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张戎《野天鹅》中国的三个女儿

 张Chang

慈禧太后居住的紫禁城门口的郑Chang。


郑彰(Jung Chang)是《野天鹅》Wild Swans)的畅销书,《亚洲华尔街日报》(The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将该书称为关于中国的最广泛阅读的书,《毛泽东:未知的故事》(与乔恩·哈利代(Jon Halliday)一起)被时代杂志描述为“原子弹”。一本书。”

台湾野生天鹅版

很少有本书能像《野天鹅:中国的三个女儿》那样产生影响自首次发行以来,它已以37种语言出版,售出了1300万本(尽管在中国大陆仍被禁止)。通过张祖母三代妇女的故事-祖母,女儿和女儿-郑彰揭示了中国20世纪的整个悲剧历史。

郑彰的祖母小时候被绑住,她被送给军阀将领作为conc。当将军临终时,她与婴儿女儿一起逃亡。那个女儿长大后在与国民党的内战中活跃于共产主义运动。1949年共产党胜利后,她和丈夫成为高级官员。他们的女儿郑彰(Jung Chang)在中共精英阶层的特权圈子中长大,但他却采取了难以想象的步骤来质疑毛泽东本人。她的父母受到谴责和酷刑,她自己被放逐到喜马拉雅山的边缘。

野天鹅:中国的三个女儿是一个关于残酷和英勇,死亡和生存的故事。它的范围令人叹为观止,在描述中国漫长的噩梦中令人难忘,它既是历史的重要著作,也是非凡的人类文献。

毛泽东感谢皇军

 这些话我跟一个日本人讲过,此人是个资本家,叫作南乡三郎。他总是说:‘对不起,侵略你们了。’我说:不,你们帮了大忙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日本天皇。你们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全都起来跟你们们作斗争,我们搞了一个百万军队,占领了一亿人口的地方,这不都是你们帮的忙吗?”

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
WHU-Zhou.jpg
1938年斯诺(左)与周恩来夫妇在国统区
出生1905年7月17日
 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
逝世1972年2月15日(66岁)
 瑞士埃桑
死因胰腺癌
国籍 美国
教育程度密苏里大学新闻
职业记者
知名作品中日战争时期深入中国采访的美国记者,亲中共政权、并多次采访中共领导人的美国记者

埃德加 P. 斯诺(英语:Edgar Parks Snow,1905年7月17日-1972年2月15日),美国记者,因其在中国革命期间的著作而闻名。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参访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的西方记者。1937年《西行漫记》是斯诺最为著名的出版物,该书纪录了从中共创建至1930年期间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他亦被中方视为老朋友。[1][2] 斯诺同志,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鲁迅聂荣臻瞿秋白江青等革命老同志的伴随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85年6月25日发行了一套《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三枚,其中第三枚邮票上的人物就是埃德加·斯诺。[3]

生平[编辑]

1905年7月17日,斯诺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1926年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1928年2月斯诺作环球旅行,9月抵达中国,原计划采访6个星期。抵达后担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不久受报社派遣乘火车沿铁路干线进行旅行采访。

1930年至33年,担任美国“统一新闻协会”驻远东游历记者、驻北平代表,在中国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及东北地区和日本越南缅甸印度等国采写旅行通讯及评论。1932年与海伦·斯诺(Peg Snow即Helen Foster Snow)结婚。1933年9月,斯诺的第一部著作《远东前线》在美出版。

1934年,斯诺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至1937年,讲授“新闻特写”和“新闻通讯”。同时担任美国《纽约太阳报》、英国《每日先驱报》特约记者。

著作“西行漫记”[编辑]


1936年6月到10月,经宋庆龄介绍,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并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左权聂荣臻程子华等红军领导人,成为第一个采访边区的西方记者。同年7月,斯诺编译的中国现代作家短篇小说选集《活的中国》(Living China)在英国出版。11月14日、21日《密勒氏评论报》首先发表了他的采访文章:《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会见》和由他拍摄的毛泽东头戴有红五角星的八角军帽的照片(后来成为经典)。

