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佩莱利乌战役(Battle of Peleliu),代号为欠行2号行动(Stalemate II),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和大日本帝国在1944年9月至11月期间于今日的帕劳佩莱利乌上的一场战役。美军(原本只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但后来被陆军第81步兵师替代)在战斗中攻占在这个小珊瑚岛屿的飞机跑道。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威廉·鲁佩图斯少将,预计在4天内攻占该岛。然而,由于日军极其密集的防御工事和顽强抵抗,战斗持续了2个月。该战役至今仍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争议的战役之一,因为岛的战略价值不大,而且阵亡人数很高。如果考虑到参战兵力,佩莱利乌战役的伤亡率是在太平洋战争中最高的。[1]美国海军陆战队国家博物馆称之为“海军陆战队在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2]
背景[编辑]
到1944年夏天,盟军在西南和中太平洋的胜利使战场更迫近日本,美军轰炸机能攻击日本南端的岛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在两个打败日本的战略建议之间出现分岐。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的战略是收复菲律宾,之后是攻占琉球群岛,再攻击日本本土。海军上将切斯特·尼米兹赞成一个更直接的战略,即绕过菲律宾,但攻占琉球和台湾作为中转区以进攻日本本土,之后才是入侵日本最南端的岛屿。
两位指挥官的战略均包括入侵帕劳,但出于不同的原因。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已被选定实施这次进攻。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前往珍珠港,与两位指挥官会面,并听取他们的论点,采用了麦克阿瑟的战略。在麦克阿瑟可以夺回菲律宾前,帕劳群岛特别是佩莱利乌和安加尔将被占领,美军并将在这里建设机场以保护麦克阿瑟的右翼。
准备[编辑]
日军[编辑]
到1944年夏天,帕劳群岛上大约3万名日军,其中约有1.1万人在佩莱利乌,包括第14师团、韩国和冲绳的劳工。该师团第2联队(团)联队长中川州男大佐,领导筹备岛内的防御,而本部位于帕劳的第14师团之师团长井上贞卫中将,派遣司令部附同时也是构筑阵地权威的村井权治郎少将至佩莱利乌岛协助中川州男大佐进行阵地防御工作。佩莱利乌岛实际战斗兵员约6千人。
经过在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及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的损失后,帝国陆军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制定一个新的岛屿防御战略。该小组选择了放弃早期海滩的外线防守战术和鲁莽的自杀。新的战略,只是为了破坏登陆,形成一个“蜂窝”式的内陆要塞阵地,以协调的反击代替无效果的自杀攻击,并令美国人投入一场血腥的消耗战,迫使他们不断投入更多资源以实施攻击。中川州男大佐在内陆集中他的防御部队。利用崎岖的地形建造了一系列坚固的掩体、洞穴和地下阵地系统。
