一個農民家庭。她負責這支部隊的收支。卡羅和李諾是這支部隊的兩個新兵。他們來自城市。兩人都參加了地下工會活動,組織運輸工人。苔絲20歲。她也是從城市運動中成長起來的。她父親,馬尼拉的一位工會領導人,在1980年代未期被武裝暴徒謀殺。苔絲負責送信工作和組織農村青年。瓊斯才十幾歲,是這支部隊最年輕的成員。他是在這個地區土生土長的人。


    接下來講講伊莎貝爾。她四十歲出頭,成年後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地下狀態度過的,主要在農村工作。她的孩子們是由生活在城裡的親戚餵養和照顧大的。雖然有時也會密秘地安排家人的見面。伊莎貝爾是這個地區黨的領導同志。在游擊陣線裡擔任好幾個政治軍事指揮職務。伊莎貝爾有著豐富的「地上」形勢的知識,散發出無窮的精力和樂觀主義。我要同伊莎貝爾進行多次深入的討論,從她豐富的革命經歷和真知灼見中涉取知識。


    我正在熟悉的人們中有兩點深深地打動了我:他們對革命的忠誠和相互之間極其崇高的友愛。我閃想到之間稱呼:「卡」(ka),「卡撒馬」的縮寫,塔加路語(塔加路語是菲律賓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同志」的意思。就連跟著部隊到處跑的小狗「朵爾」,也被叫著「卡朵爾」(朵爾同志)。


    凱米洛向我公佈晚餐的「規劃」:「西撒和你談得很開心,他殺了幾隻小雞……」,晚餐十分豐盛,吃起來很香……因為明天早晨將有艱苦的長途旅行等著我們。


    營地


    我們到哪兒去?伊莎貝爾微笑了起來,「我們要到甚至連水牛(carabao)也不會去的地方去。」(carabao是菲律賓農民忠實的水牛——笨拙但很能幹),事實上,我們正朝著一處遙遠的山營進發那是為[新人民軍]的戰士們進行為期一月的學習而預備的安全處所。


    我們穿過茂密的灌木叢。巨大的向四面蔓延的植被形成了天然的屏障。空氣濕熱,道路泥濘,山崖陡峭。戰士們背著步槍,排成一隊,安靜而迅速地前進著。我聚精會神地注重著腳下,但還是摔了許多跤。我自嘲地笑了。班長魯絲告訴我[新人民軍]戰士們經過在夜間穿越叢林和高山的練習……我注重到苔絲正在穿涼鞋。


    風景忽然變了,我們走進了森林。山路深深地穿入斜坡,水牛就是沿著這山路把木材運下來,把給養運上去。我們跨過幾條小溪。當夕陽的最後一縷陽光穿過碧綠的森林的覆蓋時,我們到達了營地。


    營地有兩個類似單坡屋頂小房的隱蔽住所。竹子是屋頂、牆壁和桌子的主要構建材料。大房間裡有爐火,在那兒做飯。我在那兒居住的時候,營地總是忙忙碌碌的,即使是在傾盆大雨的時候。有的戰士做建築工作;有的搜集木料、蔬菜和水果;有的等著分配任務。武器總是隨身帶,或放在夠得著的近處。夜幕降臨的時候,戰士們就在房間裡的支架上繫好吊床。


    生活簡單和自給自足長期長來一直是[新人民軍]的特點。但這兒的生活(我在這兒生活了一星期)一點也不嚴酷。我不僅僅是指那顯而易見的對目標和責任的高度熟悉。還指這兒的氣氛——熱烈的政治討論,開心的笑話,革命歌曲。我記得有一晚,有人唱起了動聽的情歌,歌中講道兩位相愛的同志由於分派的政治工作而不能在一起。歌聲佈滿了思念,更佈滿了深深的親情,來自對他們所獻身的事業的認知。


    關於武裝鬥爭的一些觀點


    [新人民軍]完全是農民的軍隊。但[新人民軍]由無產階級的先鋒隊——菲律賓共產黨(CPP)領導。菲律賓共產黨(CPP)領導菲律賓人民發動新民主主義革命。革命直逼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半封建地主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的核心是農村的武裝土地革命。


    透過在農村地區發動持久人民戰爭,革命力量能夠最終包圍城市,贏得全國勝利,徹底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最直接的前奏。


    我們所在的菲律賓地區(這是南呂宋地區)非常貧窮。絕大部分是農業區。除了一些小加工廠,幾乎沒有工業可言。這是一個土地高度集中的地區。這兒肺結核、痢疾、腸胃病仍然是顯著的健康問題。這兒仍然到處是文盲。由於某種原因,這兒還是自1971年第一批組織者來到後武裝鬥爭幾乎從未間斷的地區。


    25年多來,菲律賓的革命力量開展了土地革命。在武裝鬥爭強大的地區,人民民主政權的新型組織建立了起來。到了1980年代中期,菲律賓農村許多地區(包括我所在的這個地區)武裝鬥爭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然而現在幾年,戰鬥卻一直處於很低的水準,為什麼?


