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中苏条约规定96年归还海参崴,俄竟毁约!


来源: 环球视线


中苏条约约定:1996年中国收回海参崴
2月15日,远东海参崴海域的炮声给前一日的浪漫情人节增添了恐怖的血色,也给久久未能抚平的吉林人乃至整个中国人的心头创伤撒了一把盐。按历史本来面貌,本应是在自己国家领海航行的中国货船,却阴差阳错地被俄国军舰击沉,七名失踪中国船员生死两茫茫。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俄方竟然宣布停止救援失踪的七名中国船员,并辩称“沉船责任在中方”,一副强盗的逻辑。对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辉紧急召见俄驻华大使,提出强烈不满,要求俄方继续全力搜救失踪的中国船员。
中苏条约规定96年归还海参崴,俄竟毁约!
中苏条约规定96年归还海参崴,俄竟毁约!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海参崴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但对于我们的先辈来说,海参崴就像香港、澳门一样,是我国的一个游子,也是吉林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昨晚,一个人在酒吧喝闷酒,邻座的几个酒客唠起了近日发生在海参崴海域的惨案。一人道:“大鼻子真有点欺人太甚,凭啥击沉中国货船?海参崴本来是咱吉林的,太郁闷了。”另一人接着道:“我的祖籍是海参崴,听我爷爷说,我太爷以上的许多先辈就住在海参崴,后来这个地方被老毛子占了,他们也变成俄国人了。”
听着他们的话,我的酒喝得实在过于苦涩,心中一阵阵酸楚。据我掌握的资料,在吉林省的图们、延吉、珲春、敦化、长春、吉林市等地区,许多家族的先辈都是海参崴人,长眠在曾是中华故土的异国他乡。在1945年“八一五”光复之前,吉林人还可以通过图们江自由出入海参崴走亲串友,以后海参崴就彻底与吉林人隔绝了直到今天。
海参崴对于吉林人来说,有着太多挥之不去的情结。海参崴距离吉林省的珲春市近在咫尺,仅有180公里。其最近的防川与日本海仅仅15公里之距,只差一步吉林省就变成了沿海省。我曾三次站在中、朝、俄三国交界的金三角防川我军瞭望塔上放眼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线的日本海就在眼前,成群的海鸥在海面上自由地翱翔。
中苏条约规定96年归还海参崴,俄竟毁约!
中苏条约规定96年归还海参崴,俄竟毁约!

