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 星期六

略论《木兰诗》产生的时代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一向有不同说法,归纳起来有汉魏、南北朝、隋唐三说。众所周知,南朝陈代僧人智匠曾编《古今乐录》一书,《木兰诗》被收录其中。这说明《木兰诗》不可能产生于南朝陈代以后。

《木兰诗》在南朝陈代被收入《古今乐录》,这不能说明木兰就是南北朝人,更不能说明《木兰诗》就产生在南北朝时代。这里有一个过程的问题:木兰----歌颂木兰的民歌《木兰词》----经文人整理润色的《木兰辞》----收入《古今乐录》。这个过程不会太短,不能拿今天的信息社会来衡量古代。较普遍的一种说法:言木兰是北魏人,《木兰诗》也产生于北魏,接着传到南朝,于是被僧人智匠收入《古今乐录》。这纯属今人推测,没有什么根据,与事实完全不符。

生活在东晋末、南北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兼天文学家何承天(370—447)曾编纂《姓苑》一书,内中已提到木兰了,言“木兰,任城人”。何承天认为木兰姓木,乃端木赐之后。端木赐字子贡,是孔子的著名弟子。查《姓氏考略》云:“木(姓):端木赐之后,避仇改为木。”端木赐原籍卫国,后移居鲁国,即今曲阜一带。曲阜晋代称鲁郡,北齐改为任城。何承天认为木兰姓木,是当时的任城人,也是推测之说,学术界也并不认可。但何承天赫然提到木兰这件事却非常重要。何承天比南朝陈代僧人智匠早100余年。这就是说,在《木兰诗》问世之前100余年前就有人提到木兰了。何承天能把木兰写进《姓苑》,说明木兰当时已经是扬名四海的巾帼英雄了,她决不是何承天那时的人物,她比何承天要早得多。同时也说明,木兰不单是文学作品中人物,而是实有其人。那么,木兰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人,《木兰诗》又产生于什么时代呢?

木兰曾戍边燕山,在燕山南麓的河北完县(今顺平县),自古以来都有祭祀木兰的庙宇。那里至今尚珍存着一块汉孝烈将军庙元代碑刻,题目是《汉孝烈将军记》。碑文开头说:

“神姓魏,字木兰,亳州人。汉文帝时,单于侵境,大括天下民以御,神父当行戍,父极痛无一男子可代己者,哀叹良久,竟行。神自闺中悯其父老,即洗铅粉,脱梳珥,变戎服,贯甲胄,趋赴军中。搴旗斩将,攻城略地,所向辄克捷,莫有当其锋者。在军凡十二年,屡立殊勋,论功上首,辞弗受赏,愿归乡里,奉事父母。文帝嘉焉,特从其志。汉世尝作《木兰词》,阐扬于前,唐杜牧之也歌其事,发挥于后。至今亳州犹有庙貌如社者存焉。”(《花木兰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3页)

《汉孝烈将军记》碑立于元宁宗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是目前发现的记载木兰事迹最早的碑刻。明代御史何出光曾为完县木兰祠作《木兰祠赛神曲》十二首并序,勒碑嵌于木兰祠大殿西墙。他在序文中说:“将军,亳人,魏氏女。汉文帝时,老上(匈奴单于名)寇边,帝亲征,大括民兵,殆可空国。将军因父老,不任受甲,身伪其子以行,转战燕山。完(县)为古曲逆,当燕山之麓,将军百战收其地,土人庙祀之。”(《花木兰考》第4页)也说木兰是汉朝文帝时人,从军的背景是汉和匈奴的战争。

明代保定知府石麟,在《重修汉孝烈将军庙》碑文中说:“汉孝烈将军,唐时追封也。文帝时建首功,载书史,而孝烈颠末,且复见于汉之词、唐之歌、元之记焉。”(《花木兰考》第4页)石麟的话是有所指的。“元之记”即指元碑《汉孝烈将军记》,“唐之歌”是指唐代诗人韦元甫之《木兰歌》,此《歌》凡44句,诗中说:“驰马赴军漠,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氐,更攫于阗羌。”所说的燕支,即燕支山,在匈奴境内,印证了木兰从军背景是汉与匈奴的战争。“汉之词”即汉代人所编的歌颂木兰的民歌,这是《木兰诗》的雏形。

再看汉初兵制:

