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压迫与反抗:日伪军残杀东北抗日义勇军


压迫与反抗:日伪军残杀东北抗日义勇军]

    核心提示:据统计,到1932年,东北抗日义勇军总人数发展到30万人以上。从辽河两岸到松花江畔,从长白山到兴安岭,整个白山黑水间到处都有抗日义勇军的足迹。他们传奇般的英雄故事,如一曲抗日爱国的壮歌,流传甚广,有口皆碑。

来源:辽沈晚报
日伪军残杀东北义勇军战士
  “东北抗日义勇军,是为保卫民族独立而战的民众抗日武装,它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中国抗日战争史》
  辽西义勇军痛歼古贺骑兵团
  从锦州出发,经百余公里的山路颠簸,赶到了昔日锦西县城——钢屯镇。73年前的一个冬日,这里展开了一场东北义勇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
  立一块石碑纪念东北义勇军的战绩
  整洁的小镇上,不时传来叫卖声,街路上,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雨中的小镇看上去肃静而悠闲。
  在钢屯镇镇政府一位王姓秘书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当年那场震惊于世的“痛歼日本侵略者古贺联队”战斗的原地。当时,这里被称为“西甸园子”,位于该镇的西南,是东北义勇军痛歼侵略者的主战场,古贺中佐毙命于此。钢屯镇人民在此地还立了一块石碑———“歼灭古贺战场遗址”,以纪念东北义勇军的战绩。
  “一代一代传颂东北义勇军的事迹,现在钢屯镇人都知道这场战斗,这里已经成为钢屯镇人民的骄傲,更是锦西人民的骄傲。”王秘书说。
  望着眼前这座纪念碑,时光仿佛又回到73年前,那场战斗中,东北义勇军挥枪痛击侵略者的呐喊声,再次在耳边响起……
  当场击毙日寇古贺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年底,侵华日军开始向辽西进犯。1932年1月6日,日寇侵占了当时的锦西县城———今钢屯镇。锦西民众听说日寇古贺(中佐)联队占领了当时的锦西县城,义愤填膺。1月8日,当时的西五会民团首领召集刘纯启、刘春山、张恩远等人集会,推举刘纯启为抗日带头人,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选择有利地形进行伏击,准备歼灭古贺联队。
  古贺听说县城西部有抗日武装,十分狂傲的他决心对城西一带村庄进行“扫荡”。
  1932年1月9日,古贺率骑兵团向锦西县城西部进发,意围剿义勇军。上午10时半,古贺率队到达上坡子村时,突然遭到早已埋伏好的义勇军和抗日群众的攻击。正当古贺联队被打得惊魂不定时,又忽闻锦西县城遭到袭击。古贺急忙率队往县城西撤,到达西甸园子处,再次遭到刘纯启部下刘国臣等人的伏击,古贺被当场击毙。
  这次战斗,义勇军共歼敌50余名、伤30余名,其中死伤少尉以上军官7名。被关东军称为不可战胜的古贺联队被义勇军击败,是日本侵略者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他们惊呼:“这实在是满洲事变以来最大的悲剧事件。”当年出版的新闻杂志记载:夫锦西之战,闻之皆血泪也。日军说起这次遭遇战时,不禁谈虎色变,发出“锦西冬季之风暴,闻之皆血泪也”的哀叹。
  渤海大学退休教授穆景元认为,锦西义勇军和当地人民靠自己的力量,敢于用劣势武器与骄横残暴、武器精良的侵华日军搏斗,这场战斗点燃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熊熊烈火,为以后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以及1937年的全民抗战开辟了道路。
  时光流转了几万个日日夜夜,可是人们没有忘记东北义勇军,至今在钢屯镇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歌颂东北义勇军的民谣:“天狗咬、蜂子蜇、座山旅打的恶、杨麻子不用说……”
马占山在抗日战场上
  黄显声首倡创建义勇军
  1931年沈阳沦陷后,黄显声率领的警察及公安武装部队撤到了锦州,当即下令整编省警务处所属公安部队,调集全省各县干警补充兵力,重新编成了3个公安骑兵总队,组成了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
  黄显声认为仅靠现有能够集中起来的这些力量,远远不足以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民众的武装抗日力量。在得到张学良的默许之后,黄显声以省警务处的名义,积极开展组织民众参加抗日义勇军的工作,与各地爱国人士广泛联系。1931年9月27日,东北爱国人士高崇民、阎宝航、王化一、车向忱、卢广绩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作为该会31名执委之一的黄显声,对抗日救国会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同时部署各地成立武装民团,鼓励和支持退役的及潜回家乡的原东北军官组建抗日义勇军。
  黄显声还制订了民众武装的“编委方案”,方案中对民众抗日武装的组编程序、奖励办法、经费来源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方案中还规定:凡能举义抗日的民众武装的领导人,均授予一定的军职和军衔,“率武装100人者,以上尉待之”;“率开装骑兵250人或步兵500人以上者,当任为上校营长”;“率武装骑兵500人或步兵1000人以上者,当任上校团长”;“不满100人之部队,当俟与他部队合并,俟达定额后,派委员检阅,然后付给编成费。”同时还计划在辽西组编8万义勇军,后来随着辽西的义勇军广泛兴起,大大超过了原来预想的目标。
  黄显声当即委任项青山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一路军司令,驻盘山;委任张海天为乐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军司令,驻辽中;委任盖中华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司令,驻台安。
