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八月十五日,不曾結束的戰爭


1945年的8月15日據說是個晴天。

那天上午,出身臺南的醫師吳新榮到了下營,準備為瘧疾患者做抽血檢驗。回程路上,他遇見了同樣身為醫師的好友謝得宜。謝得宜告訴他,當天中午有重大事情要宣布,要他務必密切注意廣播。吳新榮到家後,照著謝得宜的話,立刻轉開了收音機,可是收音機卻沒電了。一直到當天晚上,吳新榮才從朋友口中,得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同一天的正中午,霧峰林家三少爺林獻堂也轉開了收音機。廣播裡傳來昭和天皇的聲音,緩緩地說著:「為了世界平和及日本民族將來發展之故,決定接受波茲坦宣言。」──天皇講的隱晦,可是意思很清楚:日本要無條件投降了。

對於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泥沼中的日本帝國而言,這個消息或許不完全讓人意外。但它出現的時間,還是比林獻堂預計的來得更快、更早。得知這個結果的林獻堂,在日記裡感慨地寫著:「五十年來以武力建致之江山,亦以武力失之也。」

另一個台中人楊基振,當時人在中國,正準備搭車前往北京,途中正巧聽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他的反應比只留下短短一句話的林獻堂要激動許多,回想過去幾年的戰爭,他說「真是全世界人類最悲慘的時期。」又說:「這全是日本軍閥的錯。」

同一天的日記裡,他寫著:「年少以來對日本的仇恨心讓我寧願前往中國,今天還得以親眼見到日本投降的一天。如此一來,故鄉台灣事隔五十餘年後回歸中國,從悲慘的命運中解放,從此永遠接受祖國的擁抱。如作夢般,我流下欣喜的淚水。」

昭和天皇的「玉音放送」

從1939年歐洲戰事爆發開始算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了六年的時間。但對於日本來說,這場戰爭更加地漫長。它從1931年9月18日,日本引爆中國東北鐵路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當時的日本,是個「大國崛起」的最佳典範。在1868年的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以令人意外的姿態,先後擊敗了中國與俄羅斯,又併吞了琉球、臺灣、和韓國,版圖一再擴張。這個崛起中的東方帝國,彷彿前途無限,所向無敵。

一位名叫石原莞爾的日本軍人,因而提出了一種理論。他說,東洋文明與西洋文明之間最終將有一場決戰,而且將是一場毀滅性的戰爭。這會是一場無可避免的戰爭,是人類文明必經的道路,只有在那之後,世界才可能有永久的和平。

他更預測,這一場戰爭中,代表西洋文明出戰的將是美國,至於代表東洋文明的,當然就非日本莫屬。為了贏得這場最終的世界大戰,石原莞爾強調,日本必須積極地增強軍事實力,同時擴充版圖。而其中的關鍵,就是中國東北的滿州。它將是日本帝國的生命線。

石原莞爾很快就把這項構想付諸實現。1931年9月,日本從朝鮮半島調派了軍隊,一路往滿州前進,終於和中國軍隊發生了衝突。這項軍事行動,立刻引起國際社會關切。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成立的國際聯盟,對此議論紛紛,還特別為舉行了投票,以13比1的懸殊差距,要求日本撤兵──日本是唯一反對的那一票。

構想出世界最終戰爭石原莞爾
日本軍方當然沒有理會這個決議,而是持續擴大戰線,最後佔領了整個滿州。不久後,日本找來清朝最後一位皇帝──當時年僅二十六歲的溥儀──在這塊新領土,成立了名為「滿州國」的傀儡政權。

這些舉動,再一次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注意。國際聯盟派出了代表,前往滿州地區調查。日本卻宣稱,在中國東北爆發的軍事衝突,不過是正當防衛之舉,又強調滿州國的成立,與日本沒有直接關係。

國際聯盟的調查團沒有接受這樣的說法,他們回來後,在報告書中譴責日本用武力佔領了中國東北,違反國際聯盟維護和平的原則。雖然如此,調查團並不認為日本需要將滿州歸還給中國,只是要求他們撤兵,將該地區交由幾個大國組合成的委員會共同管理。

建議案最後送交了國際聯盟的成員投票,結果四十二票贊成,一票反對(日本),一票棄權(泰國),壓倒性地通過。出席的日本代表松岡洋右見狀,拿出了原本就準備好的講稿,以英文發表了演說──曾在美國留學的他,對自己的英文相當有自信。在表達完強烈不滿之意,松岡洋右隨即退席抗議。幾天之後,日本正式宣佈退出國際聯盟。

1941年與希特勒見面的松岡洋右
返回日本的松岡洋右,並未因為這項外交上的挫折而遭受批評。相反地,他從抵達橫濱港的那一刻起,就受到英雄式的歡迎。人們認為他在國際聯盟表現強硬,最後又堂皇地退場,是為日本爭了一口氣,從此日本可以擺脫國際社會的束縛,走向自主的外交政策。

日本軍方在滿州地區的擴張,同樣也受到一般民眾的支持。在報紙之上,每天都刊出對於滿州戰況的追蹤報導,成為社會最熱門的話題。為了爭取讀者,報社的記者和編輯,更是使勁全力,用最煽情的方式,挑動民眾的情緒。只要能夠促進銷量的,都是好新聞。

