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定向自昌都戰役)
昌都戰役 | |||||||
---|---|---|---|---|---|---|---|
西藏和平解放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藏軍 | 中國人民解放軍 | ||||||
指揮官和領導者 | |||||||
阿沛·阿旺晉美(噶倫、昌都總管) [1] 凱墨·索南旺堆(藏軍馬基) 扎西白繞(第二代本) 噶窮巴(噶炯娃)(第三代本之噶窮巴代本)(俘虜) 牟霞·次旺羅布(第三代本之牟震代本)(俘虜) 崔科蘇巴·歐珠多吉(第四代本) 均巴·阿旺白莫(第六代本) 普隆巴·扎巴次丹(第七代本) 恰日巴·索南旺秋(第八代本)(俘虜) 德格·格桑旺堆(第九代本) 夏江蘇巴·阿旺堅贊(第十代本)(俘虜) 真伯拉(真伯拉代本) 熱傑(熱傑代本) ?(噶倫衛隊長) | 鄧小平(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西南軍區政治委員) 劉伯承(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書記) 賀龍(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書記、西南軍區司令員) 張國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軍長) 譚冠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政治委員) 王其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副政治委員) 陳明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參謀長) 李成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軍軍長) | ||||||
兵力 | |||||||
藏軍:[2] 8,500[3] | 中國人民解放軍:40,000[4][5] | ||||||
傷亡與損失 | |||||||
180死亡和受傷[6][7][8] | 114死亡和受傷[6] |
昌都戰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噶廈談判破裂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昌都進行的戰役。[9] 此次戰役在昌都城關鎮消滅了藏軍主力,降低了西藏噶廈的士氣,從而迫使西藏噶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西藏的主權。[10][6]
戰役背景[編輯]
1950年7月10日,西康省甘孜白利寺的格達活佛(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康定軍事管制委員會委員和西南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自告奮勇,赴拉薩勸說西藏噶廈同中央人民政府議和。但是當其到達昌都後即被扣留,既不能前往拉薩,也無法返回甘孜。8月22日,他在昌都突然被害身亡。[11]
西藏代表團於1950年9月16日會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大使袁仲賢。袁要求西藏承認中央人民政府的統治,中央人民政府要負責西藏的國防、貿易和外交事務。若西藏接受這些要求,中央人民政府便會「和平解放」西藏,否則便會與西藏開戰。西藏代表團承諾維持中國對西藏的宗主國關係,而代表團領袖夏格巴·旺秋德丹於9月19日建議中國人民解放軍不需駐守在西藏,只要在西藏被印度或尼泊爾攻擊時西藏才會考慮是否要求解放軍增援。
當拉薩方面仍然在議論時,10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於五個地方越過了康區由噶廈控制的西部和西康省控制的東部之間的臨時界線金沙江,進入康區西部。[12]這次行動不是為了佔領整個西藏,而是為了殲滅在康區西部首府昌都的藏軍主力,降低西藏噶廈的士氣,從而迫使噶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西藏的主權,並和平佔領西藏。[10]10月21日,拉薩方面命令其代表團立刻從北京撤離,並接受了第一個要求,附帶保留達賴喇嘛地位的要求,並拒絕了其他要求。而後,噶廈方面又拒絕了第一個要求。[13][14][15]
佔領康區東部[編輯]
在西藏解放前,康區東部並未受到西藏噶廈的統治,而是在西康省的管轄下。因此,康區人民幾乎沒有反抗解放軍,甚至支持解放軍[來源請求]。 解放軍在零星抵抗下順利佔領康區東部。邦達饒嘎要求噶廈派出的昌都總管阿沛·阿旺晉美承認康區獨立,以換取一些康區戰士。但阿沛拒絕了。
進攻藏區[編輯]
經過數月的談判, [9]西藏決定嘗試爭取外國的支持及保護,[17] [18]同時解放軍於10月6日至7日期間越過了金沙江,進入西藏噶廈控制的康區西部。[19]兩隊解放軍迅速包圍了寡不敵眾的藏軍,並於10月19日佔領了城關鎮。就在這場戰役中, 114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6]和180名藏軍官兵[6][7][8] 陣亡或受傷。剩下的藏軍集中在西藏拉薩附近。[20]在佔領昌都城關鎮後,解放軍停止了進攻,[7][21]並釋放了投降的昌都總管阿沛,令其赴拉薩重申中央人民政府方面的要求。[22]
戰後[編輯]
中共態度[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將此次戰役定性為「反親英、反分離主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