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是
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
英国军队在
缅甸殖民地对抗
日本帝国陆军以及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补给线安全而组建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
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
[编辑]组建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英国陷于
欧洲战场无力他顾,对于英国的战略方针而言在远东地区首要之务就是保卫输出最多资源的
殖民地印度,并将其余殖民地视为保卫
印度的战略纵深;但是对于
中华民国而言
缅甸此地为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线,如果
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日本的对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之劣势,因此中华民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
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
[编辑]第一次远征军(1942年3月至8月)
- 司令长官卫立煌(未到任)罗卓英(继任)
- 军事委员会参谋团团长林蔚
- 中缅印战区美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
- 第5军杜聿明(军长)
- 第200师戴安澜(师长)
- 新22师廖耀湘(师长)
- 新96师余韶(师长)
- 新兵训练处黄翔
- 工兵团李树正
- 装甲兵团胡献群
- 炮兵团朱茂臻
- 汽车兵团洪世寿
- 骑兵团林承熙
- 辎重兵团杜洪范
- 第6军甘丽初(军长)
- 第49师彭壁生(师长)
- 第93师吕国铨(师长)
- 暂编第55师陈勉吾(师长)
- 第66军张轸(军长)
- 新38师孙立人(师长)
- 新28师刘伯龙(师长)
- 新29师马维骥(师长)
- 36师李志鹏(师长)
[编辑]第二次远征军(1943年初至1945年3月)
- 司令长官陈诚 卫立煌(1943年冬继任)
- 副司令长官 黄琪翔
- 参谋长 萧毅肃
- 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 副总司令黄杰
- 第2军王凌云(军长)钟松(副军长)
- 第9师张金廷(师长)
- 第33师杨宝(师长)
- 第76师夏德贵(师长)
- 辎重团段寿涛
- 第6军黄杰(军长,史宏烈继任)
- 预备第2师顾葆裕(师长)
- 新39师洪行(师长)
- 辎重团郑殿起
- 通讯营冯行之
- 战车防御营梁中介
- 第71军钟彬(军长)陈明仁(副军长)
- 新28师刘又军(师长)
- 第87师张邵勋(师长)
- 第88师胡家骥(师长)
- 辎重团吴涛
- 第36师李志鹏(师长)
- 第200师高吉人(师长)
- 第5军炮兵营
- 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 副总司令方天
- 第53军周福成(军长,赵镇藩继任)
- 第116师赵镇藩(师长,刘润川继任)
- 第130师张玉挺(师长,王理寰继任)
- 辎重团刘宝华
- 第54军方天(军长,阙汉骞继任)1944年4月第14师、第50师调入缅甸,同年8月编入新6军序列
- 第14师龙天武(师长)
- 第50师潘裕昆(师长)
- 第198师叶佩高(师长)
- 高炮第49团3营
- 第8军山炮营
- 辎重团雷震波
- 工兵第2团林松
- 通讯部队
- 第8军何绍周(军长)李弥(副军长)梁筱斋(参谋长)
- 荣誉1师汪波(师长)
- 第82师王伯勋(师长)
- 第103师熊绶春(师长)
- 第93师吕国铨(师长)
- 炮兵部队指挥部邵百昌
- 工兵部队指挥部 傅克军
- 通讯营
- 滇康缅特别游击区总指挥部郑坡
[编辑]中美联军、中国驻印军(1942年至1945年5月)
- 总指挥史迪威(索尔登继任)
- 参谋长柏特诺
- 中国驻印军郑洞国(军长,1944年8月升任联军副总指挥) 参谋长舒适存
- 新38师孙立人(师长,兼副军长)
- 新22师廖耀湘(师长)
- 新30师胡素(师长,新30师于1943年10月调入印度)
- 中国驻印军新一军 军长 孙立人(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后组建)
- 新38师李鸿(师长)
- 新30师唐守治(师长)
- 第50师潘裕昆(师长)(1944年底新6军新22师、第14师奉调回国,第50师编入新1军序列)
- 中国驻印军新六军军长 廖耀湘(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后组建)
- 新22师李涛(师长)
- 第14师龙天武(师长)
- 第50师潘裕昆(师长)
- 战车指挥官 白朗上校
- 中美混合突击支队指挥官黑格准将
- 第一支队队长(新30师第88团)肯利生上校
- 第二支队队长韩特上校
