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佩列亚斯拉夫条约與哥萨克酋长国(Hetmanshchyna)

 

盖特曼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和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信战胜波兰军队的消息,1648年6月8日。

《佩列亚斯拉夫条约》(俄语:Переяславская рада罗马化Pereyaslavskaya rada乌克兰语Переяславська рада罗马化Pereiaskavska rada,是1654年4月由俄罗斯沙皇国哥萨克酋长国(被认为是早期乌克兰国家)在佩列亚斯拉夫(位于今乌克兰)签订的条约。条约确定了俄罗斯对乌克兰哥萨克的保护关系。

历史背景

乌克兰地区曾经是基辅罗斯的核心领土。基辅罗斯在被蒙古灭国后分裂成几个部分:东北部罗斯演化为以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为主群雄割据的场面,后者的继承国莫斯科公国后来灭亡了前者、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西南部的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地区成为独立王国,但被波兰王国并吞,西部的波洛茨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地则被立陶宛大公国占领,波兰和立陶宛后来组合成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俄罗斯国家和乌克兰哥萨克的劲敌;南部地区被蒙古人占据并建立了金帐汗国,后来又分裂成如克里米亚汗国大帐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国家,阿斯特拉罕、大仗为俄罗斯所吞并,而克里米亚成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势力范围。

在17世纪赫梅尔尼茨基起义后,乌克兰中部,扎波罗热等地的盖特曼政权以及哥萨克人拒绝接受波兰贵族的控制。波兰强迫西乌克兰改信天主教,使东正教居多的乌克兰哥萨克经常与波兰联邦发生冲突;克里米亚成为伊斯兰强国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后,南部也时常陷入战火之中。乌克兰中部的盖特曼政权见到如此形式,便开始寻求加入文化相近的东正教俄罗斯。 [1][2]

签订

莫斯科国使团来到会场后,哥萨克军盖特曼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当众发表讲话:“与敌人和压迫者浴血奋战近六年的乌克兰不能再没有一位统治者,而可供选择的有四位君主:土耳其苏丹、克里木汗、波兰国王和莫斯科国沙皇。接着他历数了前三者给乌克兰带来的灾难,强调指出,惟有在信奉东正教的俄国沙皇那里可以找到最令人放心的庇护和栖身之处。并说,如果谁不愿意跟他走这条路,去留自便。”[3]

俄乌分裂与合并历史

蒙古征服俄罗斯后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古基辅罗斯灭亡,两国共同的历史开始出现分歧。[4]

基辅罗斯分裂成3个部分尚未被蒙古征服的西北部分罗斯是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王国成为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一部分,东北部基辅罗斯成为残余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及继承国莫斯科大公国,东南部乌克兰和俄罗斯依据被蒙古征服时间的不同分裂成东南乌克兰和俄罗斯,以及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军事干预往后基辅罗斯分裂成大俄罗斯、小俄罗斯、白俄罗斯三个国家。

伊凡雷帝时期,莫斯科公国从一个小公国逐渐统一了古基辅罗斯分裂的的领土,此时蒙古金帐汗国因为内部的分裂和争夺大汗王位而分裂成许多小国家如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克里米亚汗国,俄罗斯驱逐了蒙古金帐汗国在东欧和中亚的势力,成为一个强大的东斯拉夫人国家此时距离基辅罗斯灭亡250年东斯拉夫人脱离蒙古统治;而西乌克兰却被立陶宛大公国并吞,随后又成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员。

乌克兰中部的哥萨克人哥萨克酋长国拒绝接受波兰贵族的控制,因波兰强迫西乌克兰改信天主教,经常与波兰联邦发生冲突,西部乌克兰的利沃夫成为小波兰的一部分,中部乌克兰要求改为加入文化相同的俄罗斯基督教东正教派。[5]

后续影响

1954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为纪念此条约300周年,将克里米亚俄罗斯转交乌克兰,为后来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埋下伏笔。

参考资料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李承鹏: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和黑暗森林的火种

 



被粉丝谀美“跟郭晶晶很挂相”的宗馥莉,颜值和智慧都输给郭晶晶。火车司机的女儿郭晶晶,很小就意识到阶层的战略意义。

所以屌丝田亮注定出局,霍家那可是直通天庭的贵族哪,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就秘密支持了党大量资金、药品、武器……虽然够不着凌烟阁24功臣,但那块御赐“爱国爱港,赤胆忠诚”金匾,能砸死胡润排行榜一大片。