中川的防御力量集中在佩莱利乌的最高点五姐妹山,这里是丘陵和陡峭山脊的集中地。位于佩莱利乌的中心,五姐妹山能俯视该岛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包括关键的机场。五姐妹山有大约500个石灰岩洞穴,由隧道相连。其中许多是由之前的矿井变成了防御阵地。工程师装上钢制装甲滑动门,门上射击孔能同时提供火炮和机枪射击。
在五姐妹山的日军装备了九七式迫击炮及九六式迫击炮、九八式高射机关炮及有1个轻型坦克单位及反坦克支队支援。洞穴入口处被建成倾斜状以抵御手榴弹和火焰喷射器攻击。山洞和掩体连接到佩莱利乌中部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使得日军可以随时撤离或重新占领阵地,并可获得收缩内线的好处。
日本还使用了沙滩地形的优势。登陆滩头北端面临30英尺(9.1米)长的珊瑚海滩海角,可从一个小半岛俯视整个海滩,后面的个地点,美国人只称之为“点”。爆破成洞的山脊可容纳1门一式47毫米反战车炮和6门20毫米机关炮。阵地是被密封关闭,只留下一个小发射狭缝攻击海滩。类似的阵地被建立在沿2英里(3.2千米)长的登陆海滩上。
日军在海滩布置了成千上万的阻挡登陆艇的障碍工事,主要是地雷和大量的重型炮弹,在可能被辗过的地方埋下爆炸引信。一个大队被部署在海滩上抵御登陆敌,但防御目的只是为了阻延美军的前进。入侵部队最终会引入内陆在沿山脊和丘陵的防线上被围攻。
美军[编辑]
不同于日军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大幅改变战术,美军的入侵计划跟以往的两栖登陆一样,甚至在比亚克岛战役中被盘踞的日本守军进行了两个月拖延战术及遭受3千人的伤亡亦没有改变。[3]在佩莱利乌,美军参谋人员选择在西南面的海滩登陆,因为这里靠近南佩莱利乌机场。第1陆战团,由刘易斯·普勒上校指挥,在海滩最北端登陆。第5陆战团,由哈罗德·哈里斯上校指挥,在中央登陆和第7陆战团,赫曼·汉纳根上校指挥,在南端登陆。
该师的炮兵团,第11陆战团,将在步兵团登陆后上岸。计划是第1和第7团向内陆推动,以掩护第5团的左右两翼,并让他们直接攻占在登陆滩头中部的机场。第5陆战团将向东部海岸前进,将岛屿削成两半。第1陆战团将向北推进至五姐妹山,而第7陆战团将扫荡岛屿南端。只有1个营被留下作为预备队,而陆军第81步兵师可随时从佩莱利乌以南的安加尔赶来增援。
9月4日,海军陆战队从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北的帕伏伏岛,航行2,100英里(3,400千米)横渡太平洋到达佩莱利乌。海军的水下爆破队首先清除了在海滩的障碍物,而海军的战舰在9月12日开始入侵前对佩莱利乌的轰击。
战舰宾夕法尼亚号、马利兰号、密西西比号、田纳西号及爱达荷号,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路易斯维尔号、明尼阿波利斯号及波特兰号,轻巡洋舰克利夫兰号、丹佛号及檀香山号在麦金利号的指挥下,向面积只有6平方英里(16平方千米)的小岛炮击3天,加上3艘航空母舰、5艘轻型航空母舰及11艘护航航空母舰发动的空袭,美军共投下519发16英寸(410毫米)炮弹、1,845发14英寸(360毫米)炮弹、1,793枚500磅炸弹和73,412发12.7毫米口径子弹。
美军以为炮击相当成功,杰西·奥尔登多夫少将声称海军已经无目标可以攻击。事实上,大多数日军阵地完全没有受到伤害,即使守卫海滩的营级单位亦几乎毫发无损。在攻击中,岛上的守军使用不寻常的射击规律,以避免暴露他们的阵地。炮轰只摧毁了岛上的日军飞机,以及机场周围的建筑物。日军的阵地仍然坚固,准备迎击进攻部队的登陆行动。
战役过程[编辑]
登陆[编辑]
