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奇谈怪论:末日生存指南——没车不要紧,没物资要不得!

 有时候,人们会遐想,当世界末日来临——比如像《行尸走肉》里那样丧尸病毒爆发,或者像《这是我的战争》里那样陷入大洪水时代——我们该怎样自保?

这个话题一次说不完。我就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和大家探讨:囤物资重不重要?我认为,是重中之重。

囤物资不如转移?

反对囤大量物资的人一般是这样认为的:囤吃的不如逃出城市。

他们也算是有理有据,首先,从理论上讲,城市一般不从事第一产业农业,物资供给主要依靠周边地区的运输,一旦交通被切断,陷入瘫痪,物资是跟不上来的。其次,一些事实也可以进行作证,比如农村包围城市的说法,再举个离我们更近的例子,在南斯拉夫内战期间,一名叫塞尔克做了他的生存总结,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远离城市。

农村有土地,玉米,麦子,果树,农场,等等,他们有足够食物。情况当然也不好,但比城里好得多。我可以肯定,如果我们有办法逃离城市,我们会走的,但我们没有办法。

最后,城市由于人口密集,如果出现病毒,传播也比较快;遇上战乱,城市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些情况下,囤大量吃的很容易被人抢走,所以,囤物资不如快速转移。

从这个角度说,远离城市是很有道理的。然而,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个美国红脖子,这么做完全合理,但你不是,所以这条对你行不通。

为什么红脖子可以转移?

红脖子之所以可以快速离开城市,原因如下:

A.战斗力强,机枪防弹衣是人家的日常标配。即使在和平时代,人家也有打靶甚至是打猎的习惯。人家有事没事就去野外宿营,有丰富的经验。美国地广人稀,郊狼鳄鱼跑到后院都是家常便饭,平时去趟超市都要驱车。对人家来说,荒郊野外的环境并非陌生。

B.不信任权威。红脖子相信小zf大自由的理念,天然反对权威。如果凡是都想着青天大老爷快来管管啊,是来不及自救的。紧急情况下——比如南斯拉夫内战期间——事态发展有多快呢?

敌对军队迅速把城市环形包围起来。仅此而已。如果你问我这只军队之前在哪里,为什么我们没看到他们开到,答案很简单:这支军队本来是我们自己这一方的,一觉醒来,发现他们变成敌方了,而且他们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

红脖子反对包办一切的利维坦,如果把自己的安全都交到别人的手里托管,那么丧失武德的后果便是丧失自由。而正是对自由和安全的向往,才使得他们保持敏锐度,能在短时间内作出逃生的反应。

C.自组织能力强。跑到荒郊野外,一个人的技能终究是有限的,如果你成为孤狼,也许你是西部神枪手,但内裤总要洗吧,铺盖总要人整理吧,晚上总要人解闷吧?不依靠利维坦可以,但要依靠社群。而美国有大量的“中坚力量”(至少在被白左荼毒前是如此),传统社区里的人与人的连结也很强,教会、民间协会和家庭,它们都作为凝结核在日常事务中起着重大作用,离开了这些中间机构,在个人和统治者之间就空无一物。而托克维尔是这样形容它们的:

乡镇确实是自由人民的力量所在。乡镇组织之于自由,犹如小学之于授课,乡镇组织将自由带给人民……在没有乡镇组织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可以建立自由的政府,但它没有自由的精神。

所以你“润”不掉!

读到这里,大伙大概能明白,为啥有些人不能按照《末日爱国者》里面描写的那样,在大洪水来临之际,跑到荒郊野外的据点里了吧?

