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中華民國國慶特展,紀念孫中山創建第一個亞洲民主共和國

國父孫中山創建的中華民國102歲生日10月10日前夕, 國父紀念館推出「中華民國國慶特展」,紀念孫中山創建第一個亞洲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國慶。


國父紀念館於文化藝廊推出「中華民國國慶特展」,展覽分為「革命行動,前仆後繼」、「碧血黃花,浩氣長存」、「武昌起義,專制解體」、「民心嚮義,各省光復」、「揮軍北上,士氣如虹」、「臨時政府成立,民國奠基」六大主題,紀念孫中山創建第一個亞洲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國慶。(鍾元/大紀元)

西元19世紀末,清朝積弱不振,發生於清道光19至22年(1839~1842)間的中、英鴉片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屈辱的開端。內憂外患頻仍,百姓苦不堪言。
國父孫中山先生深感改革無望,為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遂於1894年在檀香山創立中國近代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從此展開長達17年國民革命的旅程,奔走於世界各地倡導革命起義,終於在1911年10月10日推翻滿清,並於隔年(1912年)元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國慶日是中華民國的國定假日之一,中華民國政府自遷至臺灣以來,每年皆舉行慶典,總統府前廣場會舉辦升旗典禮以及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國慶大會,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上有各式遊行及表演隊伍,晚間則有國慶煙火施放。
「中華民國國慶特展」展覽分為「革命行動,前仆後繼」、「碧血黃花,浩氣長存」、「武昌起義,專制解體」、「民心嚮義,各省光復」、「揮軍北上,士氣如虹」、「臨時政府成立,民國奠基」六大主題,紀念孫中山創建第一個亞洲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國慶。
圖輯:「革命行動,前仆後繼」

1887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就讀香港西醫書院時與同學合影。(國父紀念館)


香港創辦第一份革命報刊「中國日報」的陳少白先生(1869年-1934年) 。(國父紀念館)


國父孫中山先生、楊衢雲與日本友人合影(1896年冬)。(國父紀念館)


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圖(1904年7月20日)。(國父紀念館)
圖輯: 「碧血黃花,浩氣長存」

黃興在怡保籌募革命經費時與南洋同志合影(1910年1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加拿大卡加技利埠與僑胞合影(1910年2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329之役殉難的林覺民、劉元棟、馬超驥、陳更新等烈士生前與友人合影。(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329廣州之役失敗後被捕不屈的革命志士,右起陳亞才、宋玉琳、韋雲卿、徐滿凌、梁緯、徐亞培等先烈(1910年3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林文先烈(1886-1910年)與參加329之役生還的鄭烈、李恢等同志合影。(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圖輯:「武昌起義,專制解體」

孕育革命力量的湖北新軍在操練時情況。(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漢口革命軍在十基羅邁當車站下車(1910年8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各國水兵保護漢口租借(1910年8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救護革命軍傷兵的漢口紅十字會護士(1910年8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黃興抵達武漢與革命軍同志合影(1910年9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圖輯:「民心嚮義,各省光復」

在九江從事革命宣傳活動的「潯陽閱書報社」主要幹部合影,前排左一林森、六吳鐵城。(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湖南光復後特別會議開幕合影(1910年9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支援革命軍的九江紅十字會隊員(1910年9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浙江省臨時省議會全體議員合影(1910年9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江西都督馬毓寶在南昌百花洲歡迎同盟會江西支部職員(1910年10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福建都督孫道仁(前排中)及都督府職員接待南洋回國人士合影(1910年10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重慶光復,革命軍政府成立典禮合影(1910年10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寧波軍政府紀元慶祝大會(1910年11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會攻南京的浙江革命軍(1910年11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圖輯:「揮軍北上,士氣如虹」

滬軍都督陳其美在上海歡送北伐軍第二軍總司令藍天蔚出發赴山東煙台合影(1910年)。(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北伐軍第一軍軍長柏文蔚與所屬衛生隊合影(1910年11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滬軍討虜學生隊合影(1910年10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廣東北伐敢死隊。(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潮州革命軍預備進攻府署(1910年11月) 。(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閩南北伐籌辦所同志會(1910年11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上海北伐學生隊在煙台登陸(1910年11月) 。(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山東光復,革命軍幹部慶祝獨立紀念(1911年1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民國成立後石家莊人士在吳祿貞被刺的地方建祠紀念。(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圖輯:「臨時政府成立,民國奠基」