海参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来自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1860年之前本为中国清朝吉林辖地。
在台湾海参崴是正式名称,而在中国大陆地图上这个城市的正式标注则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对俄文名字的音译。
海参崴在元代称“永明城”, 唐代渤海国时期属率宾府辖地。海参崴附近的波谢特湾,为元朝东北边区的对外贸易海港。元朝为加强同东海诸族的联系,开辟了西祥州至滨海永明城的东南驿道。1858年(清咸丰八年)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沙俄便迫不及待地把侵略魔爪伸向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1860年6月(清咸丰十年五月),沙俄军队悍然占领中国重要的港口海参崴,并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作为在远东进一步扩张的基地。同年11月,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约40万平方公里的吉林领土,海参崴也被划入俄国版图。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步发展成为有数十万人口的海滨城市,并建成军港。
海参崴,天然的不冻港,面积700平方公里,是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它濒临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中国称北海),是重要的军事要地,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第23空军的司令部设在这里。
海参崴是交通要塞,海陆空运输都很发达,距中国珲春市180公里。有直达莫斯科的铁路线,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海参崴是海员城、渔业城、商业城,市内有海洋渔业集团公司、船舶制造厂、工具厂、肉联厂、糖果厂、牛奶厂等。海参崴又是文化城市,市内有远东大学、工艺大学、海军学校、综合技术学校、医科大学、艺术学院等。 被称为世界十二大奇迹之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就在这里,它全长9288公里,是联接欧亚文明的纽带。
根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海参崴约有591,800人。
斯大林统治期间,城内的几十万中国满族、汉族几乎全被杀或强制迁移,后迁至的朝鲜人也被全部迁走。
1958年至1991年间,苏联当局规定只有苏联人方可到访该城市及居住,而且需从当局取得许可证方可进入。在苏联把此城完全对外封锁前,该地有不少中国人及朝鲜人居住。
当年满清王朝出卖海参崴,激起了国人的愤怒。许多人尤其是居住在海参崴的中国同胞不但痛恨沙俄,从此也开始痛恨满清王朝。但从此,他们只能做沙俄的臣民。
中国有人要求收复海参崴吗?有,孙中山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当年外蒙古闹独立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将愤怒发泄到沙俄身上,申明要组织30万大军,收复外蒙古,“这个30万军失败了,要再组织一个30万军,直到收复海参崴为止”。孙中山先生把革命的最高目标定为收复海参崴,足见国家统一在孙中山革命中的意义。可惜,孙先生有生之年未能收复失土,而且至今仍未能收回。
当年的国民政府力主收复海参崴,1945年2月抗战胜利前夜在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时,国民政府代表同时提出收回大连、海参崴、克叶群岛等地的主权。斯大林立刻威胁,如果中国坚决收回领土,苏联将推翻中国政府。国民政府代表马上回答,如果苏联这样做,中国将加入西方同盟,并允许美国军队进入中苏边境。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中苏加盟条约”,苏联终于同意中国收回大连、旅顺,和满洲铁路(1946年),并达成协议,50年以后中国收回海参崴。
按照约定 1996年,中国应该收回海参崴。苏俄出尔反尔,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政府签订中俄条约,确认海参崴等地方属于俄罗斯,中国大陆官方对海参崴用俄文音译:符拉迪沃斯托克。不过,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依旧称呼海参崴。
2009年2月15日,远东海参崴海域的炮声给前一日的浪漫情人节增添了恐怖的血色,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海参崴、伯力、尼布楚、庙街、外兴安岭、库页岛、外东北这些中国地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但对于我们的先辈来说,海参崴就像香港、澳门一样,是我国的一个游子,也是吉林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海参崴距离吉林省的珲春市近在咫尺,仅有180公里。其最近的防川与日本海仅仅15公里之距,只差一步吉林省就变成了沿海省。
海参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来自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在元代称“永明城”, 唐代渤海国时期属率宾府辖地。海参崴附近的波谢特湾,为元朝东北边区的对外贸易海港。元朝为加强同东海诸族的联系,开辟了西祥州至滨海永明城的东南驿道。1858年(清咸丰八年)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海参崴也就被“共管”了!但到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后,“共管”也被取消了,海参崴成了沙俄的领土,被改了一个对中国极具侮辱性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中国失去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约40万平方公里的吉林领土,海参崴也被划入俄国版图。根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海参崴约有591,800人。斯大林统治期间,城内的几十万中国满族、汉族几乎全被杀或强制迁移,后迁至的朝鲜人也被全部迁走。
海参崴,天然的不冻港,交通要塞,海陆空运输都很发达,面积700平方公里,是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它濒临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中国称北海),是重要的军事要地,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第23空军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中国有人要求收复海参崴吗?有,孙中山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当年外蒙古闹独立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将愤怒发泄到沙俄身上,申明要组织30万大军,收复外蒙古,“这个30万军失败了,要再组织一个30万军,直到收复海参崴为止”。孙中山先生把革命的最高目标定为收复海参崴,足见国家统一在孙中山革命中的意义。可惜,孙先生有生之年未能收复失土,而且至今仍未能收回。
另一个想收复海参崴的是蒋介石,当年的国民政府力主收复海参崴,1945年2月抗战胜利前夜在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时,国民政府代表同时提出收回大连、海参崴、克叶群岛(库页岛)等地的主权。斯大林立刻威胁,如果中国坚决收回领土,苏联将推翻中国政府。国民政府代表马上回答,如果苏联这样做,中国将加入西方同盟,并允许美国军队进入中苏边境。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中苏同盟条约”,苏联终于同意中国收回大连、旅顺,和满洲铁路(1946年),并达成协议,50年以后中国收回六十四屯和海参崴。也就是说:1995年海參崴應該已經歸還中國了才是, 比香港回歸還要早上二年!缅甸被清朝割让的土地,国民政府也是力主要收回的。
民国时期,海军名将林建章率中国海陆军进驻了海参崴和黑龙江入海口庙街.其它陆军与联军(含日美)也进入西伯利亚,收编及迁返奥匈帝国的捷克军团,列宁迫于压力,宣告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并全部归还中国的150万平方公里领土!
中国收复海参崴的第三条理由是:大量中国文物目前列于海参崴博物馆,只有收复它,这些文物才可能被收回。众所周知的明朝永宁寺碑、清朝吴大徽所立的兴凯湖堪界纪事铜柱都陈列于此!何时这些东西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啊!在中国民间不断有声音抗议当年俄国强占海参崴。不过,在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代表中国正式透过官方文件,承认海参崴及邻近远东地区“永远”不再为中国的领土。
当中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条约》,主动放弃了索回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权利后,中国的新领导人向俄国表示要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后,中国满以为俄国会答应签订《友好条约》后,俄国会给中国修建“安大线”输油管道,但最后却在海参崴附近要修通往日本的泰纳线。如果还没有签订《五·一六协定》,如果中俄对海参崴、纳霍德卡的主权归属仍有争执,俄国人还敢在“能源合作”等诸多问题上,不顾及中国这个“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要求,作出不利于中国,而有利日本的决定吗???