原因具体如下:

1.菜人讲啥战斗力?你搞得到武器吗?接受过训练吗?当然,反驳者可以说,我接受过一定的剑术搏击训练,会使用短兵器械,防刺服几十块钱的事(关于防刺服,我专门咨询了淘宝店家,虽然钢材不错但厚度只有0.4mm,我的米兰半胸甲都有1.5mm,从厚度讲防刺服还不如演武装备,估计挡下小刀差不多了,总之对它不要抱太大期望)。不说是剑圣,但面对歹徒有招架之力。

2.其实决定你“润”不“润”得掉的,还有旁人的决心。这么个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一个敌人押送五十个战俘,战俘们一起上肯定能跑出几个。但问题是——没人愿意当出头鸟。

也就是说,红脖子的那一套,不适合有些地方的“地情”,就好比你穿越回了古代秦国,编户齐民之下,实行连坐制度,一人出事整片遭殃。你想“润”?隔壁的小飞一看到你在收拾包裹就跑去里长那,“我邻居鬼鬼祟祟的……”——把你折腾没后,小飞的晚餐就多了一块猪头肉。小飞吃得吧唧吧唧的,心想,“那傻逼不就饿了两天肚子吗,饿死事小,违背秦律事大!”,小飞没来得及继续想,肚子就开始痛了起来,原来那猪头肉放了几天,早已不新鲜了,吃了一半小飞就拉起了稀,果真是飞拉不堪。

3.就算你真个三三两两“润”了,又能“润”到哪里去。有的人,跟一群狐朋狗友一天到晚就只会去KTV唱歌调情;“润”了没两步,发现迷路了,刚好转回原地;再“润”两步,撞到人家枪口上了;侥幸逃到野外,不识人间五谷,合作分工不良。由于流民没有信仰,他们敬畏的就是狼狗叫、鞭子抽,追求的就是大口喝酒大碗吃肉,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旦失去威压,立马流氓本性暴露,于是A把B老婆给抢了,C不服D已久,营地里又上演“梁山泊火并王伦”大戏。当然,最经典的剧目不会缺席,在那帮家伙的死命折腾下,大家“润”了也活不下去,于是E饿的发慌,把F给煮了吃了,别人问他他就说“吃的羊肉(两脚羊)”。

所以还是要囤粮

综上,如果真的Apoclypse了,对很多人来说,囤粮优于转移。

你可以囤酒精(据有过经验的人回忆,战乱中酒精的价值超乎想象)、纯净水、罐头食品、零食……你能想到的任何有用的东西都可以囤,一些基本的卫生用品,垃圾袋之类的,在危难关头都有用,那时不少人因为缺乏基础卫生用品而死掉。还有一些小东西关键时候可能会有妙用!

同时,囤粮也是为转移提供必要条件。人都不傻,当实在过不下去了,自然会想办法“润”。但人与人之间的耐受力是不同的。比如红脖子可能发现“一刀切”式的做法就大发雷霆,然后想办法自谋生路。与此同时,一些人饿到吃屎也还是相信“办法总是有的,包青天肯定会来救我的”。

但对于普通顺民来说,饿狠了会去吃菜叶,菜叶都没吃的就会想办法“润”了(当然,一些变态的可能会选择“易子而食”)——饿到一定程度,脑袋没准还开窍了。

然而,等他脑袋开窍时,往往已经营养不良,走路都开始打偏了。想“润”也“润”不了了。所以,囤粮能保证你在“从食不果腹到秩序完全崩坏”这段时间内的营养。虽然红脖子能够抢得先机,在完全崩坏前就“润”,然而你要等的人,可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所以,囤物资能保证你拖得够久,在最后一刻有力气“润”。

还有,物资能帮助你拉拢关系。在乱世中,自组织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许多人都是在乱世中结成生死之交的。只要你有一点点生存资源,都可以拿去与人“物物交换",通过原始商贸的方式避免单打独斗。

我记得一个美国的大灾之后的生存指导里,也是建议用给小礼品的方式,和周围的人结成团队,最低限度,即使不能让他们和你统一行动,也要在你穿过他们的地盘时,不会受到攻击。

最后,如果实在“润”不掉,城市也没那么糟糕。其实城市也有城市的好处:小区楼层有点像日本战国的城堡,一层又一层的。要想杀入天守阁,就得一层楼一层楼的攻,一栋大楼三十几层。比如世界末日了,僵尸来袭,他不可能飞到三十楼顶,也只能一层一层的啃。