    從1992年開始,革命力量發起了有名的「恢復運動」。他們正在從1980年代未期和1990年代初期的困難和挫折中「恢復」過來。這是何種的困難呢?政府忽然發動了「全面戰爭」以掃除革命力量和對農村實行恐怖統治(許多農民被迫逃離家園)。與此同時,一條錯誤路線,修正主義的路線,在菲共內部出現了,它造成了嚴重損失。


    為了應對這種局面,[新人民軍]力爭在政府發起「全面戰爭」時被迫放棄的地區重新恢復勢力和影響。[新人民軍]還力爭重新獲得那些地區農民的支持和信任,錯誤的路線曾在那些農民頭腦中造成了混亂。這些情況極大地影響了武裝鬥爭的過程和水準。


    一位在我們營地停留數日的領導同志為我召開了一次介紹會。他解釋說在菲律賓「武裝鬥爭是鬥爭的主要形式」,人民戰爭有「三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土地改革,根據地建設和武裝鬥爭。武裝鬥爭是主要形式,但在最近數年,我們一直注重加強群眾基礎——開展強大的群眾運動,建立群眾組織,千方百計解決人民的問題,對農民進行政治教育。……我們在鞏固游擊戰爭的後方。」


    沒有[新人民軍],就不可能有任何群眾工作。伊莎貝爾強調指出:「沒有[新人民軍]就沒有革命。假如沒有[新人民軍],群眾就會受到威脅,[新人民軍]保護人民。」[新人民軍]還參加了所說的「戰術反攻」——伏擊、襲擊、狙擊,反擊幫兇和偵察的行動,等等。我在馬尼拉時,每當拿起報紙,經常會讀到勇敢的[新人民軍]又攻擊某小城的警察局的消息。在我採訪的地區,一支軍警巡邏隊最近就遭到了[新人民軍]游擊隊的伏擊。和我談話的同志解釋說,在不久的將來,戰術反攻的規模還會擴大。


    因此數年來,[新人民軍]強調教育工作和農村地區的基層群眾組織工作。革命領袖看到形勢需要如此。在更近的時候,革命開展起來了,用1997年3月菲共向[新人民軍]傳達的一條命令說:「在不斷擴大和加深的群眾基礎之上,更廣泛地開展游擊戰爭。」


    菲共中心委員會主席Armando Liwanag(施順的筆名)在1997年12月的報告《我從菲律賓回國之後》中,用如下方式道出了我正在講述的問題。


    「透過持久人民戰爭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楚和緊迫。……堅持戰術反攻,粉碎敵人的反撲,最重要的是群眾基礎。這來自於辛勤的群眾工作,根據人民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要求喚醒、組織和動員他們。……
    注重正確地平衡群眾工作和戰術反攻兩者的關係。把握革命的政治,黨的幹部、黨員、和紅色指站員需要進行遊擊戰的學習和練習。戰術反攻必須量力而行。」


    兩條路線的鬥爭和整風運動


    每一場革命都必須從挫折和錯誤中吸取教訓。每一場革命都必須同應對任務和挑戰時的錯誤路線和方法開展鬥爭。毛澤東主義者清楚這些鬥爭鍛煉和教育了革命和人民大眾——當政治和理論問題得以深入控討並得到闡明時,更是如此。菲律賓革命也不例外。


    從這一點上,對菲共1992年發動的整風運動進行討論一定是有益的。這樣讀者就能夠更好地理解菲律賓革命近些年來的挫折和曲折。


    我提到在菲共內部產生了一條錯誤的路線。提出這條路線的人們爭辯說菲律賓社會的性質發生了變化,資本主義的發展正在消滅農民地區半封建的(地主——農民)剝削關係。他們說菲律賓正在日益成為一個城市化的工業社會。在他們眼中,毛澤東主義者的持久人民戰爭、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已不再適合菲律賓國情。


