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打击导弹 | |
---|---|
类型 | 沿海 / 公海 反舰 / 陆袭 巡航导弹 |
发源地 | 挪威 |
服务历史 | |
服役中 | 自2012年起[1] |
使用者 | 挪威 波兰 马来西亚 美国 德国 |
生产历史 | |
制造商 | 康斯堡国防与航天 |
技术指标 | |
弥撒 | 410公斤(900磅) |
长度 | 3.95 m(13.0英尺) |
弹头 | 125千克(276磅)HE爆炸碎片 |
爆震 机理 | 可编程引信 |
发动机 | 固体燃料 火箭助推器,Microturbo TRI-40 涡轮喷气发动机 |
工作 范围 | NSM 185 km(115 mi; 100 nmi)+(取决于配置文件) JSM 185 km(115 mi; 100 nmi)+低-低-低配置文件,555 km(345 mi; 300 nmi)+高-低配置文件 |
飞行高度 | 海上撇油可选 |
最大速度 | 高亚音速 |
制导 系统 | 惯性,GPS,地形参考导航,红外成像 制导,目标数据库 |
发射 平台 | 海军舰艇,陆基车辆 |
挪威的原始名称是Nyttsjømålsmissil(字面意思是“新海目标”导弹,表明它是企鹅导弹的后继者);后来采用了英文营销名称“海军打击导弹”。
发展[ 编辑]
海军打击导弹的初始批量生产合同于2007年6月签订。[2]挪威皇家海军已选择将其用于新型“ 弗里德约夫·南森”级护卫舰和“ 斯科约德”级巡逻艇。2008年12月,波兰海军选择了NSM ,后者在2008年和2011年的交易中订购了50枚陆基导弹(包括2枚用于测试),计划于2013-2016年交付。[3] [4] [5]最后的里程碑于2011年6月完成,并在Point Mugu进行了测试。[6] 2011年4月12日,挪威国防部宣布了发展的第二阶段。[7]
2012年10月10日,星期三,挪威皇家海军首次发射NSM,以此纪念历史。有问题的船是HNoMS Glimt,SKJOLD级巡逻艇。[8] 2013年6月5日,星期三,挪威皇家海军首次试射了一枚NSM导弹,该导弹携带活弹头对目标船只。退役的奥斯陆级护卫舰特隆赫姆号HNOMS被击中,弹药按预期运行。[9] [10]
2013年6月,波兰完成了沿海导弹分队的部署,在耶尔奇底盘上配备了12辆NSM和23辆车(包括6枚发射器,2架TRS-15C雷达,6枚火控和3辆指挥车)。[11]最终,沿海导弹师将配备12枚发射器,每枚运载4枚导弹,总共48枚导弹。2014年12月,波兰订购了第二批发射器和导弹,以装备海军打击导弹营。[12]
2014年7月下旬,美国海军确认NSM将在沿岸战斗舰 “ 科罗纳多”号 (LCS-4)上进行测试。[13]该试验于2014年9月24日成功进行。[14] Kongsberg和Raytheon联手向NSM推销,以在2015年将LCS装备成其超视距反舰导弹。[15]到2017年5月,远程波音 RGM-84鱼叉和洛克希德·马丁 LRASM已从海军的超视距武器系统(OTH-WS)比赛中撤出,仅剩下NSM作为竞争者。[16]2018年5月31日,海军正式选择NSM作为LCS的OTH反舰武器。授予雷神公司1480万美元的初始合同,要求交付由康斯伯格设计的“装在发射机构中的增强型导弹;和一个火控套件”,并购买大约12枚导弹;如果全部购买,整个合同价值可能增至8.476亿美元。合同选项得到行使[17]海军计划在2019年底部署NSM [18] NSM将被指定为在美国服役的RGM-184A [19]。
在RIMPAC 2014年期间,护卫舰Fridtjof Nansen在SINKEX期间成功发射了NSM,导弹按设计进行了撞击和引爆。[20]
在LIMA展览2015年,马来西亚宣布,海军罢工导弹已经赢得了合同履行的马来西亚皇家海军的大君莱拉级的反舰导弹的要求。[21]
2017年2月,挪威政府宣布德国海军将以“超过100亿挪威克朗 ”的价格收购“大量”的海军打击导弹。[22]
在RIMPAC 2018期间,USARPAC将从海岸发射海军打击导弹以击沉船只。[23]
2019年10月,加布里埃尔·吉福德(USS Gabrielle Giffords)向多余的美国海军护卫舰福特号(FFG-54)发射了海军打击导弹,该舰被拖曳至太平洋关岛附近,以作为演习的目标,称为演习SINKEX。
美国海军陆战队将使用NSM 作为海军/海军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的一部分,该系统将NSM发射器单元放置在基于JLTV的无人 移动发射平台上,以使海军陆战队能够发射反舰导弹从陆地。[24]
设计和功能[ 编辑]
最先进的设计和复合材料的使用旨在赋予导弹先进的隐身能力。该导弹的重量将略微超过400 千克(880 磅),射程超过185公里(100 海里)。NSM设计用于沿海水域(“ 棕色水 ”)以及公海(“ 绿色和蓝色水 ”)场景。TDW使用的高强度钛合金爆炸/碎片战斗部与现代轻质设计保持一致,并具有不敏感的高爆炸性。弹头起爆是通过空洞感应的可编程智能多用途引信进行的,旨在优化对付硬目标的效果。[25]