在這個背景下,日本的社會氣氛漸漸出現了轉變。1920年代的日本,原來是自由奔放而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知識分子為了民主、平等與人權等議題而積極發言。進入1930年代之後,整個思想界卻因為軍國勢力的崛起而遭受壓制,逐漸失去了聲音。

最令人意外的事件,發生於1933年。那一年兩位日本共產黨的領導人,突然發表聲明,宣告完全放棄自己原本的主張,轉向支持政府對外軍事擴張的政策。這只不過是一連串骨牌效應的開始。連一向最激進,批判政府最大力的共產黨,都放棄了立場,其他的知識份子,當然也紛紛跟進,開始宣示自己對於國家政策的效忠。

少數不願意配合的人,則遭到了圍勦。東京帝國大學的美濃部達吉,原本是飽受尊崇的憲法教授。他最著名的學說,是主張天皇為日本政府機關的一個部分,並不單獨擁有國家的主權。但在1935年,這樣的說法卻引發了猛烈地攻擊,軍方和其他政治人物,認為他的看法否認了天皇的神聖性,是對天皇不敬,要將他起訴予以調查,並禁止教授他的學說。

京都帝國大學的法學院教授瀧川幸辰,同樣因為批判政府,而遭到國會議員的指責,他的作品也被查禁。日本的教育部長,更直接找上京都帝大校長,要他開除瀧川幸辰的教授職務。京大校長回絕了政府的施壓,日本教育部於是直接下令,將瀧川幸辰解職。這個破壞言論自由與憲政體制的舉動,引起了京大法學院強烈反彈。法學院裡頭31名教授,全部辭職。而法學院的學生,也全數申請退學,以示抗議。其他法學院學生,更是紛紛表達聲援之意。

但這些動作,都無法阻止日本進一步往軍國主義的方向邁進。

被日本政府開除職務的瀧川幸辰
1937年7月7日的午夜,日本與中國的軍隊在北京蘆溝橋爆發了第一場戰役,原本小規模的衝突,一發不可收拾,演變為雙方的全面戰爭。兩年之後,在歐亞大陸另一邊的德國入侵了波蘭,歐洲的戰火,也從那一刻點燃。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來了。

隨著戰爭的擴大,日本政府對於一般人民日常生活的控制,開始變本加厲。都市之內的娛樂設施,紛紛遭到取締。一般學生不得留長髮,女性更不能燙髮。每天的糧食都由政府配給,戒指則被認為是奢侈品,也在禁止之列。日本政府也在國內與殖民地,同步推動「國民精神總動員」,希望全國人民為了長期抗戰做好準備。

而為了贏得國民的支持,當時的報紙之上,充滿著對於戰爭的宣傳與歌頌。有位作家保田與重郎更熱情洋溢地說:日本前所未有的偉大時代即將來臨!

不過,事情沒有文學家想像的美好。在中日大戰開打之後,日本雖然將戰線不斷推進,但進展的速度遠遠落後原本的預期。1941年,原本打算袖手旁觀的美國,因為日本襲擊珍珠港而參戰,更為戰事增加了許多變數。

指揮珍珠港之役的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原本是計畫透過奇襲,一舉擊潰美國國內的士氣,沒想到卻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結果。此舉激起美國社會的強烈反彈,羅斯福總統透過廣播,告訴全國人民:「勿忘珍珠港!」

美國誓言要為珍珠港事變復仇
在美國參戰之後,需要兩面作戰的日本,戰勝機會更顯得渺茫。珍珠港事變之前的三個月,日本首相近衛文麿主動辭職下台。他說:「我對這場戰爭已無信心,只能讓給有信心的人來做。」

戰爭拖的越長,不僅人心浮動,物資的消耗也越來越大。為了不讓後方經濟崩盤,日本開始加強動員各地的人力和物資。超過八十萬的朝鮮居民,被強制送到滿州等地,從事勞動。臺灣的漢人與原住民,也紛紛被徵招加入軍隊。

這些手段,在在凸顯了日本的戰況之惡劣。很多日本士兵被派到東南亞作戰,從此就再也沒有回來。他們死在島嶼,死在海灘,最終連遺體都無法運回故鄉。為了給士兵的家屬一個交代,軍隊只好將遺體的一根手指頭切下,當做最後的紀念。但隨著戰事越來越激烈,到了戰爭後期,甚至連這樣的替代方案都不可能進行。很多家屬最後收到的,是個白木盒子,裡頭裝著的,只有海灘上的砂粒。

然而,為戰爭犧牲的何止是軍人。在戰爭最熾熱之際,日軍所到之處,從中國到東南亞戰場,都不斷發生著屠殺平民的事件。

為了節省物資,也怕大型動物在戰亂中傷人,1943年起東京的上野動物園更開始有計劃地屠殺園內動物。這個決定由時任東京市長的大達茂雄直接下令,並要求動物園立刻執行。對於飼育員而言,沒有什麼比親手殺死日夜照顧的動物更令人痛苦的了。可是大達茂雄的態度強硬,而為了貫徹命令,動物園只有在飼料中加進毒藥。當時上野動物園人氣最旺的明星動物,非大象莫屬。據說牠們看了同伴吃下飼料後死去,竟然因而開始絕食,最後終於支撐不住而餓死。