- 美军第5307混成旅(麦瑞尔突击队)指挥官法兰克·麦瑞尔准将
[编辑]战斗历程
[编辑]第一次远征
由于英国方面的阻挠,直到1942年2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只有第6军的49、93师进入
缅甸景东地区,其余各部仍在
滇缅公路集结待命。此时由于
缅甸战事吃紧,英国人却又急着要远征军入缅参战。2月16日,蒋中正下令先运送
第5军入缅,以第200师为先头部队。3月7日,200师到达同古,3月16日,日军开始轰炸同古,此为远征军与日军第一次大规模接触。3月19日,200师首次与日军地面部队接触,由于缅甸交通线不断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再加上英方的消极延误,后续部队始终没有按原定计划到达同古,10余日后,200师歼敌5000余人,重创日军第55师团,但自身伤亡也达2000余人,内缺粮弹、外无援兵,并且还要面对4倍于己的敌军包围,
杜聿明审时度势,下令200师于3月29日晚从
同古以东突围。3月30日,日军进城后才发现
同古是一个空城。
随后中国远征军准备进行
平满纳会战,然而,在西路方面,
缅甸战场右路英军不断后撤,将中路平满纳地区的中国军队右翼完全暴露给日军,东线方面由于中国军队兵力薄弱,阵地不断失守,
第5军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4月18日凌晨,史迪威和罗卓英不得不下令放弃
平满纳会战。
4月14日凌晨,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急电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请求解救被包围在
仁安羌的英军。4月19日下午5时,在新38师师长
孙立人、副师长
齐学启和113团团长
刘放吾的带领下收复了任安羌油田,解救了英军7000多人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多人。消息传出,中、英、美三国轰动。
4月20日,
史迪威和
罗卓英轻信英方关于在
仁安羌和
乔克柏当之间有敌军3000余人的情报,命令第200师长途奔袭至乔克柏当。第200师到了
乔克柏当后,发现没有日军,只有英军在新38师的掩护下撤退。而后又退回到
棠吉,浪费了宝贵的3天时间,使日军抢先攻占了棠吉,4月23日下午,200师向棠吉发起攻击,经过激烈的战斗,于4月25日18时占领
棠吉。而在4月24日,在日军猛烈攻势之下,第6军被迫放弃
雷烈姆,
日军随后从
雷烈姆北进,因此时防守
棠吉已无意义,第200师遂于4月26日主动放弃
棠吉。
4月29日拂晓,日军猛攻腊戍,第66军伤亡惨重,当天中午,日军占领
腊戍,第66军各部退守
新维。所谓
曼德勒会战已经彻底成了泡影。此时撤退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东线方面,
第6军于4月24日被迫放弃
雷列姆之后,且打且退,5月12日,退到萨尔温江东面,随后撤回国内。
中线方面,
第5军军部和所属的新22师、第96师主力于4月26日黄昏由皎克西乘汽车、火车向
曼德勒转移,于当天夜间十时全部到达。5月1日全部撤至
伊洛瓦底江以西以北地区,此后
第五军直属部队、第200师、第96师、第66军的新38师徒步轮流掩护撤退。5月8日上午,日军攻占
密支那,
杜聿明按
蒋中正7日的命令向国内撤退。5月9日,由于在杰沙(又译为卡萨)发现日军,并且
新38师先到杰沙掩护的只有一个团,而新38师、新22师主力至少需要一天半才可以从前线撤下,
杜聿明认为日军有可能从南北包围将远征军歼灭,从而下令第93师在右翼掩护,并且在
孟拱附近占领掩护阵地,同时命令各部队分路回国,自寻生路。
新38师师长
孙立人没有听从
杜聿明的命令,向西撤往了
印度。新38师是第一次远征结束之后唯一一支保存建制的部队。
杜聿明率领
第5军直属部队和新22师,离开密瓦公路改道向西北方向追去,转打洛到新平阳,迷路的远征军在森林里转来转去,很多人因为饥饿、疾病死去,还有一些人因为忍受不了折磨而自杀。后来,一架美国飞机在
野人山上空发现了这支军队,盟军随后空投了电台、粮食、药品,使得这支军队终于走出了野人山,由于预定回国路线所经的中缅国境已有大量日军把守,这只部队最后还是改道去了印度。
第200师至
棠吉,以后沿途突破敌人的封锁线,经
南盘江、
梅苗、
南坎以西回国。5月18日,第二百师分兵两路通过细(胞)抹(谷)公路,前卫部队突然遭到伏击。激战一天,第二百师伤亡过半,终于成功从东面山坡将日军阵地撕开一条缺口,部队突围而出,官兵得以死里逃生。
戴安澜在突围时被两颗机枪子弹击中胸部和腹部。5月26日,
戴安澜将军逝世。
据战后统计,穿越
野人山的部队有3万余人葬身原始森林,其中
第5军新编第22师野战医院的护士
刘桂英更是做为唯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而闻名。
[编辑]第一次远征结果
第一次远征失败之后,
滇缅公路中断,10万远征军经血战只有4万余人安全撤离。
日本既封锁了国际援华运输线,又打开了西攻
印度的大门。原有的作战物资转而通过
驼峰航线与
中印公路输送。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动103000人,伤亡56480人(绝大部分在
胡康河谷,