南斯拉夫人是这么回忆的:

我家的防卫是很原始的,再说一遍,我们事前没有准备,只能用现有的东西防卫……每天夜里我都把院门用街上找来的瓦砾碎块堵上,回来时叫屋里的人把梯子递给我,让我爬进来。

我街上一个家伙把他的房子彻底围起来,如果他夜里出来,就通过一个小洞走……

其实最最关键的一点是,要选对搭档。不然不管是转移还是留守,都会被人坑。

关于在构建自组织时,选对伙伴的重要性,还是用南斯拉夫幸存者的资料好了。

家庭小组,或者最好的朋友结伙,小组成员各自做好了不同准备,有各种知识技能,我相信这是最好的……

结伙时要选可靠的对象,最好的是家庭,其次是朋友……我的小组就是我的家庭,我的血亲(包括叔叔、祖母等亲属),在街道上,我还有些好朋友……

有一些人,得事先排除出队伍,或者,你们原始丰饶到想拿他当干粮。

比如,“我拉不出屎都肯定是美帝的阴谋,希望美国多死点人”的反人类者。

“千错万错都是资本的错”的高中思政课本复读机。

“我好喜欢《水浒传》里的厚黑学,要是我也能杀人放火混招安就好了”的献忠。

平日里没有常识的,摆官架子的、趋炎附势的、爱占小便宜的,危机时刻千万别和他搭伙。当然了,和平年代也跟他少来往,省得吃亏。

最后,希望大家不会遇上末世,即使遇上了也能在大洪水中生存下来!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不死鸟战士修会

乱世生存指南:小小硫磺皂,儿时传家宝,非常时期的硬通货

 

喜欢极简生活的人,无法接受卫生间里几十个瓶瓶罐罐的杂乱。真正极简的人,甚至只需要一块肥皂。

但是,从卫生健康的角度考虑,我建议在卫生间再加一块硫磺皂(非广告)。

硫磺皂

很多产品都不断更新换代,推陈出新,也有些老东西却一直没变,因为不需要变。比如硫磺皂。

在太平盛世,硫磺皂并不讨人喜欢。它气味很重,洗完澡全身都是硫磺味道。虽然很多人喜欢去黄石公园看硫磺味道很重的喷泉,或者在某些地方泡硫磺温泉治疗皮肤病,但是很少有人喜欢硫磺的气味。

如果你用硫磺皂洗澡,相当于天天泡硫磺温泉。它对于皮肤病的疗效极好,甚至可以说,大多数常见的皮肤病,只要用硫磺皂洗澡,就可以防治。

硫磺几乎是一种万能的特效药,绝大多数的细菌、真菌都可以被杀死或抑制。

除了杀菌,还可以灭螨虫。若是家里不干净,皮肤上会寄生很多螨虫,用硫磺皂就可以对付螨虫。尤其是螨虫引起的皮肤瘙痒,硫磺皂很快可以抑制。

尤其是席梦思的螨虫,会让你后背瘙痒,用硫磺皂洗澡一个星期,就可以灭绝后背皮肤的螨虫。

对付水泡型脚癣,糜烂性脚癣,硫磺皂都有不错的治疗作用。(但是对增厚性脚癣效果不好)。

硫磺皂有很强的脱油性,适合油性皮肤。由于皮肤油性过多造成的皮肤病,效果极好。痘痘、溢脂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日光疹、皮肤油腻,都适合用硫磺皂。

疥疮,脚气,疥癣,秃疮,也可以用硫磺皂解决。

硫磺皂还可以减少脚臭和狐臭,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可以防止细菌繁殖后分解汗液带来的异味。