真相: 中国反日游行出现对中共不满标语和口号

真相: 中国反日游行出现对中共不满标语和口号:
反日活动在高层各派系都有某种图谋,而民众也有各自的目的,许多各党派异议人士、维权人士都会认为,中共对内野蛮残暴,对外软弱可欺,这样的执政党不是人民所期望的,应该推翻,许多被强拆、强征民众会认为,家园和耕地都守不住,还守什么钓鱼岛呢。目前,从游行中的口号和标语中已有所反映。他认为,要解决好钓鱼岛问题,必须先解决中共独裁统治问题,持续不断的反日运动,很可能会演化成一场推翻中共的反共运动。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庆长琉球之役



庆长琉球之役
Location Ryukyu Islands.png
琉球国辖境及其位置
日期:庆长十四年(1609年)三月初七 — 四月初五
地点:琉球群岛中北部
结果:萨摩藩胜利,琉球成为萨摩藩的附庸国
参战方
Japanese Crest maru ni jyuji.svg 萨摩藩
Hidari mitsudomoe.svg 琉球国
指挥官和领导者
桦山久高
平田增宗
肝付兼笃
北乡久武
种子岛六郎右卫门
尚宁王
郑迵
马良弼
毛继祖
向克祉 
向德深
山崎二休
兵力
3,000人4,000人?
伤亡与损失
100~200人[1][2]不明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薩摩侵入
琉球征伐
假名さつましんにゅう
りゅうきゅうせいばつ
平文式罗马字Satsuma Shinnyū
Ryūkyū Seibatsu
庆长琉球之役[3]又称萨摩侵入[4]岛津侵入琉球征伐琉日战争己酉倭乱己酉萨摩之乱等,指的是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国的事件。这次战役使琉球成为萨摩藩的附庸国,直到1879年琉球国被大日本帝国吞并为止。

目录

  [隐藏

[编辑]背景

琉球国金丸世主书状,1471年
琉球国处在中国日本之间,是海上贸易的交通要道。根据《中山世谱》的记载,琉球除同中国有朝贡贸易之外,还与日本朝鲜安南,以及暹罗佛大泥巡达三佛齐爪哇苏门答腊满剌加占城吕宋等南洋国家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并从中获得了巨额利润。[5]
琉球也在很早就与日本的萨摩保持有着官方的贸易往来。虽然和泉也有与琉球往来,但是在日本,萨摩几乎垄断了对琉球的贸易。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里至今仍保存著1471年琉球国王尚圆萨摩守护岛津立久的官方书信。尚圆自称“金丸世主”(世主是琉球国王的尊称),其书信的内容可以看出,琉球与萨摩的关系是对等的。但是萨摩单方面地将琉球与萨摩的对等贸易当作了朝贡1441年,室町幕府的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教宣布将琉球赐予萨摩守护岛津忠国,并且在萨摩设置琉球奉行一职,史称嘉吉附庸事件[6]