國父孫中山先生返國經香港時與歡迎人員與船上合影(1910年11月2日)。(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光復各省代表集會選舉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0年11月10日)。(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上海各界代表在車站恭送國父孫中山先生赴寧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留影(1911年1月1日)。(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國父孫中山先生與總統府職員合影(1911年1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國父孫中山先生出席臨時參議院舉行成立大會後合影(1911年1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清帝退位,國父孫中山先生率文武官員赴明孝陵祭告明太祖(1911年2月)。(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國父孫中山先生出席追悼粵中倡議諸烈士(1911年3月5日)。(國父紀念館/國民黨文傳會)
(責任編輯:高靜)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東北抗聯征戰實錄

    作者:全勇
楔子
    在今天的中國,不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的人恐怕不多。但是,真正能說清楚什么是義勇軍的人恐怕也不是很多。 
  所謂義勇軍,是指1931年9月18日那場盡人皆知的大事變以后,東北三省的廣大民眾和一部分東北軍愛國官兵不顧國民党反動當局的不抵抗命令,違反國民党政府的意志,組織了救國軍、自衛軍、反日總隊等各种武裝進行抗日。由于這些抗日活動是由群眾自發組織而成的,是一种義勇行動,這些武裝也就因此而被稱為抗日義勇軍了。 
  亂世英雄起四方。正像中共中央于“九·一八”事變后的第三天在《由于紅軍沖破第三次圍剿及革命危机逐漸成熟而產生的緊迫任務》中分析的那樣,由于中日民族矛盾的加劇,東北民眾反日情緒的高漲,一場武裝反日斗爭必然到來。“九·一八”事變“像電火一樣燃燒了千百万工農群眾以至小資產階級的反帝熱情”,義勇軍從產生到進入全盛時期經歷了一個十分迅速的發展過程。据權威資料統計,到1932年夏秋之際,全東北的義勇軍人數不下30万。從其构成成分來看,其中農村各階層群眾占50%以上,原東北軍及公安警察占25%左右,綠林隊伍(東北人所說的胡子)占15%,知識分子約占5%。領導義勇軍抗日的有軍官、警官、官吏、知識分子、開明地主士紳、綠林首領和農民。從范圍來看,在當時全東北的154個縣中,有93個縣有義勇軍活動。 
  在遼宁,有綠林首領高鵬振的東北國民救國軍、東北軍少校隊副張海濤的東北抗日義勇軍第三縱隊、退役軍官王顯庭的遼西抗日救國義勇軍、東北軍軍官李純華的遼南救國軍、鄧鐵梅的東北農民自衛軍、原東北軍軍官高文斌的遼北騎兵第一路、第二路義勇軍、黃顯聲的遼宁公安騎兵總隊、遼宁陸軍第一團團長唐聚五和警察局長郭景珊的遼宁民眾自衛軍…… 
  在吉林,有吉林副司令長官公署衛隊團長馮占海的警備軍、依蘭鎮守使兼第24旅旅長李杜和中東路護路軍司令丁超的吉林自衛軍、原吉林步兵第27旅676團3營營長王德林的吉林救國軍…… 
  在黑龍江,有黑龍江省代主席兼代東北邊防軍駐黑龍江省司令官馬占山將軍的原東北軍部隊、原黑龍江省防軍步兵第2旅旅長蘇炳文的東北民眾救國軍、綠林首領李海青的義勇軍…… 
  可以說,從遼河西岸,到松花江畔,從長白山到興安岭,整個白山黑水間到處都有抗日義勇軍健儿浴血奮戰的身影。他們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勇敢地站了起來,用自己的生命筑成了保衛中華民族的血肉長城,功不可沒,利在千秋! 
  但是,“滿洲各地的義勇軍,不論組織与綱領……,并未達到統一階段。吾人僅就其使用的旗幟而言,有紅旗,有國民党旗,有与日本旗剛剛相反的旗(即紅地白日旗),有綠色旗,真是五光十色,不一而足。而且農民義勇軍与都市游擊隊間,尚橫著深刻的隔膜”。 
  像這樣一支軍隊能夠打走組織嚴密、裝備精良的日本侵略者嗎? 
  顯然不行! 
  事實也是如此,到1932年底,東北各地的義勇軍便在日偽軍的瘋狂鎮壓下一支又一支地不斷被擊遣潰了。許多義勇軍的將領們也死的死、逃的逃、散的散、降的降了,剩下的也都處于极度的彷徨和混亂之中了。 
  東北的抗日斗爭將向何處?誰來領導這場偉大的斗爭? 
  世界睜大了眼睛在看。 
  祖國母親在等待著自己儿女們的回答。 
  東北人民則望穿秋水盼望著救星的出現。 
  前引文章接著寫道:“可是為時未久,一只巨靈之掌就伸到他們頭上來,那就是中國共產党的巨手。這只巨手,立刻將他們組織起來,成為一條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無异于一針嗎啡,使‘滿洲’各地的義勇軍的實力,有著急劇的增加。 
  而這時,統一的綱領,就是民族統一戰線的綱領。” 
  “從此以后,各義勇軍的行動,都統一在抗日的途程中,聲勢也隨即浩大起來。蓋他們已從舊日盲目的抵抗行動,一躍而成為有組織的行動。他們甚至將其勢力伸入到‘滿洲’的軍隊中。他們鼓動滿軍反正,煽動滿軍殺害日本人的將校与顧問,然后攜帶完美的武裝,參加到他們的隊伍中。” 
  中國亡不了!東北有救了!!東北的老百姓們在歌謠中唱道: 
  九·一八,大炮響, 
  鬼子兵,占沈陽。 
  蔣介石下令不抵抗, 
  扔下百姓遭了殃。 
  不是下令要勞工, 
  就是強征出苛糧。 
  逼得人們沒活路, 
  上山去找大老楊。 
  …… 
  這首歌謠里唱的“大老楊”,便是著名的抗日將領楊靖宇,在東北老百姓的眼中,他就是共產党的代名詞。 
  中國共產党挑起了領導東北人民武裝抗日的重擔,此乃國之大幸!民之大幸!但是,請別忘了,這是地地道道的臨危受命。挑起這副擔子決不會像前述文章中說得那般輕松愉快,相反卻注定了那將是一個充滿了艱險和困難的過程。 