1937年1月、2月间,上海的英文报纸《大美晚报》、北京的英文刊物《民主》以及英美的一些报纸也相继发表了斯诺的陕北报道。其中美国的《生活》杂志发表了他在陕北苏区拍摄的70余幅照片,美国的《亚洲》杂志发表了他采写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等。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7月,斯诺在北京写成30万字的《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同年10月该书在英国伦敦出版。1938年1月,美国兰登书屋再次出版该书,2月,中译本在做了少量增删后改名为《西行漫记》在上海出版。引起极大轰动,成为畅销一时的书。

1938年6月,斯诺在香港与宋庆龄会面,磋商有关发展中国工合运动事宜。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其弟宋子良于香港干德道11号之寓所成立保卫中国同盟(China Defense League)。[4][5] 斯诺向宋庆龄介绍中国工合运动的计划,并请求宋庆龄帮助解决经费问题。宋庆龄认为工合运动既可发展中国工业,亦能生产战时必需品及军用品,成为支援持久抗战的经济基础。1938年8月,在宋庆龄支持下,“工合香港促进委员会”成立。同年秋天,海伦·斯诺亦在香港与“中国游击队之母”赵洪文国会面,声援中国抗日。1938年11月,斯诺夫妇受宋庆龄委托往菲律宾,协助筹组“工合菲律宾促进会”,以筹集海外资金支援中国抗日。

1939年1月,斯诺返抵香港,与宋庆龄会面,成立“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促进工合运动发展及向国外宣传中国人民的斗争。宋庆龄任“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名誉主席,香港圣公会主教何明华(Ronald Owen Hall)任主席,斯诺则为委员之一。斯诺亦说服宋子文工业合作社(Chinese Industrial Cooperative Association,简称CICAIndusco或Gung-ho)提供贷款。海外捐款及物资通过“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交予宝鸡及延安的八路军和皖南新四军所在地。同年,斯诺再次赴延安拜访毛泽东。

1941年1月,斯诺在香港从宋庆龄及时任新四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得知皖南事变,遂在《纽约先驱论坛报》(New York Herald Tribune)报道此事,指责国民党军队在安徽省泾县茂林以东山区突袭新四军。同年2月初,国民党重庆政府取缔斯诺作为记者的采访权,斯诺被迫离华,到马尼拉乘搭泛美航空返回美国。

晚期记者生涯[编辑]

1941年,斯诺夫妇返回美国,不久斯诺与海伦分手。

1942年,斯诺作为星期六晚邮报的战地记者前往印度中国苏联前线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报道。他在苏联与美国大使分享了关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报道。在这一时期,斯诺对盟国中的非民主政府的报道被认为有明显的宣传色彩,不符合新闻中立原则,但是他对自己的报道辩护: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面对鼠疫的威胁,任何人都不可能对老鼠保持中立。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你的生活要么是帮助老鼠要么是对抗它们。没人能从历史的病毒中免疫。[6]

1944年,斯诺在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是否是“农民民主”而非极权共产主义(毛泽东及其拥护者的观点)的问题上摇摆不定[7]。在其1944年的著作“人民在我们一边(People On Our Side)”中,斯诺强调中共的角色依然是反法西斯阵营。在一次演讲中,斯诺将毛泽东及中共描述为推动中国民主的进步力量[7]。 在后来为美国“国家”杂志(The Nation)撰写的稿件中,斯诺表示中共“已经放弃了中国在未来建立共产主义的企图”[7]

1946年,斯诺与洛伊斯·惠勒(1920.7.12-2018.4.3)在俄罗斯战争救援组织(Russian War Relief)于纽约举行的一场聚会上相识,两人于1949年结婚,这就是斯诺的第二段婚姻[8]。二战后在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因为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斯诺被FBI质询并要求招供其共产主义活动。斯诺在文章中感叹美国的偏见、保守和反共情绪。1950年代后期,他又出版了两本关于中国的著作:以前未发表的材料作为学者研究补充的《红色中国随记》(Random Notes on Red China) 和截至于1949年的自传《复始之旅》(Journey to the Beginning)。由于在美国难以写作维生,1959年斯诺与妻子洛伊斯带着两个孩子克里斯托弗和西恩迁居瑞士埃桑[9]