在和平安定的年代,大多数人生活环境好,卫生条件好,皮肤病并不多。但是如果生活在灾害、动乱、战争、逃难之中,卫生条件会变得很差。

在民国时期,抗战国军战士经常因为皮肤病和皮肤溃烂感染而失去战斗力,甚至有人因为疥疮之类微不足道的小病感染发炎而死亡。

我年轻的时候,一位抗日老兵就跟我说起过当年他们用硫磺皂的故事。他说从当兵开始,身上就没有皮肤完整过,到处是虫子咬和各种疙疙瘩瘩的皮肤病,满身是脓疮,军装上都沾染脓血。这些皮肤病一感染,就败血病、破伤风之类死掉,有些死了也不知道什么病。后来一位长官从军医那里学到几个简单药方,其中一个就是用硫磺混到肥皂里做成硫磺皂,洗澡洗衣服都合适,对各种皮肤病非常有效,还可以清洗衣服上的血迹,对军装的消毒效果也很好。

那些看抗日神剧长大的孩子大概很难想象真实的战争是多么艰难。他们不知道当年的抗日国军一天只吃9两米(大约300克),饿的瘦骨嶙峋,身上脏兮兮,一身汗臭,个个形同乞丐,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是健康无病的。

1943年6月21日,史迪威在日记中写道:“在上一批1800人中,68%的预定兵员未被(美国军医)接受,主要是由于结膜炎和皮肤病。”7月份某日的另一次体检,史迪威又在日记中写下结果:“答应由200人中选派155人(去兰姆迦)。大约65人被中国医生剔除,95名被美国医生剔除。去了印度的只有35人。”

史迪威日记记录的,是从中国精锐部队挑选一批人跟盟军一起远征印度的事。当时仅仅因为结膜炎和皮肤病就淘汰了大部分军人。

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又没有抗生素和各种药物的战争年代,一块硫磺皂也是很珍贵的,甚至可以减少很多皮肤病引起的死亡。

对有些人而言,战争已经很遥远。但是和平经常不会持久。比如阿富汗。

如今,阿富汗350万难民正在逃难途中。

在南美洲,委内瑞拉、海地之类的国家,也有不计其数的难民一路奔波。这些难民的生活条件恶劣,在户外和难民营会有诸多皮肤病、虫咬等。

存几块硫磺皂,或许特殊时代就可以派上用场。

非常时期,人们可能被封锁、围城,可能外面动乱无法出门,无论室内室外,都是垃圾成堆,甚至可能到处都是腐烂的物品。那时候各种细菌和虫的数量,会比现在多上百倍。

硫磺有浓烈的气味。在野外,很多叮咬人类的虫子都不喜欢硫磺味道,只要你身上有硫磺味,就可以驱散很多虫子。

蜱虫是很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一些宠物狗经常遭受蜱虫叮咬,人在野外也可能被蜱虫咬。蜱虫是螨虫的近亲,不喜欢硫磺气味,如果你身上有硫磺味道,在野外草丛被蜱虫咬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硫磺皂还有一种特殊功效,是可以趋避蚂蟥。山蚂蟥日常黏在草上,会顺着你的裤脚、鞋子、登山杖爬到你身上。

在某些地区,旱蚂蟥数量。在一份林芝地区蚂蟥的调查中,研究员曾随机调查了驻扎当地的部队官兵,结果发现:连队50名官兵被叮咬率为61%,其中野外执勤活动被咬率为100%;蚂蟥引起官兵心理恐惧的占70%。(资讯来源:杨振洲等《西藏林芝地区吸血蚂蟥的生态学调查》)

后来,很多人都用硫磺皂对付蚂蟥。硫磺皂有碱性,又有蚂蟥害怕的硫磺,若是蚂蟥叮咬,直接用硫磺皂涂在蚂蟥身上,一会儿它就死了,掉下来。

为了避免蚂蟥爬到身上,可以用硫磺皂打湿,涂在容易遭受蚂蟥的部位。这些部位是:脚腕,手腕,登山杖,鞋子,裤脚。若是草高林密,脸上和脖子也可以涂一些硫磺皂。

有驴友试过在蚂蟥肆虐的墨脱徒步路线用硫磺皂防护,效果很好,再也不担心身上贴上几百条蚂蟥了。

硫磺皂不是谁都合适。

硫磺脱脂效果好,对于皮脂腺过多引起的炎症和螨虫,硫磺皂是好东西,但是对于皮肤本来就干燥缺油的人,硫磺皂会让皮肤更加干燥,容易变得粗糙。如果你是干燥性皮肤,又很爱惜皮肤的细腻,就要减少使用硫磺皂。