楔  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陸軍編制單位

火伴(約定俗成為伙伴夥伴)指一同生活或共事者,源起於軍人同火的意思。此稱呼仍然流行於香港紀律部隊,俗稱火記,亦是火伴之源。此外,此詞亦被引用解作商業之間的合作機構的。

起源[編輯]

中國古代軍隊每十名士兵共用一煮食,同火者互稱火伴;因偏旁類化作伙伴[1],沿用至今。而中國大陸將夥簡化歸併為伙,使很多人以為夥伴才是正寫。
相關詞彚還有「火拚」,原解作內鬨,即一「火」的人互鬥。

粵語[編輯]

火記差人警察)用以互相稱呼,是火伴的意思,亦即一同出生入死的火伴。夥和伙字均為誤寫,正寫實為火字。另外,廣東人同時習慣以記字代替商號或名字全稱。例如已故香港歌手羅文,人稱羅記;香港演員米雪,人稱米記;麥當勞餐廳,人稱麥記,就是例子了。

相關參見[編輯]


以色列國防軍的一個伍
軍隊的編制單位,在以下,一般約三到五人為一伍,多以資深或能力優異的士兵上等兵)拔擢為伍長準下士)。通常伍是在實戰中,從中分拆出來,以便執行不同的任務,不一定有輕機槍,但至少裝備步槍衝鋒槍

參見[編輯]

