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7日 星期六

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卢沟桥事变形势
卢沟桥事变形势
日期:1937年7月7日
地点:北平-天津附近
结果:日本胜利
参战方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中华民国Flag of Japan.svg 大日本帝国
指挥官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宋哲元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吉星文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秦德纯将军(时北平市市长)
Flag of Japan.svg 田代皖一郎
Flag of Japan.svg 香月清司
兵力
100,000人5,600人
伤亡
16,700人600余人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中国驻屯军一部在中国北平附近的宛平县进行军事演习,夜间日军以有士兵失踪为借口(有些日籍称是中方发射实弹至日驻军内),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遭到中方拒绝后,日军于8日晨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抵抗。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1],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目录

  [隐藏

[编辑]背景

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属河北省宛平县,是北平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宛平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

[编辑]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在河北和察哈尔地区建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作为与日本侵占的东北三省地带的缓冲区,并赋予了其一定的自治力。根据何梅协定,中华民国需撤出在冀察政务委员会所辖范围内的全部中央军队和国民党党部。就任冀察政务委员会主任的宋哲元麾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总兵力达到十万,一批具有抗日爱国思想的国民党共产党将领也加入了二十九军。
事变发生前,第二十九军司令为宋哲元,副司令为秦德纯,参谋长为张樾亭,兵力兵力编成如下表。[2]
部队司令官部署属下部队兵力
第37师师长:冯治安西苑第109、第110、第111、独立第25旅约15,750名
第38师师长:张自忠南苑第112、第113、第114、独立第26旅约15,400名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河间第1、第2、独立第27旅约15,000名
第143师师长:刘汝明张家口第1、第2、独立第29旅、独立第20旅约15,100名
独立39旅旅长:阮玄武北苑 约3,200名
独立40旅旅长:刘汝明(兼任)张家口 约3,400名
骑兵第9师师长:郑文章南苑 约3,000名
独立骑兵第13旅旅长:姚景川宣化 约1,500名
特务旅旅长:孙玉田南苑 约4,000名
河北边区保安队司令:石友三黄寺 约2,000名
河北省察哈尔省中除第29军以外的部队(7月上旬)则有第39师、第68师、第91师、第101师、第116师、第119师、 第130师、第139师、第141师、第142师、骑兵第2师,总兵力约153,000名。

[编辑]日本方面背景

日本在华北地区驻扎了约5000多名的驻军。其中主力驻扎在天津北平城内以及城外丰台镇各驻扎一支部队。事变发生之前,全部驻军正在根据《昭和十二年度帝国陆军作战计划要领》进行军事演习,[3]作侵略华北的作战演练。
事变发生前,日军中国驻屯军(约5,600名)如下。[4]
天津部队司令官
军司令部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参谋长:桥本群少将
中国驻扎歩兵第一连队 第二大队
同部队中国驻扎歩兵第二连队队长:萱岛高大佐
同部队战车队队长:福田峰雄大佐
骑兵队队长:野口钦一少佐
炮兵连队(第一大队 山炮第二中队 第二大队 十五榴二中队)队长:铃木率道大佐
工兵队
通信队
宪兵队
军医院
仓库
北平部队司令官
中国驻扎歩兵军团司令部军团长:河边正三少将
同歩兵第一连队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
电信所
宪兵分队
军医院分院
别动队注释
通州歩一连队一小队
丰台歩一连队第三大队,歩兵炮队
塘沽歩二连队第三中队
唐山歩二连队第七中队
栾州歩二连队第八中队
昌黎歩二连队一小队
秦皇岛歩二连队一小队
山海关歩二连队第三大队本部,第九中队
部署司令官 
北平陆军部部长:松井太久郎大佐,副官:寺平忠辅大尉,第二十九军军事顾问:中岛弟四郎中佐,长井德太郎少佐,笠井牟藏少佐
通州陆军部细木繁中佐,甲斐厚少佐
太原陆军部河野悦次郎中佐
天津陆军部茂川秀和少佐
张家口陆军部大本四郎少佐
济南陆军部石野芳男中佐
青岛陆军部谷萩那华雄中佐
北平派驻武官副官今井武夫少佐
陆军运输部塘沽分部

