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中国历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国历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冬至後陽氣回歸、吃湯圓添歲保平安,這一天有什麼禁忌、習俗,要祭拜哪些神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古代,冬至的重要性僅次於春節過年,早期的禮俗甚至比過年還要隆重,所以過去曾有「冬肥年瘦」的俗語,意思是人們都在冬至時大肆慶祝,導致春節時的飲食早已消耗不少,春節「肥」不如冬至。

文:Zero圈圈

冬至又稱為冬節,在習俗上冬至過後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因此冬至又有「一年之始」的意義。2023年冬至的日期為國曆12月22日,在這天家家戶戶除了吃湯圓、吃餃子以外,也會祭拜神明、祖先、地基主,希望能夠獲得未來一年的祝福與保佑。

冬至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呢?拜拜流程是什麼、該準備哪些供品?冬至的由來是什麼?有哪些獨特的活動呢?本篇將依序解答。

冬至的由來是什麼?冬至日期時間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當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並沒有固定的日期,這是因為冬至是根據太陽運行而定,和農曆依照月亮陰晴圓缺制定不同,每年冬至的時間都會落在國曆12月21日或是12月22日,例如2023年的冬至日期為12月22日。

古代盛行陰陽五行的觀念,在冬至之後白日漸長、夜晚漸短,也就是陽氣漸長、陰氣漸消,因此冬至也象徵了陽氣的到來,被視為「一年之始」,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天。

在古代,冬至的重要性僅次於春節過年,早期的禮俗甚至比過年還要隆重,所以過去曾有「冬肥年瘦」的俗語,意思是人們都在冬至時大肆慶祝,導致春節時的飲食早已消耗不少,春節「肥」不如冬至。

6dfe6609-d4cf-4caa-a8d4-216a49aac174
Photo Credit: Przemyslaw "Blueshade" Idzkiewicz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2.0
冬至的日期是依照太陽運行而定,當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極圈為永夜、南極圈則為永晝。

冬至要拜拜嗎?冬至拜神明、祖先、地基主

冬至是一年之中僅次於春節過年的重要節日,因此早期會舉辦繁複的典禮祭祀百神,感謝神明過去的照顧與祈求未來豐收,是為「謝冬」。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會祭拜包括家中的神明(三界公)、祖先,有些家庭會再另外祭拜地基主。

冬至拜拜的時間以上午為佳,若是選擇特定的吉時祭拜,則建議在日落前完成,以不要超過傍晚為主。在供品方面,冬至拜拜一定要準備節慶食品湯圓,在祭祀時通常會使用「紅白湯圓」,並且做成甜湯,代表著「食甜嘴甜」,會帶來好運。

另有說法認為吃紅色湯圓代表姻緣、白色湯圓代表人緣,或是紅色湯圓代表招來緣分、白色湯圓代表招來財運。

2023冬至拜拜:

  • 日期:2023年12月22日。
  • 時間:早上至中午,或是特定吉時。
  • 地點:神明廳前的供桌。地基主則在面向客廳的位置祭祀。
  • 拜神明供品:湯圓3碗、鮮花素果、三牲、酒或清茶3杯。
  • 拜祖先供品:湯圓3碗、糕餅、菜飯6或12碗。也可沿用神明的供品。
  • 拜地基主供品:湯圓3碗、菜飯、雞腿等。
  • 紙錢使用壽金、刈金、土地公金。拜祖先使用刈金或銀紙。
1440px-平安圓
Photo Credit: Ianbu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冬至拜拜的湯圓以紅白小湯圓為主,並且會做成甜湯,當天也會有不少廟宇發送湯圓,是為「平安圓」。
1920px-Yuanhsiao_(yuanxiao)_and_tangyuan
Photo Credit: LHD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包餡湯圓與元宵最大的差異在於做法及餡料,從外觀上元宵的皮呈現粉狀,湯圓則較為細緻。上圖左為元宵,右為湯圓。

冬至有哪些習俗?為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的習俗有很多,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冬至吃湯圓,有「團圓」的意思,取其一家大小團圓過冬的意義。湯圓又稱為「圓仔」,有鹹甜、大小之分。常見的紅白小湯圓主要用於祭祀,製作成甜湯,至於包芝麻或花生餡的大湯圓則稱為「圓仔母」。