在動物園大屠殺中餓死的大象
日本國民也沒能逃過戰爭帶來的災難。1945年3月10日,美軍在東京發動大空襲,全城陷入熊熊烈火之中,整座城市被炸的殘破不堪,死亡人數就高達了八萬人,受害人數更超過一百萬。而東京只是眾多遭到空襲的城市,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大阪、名古屋,還有臺北,都先後受到美軍轟炸。

但戰事最慘烈的地方,發生在日本南方的沖繩。這座小島成為了日軍和美軍的決戰之地。雙方死傷慘重。當時沖繩人口不過五十萬,在這場戰爭中,就有超過十二萬人死亡──當中大半都是平民。這場戰役,幾乎宣告了日本戰線的全面潰敗。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市投下一枚原子彈。在人類歷史上,這是一次核子武器被應用在戰場上。廣島市中心成為一片灰燼,死亡人數估計超過了十萬人。三天之後,8月9日,第二枚原子彈落在長崎市,造成將近15萬人喪生。當時,在距離爆炸地點六百公尺處,有五百多位學生正在長崎醫科大學的教室裡上課。其中超過了四百人,因為這顆原子彈,而當場喪命。

日本帝國開始崩解,無法再承受更多的死傷。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親自透過廣播,正式向全國宣布:日本放棄戰爭。

許多日本民眾第一次聽到了日本天皇的聲音──被稱為「玉音放送」──然而,內容卻無法令他們開心,很多人杵在收音機旁邊,就這樣哭了起來。這一天,成為了日本人的「終戰紀念日」。

在沖繩戰役中被美軍俘虜的日本人
不過,戰爭真的結束了嗎?

在日本北海道的最北端,再往北幾十公里處,有一座名為樺太的島嶼。這裡是日本與蘇聯軍隊交火的地方,雙方並沒有因為天皇的宣言停止戰鬥,而是一路打到了8月22日。2

在朝鮮半島,人們慶祝的不是終戰,而是「獨立」和「解放」──韓國終於可以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零星的暴動出現在首爾街頭,有些曾經擔任日本警察職務的韓國人,被認為是賣國賊,被人襲擊。但大致而言,情勢還算穩定。可是韓國人很快就發現,獨立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蘇聯軍與美軍先後來到了朝鮮半島,將整個國家一分為二。又一次,國家的命運被外來者所決定。而且不久之後,他們又必須被捲入另一場不屬於他們的戰爭。

而日本雖然一一放棄了那些隨著帝國擴張而得來的領土,但他們與鄰國的邊界該如何劃分,到今天仍然是充滿爭議的問題。釣魚台的問題已經是眾所週知,而跟韓國之間,日本也為了一座名為竹島(獨島),在在起衝突。連在北方,都有和俄羅斯之間的「北方四島」問題。

因為那一場戰爭,每一年的8月15前後,日本媒體上總是充滿著各種戰爭有關的報導與爭論,從每年舉行的死難者慰靈儀式與和平祈願活動,到首相是否祭祀戰犯的參拜靖國神社。當然,東亞各國的關係,也在此刻也會變得格外敏感。無論是南京大屠殺還是慰安婦問題,在在都要引起爭論。每個國家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包括日本自己。

戰爭的記憶,變成了各國政客互相指責的工具。

日本靖國神社
至於1945年的8月15日之後的臺灣,歡欣鼓舞地「接受祖國的擁抱」,一如楊基振在日記中描述的,而他不是唯一一個這麼想的人。

大半輩子都在抵抗殖民統治的林獻堂,在聽到了日本投降的新聞後,一連兩個晚上都睡不著覺,要靠服藥才能入眠。身為臺灣意見領袖的他,已經準備為協助政權轉移付出心力。

只是,祖國的擁抱並不如臺灣人想像中的熱烈美好。新的統治者取代了舊的殖民者,但沒有權力的人依然沒有權力。到了1947年2月28日,臺灣人與新來的政權之間,終於產生了正面的衝突。從那一天起,林獻堂的日記一連中斷了五天。

228事件的風暴過後,林獻堂雖然得以保存性命,但已經喪失了許多朋友。連他自己,都被列名「臺奸」。兩年之後,中華民國政府敗逃到臺灣來,開始實施戒嚴體制。眼看著這樣的局勢發展,據說向來拒絕講日文的林獻堂,做了一個可能他自己都未曾預料的舉動:他決定赴日定居。

在那之後,中華民國屢次派人勸他回台,或者威脅利誘,或者溫情攻勢,最後甚至派出了當年和他一起反抗日本殖民政府的戰友蔡培火出面。可是林獻堂仍然不願意返回故鄉,他只說: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曾受先聖人之教訓,豈敢忘之也。台灣者,危邦;亂邦也。豈可入乎,居乎。非僅危亂而已,概無法律,一任蔣氏之生殺與奪。我若歸去,無異籠中之雞也。」