“汉调兵之制,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二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年六十五衰老,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汉民凡在官三十二年,自二十三以上为正卒,每岁当给郡县官一月之役。其不役者,为钱二千入于官,以雇庸者。”(《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222页)由此可知,当时木兰父虽年迈,但未超过六十五岁,所以不能免征。

再看汉的孝道:

整个汉朝,尤其是汉文帝时,特别提倡孝道,这对木兰代父从军有着相当影响。所谓孝廉,就是汉初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名。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直到汉武帝时,方合称孝廉。汉文帝本身就是一位孝子,他任用孔武为博士,提倡以孝治天下。之后,孔武的儿子孔安国还编了一部《孝经》。在元代郭守敬编的《二十四孝》中,汉代人就占了一半,除汉文帝外,较有名的如郭巨、王祥、黄香、董永、丁兰、王褒等都是。提倡孝道虽然贯穿于整个汉代,甚至延至三国、两晋,但仍以汉文帝时为最。在那样“以孝为先”的社会风气里,出现了诸如“缇萦救父”、“木兰从军”那样的孝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木兰是汉朝文帝时人,有根有据,不是推测。

木兰的事迹感动了广大人民,人们把她的感人事迹,编成歌曲来颂扬她,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最初,歌颂木兰的民歌叫《木兰词》,也就是明代保定知府石麟所说的“汉之词”。“汉之词”经过后代文人的润色,称之为《木兰辞》,现在多称之为《木兰诗》。

汉代民歌《木兰词》之原形,现在很难见到了,但从历代文人修改的痕迹中从民间历代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存中,从侧面透过迷雾可窥其大略,如《木兰诗》首句就至少有四个版本的四种不同说法: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作“唧唧复唧唧”,又句末小注曰:“一作‘促织何唧唧’。”唐代韦元甫得之民间的《木兰辞》首句作“促织许唧唧”,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木兰祠宋代碑刻作“即足何历历”。这里的促织是促机织布的意思,不是蟋蟀。“即足”是“足登脚踏板”之意。(脚踏板即织布机上双脚所踏的两个部件)这里“唧唧”、“历历”都是织机声。上面四句,哪一句是《木兰词》原作,恐怕说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有三句(甚至四句)是后人修改的句子。

再举一例,《木兰诗》中有“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装”两句,而完县(今顺平县)木兰祠宋代碑刻中作“小妹闻姊来,对镜理红装”。词语不同,意思迥别。这里也肯定有两句(甚至四句)是后人的修改句。这种情况说明一个问题,现在世传的《木兰诗》,不是一成不变的原作,其中的修改成分很大。我们不能一见它有唐人印记,就认为它是唐代作品;一见它有南北朝痕迹,就认为它是南北朝作品;也不能一见它有汉代成分,就认为整体都是汉代人制作。

即使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版本、不同人物所存之《木兰辞》也不相同。由于《古今乐录》一书已经失传,我们所见之《木兰诗》大都取自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之《木兰诗》被称为世传之《木兰诗》。下面介绍两篇同是宋代“版本”的《木兰诗》:

一篇是完县(今顺平县)木兰祠宋代卧碑上所刻之《木兰辞》。宋刻《木兰辞》与世传之《木兰辞》大同小异。今全文不录,仅将不同之处分记于后:

碑刻:即足何历历     世传:唧唧复唧唧

碑刻:无“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二句

碑刻:无“明驼”二字

碑刻:出迎相扶将     世传:出郭相扶将

碑刻:小妹闻姊来     世传:阿姊闻妹来

碑刻:对镜理红装     世传:当户理红装

碑刻:着我旧衣裳     世传:着我旧时裳

碑刻:相随十二年     世传:同行十二年

碑刻:两兔傍地走     世传:双兔傍地走

         (《花木兰考》第17页)

一篇是宋代吕祖谦所编《古诗.梁乐府》中的《木兰诗》,亦全文不录,仅将不同之处分记于后:

吕编:暮至黑水头      世传:暮至黑山头

吕编:赏赐百千彊      世传:赏赐百千强

    (吕编:彊下有注曰:“一作强,疑作繦。”《辞源》:繦,穿钱的绳索,引申为钱贯。)