其次,太频繁使用硫磺皂,固然可以杀菌,但是也会因为杀太多细菌而破坏人体皮肤的菌种平衡。长期以往,皮肤的免疫力也会降低。所以皮肤上的细菌是不能灭杀太过分的。因此,作为强大的杀菌用品,硫磺皂并不适合长期使用。一般推荐每周使用二次或三次。若是为了治疗皮肤病需要天天使用,可以等皮肤病痊愈后就停止使用。

还有一种人对硫磺过敏,硫磺皂、硫磺软膏之类的东西都会让他皮肤不舒服,这种情况就要避免使用。

如果你很爱惜头发,也不要长期使用,因为硫磺会有一定的褪色作用,会让头发褪色。

有些衣服用硫磺皂洗也会褪色。

大多数人不适应硫磺皂的原因,是不喜欢硫磺的气味。有人形容用硫磺皂洗澡后,全身都是“燃烧的鞭炮味”。

除了气味不好闻,硫磺皂的优点真是太多了。

尤其是战乱、灾荒、户外逃生,硫磺皂的实用效果远超它的价格。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南洋富商

小返场:华山之巅的真实闹鬼故事|令计划父子是被谁做掉的?

十月初一寒衣节 切记:吃2样、做2事、忌1事

 十月初一寒衣节 切记:吃2样、做2事、忌1事

今天(11月1日)是黄历十月初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秋祭”。在中国民间,寒衣节有一些传统习俗,这一天切记要“吃2样,做2事,忌1事”。

今年的寒衣节有点特殊

今年的寒衣节不管是黄历还是公历,都是在这个月份的开头,这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寒衣节这一天(11月1日)恰巧也是西方的万圣节,虽然东西方文化不一样,但是这两个节日却都是缅怀先人的日子。

相传寒衣节始于周朝,《诗经》有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谓九月天气转冷,开始备冬衣,后代遂以“十月一”行之。

至宋朝,十月初一定为寒衣节,礼敬先人,慎终追远,与清明、中元并列为三大祭祀节日。俗话说“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这是寒衣节的传统习俗。

寒衣节吃饺子、红豆饭

吃饺子——民间有寒衣节吃饺子的习俗,俗语说“冬天吃饺子,不冻耳朵”,还有“十月一,油唧唧”的传统俗语。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

寒衣节吃饺子不仅表达了人们对故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取一个美好的寓意,祈盼家庭和睦团圆幸福。

吃红豆饭——红豆有驱邪避灾、吉祥如意的寓意,寒衣节有吃红豆饭的习俗,人们祈求驱赶邪气,平安健康。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

寒衣节祭祖时的贡品,讲究双数。民谚有云:“三盘不吉,四菜安宁。”老话称“单数不祥,双数为顺”。

送寒衣、授衣

送寒衣——黄历十月初一,已经开始进入冬天,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了,民间有为逝去的先人“送寒衣”过冬的习俗,为逝者焚烧寒衣,遥寄思念之情。

焚烧纸做的寒衣时,需燃尽化灰,古人认为“衣不化尽,情未达诚”,若纸灰残留,亡者恐难取用。

古语有云:“早清明,晚寒衣。”指的是清明祭祖扫墓应早去,寓意迎新生,而寒衣节祭祖却不要太早出门,因为此时昼夜温差大,霜重露浓,太早出行恐受寒露之湿,所以大多选择在中午,阳气升腾之时才出行。

授衣——按照传统习俗,家庭主妇会在寒衣节这一天把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家人换上御寒保暖。人们还会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俗称“授衣”。