宗馥莉先上演宫斗剧,又想把国资占46%股份的“娃哈哈”架空。她太相信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是社会食物链顶端,她以为,企业可以不姓党。

李承鹏: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和黑暗森林的火种



宗馥莉必被锤,她忘了,她爸创业时,上城区教育局帮忙贷了第一笔10万,产品强推全区40多家学校和幼儿园,这才有了首富。王健林也忘了,作为西岗区办公室主任,组织上派他去住宅公司当总经理,个中资源,才有了后来万达起家。他意气风发那会儿牛哄哄说:“万达在海外投资,就是转移资产,万达的钱即不是偷也不是抢,是辛辛苦苦赚来的,我们爱往哪儿投就往哪儿投。”

中国富豪有个幻觉,钱是自己凭本事赚来的。这幼稚病得改。你的钱不是自己赚的,是党允许你赚的,你的钱也不是你的,党让你临时保管。财富数字的增长不代表地位增长,只代表未来风险的增长,胡润财富榜是杀猪榜。

你的企业就是你的?口罩时代,连无产阶级小保安都敢训斥业主,“你以为有房产证,房子就是你的?我告诉你,房子是国家的”。所以,每个小区都藏着一个无产阶级哲学家保安,每一个开豪车住别墅老板,迟早是大大小小的沈万三。



这就是中国社会阶层的分析,请让我从头捋清一些故事: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把“阶级斗争”提升到科学理论的卡尔.马克思,父亲却是资产阶级,特里尔城的著名律师,住豪宅喝名酒。马克思的母亲是犹太富商之女,嫁妆就足以保证全家十几年衣食无忧。他的姨父叫里昂.飞利浦,你很可能用过这人的产品,因为他是飞利浦公司创始人。

马克思迎娶燕妮时,社会轰动。看看燕妮的父亲那熠熠生辉的姓名,“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妥妥的一线贵族。马克思大学时一年零花钱就是中产阶级一年的收入,挥霍无度,酗酒打架。有一天他在报纸上抨击法院剥夺农民捡拾树枝的权利(其实农民也偷伐私人森林),报纸被封,他去了英国,抽雪茄喝名酒,家族遗产被挥霍一空。恩格斯接济他,到了1856年时,每年生活费高达1000英镑,相当于现在人民币135万。

恩格斯家里是开纺织厂的,赚得盆满钵溢,弄得他也不好意思,说:“我既是资本家,又是共产主义者,我白天剥削工人,晚上写书反对自己”。总之,两个资产阶级富二代一边用着资本主义的钱,一边指导无产阶级砸烂资本主义机器,画面分裂极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资本论》只是两个富家青年肾上胰爆棚写了部屌丝逆袭的仙侠剧,让穷人意淫,或者写了一页关于公平正义PPT,但没操作性。我们从小被教育“革命导师毅然反叛资产阶级家庭”,但为什么反叛家庭还花着家里的脏钱,为什么鼓动穷人斗争时,恩格斯买了两套别墅,自己一套,马克思一套。恩格斯生前把马克思列为遗产第一继承人,死后留下4万多英镑(相当于290公斤黄金,折合人民币1.5亿),几乎全赠予了马克思后人,并没把一分钱分给厂里的穷人。

无产阶级忙着拧锣丝,没时间思考复杂问题。我常看到一些为生活所困的朋友,养不起孩子、看不起病、吃预制菜拉肚子,他们清一色感叹“这都是资本的罪恶”。但日本孩子几乎免费医疗和教育,满大街预制菜,资本为啥不跳出来显现罪恶?中国哪有真正的资本,资本背后“榜一大哥”是权力。最荒诞的例子是,一个新郎被中华传统恶习所逼,给不起彩礼,跳了河……也被感叹这是资本的罪恶。

“一切都是资本的罪恶”,是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的思想充气娃娃。

哈耶克发现一个现象:人类社会的演进,没有什么是必然的,唯一的必然,就是人类在当时接受了什么样的思想。哈耶克真是了不起,多年以前穷人们接受了马克思的思想,于是便有了饿死成千上万人的苏联、朝鲜和东方大国。多年以后,还坚信自己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注定这辈子当穷人。