換句話說,他很清楚,回到臺灣,回到蔣介石的掌控之中,他將再無自由,甚至連性命都有可能不保。

幾年之後,林獻堂在異鄉與世長辭。

林獻堂
臺灣人的戰爭與戰後經驗,也許是在提醒我們國家與民族的虛妄。每個國家的政客都善於指責他人,以便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就像戰後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大力推行「去日本化、再中國化」的政策,要臺灣人記住日本有多麼可惡,卻要批評政府的人閉上嘴巴,噤聲不語。

而日本有許多政客至今仍然否認南京大屠殺,拒絕對慰安婦負起任何責任。他們強調日本人民在戰爭中的傷亡,強調日本在戰後受到的不合理對待,卻很少去反省,為何少數人的野心,卻需要那麼多人──包括那些今天已經不屬於日本人的人──共同承擔。

戰爭過去了六十多年,但它真的結束了嗎?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夠擺脫統治者灌輸的視角來看待這段歷史,能夠不再簡單去評斷這個民族還是那個國家比較邪惡,能夠真正看見並同情戰爭中的無力而無辜的受害者,也許那一天,我們才能夠真正告別戰爭的年代。

吃什麼才不顯老?











蔣中正: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

《報怨以德》
日本戰敗投降之際,與日交戰的幾個大國首腦相繼就戰爭的勝利發表演説。其演説內容均強調了對歷史恥辱的洗刷甚至報復。而與這些國家元首不同的是,1945年8月15日,中國的最高統帥 蔣中正發表了一篇由自己親自執筆起草的《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的廣播演説,其內容如下:
 
全國軍民同胞們:
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士們:
我們的抗戰,今天是勝利了 !「 正義必然勝過強權 」的真理,終於得到了他最後的證明,這亦就是表示了我們國民革命歷史使命的成功。 我們中國在黑暗和絕望的時期中,八年奮鬥的信念,今天纔得到了實現。我們對於顯現在我們面前的世界和平,要感謝我們全國抗戰以來忠勇犧牲的軍民先烈,要感謝我們為正義和平而共同作戰的盟友,尤須感謝我們 國父辛苦艱難領導我們革命正確的途徑,使我們得有今日勝利的一天,而全世界的基督徒更要一致感謝公正而仁慈的上帝。
我全國同胞們自抗戰以來,八年間所受的痛苦與犧牲雖是一年一年的增加,可是抗戰必勝的信念,亦是一天一天的增強;尤其是我們淪陷區的同胞們,受盡了無窮摧殘與奴辱的黑暗,今天是得到了完全解放,而重見青天白日了。這幾天以來,各地軍民的歡呼與快慰的情緒,其主要意義亦就現在我們抗戰是勝利了,但是還不能算是最後的勝利。
須知我們戰勝的含義決不止是在世界公理力量又打了一次勝仗的一點上,我相信全世界人類與我全國同胞們都一定在希望這一次戰爭是世界文明國家所參加的最末一次的戰爭。是為了被佔領區同胞獲得了解放 。
我們並不要報復,更不可對敵國無辜人民加以污辱,我們只有對他們為他的納粹軍閥所愚弄所驅迫而表示憐憫,使他們能自拔於錯誤與罪惡。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復敵人從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復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冤相報,永無終止,決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這是我們每一個軍民同胞今天所應該特別注意的。
同胞們:敵人侵略中國的帝國主義,現在是被我們打敗了,但是我們還沒有達到真正勝利的目的,我們必須徹底消滅他侵略的野心與侵略武力,我們更要知道勝利的報償決不是驕矜與懈怠。戰爭確實停止,以後的和平,必將昭示我們,正有艱巨的工作,要我們以戰時同樣的痛苦,和比戰時更巨大的力量,去改造,去建設。或許在某一個時期,遇到某一種問題,會使我們覺得比戰時,更加艱苦,更加困難,隨時隨地可以臨到我們的頭上。
我說這句話,首先想到了一件最難的工作,就是那些法西斯納粹軍閥國家受過錯誤領導的人們,我們怎樣能使他們不只是承認他自己的錯誤和失敗,並且也能心悅誠服的接受我們的三民主義,承認公平正義的競爭,較之他們武力掠奪與強權恐怖的競爭,更合乎真理和人道要求的一點,這就是我們中國與聯盟國今後一件最艱鉅的工作。
我確實相信全世界永久和平是建築在人類平等自由的民主精神、和博愛互助的合作基礎之上,我們要向民主與合作的大道上邁進,來共同擁護全世界永久的和平。我請全世界盟邦的人士,以及我全國的同胞們!相信我們武裝之下所獲得的和平,並不一定是永久和平的完全實現,一直要作到我們的敵人在理性的戰場上為我們所征服,使他們能徹底懺悔,都成為世界上愛好和平的份子,像我們一樣之後,纔算達到了我們全體人類企求和平及此次世界大戰最後的目的。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回顧:敘利亞反對派和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衝突


