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也称红旗舰队

File:Sleeve Insignia of the Russian Pacific Fleet.svg

太平洋舰队也称红旗舰队俄语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Флот),是俄罗斯海军的一部分,驻扎在太平洋,任务是保护苏联及后来俄罗斯东亚边界。舰队的总部海参崴,在堪察加半岛上的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另一个重要基地。
在苏联时期太平洋舰队的总指挥也负责管理和命令苏联的印度洋舰队以及印度洋内的舰队基地。
太平洋舰队的主要作战使命是威胁中国日本美国韩国的武装力量。

目录

  [隐藏
此为最大尺寸。

[编辑]历史


太平洋舰队的船只
1647年俄罗斯在太平洋海岸建造了第一座俄罗斯海港。1731年俄罗斯在太平洋海岸设立了一支小舰队Oхотская Военная Флотилия,其任务是海岸巡逻和保护渔船。1799年三艘驱逐舰和三艘小船被派往鄂霍次克,其任务在于组成一支有作战力的军事舰队。1849年罗巴甫洛夫斯克称为该舰队的基地,一年后改舰队被移到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1871年被移到海参崴。1854年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该舰队帮助保护巴甫洛夫斯克。1856年该舰队被改名为西伯利亚舰队(Сибирская Военная Флотилия)。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伯利亚舰队还只有很少船只。由于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日益恶化俄罗斯政府设立了一个特殊造船项目来对付东亚的情况。由于这个项目的速度不高,因此波罗的海舰队的船只被调到太平洋。
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时俄罗斯在远东的海军势力包括其第一太平洋支队(七艘战列舰、八艘巡洋舰、13艘鱼雷艇和两艘炮艇)以及西伯利亚舰队的一些船只(包括两艘巡洋舰、两艘水雷巡洋舰、12艘鱼雷艇和五艘炮艇),这些船只驻扎在旅顺口,其它西伯利亚舰队的船只(四艘巡洋舰和十艘鱼雷艇)驻扎在海参崴。
在日俄战争中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大多数船只在黄海海战旅顺围攻战中被日本摧毁或者俘获。这段时间里舰队的指挥官为斯捷潘·马卡罗夫威廉·维特霍夫特
1905年俄国革命时太平洋舰队的水手积极支持革命运动并参加1906年1月和1907年10月在海参崴爆发的武装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时西伯利亚舰队和阿穆尔河舰队的水手支持在远东建立苏维埃政权,抵抗白军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的远征军。在俄国内战期间外国远征军将几乎所有依然有作战能力的太平洋舰队舰只开往外国,并解除了海岸防线的武装。1922年远征军被逐后使用部分驻扎在海参崴的船只和阿穆尔河舰队组成了苏联远东海军。1926年这支海军被撤销。驻扎在海参崴的舰只被划给海岸防卫,阿穆尔河舰队则自成一支舰队(Амурская Военная Флотилия)。
1923年苏联就已经在海参崴设立了一个船局。此后不久苏联就建立了“远东海军”,其中也包括阿穆尔河舰队。1929年苏联与日本在关于东清铁路的问题上发生冲突时这支舰队首次交火。由于此后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断提高,苏联不断加强其远东舰队。因此苏联向远东迁居了数千人。船只、武器和设备被拆装后也被运到远东。同时在太平洋地区新建的船坞中开始建造战舰。因此很快远东舰队就拥有许多战舰、扶助舰、潜艇、海军航空兵和海岸防御军队。
1931年由于日本在满州的侵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于1932年4月13日决定重组远东海军。同年一支鱼雷分队和八艘潜艇开始服役。阿穆尔河舰队又被从远东海军中分出,自成一队。
1934年远东海军又获得了26艘小型潜艇,同时海军航空兵和海岸炮的设立也不断继续。1935年远东海军被改名为太平洋舰队。从1937年至1938年苏联日本又爆发冲突。1938年日本入侵苏联境域。苏联红军在太平洋舰队的配合下击退了日本军队。1937年太平洋军校开始营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太平洋舰队有两个水上分队、四个潜艇分队、一个鱼雷艇分队、数个其它船只和巡逻艇队、航空兵、海岸炮和海军陆战队
由于日本与德意志帝国联盟,苏联不得不在太平洋地区保留许多军力。虽然如此在德国入侵苏联后太平洋舰队还是向欧洲战场派遣了许多官兵和武备。1943年苏联国防部下令从太平洋舰队把一艘重驱逐舰、两艘驱逐舰和一支潜艇分队派给北方舰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有14.3万名太平洋舰队的官兵参加陆上战斗,他们参加列宁格勒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斯大林格勒的战役。1945年首先冲入柏林国会大厦是由一名太平洋舰队的军官指挥的。
1945年8月太平洋舰队有两艘巡洋舰、一艘旗舰、十艘驱逐舰、两艘鱼雷艇、19艘巡逻艇、78艘潜艇、十艘布雷艇、52艘排雷艇、204艘摩托鱼雷艇和1459架战斗机。
对德战争结束后8月9日苏联按照协议对日本宣战。太平洋舰队对日本占领的朝鲜北部进行了多次登陆行动。此外太平洋舰队还参加占领千岛群岛和日本占领的库页岛南部的战斗。
冷战开始后在1950年代中苏联开始大量扩张其海军。太平洋舰队获得了许多现代舰只,其中包括核潜艇、导弹艇和现代的间谍技术。
1960年,赫鲁晓夫曾与毛泽东谈判,将中国辽宁省旅顺港租借予苏联,部署太平洋舰队和苏军长波电台,后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数年间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影响,遭到中国方面断然拒绝,导致中苏交恶。太平洋舰队除日美韩三国外增加了一个新的战略对手,即中国海军的北海舰队。双方曾在黄海海面发生多次武装冲突。
1972年太平洋舰队的舰只在孟加拉国请求下帮助在吉大港前排雷。在这个行动中23艘船只被升起,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扫雷。1974年在埃及政府邀请下太平洋舰队的舰只在苏伊士湾帮助排雷,在这次行动中一艘船中雷受重伤。1975年三艘舰只在印度洋毛里求斯救济一次狂风带来的灾害。1979年太平洋舰队在越南金兰湾军事基地设立了一个重要的海外基地。
太平洋舰队不断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活动来保护苏联的利益。此外它还用来访问其它国家。其另一个任务是保护苏联的东部海疆。
苏联解体后太平洋舰队的情况有所变化。由于缺乏技术和财政资源它的作战力和战备情况下降。由于政治情况的变化俄罗斯也没有必要维持对美国的核威胁。虽然如此俄罗斯企图维持它在太平洋地区的舰队力量。
2007年9月俄罗斯海军与美国海军在北太平洋进行合手演习。