这么说也有些武断,刘强东说“共产主义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实现”。马云三次去革命圣地延安寻找精神动力,“先实现共享主义,再向共产主义迈进”。马化腾穿着红军军装朝圣。而幡然醒悟的王健林第一时间赶到梁家河,“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感受延安革命精神的同时,斥资120亿元落地了红色文旅项目,献礼建党100周年。

当然,他们是装的,相信英特纳雄奈尔一直是中国富豪“演员的自我修养”。有一些还演爆了,比如张雪峰要捐一个亿打台湾同胞,被网友围攻又被有关部门禁止关注。他很心酸,说小时候吃不起饭,现在吃饱喝足,要感谢党(成语新编:断腿谢杖)。他还说只要国家一声令下,随时上战场。

绑架党?你以为党是傻逼吗,这些都是党当年玩剩下的,北上抗什么日,不知道大部队往西走?你以为拍破鼻子一脸是血死活牵着党的衣角扮演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的情感剧,党就不知道你在蹭戏?其实官方想说的是:大家都是出来演的,你他妈别抢戏啊,定稿剧本,圣上还没拿出来,你抢着演啥施琅,滚!

中国社会各阶层里,张雪峰属于低阶新晋,被老钱们看不起。但中国也没什么所谓老钱,真正的老钱是红色家族,用几千万人头换来的。中国“伪资产阶级”深知这一点,但他们已跑不了,就像洪教主的“豹胎易筋丸”,教主用药丸控制他们,还说“看你们生不如死,我正好有解药”。但这解药正好是毒药,吃了解药却相当于服毒……就是伪资产阶级的人生死循环。

当初梁晓声写过一本蜻蜓点水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但我很理解他,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恰恰不可以进行社会阶层分析,万一把真相说透了咋办?最近流行一个词叫“力工”,还有个词叫“力工梭哈”,刻划了没社会地位也不占有任何资源的劳动力低阶生存,最后颗粒无收。这些词就很可怕,像一个魔咒,很容易把沉睡的人民叫醒,在某种理论里沉睡且持续提供劳动力的人民是最好的资源,觉醒了就不好,他们会看清自己真实身份,啥?我不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而是人形电池,行走的肉矿……他们开始东想西想,思考自己的权利,找哪个部门索要,这就太糟糕了。所以真理部果断把“力工”“力工梭哈”这些词下架。

说起“力工”。我小时候在新疆,有一天兵站从沙漠那边给学校送来一个人,黑黑瘦瘦的,叫“万老师”,教化学的。但他有精神病,整天神神叨叨念着什么,一发病就在课桌之间架起木棍,命令学生们像马戏团一样走钢丝。学生们就借机起哄,翻窗逃课,跑出去跟维族孩子打架。

课没法上了,学校只好派他去砌土坯房。他是四川绵阳人,我父亲自然关照。他也只认我父亲,只要有我父亲在场,大概率不犯病。一来二去,知道他的父母被批斗时,狗崽子的他被勒令陪斗。生产队长偏爱一种批斗方式,在桌子之间架起扁担,让一家人边走钢丝边背诵毛主席语录,其中一个掉下或背不顺溜,就用扁担打屁股。小万背不顺溜也常掉下来,父母就常被打屁股。终于有一天,父亲受不了屈辱,跳河死了,母亲一病不起,也死了。

那年小万十六岁,疯了。他成绩很好,特别是数理化,但间歇性发作时见着扁担、木棍就要架起来练习走钢丝,嘴里念念叨叨,有时是毛主席语录,有时是化学公式……他一直帮生产队喂猪,没有工分,队上只管一顿饭。直到28岁,新疆来招人,队长趁机把他弄去建设边疆。他觉得养个疯子实在不划算,一天一顿饭也不划算。

在辽阔孤独的新疆,“万老师”没有家人,没有业余生活,每天就是砌土坯房,还帮着喂猪。他的“分栏混养法”让猪们疯狂生长,并向全疆推广。但学校没给他教师待遇,疯子不能有正常待遇,只管一日三餐,外加每月五元补贴。万老师并无怨言,除了间歇性发疯,是最优质的“力工”。