野人山)。日军伤亡约450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
[编辑]第二次远征
[编辑]驻印军与滇西远征军的训练
1942年7月15日,新38师由英帕尔开往
蓝姆伽,8月初,从缅北
野人山脱险入印的的
第5军新22师和军直属部队也来到了
蓝姆伽。根据中美协议,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撤销,改称为
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
史迪威为总指挥,
罗卓英为副总指挥。同时,国民政府利用驼峰空运飞机回航的机会,每天空运几百名士兵到
印度,以补充兵源。1942年底,由于
史迪威与
罗卓英矛盾不可调和,
蒋中正被迫将
罗卓英调回国内,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派第8军军长
郑洞国中将接替
罗卓英的职务。同时决定在驻印军指挥部下设新编第一军建制,下辖新38师、新22师。
郑洞国任军长,
孙立人为副军长兼新38师师长,
廖耀湘为新22师师长。3月中旬,
郑洞国率军部人员来到蓝姆伽,正式成立
新一军。
[1]
1942年底至1944年春,新30师兵员陆陆续续空运到
印度,新30师编入
新一军序列。1944年上半年,第14师与第50师的兵员也空运到了
印度。中国驻印军在
蓝姆伽换装了美式装备,有美国的军事援助和充足的粮食,军事训练十分扎实。经过一年的整训,练就了丛林训练和丛林生存的过硬本领。再加上同时大批知识青年在
蒋中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踊跃参军,士兵的素质有了大大的提高,这两点使得驻印军的战斗力大为提高。
1942年6月,
怒江防线稳定之后,
国民政府积极训练军队,准备反攻
缅甸。1943年2月1日,
蒋中正任命
陈诚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3月28日,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在
云南楚雄成立。
陈诚从
重庆飞到
楚雄就任,着手进行远征军部队的训练和反攻计划的制定。1943年8月,远征军的5个军编练和装备基本完成。后调来的第54军也在11月完成改编。其中,第11集团军下辖第2、第6、第71军和第200师。第20集团军辖第53、第54军共4个师。另外
第八军和第93师直属远征军司令长官部。1943年冬,
陈诚因病辞职,
卫立煌接任远征军司令。
1943年3月,新38师的114团即先行开进
野人山区,掩护中美部队修筑自
印度列多到
野人山区的
中印公路。1943年10月下旬,雨季停止,在
列多的新22师和新38师主力乘车到达
胡康河谷边缘,驻印军缅北反攻战正式开始。经过血战之后,新38师于12月29日攻克
于邦。随后在新38师的配合下,新22师于1944年3月5日攻克
孟关。后来两师合作攻下
瓦鲁班。配属于新一军的战车第一营与新二十二师之六十六团所属步兵营在3月3日的
瓦鲁班战役中迂回奔袭18师团司令部,缴获18师团发布作战命令的关防大印,这在抗战期间绝无仅有,而后此日被国军明定为装甲兵节以兹纪念。
在驻印军反攻初具成果之后,国内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反攻开始。1944年5月11日第20集团军于雨季强渡
怒江,于6月底血战至
腾冲附近。经过3个月的战斗,于9月14日解放
腾冲。第11集团军于6月1日渡江,新28师于4日攻克
腊猛,进围
松山,由于日军工事齐全并占有地利,该师五攻未克,损失惨重。7月1日攻坚行动改由
第8军接手,该军以三个师轮换进攻,连续九次,到9月7日方破敌阵,全歼守敌。远征军经过血战,于11月3日攻克
龙陵,20日攻克
芒市,12月1日攻克
遮放,1945年1月19日克复
畹町。1月22日中午第53军第116师与
新一军一部在
木遮相会,旋以钳形攻势向
芒友推进,
1945年1月15日,
新一军攻克
南坎,并继续前进,于1月27日
畹町附近的
芒友与
云南西进的中国远征军会师。1月28日
中印公路通车典礼在
畹町城举行。会师后,滇西远征军回国,
新一军与第50师南下,
新一军先后拿下了
新维、
腊戌,第50师先后攻克了
南渡、
西保、
南燕、
皎麦等市镇,新50师自从1944年渡过
伊洛瓦底江以来,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挺进600公里,毙伤日军3500余人。3月30日,中国远征军攻克
乔梅,与英军胜利会师。随后中国驻印军凯旋回国。至此,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的任务顺利完成。
[编辑]第二次远征结果
第二次入缅作战,
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收复
缅甸土地约13万平方公里。滇西中国远征军伤亡67403人,歼灭日军21057人,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约3.8万平方公里。中国远征军完成了中国战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编辑]主要战役
1942年:
1944年第二次远征:
[编辑]阵亡将军