吕编:愿借明驼千里足  世传:愿驰千里足

吕编:坐我西间床      世传: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最初叫《木兰词》,为民歌,属民间文学。而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很大。从同见于宋代的上述两篇《木兰辞》可以具体的看到。看来,完县(今顺平县)木兰祠宋代碑刻所宗之《木兰辞》比较古远,比较接近《木兰词》。内中无“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二句,说明“可汗”一词也是后世人在修改过程中加进去的。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如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的最高统治者叫可汗,其妻叫可敦。《木兰辞》在被收入南朝陈代僧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之前,主要流行在北方。当时的北方正处在北魏和东魏、西魏等的统治之下,他们的统治者是鲜卑人拓拔氏,其君主就称可汗。鲜卑人统治中国北方长达160多年,所以在当时传唱的《木兰辞》中称君主为可汗是可以理解的。还有的人从《木兰诗》中挑出一些词语,如大儿、磨刀等,说是带有唐代痕迹,于是说木兰是唐朝人,《木兰诗》产生于唐代。考虑到民间文学的变异性,这种说法难以认可。

鉴于以上情况,关于《木兰诗》产生的时代,我认为可以这么说:木兰是汉朝文帝时人,时匈奴犯境,汉廷大征天下民以御,木兰女代父从军。时人感其忠孝,“汉世尝作《木兰词》”。(《花木兰考》第3页)以后“逐渐扩充成大篇,修改成精品”。(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第662页)

                                           (东风)

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密码学文章汇集

BRITE'S BLOG.人生在世,看得穿,又看得远者prevail everywhere.: 密码学文章汇集:  https://recomm.cnblogs.com/blogpost/5517770

木兰辞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约作于北魏,也有人说作于唐代,最初录于南朝陈朝释智匠 《古今乐录》,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饰。一说《木兰诗》是载:“唐人韦元甫拟作木兰诗一篇。”严羽沧浪诗话》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文[编辑]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创作背景[编辑]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 、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 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可以为证。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 木兰诗
  • 木蘭詩
    佚名
    本作品收錄於《樂府詩集》和《古詩賞析

    作者不明,為中國自南北朝時代開始流傳的一首敘事詩,訴說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古詩賞析·十一》引《名勝志》載:「木蘭村在湖廣黃州府治北六十里,其上有木蘭將軍場。『木蘭』者,朱氏女,詐為男子,代父西征。」

    维基百科 参阅维基百科中的:花木兰


    木蘭詩[编辑]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叹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强。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尚書郎。[1]
    駝千里足[2],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鏡貼花黃。
    出門看伴,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註釋[编辑]

    1.  一作「欲與木蘭賞,不願尚書郎」。
    2.  一作「願馳千里足」,無「明駝」二字。

    續木蘭詩[编辑]

    【唐】韋元甫

    木蘭抱杼嗟,借問復爲誰。
    欲聞所戚戚,感激彊其顏。
    老父隸兵籍,氣力日衰耗。
    豈足萬里行,有子復尚少。
    胡沙沒馬足,朔風裂人膚。
    老父舊羸病,何以彊自扶。
    木蘭代父去,秣馬備戎行。
    易却紈綺裳,洗却鉛粉妝。
    馳馬赴軍幕,慷慨攜干將。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襲燕支虜,更攜于闐羌。
    將軍得勝歸,士卒還故鄉。
    父母見木蘭,喜極成悲傷。
    木蘭能承父母顏,却卸巾韝理絲簧。
    昔爲烈士雄,今嬌子容。
    親戚持酒賀父母,始知生女與男同。
    門前舊軍都,十年共崎嶇。
    本結弟兄交,死戰誓不渝。
    今者見木蘭,言聲雖是顏貌殊。
    驚愕不敢前,歎息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
    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

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

印度援华医疗队

 印度援华医疗队(英语: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Medical Mission To China)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印度国大党中国派出的援助医疗队。

跳到导航跳到搜索印度援华医疗队(英语: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Medical Mission To China)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印度国大党中国派出的援助医疗队。[1]

派出[编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获得国际援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宋庆龄史沫特莱建议下,于1937年11月致信印度国大党主席尼赫鲁,希望印度国大党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物资,并派有经验的战地医生来中国援助。尼赫鲁在收到该信的当日,便号召全印度将1938年1月9日作为“声援中国日”。印度国大党第五十二次会议决定向中国派遣医疗队。[1]

尼赫鲁亲自选定爱德尔博士任印度援华医疗队队长,并从许多报名者中选定副队长卓尔克及队员木克吉柯棣尼斯巴苏。印度援华医疗队自此产生。印度援华医疗队受到印度人民称赞。印度国大党领导之一奈都夫人主持了各界欢送宴会,她称赞印度援华医疗队是“无任命的驻华大使、人民大使”。[1]

