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大陆充电宝可窃听、定位 民众生活可被直播

 大陆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充电宝窃听、可定位,市民的生活可被“直播”,令他不寒而栗。然而这种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间谍充电宝”近年来在一些电商平台销售。

《半月谈》微信公号7月27日报导,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集窃听定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充电宝。只需改装内置一块通信SIM卡,充电宝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窃听器”“定位器”,随时随地实现远程监听和精准定位。

贵阳的王先生失手将自己的充电宝摔裂后,拿去找维修师傅检查,发现这个充电宝里竟有一整套窃听和定位设备。维修师傅说,一旦有人操作,王先生的生活将被“直播”,令他不寒而栗。

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在销售时玩“文字游戏”,比如把产品称为“位移精灵”“防盗录荧”;有的使用符号或字母替代敏感字眼,比如“录*听*”“防盗定*”“定W录Y”。

这类充电宝颜色、款式多样,但大部分具有“远程监听录音”“精准定位”等功能,价格从300元到600元不等,在一些电商平台销售。

报导说,通过“闲鱼”平台找到一家出售充电宝的店铺,看到该店铺展示有4款产品。在充电宝销售链接的详情展示页,半月谈记者发现了GPS、定位等字样。当记者表示想购买这种充电宝后,客服说,带有定位、窃听等功能的充电宝可以现订现做,他一天能改装出几十台,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内存大小。

《半月谈》记者以300元的价格订做了一台改装后的充电宝。到货后,按照用户使用手册,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名叫“GPS365”的App;用卖家提供的账号、密码登录后看到,页面有定位、轨迹、电子围栏、联系人、信息等功能。

点开“定位”进行试验,发现可以将充电宝携带者的运动轨迹清楚地记录下来,即使在地铁、停车场等地点也不会影响定位的准确性。

上述客服告诉《半月谈》记者,只要在App里设置“声控语聊到App”,充电宝周围的声音达到50分贝就会启动录音功能,并自动传输到手机;也可以把自己手机号添加到App白名单中,再用该手机号拨打使用手册上提供的电话号码,充电宝就变成了一个会自动接听的手机。

报导说,进一步暗访发现,改装充电宝并不困难。

在电商平台上联系的商家,大部分允诺可以订做,还可以选择功能、颜色和样式。

中国移动贵州公司集客部网能力中心高级产品经理夏贵军表示,将充电宝改装成“窃听器”“定位器”的原理和操作相对简单。“只要内置一块通信SIM卡,借助充电宝里的电池供电,通信SIM卡通过无线信号接入互联网,再将数据定向传送至指定服务器,使用者用特定手机App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就能获取通信SIM卡的精准定位和录音数据。”

报导说,除了充电宝,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蓝牙音箱、插头、打火机等也常常被改装成“定位器”“窃听器”。不少商家打着“防盗、防老人孩子走丢”等名义进行售卖。

目前,GPS定位器这类产品尚未列入中共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在此基础上增加麦克风收音等功能也没有相关管理规定,从而形成监管盲区。

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中国中产阶级理想破灭 一个时代结束了

 李承鹏

一个在北京有房有车有户口、每年可以出国旅游两次的中产阶层人士,突然带着女儿“润”了。事先他悄悄操作了一年多,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一点风声,直到飞机起飞离开祖国了,他才发信息告知包括李承鹏在内的所有亲友,自己和女儿已在飞往加拿大的航班上。为此,他专门买了全程的WIFI。

典型中产阶级潘小刚“润”了

李承鹏在博文中介绍,这个名叫潘小刚的男子是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平日里很沉默,一开口却如同惊雷。他坦言,他自己当年也曾经在驻南大使馆被炸时,热血澎湃地跑到米帝大使馆门口扔鸡蛋,到现在义无反顾润掉,中间发生了太多、太多······已年过半百的他,现在决定要带女儿去异国打拼,妻子则暂时留下来处理房子并为女儿挣些留学费用。虽然他拿的只是旅游签,却打算初步安顿下来后再学个证,从此在那里打工和生活了。

潘小刚说:“这是一个不断强化决心的过程,就是为了自由。这些年社会事件太多了,每一件都推动我出去,最后推动我的还是徐州铁链女,因为我也有女儿,有天我忽然发现,其实我女儿和铁链女,就差那当头一棒······”

李承鹏把潘小刚毅然润掉的举动解读为“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理想之破灭”。他在博文中感叹,潘小刚是幸运的,至少女儿是求学去国外,而不是被计生委社会调剂卖到国外,房子没烂尾,攒的钱也没被社会调剂到吕奕的瑞士账户······而当储户们发现账户出了事故时,吕奕正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声情并茂“讲好中国故事”。