[编辑]丰臣秀吉对琉球的野心

16世纪,由于倭寇的原因导致日本和明朝的关系恶化,明朝限制对日本的贸易,日本只得通过琉球为中介进行中转贸易。与此同时,日本正处于动乱的战国时代,诸大名急需从对外扩张中获取利益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不少大名对离日本最近的琉球抱有野心。[7]
1582年龟井兹矩羽柴秀吉(即后来的丰臣秀吉)中国大返还之际立下了功劳,被羽柴秀吉授予琉求守的官位。龟井兹矩也得到了丰臣秀吉攻打琉球的许可。但这侵犯了萨摩岛津氏的利益,因此在九州征伐岛津氏向丰臣秀吉臣服之后,龟井兹矩的官位被改为武藏守。[8]
1588年8月,萨摩大名岛津义弘前往京都谒见丰臣秀吉时,秀吉曾表示他有臣服琉球之意。同年末,岛津义弘遣大慈寺龙雪和尚前往琉球,要求琉球前来朝贡。次年,丰臣秀吉亦遣使赴琉,命令琉球向他朝贡,否则出兵征讨。初登王位的尚宁王不想得罪强邻,遂遣使赴萨摩,致方物修好。岛津偕琉球使者入京都,秀吉大喜。1591年,岛津义弘致书尚宁王,称丰臣秀吉计划出兵朝鲜,命令琉球在明年二月前,将7500人十个月的粮食运至萨摩的坊津,然后设法运往朝鲜。尚宁王接受了亲明派三司官郑迵(谢名亲方利山)的意见,拒绝了萨摩的要求。丰臣秀吉得知此事,大为光火,致书威胁尚宁王:“我自卑贱膺运兴,以威武定日本,六十余州既入掌中,至远近无不共朝贺。然尔琉球国,自拥弹丸之地,恃险远未聘贡。故今特告乃尔,我将明春伐朝鲜,尔宜率兵相会。若不用命时,先屠乃国,玉石俱焚之。”琉球国不仅不予回应,[9]反而派人秘密将日本将入侵朝鲜之事告诉了明朝。[10]最终双方都达成妥协,琉球被迫于1593年派遣绫船,将一半的粮草送至萨摩,并反复强调琉球无法征得更多粮草;[11]岛津义弘则上书丰臣秀吉,称“琉兵不善征战”,并承诺愿为琉球国“代为垫付”剩余的粮草。

[编辑]与德川家康的交恶

1600年德川家康关原之战中取得了日本的统治权。1602年,一艘琉球的进贡船遭遇风暴,飘到了日本仙台藩境内。德川家康于次年将船员送往萨摩藩,辗转送回琉球,并数次通过萨摩藩,表示希望琉球派遣谢恩使来日本,但都遭到琉球的断然拒绝。1606年中国册封使来到琉球,德川家康又要求琉球帮助日本与明朝交涉,重启明日贸易,但最终也不了了之。这使德川家康非常愤怒,于同年的阴历八月通过奏者番山口直友向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岛津忠恒)送出书信,其内容表示了他对琉球的不满,并有征讨琉球的意图。[11][12]岛津家久便以此为依据,于九月初六发布“琉球渡海之军众御法度之条条”,积极为攻打琉球做准备。虽然十一月二十三日幕府老中本多正纯向岛津家久表示攻打琉球没有意义,但岛津氏依然决定攻打琉球。[11]

[编辑]萨摩藩入侵琉球

[编辑]出兵

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岛津家久以桦山权左卫门尉久高[13]为大将,平田太郎左卫门尉增宗[14]为副将,专兵器者平田民部左卫门尉、长谷场十郎兵卫尉、儿玉四郎兵卫尉等人,兵力总计三千余人,分乘兵船一百余艘,于三月初一在山川港集结。岛津义弘、岛津家久父子二人骑马来到山川湾,亲自指挥兵船的集结。三月初四寅时,在岛津氏父子祭拜岛津氏的祖神之后,远征队便扬帆驶向琉球。[15]岛津家久曾要求漂流到日本的琉球人牛助春(我那霸亲云上秀昌)作为向导,但遭到牛助春的断然拒绝。[16]
根据萨摩方面的记载,萨摩方面的远征队原定人数为1500人,实际派出人数为3000人。萨摩军队由鹿儿岛众(家久的属下)、加治木众(义弘的属下)、国分众(义久的属下)联合派出,其总大将桦山久高属于鹿儿岛众、副将平田增宗属于国分众。后来家臣肝付氏派出八十余人、种子岛氏派出数十人、北乡氏派出一百二十余人。吐噶喇群岛的海贼七岛众也派出20名头立(船头)和250名海贼,担任萨摩军队的向导。由此看出,萨摩方面的军队实际上是混合军。[17][18]但是由于萨摩军队装备了先进的铁炮,而琉球又是非武装国家,因此萨摩军队在军事上反而拥有优势。