海军陆战队是在1944年9月15日早上8时32分登陆;第1陆战团在北面的“白滩”登陆,及第5和第7陆战团在中部和南部的“橙滩”登陆。当登陆艇靠近海滩时,日军打开了掩护自己阵地的钢门,让内里的重型火炮射击。珊瑚海岬上掩护着每一个侧翼的阵地以47 毫米火炮和20毫米机关炮攻击海军陆战队。到9时30分,日军已经摧毁了60辆LVT两栖登陆车和DUKW。
第1陆战团的士兵很快陷入了来自“点”的强大火力网中。普勒上校搭乘的履带式两栖登陆车被1枚高速炮弹直接击中,侥幸逃过一死,而他的整个通信单位则在前往海滩的途中被1枚47 毫米炮弹消灭。在南面的第7陆战团的则是崎岖的海岸,上面布满人造与天然的障碍物,他们的登陆车被迫以纵队前进。他们很多履带式两栖登陆车在前进时被击毁,使他们不得不离开车辆,在水深及胸或更高的通过珊瑚礁涉水上岸,同时暴露在日军机枪的火网下;伤亡令人震惊,许多士兵到达海滩时已失去了他们的步枪和其他必要的装备。
第5陆战团在D-日取得了最大的进展,由于他们距离守卫左右两侧的重炮台距离较远。他们向机场推进,但遇到了中川的第一波反击。他的装甲坦克通过机场把海军陆战队击退,但很快就被美军的坦克、火炮、舰炮和俯冲轰炸机攻击。中川的坦克成效低且很快就连同他们的随行步兵被消灭了。
在D-日日终时,美军从登陆滩头前进了2英里(3 公里),但其他的就无能为力。在南面他们最多向内陆地区推进了1英里,但在北面的第1陆战团因为来自“点”无情的攻击而进展甚微。 海军陆战队在D-日遭受1,100人伤亡,其中大约200人死亡及900人受伤。鲁佩图斯以为日军的守势很快就会崩溃,因为他们的外围防线已被攻破,但他不知道的敌人已经改变了战术。
机场/南佩莱利乌[编辑]
在D+1日,第5陆战团转向攻占机场和向东部海岸推进。他们快速通过机场时被北方高地的猛烈炮火攻击,遭受重大的伤亡。攻占机场后,他们迅速推进到佩莱利乌东端,把岛屿南侧的守军留给第7陆战团歼灭。
这个地区受到日军的激烈争夺,他们仍然占据大量的碉堡。气温徘徊在华氏115度(摄氏46度),许多海军陆战队很快因中暑而无法作战。更麻烦的是,海军陆战队的饮水是用用过的汽油桶运送,使得所有的饮用水都被汽油污染了。尽管如此,在D+7日第5和第7陆战团依然完成其目标,控制机场和岛屿的南部部分,然而直到战役结束为止,机场一直暴露在五姐妹山上日军炮火的威胁中。
迅速占领了机场之后,美军在D+2日开始使用它。在L-2型草蜢侦察机(海军陆战队第1侦察中队)很快就开始在空中引导海军陆战队炮兵和海军炮火。 9月26日(D+11日),海军陆战队海盗式VMF-114中队在机场降落。海盗式开始帕劳实行俯冲轰炸任务,也带来了2个比较有用的武器打击日军防御工事。海盗为步兵发射火箭弹炸开洞穴入口,并使用凝固汽油弹进行攻击,该武器是第2次被用于太平洋地区。凝固汽油弹的实战成果不错,把用来隐藏蜘蛛洞的植物烧毁,同时把洞内的人杀死。
点[编辑]
在“点”上的洞穴要塞持续对整个登陆滩头造成重大伤亡。普勒下令1团3营K连连长乔治·亨特上尉指挥K连攻占该阵地。他的K连在攻击海滩时已失去了大部分机枪,在进攻“点”时更缺乏补给品。亨特的1个排近1整天陷于在诸要塞的交叉火网中而动弹不得。而日军在其余的连队的战线上打开了1个突破口,切断他们的右翼,使整连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然而,1个步枪排开始把日军20毫米机关炮要塞一个接一个地消灭。在烟雾弹的掩护下,他们席卷了每一洞,使用枪榴弹摧毁这些阵地。在清除了6个20毫米机关炮要塞后,海军陆战队前往攻击装有47毫米反战车炮的洞穴。1名中尉使用烟雾弹遮住了47毫米炮手的视线,让亨利.哈恩下士通过日军碉堡的枪炮孔投扔了1枚手榴弹。手榴弹引爆了47毫米炮弹,迫使洞穴内的守军逃出,继而被美军枪杀。