博文表示,中国历史上其实不缺美好故事,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嵇康竹林光膀子打铁以示“远迈不群”,宋仁宗在御花园渴得发齁也不提醒侍从免得他们被责罚,甚至青帮大亨杜月笙也曾一把火烧掉所有借条。

“可不知何时,你要不够无耻,都讲不好中国故事”,博文写道,“比如:为了凑齐社区接种名额,社区人员溜进私宅忽悠98岁精神病老人打疫苗,导致老人病危,还伪造签名说老人是自愿,然后叨盘老师们就向世界讲‘我们的抗疫是最经济、效果最好’。”

李承鹏慨叹,“一个时代结束了,这将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你相信奋斗改变命运,在此之后你明白只有基因能改变命运。并非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是精子必须要游对地方。”

他在博文中讥讽,《奋斗》的编剧石康早去了美国;爱国主义金融导师翟山鹰断言美国五年内必垮掉后,也带着割来的几十亿润到美国。中国人毕生奋斗不外乎孩子、老人、存款、房子,但现在孩子被社会“调剂”,老人被疫苗,存款爆雷,房子烂尾,甚至连思想也不属于你,很可能你写的情感小说刚开头‘今上午我去接小丽······’,随即就遭网管远程删除,“愚蠢的人类均看不出这段哪儿犯忌,但AI技术就迅速捕获开头那俩字······”

“其实我不是很介意穷,只是很介意如果不无耻就会变穷;我也不介意没有尊严,只是很介意只有无耻才获得尊严”,李承鹏如此沉重地写道,“当一个国家道德普遍沦丧,你会怀疑自己作为人的合理性。”

博文接着进一步分析为何在北京有房有车的中产阶级潘小刚要润掉——他1995年大学毕业后北漂,虽然那时候没钱没房,但快乐而热血的他相信奋斗能改变人生,申奥时还痛骂老外造谣北京污染,他唯一担心的是“没及时办理暂住证就会被抓去挖沙子”。

经过无数加班加点的拚搏,潘小刚终于有房有车有户口实现了阶层提升,他开始想要回报社会,结果却发现“北京确实污染严重,这并非反动势力造谣”;有一天他带女儿去日本看美丽的樱花,女儿却在担心着会不会有日本人“冲过来拿刺刀把我们杀了”,这让他为女儿接受的仇恨教育感到震惊;有一天他发现品学兼优的女儿小升初时,无论从成绩排位和划片政策都铁定就读汇文中学竟被人顶替掉,结果女儿哭了整晚只说了三个字“不公平”;然后有一天他为铁链女发声,微博就封号了······而那一瞬间,让潘小刚下定了决心到浦东机场去排队“润掉”。

他成功撤离中国后,发信息告诉亲友“登上飞机的一刹那,我的心情忽然平静了,就像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艰苦拿到胜利,却不需要欢呼雀跃,平静享受这一时刻就好了······”

潘小刚落地后,补了一大觉,然后给李承鹏发来一段他文章里的话:“我从未想过,在自己的祖国使用母语像是一场偷渡,每一次写作,都是在进行一场不可告人的走私。”

潘小刚的毅然“润掉”打开了李承鹏记忆的闸门

潘小刚的毅然“润掉”,触动了李承鹏在面对各种光怪陆离又令人啼笑皆非的社会乱象后积压在心中的各种情绪——义愤、无奈、伤感、哀伤······过去两年多他所看到、听到、经历的种种,如同打开了闸门的洪水,翻滚着奔涌而出。

他写道,两年多了,从原地静止等到全域静默管理,从居家观察等到集中硬隔离,从气泡式管理、切块化管理、轮动式管理等到错峰下田、波谷上班、宿舍制动,从黄码、灰码、红码、八百米时空伴随等到电子磁条、电子手环以及过期不核酸被拘留,终于等到外资撤离、摩擦性失业、小店关闭。“你仰面朝天、一声长叹,你两眼无光,情绪敏感、行为焦虑,然后上海就传出排查疑似精神病患者,‘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过分话多、到处乱跑、乱管闲事’等症状将作为精神病排查线索”。

博文提到了最近成都发生疫情后公布的那份没有人物姓名只有门牌号的流调,网友发现每个门牌号后面隐藏着一家体制内单位,而流调中的公务员们,在上班时间里,足迹遍布太古里、莱茵春天茶楼、IFS、陶德砂锅、春熙路健身房、爱玛仕店、香奈尔远洋店、甚至还有酒店······

博文讽刺道,“总在单位上班多费电哪,利用上班时间去爱玛仕、香奈尔可以拉动GDP,去茶楼、健身房、陶德砂呐、足浴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帮人民对抗通胀,公务员们,您辛苦了。”