[编辑]登陆奄美大岛

萨摩军于初四的深夜登陆口永良部岛,初六出发,驶向奄美大岛。途中因遭遇风暴,而吹散为三支队伍。总大将桦山久高与七岛众的五艘船在奄美大岛笠利湾津代凑(今奄美市笠利町手花部的津代地区)登陆;副大将平田增宗率大部分武士在于同月七日申时在笠利湾的深江浦登陆;另有鹿儿岛众的武士在奄美大岛西南的西间切(今大岛郡宇检村宇检)登陆。[17]
根据高山众之一市来孙兵卫(市来家元)所写的《琉球渡海日日记》记载,在深江浦登陆的萨摩军向八里之道进攻,没有受到任何军事抵抗。[19]奄美大岛的酋长对登陆的萨摩军队反而非常友善,笠利首里大屋子为转屋喜内首里大屋子茂手樽等酋长,为萨摩军队提供了物资补给。[20]而在另一方面,奄美大岛的大亲(琉球王府任命的奄美大岛最高首领)在津代凑建立栅栏堡垒,组织3000人抵御萨摩军的进攻。副大将平田增宗欲率部支援桦山久高部,但桦山认为没有必要,拒绝了平田的支援。萨摩军使用铁炮击毁栅栏,岛民大惧逃散,大亲被俘虏。萨摩军迅速占领了奄美大岛。[17][21]
十二日,萨军留下肝付兼笃及其所率肝付氏家臣八十余人留守大岛,其余人离开大岛,到达大和滨,十六日到达西古见,等候顺风的到来。二十日卯时出发,驶向德之岛。[19]
与此同时,部分琉球商人从萨摩归来,向首里王府禀报了萨摩入侵之事。尚宁王派遣天龙寺以文长老前去向萨摩军求和,但不知何故,未遇到萨摩军。

[编辑]德之岛的战事

萨摩军队使用的武器——铁炮
十七日,13艘萨摩先遣队分别到达德之岛的各个港口。德之岛的岛民英勇抵抗,但很快被击败。[19]这是萨摩军队遭到了最大规模战斗。2艘萨摩船到达かなぐま,但未遭遇抵抗。另有8艘船只飘到湾屋(今天城町),遭到1000人的包围。萨摩军弃船登岸,使用铁炮进行猛烈攻击,杀死50人。此外,还有3艘萨摩船飘到了德之岛秋德港。岛上的首领佐武良兼掟思吴良兼二人(史称掟兄弟),率领百姓手持棍棒,英勇迎击萨军,萨军一度被击退。但萨军的狙击手庄内丹后守瞄准了佐武良兼掟(掟兄)将其射杀,局势得到逆转。思吴良兼率众杀入敌阵英勇战死,[22]其他百姓则在首里王府平等所役人向洪基(与那原亲云上朝智)[23]的率领下逃入山中。[19][24]
廿一日,桦山久高先率10艘船出发,其目的地是冲永良部岛。其他驻守德之岛的萨军,则在对该岛山上进行一番扫荡之后,活捉向洪基,[25][19][24]等待顺风的到来。廿四日巳时,剩余的萨军出发,并于该日的日落时分到达冲永良部岛,与桦山久高会合,彻夜驶向冲绳本岛