湯圓除了吃之外,其實還有其他用法。例如早期有「餉耗」的習俗,也就是慰勞家具物品的辛苦,於是在冬至會將湯圓黏在物品門窗上,代表請家具器物吃湯圓。

那些黏在物品上的湯圓在乾燥後會被收集起來,傳說煮熟後再給小孩吃,代表器物會保佑小孩平安長大。

另外,冬至的湯圓也可以拿來算命占卜。一說是孕婦把湯圓放到爐前烘烤,湯圓脹破則生男、沒脹破則生女。另一說則是取一把湯圓放在篩子上,兩兩取出,最後剩下1顆則生男,剛好取完則生女。此種占卜方法也常見於預測運勢、賭博金錢運等等。

2023冬至習俗:

  • 祭拜:祭祀神明、祖先、地基主。也可以祭拜月老求緣。
  • 吃湯圓:代表長一歲。
  • 吃餃子:代表團圓、招財。
  • 吃餛飩:代表團圓、招財。也有有混沌初開的意味,祝賀大地初始。
  • 吃年糕:代表甜甜好過冬,也有迎接新的一年的涵義。
  • 吃豬腳麵線:去穢氣,帶來好運。
  • 守冬:類似過年守歲,代表兒孫添歲,長者延壽。
  • 餉耗:將湯圓黏在物品門窗上,慰勞家具物品的辛苦。
  • 數九:冬至時天氣酷寒,古時「九」為最大數,人們便以九為單位,認為數滿9個「九天」後代表寒冬已過,春天來臨。

冬至有哪些禁忌?有哪些注意事項?

雖然冬至代表陽氣漸長、陰氣漸消,但在傳統上冬至並不是一個吉祥的日子。這和「四離四絕日」的說法有關,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四至」分別代表季節的開始與盡頭,有「窮盡」的意思,因此象徵不吉利,應避免搬家入厝、嫁娶、開工動土等事宜。

另外,冬至時夜晚最長,天色黑得最早,陰氣增長,因此應避免在外逗留,也應避免穿著全身黑、或是全身白的衣物。還有說法認為冬至吃湯圓應盡量「成雙成對」,起因為湯圓象徵著「團圓」,若是只吃單數會增加落單的可能。

2023冬至禁忌:

  • 不宜在外逗留。當日晝短夜長,人們在外逗留可能會影響體內的陽氣。
  • 不宜穿全黑、全白的衣物。容易招來厄運。
  • 不宜嫁娶、入厝。冬至是季節的開始與盡頭,有「窮盡」的象徵。
  • 不宜熬夜。冬至陽氣較弱,熬夜晚睡會讓體內陽氣減弱更多。
  • 湯圓以吃雙數為佳。吃單數象徵落單、孤獨。

冬至後陽氣回歸 吃湯圓添歲保平安

早期向來有冬至「添歲」的說法,冬至當天吃湯圓長一歲,原因也可追溯於冬至「陰消陽長」的五行觀。古代重視陰陽五行,認為冬至過後陽氣回歸,代表新的一年已經到來,所以吃完湯圓就帶表長了一歲,不需要等到過年。

直至今日,冬至吃湯圓漸漸脫離了冬至的節慶意涵,湯圓成為節日的特殊食品,發展出各種新吃法。如今有許多廠商研發創意湯圓,包括抹茶湯圓、奶茶湯圓、雞蛋布丁湯圓等等,冬至的祭祀氛圍減少許多,反倒是湯圓的口味成為了每年的矚目焦點。

本文經Cool3C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題:2023冬至:日期時間、禁忌、習俗、冬至要拜拜嗎?要準備哪些供品?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王祖鵬

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梁胡之爭


@brothernet
@brothernet

1930年,有一個著名的學案,叫梁胡之爭。兩位名人梁漱溟和胡適,爭論的主題是,中國最大的敵人是誰?