[编辑]事变经过

1937年中国第29军士兵在卢沟桥上向日本军队还击
卢沟桥(2005年)
事变发生后中日、国共各方都对事变的起因各执一词,当事人关于卢沟桥事变的回忆中也常有互不相符的细节。
根据蒋介石的传记《蒋介石》中收录的《何(应钦)上将军事报告》一文,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记录的秦德纯的证词: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七日夜十一时,驻扎在丰台的日本军队在未通知中国北平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在国民革命军驻地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并之后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理由,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当时驻扎在卢沟桥的是国民革命军第37师219团吉星文部队的一营,营长是金振中。由于时间已是深夜,中国驻军拒绝了日军的要求。之后日军包围了卢沟桥,双方都同意天亮后派出代表去现场调查。但是日本的寺平副官依然坚持日军入城搜索的要求,在中方回绝这一要求后,日军开始从东西两门外炮击城内,城内守军未与反击。在日军强化攻击后,中方守军以正当防卫为目的开始反击,双方互有伤亡。随后卢沟桥北方进入相持状态。”
而根据日本陆军1937年发表的消息,[5]
“1937年7月7日晚10时40分许,日本陆军中国驻扎步兵第一连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北平西南12公里的卢沟桥北侧,永定河左岸荒地进行了夜间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在河畔的龙王庙方向突然响了三发枪声。随后清水节郎中队长,野地第一小队长等人看到在河畔和卢沟桥城墙之间,有人用手电筒发出明暗交替的光亮,随即判断为中方军队士兵在用暗号互相联络。之后又有十几发子弹从龙王庙方向射出,日军未予以反击。清水中队长派遣岩谷曹长和两名传令兵马上向丰台驻军报告。收到报告的牟田口廉也第一连队长在联络北平特务机关后,决定在天亮后与宛平县县长王冷斋一同前往事发现场。 随后清水中队长率队向东面的西五里店转移,与从丰台赶来的第三大队在一文字山会合。凌晨3时25分,龙王庙方向又有3发射击。牟田口连队长认为频频出现的射击目的在于进攻日本军队,于是在4时20分下达了战斗命令。 此时之前由森田中佐带领的对中谈判代表到达了该地区,森田中佐作为代理连队长命令禁止装填子弹。
日军代表随即要求中方将集结在卢沟桥周围的部队撤走,但该地区的中方部队已开始从龙王庙附近及长辛店高地方向开始对日军阵地进行迫击炮炮击。日军开始还击的时间是1937年7月8日凌晨5点30分。战斗开始后,日军歼灭了龙王庙附近的中方部队,进入永定河右岸,包围了卢沟桥。从被击毙的士兵身上搜出的证件表明,该士兵属于二十九军正规军。至此中方战死20名,负伤60名左右。 5时30分,日军第8中队开始向中方军队进攻,双方进入全面冲突,战斗持续2个小时后逐渐沉静。 上午9点半,中方提出停战,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僵持阶段持续到7月9日凌晨2点左右,此间双方互有射击,但并无重大冲突。7月9日凌晨2点,中日交战双方对“日军占领永定河东岸,中方占领永定河西岸,日方撤走交战军队”达成一致,开始撤军,直到当日12时20分撤军完毕。
7月9日之后,交战双方开始进入谈判,主要围绕“相关地区撤军”,“今后的治安保障”,“中方对挑起事端道歉”以及“取缔当地抗日活动”展开争论。同时日军也开始加紧对华北地区派兵,以增加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压力。这一派兵的举动客观上增加了华北地区的反日情绪,为以后的大规模冲突埋下了伏笔。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7月17日庐山上宣布准备应战和必要时守土抗战到底的决心。7月19日,蒋介石发表了《最后的关头》的演说,正式宣布开始全面抗战。随后,7月25日发生廊坊事件7月26日发生广安门事件7月29日7月30日,日军相继占领北平、天津中国抗日战争(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编辑]影响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编辑]七七事变历史照片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

  1. ^ 郭汝瑰, 黄玉章. “七七卢沟桥事变”,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 第304-315页.
  2. ^ 战史丛书《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昭和十三年一月》P141
  3. ^ 《战史丛书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昭和十三年一月》朝云新闻社 1975年 ASIN: B000J9D6BC
  4. ^ 同上
  5. ^ 日本陆军省 资料 1937 pp.3-8
  • Dorn, Frank.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41: From Marco Polo Bridge to Pearl Harbor. MacMillan.. 1974. isbn = 0025322001.
  • Dryburgh, Marjor. North China and Japanese Expansion 1933-1937: Regional Power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 RoutledgeCurzon.. 2000. isbn = 0700712747.
  • Lu, David J. From The Marco Polo Bridge To Pearl Harbor: A Study Of Japan's Entry Into World War II. Public Affairs Press.. 1961. ASIN: B000UV6MFQ.
  • Furuya, Keiji. The riddle of the Marco Polo bridge: To verify the first shot.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81. ASIN: B0007BJI7I.