再访中国[编辑]

1949年斯诺以美国作家的身份得到签证访华,1964年10月至次年1月,作为法国新直言》周刊记者再访中国,旅途广泛并与大众交谈。相关内容收录在他1963年出版的《大河彼岸》(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在该书他将中国1959-1961年间的危机称之为营养不良而非饥荒。

1968年,斯诺自费完成中国革命历程的纪录片《四分之一的人类》。

1970年8月至1971年2月,斯诺最后一次访问中国,并参与国庆21年的活动。期间被告知中国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或非正式访问中国。

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对他说:“谁会想到我们能够占领大陆啊”;斯诺答:“你想到了”;毛泽东说:“想是想啊,但能不能占领还不知道啊。要到占领的那一天才算数嘛。后头日本人又来了。所以我们说尼克松好就是这个道理。那些日本人实在好,中国革命没有日本人帮忙是不行的。这些话我跟一个日本人讲过,此人是个资本家,叫作南乡三郎。他总是说:‘对不起,侵略你们了。’我说:不,你们帮了大忙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日本天皇。你们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全都起来跟你们们作斗争,我们搞了一个百万军队,占领了一亿人口的地方,这不都是你们帮的忙吗?”[10]1971年4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发表与毛泽东的重要谈话,向美国再次发出示好讯息[11]

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胰腺癌病逝于日内瓦,享年66岁。就在同一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了中国,斯诺未能活着看到两国关系正常化。依其遗嘱,一部分骨灰葬于原燕京大学未名湖畔(今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2018年4月3日,斯诺第二任妻子洛伊斯·惠勒·斯诺(Lois Wheeler Snow)在瑞士尼翁一家医院去世,享年97岁。生前她曾谴责中国1989年暴力镇压天安门抗议者,并给邓小平朱镕基等中国高层领导人写信,希望借助她丈夫在中国的声望,呼吁人们去关注被六四事件影响的家庭的困境[12]

埃德加·斯诺一半骨灰葬于北京大学的未名湖边,墓碑由叶剑英手书。

斯诺与安娜·路易丝·斯特朗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被并称为“3S”。1984年,中国曾专门成立“中国三S研究会”(后改名为“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邓颖超任名誉会长,黄华任会长[13]

著名作品[编辑]

  • 《远东前线》,1933年9月在美出版。
  • 《活的中国》(Living China),1936年,中国现代短篇小说英文译作,收录了鲁迅柔石郭沫若茅盾巴金等15位左翼作家的作品及斯诺撰写的《鲁迅评传》等。[14]
  • 《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1937年10月首版于伦敦戈兰茨公司,两个月内再版4次,发行十几万册。1938年1月美国兰登书屋在美出版该书。同年2月,上海地下党翻译出版了该书,为了便于在国统区和沦陷区发行,书名改为《西行漫记》,内容做了部分修改。
  • 《红区内幕》,或《红色中国内幕》,即《续西行漫记》(Inside Red China),1938年秋,海伦·斯诺著。[15]
  • 《为亚洲而战》(The Battle for China),1941年,采访报道合集整理而成。
  • 《苏联力量的格局》,1945年。
  • 《斯大林需要和平》,1947年。
  • 《复始之旅》,1959年。
  • 《今日红色中国》,1962年。
  • 《大河彼岸》(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1962年出版,称颂中华人民共和国。
  • 《委员长生活漫记》(Generalissimo Chiang),张雪怀译,1945年12月台湾文化印书馆发行出版。