在K连攻占了“点”后,中川州男为了夺回了这块宝贵的要地,不断的发动反击。接下来的30小时中,日军对这个严重缺乏补给和饮用水的连队发动4次大规模的反击。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很快不得不使用徒手肉搏战来抵御日军的进攻。当增援的美军到达时,该连只剩18人,在“点”的战斗中共伤亡157人。亨特上尉与哈恩下士事后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以表扬他们的行动。
埃塞布斯岛[编辑]
第5陆战团队攻占了机场后,被送往攻占佩莱利乌以北的埃塞布斯岛。埃塞布斯岛上布满许多日军炮兵阵地,并有1个机场仍在建设中。这种小岛与佩莱利乌岛之间有1条小堤道连接,但第5陆战团司令哈里斯选择不作岸到岸登陆,因他预测堤道是岛内守军1个明显的目标。
哈里斯在9月28日对该岛实施登陆前的炮轰,由陆军的150 毫米火炮、海军炮火、第11陆战团的榴弹炮实施,辅以VMF-114中队的海盗式和靠近的履带式两栖登陆车上的75 毫米炮火进行。不同于海军在佩莱利乌的轰炸,哈里斯对埃塞布斯岛的突击是非常成功的,消灭了大部分的日本守军。海军陆战队在山脊和洞穴仍然面临反抗,但该岛迅速陷落,第5陆战团的伤亡相对较轻。他们共有15人死亡、33人受伤,并造成日军470人伤亡。
血腥鼻头角[编辑]
攻占“点”后,第1陆战团队向北进入五姐妹山口袋里,海军陆战队称之为“血腥鼻头角”。普勒率领他的部下进行多次攻击,但每一次攻击均被日军迅速瓦解。第1陆战团被困在山脊狭窄的路径之间,山脊之间的工事均有致命的炮火互相支援。
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也越来越高,他们慢慢地通过山脊前进。日军再次显示出不寻常的开火规律,在可以造成最大的伤亡时才进行攻击。由于人员伤亡,日军狙击手开始瞄准担架的携带者,知道如果2个担架携带者受伤或死亡,更多的人则必须撤回以取代他们,狙击手可以逐步地敲掉越来越多的海军陆战队员。为代替他们的万岁攻击,日军将在晚间渗透到美军防线攻击在散兵坑的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建立了2人散兵坑,使其中1人可以睡觉,而另1人防止渗透。
当第1陆战团在雷蒙德·戴维斯少校率领下攻击第100号山头时,在血腥鼻头角爆发了1场特别血腥的战斗。经过超过6天的战斗,该团百分之71的人员遭受伤亡。 埃弗里特·波普上尉和他的连深深渗入山脊,带领余下的90人攻占第100号山头。花了一整天的浴血奋战,他到达到他以为山上的顶峰,但结果是血腥鼻头角上又有另1个山脊,被更多的日本守军占据着。
被困在山脊的基地后,波普建立1个小防御圈,这被日军无情地攻击了整个晚上。士兵们很快用完了子弹,并用刀子和拳头对进攻部队进行袭击,甚至向日军投掷珊瑚岩和弹药空箱。波普和他的部下成功地坚守直到天亮。当他们撤离阵地时,只有9名士兵依然生存。波普因此而获颁授荣誉勋章。
日军最终对波普的第1陆战团造成百分之60的伤亡,3,000人中失去了1,749人。经过6天在五姐妹山脊致命的战斗,第3两栖军司令罗伊·盖格将军,派出第81步兵师单位向佩莱利乌增援。第321团战斗队于9月23日降落在五姐妹山北端佩莱利乌西部海滩登陆。第321团,以及第5和第7陆战团全面进攻五姐妹山,和他们遭受类似的伤亡。
到10月中旬,第5和第7陆战团在通过山脊费力地夺回道路时都损失了大约一半的士兵。盖格之后决定把整个海军陆战队第1师撤离,以兵力更多的陆军第81步兵师取代。第323团战斗队在10月15日登陆,到10月的第3周,几乎所有的海军陆战队已被撤回到帕伏伏。
陆军部队向在血腥鼻头角的日军残余大举进攻,战斗直至下1个月该岛失陷为止。
中川州男大佐最后宣布:“剑已断,矛已无”,随后岛上司令部向大本营发送了玉碎诀别电报“樱花樱花”,中川大佐烧毁了联队旗,并于战斗指挥所切腹自杀,村井权治郎少将亦自决。随着中川大佐、村井少将之后,重伤士兵也进行自决。最后,步兵第2联队副官根本甲子郎大尉率以下55名残存部队对美军实施了“万岁冲锋”,全员阵亡。