[编辑]外部连接

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

战友同盟会号召,发起一场建立中国退伍军人节的运动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美国有退伍军人 节  中国退役军人是否也应当有个自己的节日呢?现发动所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军人自愿响应"战友同盟会"的号召,发起一场建立中国退伍军人节的运动.同时成立中国退伍军人协会,为退伍军人服务,为祖国分忧!1、凡中国退役军人均有资格享有退伍军人节的待遇 2、凡中国退役军人均有权利推选和被推选中国退伍军人协会的相关管理职务
3、中国退伍军人协会本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接纳会员
4、中国退伍军人协会宗旨:服务中国退伍军人,分担祖国忧患
具体事宜现向网友征集
征集内容
1、中国退伍军人节节日时间
2、首届中国退伍军人节庆典策划
3、中国退伍军人协会章程

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义勇军进行曲原系国民革命军200师军歌


义勇军进行曲原系国民革命军200师军歌

义勇军进行曲》现为共匪国国歌,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首歌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很流行,曾被戴安澜将军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200师定为该师军歌
田汉 词 聂耳 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2007年6月11日 星期一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军旗
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大陆一般被简称为红军中华民国政府方面先后称其为“匪军”和“共军”),是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1928年5月前称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随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由重庆中央政府蒋中正军事委员会统一调度八路军新四军
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1955年被授予将帅军衔的解放军高级将领绝大部分来自此一红军部队。红军来源于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和参加暴动的工农群众。
“工农红军”这一名称来源于当时苏联红军的正式名称“工农红军”。

目录

  [隐藏

[编辑]概述

中国共产党拥有第一架军用飞机。1930年鄂豫皖苏区国军部队掳获之德制双翼机,该机后改名列宁号
工农红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
1937年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在延安
中国工农红军的总司令自始至终都是朱德,总政委先后是周恩来张国焘毛泽东。总政委具有重大事务的最后决定权。中国工农红军总部和红军的三个方面军接受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央军委及有关中央局、中央分局(这是中共中央在苏区的派遣机构)指挥红军,但紧急时刻中央政治局也可以直接指挥红军。除了三个野战军性质的方面军,各个根据地还有军区组织。负责领导红军游击队和独立师团,配合野战军作战。红军各级组织均实行政治工作制度。团以下设指导员,团及以上设政委。理论上政委权力大于同级军事指挥,但在实际战斗中主要仍由军事主官具体指挥。
红军内部多次进行了严酷的肃反斗争,大批红军指战员被杀害。
红军一般使用游击战战术,规模较大的正规红军也采用运动战和阵地战。红军作战的主要对象是蒋中正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也包括一些地方军阀。红军和敌人作战的基本样式,初期是反会剿,后期是反围剿,反会剿和反围剿是在根据地内线作战,一般得到根据地人民的广泛支持。在反围剿的间隙,红军也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以便扩大根据地,筹集物资。
毛泽东的总结,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工作队。红军要承担发动群众、建设革命根据地的职能,特别是军队的政工人员还要负责指导地方党政工作,这通过党政军的联席会议或前敌委员会来实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先后建立了军级番号的红军部队有35个(若算上先后授予同一个番号的军级部队,这个数字更大),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才全部集中中国北方的陕甘宁边区,但此时南方八省仍有为数上万人的红军游击队分散活动。

[编辑]历史

[编辑]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南昌起义”。1928年4月,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在井冈山上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28年5月25日,中共决定将工农革命军定名“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编辑]反围剿

参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战争
1930年7月红军进攻长沙后,令国民党痛惜不已:“故此后赤匪之屡犯重要城邑者,实因犯长之得手,而国人对于赤匪共起注意者,亦自长沙被陷始。”从1930年10月到1934年10月,国民党先后发动了五次围剿红军和根据地的军事行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到1933年秋,全国红军发展到30万人;后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受到很大损失。