像其企鹅的前任一样,NSM能够在陆地上空飞行并绕海飞行,以脱脂模式飞行,然后在末期阶段进行随机机动,这使得它很难被敌人的对策阻止。尽管企鹅是偏航转弯导弹,但NSM是基于转弯飞行(请参阅偏航(飞行)和飞行控制)。2016年,挪威皇家海军证实NSM也可以攻击地面目标。[26]
目标选择技术为NSM提供了独立检测,识别和区分海上或沿海目标的能力。通过结合红外成像(IIR)搜寻器和机载目标数据库,这是可能的。NSM能够通过GPS,惯性和地形参考系统进行导航。
在被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射到空中后,该助推器在燃烧后会被抛弃,然后由涡轮喷气维持器发动机以高亚音速推进到目标,留下125公斤的多功能爆炸/碎片战斗部进行工作,如果是船舶目标,则意味着在水线处或附近撞击船舶。
NSM沿海炮台由三架导弹发射车,一台炮台指挥车,三架作战指挥车,一台移动通信中心,一台带TRS-15C雷达的移动雷达车,一台运输和装载车以及一台移动车间车辆组成。每个MLV携带4枚导弹,并可以通过光纤或无线电连接CCV,最长可达10公里(6.2英里)。一次最多可以将多达6枚带有24枚导弹的发射器联网。[27]当安装在船上时,NSM可以甲板安装在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六个发射器中。四个发射器的总安装重量(包括电子设备和电缆)为8,600磅(3,900千克),八个发射器为17,000磅(7,700千克),而十二个发射器为26,000磅(12,000千克)。[28]
运营商[ 编辑]
目前的运营商[ 编辑]
联合打击导弹[ 编辑]
NSM的多角色空中发射版本正在开发中。这种导弹称为“ 联合打击导弹”(JSM),将具有地面打击和双向通讯线路的功能,以便该导弹可以与中央控制室或空中其他导弹进行通讯。该导弹将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 F-35闪电II合并。研究表明,F-35能够在其内部舱位中携带其中两架,同时还可以在外部携带其他导弹。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康斯堡公司就此空中发射版本的NSM签署了一项联合营销协议,并同意双方将JSM集成到F-35平台上。[32] [33]该项目由挪威和澳大利亚资助。[34] Kongsberg于2009年4月签署了JSM的第一阶段开发合同,该合同计划在18个月内完成。[35] JSM将拥有运行Green Hills Software提供的 Integrity实时操作系统的多核计算机。[36]
联合打击导弹的改进功能包括:
- 更大的弹头。[37]
- 形状更改为适合F-35内部托架[38]
- 攻击海陆目标的能力
- 空中发射平台(F-35)
- 改善了NSM的航程,估计范围包括150 nmi(170 mi; 280 km)[38]至> 100 nmi低-低-低或> 300 nmi(350 mi; 560 km)高速-低速飞行轮廓[28]
- 长期生产,2013年开始
2014年7月15日,Kongsberg和Raytheon宣布已达成合作协议,向美国海军提供JSM,以满足其进攻性反地面作战(OASuW)的要求;[39]雷神公司将为美国市场生产JSM。[40]海军计划在2017年开始竞争OASuW要求,这可能会使Kongsberg / Raytheon JSM与Lockheed Martin 远程反舰导弹(LRASM)竞争。[41]
康斯伯格正在研究从挪威潜艇上部署JSM的方法,[42]并发现该导弹的形状适合F-35的密闭炸弹舱,也使其适用于Mark 41垂直发射系统。VL-JSM还可与洛克希德LRASM竞争美国海军的OASuW Increment 2,以生产舰载反舰导弹。[43]
澳大利亚表示有兴趣在2014年6月购买JSM,为其F-35战斗机配备装备。该导弹还已经投放到韩国和日本,而且康斯伯格有望尝试向订购F-35A的其他国家销售产品。JSM有望在2025年全面投入运营。[44]开发计划于2017年完成,随着F-35的Block 4软件的发布,有望在2021年实现初始作战能力(IOC)。已在所有F-35变型的外部硬点上以及在F-35A和C型号的内部硬点上进行了装配检查。使用其他飞机的国家已经表示对JSM感兴趣,并且还对F-15 Eagle和F / A-18大黄蜂进行了装配检查,但在没有确认客户的情况下,无法在其他平台上进行集成。[45]
2015年9月15日,澳大利亚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以资助发展无源射频搜寻器,以补充现有的红外目标搜寻器。[46]
2015年11月,一架F-16猎鹰在犹他州测试和训练场成功完成了JSM的实弹测试。[47] [48]
2019年3月,康斯堡获得了向日本空中自卫队提供联合打击导弹的首批交付合同。[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