  一时间,各地爱国志士纷纷来到锦州,商讨组建义勇军事宜,黄显声分别给予答复。并根据各地的武装力量的具体情况,分别加以收编和委任,到1931年末,黄显声组织的义勇军已有20多路军,遍及辽宁各地,人数已达四五万人。
  1931年11月,日本关东军集结兵力,准备分别从沈阳、营口、通辽三路同时向锦州进攻。黄显声立刻命令各地抗日义勇军阻击各路入侵之敌。义勇军们充分占据有利地形,给日寇以迎头痛击,打退了敌军的多次进攻。损失惨重的日军不得不暂时放弃进攻锦州的计划。黄显声在战斗结束后,给张学良转救国会的电报中说:“日军西进后,显声所派民团已占领皇姑屯,破坏绕阳桥,令其进退维谷,攻锦之计划第一步失败,扰敌工作异常收效。”并建议救国会“速派人潜往龙江、吉林以及辽宁东边各县,一致扰敌,到处袭击,则日本侵略军疲于奔命,腹背受敌,国家危亡,或能因之稍救于万一。”抗日义勇军的胜利,推动了抗日武装力量的迅速成长。
  苗可秀率铁血军汤沟伏击大捷
  在凤城火车站以南的凤城南山上,有一片松林,在这苍绿中,一座纪念碑巍然耸立在这里,碑的正面刻着“抗日烈士苗可秀同志永垂不朽”几个大字。
  1935年3月,敌人集聚了一个师团近6000人的兵力,扑向三角地区的岫岩一带,“围剿”苗可秀的铁血军。日伪军计划分路包抄,欲把铁血军裹在岫岩一角。
  苗可秀率铁血军避开敌人的主力,沿岫岩、盖平、海城交界一带的山区迂回活动。
  4月21日下午,队伍行进到岫岩北部的汤沟。苗可秀顾不上行军的劳累,到村里小学召集群众开会,宣传抗日救国。他讲得十分生动,群众听得入神。突然南山响起枪声,接着子弹声响个不停,苗可秀率部迅速往北山撤退。不一会儿,敌骑兵200多人闯进汤沟村,见村内没有抗日军,以为被吓跑,当时天色已晚,敌人便就地宿营。
  苗可秀得到情报,知道当天在汤沟的伪军有200名由大石桥守备队西泽中尉率领,分住两个大院。苗可秀决定攻打这支日伪军。
  深夜,铁血军悄悄进入汤沟开始进攻,刘壮飞率领一大队袭击西大院,白君实率二队进攻东大院。刘壮飞首先将敌哨兵击毙,接着枪声大作,敌人不知来了多少抗日军,躲在屋里不敢出来。刘壮飞心生一计,令战士稍缓攻击,向屋内喊道:“马贼已被我们打跑了,我是奉命来接西泽指导官的,请太君出来吧。”敌人信以为真,西泽从屋内走出还喊着:“我是指导官,我是指导官。”西泽一露头立即被铁血军战士击毙,日军大乱。当前院战斗打响时,住在后院的伪军慌忙起来应战,白君实首先向伪军喊话:“你们若是中国人,赶快逃命,我们是专来打鬼子的。”伪军听到喊话,纷纷逃去,丢下武器。
  此次战斗击毙日军7人,大部分伪军遣散,缴获三八式马枪百余支,手枪4支,机枪2挺。待敌人大批援军赶到时,铁血军早已无影无踪了。
  汤沟一仗,铁血军重创敌军,令日伪军思之胆寒。
马占山部
  凤城监狱大门被自卫军砸开
  1931年12月26日,这一天并不寻常。它在凤城的历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夜里12点,凤城枪炮炸响,火车站的日本警察署和宪兵分遣队在这突如其来的攻击面前,惊恐失措,衣服也穿不上,枪也找不着,想和外面联系,电话线也被割断。他们只好龟缩在掩体内,几次拼命往外冲,都被打了回去。
  当车站的枪声响起之后,驻在城里的敌守备队西河小队长,一面命令驻车站的自卫团固守还击,一面向鸡冠山守备队和连山关大队部报告紧急情况。这时电话线被割断,他们只好拼死据守。邓铁梅亲自调动人员,以密集的火力向院内开火。在自卫军猛烈的攻击下,守备队只得缩在院内。这样,车站和城内的日伪军便被分割包围起来。
  监狱大门被砸开,“九·一八”事变以来被日伪军逮捕的500名爱国人士被救了出来……清晨4时,搬运战利品的大车驶出县城。
  这是邓铁梅自创建东北民众自卫军以来的首战告捷,三角地带军民无不为此欢欣鼓舞。这一仗打出了东北人的志气,振奋了民族自救、抗日到底的决心。至此,邓铁梅和他率领的东北民众自卫军威名远扬。
  东北抗日义勇军踏遍白山黑水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至1932年3月,日军发动侵占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战争。东三省广大人民群众、边防军和地方武装的爱国官兵,自发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积极抗击日伪军。
  辽、吉、黑的广阔土地上,到处响起了义勇军抗日的枪声和马蹄声。其中最著名的几支义勇军部队是:辽南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辽东唐聚五领导的辽宁民众自卫军;辽西郑桂林、耿继周、苏景阳率领的东北民众义勇军;辽北高文斌组织的抗日义勇军;吉东王德林的抗日救国军。他们与保卫哈尔滨失败后退到三江平原上的原东北军李杜、邢占清、冯占海部组成的吉林自卫军,1932年10月在海拉尔和呼伦贝尔起义的东北军苏炳文、张殿九部一道,组成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强大阵容。
  在辽宁,抗日义勇军兴起最早,发展很快,斗争也相当活跃。沈阳失陷后不久,在沈阳西部兴城、北镇、黑山、大虎山、锦西等地,义勇军纷纷抗敌,四处主动出击,使日本侵略军昼夜不安,终日疲于奔命。
  东北抗日义勇军,是为保卫民族独立而战的民众抗日武装。它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据日伪军方报告记载,自“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2月,日伪军战死人数为6541名,平均每月“讨伐”抗日力量出动1500次,日军尸体从中国东北经神户运回日本,每月平均50具。日军因此对义勇军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不幸被俘的义勇军将士几乎都惨遭杀害。
  据统计,到1932年,东北抗日义勇军总人数发展到30万人以上。从辽河两岸到松花江畔,从长白山到兴安岭,整个白山黑水间到处都有抗日义勇军的足迹。他们传奇般的英雄故事,如一曲抗日爱国的壮歌,流传甚广,有口皆碑。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满江红