是現代陸軍的編制,由若干個士兵組成,一般是8到15人。16th Air Defence Regiment soldiers posing with RBS-70 July 2011.jpg
班是現代陸軍編制中的最基本作戰單位,用於完成特定的戰鬥勤務任務,編制上多以士官長上士擔任副長,中士擔任班長下士擔任副班長,下轄三到四個準下士擔任伍長),可以用軍階較低的人員擔任高階職務,稱為「佔缺」。
有些軍事單位或是軍事學校、訓練所,以及日本漢字韓國漢字中,也把稱為「分隊」。

相關條目[編輯]

  • 步兵班
  • 陸軍的編制,由若干個組成。譬如在三三制當中,一個排由排部、三個班加上直屬單位共同組成,排的組成為排部:排長(通常是軍官中尉或是少尉)一名、副排長(通常是資深士官,多為上士,俗稱排副,有時由中士佔缺擔任。若無人接任則亦可由士官長暫代)一名、三個步兵班(理論上各班均有班長、副班長各一名),加一個火力組(組長一名),為戰術的基本單位。
    有些軍事單位或是軍事學校、訓練所也把稱為「區隊」;日語韓語稱為「小隊」。



    德軍的一個排

    全書

    步兵排的戰略符號
    (重定向自
    步兵連的戰略標誌

    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個戰車連

    在現代軍隊編制中,連作為一個
    戰術單位,一般用於完成特定戰鬥中的軍事或勤務任務。連的指揮官軍官擔任,稱為連長軍銜一般是上尉或者少校,副連長及輔導長軍銜一般是上尉中尉
    是現代陸軍的一種編制,由若干個組成。譬如在三三制的編制下,一個連由三個排加上其他直屬單位共同組成。
    有些軍事單位也把連稱為中隊。例如中華民國國軍有少數連級「中隊」的編制,差異則是編裝略簡。
    空軍的體系中,小隊(中華民國空軍稱為「分隊」)(flight)與連相當。

    營的戰略標誌,左邊為編號

    一個營的兵力

    歩兵營的戰略標誌
    是現代陸軍的編制,由若干個組成。日語韓語等語言中把此級單位稱為大隊,約800-900人,中華民國國軍中也有部份單位將「營」稱為大隊,差異僅在編裝較為簡略,另外,主官(中隊長)編階中校中隊,也被視為營級單位。
    譬如在三三制的編制下,一個營是由三個連加上直屬單位共同組成。在現代軍隊編制中,營作為一個戰役戰術單位,一般用於完成特定戰鬥中的軍事或勤務任務。在編制上通常由多個技術兵種混合編成。
    營的指揮官軍官擔任,稱為營長軍銜一般是中校或者少校中華民國國軍的營級主官編階都是中校
    空軍的體系中,中隊(Squadron)與營相當,中隊長軍銜通常是中校。

    參見[編輯]

    • 綠營-清朝軍制,下分省、鎮、營、汎。
    中華民國抗戰時期中央軍團
    是現代軍隊的一個單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制中通常包括兩千至三千名左右的士兵,歐美國家的編制一般在兩千人左右。它的最高指揮官是團長

    西方軍隊中的團的興起[編輯]

    當士兵由跟隨騎士的一批人演變成更有系統的軍隊時,團這個詞便在公元16世紀末起開始出現。
    團的士兵數目主要依從它所隸屬的軍隊的兵力和傷亡而定。例如在美國南北戰爭時,一般的團擁有超過一千名的士兵。但在內戰結束時,邦聯軍有時只有僅僅相等於的一百名士兵以下的兵力。
    英軍方面,團(亦稱「軍團」)以上的軍隊結構是依各種軍事任務而改變。正因為團通常是最大的永久軍隊單位,很多團都有通常可以追溯數世紀的長久歷史。例如英軍中現存最古老的團是在1537年創立的榮譽炮兵連(Honourable Artillery Company);而在1650年建立的冷溪近衛團(Coldstream Guards)則是最古老的步兵團。
    美軍曾一度有團的組織,但現時除騎兵以外團則以代替。雖然每個縱隊都因為它們的歷史背景而隸屬於某一團,但只有騎兵團是在戰爭時隸屬於。這些團通常是因為歷史原因而繼續存在的。它們被稱為「榮譽團」。