齐学启将军,新38师副师长,垫后掩护主力转移并沿途收容伤兵,被日军偷袭,伤重被俘,后在仰光战俘营被汉奸刺杀身亡。
洪行将军中将(追授),第6军新39师副师长, 1944年12月17日,云南龙陵牺牲
闽级廉将军少将(追授),第36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云南保山牺牲
吴一彬将军少将,第5军96师副师长,1942年6月27日,缅甸埋通牺牲
戴安澜将军中将(追授),第200师师长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牺牲。
林泽明将军少将(追授)第96师288团团长、腊戌警备副司令,1942年4月,缅甸平满纳会战牺牲
柳树人将军少将(追授),第5军200师599团团长,1942年5月,缅甸牺牲
李著林将军少将,滇缅警备司令、远征军兵站参谋长,1943年夏,缅甸牺牲
陈凡将军少将,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高参,1944年1月31日,缅甸牺牲
张健洪将军少将,第5军高级参谋,1944年1月31日,缅甸牺牲
李懿将军少将(追授),第六军预备第二师第五团团长。1944年11月29日,在腾(冲)龙(陵)战役中牺牲。
覃子彬将军少将(追授),第54军198师594团团长,1944年5月11日大反攻,北斋公房时殉国。
[编辑]重要将领及人物
- 杜聿明 -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代总指挥(初期)兼第五军军长
- 罗卓英 -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总指挥
- 戴安澜 - 第200师师长
- 廖耀湘 - 新22师师长,1944年任新六军军长
- 余韶 - 第96师师长
- 甘丽初 - 第6军军长
- 彭壁生 - 第49师师长
- 吕国铨 - 第93师师长
- 张轸 - 第66军军长
- 刘伯龙 - 第28师师长
- 马维骥 - 第29师师长
- 孙立人 - 新38师师长、1944年任新一军军长
- 史迪威 -(美国人)中缅印战区参谋长,1942年底至-1944年10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
- 索尔登 -(美国人)1944年10月接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
- 郑洞国 - 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
- 李鸿 - 1944年任新38师师长
- 唐守治 - 新30师师长
- 李涛 - 新22师师长
- 龙天武 - 第14师师长
- 潘裕昆 - 第50师师长
- 卫立煌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司令长官
- 黄琪翔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副司令长官
- 萧毅肃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参谋长
- 宋希濂 - 第11集团军总司令
- 黄杰 - 1943年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4年9月接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
- 王凌云 - 第2军军长
- 钟彬 - 第71军军长
- 霍揆彰 - 第20集团军总司令
- 方天 - 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
- 何绍周 - 第8军军长
- 李弥 - 第8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
[编辑]纪念物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 ^ 《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徐康明著,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
[编辑]参考文献
- 《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徐康明著,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
- 《我所亲历的印缅抗战》,文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 《滇缅大会战内幕全解密》,陈立人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
- 《中国远征军 (1943 - 1945)》,张承钧、卫道然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
- 《抗战时期滇印缅作战:参战官兵访问暨回忆纪录》,国防部史政编译局,民国88年
[编辑]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