满江红
满江红,著名的词牌名之一。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更是经典之作。另外,苏轼毛泽东辛弃疾等大家的《满江红》词也非常著名。
目录

作者简介
词牌简介
岳飞《满江红》
其他作品
现代作品 展开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1]

编辑本段词牌简介

满江红,此调唐人名《上江虹》,以后改今名。《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本调尚有异名作《念良游》《伤春曲》。
题考
词学全书填词名解:“唐《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转二字,得今名。”按万氏《词律》,引《冥音录》作﹝ 上江红﹞。但“上”谐作“满”,音殊不类。考《本草纲目》有“满江红”水草,为浮游水面之细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时,民间已有此种名称之水草,随取入词,未可知也。或以董谷《碧里杂存》载有“满江红”为江淮船名;则故事始自明太祖,当非词名所本也。
格式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字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具体如下:
*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岳飞《满江红》

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1]

怀禅微刻《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编辑本段其他作品

一、步韵佳作
满江红·谒岳庙恭步武穆韵
【当代】谢忠华
北望中原,苍茫处,风云已歇。海门外,钱塘暮涨,怒涛壮烈。回首万民遗恨处,当年一片伤心月。想英雄、犹唤捣黄龙,堪悲切。
兴亡事,纷如雪;忠义士,空磨灭。叹中兴事业,竟然残缺。南渡君臣谁正气,西湖望帝长啼血。似声声,寻遍旧河山,难归阙。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用岳武穆韵
【现代】郁达夫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满江红·步岳忠武王韵
【明】 张煌言
屈指兴亡,恨南北,皇图销歇!更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畔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苑露,梁园雪;双龙游,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豪气欲吞白凤髓,高怀肯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满江红·酹酒天山
【宋】文天祥
酹酒天山,今方许、征鞍少歇。凭铁鞵、千磨百炼,丈夫功烈。整顿乾坤非异事,云开万里歌明月。笑向来、和议总蛙鸣,何关切。
铙吹动,袍生雪;军威壮,笳声灭。念祖宗养士,忍教残缺。洛鼎无亏谁敢问,幕南薄薄膻腥血。快三朝、慈孝格天心,安陵阙。
二、其他佳作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 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落冷,胭脂井坏寒螿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满江红
【宋】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大宋提刑官片尾曲)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惘,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链.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滂沱雨,无底涧.涉激流,登彼岸.奋力拨云间,消得雾患.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看斜阳,照大地阡陌,从头转.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北宋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原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满江红·雨夜抒怀
李敬
四十年来,经风雨,不改名节。历沧桑,长歌当哭,壮志如铁。十载寒窗仰圣贤,万里豪情同日月。怀众生、何惧商旅苦?慈悲切。
魏武操,程公节。中山泪,翼王血。轮回处,伤心千古离别。欲挽银河洗国耻,扫除红魔补天裂。朝圣王,不负当年誓、男儿血!
满江红·皎皎昆仑
李叔同弘一法师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叶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作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满江红·沧海横流[2]
当代郭沫若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满江红·劲节刚姿
【宋】赵希蓬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血。杜老爱君□谩苦,贾生流涕衣空湿。为国家、仔细计安危,渊然识。
英雄士,非全阙。东南富,尤难匹。却甘心修好,无心逐此!螳怒空横林影臂,鹰扬不展秋空翼。但只将、南北限藩篱,长江隔!
满江红·万恨千愁
北宋】柳永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始终。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
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拚弃。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满江红·飘尽寒梅
【宋】张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满江红·拂拭残碑
【明】文征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南宋】辛弃疾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猩鼯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三万卷,龙韬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待刻公、勋业到云浯溪石
满江红·敲碎离愁
【南宋】辛弃疾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杆曲。[3]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
【南宋】辛弃疾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南宋】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江红·中秋寄远
【南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满江红·建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赋
【南宋】辛弃疾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南宋】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南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南宋】辛弃疾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南宋】辛弃疾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呼斗酒,同君酌。□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满江红·病中俞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
【南宋】辛弃疾
曲几蒲团,方丈里、君来问疾。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最难忘、此语重殷勤,千金直。
西崦路,东岩石。携手处,今陈迹。望重来犹有,旧盟如日。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无消息。
满江红·小住京华
近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峨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满江红·燕子楼中
【南宋】文天祥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满江红·试问琵琶
【南宋】文天祥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两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满江红·酹酒天山
【南宋】文天祥
酹酒天山,今方许、征鞍少歇。凭铁◇、千磨百炼,丈夫功烈。整顿乾坤非异事,云开万里歌明月。笑向来、和议总蛙鸣,何关切。
铙吹动,袍生雪。军威壮,笳声灭。念祖宗养士,忍教残缺。洛鼎无亏谁敢问,幕南薄薄膻腥血。快三朝、慈孝格天心,安陵阙。
满江红·太液芙蓉
【南宋】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满江红·赤壁矶头
【南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 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4]
满江红-试问九州
山东 于乔
荧屏循播,显抗战,中华英杰。
看今日,南蛮未平,倭贼难灭。
六十佘年略与掠,十三亿民耻与恶。
唤吾辈,兴国血前耻,急辈切。 .
七七变,未忘却;
南京耻,何曰雪。
叹多事之秋,四海难遏。
挥师东海瀛洲灭,驱军南下征菲越。
今何人,雪耻扬国威,民心切。

现代作品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作者:毛泽东)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2]
醒来已经是黄昏写的词作《满江红-醒来已经是黄昏》
暮风猎猎,深秋寒,落叶片片。独凭阑,一身憔悴,几番浩叹。
昨夜梦中故人现,柔荑纤纤抚泪眼。醒来晚,孤枕幽香残,人渺然。
断鸿雁,声声鸣,似弦弹;游子心,如云乱,扼腕远眺东天。
千山独行尝冷暖,四海漂泊悟尘寰。那少年,豪情早消散,鬓已斑。
满江红·古长城
(作者:林遇昌)
冬月,傍晚日落,血红硕大如盘,观之,遥想北山顶上古长城,有感,作词一首记之。
万里长空,南归雁,夕阳如血。
极目断,远山飘渺,路寒生铁。
大道通天龙虎踞,雄关座地豺狼怯。
任凭它,塞外卷沙狂,西风烈。
春秋史,谁能解?
秦汉梦,何时灭?
纵横天下事,此为一瞥。
斗转星移云共月,寒来暑往花开谢。
看古今,时势造英雄,无国界。
满江红·九一八
(作者:杏花村落网站杏花文社版“书心剑胆”、池州人网站舞文弄墨版“江南闲客”)
遥想关东,九一八,风云悲切。
胆如鼠,频传密令,自缠蹄铁。
放纵豺狼屠异己,随抛骨肉招饕餮。
弃三省,无月照清秋,河山缺。
人神愤,罡风烈;
黄河吼,中华崛。
奋刀枪,直插倭奴心脖。
卫国不思家破碎,抗倭哪顾身流血。
并金瓯,举国振雄风,炎黄悦!
满江红·岳飞
“还我河山”,冲天啸,风云咋舌。
抵中流,保民卫国,勇谋高绝。
横扫中原刀破竹,劲摧强虏汤浇雪。
易撼山,难撼岳家军,长城铁。
黎民醒,刀剑歇;
兄弟在,心同结。
九州和,忠胆永留碑碣。
背负精忠昭丽日,心装社稷辉明月。
照来人,千载竞风流,中华阔!
满江红——辛亥革命百年祭怀中山先生
(作者:范曾

范曾作品《孙中山造像》,藏于台湾
伫立崇陵,绕紫霭,追怀哲烈。
百年矣,风云奇谲,峻巍高节。
坍塌王朝成腐草,浩茫壮志挟霜雪。
青萍,岭外逸仙名,争相说。
大道在,胡虏灭;
北伐剑,封喉血。
耻袁宵窃国,怒飚摧桀!
遗训是宗昭义士,先知早卜驱残孑。
慰今朝,碧落照神州,千秋月。
2011.10.9.于巴黎[5]
满江红 雨打伶仃
(作者:麦向莹,现代广州番禺人)
雨打伶仃,水云乱、浊流横溢。茫茫处、虎门仍在,铜关无觅。悲壮当年沧海怒,豪情今日惊涛激。岂能忘、国恨与家仇,情和义。
埋忠骨、南国地,夷虏肉、人神弃。乌云散日出、天光山碧。喜看波澄沙万顷,笑谈水渺帆千里。沙鸥舞、衔引彩虹飞,凌云起!
满江红 八戒引
(摘自楼台皓月新浪轻微博)
挥墨白黑,天机写,迷局未解。闲迹处,浮华辗转,欢歌息却。看尽烽烟还眷恋,红颜一盏尘难灭。恨相逢、错步几轮回,容颜谢。
长生桂、天空月,谁共守、冷宫阙。饮尽千杯酒,入肠成雪。无谓春光直缱绻,韶华几度曾刚烈。待行僧、元帅唤天蓬,呼八戒。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共进会一个晚清的革命团体


共进会清帝国晚期的一个革命团体,同盟会外围组织,它以同盟会的总理孙中山为总理。除了将“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外,以同盟会的纲领为自己的纲领,1907年成立于日本东京,以参与武昌起义的发动而著名。

目录

  [隐藏

[编辑]共进会的成立

共进会最初是由同盟会中分离出来的。当时同盟会的领导人孙文,采用渐进式的革命方针,亦即希望先从清帝国南部边疆地区发动革命,再逐渐进入满人统治的中心区,这种策略为许多人所批评,尤其许多参与者(如宋教仁)认为应由长江流域来发动革命。1907年初,日本政府清廷压力,以15000元请孙文离开日本。章太炎指责孙中山“私吞”款项,同盟会四分五裂。最初同盟会的庶务干事刘揆一希望以重组同盟会的方式来重新统一这些成员,但未能成功。
1907年8月18日张伯祥邓文翚焦达峰孙武刘公等主要人物,在日本东京,开会讨论后正式成立了共进会。共进会的最初参与者大多是留日的军校学生,有稍好的社会背景,大多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省分。
在1908年左右,共进会湖北籍、湖南籍人士回国。稍后,各省会员也大多回国,投入革命实践。1910年,刘公携十八星旗归鄂。这样东京的共进会组织全部转移到国内。