[编辑]登陆冲绳本岛

那霸港的卫城——三重城
而此时身在首里城尚宁王也得知了此事,决定派遣三司官之一马良弼(名护亲方良丰)、西来院菊隐长老、茶人喜安入道(日本人)等前往冲绳本岛北部的今归仁。关于这次出行,各个史料的记载是相互矛盾的。《喜安日记》记载这是一次和平谈判的使团,在廿六日辰时出发,廿七日到达今归仁与萨军谈判,马良弼留在萨摩军中充当人质。[26]然而在《历代宝案》收录有一份当时尚宁王给明朝朝廷的奏折,内容却称尚宁在三月廿日派遣马良弼率一千余人前往今归仁防御,并在廿六日中萨军的诱敌深入之计,大败被俘。[27]至于哪一种史料记载正确,目前学界尚存在争论。
廿五日酉时过后,萨摩军队在今归仁的运天港登陆。廿七日,萨摩兵临今归仁城下,驻守今归仁的北山监守向克祉(今归仁按司朝容)在这次事件中身亡。[28]萨摩军洗劫了城池,并放火烧毁该城。[19]廿九日清晨,萨摩船队携菊隐喜安等人离开运天港,酉时停泊读谷山大湾,亥时到达牧港。萨摩军释放了菊隐、喜安等人,让他们回到首里城。[19][26]萨摩兵分两路,一路从陆路进攻首里城,另一路从水路进攻那霸港。
四月初一,平田增宗率萨摩水军到达那霸港。三司官郑迵(谢名亲方利山)、代理三司官毛继祖(丰见城亲方盛续)率三千人,据守那霸港以北的三重城、以南的屋良座森城两大卫城,使用大炮和飞石火矢向萨摩军发起猛烈地夹击。[21]萨摩军听说琉球在那霸港安装了铁索等防御器械,大为恐慌。[29]萨摩水军受到重创,损失极为惨重,不得不停止攻击,寻找周围可以攻击的地点。[27][30]

[编辑]琉球的战败、尚宁王的投降

首里城的正殿
桦山久高率萨摩的陆军直逼首里城的消息传到首里王府,尚宁王再次派遣和谈使团,要求与萨摩谈判。萨摩同意了这个要求,双方约定在那霸港附近的亲见世和谈。此次琉球方面的代表为摄政尚宏(具志头王子朝盛)、马良弼(名护亲方良丰)、毛凤仪(池城亲方安赖)、毛继祖(丰见城亲方盛续)、江栖荣真喜安津见等人,萨摩方面的代表为大慈寺龙云市来织部村尾笑栖。桦山久高、平田增宗都没有在谈判桌上露面。
与此同时,桦山久高部逼近首里城。琉球派遣向德深(越来亲方朝首)[31]为大将,率一百余名武士前往阻击桦山久高部,在太平桥(位于今那霸市首里平良町)附近阻击萨军。萨军的铁炮铺天盖地地向琉军打来,城间锁子亲云上盛增翁寄松(城间亲方盛久)的长子)[32]左腹中弹,被砍下了首级。琉军大败,争先恐后地逃回首里城。[26]
太平桥是通往首里城交通要道。太平桥的失陷令琉球军陷入恐慌,萨摩水军绕到那霸港东北面防御薄弱的地方,使用铁炮发动猛烈攻击,以迂回的战术袭击那霸港。这个地方是卫城的炮台无法打到的,琉球军战败,那霸港失陷。毛继祖率残部退往首里城。[27]郑迵也率部向首里城方向撤退,途经久米村时组织残部,与萨摩军队再战。双方大战三天三夜,郑迵战败,在逃亡途中被七岛众的小松助四郎擒获。[21]
萨摩水军登陆并且与陆军会合。为了报复琉球,在那霸港烧杀抢劫,随后向首里城进发,途中烧毁了浦添城龙福寺[26]喜安亲眼看见上之绫门下之绫门全是萨摩的武士,他们来到首里城之下,大有沿着绫门大道攻入城中之势。[26]首里王府的御典药山崎二休,以日本僧兵的装束出现在首里城城西欢会门的城橹上,奋勇抗击法元贰右卫门部的进攻,迫其撤退。[33][34]但在首里城的其他地方情景却完全不同,琉球的众将畏惧萨摩,而且城内风传琉球已经在那霸向萨摩投降,军心大乱。市来织部村尾笑栖两只部队在进军途中没有遭到任何抵抗,便到达首里城下。为了迫使尚宁王投降,萨摩军队在首里城附近大肆破坏掳掠,闻得大君御殿、丰见城殿内毛继祖的府邸)、仙福庵以及周围的许多民宅遭到萨摩足轻众(下级武士)的洗劫并且焚毁。喜安在其日记中感叹道:“有如家家日记,代代文书,七珍万宝,尽失无遗。”[26]
首里城地图
同月初二,尚宁王向萨摩表示希望投降。萨摩方面表示接受投降并制止了掳掠行为。次日,尚宁王派遣尚丰(佐敷王子朝昌)为代表,先向萨摩投降;自己则收拾行装,准备亲自向萨摩投降。三司官向里瑞(浦添亲方朝师)的儿子真大和、百千代、真かる三兄弟[35]不愿投降,率领二十余人用绳索吊下,离开了首里城。[26] 他们受到萨摩加治木众的追击,在识名原全部被杀。由于三兄弟的拼死战斗,萨摩方面的法元贰右卫门重伤,梅北照存坊被杀。[36]初四,尚宁王离开了宫殿,暂时居住在名护殿内马良弼的家)。初五,桦山久高率萨摩军队进入首里城,八日开始将城中的宝物列成目录“城内之荷物御改”,并于十二日至十三日期间完成。十六日,尚宁王到达崇元寺,与桦山久高平田增宗会面。五月十五,萨摩军将马良弼、毛继祖留下管理首里城,同时俘虏琉球王尚宁王和王子、官员一百余人撤兵回国。琉球百姓争相来到那霸港,哭送尚宁王一行离开。[26]