    他們鼓吹把革命鬥爭的重心轉移到城市中去。他們開始在農村地區構建更大規模和正規的軍事編製,考慮著對政府軍隊發動大規模的反攻以激勵和支持城市裡的起義。


    錯誤路線聽上去非常革命。它宣稱勝利能夠迅速取得,最後決戰很快就會打響。但那是一條不能指導革命的路線。這條路線的擁護者實際上是想尋找一條革命的捷徑。他們把軍事置於政治之上。伊莎貝爾解釋說:「在幹部、[新人民軍]和群眾中的政治工作被放棄了。」他們迅速地把自己和農民們的生活和鬥爭割離開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懷疑起農民群眾進行革命的能力來。


    透過研究這股勢力的一些文獻,我還看到他們是如何混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別的。他們把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看作是社會主義國家。他們有人想要放棄毛澤東思想。


    但在那一階段,菲共總體上也有一些理論上的缺點。它不能果斷地抵制鄧小平的修正主義路線。它對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熟悉有所下降,並把它視為支援和幫助的潛在力量。


    正如我提到的,在1980年代未期和1990年代初期,政府軍隊對[新人民軍]和它的農民基地發起了更猛烈和凶殘的打擊。這是一場野蠻的屠殺。在農民政治工作放鬆的地區,[新人民軍]經常發現自己面對敵人是在孤軍奮戰。當城市裡的情況並未象錯誤路線的鼓吹者希望的那樣得以發展時,他們的一些人又走上了另一個極端。他們開始認為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強大無比,喪失了對武裝鬥爭的信心。


    這一路線的鼓吹者在黨內鬥爭中遭到了徹底失敗。現在他們在菲共內部已不復存在。他們中許多人從那時起公開吹捧改良主義,有的甚至同政府相勾結。但是他們的路線在政治上、組織上和軍事上造成了嚴重損失。


    菲共的領袖們對這一時期的教訓進行了總結,並為背離毛澤東主義的路線作了自我批評。1992年,黨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整風運動。


    整風使[新人民軍]重獲生氣,加強團結,並擴大了在農民群眾中的勢力和影響。菲共決定這也是一個「長期群眾工作」的階段。


    整風還使黨員和[新人民軍]戰士提高了政治思想水準。和我在一起的[新人民軍]戰士們在學習有關這場鬥爭問題的材料。黨的一份重要文件號召「重新肯定」。伊莎貝爾解釋說:「我們正在重新肯定基本原則——對我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我們必須發動持久人民戰爭的分析。」當我在游擊前線的時候,幾位新兵告訴我1980年代,毛澤東的著作不再像1970年代那樣被勤勉地加以研究。伊莎貝爾解釋說:「我們還重新回歸到毛澤東的著作中,回歸到毛澤東的基本原則中去。」


    和我談話的同志們對整風和恢復興致盎然,他們有許多關於革命更深地扎根於基層農民群眾中去的故事要講。


    如前所說,領導層號召加強武裝鬥爭。據Armando Liwanag(施順筆名)1997年12月的一份聲明:
 「黨的領導機關正在結束長期群眾工作(停止戰術反攻)的保守傾向。……我們必須同『左傾』和右傾機會主義路線進行戰鬥。我們必須加強武裝鬥爭作為鬥爭的主要形式並使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的革命鬥爭協調一致。……只有透過持久的人民戰爭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才能擺脫帝國主義和本國剝削階級的壓迫和剝削。」


    形勢複雜而佈滿變數。但可以說,菲律賓革命給了帝國主義以真正的打擊。以奪取菲律賓全國政權為目標的的武裝鬥爭如何進一步發展和向前堆進?革命如何在毛澤東主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政治上和理論上加強自己——這一切對世界人民都是十分重要的。


    革命軍隊就是人民軍隊


    透過多次的討論和對新民軍的近距離觀察,我對革命軍隊和資產階級軍隊的根本區別有了更鮮活的熟悉。[新人民軍]的實踐和榜樣,像秘魯和尼泊爾的毛澤東主義武裝力量一樣,為美國被壓迫剝削人民提供了經驗。雖然我們奪取政權的途徑和最終必然發動的武裝鬥爭會有很多不同的特點,我還是要這樣說。


    [新人民軍]同敵人作戰,為人民服務。這是一支同群眾密切地打成一片的軍隊,向群眾學習,並且依靠群眾。在這一地區,[新人民軍]招驀的新兵中大約70%來自當地農民。這是一支把握革命鬥爭和革命變革政治的軍隊,這是一支發動人民群眾改變世界和他們自己的軍隊。


    今天,作為復興工作的一部分,[新人民軍]的絕大部分軍隊都分散為各個小組參加了群眾工作——雖然在中部游擊前線地區還保留著一些相對集中的班。[新人民軍]的基本編製是由7到12名戰士組成的班,它可以起到(或細分為)「武裝宣傳隊」的作用。普通戰士的平均年齡約為18至21歲,指揮官的平均年齡約為30至33歲。