[编辑]目标及组织

共进会成立后发表了白话文文言文两种宣言。宣言道:“共进者,合各党派共进于革命之途,以推翻满清政权光复旧物为目的,其事甚光荣,其功甚伟大,其责任亦甚艰巨也。”
宣言中指出“共”是指成员同心合意,“进”是增进知识以找寻正确的“题目”(应指目标),此一目标即推翻满人的统治,以拯救中国于外国的侵略。此外并发布了十条规约,内容大致包括民主政治、平均地权和财富、社会上各族、各阶层、男女平等、以及努力于争取中国失去的利权等。
其自称要以较激进与实际的方式来推动革命,并试图影响同盟会的行事,并仍尊重同盟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但同盟会其他领导人则对此分裂有所不满。
共进会的领袖称作会长,第一任会长为张伯祥,后由邓文翚接长,会长之下设内政、外交、财政、交通、军务、侨务、党务、参谋、文牍等九部,各设一部长。并设立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江苏广东广西的都督,预备革命成功后接管政府

[编辑]在清帝国中部的发展

共进会成立后,其成员逐渐由日本回到清帝国,发展革命组织成员和进行革命,其主要的行动目标在长江流域,偶尔也至两广活动,如张伯祥曾在四川活动,邓文翚1908年曾至江西设立分部,但在大多地区发展并不顺利。
湖北,共进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孙武于1908年成立分会,总部设在汉口法租界,另在两湖各主要城市则有通讯点,早期的湖北共进会吸收了许多两湖秘密会社哥老会成员来参与起事。
1909年以后,孙武等共进会干部发现秘密社会组织成员纪律不好,且过于自信地使用暴动手段,导致几次起事如广西起义的失败,于是孙武决定改变方针,开始在湖北的新军中吸收成员。并严格共进会的规条,使组织更加严密,并开始与其他革命组织联系合作。

[编辑]与同盟会、文学社的合作与武昌起义

1909年以后同盟会和共进会之间再度多次接触,包括孙武访问香港并加入同盟会,以及同盟会谭人凤访问武昌,提供共进会一些资金,并商讨彼此合作的可能,但革命中心点之争(以长江流域或南方为主)仍使二者不易达成共识,最后仍决定双方保持各自的起事活动。
文学社最早在1904年即出现,当时的名称是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等,到1911年才转为文学社,这些团体比共进会更早进入湖北,成员以一般士兵为主,在1911年中,广州起义失败,使他们对中部革命的重要性更有信心,共进会文学社两组织于是开始商讨合并,期发动革命,后同盟会谭人凤再到湖北,进一步促成这个合并的达成,合并使得共进会得以增加了在新军下层士兵中的影响力,促成了其后武昌起义的成功。
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共进会就步入结束,一些成员还择加入了同盟会,一些成员则集结在后来的副总统黎元洪四周,有些成员则就此离开政治圈。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 冯兆基(Edmund S. K. Fung)〈共进会-一个晚清的革命团体〉《中国现代史论集.第三辑辛亥革命》(台北:联经出版社,1980)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述评”

美退伍军人节90年 美军老兵谈福利待遇老梧桐

美退伍军人节90年 美军老兵谈福利待遇。美退伍军人节90年 美军老兵谈福利待遇 今年是第90届退伍军人节,也是美国退伍军人协会(American Legion)成立90周年。, 奥巴马总统说:「我们对美国退伍军人的神圣信任意味着我们要竭尽全力帮助退伍军人找到工作,绝对不能让他们感到他们浴血奋战所捍卫的美国梦却对他们本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来说高不可攀。从总统到州长都要向美国全体退伍军人致敬,退伍老兵们则组织遊行集会;

美国军人退役制度简介镜明

3.州政府退伍军人服务机构:州政府也多设立退伍军人服务机构,在执行联邦政府法律的同时,还制定一些适合于本州的优惠政策,以保障本州退伍军人的权益,吸引退伍军人到本州就业和生活。5.有关退伍军人协会等社会团体情况:美国有不少退伍军人社会团体。联邦政府通过立法保证退伍军人享受相应的优待,设立专门机构执行国家为退伍军人服务制定的相关法律,雇用众多的人员处理退伍军人服务事务,投入充足的资金保障服务的各项开支。

“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老梧桐

1 [, ^1 X9 ]4 a* n/ g # Z: Y/ R+ d* \ 3.州政府退伍军人服务机构:州政府也多设立退伍军人服务机构,在执行联邦政府法律的同时,还制定一些适合于本州的优惠政策,以保障本州退伍军人的权益,吸引退伍军人到本州就业和生活。联邦政府通过立法保证退伍军人享受相应的优待,设立专门机构执行国家为退伍军人服务制定的相关法律,雇用众多的人员处理退伍军人服务事务,投入充足的资金保障服务的各项开支。

走进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老梧桐

走进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走进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分享到:3.州政府退伍军人服务机构:州政府也多设立退伍军人服务机构,在执行联邦政府法律的同时,还制定一些适合于本州的优惠政策,以保障本州退伍军人的权益,吸引退伍军人到本州就业和生活。联邦政府通过立法保证退伍军人享受相应的优待,设立专门机构执行国家为退伍军人服务制定的相关法律,雇用众多的人员处理退伍军人服务事务,投入充足的资金保障服务的各项开支。

各国国防政策取向扫描老梧桐

各国国防政策取向扫描。美国不仅制定颁发有综合性的《军事公共设施法》《军事设施供给法》《国防设施法》《军事建筑法》,还在联邦法典第10编《武装力量》、第50编《战争和国防》,以及美国联邦法规第32编《国防》等法律中,对有关军事设施保护作了明确规定。世界许多国家都注重加强国防教育法规建设,为实施国防教育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确保国防教育的顺利实施。美国舆论普遍认为,《国防教育法》是"美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文献"。

美国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动武的后果太空精灵

去年,美国约有50万退伍军人成为无家可归者,许多刚从伊拉克、阿富汗战场退役的年轻退伍军人也只能靠救济中心维持生计;" 美国现有退伍军人2500万人,一战退伍军人再过一两年或将全部离世,二战退伍军人队伍也以每天去世1000人的速度在萎缩。去年,美国约有50万退伍军人成为无家可归者,不光是中老年退伍军人,许多刚从伊拉克、阿富汗战场退役的年轻退伍军人也只能靠救济中心维持生计,或寻求就业和医疗帮助。

华人战俘劫后余生:每天都是假日李灏

华人战俘劫后余生:每天都是假日 华裔移民龙毓华(Paul Loong)貌似平凡,谁也看不出这位老人有什么惊人之处,就连他的女儿、制片人龙慧安(Theresa Loong)都一点没有想到老爸居然有着传奇般的人生。英军投降,交出马来半岛后,龙毓华和数以千计的战俘被运往日本。龙毓华说,战俘的生活是残酷的。在头一年,每五名战俘中就有一人死去。龙毓华说,战俘们从拂晓到黄昏一直都要做苦工,每天都会挨打。

走近美国的“丐帮”——无家可归者慧海琳

走近美国的“丐帮”——无家可归者时间:2011-01-16 13:14来源:转载 作者:佚名 点击:73次 这里写的圣地亚哥“丐帮”,可不是我们在武侠小说里的虚构侠客,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群无奈的无家可归的人们(the homeless)。 这里写的圣地亚哥“丐帮”,可不是我们在武侠小说里的虚构侠客,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群无奈的无家可归的人们(the homeless)。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每个无家可归者无家可归的原因各不相同,共同点是都没了那个挡风避雨的家。占无家可归者半数的孩子和妇女们处境更堪忧虑。调查报告显示,四分之一的女性无家可归者除了忍饥挨饿外,还遭到性侵害的厄运。 不是所有的丐帮人都有威廉斯(Ted Williams)的运气。这个俄亥俄的流浪汉天生一副好嗓音,从前还做过播音员。他在牌子上写着声称“上帝赐予自己一个

从美国国家公墓所引发的思考辽宁双拥优抚...