1930年7月,梁漱溟致信胡適,質問胡適:「大家公認中國的第一大仇敵是國際資本帝國主義,其次是國內封建軍閥。您卻認為不是,而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這有什麼道理。」 可見九十年前的中國,包括學界都公認中國最大的敵人是列強。但胡適卻認為不是。 胡適沈痛地回答梁漱溟說:「什麼都歸結於帝國主義,張獻忠洪秀全又歸咎於誰?鴉片固由外國引進,為何世界上長進民族不蒙其害?今日滿天滿地的罌粟,難道都是帝國主義強迫我們種的?帝國主義扣關門,為何日本藉此一躍而起,成為世界強國?」 胡適越過有形之敵,看到的是無形之敵,可謂透過現實看到本質。 周作人曾驚嘆說:日本摹仿中國文化,卻能唐朝不取太監、宋朝不取纏足、明朝不取八股、清朝不取鴉片。 俗話說,能夠打敗你的永遠是自己。一個國家也是這樣,它最大的敵人不是他國,而是自身的問題。 胡適第一次跳出現象看到了本質,揭示了國家最大的敵人是貧窮、愚昧、貪污。阻礙中國強大的從來不是別人,而自己。 歷史上是貧窮阻止多數人接受良好的教育,無法使人口優勢轉化為優質人力資源。 今天習近平面臨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破產,與民主作對,抗拒自由浪潮,與美國🇺🇸為敵,帶領中國🇨🇳回歸文革,把小粉紅帶進井底做井底蛙。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1938年海参崴的30万同胞是怎样惨死的?

 1910年代的海参崴

1910年代的海参崴。(图片来源:公用领域)

海参崴自新石器时代时起便有人类居住,原为肃慎民族(史书中对夏代及商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民族的称呼)居住地,后历为渤海国、辽朝、金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统治。清朝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后,天然港口城市海参崴割让给俄国并改称“符拉迪沃斯托克”;沙皇俄国以武力相威胁,1860年侵占吞并了海参崴、双城子、伯力,海兰泡等地。海参崴的地理位置优越,沙皇俄国虽然吞并了它,但世代住在那儿的中国原住民并没有离开,他们的人数大约是30万左右。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为了让中国拖住日本,避免自己国家陷入两线作战,曾经在物资和武器上给予支援。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斯大林改变了策略,趁着中国忙于抗日,无暇外顾之际,有计划地对海参崴、双城子、伯力、海兰泡等地的中国原住民进行大屠杀,其目的是清除异类,永远占领本属于中国的土地。

在《中俄北京条约》,中国完全失去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
《中俄北京条约》在1860年11月14日签订,中国完全失去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在日本人占领武汉后,海参崴等地的中国人遭受了灭顶之灾,苏联当局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们拘捕。在当时,远东地区大量的中国华侨、劳工被按上了“危险分子”、“日本特务”、“社会危险分子”等罪名,分别判处数年到十多年监禁。苏联当局经常半夜三更突袭中国华侨开办的商铺,随便找个借口就没收他们的财产,如有不从者,一律逮捕入狱。这些中国人进了监狱,大部分人都在集中营里被虐杀,还有一小部分人被直接杀害。

根据俄罗斯方面的消息,2009年12月,在海参崴近郊附近,为2012亚太经合组织而加工筑路的工人发现了万人以上的大量尸骸。2010年5月,俄罗斯方面再次对海参崴附近区域进行了挖掘,他们在现场共发掘出约480人的遗体,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双膝跪地,后脑杓中枪,其弹孔均显示为30年代苏军配备的武器装备。在现场,人们发现了大量包括皮包,内有1930年代的硬币的钱包,烟嘴,孩子的珠子,杯子,瓷碟,眼镜碎片和眼镜等个人物品。根据俄罗斯方面的调查,这些死难者都是中国人,他们死于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

俄罗斯远东地区大屠杀过后,中国原住民惨死的惨死,逃跑的逃跑,现在海参崴等地的华侨已经彻底衰落了。我们中国人的记忆里有南京大屠杀,也一定要有海参崴大屠杀,这些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都不能被遗忘,也不应该被遗忘。

责任编辑:陈天鹏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打倒中国”中共勾结境外势力反中援苏黑史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年真相》。

1929年,当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背信弃义,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中共中央却积极响应斯大林的指示,发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号召,并成立一支“武装保卫苏联”的部队,投入反中援苏行列。

今天,我们就根据香港资深传媒人程翔在《众新闻》上发表的“中共配合苏联侵略中国”系列文章,揭开中共又一页卖国历史。

斯大林发动侵华战争

1929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调动10万大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侵华战争,主要目的是争夺黑龙江省境内中东铁路的路权。