那天我爸找到学校,说“冬天来了,咱们发大肉(猪肉)和煤也考虑考虑万老师,他住的土坯房太冷,别冻死了”。校领导觉得也对,给他分配了半吨精煤。这可把万老师激动坏了,从小到大没拥有这么温暖的冬天。他把煤堆在土坯房里,在煤块之间架起长木条,前所未有的精神正常,一边走钢丝,一边对着我爸熟练背诵毛主席语录和化学分子式,证明他其实是可以康复的。春节时,他在土坯房里支起炉子烤肉,请我爸喝酒。酒过三巡,他郑重宣布,等完全康复,就找一个对象。

我爸大加鼓励……接下来连续几天暴雪,出不了门。大年初五,天色放晴,我爸踩着冰碴遛跶过去,万老师土坯房紧闭,我爸敲门“万老师,开门”,无人应,但闻到肉烤焦的味道。我爸觉得不对,一脚踹开房门,热浪扑面而来,像一座砖窑,我爸捂着鼻子冲进去,万老师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爸喊“万老师”,不回应。我爸抓住他的腿,摇了摇,啪,整条小腿掉了下来。

万老师一氧化碳中毒死了。连续五天,整个人被堆在土坯房里隐性燃烧的精煤慢慢烘烤,没有明火,就这么一点点把水分烤干。医生说,这叫闷烧,这叫热性干尸化。

“力工”万老师走了。他本想成为一个化学家,因为父母的成份,十六岁却成了精神病。他是免费长工,每天只管一顿饭,发配新疆后,没当成老师却去砌土坯房、喂猪。他没有家人、没有女朋友,刚迎来人生第一个温暖冬天,却梭哈了。

他没有真正的活过,统计他生命的并不是时间,而是每个月五元。

现在年轻人抱怨“力工”“力工梭哈”,但这工种只是过去的延续:万老师从小努力学习,努力走钢丝,讨生产队长喜欢,努力背诵毛主席语录,努力砌土坯房和养猪,想谈一个对象……现在年轻人努力考985,努力人生的钢丝,努力讨领导喜欢,努力爱国、还房贷和做项目,处一个女朋友。

有一种阶层是固定的,被压在金字塔下的砖,你再努力,也上不了一个台阶;有一种高墙是无形的,你再头铁,到最后,不过是鬼打墙。

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劳动改变不了命运,爱国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前段时间川普提高H1B签证门槛。为了对冲,我国降低门槛推出K签。刚激动观看了阅兵式和爱国电影《南京照相馆》的爱国者破防了,大骂汉奸政策:“现在没心情过国庆节了,找工作这么难,竟然引进外国人抢我们饭碗”,“我为国家奉献房贷、车贷、学费,却被啥没付出的洋垃圾整下岗”,“娶老婆那么难,又要被印度阿三抢资源”。

他们平时喊“国家的立场就是我的立场”,此时却呼吁上街游行。国家一度有些慌,反贼暗喜时机到了……别意淫,中国社会偶尔呈现出某种反噬,噬着噬着就会变成舔,舔着舔着就变成撒娇,他们很快调整跪姿,换个柔软部位适应铁拳,看看新闻联播,又还魂了。前两天日本人连获两个诺贝尔奖,有人反思中国的问题,刚被K签弄得黯然神伤的粉红们哗啦冲上来骂:你拿了日本爹多少钱,中国工业发达,生活便利,治安好,很快会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经济中心,到时全世界人才云集中国……

这就是中国社会基本盘的最直观表现。像一个精神病院。

所以我写不明白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这里也不存在什么社会,只存在一个大精神病院。你不是和人打交道,是和一群精神病打交道,不是分析社会,而是分析精神病,写来写去就很无趣。这么说也有些片面,因为还是有不少坚守常识的人和孤勇者,比如万润南,他是创办四通的富豪,社会高阶却坚守底线,放弃荣华富贵,最终客死他乡。四通桥也矗立过勇士彭立发。这些火种,是走出黑暗森林的前提……但放眼望去,整个社会体系苛律重赋、言路堵塞,失业的、补税的、断供的、破产的,大家心里压着一个大石头,人人活得都像罪犯,制度设置就要让你很容易成为罪犯。