从美国军人公墓的建设中所引发的思考 从美国军人公墓的建设中所引发的思考 2008年10月有幸到美国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美国战争纪念碑委员会、阿灵顿国家公墓、弗吉尼亚州退伍军人护理中心、弗吉尼亚州退伍军人公墓、哥伦比亚公园公墓、亚历山大国家公墓、国立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以及越战纪念碑、韩战纪念碑、二战纪念馆等单位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引发一些思考。

中国大学的病灶whoiam

中国大学的病灶中国大学的病灶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时间:2009-05-18 10:36 作者:薛涌 字体:大 中 小 不管是国家拨款还是银行贷款,钱直接到了学校手里。大学是国家的。大学泡沫。由于这样的政策是以学生为中心,各大学必须在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把《退伍军人法案》所提供的资金通过学生之手吸引到自己这里来。把当今中国的大学泡沫和美国在《退伍军人法案》刺激下的大学发展相类比明显是对历史的误解。

摘自《民政部代表团赴美国考察退伍军人优抚保...呼唤黎明

摘自《民政部代表团赴美国考察退伍军人优抚保障情况报告》该会是美国最大的退伍军人民间机构,成立于1919年,其主要任务是为退伍军人、伤残军人提供康复和服务,为退伍军人在医疗、保险、福利等方面争取最大的权益。美国退伍军人事务和康复委员会华盛顿办事处,主要负责与联邦政府、国会等部门的联系,为退伍军人争取权益。18、19世纪对退伍军人的照顾又扩大到退伍军人家属,其项目除了发放优抚和养老金外,还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

美国联邦政府各大部——退伍军人事务部老梧桐

美国联邦政府各大部——退伍军人事务部。布什政府之所以把资产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原因是美国联邦政府是全球拥有资产量最大的政府,这些资产对支撑联邦政府的正常运转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比如,2000年度,联邦政府只有200件剩余资产,总价值2.57亿美元,其中10件调剂给其他部门,49件捐赠给了州和地方,141件出售,所得1.205亿美元,与联邦政府各部门闲置和浪费的资产相比,这一数字是微乎其微的。

军人退役安置立法比较研究老梧桐

军人退役安置立法比较研究军人退役安置立法比较研究。一、军人退役安置立法概述。当今各国退役安置主要是针对军官退役安置,本文试图从各国退役军官的安置立法角度去探索军人退役安置法。1.各国退役保证金立法之比较   各国军人一般都有退役与退休两种退伍方式,退役通常指那些仅仅在部队履行完几年义务的军人或为达到退休年龄军官的退伍方式,而退休是在部队度过几十年职业军人生涯并达到退休年龄的军人退伍方式。

各个国家对退役军人采取的政策辽宁双拥优抚...

各个国家对退役军人采取的政策各个国家对退役军人采取的政策。大多数国家设立了专门的退役军人再就业管理机构或社会保障机构专管退役军人的就业安置以加强退役军人再就业的组织领导使得军人的再就业安置更加系统化、法制化。各国政府注意解决退役军人的住房问题但解决方式是以自主解决为主政府一般通过为退役军人提供优惠的贷款政策或其他一些优惠措施帮忙退役军人购买住房。军队的住房补贴制度并未完全保障退役军人的住房难题。

退伍军人安置问题引发的再教育思考寒梅儿

退伍军人安置问题引发的再教育思考。中国军人退役安置制度面临的种种矛盾日益积累凸现,由于对安置状况的不满,很多退役军人不断上访,大批农村退伍军人在社会上无相对固定职业形成滞留,退役军人的再社会化进程延缓,不但严重影响了制度运作的绩效,使制度的边际收益不断递减,而且形成了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华西大学面向退伍军人的招生今年被批准为全国统招,且让更多的退伍军人,尤其是农村退伍军人享受优惠的助学政策。

一个城镇退役士兵的漫长等待 - 军人之家gwb539

一个城镇退役士兵的漫长等待 - 军人之家一个城镇退役士兵的漫长等待普宁市退伍军人发表于 2008-05-13 22:58:49 军人之家。(二)切实兑现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落实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作为推进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作为推进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工作的重点,通过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等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按时足额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助。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四大退役组织抱团辅选 力催深蓝选票