无畏级驱逐舰萨波什尼科夫元帅号

[编辑]重要船只(2008年)

[编辑]战略核潜艇

目前已知的是所有三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均将被交付太平洋舰队,他们将取代德尔塔级核潜艇
三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第一艘2007年4月15日下水,目前正在装备中,第二艘2004年3月19日开工,计划2009年下水。第三艘2006年3月19日开工,计划2011年下水。德尔塔级核潜艇目前有四艘驻扎在太平洋舰队。

[编辑]战术导弹核潜艇

太平洋舰队有五艘奥斯卡级核潜艇。1997年7月K-442在美国华盛顿州前的海面跟踪数艘美国航空母舰。1999年10月K-186侦查夏威夷群岛后驶向加州海岸并在那里遇到一艘美国航空母舰。

[编辑]鱼雷核潜艇

太平洋舰队有三艘改进的阿库拉级核潜艇和五艘阿库拉级核潜艇

[编辑]常规潜艇

太平洋舰队有七艘基洛级潜艇

[编辑]导弹巡洋舰

一艘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目前停在海参崴的船坞里,目前还不明是否装备的钱会得到批准。一艘光荣级巡洋舰在过去两年中参加多次太平洋上的国际性军事演习。

[编辑]重导弹驱逐舰

[编辑]重反潜驱逐舰

[编辑]荣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万多太平洋舰队的官兵被授予勋章。其中52人获得苏联英雄。18艘建筑和部队获得表彰,16艘舰只和部队获得红旗勋章,15个其它队伍获得赞扬。1945年9月2日太平洋战场停火后所有参战官兵获得战胜日本勋章。
1965年5月5日整个太平洋舰队被授予红旗勋章。

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俄语Владивосток拉丁转写Vladivostok  ,意为“东方统治者”或“镇东府”的意思)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外滿洲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城市临近俄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不凍港,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目录