[编辑]后续事件

[编辑]尚宁王的江户之行

琉球国王尚宁等琉球王族和官员,于同年五月十六日跟随岛津家久离开鹿儿岛城,七月廿日到达京都,八月六日到达骏府城。十四日,岛津家久携尚宁,同右兵卫督尾张义直、常陆介纪伊赖宣一起面见了德川家康[37]尚宁向德川家康进献方物。德川家康大喜,承认了尚宁王对琉球的统治权,邀请尚宁王一起观看猿乐。此后,尚宁王一行又随岛津家久前往江户,面见征夷大将军德川秀忠。廿四日,摄政尚宏在途中病死,葬于骏河;廿五日,一行到达江户,受到德川秀忠的款待。[38]此后,尚宁王一行又与岛津家久回到鹿儿岛城。

[编辑]明朝的反应

萨摩藩希望假借琉球的名义同明朝进行朝贡贸易。因此就在此战发生的这年冬季,琉球使臣毛凤仪(池城亲方安赖)、金应魁(具志亲云上)奉岛津家久之命,以进贡为名义来到福州柔远驿。但二人秘密将尚宁王的奏折交给福建巡抚陈子贞,报告了萨摩藩入侵琉球之事,希望明朝向日本交涉。陈子贞迅速将此事上报明廷。[39]明廷于次年七月得知此事,万历帝降旨暂缓贡期。[40]此外,另有身在鹿儿岛城的三司官郑迵所写的密函一封,由长崎商人带往中国,内容是要求明朝皇帝讨伐日本;但被金应魁以一百金重金收购。此密函被金应魁隐藏,未让明朝皇帝得知。[41]

[编辑]掟十五条的签订

1611年,尚宁王君臣在鹿儿岛被迫与萨摩签订《掟十五条》(掟十五ヶ条)。其内容为:[42]
  1. 无萨摩命令,禁止与中国进行朝贡贸易。
  2. 禁止琉球向日本的其他派遣贸易船。
  3. 未经萨摩许可,不得与日本其他藩商人进行贸易。
  4. 不可将琉球人贩卖到其他藩。
  5. 不得架空三司官权力任命其他人。
  6. 无官职者剥夺其所领的知行(即地头)。
  7. 不准授予祝女地头。
  8. 禁止奴隶。
  9. 禁止多建寺院。
  10. 年贡、其他贡品,需按萨摩奉行的规定进行取纳。
  11. 必须使用日本的度量衡
  12. 町人百姓等若对税收等有异议,或者遇上无理之事需要进行申诉者,应向萨摩藩申诉。
  13. 禁止喧哗争吵。
  14. 禁止强买强卖。
  15. 禁止赌博等违背人道的行为。
琉球君臣都在条约上签字,承认琉球是萨摩的藩属国,君臣发誓永远忠于岛津氏。唯独郑迵认为这是剥夺了琉球独立自主的权利,坚决拒绝签字,并厉声斥骂岛津家久,遭到萨摩藩的处死。奄美群岛被割让给了萨摩藩,成为了萨摩藩岛津氏的藏入地
庆长十六年(1611年)十二月十五日,尚宁王一行被萨摩藩释放归国。此时尚宁王已经离开了琉球达三年之久。为了表示对琉球的友善,岛津家久特意将岛津龙伯的遗物长光左文字胁差[43]赠送给尚宁王作为礼物。[44]