寒衣节不宜走亲访友

寒衣节是祭祀先人之时,此日家家焚香祭祖,慎终追远,古人云“祭以敬,孝以诚”,一片恭敬之心不可轻弃。因而这一天,理宜在家,不宜走亲访友,违逆传统。

“冬天冷不冷,十月看初一”

俗语说“冬天冷不冷,十月看初一”,还有农谚云“十月初一阴雨绵,冬寒柴炭贵如金。”说的是十月初一这天,如果出现了是阴雨连绵的湿冷天气,预示今年冬季将会是非常寒冷的,木柴和木炭等取暖材料都会价格上涨。而如果是晴天,那么预示今年冬季将会是一个暖冬。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就在刚刚 休眠12年“巨鲸”账面获利667412%

 比特币涨破70000美元大关,持有749枚比特币、休眠12年的巨鲸被激活,其账面获利超过667412%。这一走势与加密货币市场的上涨相吻合,比特币正在创下新的价格里程碑。

据Whale Alert监测,一个持有749枚比特币,价值约合53227433美元的巨鲸休眠地址,在12年后被激活,其2012年价值约合7974美元。

这笔交易是该巨额投资组合近12年来的首次变动,上一次变动是在2012年11月10日。

Dailycoin报道,尽管此次转移的动机尚不清楚,但它与近期比特币价格的上涨相吻合,比特币价格已突破人们期待已久的71000美元价格点,短线最高触及73619美元。

这个比特币巨鲸的当前投资组合价值自首次被收购以来,账面获利已超过667412%,凸显了其长期生存能力和成功。

加密货币市场正焕发新的活力,比特币引领的反弹正在点燃一波积极势头。这种上涨重新点燃了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兴趣,他们纷纷购买资产,希望利用市场走势获利。甚至长期沉寂的投资组合也显示出了重新焕发活力的迹象,因为十多年前不活跃的投资组合开始活跃起来。

CryptoQuant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机构对比特币的需求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型巨鲸账户推动了这一趋势。

CryptoQuant首席执行官Ki Young Ju指出,机构自托管钱包现在持有的比特币是零售钱包的2倍,这反映出主要金融参与者的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 Ki Young Ju分析,巨鲸账户在过去一年中净流入了670000枚比特币。

日本投资公司Metaplanet最近加入了比特币巨鲸的行列,增加了156.70枚比特币的持有量。此次收购使其总储备量增至1018枚比特币以上,价值超过7000万美元。

随着资产管理公司不断增持比特币,比特币ETF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上升。

10月24日,CryptoQuant对美国证监会13F文件的分析显示,在美国交易的比特币现货ETF目前持有约193000枚比特币,价值超过130亿美元。这约占此类基金持有的比特币总量的20%。

贝莱德(BlackRock)的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目前持有最大的机构比特币配置。

千禧管理公司、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和高盛等其他主要机构参与者也通过比特币现货ETF扩大了比特币持有量。

机构ETF持有量的增加凸显了比特币作为可靠投资的吸引力,并反映了主流金融机构拥抱加密资产的更广泛趋势。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了解不用电有哪些煮饭方式与技巧

 文/李若琳

现代生活依赖各种各样需要用到电的产品,从电动车到厨房家电,都脱离不了电力的使用。加上各种工业用电的消耗使得各国都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也使得电费节节上涨。一旦遇上意外的天灾、大停电,首先面临的民生问题就是如何煮饭。因此,平日准备一些不用电就能煮饭的设备,能从容应付各种突发状况。

没有电,可能还有瓦斯可以煮食,但如果大家都使用瓦斯,瓦斯也有供不应求的时候,还是有危机。也许你说不会那么倒楣吧,但有备无患,何况学会不用电煮饭也是一项技能,不仅能应付断电,还能应用到户外露营野炊,享受自给自足和独立的乐趣呢!