而另一份姚寨沟的流调却显示了普通患者的另一种生活轨迹——去汽车东站买馒头,去盘旋路劳务市场,去东站买馒头,去劳务市场,去买馒头,去劳务市场······博文感叹“穷人真是过得毫无新意”。

李承鹏在博文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红墙之内,大富大贵,红墙以外,无论中产阶级还是屌丝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过去矿老板总想自家孩子进三星、进外企、进世界五百强,现在都觉得“这太特么LOW了”,咋也得进个街道办吧,实在不行当个城管,不被欺负,还稳定······

博文还提到了柳传志和马云的焦虑。然后博文写道,“每个人都焦虑,但人类的焦虑并不相通。当马云在西班牙豪华游艇上焦虑什么时候重建帝国,你在摩拜单车上焦虑如何在拼夕夕抢到优惠券”;“每个人都觉着自己正在掉下去,掉下去,但没谁帮忙拽住你,因为他也在不断掉下去。你当初对仗义执言的人多冷漠,现在你掉下去时就有多落寞。”

李承鹏像发布预言般,在文章末尾写出了“苍天已死,红日当立。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启”的语句,又直白地告诫读者:大幕拉开了,你没机会卷土重来,你不可能再“牛逼哄哄地说你有一个梦”。如果马丁·路德·金恩现在要想到中国的银行去兑现他的梦想,柜台就会冷冷告知:“对不起,您的梦想自动跳转成理财产品,它爆雷了。”

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

专栏 | 夜话中南海:习近平与赵乐际之间的私人情谊

专栏 | 夜话中南海:习近平与赵乐际之间的私人情谊: 从赵乐际的政坛轨迹看,他早年在自己的“第二故乡”青海省政治发迹的整个过程,应该是和习近平本人没有直接关系。

钢军血战青树坪 林彪共军49年遭最大惨败

 中共元帅林彪,在国共内战时期率领四野共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为毛共窃取了大半个中华江山,被吹捧为“军事天才”,“常胜将军”。然而,林彪一生曾经三次惨败于国军战神白崇禧。

林彪三次惨败于白崇禧

林彪第一次惨败是在1934年,蒋介石发动第5次围剿,中央红军惨败,狼狈逃窜。白崇禧率桂军围剿偷渡湘江的中央红军,林彪率领红一军军团几乎全军覆没,血染湘江。

第二次是1946年国共在东北战略重镇四平的首次大决战,国防部长白崇禧督战指挥杜聿明部中央军精锐,将占领四平的十多万林彪共军打得丢盔卸甲,死伤数万,林彪本人化装成伙夫才得以逃命。如果不是蒋介石在美国高压下被迫宣布东北停战,林彪共军早就被白崇禧统帅的国军彻底剿灭,根本不会有日后的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1949年湖南青树坪战役,是国共两大“战神”之间的第三次对决,林彪再遭惨败,其49军“虎贲之师”被几乎全歼,毛泽东震怒。据传周恩来接获战败电报后,当场流泪无语。

在1949年国民党风雨飘摇,一溃千里的情况下,冷静并敢于抓住机会进行果断反击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只中华战神白崇禧一人而已。

抗日期间,铁血桂军。(网络图片)

小诸葛设伏 桂军血战青树坪

林彪第四野战军自辽沈、平津战役后, 迅速扩张,百万大军在林彪、第二政委邓子恢率领下,强渡长江,直扑华中南,气势汹汹。

当林彪共军逼近,1949年8月4日,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一级上将)、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中将)和唐生智(一级上将)率部近8万人叛变投共,长沙沦陷。

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立即于8月5日、6日两天,连续派飞机飞临长沙、株洲、湘潭、邵阳上空,轰炸扫射,散发传单,对陈明仁第一兵团叛军进行策反,在白将军的感召下,陈明仁兵团4个副司令官刘进、彭璧生、张际鹏、熊新民,第71军军长彭鄂率71军,第14军军长成刚率第10师、第62师和63师一个团,第100军军长杜鼎率19师、197师一个团, 共4万余人弃暗投明,投奔白崇禧。

此时,为了报四平惨败之仇,林彪亲率四野中路军总共6个军19个师,由叛贼陈明仁手下带路,前来围剿白崇禧统帅的铁血桂军。

小诸葛”白崇禧恨林彪欺人太甚,竟敢以久战之师孤军深入。他对部下说:“极度自信,这是林彪的老毛病了。他以为有陈明仁的手下带路就万无一失,也太小看我能征惯战的八桂子弟了!”