[编辑]影响

萨摩藩制琉球群岛地图,1781年
庆长琉球之役对琉球的影响非常深远,琉球至此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变成萨摩藩的附庸国,成为半独立状态。萨摩藩在琉球设立在番奉行所,由本田伊贺守出任第一任在番奉行,监视琉球的行政。又派遣阿多氏在琉球重新划分地界,征收税收。[45]八重山群岛人头税便是此时开始征收的。在番奉行所成为了凌驾于三司官之上的特权机构,有时候也成为琉球官员间斗争的工具。例如1667年北谷惠祖事件1734年平敷屋友寄事件1858年牧志恩河事件,都有在番奉行所的插足。
祝女等宗教势力被萨摩藩打压。在尚丰王时期,祝女给国王授予神号的传统被禁止。1636年尚丰王对萨摩藩的外交称谓从“琉球国中山王尚丰”降格为“琉球国司尚丰公”,直到1712年才被同意恢复“中山王”称号。[46]琉球也不得不奉行江户幕府的锁国政策、对吉利支丹(基督徒)的镇压政策以及对伴天连(传教士)的驱逐政策。
萨摩藩入侵琉球的本意是希望通过琉球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但在1612年,浙江总兵官杨崇业侦知日本灭琉球之后,日本人假借琉球的名义与明朝贸易的事实,建议明朝廷禁止琉球入贡。明廷接受了这个建议。[47]萨摩藩通过琉球与明朝进行贸易的计划搁浅,向琉球施加了压力,因此琉球向明朝请求朝贡,得到了明朝的十年一贡的准许。琉球一再要求增加向明朝的朝贡次数,年年向明朝派遣进贡使,但一直被福建方面以遵守朝命为由拒绝贸易。[48]直到1623年天启三年),明廷才批准琉球五年一贡,但二年一贡的旧制一直未被批准,而琉球却坚持年年都向明朝派遣进贡使。[49]
琉球对中国朝贡贸易的所得亦遭到了萨摩藩的剥削。其与朝鲜安南南洋诸国以及日本其他的贸易被萨摩藩禁止,自此陷入了财政困难的处境之中。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对中国的朝贡贸易以及对萨摩藩下属的度佳喇岛(今鹿儿岛县宝岛)贸易所得。[50]每次琉球向中国派遣进贡船、以及进贡船归国、册封使来港等等外交大事,都要遣使向萨摩藩通报。而萨摩藩、江户幕府发生主君更替,以及萨摩藩、江户幕府的公子出生、元服和嫁娶,等大事的时候,都要向日本派遣使者。日本发生大灾难时,琉球也要遣使慰问。琉球每年还要向萨摩派遣年头使庆祝新年。琉球对外贸易的文书依然是汉语文言文(除对日本外),但国内发布政令的文字,则被迫由汉语文言文改为日语候文(相当于日语的文言文)。

[编辑]备考

由于战后琉球沦为萨摩藩的附庸国,因此庆长琉球之役的经过在琉球国的三部官方史料《中山世鉴》、《中山世谱》、《球阳记事》中的记载都极为简略。例如整部《中山世谱》中记载仅为四处,分别是正卷卷七的万历三十七年条、[51]万历三十九年条[52]、正卷七最后的“附”[50]以及附卷卷一的万历三十七年条,[53]官方史书基本都是非常简略地说琉球弱小向萨摩投降,并将战争的罪责全部推在郑迵一个人身上。《球阳记事》仅在附卷部分对琉球抵抗萨摩入侵的情况有记载。因此琉球官方的史料较为匮乏。目前最常参考的史料是两部写于同一时代的军记物语,分别为随军萨摩武士市来孙兵卫所著的《琉球渡海日日记》,以及尚宁王侍从喜安所著的《喜安日记》。此外,《岛津家家谱》、《桦山家家谱》、《通航一览》等日本史料,以及一些散见于琉球士族家谱的记载也是重要来源。《历代宝案》中也有数篇关于此次战役的记载。《明史》、《明实录》中也有相关记载。

[编辑]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