不用电煮饭不仅是学习一项实用的技巧,还需准备相应的设备。以下介绍可以在室内和户外不用电煮饭的方法,最好各准备2种以上的设备,因为依赖单一燃料可能面临产品紧缺或突发原因不可用,预备多种能源就有调整替换的空间。

适合室内跟室内使用的设备

遭遇停电,几枚小小的茶蜡就能应急煮饭。(Shutterstock)

使用茶蜡

茶蜡(Tealight Candles)能为夜间提供应急光源,还能用来加热少量或已经煮熟的食物,比如罐头食品、剩菜。若用生米煮饭,请提前将生米泡水。

商店有售茶蜡炊具,但居家自制并不难。对于简单加热,用空罐头就能制作锅架。方法是用锋利刀具在洗净的空罐头侧面划开口,让空气进入,放入茶蜡,顶部放上小型锅具即可加热食物。罐头传热快,手边务必备好防烫手套和火钳以防烫伤。

想要更快、加热更多食物,拿出日常的烤架和烤盘组合成较大的锅架,增加茶蜡数量就能办到。制作方法是先在烤盘中铺垫锡箔纸,再来摆入多个茶蜡,表面架上烤架和锅具。此锅架也适合固体酒精燃料罐。

烤架可换用高脚金属架,以调整锅具接触火焰的距离来提高加热效能。其它提高效能的技巧还包括,避免让风吹动火苗、加锅盖煮、用热水煮、使用聚热锅具等。

使用茶蜡注意防火,最好在厨房进行。点火前清走周边的助燃物,并确保手边有水和其它防火设备。点火后,还应确认火柴完全熄灭;全程有人顾火,直到火苗安全熄灭再将炊具放在妥当地方。

便携式炉具是家庭应急好物。(Shutterstock)

便携式炉具

茶蜡适合加热少量食物,经常遭遇停电不妨准备便携式炉具。这类炉具配合罐装燃料、燃油或压缩气体使用,所以务必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尤其长时间燃烧。所用燃料请比照产品说明堆放在安全地方。

太阳能加热慢、维护少。图为太阳能烤箱加热食物。(Shutterstock)

善用太阳能器具

太阳能维护少,尤其适合各种燃料紧缺时作为备用能源,经济又实惠。

如果仅考虑煮食,可购买太阳能烤箱。即便公寓的阳台,只要阳光充沛,全年都能使用太阳能烤箱。几十美元的太阳能烤箱便可烤香肠、小肉排和蔬菜。除购买成品,太阳能烤箱也可参考网络教学自制。

提高太阳能烤箱效能有一些技巧:使用深色锅碗帮助吸收更多阳光;浅色餐具用深色毛巾覆盖有助于聚热;金属餐具加快传热,还可以烘焙;务必插入食物温度计检测,以确认煮熟可安全食用;加盖烹煮更高效。

住宅阳光充裕,可考虑购买移动太阳能发电机供应家中用电。这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电池中,为日常生活提供电力的设备。其中用来收集阳光的太阳能板可灵活移动到阳光充足的车道等地方,无需专业人员上门安装。

移动太阳能发电机有多种功率,至于选购哪种需要看自身需求和金钱预算,有的可提供电器电力,但价格不菲,仅为照明和手机充电的产品会更便宜。

便携式发电机可以在室内或室外使用。(Shutterstock)

便携式发电机

准备一台便携式发电机,就可以接上电煎锅、电锅、小型微波炉、气炸锅等备用烹饪用具。了解备用烹饪电器所需瓦数,选择提供足够瓦数的便携式发电机就能开始烹饪了。

购买车载炊具

若没有便携式发电机,也可以准备有提供汽车点烟器接口的炊具,如迷你单人行动烤箱,也能解燃眉之急。这类炊具在汽车上加热食物所需的时间,跟汽车提供的功率有关。选购车载炊具请留意产品说明,它们通常提供多种插口,有的还能在发电机供电时使用。但要注意,使用点烟器接口提供电力可能会发生保险丝熔断,无法加热食物的问题。

只能在户外使用的设备

准备一个便携式明火炉平时可以在院子烤肉,缺电时也能派上用场。(Shutterstock)