大秦苛律重赋,修骊山陵时,七十万役工大部分都是刑徒,只有把大家尽可能弄成刑徒,才能榨取更多的劳力,你以为秦朝为什么能打败六国,就是依靠刑徒模式,举国都能调动成士兵。

刑徒没有社会。

火种哪堪飘摇。

李承鹏/文

俄罗斯与乌克兰——千年恩怨情仇

 【前言】

因为俄乌战争,而对俄罗斯的历史作了一些了解。在查寻资料时,发现此文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历史关系所作的叙述,与我所了解的基本相同,但是比较全面,详细,系统,故摘转于此,供有兴趣者一阅。此文发表于2020年3月19日,但作者不详。

至于我对俄罗斯的历史查寻,注重于俄国的沿革和战争方面,将另文讲述。

【正文】

公元7、8世纪,东斯拉夫人有两个准国家组织,以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及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斯拉维亚。862年,由于斯拉维落亚各部落为争夺权力而内战不休,使各部精疲力尽,于是邀请瓦良格人(即罗斯人)首领留里克治理各部,裁决纠纷。留里克在诺夫哥罗德登上王公宝座,建立了第一个罗斯王国,即留里克王朝。

879年,留里克去世,其子伊戈尔年幼,族亲奥列格继任王公,他率领亲兵队沿“瓦希商路”(从瓦里亚格到希腊之路)南征,占领斯摩棱斯克和波洛茨克等战略要地。882年,奥列格占领第聂伯河中游的基辅城,杀死阿斯科德和迪尔,把罗斯国的首都迁到基辅,开始了基辅罗斯公国时期,史称“基辅罗斯公国”。至911年,奥列格又征服了周围的斯拉夫人各部落公国和非斯拉夫人部落,形成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

基辅罗斯东征西讨,占领了今天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西部等大片领土,雄踞东欧。它的日耳曼统治者与当地的斯拉夫人同化,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东斯拉夫人的强国,语言为古俄语。它也是今天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的共同祖先。

而今日它们所有的恩恩怨怨,又都要从成吉思汗西征及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说起。
时间到了11世纪中期(北宋中期),基辅罗斯这个国家陷入了混战,一下子分裂成18个公国,这个时候,拉斯夫人也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白,即纯的意思;白俄罗斯人,即纯种俄罗斯人)3个支系。虽然说,处于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但这些国家都承认自己名义上属于基辅罗斯。但这三族的命运因为蒙古大军的入侵而出现了分水岭。

1236—1240年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开始了新一轮西征。在1240年,拔都率军占领基辅罗斯的首都基辅,城市被彻底摧毁。三年后,蒙古人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建立了金帐汗国,也被叫做钦察汗国。

随着时间流逝,钦察汗国的势力逐渐削弱,西边崛起的波兰-立陶宛同盟开始东侵,罗斯各国面临东西夹击。1362年,基辅公国被波兰-立陶宛王国所吞并,罗斯的土地分成东北、西北和西南三个部分,基辅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3大东斯拉夫民族支系。今天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土地大部分被占领。大批信仰天主教的波兰人进入乌克兰,与乌克兰罗斯人上层融合。乌克兰语也在这段时间从古俄语中分化出来,大致形成。

然后时间到了明中期到清初时,基辅公国的一个支流邦国——莫斯科公国则逐渐强大起来。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推翻了蒙古人对罗斯地区的统治。随后几十年,莫斯科公国东征西讨,成为庞大的封建国家——俄罗斯。

  • 小俄罗斯”的悲欢

16世纪初,俄罗斯成为新崛起的强大帝国,在对外关系上,除冷战时期,波兰几乎始终与俄罗斯为敌。如今的乌克兰东部曾长期在俄波两大民族的拉锯之下,爆发了无数次战争。1569年,卢布林联合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诞生,乌克兰沦为波兰-立陶宛王国治下的地区。波兰化和信仰天主教的乌克兰贵族与广大信仰东正教的乌克兰老百姓矛盾日趋激化。尤其是东部的乌克兰老百姓,目睹同源的俄罗斯日益强大,越来越亲俄。