http://www.taihainet.com/ 2011/7/28 7:51:36 台海网 
  台海网7月28日讯(导报记者 燕子 实习生 詹捷)日前,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主委金恩庆表示,以黄复兴党部为首的蓝营四大退役军人组织将 “四会合一”,伴随2012选举脚步,密集为国民党辅选催票。同一天,马英九罕见地参加了台退伍军人协会年会,以自己当年当兵经历,和退伍军人博感情,现场“冻蒜”(“当选”谐音)声此起彼伏。种种迹象显示,蓝营的“军系”力量已经开始全面动员,并与马英九密切互动,誓为国民党催出深蓝选票。事实上,“军系”力量在国民党的历次选举中,都承担着重要的辅选、动员任务。看似神秘的蓝营“军系”究竟由哪些力量组成?它们在2012选举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能否为蓝营生了锈的铁票成功“除锈”?导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黄复兴”牵头 要为铁票 “除锈 ”
  所谓四大退役组织,指的是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中央”军事院校校友会、四海同心会和退伍军人协会。此次“四会合一”拼选举,就以校友会理事长陈镇湘为召集人。台湾军事评论员田金丽告诉导报记者,这几个组织连接着蓝营的军荣眷(军人、荣民和眷村)选民,而这些选民正是外界所说的 “深蓝”力量,是国民党的 “铁票部队”。但是从去年一览,国民党在 “五都”选举和几次“立委”补选中,得票率不尽如人意,外界普遍认为“铁票生锈”。
  据金恩庆透露,“军系”以往对马英九颇有微词,认为马上任后不顾蓝营选民,而去争取绿营选民认可,结果“深蓝”选民感觉 “伤了心”。这种不满在军荣眷选民中发酵,“三年多来,大小13场选举,国民党输了10场”。不过近三个月来,“双英”民调支持度一直呈现胶着态势,再加泛蓝整合不顺,“军系”力量开始产生危机感。黄复兴党部前主委王文燮更表态认为,“虽然不满意马英九,但票还是要投给他”。考量王文燮在“军系”中的影响力,他这番言辞等同于向退伍军人公开喊话。
“军系”挺马 自选台北市长开始
  事实上,以黄复兴党部为首的“军系”,长期以来都是 “挺马”的核心力量之一。据田金丽介绍,早在2005年马英九与王金平竞选国民党主席时,“军系”就已经坚定地站在了马英九一边。当时马王二人都在力争“军系”奥援,但马英九得到了“军系”大老郝柏村和许历农的力挺,将“军系”党员的近19万票收入囊中。郝柏村表示,“期盼党员与我一起,支持马英九当选党主席,成为国民党新形象的代表”。
  据台湾媒体披露,“军系”与马英九的“缘分”,早在1990年代马英九竞选台北市长时就结下了。当时马英九从学界复出参选台北市长,得到了军系要角、前“退付辅会主委”杨亭云“带枪”支持。李登辉对此曾表示强烈不满,但当时的军荣眷铁票部队势力强大,连李登辉也无可奈何。在此后的选举中,黄复兴党部特别是其中的“黄国栋”将官党部,更“惟马首是瞻”。
动员辅选 “军系”从未缺席
  “军系”四大组织系出同源,俱成立于国民党“党政军”一把抓的“威权时代”。牵头的黄复兴党部正式名称为 “台军退除役人员”党部,是国民党的特殊党部,成员包括退役官兵及其眷属。代号“黄复兴”寓意“炎黄子孙,复兴中华”,其各区党部则以“黄国X党部”代称,台北市党部就名为“黄国梁”。“中央”军事院校校友会则是全台最大的退役将领组织,成员几乎包括了台陆海空三军。今年9月,马英九确定将出席“中央”军事院校校友会活动,进一步争取“军系”选票。四海同心会和退伍军人协会规模相对较小,组织也比较松散。
  田金丽告诉导报记者,黄复兴党部作为国民党的一分子,本身就承担着动员辅选的职责。黄复兴党部下辖四个单位,其中第二组就专职负责辅选事宜。在台湾大大小小的选举中,“军系”辅选也非常常见。由于“军系”组织往往由军界大老牵头,党员组织纪律性也较强,因此候选人只要得到黄复兴党部的全力支持,在选举中往往都能有所斩获。上届“立委”选举,黄复兴党部卖力辅选,曾得到马英九公开褒奖。“五都”选举时,马英九特别拜托黄复兴党部配合“深耕计划”,密切联系党员。“五都”选举后的高雄“立委”补选,黄复兴党部高雄“黄国雄”支部也向党员发布公开信,希望打赢“这场2012大选的序站”。
“双英”对决 “军系”恐陷苦战
  现在距离2012选举还有半年时间,“军系”已然吹响辅选号角。昔日的辅选枪手,如今战力如何?在田金丽看来,辅选成效恐怕并不乐观,“从近年趋势来看,黄复兴党部的力量正在逐渐削弱中。”国民党原有党务和地方派系两大组织系统,但在“马金体制”下,国民党被改造为选举机器,原有的组织动员能力整体遭到削弱。基层党部人心浮动,黄复兴党部中老一辈的军荣眷党员陆续凋零,军系的影响力也难免打了折扣。
  据田金丽分析,除了国民党党务系统的变化,台军的军中伦理也在不断变迁。“以前国民党党政军不分,军中都有国民党党部。后来正当退出军队,台军‘国家化’已经好多年了。”在田金丽看来,“军队国家化”之后,台军方权力大为弱化。因此高阶将领退役之后,影响力大为减弱,对军队的掌控力也下降。
  另外,按照台湾现行法律,现役军人可以保留政党党员身份,但禁止参加动员、造势等选举活动,也导致退役组织的影响力很难在军中发挥。最后,除了军人之外,原本数量庞大、相对集中的军眷群体,也因眷村拆迁、改造工程而被打散,军系在这一块的动员能力也不比以前了。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致暨国军官阵亡将士暨忠烈殉职典礼

 

致暨国军官阵亡将士暨忠烈殉职典礼(摄影:徐乃义/大纪元)

【2011年09月02日讯】(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桃园县政府29日上午在忠烈祠举行致祭国军阵亡将士暨忠烈殉职人员典礼,桃园县各界及国军官兵们200多人到场。桃园县长吴志扬除对国军阵亡将士及革命忠烈表达最高敬意外,也希望先贤先烈的英勇事迹永远流传下去。

致祭国军阵亡将士暨忠烈殉职人员典礼在忠烈祠举行,吴县长担任主祭官、桃园县后备指挥部、军人服务站及桃园县驻军首长代表等陪祭,在进行迎灵、上香、献花、恭读祭文、行三鞠躬礼、默哀等仪式后,整个典礼圆满完成。

吴县长表示,建国100年,若没有国军官兵的牺牲奉献,就不会有中华民国,因此活动显得格外有意义,尤其是近年来发生多起重大灾难,由于有关军官兵弟兄的协助,民众才得以重建家园,这也是民敬军、军爱民的最高表现。

吴县长指出,日前他前往金门参加八二三炮战纪念日,活动中将两岸炮弹遗骇融铸成和平钟,并敲响和平钟,这也是给我们的一个警惕,因为和平得来不易,希望大家共同珍惜。

大纪元 - 致暨国军官阵亡将士暨忠烈殉职典礼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改变美国的社会和经济风貌


(本文由米尔顿·格林伯格撰写,摘自美国国务院出版物《历史学家谈美国》[Historians on America]。)
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
作者:米尔顿·格林伯格
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鈥斺敻谋涿拦纳缁岷途梅缑
一名参加过较近期战争的军人在退伍军人事务部(Department of Veterans Services)面谈。今天的退伍军人仍可得到帮助

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The GI Bill of Rights)——正式名称为《1944年军人再调整法》(The Servicemen's Readjustment Act of 1944)——于1944年6月22日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签署生效。该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时在很大程度上未经张扬,原因之一是,当时正在展开诺曼底登陆(Normandy Invasion)行动。但另一个原因是,这项法律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于美国社会的根本性影响当时无人预知。然而,仅在一年之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和亚洲结束,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很快受到全面检验。短短几年之内,这部新法导致美国的社会和经济风貌发生改变。

根据这项法律,二战退伍军人可立即获得以失业保险形式提供的经济辅助。但是,后来证明,这项法律中意义更为深远的一个条款是,为二战退伍军人提供了从职业、在职培训到高等教育的慷慨的受教育福利,并且让他们方便地获得住房或商业贷款。

为报答辛苦作战的二战退伍军人,国会出台了无数法案,但是《1944年军人再调整法》有一个重要的支持者——著名的美国退伍军人协会(American Legion)是它背后的主要推动力。该协会成立于1919年,是一个维护退伍军人利益的民间组织。在1943年9月举的行第25届年度大会上,协会启动了全面支持退伍军人运动。美国退伍军人协会将大会提出的设想——后由协会全国总司令哈里·克梅尼(Harry W. Colmery)执笔写成立法提案——称为“男女军人权利法案”(a bill of rights for GI Joe and GI Jane)。这项提案很快被称为“退伍军人权利法案”。GI是形容二战美军的俚语,最初代表“政府颁发”二字(Government Issue),用指军队的规章制度或设备。“退伍军人权利法案”结合了受人崇敬的美国《宪法》中的《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理念,在政界人士设法报答归国军人之际,“退伍军人权利法案”注定会在国会里受到青睐。

背景还不只如此。尽管该法案的通过和采纳似乎完全出自充满感激之情的国会的无限慷慨,但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议员对美国战后出现的激进化趋势感到的担忧,甚至恐惧。二战之前,美国向战争中致残的退伍军人提供福利和照顾,但对健全归来的退伍军人却极少关注。在当时诸多公众人物的记忆中,对一战归来的退伍军人的忽视,再加上不断恶化的经济环境,曾导致发生抗议游行和灾难性冲突。1932年,两万名退伍军人在首都华盛顿集结,开始他们的“奖金游行”(bonus march)。这些退伍军人希望在他们效力于一战之后,能获得他们认为政府曾经保证过的经济补偿,但这一行动酿成了美国史上最悲剧性的时刻之一。游行对峙导致胡佛(Hoover)总统调来军队,在日后成为军界英雄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将军、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少校和乔治·巴顿(George Patton)少校的带领下,用枪弹和坦克对付了这支“奖金部队”(bonus army)。