印度援华医疗队在中国报刊上出现时,最初名称有“印度国民大会党援华医药团”、“印度援华救伤队”、“印度医疗队”、“印度救护队”、“印度救护团”、“印度医药团”等。自1942年底起,才统一称“印度援华医疗队”。[2]

抵达[编辑]

1938年9月1日,印度援华医疗队携带医疗器械和药品登上英国客轮“拉吉普塔纳号”,途经科伦坡吉隆坡新加坡,于9月14日到达英属香港。香港各界人士为医疗队举行招待会。9月17日,医疗队到达中国广州,受到宋庆龄何香凝及两千多名广州各界群众欢迎。在广州,医疗队的五位成员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州中山纪念堂。9月26日,医疗队到达湖南长沙。随后又到汉口叶剑英凯丰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会见了医疗队的五位大夫。[1]

1938年10月,医疗队离开汉口沿长江而上,于11月22日抵达陪都重庆。在重庆,医疗队遇到中印文化协会的谭云山教授,为表示医疗队成员热爱中国,谭云山教授应五位大夫之请,为五人取了中文名字(即在每人姓氏后面加上“华”字),成为爱德华卓克华木克华巴苏华柯棣华[1]

医疗队在长沙、汉口、宜昌、重庆均曾遇日军飞机轰炸,但他们在各地都坚持为伤员治疗。1939年1月22日,医疗队终于离开重庆赴延安。新西兰路易·艾黎中国共产党委托,陪同医疗队赴延安。[1]

前线[编辑]

1939年2月12日,医疗队到达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受到陕甘宁边区军民欢迎。1939年3月15日,毛泽东在杨家岭一间普通的窑洞会见了医疗队的五位大夫。在延安,爱德华、巴苏华、柯棣华被分配到拐峁医院工作,卓克华、木克华被分配到张村驿卫生学校任教,不久,因年老有病,卓克华、木克华相继返印度。[1]

爱德华、柯棣华、巴苏华提出到前线工作,获得毛泽东同意。1939年11月4日,爱德华、柯棣华、巴苏华自延安出发,赴抗日前线晋东南。他们抵达山西武乡县八路军总部。1939年12月21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王家峪八路军办事处会见三位大夫。[1]

经过短暂休息,三位大夫开始工作,他们拒绝了照顾,和普通的八路军战士一样吃粗粮、住民房。1940年2月,爱德华因病返回印度。同年,柯棣华、巴苏华经批准,组织起一支流动医疗队赴晋察冀边区前线。在赴晋察冀边区途中,他们参加了破袭平汉路的战斗。此后,两位大夫来到晋察冀军区所在地河北唐县,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会见。6月21日,柯棣华代表印度援华医疗队参加了白求恩大夫陵墓的揭幕仪式,柯棣华敬献花圈。[1]

1940年9月,百团大战爆发,经柯棣华、巴苏华要求,领导批准两位大夫到前线抢救伤员。在前线的十多天内,他们接收伤员近千名,每天为数十名伤员手术。1941年柯棣华被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任院长。在任院长期间,柯棣华亲自手术2000多例,其中数十次是大手术。柯棣华苦学中文。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柯棣华在军民誓约大会上用汉语宣誓:“与八路军和中国共产党人一起迎接最严峻的局势,坚持战斗,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1]

尾声[编辑]

1941年冬,任远在执行任务时划破右脚腕,水和泥沙进入伤口,导致伤口肿胀,无法行动,医生认为必须截肢。柯棣华得知后,每天三次为任远洗伤口、换药,一个月后,任远的腿痊愈。[1]

1941年11月,柯棣华与白求恩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当地乡亲称柯棣华为“中国女婿”。婚后二人生有一子柯印华。1942年6月,柯棣华加入中国共产党江一真是柯棣华的入党介绍人、婚姻介绍人。[1][3]

由于长期在艰苦环境下紧张工作,柯棣华患上癫痫,聂荣臻司令员曾多次劝柯棣华撤离前线,到其他地方治疗,但被柯棣华谢绝。柯棣华说:“每当我看到一个个英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的八路军战士,就觉得这点病算不了什么,我一分钟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1]

1942年12月8日,柯棣华的癫痫再度发作,抢救无效。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病逝,年仅32岁。晋察冀军区为柯棣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在挽词中说:“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成疾,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1953年春,柯棣华的灵柩从河北唐县晋察冀烈士陵园迁葬至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

