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木兰辞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约作于北魏,也有人说作于唐代,最初录于南朝陈朝释智匠 《古今乐录》,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饰。一说《木兰诗》是载:“唐人韦元甫拟作木兰诗一篇。”严羽沧浪诗话》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文[编辑]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创作背景[编辑]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 、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 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可以为证。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 木兰诗
  • 木蘭詩
    佚名
    本作品收錄於《樂府詩集》和《古詩賞析

    作者不明,為中國自南北朝時代開始流傳的一首敘事詩,訴說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古詩賞析·十一》引《名勝志》載:「木蘭村在湖廣黃州府治北六十里,其上有木蘭將軍場。『木蘭』者,朱氏女,詐為男子,代父西征。」

    维基百科 参阅维基百科中的:花木兰


    木蘭詩[编辑]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叹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强。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尚書郎。[1]
    駝千里足[2],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鏡貼花黃。
    出門看伴,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註釋[编辑]

    1.  一作「欲與木蘭賞,不願尚書郎」。
    2.  一作「願馳千里足」,無「明駝」二字。

    續木蘭詩[编辑]

    【唐】韋元甫

    木蘭抱杼嗟,借問復爲誰。
    欲聞所戚戚,感激彊其顏。
    老父隸兵籍,氣力日衰耗。
    豈足萬里行,有子復尚少。
    胡沙沒馬足,朔風裂人膚。
    老父舊羸病,何以彊自扶。
    木蘭代父去,秣馬備戎行。
    易却紈綺裳,洗却鉛粉妝。
    馳馬赴軍幕,慷慨攜干將。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襲燕支虜,更攜于闐羌。
    將軍得勝歸,士卒還故鄉。
    父母見木蘭,喜極成悲傷。
    木蘭能承父母顏,却卸巾韝理絲簧。
    昔爲烈士雄,今嬌子容。
    親戚持酒賀父母,始知生女與男同。
    門前舊軍都,十年共崎嶇。
    本結弟兄交,死戰誓不渝。
    今者見木蘭,言聲雖是顏貌殊。
    驚愕不敢前,歎息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
    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