在目睹过这场冲突的一些华盛顿决策者看来,1944年的这部满足退伍军人需求的可行法案已是时不可待。然而,尽管盟国的胜利已经显然,但很少有人预见一年之后,随着美军向长崎和广岛投下原子弹,轴心国彻底投降,会突然有 1500多万名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军人从大西洋和太平洋战场回国。

不应忘记的一点是,在日本轰炸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2年间,美国处于严峻的经济萧条中。因此,当战争来临,美国需要建立作战部队时,全国毫无准备,很多人也未受过教育,作为军队来源的年轻人只经历过“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代。失业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在1933年的“大萧条”高峰,25%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即便是原来生活优裕的中产阶级,此时也加入了等候领取救济食品和施粥棚施舍的队伍,往往全家都面临贫困和失业。大多数的工业化国家都陷入了不同形式的困境,并因此产生灾难性的政治后果,其中包括极权主义势力在世界各地一些深陷危机的国家掌权。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2年首度当选总统。尽管罗斯福总统的“新政”(New Deal)政府启动了诸多政府计划,创造就业机会,但是直至1939年,仍有1000万人失业,相当于美国劳动力的17%。欧洲在1939年爆发战争,给经济带来新的刺激和随后的征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美国在1941年后期参战,才使“大萧条”宣告结束。战争让年轻人暂时停止寻找工作,参军作战,其他人则在后方就业,其中包括大量的女性。在威廉·鲁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和他旗下报纸的大力支持下,美国退伍军人协会发起“退伍军人权利法案”运动,强调如果让战前领取救济食品的长龙再现会是多么可怕的情形以及这会对民主构成的威胁。

一视同仁
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无论在精神还是具体条款上都非常民主。所有军人退役之后都能得到福利。这些规定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唯一的要求是,必须在军中服役至少90天,而且是光荣退役。无需有经济能力验证,也不必计算复杂的税收抵免,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基于军衔和服役经历的待遇差别。只有在计算教育福利的年限时,才会考虑服役时间长度。使用福利时的官僚主义繁文缛节被降至最低限度。

对整个美国而言,二战的结束是一个欢动和如释重负的时刻。自然,没有什么人能够意识到这部具有变革意义的法律的影响力,就连许多和《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的制定密切相关的人也不例外。当时的评论——国会内外均包括在内——往往注重在该法案中失业调整补助的费用和好处,但低估了教育和贷款条款的作用。失业调整补助每周发放20美元,长达52周,很快被领取补助的人称为“52-20俱乐部”(52-20 Club)。由于“大萧条”的关系,参加二战的美军士兵几乎没人有过工作经历。政府内外对失业调整补贴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每周发放20美元会让这些人变成不负责任的赋闲者。国会中一些来自南方的议员反对向黑人提供与白人同等的补贴。在1940年代中期,20美元是一大笔钱——用15美分或者更少的钱就可买汽油、香烟、啤酒、奶昔,或是看一场电影。但是,只有略超过一半的退伍军人申请了这一补助——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战争结束的反应,以及当时视接受公共资金为耻辱的观念。此外,接受补助的大多数人只领取了短短的几星期,因此这一补贴的实际支出不到预估开支的20%。

教育福利的方法是,由退伍军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确认退伍军人的资格,依据服役时间的长短,支付最长48个月的学杂费、书本费以及每月的生活津贴。至于退伍军人的住房贷款,管理局向贷款机制担保可观部分的贷款,设定4%的低按揭利率。这些项目的正式内容,随后也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退伍军人的《退伍军人权利法》版本中得到沿用(尽管条件不如以前宽松),而且时至今日,这些内容仍是美国志愿兵役制招兵时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条件,现在的法律名称是《蒙哥马利退伍军人权利法》(Montgomery GI Bill)。

掀起教育高潮
但是,让一切发生改变的是第一个《退伍军人权利法》。这项法律最突出的持久功绩是,它形成了一个如今已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每个人,无论年龄、性别、种族、宗教或家庭状况,都可以而且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二战之前,高中毕业是希罕的成就。参加二战的数百万军人甚至没从小学毕业,许多美国年轻人都没有读到十年级。1940年代,只有23%的军人拥有高中学历,拥有大学学历的军人大约只有3%。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让农夫和工人的子女有可能获得他们不曾梦想的更好教育,并让教育将带来更好工作和更好生活的信念在社会上普遍生根。

在1940年,美国共有大约16万人取得大学学位。由于《退伍军人权利法》的作用,1950年的大学毕业生接近50万人。而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进入大学的并不全是青少年。在上大学的退伍军人当中,大约半数已经结婚,25%已经为人父母。最终共有220万二战退伍军人进入大学读书,此外还有350万退伍军人就读职业学校,150万退伍军人参加在职培训,还有70万退伍军人接受了农业培训。退伍军人选择自己能够取得入学许可的任何学校或培训项目。阵亡军人的被抚养人也可享用这些福利。《退伍军人权利法》的教育福利还可以在国外享用。退伍军人管理局在1950年报告说,有5800名退伍军人根据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在45个国家学习。为使经历战争洗礼的退伍军人重返平民生活,大部分学校都认可许多军人在服役时接受的教育培训课程。高等教育各领域的联盟组织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为评估军事资历制定指南,以便让军人得到应有学分,更快完成大学学业,加入社会劳动大军。

《退伍军人权利法》不仅帮助各种背景的人获得高等教育,而且也使公众对高等教育的看法从1950年代起发生改变。战前,美国的高等教育多数是私立的,小型文科学院为主,坐落在乡间,住校制,精英式,而且校与校通常有种族和宗教上的区别。然而今天,美国高等教育的特征可以用与完全相反的词汇来形容。如今的美国大学绝大多数是公立的(占入学率80%),高度集中于职业、技术以及科学教育,规模庞大,面向都市,适于走读,而且十分大众化。现今美国高等教育为美国人以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带来的是社会、教育和经济地位的提高,而不是作为一种上流社会的标志。电脑、工业、医药和太空领域随后出现的科技奇迹,都可归功于源源不绝的有知识的男女人才。

退伍军人入学潮
在《退伍军人权利法》的起草者中,很少有人料到那一代年轻人在认识到其中教育条款的重要意义之后所迸发的巨大热情。大专院校几乎都对如此众多的退伍军人报名入学毫无准备,而且更没有为学生的妻子和孩子设想,因为携妻儿读书的现象前所未有。许多主要州立大学的入学人数在一两年内翻了两三倍。大学的行政主管面对大排长龙的学生、过度拥挤的教室,以及不堪重负的教职员工,深感必须创造奇迹不可。校园涌现了很多临时宿舍,过去为军队使用的预制房现在变成了教室,甚至出现了活动房的营地。许多校园充斥着施工的嘈杂和噪音。而这一切对周边社区的地方商业和房地产开发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高等院校的资源和声望的增长,在随后几十年中,这种影响力在很多地方日益扩大。

当《退伍军人权利法》对二战退伍军人的适用期在1956年到期时,也就是二战胜利之后的第11年,美国增添了45万名训练有素的工程师、24万名会计师、23.8万名教师、9.1万名科学家、6.7万名医生、2.2万名牙医,以及其他领域的100多万名受过大学教育的人。