[编辑]名称

海參崴火车站
海參崴航照圖
原始中文名为海参崴(满语Haixenwei.png穆麟德:haišenwei),来自古老的肃慎语(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5]。1860年俄国取得此地区后改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征服(或译:统治)东方镇东府
海参崴名字的由來有多种说法,由于历史记录的短缺與優勢族群的更替,其确切来源已经不可考,但是海参崴这个名称至今仍被中文使用者熟知。
兩岸,海参崴[6]是正式名称。
日語稱為「ウラジオストク」,明治時期借用同音漢字寫作「浦塩斯德」或「浦潮斯德」,今已不用。

[编辑]歷史

1910年代的海參崴
历史上海參崴曾自起,這裡已漸見人民活動。唐时属于渤海国時稱為永明城。明朝時屬奴兒干都司時該地被劃為吉林將軍的領地內。
17世紀中期,沙俄帝国伺機東侵,尋求在遠東地區開拓不凍港口。沙俄和清朝曾有着多次領土上的糾紛。雖然在清康熙年間清朝和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訂明海參崴屬清朝,但是,清朝中葉國勢日衰,鸦片战争后,在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2年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參崴。
隨後其成為沙俄在遠東地區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不過由於距離俄國本部太遠,所以該地的發展緩慢。在1891年西伯利亞鐵路開通至此,亦開始有海運路線由其往返日本神戶長崎及中國上海等地。
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中,其曾被日本海軍派遣的分遣艦隊突襲。但由于有俄軍巡洋艦隊坚守,使日本海軍轉移目標攻擊遼東半島大連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苏联国内战争的混亂情況,反對共產黨的勢力在此和俄國遠東地區滲入。當中包括一些外來勢力如英國美國日本,日英聯軍在1918年4月藉口當地有日資設施被襲,進駐金角灣和此城,導致1920年遠東濱海地區建立「遠東共和國」,持續至1922年蘇聯收復。
1930年代開始,此城成為蘇聯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點,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先後囚禁在這裡的包括蘇聯和日本的戰俘。
1954年蘇共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曾到臨该城,並表示其可以跟美國的舊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為蘇聯遠東地區最重點的發展城市之地位。

[编辑]地理

其位于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半岛南端的佐托伊角湾(即金角湾)的北坡,为阿穆尔湾乌苏里湾所环抱,南临彼得大帝湾。自东北向西南绵延30公里,呈斗圆型,面積為約600平方公里,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俄罗斯远东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仅次于新西伯利亚的第二大城市。
根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其约有591,800人。[7][8]
参见:保密行政区
斯大林统治期间,城内的几十万中国满族、汉族几乎全被杀或强制迁移,朝鲜人也被全部迁走。
1958年1991年间,蘇聯当局规定只有蘇聯人方可到访该城市及居住,而且需从当局取得许可证方可进入,從而使當地的非原住民人口佔全市絕大多數(主要是俄羅斯人中國俄羅斯族人)。在苏联把此城完全对外封锁前,该地有不少中国人及朝鲜人居住。[9]1991年蘇聯解體後,該市才開始解封,更因為地理因素而再次令當地的中國人不但「重現」,而且數字上更指已有達至約28萬人的中國人在海參崴長期或短期性居住[10]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New Century Net: 中国老百姓支持八国联军的历史镜头

新世纪 New Century Net: 中国老百姓支持八国联军的历史镜头: 【图1】0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皇城,留下了穿布衣长衫的百姓竞相扶梯相助八国联军的照片。 【图2】这是一张珍藏在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院的老照片,记载了八国联军1900年8月14日攻入北京城的历史瞬间。地点在广渠门一带,是北京外城城墙东侧的唯一一座城...



现今的中国人,一提起八国联军,无不咬牙切齿血脉贲张,这个贴子要告诉你的是,你这还不是爱国的表现,而是被洗脑的表现。真实的八国联军侵华,果真是历史书上那样吗?下面这些才是有图有真相。看了这些你就知道,党的教育不是要把你教成聪明人,而是要把你洗成一个可被它们随意支配的蠢材。


