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 | |
---|---|
国民革命军军旗,今中华民国陆军军旗 | |
存在时期 | 1925年—1948年 |
国家/地区 | 中华民国 |
效忠于 | 中国国民党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
种类 | 军队 |
参与战役 | 东征 北伐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
著名指挥官 | 蒋中正 李宗仁 阎锡山 冯玉祥 白崇禧 何应钦 |
国民革命军建军之初,将领和军官均由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创设的黄埔军校所加以培养训练。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是主要的武装力量。1928年北伐完成后中国统一,国民政府定于一尊,国民革命军也被称为国民政府军,简称为“国军”,并同时效忠党与国家,期间历经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对内对外之战争。至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颁布实施后,国民革命军改名为中华民国国军,成为完全效忠国家的武装力量。
目录[隐藏] |
[编辑]历史
[编辑]创建国民革命军(8个军)
在国民革命军未成立前,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政府倚靠南方军阀作为武力基础,但是在六一六事变后孙中山决定重新建立一批效忠于中国国民党思想的军事武力。 为此,1924年在苏联支持下,孙中山在广州创立黄埔军校。面对这批非我族类的军队,当时盘据在广东省的各路军阀皆想尽方法欲加以排除,然而在1925年2月由黄埔军校培育出之军官团发动之东征成功击溃陈炯明为首的粤系军阀势力,国民党军系势力自此站稳脚步逐渐扩充。
1925年7月,护法政府于广州改组为国民政府,其军事最高领导组织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名为“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由黄埔军校训练的军官组成的黄埔军校校军为第一军,军长蒋中正。“建国湘军”为第二军,“建国滇军”改为第三军,“建国粤军”为第四军,福军为第五军。初期的国民革命军依照苏联体制,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
虽然黄埔军校提供了一定军力让国民政府控制广州,但这几千人守省有余,要打垮其它军阀仍差距甚远,为了弥补军力差距国民政府不断以纳降改编的方式吸收各地的军事武力。 1926年1月,改编湖南的“攻鄂军”及吴铁城的“警卫军”、并和广东的“潮梅军”等合组为第六军,军长程潜。3月,收编广西新桂系军队为第七军,军长李宗仁。6月,湖南的唐生智因败于吴佩孚因而加入国民政府,部队改编为第八军。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号称八个军,总兵力约十万人。蒋中正任总司令,李济深为参谋长,白崇禧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邓演达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政治部副主任。一至八军军长及党代表分别为:(一军)何应钦/缪斌;(二军)谭延闿/李富春;(三军)朱培德/朱克靖;(四军)李济深/廖干五;(五军)李福林/李朗如;(六军)程潜/林伯渠;(七军)李宗仁/黄绍竑;(八军)唐生智/刘文岛。
以上部队序列如下:
-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原黄埔党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原建国湘军)
-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原建国滇军)
-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原建国粤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原福军)
- 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原攻鄂军、警卫军、潮梅军)
-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
必须一提的是此时的在广州整编国民革命军的军级单位因为没有旅编制,因此团级以上直接跳师,导致一个军实际满编人员在一万人左右,约等同日后改编时的步兵师。
[编辑]北伐
北伐初期,国民革命军的四、七、八军分别在湖南、湖北击败了吴佩孚;二、三、六军进攻江西最初受挫,1927年1月调整战略,七军从江左,二、六军从江右,分兵向江西及长江下游地区挺进,三、一军合击浙江,挺进上海,至4月军阀孙传芳主力被击溃。
1927年4月26日发生宁汉分裂,清除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并在各地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分子,北伐一度中断。国、共两党因而正式决裂,开展长达十年的武装冲突。国民党分裂成左派的武汉及右派的南京两个国民政府。以蒋中正为首的右派在南京成立政府,开始进行清党,将共产党人从军队内清除,并且取消国民革命军内党代表及政治部编制,清党后的国民革命军开始被中共称为蒋军,中共指责国军已成为“新军阀”蒋中正的工具。至7月,宁汉复合;蒋中正于8月辞去总司令职。孙传芳乘机发动的反攻被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在南京龙潭击败。