便携式明火炉

计划在院子里烧木柴或炭,可考虑防风、聚热设计的便携式明火炉,例如BBQ烧烤炉、无烟便携式火炉,这类火炉可到户外用品店选购。专业户外炉具种类多样,有的会搭配高效锅具使用,不仅露营用到,也是家庭应急好物,买前功课可从网络评论、视频开始。

市售简易燃木灶。(Shutterstock)

自建燃木灶

 由于明火容易引发野火,所以事前应该了解当地法规,以及找资料学习安全用火的步骤。燃木灶可用燃料包括木材、炭和煤块。

燃木灶可到商店购买,在后院简单自建只要将砖块、石头之类的阻燃材料垒砌即可。如果条件允许,垒灶前在地面挖出浅坑,填入少量石块来增加空气流通、架起木材和隔离木灰,让燃烧更充分。

燃木灶不只用在烧烤、铁板烧,变换锅具也能煮、蒸和烘焙。用燃木煮食物可带入独特烟熏风味,但也带来烧黑锅底的问题,因此可考虑使用少维护的户外铸铁锅。

引燃木材需要一些经验。在堆砌的木材上浇燃油是一个简单方法。若用打火机和火柴,则在木材底部填充快速引火物。市售引火物(Quick start Firelighter)比较方便,不过应急可将废报纸揉成团、木材削薄片使用,或用碎纸机里的纸屑。

处在阳光充沛的地方,用放大镜或菲涅耳透镜引火也很便捷。透镜引火的步骤是准备一团引火物,接着调整透镜距离,待光线发生偏转,形成焦点汇聚在可燃物上,达到燃烧温度即可生火。遇到有烟雾但不见火苗,可用纸筒对着轻轻吹气助燃。

不用电煮饭的技巧

1. 储备耐久食物

多储存快速加热、省水就能食用的食材,例如罐头食品、干货、保存期限长的食物。若以罐头豆子为主食,可适当冲洗再用,以免摄入过多钠。调味料选简单耐放的就好,比如干香草。定期检查食材是否在保存期限内,并将食材存放在凉爽、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2. 提前规划食谱

依照准备的炊具和食材规划食谱。可以节省烹调时间、避免食材浪费。提前规划膳食有助于做出好味饭菜、摄取多元营养和减少食物浪费。准备事项包括采购食材、学习食材保鲜方法、收集防灾食谱、如何快煮米饭和干香草调味技巧等。

3. 选择适合的锅具

选购能源同时了解适配锅具及其功能,比如是否聚热、维护程度等,以高效利用热源和节水。例用铸铁锅(荷兰锅),是我们的祖先在明火上烹煮的传统作法。

焖烧锅是节能好物,但需留意温度下降可能滋生有害细菌,宜复热再食用。

4. 准备多种点火工具

准备多种点火工具,需要时随时能派上用场,不用慌张寻找,点火工具包括火柴、打火机、放大镜、打火石、电子点火器和菲涅耳透镜等。

5. 用火安全

准备一个可以不用电煮饭的地方,这个地方应该是通风、远离其它建筑物的地方。这是为了万一有火灾,可以有安全的地方烹煮。

室内外使用明火都要注意安全。例如,远离儿童和宠物;室内保持通风,避免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聚集;备好防火工具(附近要有灭火器);任何炊具都要放在平坦表面,以防倾倒引发烧伤和火灾;炊具附近不要有易燃物。

6. 定期维护各项炊具与设备

准备好的炊具设备应定期维护,清洁、检查泄漏、功能测试和损耗,以便紧急时期可用。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何以這土地淚在流! 香港人民反送中精華錄(之一)

 文:真香港人

香港人民反送中精華錄 (共四集)

第一集  讓歷史來審判!

季羨林先生說過:如果人生真的有意義和價值的話,其意義就在於對人類發展承上啟下和承前啟後的責任感。真正聰明的人,不說假話、真話不全說。

何以這土地淚在流! 香港人民反送中精華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