[编辑]长征

主条目:长征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被迫战略撤退,史称“长征”,但是当时执政国民政府国民党则称其为“流窜”[1]。;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摆脱政府军的围截;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
会师之后,出于打通对苏联的国际交通线的战略部署,红四方面军部分主力(约一半)加上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组成“西路军”,约两万人,在虎豹口度过黄河之后,向甘肃河西地区前进,不久失败,全军仅剩四百余人,在李先念等人的带领下,到达新疆星星峡,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缴械。

[编辑]改编为八路军

主条目:八路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迎来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红一方面军改编为第115师,红二方面军为第120师,红四方面军为第129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守南方的红军部队和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番号从此撤销。

[编辑]编制

[编辑]红一方面军

主条目:红一方面军
1930年8月,红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师,成立了第一方面军。由于该军团负责中央苏区的军事安全,也称中央红军。兵力最高达24个军共7万余人。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1932年6月改称红一方面军。

[编辑]红二方面军

主条目:红二方面军
1936年5月,红二、六军团在战略转移途中,奉中央命令,组成红二方面军,并将红三十二军(一方面军)编入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副总指挥萧克,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 共1万余人。

[编辑]红四方面军

主条目:红四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并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
红四方面军以鄂豫皖苏区部队为主力组成,1931年11月7日于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政治部主任刘士奇,下辖红四军(军领导由方面军总部兼任)和红二十五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总兵力共3万余人,时为中国共产党控制下仅次于中央红军的军事力量。红四方面军的实际领导权由张国焘控制。不久,又建立红九军。红四方面军共有六个师。
1932年7月开始,中华民国政府军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苏区发起围剿,这是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一部分。10月12日,迫于政府军的强大压力,红四方面军决定放弃鄂豫皖苏区,除留下红七十四师和红七十五师及各独立部队编成红二十五军由沈泽民负责坚持游击战之外,军部和主力红十师、红十一师、红十二师和红七十三师转战陕西南部,取消各军番号,12月在陕西四川边界创建川陕苏区。
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击败川军的三路围攻,力量迅速发展,遂将所辖四个师升格为军,依次改编为红四军、红九军(军长何畏、政治委员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参谋长王学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红三十军(军长余天云、政治委员李先念)和红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政治委员张广才),又将川东游击队改编为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政治委员杨克明、副军长罗南辉),共辖5个军,总兵力达8万人。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奉命退出川陕苏区,开始长征。6月,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8月,两军混编共同北上,红四方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军委为左路军。不久,张国焘率左路军穿过松潘草地到达阿坝后,拒绝继续北上,南下再过草地,希望能在西康创建根据地,但屡遭挫折,部队损失严重。
1936年7月初,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省甘孜会师,二、六军团旋即组成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22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会师。随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率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和骑兵师奉命西渡黄河后,11月8日改称西路军,致力于打通前往苏联的通道,但因受马家军阻截,加之后无援军,全军覆灭。余部分为两部,一部分436人由李先念率领进入新疆省,被当地军阀盛世才缴械,后编为红军特种大队,另一部分各自突围后分批回到延安
1937年8月,剩余红四方面军部队和红二十九军等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投入抗日战争

[编辑]沿革

[编辑]参考文献

  1. ^ 《中国国民党史》:“赤匪自称这次流窜为长征。这次长征开始于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到二十四年一月,红军主力已到达贵州的遵义。”
  2. ^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戚厚杰 等
  3.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
  4. ^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
  5.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
  6.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
  7. ^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
  8.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
  9. ^ 《朱毛红军侧记》,萧克
  10. ^ 《简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军事科学院军史部
  11. ^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5/79703/82265/5704214.html

[编辑]参见

2007年3月22日 星期四


杨在新:退伍军人参与维权运动已引起中共的高度紧张
(博讯2007年3月22日 来稿)
    
    据陕西宝鸡退伍军人杨波于今天上午十一时多电话告知,他因参与退伍军人的维权运动和签名支持中国人权论坛及其它签名活动被当地公安国保人员调查及威胁,当地公安国保人员刚才还到他家里敲门.杨波慌忙之下关闭了电脑,还急着打电话给本人,其电话号码是:(0086)13892446258.请全国的退伍军人及海内外的媒体密切关注杨波的安危. 现已有几百退伍军人签名支持中国人权论坛.中国人权论坛成员杨在新.
    中国人权论坛的网址是:http://www.rq2007.cc/ _(博讯记者:杨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