这一年,苏军在7月20日先对中东铁路东端的绥芬河进行炮击,紧接着7月23日切断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沿江的电报线,7月26日在中东铁路西端的满洲里朝三个方向进行炮击。7月28日,苏军割断通向满洲里的电线,打跑当地驻军;7月29日炮击黑龙江密山县当壁镇。

8月17日,苏军开始攻击满洲里、扎赉诺尔、扎兰诺尔的东北军;9月29日,占领中国最东端领土黑瞎子岛。

10月,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苏军于黑龙江省的三江口、同江、富锦连续三次击败东北军。10月底,东北多座城市被攻占;11月7日,满洲里被攻占。

最终,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战败。1929年12月,张学良派蔡运升去伯力,同苏联签订《伯力协定》,宣布两国停战,苏联再次获得对中国的中东铁路的控制权。

事后,苏军没有按协定全部撤出东北,而是继续占领黑瞎子岛。

中共内应

中苏发生冲突后,1929年9月26日,斯大林向中共发出命令,说:“谁忠诚地、真正地、坚定地、并且是毫无保留地武装起来保卫苏联,谁才是革命者,才是国际主义者。”

面对这样的指示,中国人应该如何反应?这是考验爱国还是卖国的关键时刻。我们不妨看看中共的态度和行动。

中共中央随后发表一系列通告,反对“中国进攻苏联”,并提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甚至贴出“打倒中国,拥护苏联”的标语。

1929年11月26日,当时的中共主要领导人李立三,在中共江苏省委二大九次会议上发表演说,宣称:“武装保卫苏联,即将是全国的武装暴动。”

1929年10月7日,斯大林致信莫洛托夫,提出组建一支中国(中共)军队,发动“满州起义”,“占领哈尔滨……废黜张学良,建立革命政权”。

不久,这支“武装保卫苏联”、被称为“红河赤卫队”的中共军队建立,由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刘伯承任司令,并在刘伯承的带领下参加了协助苏军进攻海拉尔的战斗。

1929年7月28日和8月11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两次致信中共中央,反对“武装保卫苏联”口号。同年11月15日,中共政治局决定:开除陈独秀党籍。

苏俄赤化中国的阴谋

我们前面讲了,斯大林出兵中国是为了争夺对中东铁路的控制权。

那么战争发生前,中东铁路的路权在谁手上呢?苏联人手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回溯到沙皇俄国统治时期。19世纪末,沙俄通过强迫晚清政府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共计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沙俄还嫌不够,想控制中国的东北三省。1896年,沙俄强迫晚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获得在东三省修筑、经营中东铁路的权益。

中东铁路1897年开建,1903年正式通车;西起满洲里,中经哈尔滨,东出绥芬河;东西两端与苏联的铁路联通,成为苏联铁路交通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东铁路竣工后,路权几经变化。苏联成立后,对于中东铁路,表面上实行“中苏共管”,实际上,苏联把持了经营权和财政权,收入以卢布为单位,利润全部存入苏联远东银行。

不仅如此,苏联把中东铁路沿线的电话、电报、天文台、学校、矿山等据为己有,还将铁路作为在北方渗透中国、进行赤化宣传、颠覆中国合法政权的一个重要据点。

而在中国南方,苏共通过操控中共,对国民党进行大力渗透。蒋介石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在前线打仗,中共在后方到处搞暴动。

到1927年4月,蒋介石不得不将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清理出去。之后,在苏共鼓动、支持下,中共又搞了大大小小100多次武装暴动,遍及14个省140多个城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忍无可忍,终于在1927年12月14日,宣布与苏联断交。

1928年6月,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发动了一场以修正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收回租界、租借地,铁路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等。

1928年12月,张学良归顺中华民国后积极响应“革命外交”,把目标首先锁定在苏联控制的中东铁路。张学良同苏联进行数轮谈判无果后,决定采取强硬态度。

1929年5月27日,中华民国东省特区警务处长米春霖,根据情报进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逮捕正在集会的中东铁路各站共产党员39人,及驻沈阳总领事库兹涅佐夫,发现有苏联插手中国内政的文件。