参考文献

京都大学石川祯浩教授:《红星照耀中国》问世前的毛泽东形象考


石川祯浩教授:《红星照耀中国》问世前的毛泽东形象考

FBI真刀实枪破门而入!只因她在国会大厦发表医学演说

 《网关专家》报道,西蒙妮-戈德( Simone Gold)博士揭露FBI克里斯托弗-雷的手下冲进她的家,"当时真的有20个真刀实枪的人,他们闯进了我的家 。

记者秦瑞编译,《网关专家》报道,西蒙妮-戈德( Simone Gold)博士揭露FBI克里斯托弗-雷克里斯托弗· 雷 (Christopher A. Wray)的手下冲进她的家,"当时真的有20个真刀实枪的人,他们闯进了我的家 。

图:西蒙娜-戈德博士

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的突袭和骚乱发生后,FBI迅速公布了照片。

西蒙娜-戈德博士带领一个名为"美国前线医生"的医生团队,该团队于去年7月在华盛顿特区挑战美国冠状病毒(中共病毒,下同)预防策略。来自各地的前线医生在华盛顿特区开会,消除围绕冠状病毒的错误信息和误解。该组织关注的是当今美国极左翼媒体所进行的虚假宣传。该组织还提倡使用羟氯喹作为治疗冠状病毒的救命药物。美国左派猛烈批评这些医生,科技巨头们也在互联网上封杀了他们的内容。

美国左派讨厌被人揭穿他们的谎言。几个月来,他们追踪西蒙尼博士和其他医生,破坏他们的声誉。西蒙尼医生因为讲了使用羟氯喹治疗冠状病毒的益处,被解雇了。

迄今已有230项国际医学研究发现,使用羟氯喹治疗COVID的成功率为67%。

1月5日和6日,西蒙娜-戈德博士在华盛顿特区,5日在自由广场发表演讲。西蒙妮博士后来于1月6日进入美国国会大厦,在美国国会大厦内用喇叭发表了同样的医学演讲。

为此,戈德博士被放在FBI"寻求信息"名单的前排,她没有实施任何暴力行为,只是想推广她对冠状病毒(中共病毒)的医学观点。

西蒙娜-戈德博士被安排在第一排的中间。联邦调查局完全知道她是谁。

那为什么他们要把她列入"寻求信息"的名单?

报道称,现在西蒙妮-戈德博士说出了她经历的磨难。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FBI给了她罗杰-斯通式的待遇。

“生活网站(Life Site)”报道:

美国前线医生(AFLD)的创始人西蒙娜-戈德(Simone Gold)博士最近接受了米歇尔-马尔金(Michelle Malkin)的采访,她讨论了实验性疫苗缺乏真实的知情同意,审查制度是"反人类罪",以及联邦调查局(FBI)如何因为她1月6日出现在国会大厦,对她家进行大规模的突击搜查,对她进行逮捕。

在描述这一事件时,戈德说,"我被FBI和跟罗杰-斯通(Roger Stone)一样的方式拜访,这是很不应该的。你知道,如果有人想找我,他们可以拿起电话打过来,我是很容易找到的,但是,真的有20个真刀实枪的家伙,[他们]破门而入!" 。

"这是惊心动魄的,我想说的是,我为我们的国家哭泣。如果你能把像我这样的人......让FBI带着20把枪破门而入,把你铐上手铐[然后]拖走,我是说这真的很可怕......我告诉你们美国人,这可能发生在你们身上。"

http://www.thegatewaypundit.com/2021/03/literally-20-guys-guns-blazing-broke-door-dr-simone-gold-reveals-chris-wrays-fbi-henchmen-storming-home/

美前议长:让党派思想远离我们武装部队

 作者: 

上周,我写了一篇专栏文章,内容是最近美国海军一份关于调查和制止军中歧视的报告,其誓词荒诞无稽。

基于看到的报告,我错误地断言,这个誓词被整个美国海军采纳。事实证明,誓词只适用于“海军一号特遣队”(Task Force One navy)的领导层,该部队6月召开会议,并发布了这份报告。

美国海军上周向我们保证,这一誓词从未打算强加给海军中的每一位水手,它更多地代表了特遣队领导层思考的“指导方针”,不能与水手们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不受国内外敌人侵犯的誓言相提并论。