1928年1月,蒋中正复出。支持北伐的冯玉祥手下的国民军,及阎锡山手下的北方革命军并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国军编为第一、二、三、四集团军,分别由蒋中正、冯玉祥、阎锡山及李宗仁任司令;蒋中正为总司令。至6月,张作霖退出山海关外时被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炸死。国军亦进至北京。12月,张学良在关外易帜,北伐宣布成功。
一次北伐时期序列(1926年7月一1927年7月)
1926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以贵州清乡司令部所属右路军、中路军、独立旅等部在湖南辰州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1926年8月23日,广州国民政府以黔军第2师(下辖三个旅,由原黔军第2混成旅扩编)在四川纂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军,辖第28师(由黔军第2师所属三个团改编)、第29师(由黔军第2师所属三个团改编)、第30师(由黔籍新兵组成)、教导师(由黔籍新兵组成)。1926年11月27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以所属第十师为基础在湖北武汉扩编为第十一军。
-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二军
-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
-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
- 国民革命军第六军
-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
- 国民革命军第九军
- 国民革命军第十军
- 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
- 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
- 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
- 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
- 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
- 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
-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
-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
-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
-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
二次北伐时期序列(1926年7月一1927年7月)
[编辑]北伐时期的扩编
北伐时期随着战争的进展,扩编为49个军,19个独立师。
[编辑]国民政府军(84个军)
在1928年7月国民政府开始研究裁兵时,属国民革命军名下的军队,有八十四个军约三百个师,共二百二十万人。当中尚未包括东北、四川及云南等地的部队。而且军队质素非常参差,不少是投诚及收编而成。1928至1929年曾开始编遣工作,计划将国民革命军缩编成六十五个师共八十万人,亦有订明国军最高指挥权在国民政府。但不久国民党内实力军人即互以兵戎相见,先后发生蒋桂战争(参看李宗仁)、中原大战等多场国民党内内战,加上对共产党围剿及用兵,编遣计划及军队国家化的计划遂无疾而终。
[编辑]国军编遣计划(60个师)
1935年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围剿下遭到重创,各地军阀在多次冲突失败后大多服从国民政府的指挥,中国局势暂时处于平息的状态;为了应对日本帝国逐步上升的威胁,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预定将体制混乱、编制五花八门的各类师团进行统一化调整并配发新式武器装备及德国军事训练来强化战斗力。整编目标计划将当时全国正规军力缩减成60个师约70万人,这项工作以中央军优先进行,到1937年对日抗战前已完成20个师的整编行动。最后因对日抗战爆发而被迫中断,不过这项调整师编制仍成功推广到各系军队之中,抗战以后的师团都是以这套调整师体制进行整补与战力规划。
战区(行营)> 北翼方面军(前后左右中东西南北)(辖2~5兵团)> 兵团(辖2~5集团军)> 集团军(辖3~5军以上)> 军团(辖2军)> 军(辖3~5师)> 路军(辖2师)
[编辑]抗战扩编(120个军,354个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军大幅扩编。至1945年,国军共有120个军、354个师,此外尚有独立旅、独立团等。国民革命军在抗战期间奋勇杀敌,为了保卫祖国而力战。据统计,八年抗战中,国军中陆军阵亡将士三百万人以上,当中将级军官已超过二百名,中下级军官更大幅伤亡。此外,抗战期间国军亦首次离开中国,组成远征军,到缅甸与英印军共同作战,且亦屡有胜果。
[编辑]战区
抗战期间,中国被划为多个战区。
其序列大致如下:
战区 | 所辖地区 (1937年8月底) | 司令长官 (1937年8月底) | 所辖地区 (1939年初) | 司令长官 (1939年初) | 所辖地区 (1945年2月) | 司令长官 (1945年2月) |
---|---|---|---|---|---|---|
第一战区 | 河北北部 山东北部 | 蒋中正 | 河南、安徽北部 | 卫立煌 | 胡宗南 | |
第二战区 | 山西、察哈尔、绥远 | 阎锡山 | 山西、陕西北部 | 阎锡山 | 阎锡山 | |
第三战区 | 江苏、浙江 | 冯玉祥 (后由蒋中正兼) | 浙江、福建、 江苏及安徽南部 | 顾祝同 | 顾祝同 | |
第四战区 | 广东、福建 | 何应钦 | 广东、广西 | 张发奎 | -- | -- |
第五战区 | 山东南部 江苏北部 | 蒋中正 (后由李宗仁任) | 安徽、湖北北部 及河南南部 | 李宗仁 | 刘峙 | |