【图1】0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皇城,皇帝的子民们竞相扶逃命。当时的清兵和义和团兵不下20万,大清和八国联军比例约10:1。装备上清兵一样不缺,而八国联军的重武器还不如守城的清兵多。然而清兵逃了个精光!留下了穿布衣长衫的百姓,也留下了这张真实的民众竞相扶梯相助八国联军的照片。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时,守卫天津的直隶提督聂士成请求周边义和团支援,谁知义和团却见死不救,眼睁睁的看着清军与洋人血肉相搏,清军寡不敌众后撤时,率先撒丫子逃跑的恰是天津义和团。更可恶的是,天津义和团还趁清军力战不支时,从背后攻击清军!原因仅仅是为了报聂士成的“私仇”,哀哉,可怜数千清军,一面要抵御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一面要防着义和团的大刀长矛。当天津保卫战打到最激烈的阶段,又快马飞报聂士成,说义和团抄了他的家,把聂士成老母亲在内的全家老少杀得一个不留,聂士成听了顿了一下,只平静的说了一声“好。”然后肃穆的整好衣冠,向对面的八国联军阵地发动了最后一次决死的进攻。最后,聂士成战至全身破碎,德军将他的尸体用毛毯军旗包裹好恭敬地交还给清军。聂士成尽了一个军人的天职。而今天的历史教科书,写满了“义和团英勇保卫天津”的传奇。

    聂士成始终认为义和团不可能“扶清灭洋”,救国于危。他曾亲自观看了义和团“刀枪不入”的表演,当场揭穿了农民们的把戏:先装枪弹,再装火药,发火之后,火药在前,只见烟火喷出,枪弹不是被火药推出的而是带出的,所以伤不了人。聂士成当场杀了那个搞骗术的农民。当清廷为了对抗洋人而宣布义和团为“义民”时,义和团向清廷提出的惟一条件是:杀聂士成。今天的人说起那段历史,仿佛中国人都痛不欲生,甚至匪夷所思,感觉突然从康乾盛世的神仙生活中掉到无比苦难的地狱了,中国人民也空前地爱国,空前地支持满清政府对外作战。事实并不是如此。别的不说,至少,在洋人与满清作战的时候,满清的老百姓,对于统治他们的满清,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老百姓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在看朝廷和外夷的战争。

    说到鸦片战争,教科书中总是说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三元里人民投入反抗侵略的战争。事实上,中国老百姓并没有组织反抗。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只是在三元里,人们听说英军强奸当地女人之后,三元里的百姓才投入战斗,但这与保卫满清国家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时,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象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
尤其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百姓、旗人等乘火打劫,皇家珍宝被洋人和当地百姓抢劫一空。百姓并没有对于皇家的财产产生什么爱戴之心,手下留情。对于洋人放火烧毁圆明园,老百姓也不会表现出什么愤怒。在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争夺江山的战争,什么时候何曾是杀人放火的勾当呢?把被征服者的宫殿一把火烧掉就是胜利的最好证明,中国历史就是在不断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建宫殿,不断地在战火纷纷中烧宫殿的轮回中循环的。英国首席代表额尔金以清政府“不讲道义,不顾国际法”,将捕获的英法“侨民”十八人虐待致死为口实,照会清政府:“圆明园者,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英国)誓必毁为平地!”野蛮地命英军于10月18、19两日,将北京西北郊的五园(即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皇家园林焚为灰烬。


【图2】这是一张珍藏在美国国家博物馆(史密森尼博物院)的老照片,记载了八国联军1900年8月14日攻入北京城的历史瞬间。地点在广渠门一带,是北京外城城墙东侧的唯一一座城门,此地属于市郊。联军正在顺外城的下水道攻入城内,2个小时解决战斗——可以肯定,爬下水道绝对有人带路。让人惊讶的是,当他们爬上岸时,京城百姓居然齐齐站在河沿,作围观状。按照今天教科书上的解释,八国联军打进京城,应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才是,京城百姓起码应该和慈禧太后一样四散逃亡躲避战火。然而我们从照片中,却没有看到百姓表现出害怕的样子,而是袖着手,抻着脖,平静地围观,摆出一副与己无关的看热闹神态。

    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为中国皇帝私有。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虐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以前我真不明白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烧杀抢掠,而围观的老百姓脸上面无表情,根本看不到恨意。看看现在,全明白了,英法联军烧的那是我们想烧不能烧的;抢的那本来也是我们被抢走的;杀的原本就是我们都想杀但杀不掉的。我们何恨之有?
【图3】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独轮车队为联军把粮草送进城。