敘利亞反對派-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衝突
敘利亞內戰的一部分
日期:2014年1月4日 – 持續之中
地點:敘利亞東部和北部地區
結果:持續之中
  • 反對派在17個城鎮奪取了ISIS的基地,其中包括阿勒頗市
  • ISIS奪取了拉卡省的大部分,以及阿勒頗省的8個鎮,其中包括Aza和Al-Bab
  • 反對派攻佔Saraqeb、Bsartoun 和 Jarabulus大部
  • 在哈塞克省雙方達成停火
  • ISIS對Atarib的進攻以及反對派對Darkush的進攻都被打退
參戰方
敘利亞 敘利亞自由軍[1]
 勝利陣線 (some units)[4]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Jund al-Aqsa[8]
指揮官和領導者
Salim Idris
Jamal Maarouf
Ahmed Abu Issa
Abu Bakr al-Baghdadi
Abu Omar al-Shishani
Abu Baraa al-Jazairi(陣亡)
(Emir of Saraqeb)[9]
傷亡與損失
566人喪生[10]290 人喪生[11]
310人以上被俘 [12]
100名以上平民喪生 [13]
總共: 697–1,000人喪生(截至2014年1月11日)[13]
敘利亞反對派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衝突是敘利亞內戰期間在2014年1月初的一場衝突。衝突一方為敘利亞自由軍、聖戰軍(Army of Mujahedeen)和伊斯蘭陣線(the Islamic Front、IF),而另一方為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Sham、ISIS)。而一些勝利陣線的部隊加入對抗ISIS的戰鬥。

背景

溫和派的反對派武裝派別和與基地組織有關的ISIS之間的關係自從ISIS在2013年9月18日攻佔邊境城鎮Azaz之後日趨緊張。而在10月初,在Azaz衝突再次爆發。在11月份晚間,ISIS從敘利亞自由軍手中奪取了邊境城鎮Atme。