    團的種類[編輯]

    現代軍隊的一級編制,由若干個組成。
    在現代軍隊編制中,各國對團的設定和使用並不一樣:
    • 英國,團作為一種榮譽單位永久保留,但是在實際的作戰中並沒有作用。
    • 蘇聯,團作為一個戰役戰術單位,一般用於完成特定戰鬥中的軍事或勤務任務。在編制上通常由多個技術兵種混合編成;
    • 美國,團的編制和任務並不固定,並且經常調整,20世紀60年代五群制計劃中曾將團一級編制撤銷,但是在80年代後逐步恢復,主要作為軍事行政管理的一級組織;
    • 中國,團一級編制曾經作為基本的戰役戰術單位使用,是戰役中的最小指揮單位,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團主要作為軍事行政管理和後勤管理的一級組織,在軍事作戰中的作用逐步減少;
    團在軍事編制中的變遷主要是由於軍事指揮工具和軍事戰略變革所引起的。在早期的戰爭中,由於軍事指揮工具的限制,使得高級指揮機關不得不增加指揮的層級以保障軍令能貫徹到基層的部隊中;但是在現代戰爭條件下,一方面新的軍事指揮工具可以保證指揮機關能快速有效的將命令傳達給基層作戰單位,另一方面戰爭也要求軍隊保持靈活和簡潔的組織結構以對應戰局的變化和減輕後勤負擔。因此,團在許多國家軍隊的軍事編制中也發生著變化。
    團的指揮官軍官擔任,稱為團長軍銜一般是上校或者中校
    日本軍制中,聯隊與團相當。滿員編額約3千人至4千人不等。在中國,團長縣長位階平級。
    中華民國國軍於1969年撤團改旅,至此,中華民國陸軍無團級編制。
    空軍的體系中,大隊(Group)與團相當。指揮官(大隊長)軍銜通常是上校。

    步兵旅的軍隊符號

    美國威斯康辛州一個陸軍國民警衛旅的3200人
    是現代陸軍的編制,由若干個或者組成。
    在現代陸軍編制中,旅通常作為一個戰役戰術單位,一般用於完成特定戰役中的軍事或勤務任務。
    在編制上由多個技術兵種混合編成的旅稱為混成旅聯兵旅(聯合兵種旅)。
    在現代戰爭條件下,旅由於編制較小,使用靈活,逐漸被許多國家列為標準或者常備編制。
    旅的指揮官稱為旅長軍銜一般是准將擔任,有些國家則由大校上校擔任。
    空軍的體系中,聯隊(Wing)與旅相當。指揮官軍銜通常是准將。

    中華民國國軍[編輯]

    1969年,陸軍總司令部接受蔣緯國建議,廢團改旅,陸軍指揮體系以旅為基本戰術部隊,師為基本戰術兵團,軍為基本戰略軍團。
    1998年精實案,裁撤所有的師級作戰編制,只保留8個師指揮機構(第16、19、26、33、34、46、49、51師),戰時遂行作戰指揮。作戰部隊則將步兵、坦克、炮兵、陸航等兩個或兩個以上兵種結合在一起,新編成40個「聯合兵種作戰旅」(以下簡稱「聯兵旅」),成為基本戰術兵團。旅長的編階也由上校提升為少將
    聯兵旅又區分為守備旅(步兵旅)和打擊旅(摩托化步兵旅、裝甲步兵旅、裝甲旅、空中騎兵旅、空降特戰旅)兩類。
    之所以將基本戰役兵團由師改為聯兵旅,主要是因為台灣本島面積有限、地形狹長、山地眾多、河川交錯、城鎮密集,不利於組織龐大、指揮層級較多的大部隊以縱深防禦陣形展開,更不適合機動作戰,因此認為旅級單位更加適合台島等地理特點。另外台灣陸上交通線與橋樑多集中於西部平原地區,戰時容易遭到破壞摧毀,各部隊在短期內將很難跨越作戰區增援遭受攻擊的友軍部隊。組建聯兵旅能更加適應「預警短、縱深淺、決戰快」的防禦作戰形勢。「1個聯兵旅戰鬥力可超過1個傳統步兵師」、「可隨時派赴所需地區遂行支援和反擊作戰」。基於以上理論,將基本戰術兵團由「師」拆分重組為機動靈活、功能完整、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聯合兵種旅」。以軍團為基本戰略軍團,希望各軍團能各自獨立支撐一個方向的作戰任務。
    2004年精進案,針對守備旅進行調整如下:
    • 負責新兵訓練的8個步兵旅移編後備司令部、旅長軍銜降編上校
    • 8個步兵旅裁撤。
    • 2個步兵旅改編為地區守備隊,隊長軍銜降編上校
    • 2個步兵旅併編為地區指揮部、5個步兵旅改編為地區指揮部,指揮官軍銜維持少將
    2013年精粹案,負責新兵訓練的6個後備旅(由原來8個已縮編為6個)回編陸軍,旅長軍銜維持上校
    中華民國國軍「旅」的英文譯寫為「Regiment」、縮寫為「R」。 中華民國空軍聯隊長軍銜是少將