1940年10月,巴苏华赴延安,担任延安国际和平医院五官科主治医师。1943年7月,巴苏华启程回印度。毛泽东、朱德曾向印度国大党致感谢信。随着柯棣华病逝、巴苏华返回印度,印度援华医疗队在中国的工作全部结束。[1]

纪念[编辑]

参考文献

柯棣华


跳到导航跳到搜索
柯棣华
Dwarkanath Shantaram Kotnis
द्वारकानाथ शांताराम कोटणीस
A statue of Dwarkanath Kotnis.jpg
出生1910年10月10日
 英属印度孟买省索拉普
逝世1942年12月9日(32岁)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河北省唐县
母校孟买大学
职业医生
信仰印度教
配偶郭庆兰
儿女柯印华 (1942–1967)
父母桑塔拉姆·柯棣尼斯(Shantaram Kotnis)

柯棣华(1910年10月10日-1942年12月9日),本名德瓦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英语:Dwarkanath Shantaram Kotnis马拉提语द्वारकानाथ शांताराम कोटणीस),汉名柯棣华,生于印度孟买印度医生,因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后因积劳成疾辞世。[1][2]

生平[编辑]

柯棣华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索拉普(今属马哈拉施特拉邦)。[1]柯棣华出生时,其父是一家棉纺厂的经理,后来投身政界,当选为市政议员,在市政府内主管教育及卫生事务。其母早年聋哑。柯棣华幼年基本在绍拉普尔度过。[2]

1914年,柯棣华在家乡小学上学。1920年毕业,随即升入公立英语学校诺思科特中学。1921年,转入文古拉上中学。1928年中学毕业,进入浦那的德干学院预科学习三年。1931年,进入孟买的戈瓦德达斯·桑达尔达斯医学院学习。因为参加学生运动,并且得罪了学院的新任院长而被迫退学。1932年12月,进入孟买格兰特医学院学习。1936年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并开始研究生学习。1937年,在格兰特医学院出任住院外科医生,并准备参加更高学位的考试。[1]

这时,父母想让柯棣华回家结婚,并准备帮柯棣华在家乡开办一家诊所。但柯棣华计划到英国留学,希望能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因为留学英国学习医学的费用高,柯棣华曾写信向父亲借钱。但最终柯棣华决定先在孟买行医,攒钱之后再留学。对结婚问题,柯棣华坚持等事业有成后再考虑。[2]

中国抗日战争于1937年爆发后,1938年6月9日,柯棣华在孟买申请加入印度国大党组织的印度援华医疗队。1938年9月1日,印度援华医疗队一行五人自孟买乘“拉齐普塔那号”邮船赴中国。1938年9月8日到9月14日,经槟榔屿新加坡抵达英属香港。1938年9月17日,医疗队抵达中国广州[1]

1938年9月25日到11月16日,医疗队先后到中国国民党统治区的长沙汉口宜昌等地,曾在六十四陆军医院、八十七陆军医院等处工作。1938年11月21日,医疗队抵达重庆。此后曾在重庆市医院工作。1938年12月9日,医疗队五位大夫取了中国名字,即爱德华卓克华木克华巴苏华、柯棣华。1939年1月16日,柯棣华得知父亲桑塔拉姆·纳拉扬·柯棣尼斯的死讯。[1]

1939年1月21日,医疗队离开重庆,经西安延安。1939年2月12日,医疗队到达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受到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及陕甘宁边区人民欢迎。1939年3月18日,柯棣华被分配到距离延安25公里的拐峁八路军总医院担任外科医生。[1]

1939年11月4日,爱德华、柯棣华、巴苏华赴晋东南抗日前线。1939年11月上旬到12月中旬,三人经西安、潼关,渡过黄河,翻越山脉,穿过日军的封锁线,于1939年12月21日抵达山西武乡县王家峪八路军总司令部,受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欢迎。1940年2月3日,爱德华因患顽固性湿疹而被迫返回印度。医疗队仅剩柯棣华、巴苏华。[1]

1940年2月上旬到3月底,柯棣华参访八路军总司令部下属单位。由于日军进攻,柯棣华随部队转战各地,最后到晋冀交界处,沿着太行山东部向前进。1940年4月初,柯棣华来到冀西抗日根据地,参与伏击日军军用列车。随后,柯棣华越过平汉铁路,抵达冀南抗日根据地。[1]