交戰

2013年12月31日,反對派指揮官Hussein Suleiman的屍體在ISIS和敵對反對派武裝交換戰俘儀式上被交還反對派。[14]Suleiman在被ISIS監禁期間遭受拷打並最終身亡。
在2014年1月2日夜裡,ISIS的武裝分子攻擊了反對派控制的Atarib城鎮。在該地,ISIS被指控犯下兩起殺害或綁架主流反對派指揮官的罪行。在1月3日,在全省約數百名群眾集會抗議ISIS和紀念Suleiman的身亡。在伊德利卜省的村莊Kafr Takharim,ISIS向抗議者開火,對於具體傷亡人數目前還沒有報告。作為對開火事件的回應,敘利亞自由軍內兩支新成立的部隊攻擊了在阿勒頗省和伊德利卜省多個地區的ISIS據點。
在Atarib的反對派試圖抵抗ISIS對該地的進攻,結果基地組織的武裝分子被包圍,而突尼斯籍指揮官Abu Saber al-Tunis被俘獲,但還不能確定他是否被匆匆處決。在這場衝突中有42名ISIS武裝分子被打傷,還有一名反對派媒體人士在報導衝突中喪生。此外還有5名群眾喪生。有未經證實的報導說反對派在伊德利卜省和阿勒頗省多地抓獲多名ISIS的成員。在伊德利卜省的Maarrat Misrin村爆發了戰鬥,而在Kafr Nabl 村反對派包圍了一處ISIS的設施,給ISIS成員24小時期限投降。同時,伊斯蘭陣線的武裝分子(他們也加入了針對ISIS的戰鬥),向ISIS控制的Azaz增派的援兵。
反對派組織敘利亞全國聯盟和活動人士指責ISIS通過抹黑敘利亞革命來從敘利亞政府那裡謀取利益。
在1月4日,ISIS在Saraqeb處決了一名被俘的反對派武裝分子,同時據報導在Saraqeb 和 Kafr Nabl逮捕了一些嫌疑分子。在Harem地區的ISIS武裝分子在他們的基地被反對派圍困之後處決的一些被俘者,其中包括一些平民。在Mushoon的ISIS武裝分子向反對派投降,而在Salqin的ISIS據點在幾天前就被反對派包圍了。在阿勒頗,戰鬥在全省範圍內展開,反對派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反對派武裝在Maskanah攻佔了一座位於製糖工廠內的ISIS基地。同樣在Dabiq地區有和Salloum鎮,反對派也攻克了一些ISIS的基地。據報導,在Atarib敘利亞自由軍取得了進展,但是ISIS的武裝分子包圍了該鎮並進行炮轟。ISIS還發動了一系列攻勢,進攻反對派據點並伏擊反對派武裝,打死24名反對派武裝。其中的一次襲擊是通過汽車炸彈進行的。
在此時,ISIS向反對派遞交了1份24小時最後通牒,要求反對派武裝撤出阿勒頗,允許政府軍進入反對派的地盤,否則將要發動進攻。反對派則重複了之前的一份聲明,要求ISIS成員脫離該組織,加入主流反對派。
1月5日,在激烈交火之後,反對派奪取了位於Manbij的ISIS基地。在拉卡省Tabqa鎮也爆發了衝突,還蔓延到了哈馬省中部,在那裡ISIS打死了7名反對派武裝分子。在Manbij的戰鬥中,ISIS用汽車炸彈來保衛他們的地盤。ISIS從拉卡市調集援兵前往阿勒頗市。他們從伊德利卜省的al-Dana和Atme撤退並開始前往阿勒頗。作為一項可能存在的、以避免更大衝突的協定,他們的據點隨後被勝利陣線和Ahrar al-Sham組織佔領。ISIS還從Darat Izza撤出,但保留了對Sarageb和Kafr Zita的控制。在這一天,總計有66名武裝分子(其中包括11名ISIS成員),在這一天喪生。
根據反對派的沙姆新聞網報導,截止此時,在伊德利卜的鄉村地區,反對派已經攻佔了ISIS控制地區的80%。而在阿勒頗市及其郊外,ISIS控制區的65%被反對派佔領。
在這一天結束時,據報導ISIS的武裝分子正在向通往土耳其的Bab al-Salameh越境通道推進,並試圖攻佔它。當天夜間,反對派在拉卡市攻擊了ISIS武裝。
1月6日,在拉卡市,反對派包圍了據點內的ISIS武裝。在戰鬥中,反對派釋放了被ISIS囚禁的50名囚犯。在這些活就這種,有一名土耳其記者,他自從2013年12月就被綁架了。同時還有10名敘利亞庫爾德人也被釋放。一名反對派軍官說,自從反對派進攻拉卡市開始,已經有70名ISIS武裝分子和20名反對派喪生。他還預計將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武裝團伙從該市清除至少還需要1周時間。同時,在Darkush鎮附近的一處反對派檢查站,ISIS引爆了一顆汽車炸彈,共有20名反對派武裝在自殺式襲擊中喪生。而在該地,在之前一天的晚上,反對派攻擊了一座ISIS基地並包圍了它直至ISIS援兵突破的包圍圈。在Tamani’a鎮的ISIS基地也被包圍,而在al-Dana也發生了戰鬥。經過勝利陣線的調停,ISIS從Kafr Zita和Tal Abyss撤出。在距離土敘邊界1.5英里的Jarablus發生的衝突中,據伊斯蘭陣線的說法,該組織攻佔的當地的ISIS總部,但ISIS否認了這一消息並堅稱他們正牢牢掌控著該地。
1月7日,在Jabal al-Zawiya地區34名外籍ISIS成員和Jund al-Aqsa組織的成員之前幾天被反對派處決的消息被得到證實。ISIS在沒有與反對派發生衝突的情況下從代爾祖爾省的al-Mayadeen 撤出。在阿勒頗市Salhin社區,100名ISIS武裝分子被圍困在警察部門大樓內。反對派武裝還攻佔了Ihris, Misqan 和 Ma'arsata村以及al-Bab和Tedef之間的Tader環形交叉路口。ISIS武裝分子攻擊了位於Qadi Aska社區的反對派憲兵總部。在霍姆斯省拉斯坦市東部,ISIS攻擊了一個反對派指揮部,打死15名反對派武裝分子。據報導在前一天晚上,ISIS在處Qadi al-Askar區處決了大約50名人質,死者中包括媒體人士、救援工作者和其他一些平民。根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42人被處決,包括21名反對派武裝人員和5名媒體工作者。
1月8日,反對派奪去了位於Qadi Askar區兒童醫院的阿勒頗ISIS的指揮部。ISIS的武裝部隊失去對該市反對派佔領區的控制並撤退到阿勒頗市東北郊的Al-Inzarat地區。三百名被極端伊斯蘭主義武裝分子劫持的人質重獲自由。在拉卡市,醫院被廢棄,中央廣場上到處躺著死屍,城內斷水斷電。根據一名反對派活動人士的說法,這座城市「完全癱瘓了」。而此時,ISIS控制著兩條通往拉卡市外的關鍵道路:一條通往伊拉克邊境,還有一條通往北邊的土耳其邊境。勝利陣線的領導人,Abu Mohammad al-Golani證實勝利陣線和ISIS之間爆發,並呼籲雙方進行調節並終止內戰。當天晚些時候,ISIS開始進行反擊。他們使用汽車炸彈襲擊反對派的檢查站。在阿勒頗省有三次襲擊,分別發生Al-Bab, Hreitan 和 Jarabulus。
天文台台長Rami Abdel Rahman告訴法新社記者,類似阿勒頗省的徹夜戰鬥也發生在和代爾祖爾省東部的Mayadin地區。在Al-Bab,襲擊造成9人喪生。