    納粹德軍一個師

    師的戰略標誌
    是現代陸軍的編製,屬於常備戰役戰術單位,由若干個或者組成,通常由多個技術兵種混合編成。有些國家的空軍也採用師的編製。
    師的指揮官將官擔任,稱為師長軍銜一般是少將或者准將

    中華民國國軍[編輯]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開始對陸軍進行整編,1950年7月完成第一次整編時,由56個師縮編為39個師(分屬12個軍)。
    1989年,6個軍司令部全部裁撤後,各師直屬軍團。
    1998年精實案實施,24個師調整後僅餘8個「師指揮機構」,戰時遂行作戰指揮。
    2007年7月,因應精進案第二階段,8個「師指揮機構」全部裁撤。至此,陸軍無師級編制。

    大日本帝國[編輯]

    大日本帝國陸軍的編制,分為甲種師團(常指二戰日軍的17個常備師團)和乙種師團。前者採用四四制編制,約15,000至20,000人,人數多、裝備好、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後者採用三三制編制,約10,000人,裝備一般、戰鬥力較甲種師團為弱。
    日軍的師團編成一般是:兩個步兵旅團、騎兵一個大隊,砲兵、工兵和輜重兵各一個聯隊。
    西元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軍共有51個師團,39個混成旅團
    其中深陷中國戰場的有35個師團加38個獨立混成旅團;派往太平洋戰略方向的有11個師團和1個混成旅團(佔地面部隊總數的20%)。
    1943年,為應對太平洋戰爭島嶼防禦戰,日
    軍六個師團改編為海洋師團編制。

    東非共同體的聯合軍


    軍的戰略標誌
    (Corps)是現代陸軍編制,屬於戰略單位。由若干個或者獨立組成,因此包含許多不同兵種
    軍的指揮官稱為軍長軍銜一般是中將或者少將。在中國,軍長省長位階平級。
    英國陸軍中專司特定任務(如醫療工兵通信等)的非戰鬥單位亦稱作Corps,中文通常譯作兵團,例如皇家後勤兵團

    中華民國國軍[編輯]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開始對陸軍進行整編,1950年7月完成第一次整編時,由18個軍縮編為12個軍。1952年至1954年間,實施第2次整編,由12個軍縮編為8個軍。
    1955年7月,第4軍司令部改組為預備部隊訓練司令部,所屬第22師、第23師和第24師擴編為預備第1至9師。
    1955年11月,實施新的指揮權責劃分,軍為戰術單位,建制部隊僅有軍部連及直屬部隊,其餘所指揮的部隊,則為任務需要而配備。
    1956年5月,第18軍司令部裁撤,直屬部隊分別編入海軍陸戰隊和砲兵部隊。至此,由8個軍裁減為6個軍一直到1989年。
    1989年5月,根據「陸精」六號案,第21軍、第43軍、第58軍三個軍部裁撤。1989年7月,根據「陸精」七號案,第20軍、第32軍、第69軍三個軍部裁撤。至此,陸軍無軍級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