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从枳壳和枳实开始的代代橘历史

 邱辰

最早的时候历史上并没有酸橙这种说法,古人们习惯将这些长得差不多的家伙称为“枳”、“橘”或者“橙”,其中固然有区别,但这种区别对于连插图都难得一见的古人来说显然是十分混乱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找到酸橙的存在。

准确的说,代代橘属于酸橙,属于芸香科、柑橘属的一种小乔木,在酸橙家族中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了。

这倒不是说它长得有多丑或者名字有多奇怪……虽然的确也很奇特,但更重要的是,和其他许多新晋杂交出的品种不同,作为一个酸橙家族中的“前辈”,代代橘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有名有姓的存在。

代代橘

受限于技术水平和时代局限,古人对于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通常都比较粗糙,柑橘家族作为一个放在现在都能让大半人搞不清楚家庭伦理关系的复杂家族,放在古代自然也是难以区分的。

最早的时候历史上并没有酸橙这种说法,古人们习惯将这些长得差不多的家伙称为“枳”、“橘”或者“橙”,其中固然有区别,但这种区别对于连插图都难得一见的古人来说显然是十分混乱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找到酸橙的存在。

柑橘家族中最出名的两种中药,便是“枳实”和“枳壳”了,两者并不是同一时期出现的,“枳实”出现得最早,于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它的描述,而“枳壳”是直到北宋时期的《开宝本草》中才留下了它的记录。

枳实

其后的许多草本文献都一致认为,无论是“枳实”还是“枳壳”,其实都来源于同一种芸香科植物,只是加工阶段的不同使得它们名称不同罢了,比如“枳实”一般指的就是某芸香科植物幼果加工成的药物,而“枳壳”则被认为是将近成熟的果实加工成的药物。

枳壳

然而具体两者是来源于哪一种芸香科植物,这个就不好说了。

根据《中药志》记载,五十年代市场上出售的枳实和枳壳其来源植物之多,简直让人头疼,其中有香圆、有枸桔、有甜橙、有柚……同样也有酸橙!

中国园艺学家毛宗良老先生在三十年代的时候就对四川柑橘的栽培情况进行过调查,发现其中“酸橙变种颇多,江津所产者,悉为药用,该地特名为枳壳。”,意思是在江津,酸橙被普遍认为是枳壳的原植物,然而事实上不止四川江津一带,当时四川綦江、江津以及江西的清江、新干、新余等地都直接将酸橙称作了枳壳。

如此也就进一步引出了一个疑问:

无论是“枳壳”还是“枳实”,从字面意思上就不难看出,想表露的意思是“枳”的壳或者“实”!

——难道在古人的观念中,酸橙就是枳?枳就是酸橙?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古人自己也没搞清楚,各个地方,各个人,都有各自的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酸橙确实是被算在了枳里面,但古代的“枳”并不完全代表酸橙。

早在先秦时期枳这个词语就已经出现在了典籍上,那时候的“枳”和我们如今所说的枳可是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如今所说的枳,是芸香科,枳属的枳,别名枸桔,而在古人们看来,枳和枸桔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枸桔最早出现在《橘录》上,但要说将两者区分得最清晰的还要看中国自古以来公认的集草本学之大成的《本草纲目》中对于两者的描述。

在《本草纲目》卷36木部的灌木中,李时珍将枳和枸桔仔细分为了两类,其中“(枳)子名枳实、枳壳”且“木如橘而小,叶如橙多刺。

而枸桔这是“枸桔树叶与橘同,但干多刺,结实大如弹丸,形如枳实而壳薄不香,人家多收种为藩篱,亦或收小实伪枳实及青橘皮售之,不可不辨。

《本草纲目》明代刊本中,这两条说明下都有对应的配图,其中枳为单身复叶,枸桔则为三小叶复叶,区别十分明显。

而现代植物学中的枳就是三小叶复叶,所以可以认为古代的枸桔指的就是如今的枳。

现代植物学分类中的枳

那么古代的枳又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本草纲目》卷30果部中对于橙的描述:“实似柚而香,叶有两刻缺如两段

枳叶是:“有两刻缺如两段。

显然,这里的枳指的便是橙!

而“橙”这个字在古代同样代表了多种水果,不过按照李时珍生活的时间段来看,明清时期,“橙”普遍代表的便是甜橙、香橙以及酸橙!

于是再结合上《植物名实图考》中对于枳的描述:“橘之酸酢者。”,几乎已经可以认定,古代的枳指的就是酸橙!

当然,事情到这里显然还没结束,虽说古人们普遍将“枳”认作酸橙,但也有不普遍的时候……

比方说《韩非子·外储说左》中就提到:“树枳,棘者,成而刺人。”这里便是将枳和枸桔混为一谈,还有清代高士其撰写的《北墅抱瓮录》中也写:“枳比橘小,枝干沉绿多刺,野人门巷,借此以护篱落。这里的“枳”显然指的也是枸桔而不是酸橙。

所以也不怪如今人们直接将枳和枸桔放在了一起,这也是由历史依据的。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此错综复杂的命名风波中,酸橙的分类反倒从中脱颖而出,咸丰四年长汀县的县志记载:“, 一种皮厚而气臭者, 俗呼臭橙柑这是酸橙中有臭气的一个种类,现在也叫做臭皮柑。

臭皮柑

显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古人们终于逐渐意识到了酸橙应该独属一类。

代代橘的发现便是其中比较关键的证据之一,宋朝张世南所著的《游宦纪闻》中就记载:“三山方言,有一种柑回四青实大凌冬不凋满树垂金至春复回青再黄始摘, 味不甚佳花极香……

这里的回青柑说的便是代代橘!

所谓代代橘,清朝后期又将之称为“代橘”,同治十年《上海县志》中描述:“代橘: 似香椽而小, 坚实圆整, 留实在树, 应时青黄, 可二、三年递生不落. 故以代名, 花自香例, 叶亦芳

意思是代代橘之所以会叫“代代”橘,原因是它的果实可以从第二年长到第三年不落,且变回青色,一代果实和二代果实同时挂在树上,所以才被称为代代橘,这也是它“回青柑”别名的由来。

回青的代代橘

总而言之,从枳到代代橘,再到酸橙,古人们一路传承至今,即便多有错误,也是我们必须尊敬的宝贵知识和财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