1648年,乌克兰的哥萨克人不堪忍受波兰-立陶宛的统治,在乌克兰人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率领下起义,反对波兰的统治,一度控制几乎整个乌克兰。起义遭到波兰军镇压后,哥萨克人请求俄罗斯的保护。他致函沙俄政府,希望得到同样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的帮助。在信中,赫梅利尼茨基表示,乌克兰哥萨克愿意接受俄罗斯沙皇的领导。随后,在给沙皇的一系列的信件中,赫梅利尼茨基又多次表示愿意服从沙俄的领导。但沙俄政府反应谨慎,没有迅速给予答复。

1650年,沙俄与波兰之间的领土问题谈判破裂,沙俄决心援助乌克兰。1654年3月,乌克兰代表团在莫斯科觐见了俄国沙皇。随后,双方签订了《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基本条约》,亦称《三月条约》。自此东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与俄罗斯帝国正式合并。乌克兰在得到了高度的自治权力之后,与俄罗斯正式结盟,西部乌克兰则继续在波兰-立陶宛王国治下。俄乌之间的大联盟从此开始。

  • 矛盾的累积

1700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为了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爆发了“北方战争”。战争中,彼得一世强行征调了大批剽悍善战的乌克兰哥萨克人充当先锋敢死军,致使无数乌克兰人成为了炮灰,血洒战场。彼得还以战争为由,剥夺了乌克兰的地方自治权,企图将乌克兰彻底“俄罗斯化”,一系列的不义举动引起了乌克兰人的强烈不满。

1708年,乌克兰首领玛泽帕与瑞典结盟,寻求重获民族独立。闻听此讯,沙皇彼得大怒,派大军血洗了哥萨克营地,俄乌自此结下深仇。1709年,俄军在乌克兰境内彻底击败了瑞典军队,乌克兰的独立梦想破灭。随后,彼得大帝专门组成了小俄罗斯部,在乌推行全面俄罗斯化的殖民政策,按照俄罗斯的社会模式、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重新构建乌社会结构。

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后,更是以铁腕手段对内强化统治,对外扩张。东乌克兰地区成为俄罗斯的统治重点之一,原本引导俄军进入东乌克兰的哥萨克人,也在18世纪初因为不听话而遭到俄军的镇压,占据西乌克兰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在18世纪后期整个沦为了俄罗斯的附庸国。到18世纪末,俄罗斯伙同奥地利、普鲁士,瓜分了波兰-立陶宛的全部领土。整个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等地,都成为沙皇俄国的领地。

在这段时间里,所谓的乌克兰和乌克兰人,实际上本身已经有所分化。东部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已经100多年,基本把自己等同于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而西部乌克兰人在这100多年里是位于波兰-立陶宛王国内,他们的上层贵族信仰天主教,潜移默化影响整个民族。因此在俄罗斯吞并波兰后,西乌克兰地区就爆发了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之间的冲突。面对这种冲突,沙皇政府是一边倒的立场:镇压天主教,维护东正教。他们力图让整个乌克兰俄罗斯化,推行俄罗斯语的教育,并且对乌克兰语的出版物进行压制。

但这种单纯的强制压迫,不但不可能消除反抗与分离,反而激化了乌克兰民族与俄罗斯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一批乌克兰的知识分子开展了独立运动。乌克兰诗人、艺术家塔拉斯·舍甫琴科就是其中一例。他本是基辅的一个农奴,因为天赋过人,被主人送去圣彼得堡学习绘画。后来他在艺术家朋友帮助下赎回自由后,即参加了乌克兰民族主义协会,用诗歌号召乌克兰人脱离沙皇俄国。他的工作暴露后,被沙俄政府充军西伯利亚。可以说,俄乌之间完全合并没几年,两者的矛盾就开始凸显出来,而且在整个19世纪愈演愈烈。

  • 革命年代

1917年,深陷一战苦海的俄国先后爆发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沙皇被推翻。乌克兰民族独立主义者认为,这是天赐的独立时机。于是,他们建立了“中央拉达”(相当于国家议会)和“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然而此时的乌克兰,几股势力错综复杂地纠缠,乌克兰大草原很快沦为大混战的战场。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苦难的历程》等,都很生动地描绘出那个时代。在乌克兰这仅仅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的地盘上,独立主义者、德国傀儡、红军、白军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五大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真是眼花缭乱。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不久,布尔什维克也在东部建立了“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两国交兵。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抵挡不住苏俄红军的进攻,节节败退,基辅和大半个乌克兰被占领。他们只好投靠德国,引导德军攻入乌克兰,再次占领基辅。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条约》,乌克兰由德军占领。德军翻脸把中央拉达的一帮独立分子抓起来,扶持傀儡斯科罗帕斯基上台,称“乌克兰国”,实际是德军的粮仓。