当然,这让我松了一口气。然而,誓词的用词仍然带有党派的、充满政治色彩的、批判性理论的胡言乱语,这在我们的无党派武装部队中没有立足之地。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党派性的伪公义竟然出自一个由两名海军少将、一名部队指挥官、一名现役上尉和一名文职专家顾问组成的高级特遣部队领导小组。

誓词如下:

“我保证拥护并承认海军中每一位水手的所有生活经历和交叉身份( intersectional identities)。我承诺参与持续的自我反省、教育和知识分享,以改善自我和社区。我保证成为建立健康、包容和团队导向环境的榜样。我保证建设性地分享从上述活动中获得的所有经验和信息,为全海军改革的发展提供信息。”

正如我上周的文章中所写的那样,这份报告的重点并不是让美国海军成为一支更有效的作战力量,从而更好地准备保卫美国。相反,它发出了一个信号,表明分裂的、激进的思想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军队。

海军对我的专栏文章反应迅速,促使我更深入地研究报告全文及其建议。这只会让我更生气,因为这份令人恶心的誓词也包括在内。

这份报告几乎所有56条建议都是完全合理的,可能会提高海军招募和留住最优秀人员的能力,从而使其成为一支更有凝聚力和杀伤力的战斗部队。“交叉”一词是激进左派的术语,它试图让所有美国人相信,美国是一个系统性的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仇视同性恋、有仇外心理的不可救药的邪恶国家,但这一术语在文件中没有出现。简而言之,这个虚假的誓词与原本合法的报告几乎没有关系。这是我长期以来看到的最糟糕的推广工作。

例如,对海军来说,在少数族裔社区进行研究和更好地广告宣传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在某些方面,现役海军的人口结构已经比美国其它地区更为多样化(19%的现役军人是黑人,而美国人口黑人比例只有大约13%),但军种的军官大多是白人和男性。

这错失了建立一支更全面、更有经验的军官队伍的机会。正如报告所建议的那样,应该为征募和入伍的妇女、拉美裔和美国青年做出同样的努力。

这也意味着,扩大海军奖学金项目,帮助那些没有钱注册和完成军官训练的新兵和现役水手,是一个很好的主意。缺乏财富或不富裕不应该阻止美国人在军队最高层服役。相反,服兵役应该为任何愿意为保护我们的国家而战斗和牺牲的美国人创造机会,建立繁荣、有意义的职业生涯,而不管他们的背景如何。

沿着这个思路,为波多黎各和其它美国领土的潜在新兵探索类似的学术能力测试 (SAT)也是一个好主意。(尽管对某些社区的成员简单地暂停一些对官员能力评级测试的要求的建议似乎令人担忧。)

许多为招聘、晋升和留用工作注入更多透明度和数据跟踪的建议也值得考虑。

最后,很明显,在我们的武装部队或美国社会的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容忍任何形式的歧视。正如报告标题所表明的那样,海军(以及所有军队)必须团结一致。任何军衔的军人,如果在种族、民族、性别或任何其它方面有歧视或制造分裂的行为,必须迅速报告、调查,如果发现有罪,必须予以惩罚。

因此,即使这一誓词不会强加给海军中的每一位水手,它仍然是不适当的和有害的。

沟通发生在被动接受的时候,而不是强加的时候。对任何关注现代美国政治的人来说,这个誓词显然是左派伪公义的精英们使用的分裂性政治语言,而不是普通美国人使用的实用语言。它在我、保守派媒体和国会议员中引发的深刻负面反应,破坏了特遣队报告及其建议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我希望海军,以及美国军方的每一个部门,都能注意到这种未能与所有美国人沟通的情况,并改正方向。

原文:Keeping Partisan Ideology Out of Our Armed Forces发表于英文大纪元。

作者简介:

美国共和党籍政治人物纽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曾在1995年至1999年担任众议院议长,2012年作为总统候选人参选。

胡耀邦之子胡德華講述:孤獨的沈默「口述歷史•我的家人(第一集)」【陽光衛視20週年經典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