1月9日,ISIS從代爾祖爾增派援兵使他們的部隊返回阿勒頗市市郊。根據當地居民的說法,ISIS在準備很多自殺式襲擊以報復反對派的進攻,而他們的指揮官則隨時身穿著自殺腰帶。荷蘭記者Lex Runderkamp說ISIS的援兵有1300人,其中包括來自伊拉克的ISIS的特別部隊。在拉卡市,反對派武裝控制了政治情報機構大樓,這座大樓位於ISIS指揮部400米遠。但是,ISIS依舊控制著通往該市的大橋,結果人們只能通過船隻進入該市。在夜間,ISIS奪取了Mashlab區和該市的一座勝利陣線的基地。在阿勒頗省,ISIS和反對派武裝的戰鬥在Castillo的道路兩邊打響。反對派封鎖了al-Jandoul和Castillo之間的補給線。同時,反對派向Azaz的Bab al-Salama越境通道增派援兵,該通道之前被ISIS控制著。在伊德利卜省,ISIS向示威人群開火,還圍困了多個野戰醫院,並突襲了其中一座,搜捕那些當天早些時候在Atarib與ISIS交戰中受傷的反對派武裝分子。從月3日到9日的6天中,有482人在反對派與ISIS的交戰中喪生。
根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的說法,在哈塞克省,當地的ISIS武裝與伊斯蘭陣線及多個獨立的反對派武裝簽訂了停火協議。他們同意在當地建立一個統一的軍事指揮組織和合法的權利機構。
1月10日,ISIS設法擊退了反對派在通往Ar-Raqqah東面通道的進攻。ISIS還在阿勒頗省al-Bab鎮打死了20名反對派武裝分子。在脫離了Deir-za-Zor機場的圍困之後,ISIS指揮官Abu Omar al-Shishani 和一支由30輛車組成的車隊以及武裝分子進入了Al-Bab。據報導在Haian爆發了激戰,ISIS在戰鬥中使用了重武器。同時,一場由敘利亞自由軍支持的反對ISIS的遊行在阿勒頗市Salaheddine社區舉行。
1月11日,反對派武裝向Saraqeb派遣了一支包括坦克和武裝皮卡在內的車隊以試圖將ISIS武裝從該地趕出。雙方爆發了激烈交火,據報導反對派武裝控制了該鎮大部分地區並且包圍了數百名ISIS的武裝分子。當天稍早時候,在Saraqeb郊外,五名反對派武裝分子因為他們乘坐的轎車觸發炸彈而身亡。同時,ISIS武裝控制了邊境小鎮泰勒艾卜耶德,而拉卡市的ISIS武裝攻佔了一座反對派武裝的檢查站以及一座火車站。ISIS的武裝分子還在拉卡市西部的Jazra村拋棄了10餘具反對者的屍體。據報導在拉卡市的醫院有十餘具ISIS武裝分子的屍體被發現。
反對派成功奪回了過去幾天在阿勒頗省失去的地盤,並防禦ISIS方面的反攻。在Anadan鎮的戰鬥中有20名反對派喪生,而發生在Tiba村的持續了三天的戰鬥則導致30名反對派喪生。
1月12日,據證實反對派武裝已經攻佔了Saraqeb東部,而當地的ISIS指揮官及其屬下則被包圍在了鎮中心。在拉卡市,儘管此時ISIS已經奪取了該市的大部,但ISIS和包括勝利陣線在內的反對派殘餘部隊的戰鬥仍在持續,尤其是在al-Mashlab社區。根據反對派活動人士報導,拉卡市95%的地區及其郊區已經被ISIS控制。ISIS還控制了阿勒頗省內的Hrietan 和 Basraton兩個鎮。據報導有62到70具反對派武裝的屍體被送到拉卡市的醫院。這些人是在ISIS攻佔Tal Abyad鎮後被ISIS處決的。而另一則報導則把數字定為100人。
1月13日,據報導ISIS已經贏得了拉卡省戰鬥的勝利,奪取了省內大部分地區和省會拉卡市。ISIS還奪取了Al-Bab和Beza’a,而反對派則在靠近土敘邊境的Bsartoun和Jarabulus攻佔了一些地區。據報導在拉卡市以北80公里處的Kantari村發生了又一起大規模處決事件,ISIS處決了46名被俘的隸屬於Ahrar al-Sham組織的武裝分子。在霍姆斯省al-Sekhna附近還有14名反對派武裝被處決。至少有13名反對派在伊德利卜省的一次自殺式襲擊中喪生,另有10人受重傷。
1月14日,據報導反對派武裝攻佔了阿勒頗省內的Masquan、Kafar Kalbin和Kafra三座村莊。而在反對派殘餘部隊撤出之後,ISIS完全控制了拉卡市。同時,反對派奪取了傑拉布盧斯的一座監獄,釋放了被ISIS監禁的70名囚犯。
1月15日,在傑拉布盧斯,一個ISIS設置的汽車炸彈炸死了26人,其中23人是反對派武裝,3人是平民。同時,在Saraqeb戰鬥仍在持續。來自反對派的消息聲稱當地的一名比利時籍ISIS指揮官被擊斃,但ISIS否認了這個消息。反對派武裝還攻佔了Azaz鎮附近的Jibreen、Hardntin 和Kfarrakeshr。
1月17日,反對派攻佔了Shekh Ali、Aajel、Orum al-Sughra、Reef al-Muhandiseen和46號基地,而ISIS從Kafarjoum村撤出。這個村莊里有ISIS武裝在敘利亞最大的武器倉庫。ISIS還從Saraqab撤出,在撤出時焚毀了他們的車輛。但與此同時,ISIS重新奪回了傑拉布盧斯。ISIS的援兵抵達了Manbij並試圖從Matahen一側攻佔該地。作為回應,反對派在該地區也增強了援兵。
1月18日,反對派武裝攻佔了Ratyan鎮。Manbij爆發了戰鬥,據報導ISIS在奪取了Manbij附近的磨坊後在Manbij取得進展。ISIS據說在傑拉布盧斯對40名反對派武裝分子斬首,另有9名反對派武裝在該鎮的一次汽車炸彈襲擊中喪生。
1月19日,在一段發布在網上的錄音中,ISIS表達了希望與敘境內的其他反對派武裝組織結束內部衝突的意願。
1月20日,在Bab Al-Hawa發生了兩起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事件,包括6名反對派武裝在內的16人喪生。在同一天,ISIS控制了Al-Jarah軍用機場。在Manbij,一起猛烈的汽車炸彈襲擊炸死了20人,其中包括反對派武裝分子以及婦女和兒童。
1月22日,在Manbij鎮及其附近持續多日的交火之後,ISIS攻佔了Manbij的很多地區。還有報導稱在Azaz附近爆發了激烈衝突。
1月23日,ISIS完全控制了Manbij。據報導基地組織領導人扎瓦赫里呼籲敘境內的反對派之間停止戰鬥。
1月24日,ISIS完全控制了Darkush。
1月27日,據報導ISIS高級領導人Sameer Abid Mohammed al-Halefawi(又稱Haji Bakr)在Azaz附近的Tal Rifaat被反對派擊斃。而在Hreitan另有兩名ISIS高級指揮官被俘獲。在戰鬥中4名ISIS成員和3名反對派武裝分子喪生。
27日至29日,ISIS攻佔了Susyan, Hazwan和巴卜鎮西部的Tal Rahal。
從1月3日至29日,在這26天中有大約1565至2065人在反對派內部的衝突中喪生。在衝突的頭八天,ISIS就發動了16次自殺式襲擊。
1月30日,在阿勒頗省,ISIS又攻佔了兩座村莊。
2月1日,在阿勒頗,ISIS攻擊了Liwa al-Tawhid旅的指揮部,打死了該組織領導人Adnan Bakour和其他15名反對派武裝分子,而ISIS有9人喪生。據報導在多日的衝突之後,反對派已經攻佔了al-Rai村的大部分。與此同時,ISIS在Sha’er沙漠的一次伏擊中打死了一名反對派高級指揮官,一名某組織領導人和其他6名武裝分子。
2月2日,基地組織斷絕了與ISIS的聯繫。在為期一個月的衝突中,大約1747到2347人在反對派內部的衝突中喪生。