中川州男大佐死后特晋两级为陆军中将,其作战经验被日军吸收,并应用于之后的硫磺岛和冲绳岛防御战中。村井权治郎少将战死后晋一级为陆军中将。
日军关口正中尉、园部丰三中尉与26名隶属步兵第2联队的士兵和8名第45防卫队水兵在佩莱利乌的洞穴中坚守游击战。关口中尉和园部中尉于1945年1月3日战死,山口永少尉等34人一直坚持1947年4月22日。最终在日本海军将领澄川道男(原日本海军第四舰队参谋长)说服下向美军投降,日后山口永等人组建了战友会“三十四会”。[4]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1次正式投降。
结果[编辑]
削除日军在五姐妹山周围的口袋被认为[5]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事上面对最困难的战斗。第1陆战师被严重削弱并退出前线,直到1945年4月1日入侵冲绳时才重返战场。在佩莱利乌的数个月期间,第1陆战师的伤亡人数超过6,500人,占全师的三分之一以上。第81步兵师在该岛作战期间遭受超过 3,000人的伤亡。
战后的分析指出美军平均要消耗1500枚的弹药才能击杀一名日军守军。整场战役中,美军共消耗了超过一千三百万枚.30卡宾枪弹、一百五十万枚.45 ACP、将近七十万枚.50 BMG、一百一十八万多颗手榴弹以及约一百五十万枚迫击炮弹。[6]
虽然在战前日军有征用居民进行军事强化工事,然而在战斗开始前不久日军强制撤离所有居民,因此居民没有任何伤亡。
该战役颇有争议,原因是该岛缺乏战略价值。在佩莱利乌被攻占的机场在进攻袭击菲律宾时没派上用场,而该岛从未被使用作为随后实施的入侵行动之平台;帕劳以北加罗林群岛的乌利西环礁,反而被用来作为入侵冲绳的1个中转基地。此外,战役中只有很少的新闻报导。由于鲁佩图斯“3天战胜”的预测,只有6名记者上岸打扰。该战役也因麦克阿瑟重返菲律宾和盟国在欧洲击败德国而被忽略。
在安加尔和佩莱利乌的战斗让美军见识了往后日军的岛屿防御模式,而他们将再次在硫磺岛和冲绳岛碰到类似的情况。[7] 在硫磺岛时,两栖进攻前的海军炮击只比在佩莱利乌时稍微有效,而在冲绳的登陆前炮击则大幅改善。[8]在硫磺岛,利用蛙人同时在东西两岸水下破坏肃清的战术成功混淆了敌人,但在冲绳时却让日本守军察觉进攻的确切位置。[8]在帕劳的美军地面部队获得了向戒备森严的阵地攻击的经验,他们将在冲绳面临相同的困境。[9]
根据小威廉·海尔赛将军的建议,美军取消了占领加罗林群岛中的雅蒲岛之行动。事实上,海尔赛原先建议取消在帕劳和安加尔的登陆,将海军陆战队改投入到雷伊泰岛,但被尼米兹驳回[10]
荣誉和赞誉[编辑]
参与攻占佩莱利乌的8名海军陆战队员被授与美军最高荣衔荣誉勋章,其中5人被追授的(所显示 *):
- 刘易斯·巴塞尔下士,5团1营(1/5)
- 亚瑟·杰克逊一等兵,7团3营(3/7)
- 理查德·克劳斯一等兵,第1师第8营两栖牵引车大队
- 约翰.新一等兵,7团2营(2/7)
- 韦斯利·菲尔普斯一等兵,7团3营(3/7)
- 埃弗里特·包普上尉,1团1营(1/1)
- 查尔斯·罗安一等兵,7团2营(2/7)
- 卡尔顿·若中尉,5团1营(1/5)
电影[编辑]
佩莱利乌战役是HBO连续剧“太平洋战争”(2010年)第5、第6和第7集的题材。
相关条目[编辑]
- 达米安·帕尔,奥地利战争记者,9月17日当拍摄海军陆战队进攻时阵亡。[11]
- “佩莱利乌号”,为纪念该战役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
- “随着旧品种”,由尤金·斯莱奇所写的1本回忆录。
- “我枕头的头盔”,由罗伯特·基谨所写的1本回忆录。
- 电视剧“太平洋战争”
- 决胜时刻:战争世界,游戏中的美军剧情以该战役为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