这些大学毕业生为整个国家带来更高的期望,他们的熟练技能也帮助形成了迅速扩大、具备读写和技术能力的中产阶级。美国不再是昔日那个以农业和小镇生活为主的社会。读大学和随后进入城市就业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期望。在1970年代初期,五分之一的美国人受过大学教育,而在二战之前,这个数字只有十六分之一。2004年,美国有1600多万人在高校就读,其中包括社区学院。目前每年在美国高校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达110万,还有同样数量的人取得研究生学位和专业学位。

社会变革的催化剂
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具有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它成为一种导致巨大社会变革的力量,使有关性别、宗教和种族的固有观念发生动摇。该法不仅让普通民众通过高等教育接触到自由社会的概念,而且在校园中带来了各种族群的大融合。

尽管许多女性在二战期间进入工厂或是从事过其他类型的工作,但在战后出现的高结婚率、急剧上升的出生率、以及购买自有住房的新机遇,都使女性在接下来的20年间扮演了以家庭为中心的角色。在35万名二战女性退伍军人当中,有6.4万人利用了《退伍军人权利法》提供的高等教育机会。但在当时,这种优待主要为男性享有,许多女子学院甚至被改成男女混校,以应付陡然增加的入学人数。然而,由于有了这种机会,更大量的退伍军人的子女(也就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婴儿潮”中出生的一代)进入高校就读。如今在美国高等院校中女生多于男生。

在战后高涨的民主气氛中,许多美国人重新审视他们在战前持有的种种偏见。犹太裔退伍军人可以进入许多优等学校就读,而战前这类学校要么拒绝犹太裔申请者,要么设立严格的名额限制。犹太裔和天主教徒一样,得益于城市地区公立院校数量的增加。《退伍军人权利法》使这些欧洲移民的子女能够进入学术界、商界和各种专业领域,因此基本上打破了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宗教偏见。

传统的黑人高等学府的入学人数也急剧增加,联邦政府也为这些院校提供校园扩建资金。在北方城市地区,黑人退伍军人可以进入战前只有白人才能就读的院校。但是,1940年代的美国仍是一个实行种族隔离的社会,这种局面在许多地区一直持续到1950年代。在杜鲁门(Truman)总统1948年颁布废除种族隔离的命令以前,美国军队中存在着种族隔离,17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的学校也是如此。许多黑人退伍军人遭到过于拥挤的黑人院校的拒绝,但却无法进入南方的白人院校。尽管要经过多年和又一代人才实现了《退伍军人权利法》无法实现的目标,但黑人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的确是战后那一代人经历中的亮点。

不是每个人都想进大学读书。战争期间,军队作出的一个卓越成就,是为背景各异的数百万军人提供了从阅读到工程的各种课程。这鼓励了许多退伍军人利用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普通教育发展考试服务”(Gen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esting Service)获得高中证书,亦即现在所谓的“普教发”(GED)证书。另一部分人则通过电子、医疗服务或商职培训学校继续自己的学业。雇主被鼓励利用《退伍军人权利法》提供的优惠继续为员工提供培训,推动更多人进入职场主流。许多人继续上学,美国人也因此形成了终身不断学习的伟大传统。

人人拥有住房的国家
人人拥有住房是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的第二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成就,形成了美国前所未有的一大批有产人、独立产权人、房主和业主。在社区中拥有房产的人们,更愿意为为社区尽责服务。《退伍军人权利法》给美国在地理、风貌和经济格局上带来的重大影响,与教育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驾齐驱。

在经历了长达16年的经济萧条和战争之后,住房危机之剧以及消费者压抑已久的对所有生活必需品的强大需求令人难以想象——这不仅因为普遍缺乏新住房,而且也因为现有住房年久失修。虽然在二战刚一结束就开始恢复造房,但从钉子到瓦片,各种材料都很稀缺。住房建造商必须和重振经济不可或缺的商店及办公楼建造商进行竞争。随着美国日益都市化,绝大部分工作都集中于大城市,那里的住房问题变得十分尖锐。但是,征战多年之后回家的二战退伍军人决心通过结婚、养儿育女、以及最终拥有自己的住房来弥补失去的岁月。拥有自己的住房,成为经济和心理安全的一个有力象征。

流水线制造工艺被运用于建造民房。截至1947年底,退伍军人管理局为100多万个买房、经商及农户贷款提供了担保。个人拥有的新建房从1944年的11.4万激增到1950年的170万。截至1950年,退伍军人管理局为200多万户提供了住房贷款担保。

在这种被称为“退伍军人管理局贷款”(VA Loan)的借贷方式中,政府为退伍军人担保半数按揭贷款,从而鼓励开发商建房,银行提供贷款,退伍军人通常无需预付定金便可买房。这一做法导致消费者需求跃升,令美国制造商、企业家和负责修建道路、学校、教堂和购物中心的地方政府精神振奋。制造商创造或再造了他们所能想象出的具有战后时尚风格的各种家居用品,让新建购物中心琳琅满目,家居应有尽有。由于《退伍军人权利法》及其之后类似法律的实施,有1600万退伍军人利用“退伍军人管理局贷款”购买了住房。现在,近70%的美国人拥有自己的住房。

分散管理的市场方法
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的第三个建树是它的管理和资助方式。根据该法条款,这个项目的管理工作集中在退伍军人管理局(也就是现在的退伍军人事务部),而不是划分给各个政府机构或私人机构。这是一个集中化的联邦项目,但它以分散管理的市场方法作基础。国会决定完全经由退伍军人自身的机制来发放《退伍军人权利法》提供的教育福利资金,而不是经由教育机构,后者原本希望在战后完全控制这些资源的分配权。这个做法奠定了美国战后向大学生提供联邦贷款和赠款的基本方法。时至今日,在美国,以提供受教育机会为宗旨的资助项目,例如学生贷款,依然直接面向学生而不是由学校经手。同样,战后的住房危机也是通过担保个人贷款予以解决,而不是通过政府兴建或管理的住房项目;这类住房项目有很多未能有效解决住房危机。

回头看,《退伍军人权利法》可能会被有些人视为一个庞大的公共“福利”项目,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退伍军人权利法》最初是一个在特殊时期实施的特殊法律,只适用于那一代的退伍军人,不与需求挂钩。但此后,该法的主旨被继续适用于二战之后的所有退伍军人,并继续是维持美国志愿兵役制的一个鼓励因素,这项法律也因此具有了深远意义。对非退伍军人乃至全民而言,该法确立了一个通过教育和房产所有权实现个人成就的模式。此外,该法还促成了一种氛围,使追求知识成为各种背景的美国人的共同向往,进而让美国社会变得更加包容,对与消费领域和其他生活方式有关的各种选择也有更多需求。

无论初衷是否如此,但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说明,一个国家对提高多元社会中所有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作出明确承诺,是对个人和国家双双极为有利的。《退伍军人权利法》使美国度过动荡的岁月,重建了国家的人力、经济和社会资本,并且帮助美国迅速登上世界舞台的领导地位。

-----------------------------
米尔顿·格林伯格(Milton Greenberg)是位于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政府学荣誉教授,并曾在担任过该校教务长和临时校长。他的学术生涯包括在田纳西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和西密歇根大学(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任教,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担任文理学院院长,在罗斯福大学(Roosevelt University)担任主管教学事务的副校长。他曾与杰克·普莱诺(Jack C. Plano)合著重要参考书《美国政治辞典》(The American Political Dictionary)。该书于1962年首次出版,现已第11次再版。1997年,米尔顿·格林伯格撰写了《退伍军人权利法:改变美国的法律》( The GI Bill: The Law That Changed America)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