大半年之后,德国战败投降,德军撤出乌克兰。于是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大员彼得留拉趁机起兵。他得到乌克兰独立主义者的热情支持,军队飞速扩张,所向披靡,直扑基辅。“乌克兰国”的首脑吓得逃亡外国,德国傀儡势力退出历史舞台。

第三次占领基辅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达到巅峰。但是这个共和国也是四面楚歌。北方有无政府主义者马赫诺的“乌克兰革命起义军”,西方、南方有保皇党白卫军的邓尼金、弗兰格尔部队,并且得到协约国支持。东方则是势不可挡的苏俄红军。这几股力量都不承认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很快,彼得留拉的军队连续遭到惨败。1919年2月,红军攻占基辅,彼得留拉退到西乌克兰地区。7月,白军邓尼金向红军发动大举进攻,占领乌克兰大部。彼得留拉趁二虎相争,第四次占领了基辅,可马上又被邓尼金一巴掌拍了出来。1919年底,红军击溃邓尼金,占领基辅和乌克兰大部,彼得留拉则出走波兰华沙,残部只能在乌克兰地区打游击。“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已经名存实亡。

此后彼得留拉贼心不死,又签署条约把大片领土割让给波兰,换取波兰出兵支持乌克兰独立。1920年,彼得留拉军、波兰军和弗兰格尔军同时进攻苏俄。5月,彼得留拉军第五次占领基辅,但6月就被斯大林打了出去,乌克兰再度落入红军之手。10月,波兰和苏俄签约停战,彼得留拉残部退入波兰后被缴械。随后,弗兰格尔军队也被红军歼灭。1921年,曾一度协助红军作战的无政府主义者马赫诺军队被红军歼灭。乌克兰的政治局面终于“五分归一统”。

彼得留拉的战斗没能实现乌克兰独立,却促使乌克兰继续分裂。得到协约国支持的波兰虽然抛弃了彼得留拉,却趁机吞并了乌克兰西部和白俄罗斯西部的领土。而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土,则仅仅包括东部乌克兰地区。1917年,沙俄发生“二月革命”,沙俄帝国解体。1917年底,东乌克兰地区建立苏维埃政。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签订和约。条约规定,苏俄被割去了近100万平方公里(包括乌克兰在内)的领土。苏俄失去了北方建立了革命政府的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失去了被称为俄国粮仓的乌克兰和盛产煤的南俄,加剧了苏俄粮食的短缺和煤的供应不足。尽管损失惨重,但苏俄也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1922年,苏联与德国魏玛政府签署了拉帕洛条约。两国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和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土和金钱之要求。1922年12月,东乌克兰作为第一批四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加入了新成立的苏联。另一边,亡国一百多年的波兰复国,占领了乌克兰西部,并与刚刚建国的苏俄爆发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苏俄先胜后败,西乌克兰大片领土被划归波兰。脍炙人口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

苏联和波兰对各自统治下的东、西乌克兰都实施了民族压迫和同化政策。苏联的政策导致并加剧了1932~1933年乌克兰大饥荒。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乌克兰人曾一度欢迎纳粹德国的占领,这从侧面体现了苏联时期的俄乌矛盾。1939年11月,二战爆发,波兰被分割占领。二战期间,乌克兰地区成为战争的重灾区,军民死伤惨重,物资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1954年2月,为庆祝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协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1986年,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的炉心融毁辐射外泄事件,造成严重后果。但当时官方开始时向世界和本国人民隐瞒事件真相,被国外媒体和核辐射检测部门揭露后,苏联的官僚意识受到广泛批评。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上台后,历史和现实积累的各种矛盾开始表面化,民族主义和民族独立倾向迅速抬头,全国政局开始急剧动荡,同时,乌克兰开始了其独立步伐。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结束了337年的和俄罗斯的结盟历史,成为一个独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