第六战区 | 湖北西部 | 孙连仲 | ||||
第七战区 | 广东 | 余汉谋 | ||||
第八战区 | 绥远、宁夏、 甘肃、青海 | 朱绍良 | 朱绍良 | |||
第九战区 | 湖北南部、湖南 江西 | 陈诚 (后由薛岳代理) | 薛岳 | |||
第十战区 | 陕西 | 蒋鼎文 | 安徽 | 李品仙 | ||
第十一战区 | 平津地区 | 孙连仲 | ||||
第十二战区 | 察哈尔 | 傅作义 |
[编辑]国民革命军将官阵亡名单(师级以上)
[编辑]内战与迁台
在美国斡旋下,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在1946年2月在重庆签署《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方案规定全12个月内将中国的军队减为108个师,90个师为国民党部队,18个师为共产党。之后再在六个月缩编为国民党50个师,共产党10个师。但是整军尚在开始阶段时,两党已在同年6月再次开战。1947年起,各地共产党军队放弃国军称谓,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后国军在中国被解放军击败,国民革命军在中国的历史亦告一段落。
[编辑]军队国家化
[编辑]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的存在,在中国近代史上来看是有相当大的意义,首先这支军队是历史上第一支政治上“以党领军”的武装部队,同时也在蒋中正的领导下,于1928年结束了北洋政府统治下军阀割据的局面,并且在国民政府于南京宣告成立后继续进行对国民党地方反蒋派系的战斗之中,使得中国得以在抗战爆发之前得以团结在蒋中正的领导下进行民族战争,可说是功不可没。而在与日军爆发战斗之后,国民革命军于美国对日宣战前的4年始终扮演独立对抗侵略者的角色,而且以伤亡320万的代价,让日本帝国的军队深陷在中国战场的泥沼中动弹不得,让同盟国争取到了两年时间策划对太平洋战场的反攻行动,因而广受当年的欧美领袖还有盟军将领的肯定。
然而,国民革命军于抗战期间却也经常性的发生强拉战俘以及高级将领吃空缺的丑闻,导致许多西方媒体产生厌恶感,从而在许多的欧美出版品中给予了国民革命军十分恶劣的评价。而史迪威等美军驻华将领因信守“攻势主义”信条,因而对蒋中正的"空间换取时间"战略无法认同,认为蒋中正迟迟不愿意对在华日本军队进行大规模反攻是为了保存武装力量在战后对付共产党。然而他却忽略了,当时国民革命军的现代化水平尚不足以与日军进行大规模战斗,而许多战斗物资也被他本人把持在印度以进行对日反攻,这些都是国民革命军当时在日军所发动的“一号作战”中,难以抗拒日军的关键性因素。近年来,西方学者透过对新解密的资料进行研读,已经逐渐肯定了国民革命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并开始将其视为同盟国在亚洲战场上的主力。
至于中国改革开放后,开始出现“正面战场由国民党领导,敌后战场由共产党负责”的主张。近年来,中国的学界与民间相当部分声音倾向于将抗战的主要贡献归功于蒋中正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
[编辑]国民革命军之军、师级列表
-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
- 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谭延闿
-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朱培德
-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兼任)
-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李福林
- 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程潜
-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李宗仁
-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
-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
- 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
- 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
-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
-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
-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编辑]新编军、师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军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军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六军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七军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八军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廿二师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卅师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卅八师
[编辑]其他编制部队
[编辑]来源说明
- ^ 参见台北历史文献社编,政协文献,页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