    我問起每個班通常的工作是什麼?解釋說主要工作有:理論培訓;學習;複印宣傳資料;從政治上組織、教育和動員群眾,尤其是進行土地革命;經濟工作,幫助群眾提高農產品產量和收入;組織工作,包括通信、人事和徵兵;還有軍事行動。


    這支部隊的成員要練習成為所說的「全面戰士」。這意味著要提高戰鬥、教育和宣傳的技能——「這樣,」李諾同志解釋說,「假如我們中的一位犧牲了,另一位就能夠接替他。」政治練習是最主要的,正如伊莎貝爾指出的那樣,「沒有思想的游擊隊員是沒有好處的。」


    我想知道人們會學習毛澤東的哪些著作,苔絲向我講述了他們所說的[五篇光輝著作](毛澤東聞名的五篇論文)所發揮的廣泛作用,像《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這些文章強調了為人民服務、艱苦工作、自我犧牲和國際主義的原則。


    每一個班或小分隊都有具體的行動計劃,並經常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批評。


    和我在一起的這個班同游擊陣線15到20個barrio的農民們工作在一起。Barrio是菲律賓農村地區的基本鄉村單元。戰士們經常訪問他們負責的Barrios,有的戰士會一連在那兒住上幾天。「我們在半夜去敲農民們的家門」卡洛解釋道,「他們讓我們進屋,我們就和他們討論起武裝鬥爭。但農民們從窗戶裡看到敵人來了,他們就把門起來,——或許他們只會答應他們進去喝口水,因為農民們受到了威脅。」


    [新人民軍]的指揮官、班長魯絲給我講了更多工作的情況:「我們組織起來嚴防牲畜被盜,我們保護農民免遭森林濫伐和涸澤而漁。(這損害了農民們的生路,並破壞了環境。)我們反抗商人和軍隊對農民的虐待,我們幫農民種地並進行農業互助合作。我們注重著村子裡敵人暗探和間諜的情況,一有機會我們就懲處他們。」


    我獲知這一地區婦女在[新人民軍]隊中佔了四分之一,而這個比例高過了其它地區。透過我自己的觀察,我看到男女戰士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人們一起工作,輪流做飯、站崗、完成其它任務,相互之間平等相待。集體討論政治問題和個人問題。在和戰士們的談話中,我還發現他們熟悉到了農村地區婦女面對的經濟、社會問題。


    伊莎貝爾,正如我提到過的,是該區黨的一位領導。然而她在這兒和此班一起工作和跋涉。我瞭解到整風運動採取的一項政策就是把領導和做群眾工作的隊伍更緊密地聯繫起來。革命還要努力根除在修正主義影響下滋生的官僚主義。


    很自然,我在這兒盡可能多地瞭解菲律賓鬥爭的情況。但菲律賓的同志們也會連珠炮般地向我提問美國的形勢和鬥爭。他們知道我支持美國革命共產黨,他們對我講述「敵人心臟」裡的革命戰略和戰術有著強烈的愛好。他們還要求我舉行一次介紹秘魯人民戰爭的會議。


    和魯斯的談話

    我在帳蓬裡的早些時候,得到了和魯絲更深入交談的機會。我想聽聽他對目前形勢的評價。
    我:敵人最強大的力量是什麼?
    魯絲:它的大量槍支和它的情報(監視,特務網絡,等等)


    我:敵人最大的弱點是什麼?
    魯絲:它缺乏人民的支持,他的盲目和自大。


    我:您如何評價這一地區的最近形勢?
    魯絲:我們的宣傳攻勢強大,但我們的群眾基礎和招兵工作得加強。還有些我們被迫放棄的地區得收復回來。


    我:假如形勢升溫,美國會做何反應?
    魯絲:我們受過面對美帝國主義的教導。


    我:[新人民軍]已經連續戰鬥了近30年,你們如何保持士氣的?
    魯絲:我們遵守紀律。我們爭取不重犯錯誤。我們教育人民持久的人民戰爭。當整風剛開始的時候,士氣有點低落,但現在情況完全變好了。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政治學習。我想提高自己的政治水準。


    我:革命能成功嗎?
    魯絲:是的,要求革命的人比反動派多。


    我:但敵人有軍事力量啊?
    魯絲:決定的力量在於人民。


    我們的討論漸漸停頓下來。午餐時間到了。很合我的胃口啊。在過去幾天,我已喜歡上為我們預備的茄比(莖葉在椰子汁中煮過的綠色食品),乾魚片和大米飯。

http://blog.roodo.com/guevara/archives/871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