1940年6月21日,柯棣华代表印度援华医疗队参加了白求恩大夫陵墓揭幕仪式,献花圈。

1940年5月9日到5月底,柯棣华在山东省界向东走。途中所在部队驻地遭日军袭击,柯棣华与冀南军区司令部一道转移。日军包围冀南,柯棣华随一个骑兵连冲出包围,穿过日军多道封锁线,渡过滹沱河抵达冀中根据地。此后再度穿越平汉铁路,于1940年5月28日到达晋察冀边区。5月30日抵达冀中军区司令部,并到后方医院短暂工作。[1]

1940年6月19日,柯棣华抵达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1940年6月21日,柯棣华代表印度援华医疗队参加了白求恩大夫陵墓揭幕仪式,献花圈。1940年6月28日,自保定以北70里处的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启程前往北平以西的平西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到8月初,抵达八路军平西挺进军司令部,为所属医院巡诊。[1]

1940年8月6日到8月中旬,赴晋察冀边区唐县葛公村,在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及附属医院任外科医生及外科教员。1940年9月20日,参加百团大战,率一支医疗队到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南线抢救伤员。1940年10月,回到葛公村的驻地。巴苏华奉命去延安。[1]

1941年初,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扩建,更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柯棣华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1]1940年8月,柯棣华患绦虫病,1941年6月转为癫痫[2]此后癫痫一再复发。1941年11月25日,和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护理教员郭庆兰结婚。1942年7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8月23日,郭庆兰生一子,聂荣臻司令员为其取名“印华”(“印”代表印度,“华”代表中华,连起可视为“印度之花”或“印度和中国”)。[1]

1942年12月9日凌晨6时15分,柯棣华因癫痫发作,在前线河北省唐县葛公村逝世,年仅32岁。 [1]12月10日,在唐县葛公村,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及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干部、师生、伤员与附近农民数千人为柯棣华举行追悼会。柯棣华病逝的消息传到延安后,延安各界也举办追悼会,各根据地的医务工作者掀起“学习柯棣华作风”热潮。毛泽东为悼念柯棣华亲书条幅:“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这帧条幅目前存放于柯棣华家族。朱德为柯棣华陵墓题词:“生长在恒河之滨,斗争在晋察冀,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周恩来给柯棣华在印度的亲属写信。巴苏华写下一篇悼文。柯棣华病逝的消息传到印度后,印度各界人士纷纷到柯棣华家吊唁,并给其母与兄妹寄来许多唁电、信件。[2]

柯棣华被安葬在唐县晋察冀烈士陵园。1953年,和白求恩一道迁葬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纪念[编辑]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的柯棣华墓
“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
加拿大自治领 白求恩 大夫、同志
纳粹德国 约翰·拉贝 先生
西班牙 萨马兰奇侯爵 先生
美国 埃德加·斯诺 同志
英国 李约瑟 博士
波兰中华人民共和国 爱泼斯坦 同志
新西兰 路易·艾黎 同志
英属印度 柯棣华 大夫、同志
泰国 诗琳通公主 殿下
日本 平松守彦 先生
2009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起并联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家外国专家局主办,国际在线承办、新浪网协办,网民投票选出。

很多访问印度的近现代中国领导人,如周恩来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3]李克强[4]等,都慰问过他在印度的家族。2014年,在习近平访问印度时,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颁发给了柯棣华的家族代表[5]

中国印度都为了纪念他发行过邮票,印度还曾以他的生平事迹拍过一部电影[6]

中国有多处柯棣华的纪念设施:

家庭[编辑]

  • 父:桑塔拉姆·纳拉扬·柯棣尼斯(1882年-1938年)
  • 母:悉达·桑塔拉姆·柯棣尼斯(原名普列塔)(1890年-1965年)
  • 大哥:曼凯希·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79年)
  • 大妹:莎罗吉尼·萨达西伍·科特(又名希拉,或赫如)(?-1982年)
  • 二妹:莉拉瓦蒂·达塔拉姆·帕勒卡(又名玛哈尔萨,或玛哈拉莎)
  • 弟弟:维塔尔·桑塔拉姆·柯棣尼斯
  • 三妹:马诺拉玛·桑塔拉姆·柯棣尼斯
  • 四妹:苏瑞卡·拉曼·纳德卡尔尼(又名萨如,或莎罗吉尼)
  • 五妹:瓦特萨拉·桑塔拉姆·柯棣尼斯(又名巴比)[7]
  • 妻:郭庆兰(1916年-2012年)
  • 子:柯印华(1942年-1967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