    參考文獻[略]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哈里發

    伊斯蘭教哈裏發
    خليفة
    君主政體
    100px
    哈裏發旗
    118px
    現任
    易卜拉欣

    尊稱陛下
    首任阿布·伯克爾
    建立日期632年6月8日

    哈里發阿拉伯語خليفة 關於這個音頻文件ḫalīfah/khalīfah;英語轉寫:Caliph),為哈里法(khilāfa,意為哈里發統治之地)與烏瑪的統治者,是伊斯蘭教的宗教及世俗的最高統治者的稱號。最早源自於關於這個音頻文件خليفة Khalīfa,意為繼承者,指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在穆罕默德死後,其弟子以Khalifat Rasul Allah(安拉使者的繼承者)為名號,繼續領導伊斯蘭教,隨後被簡化為哈里發。
    哈里發為阿拉伯帝國最高的統治者稱號,相當於一般所說的皇帝。在阿拉伯帝國鼎盛時期,哈里發擁有最高權威,管理著龐大的伊斯蘭帝國。阿拉伯帝國滅亡之後,「哈里發」的頭銜,作為伊斯蘭教宗教領袖的名稱,一直保存了下來,傀儡哈里發首先是處於開羅馬木留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1517年,鄂圖曼帝國征服了埃及,時任哈里發的穆塔瓦基勒三世也被俘。1543年,穆塔瓦基勒三世死去,鄂圖曼帝國蘇丹蘇萊曼一世宣布自己繼承哈里發的職位,成為全世界穆斯林的領袖。
    直到1924年,哈里發制度被凱末爾廢除[1]
    2014年6月29日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領袖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易卜拉欣)宣布即位為哈里發,復興了這個消失近一世紀的制度。[2]

    字源[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參見[編輯]

    ISIS大伊斯蘭國藍圖

    多媒體焦點 2014-08-12
    活躍伊拉克北部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ISIL)武裝組織,憑強大資金、武器、兵力,陸續佔據多個主要城市,並實行嚴格伊斯蘭律法統治,不惜殺害無辜平民,迫其他宗教信眾改信伊斯蘭教,甚至以屠城手段,對付「敵對」的伊斯蘭什葉派民眾,大批平民逃難。報道指,向來以激進聞名的恐怖組織阿爾蓋達領袖拉登,亦曾經批評ISIS手段過於野蠻。
    ISIS聲言重振伊斯蘭勢力,建立大伊斯蘭國的藍圖曝光,計劃佔領地圖中綠色及黑色部分,包括西班牙、希臘、土耳其、北非大部分國家,領土甚至遠至覆蓋印度及中國的新疆,甚至遠遠超過地圖綠色部分,伊斯蘭史上最強盛國家-「烏邁耶王朝」全盛時期的版圖,可見其雄心相當巨大,一旦成事,將對全球安全形勢造成衝擊。

    伊拉克軍方打擊ISIS武裝分子 (新華社圖片)
    伊拉克難民流離失所 (新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