1929年7月7日,蒋介石带外交部长王正廷到北平,邀张学良两次会商防俄问题,提出武力接管中东路,防止苏联“赤化”的主张。

7月11日,东省特区长官张景惠按张学良的命令,武力接收中东铁路,解除苏方全部职员职务,将苏方人员驱逐出境,并解散路局铁路工会。

7月13日,苏联提出抗议。17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复文,要求苏联:不许宣传赤化;更换中东铁路的正副局长。

但是,苏联不答应撤换苏方局长,反而要求撤换中方局长吕荣寰。

中苏关系急转直下,斯大林宣布与中国绝交,接着便发动了侵华战争。

斯大林背信弃义

斯大林的这一系列操作,我们用四个字就能概括:背信弃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1917年俄国十月政变后,苏俄政府曾两次发表对华宣言,承诺归还沙皇俄国侵占的中东铁路路权。

1919年7月25日,苏俄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声称:“(苏俄)劳农政府把中东铁路矿产林业等权利,及其它由俄罗斯帝国政府⋯⋯俄国军人、律师、资本家所取得的特权,都无条件地归还中国。”

1920年9月27日,苏俄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声称:“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政府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皇政府和俄国资产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

列宁当政时期的这两次对华宣言,对于近代以来饱受沙俄侵略盘剥的中国人来说,极具诱惑力。这是当时许多中国人向往苏俄、愿意让中国成为苏俄“朋友圈”一员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随着苏俄政府站稳脚跟,苏俄变成苏联,1924年斯大林上台,对这两次对华宣言,实际上都不认账了。他不仅全盘继承了沙皇俄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而且比沙俄走得更远。具体表现在:

第一,中东铁路的路权没有归还中国;第二,侵占的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没有归还中国;第三,苏联还出兵中国的外蒙古,不撤军,策动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1924年从中国独立出去。

1929年,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发表10年之际,中国政府最初希望通过谈判收回中东铁路路权,但是苏联不干。当中国政府强行收回时,斯大林干脆来横的,出兵侵华。

这不是背信弃义是什么?

而当斯大林入侵中国时,中共不是站在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维护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是站在苏共一边,处处替苏共着想。

明明是斯大林背信弃义,中共却说中国政府反动;明明是苏联入侵中国,中共却说“中国进攻苏联”,明明是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受到苏军侵犯,中共却要“武装保卫苏联”。中国军民在苏军进攻下死伤惨重,中共还要组建武装,攻打中国军民。

这就是中共掩盖了几十年的“武装保卫苏联”真相。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了,谢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欢迎订阅干净世界频道:https://www.ganjing.com/channel/1f702725eeg3uz4eAgKxHgadC1kh0c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0WwxWijk8NemAqLtqj4Sw
订阅Telegram群组:https://t.me/bainianzhenxiang

百年真相》节目组制作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二大爷:从宴宾客到楼塌了:王莽的15年大国梦

  

在掌控汉朝25年之后,王莽一定不会想到,他的头颅会挂在宛城的城头。一群暴起的长安市民,打垮了他的宫廷卫队。混乱中,一个叫做杜吴的无名小卒杀死了他。随后在群情激奋中,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主宰,被大卸八块。

王莽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朝重用外戚,王家因此一门发达,鸡犬升天。王莽的叔伯王凤、王音、王商、王根先后当过大司马、大将军,权倾朝野,王氏家族有十人封侯。王莽的父亲虽然早死,但在这样的政治望族中,但凡不是白痴,想不发达也很难。

王莽肯定不是白痴。在堂兄弟们斗鸡走狗,争为奢侈,全是纨绔子弟标配的时候,这个心机boy已经在拜在名儒陈参门下,孜孜不倦地混名声去了。尤其是伯父王凤患病期间,王莽抓住机会,“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孝子贤孙的形象牢固不破,为自己换来了黄门郎、射声校尉这样的仕途起点。

对于王莽这样的官二代们而言,普通人穷尽一生的终点,不过是他们唾手可得的起点。他们能够登上权力的巅峰,投胎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王莽在第一次登上大司马这个关键的权位的时候,只有38岁。人设也相当完美——饱读诗书、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自己车马接济穷人,从百姓到知识分子都视其为糜烂政坛的一股清流。其叔父王商甚至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为了维护这样的人设,他甚至不惜为了一个奴婢的命,杀了自己的儿子。所以即便他遭受了一点政治上的曲折,也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家族人脉和民间声望,45岁就扫清了政坛的诸多对手,真正的实现了位极人臣。