老百姓的冷漠,今天的爱国者们或者会否认,或者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或者要痛斥他们是汉奸,觉悟不高。事实上,对于苦难深重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他们在数千年中的宿命就是被一伙伙的强盗强行统治。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对于百姓的关心程度并不会超过一个强盗对于自己保护对象的关心程度。地域辽阔的这个国家,是统治者的私产,人口众多的百姓,其也不过是给统治者生产财富的苦力,给统治者保卫江山的兵源。不管是哪个朝代,不管是哪些人当政,老百姓的这种宿命是无法改变的。作为蒙古征服者的元朝政府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但是出身于同样是老百姓,而且是汉族人的朱元璋也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至于后来的满清统治,是通过残酷屠杀和恐怖,强加在汉族人头上的外来统治者,异族征服者。执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政策,血洗扬州嘉定,将猪尾巴作为征服和忠诚的标志强加在中国人头顶的耻辱,在洋人到来的时候,中国人或许并没有完全忘记。
    与远方入侵的英人法人相比,高高在上进行高压统治的满清统治者又何偿有更大的合法性。所以,当鸦片战争打响的时候,老百姓冷漠地看满清和洋人开战,甚至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看昔日不可一世的凶残的满清征服者压迫者被更为厉害的洋人打的人仰马翻。这或许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呢。对于苦难深重的老百姓来说,既然被奴役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宿命,被洋人奴役,与被满人奴役,有什么不同呢?据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看清军失败的笑话时,英军统帅巴夏里目击此景,十分疑惑不解,问其买办何以至此,买办曰:“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国家不过是统治者的私产,是人家的国家,朝廷从来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待,这样的国家,朝廷,官府,与老百姓何干呢?爱国爱官僚,凭什么?


【图4】当地民船组成的运输船队 通过白河往北京为八国联军运送物资


    1894年日军轻取东北重镇九连城,驻守此处的清军闻风而逃,九连城当地居民箪食壶浆迎迎接日本军队,纷纷拿鸡和猪献给日军,有人请求为日本军队效力。日本著名间谍学者、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拟制了一篇文采飞扬的告示《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说,「满清氏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於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当时豪杰武力不敌,吞恨抱愤以至今日,盖所谓人众胜天者矣。今也天定胜人之时且至焉。」号召中国人「绝猜疑之念,察天人之向背,而循天下之大势,唱义中原,纠合壮徒、革命军,以逐满清氏於境外,起真豪杰於草莽而以托大业,然后革稗政,除民害,去虚文而从孔孟政教之旨,务核实而复三代帝王之治。」
日本人当然是包藏祸心,入侵中国并不是为中国人的解放。可是,这样的宣传非常有效,不少百姓真的是打着旗子欢迎日本人的。老百姓是受了别有用心的日本鬼子的欺骗蛊惑,可是这也说明当初的满清统治者是如何的不得人心。当统治者以国家为自家产,当统治者是强加在百姓头上的征服者压迫者的时候,作为被奴役对象的老百姓肯定不会热心替这样的国家或政府卖命。这个逻辑是最简单不过的。 
慈禧太后居然一口气向全世界十一个强国宣战,这摆明了是发神经,大臣们不反对慈禧太后发神经,但你发你的神经就算了,少把大家全都扯进来。遂有李鸿章密电各地督抚:
 【图5】八国联军时期西方的宣传漫画明信片。“中国龙闭关自守.招来八国联军,小本打先锋”。该明信片1900年在德国国内邮寄
    “千万秘密。廿三署文,勒限各使出京,至今无信,各国咸来问讯。以一敌众,理屈势穷。俄已据榆关,日本万余人已出广岛,英法德亦必发兵。瓦解即在目前,已无挽救之法。初十以后,朝政皆为拳匪把持,文告恐有非两宫所出者,将来必如咸丰十一年故事,乃能了事。今为疆臣计,各省集义团御侮,必同归于尽。欲全东南以保宗社,诸大帅须以权宜应之,以定各国之心,仍不背廿四旨,各督抚联络一气,以保疆土。乞裁示,速定办法。”
      李鸿章的意思是,这大清国算是完蛋了,大家就甭指望了,现在大家只能靠自己,要小心别沾上义和团,让他们将你们这些督抚卖给洋人,大家齐心协力,保住东南,算是给这个民族留下一点希望吧……于是各地督抚纷纷在由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元老级别的重臣们搞出来的“东南互保”协议上签字,表明当地不介入这场乱子,由着慈禧太后一个人陪着洋人们玩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