他知道犬儒的重要,打造了中国史上最宏大的国家学府——太学,得到儒生的拥戴和称颂;他知道宣传的重要,派“风俗使者”到各地考察,收集各类马屁,回朝后大加赞颂治国有方天下太平;他知道撒币的重要,利用重金回扣让匈奴等外族遣使来访,营造万邦来朝的盛景。

作伪之人,必有所图。当所有的人都以为他集大权是为了干大事的时候,他才露出那颗想当皇帝的心。

绵延了两百年的帝国积病,当时已经病入膏肓。百姓和士人,都对帝国的实际掌控者王莽寄寓厚望,希望他改变时局,给天下带来太平。

这个时候的王莽,从安汉公、宰衡、加九锡直到所谓的“摄皇帝”,干掉了所有的政治对手,一步一步的集权进阶,国家权柄,尽收于手,实际上已经和真皇帝并无差别。如果他真的还有什么初心,想干什么大事,那么已经绰绰有余。

乱世往往流行预言。中国人叫做谶纬。王莽所干的大事,就是不断唆使自己的党羽,借各种各样编造的谶纬、符命、祥瑞,暗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对于深体上意的党羽,王莽也绝不亏待,高官厚禄,赏赐丰厚。长安城中的一个叫做哀章的太学生摸透了王莽的心思,为了谋一个前途,他偷偷做了两检铜匮,分别藏入伪造的所谓“天帝行玺金匮图”和“赤帝行玺某传予皇帝金策书”,里面明确写着汉朝高祖刘邦要将皇位传予王莽。最搞笑的是,还注明了王莽登基后,应该授予哀章何种官职。对于这个破绽百出的把戏,王莽也不推辞,顺势演绎,最终废汉自立。

在这个过程中,他每一步集权都是用无数的人头作为铺垫。连他的大儿子王宇都看不下去,用泼狗血的方式来警告他,结果他毫不手软,再杀一个儿子。权力下的人性异化,从来没有什么初心。

后世不断有人为王莽鸣冤,你看,人家当了皇帝后是真的想改革啊。

王莽所谓的改革都是什么呢?一言蔽之,托古改制,抱祖宗的腿。全面复古西周时代的周礼制度。周礼制度是建立在裂土分封的封建基础上,在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条件下毫无贯彻的可能。何况王莽只求名似,不求神似,大部分改革严重脱离实际,只留下一堆拗口的古代名称。

当他所谓的改革无法再推行下去的时候,他不是反思、回头,无外乎就是严刑峻法杀杀杀。周边的国家也被他随意降国格、改国名,人家自然不买账,为了面子王莽不得不“虽远必诛”,陷入了和周边国家长期的纷争,结果更加加剧国内的动荡。

我们并不是从成王败寇的角度来审视王莽。而是事实一再证明,他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但绝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自诩为周公的接班人,改革的目的,表面上是为了天下的复兴,实际上不过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一姓之尊荣。他把自己的王朝命名为“新”,新华夏的新,但是当上皇帝的15年,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全是在开历史的倒车,真正的倒行逆施。

玩弄权术、权斗他很在行,但治国理政他不行。用几百年前的裹脚布来遮盖自己志大才疏,失败也是必然。

对于王莽的野心,敢于反抗的人也不是没有。他公元9年登极,但从公元6年开始,就已经有人起兵反抗。但几乎都是很快就偃旗息鼓。反叛者相继剿灭,使王莽越发的自信,天命所归,虎视何雄哉!

但是人心动荡起来的时候,是不会停歇的。18年间,天下反抗前仆后继,直到著名的昆阳大战。占据绝对优势的42万官军,被刘秀的数千敢死队击溃,貌似无比强大的新朝,一夜崩塌。

刚刚宴宾客,转眼就楼塌了;自称始祖,却成了末帝。秦朝存在了14年,新朝好一点,15年。身死国灭之后,王莽的头颅,被后来东汉皇室作为战利品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期,洛阳大火,这颗头颅被烧得渣都不剩。所有牛逼的回忆,都成了凄凉的笑话。

这样的笑话,不曾停歇。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二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