于是白崇禧决定在青树坪、界岭一带布下口袋阵。青树坪在距湖南湘乡西南140里的群山之中,扼守湘中通往湘南的咽喉之地。白崇禧一面命湘乡的部队做溃退状引诱林彪轻兵冒进,一面命已经退守湘桂边境的的桂军名将张淦率桂军第三兵团星夜北上,在青树坪一带设下埋伏,专等林彪共军上钩。

林彪属下49军军长钟伟,中共称之为“中国的巴顿”,是个打仗不要命的猛将,49军号称中共的“虎贲之师”,下辖145、146、147、162共4 个师,总兵力为5万余人。钟伟遵照林彪“要敢于奔袭作战”的指示,率部急速追击,孤军深入,成了林彪中路军的前锋。

在衡阳五桂岭总部的军事会议上,白崇禧听完关于共军146师行踪的汇报后,作出部署:“先以小部队节节阻击,把共军引进来。尔后集中主力王牌第7军、71、172师和第46军236师从两侧迂回,力求全歼深入青树坪地区之敌”。

白崇禧对此役前线指挥官、第3兵团司令张淦(陆军中将、钢7军前任军长)说:“对付林彪,就是三个字:快、猛、狠。当年在四平制服林彪凭的就是这三个字!”

钟伟的49军不知有诈,贸然闯入桂军的埋伏圈。此时,49军离林彪中路军主力已经有近两天的路程。

冲入青树坪的49军146师,被桂军精锐钢7军(军长李本一中将)和第48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青树坪之战空前惨烈。在4架飞机和20余门大口径火炮支援下,铁血桂军浴血奋战,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轮番冲锋。在塔子山高地,桂军冲锋37次,在共军436团方向,桂军的两个营在空军4架次战机的支援下,向共军第3营阵地轮番攻击20余次。青树坪一带硝烟弥漫,遮天蔽日,杀声动地,枪炮轰鸣。

此役桂军浴血奋战,重创林彪49军并几乎全歼“四野虎贲师”146师,令毛泽东十分震怒。1949年9月9日,毛在致林彪、邓子恢的电报中称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林彪也曾对苏共《真理报》记者说:“我认为在国民党军将领中,白崇禧是最有才干的。”

代总统李宗仁评价青树坪战役是“徐蚌会战以来,国军所打的唯一胜仗”。

共军伤亡被隐瞒

青树坪战役,中共一直隐瞒了真实伤亡数字,只承认损失林彪146师800多人,145师伤亡470余人。半年以后的1950年4月,第49军番号撤销,因此青树坪战役成为钟伟指挥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斗。

按照共军对青树坪战役过程的描述,钟伟49军几个主力师浴血奋战至少两天,顶住了桂军几十次飞机枪炮的猛烈进攻,有的地方甚至连炊事员都在团长亲率下,拿枪上阵,与连日军都恐惧的桂军展开“白刃战”。

许多人提出疑问,共军几个主力师打得这么激烈,损失不可能这么少。为什么后来146师被认为是打残了?甚至四野后来在追歼钢7军的时候提出了“不忘前仇不留后患”的口号?就冲这个口号,就知道林彪共军的损失远不止其公开承认的数字。

其实看中共军史,大家要知道潜规则。通常公布的伤亡数字乘以十倍,才是真实的。

换言之,青树坪之战,林彪四野49军损失应在13,000人以上,相当于一个整师的兵力。此战共军的损失应高于49年底粟裕指挥共军偷袭金门惨败。

铁血桂军 共军日军深为恐惧


1937年,淞沪会战战场,铁血桂军向日军冲锋反击。10月的一天,仅桂军廖磊集团军便战死6位旅长,上万桂军敢死队队员大部分壮烈牺牲。白崇禧痛心疾首,连日饮食不进,谋思抗战对策。(网络图片,视频《不朽的光荣》中的一画面。)

白崇禧指挥的桂系第七军,即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在1926年的北伐期间,在江西大败北洋军阀孙传芳,被孙传芳敌军誉为“钢军”(军长李宗仁),并荣获蒋中正和国民政府通令嘉奖为“钢军”,从此威震天下。钢7军也是北伐最激烈、最具决定性关键的龙潭战役(南京保卫战)的主力军。1927年8月,总指挥白崇禧指挥李宗仁桂军和何应钦黄埔第一军,在江苏龙潭地区消灭孙传芳10多万人的“五省联军”,奠定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基业。

不少国民党元老对龙潭战役印象犹深,于右任老先生曾写对联:“东南一战无余敌,党国千年重此辞”。行政院长谭延闿亲自赠对联赞颂白崇禧:“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

铁血桂军,也是令共军和侵华日军深为恐惧的国军王牌军之一。

参加青树坪战役的白忠耀,后来曾任广州军区第55军军长。他回忆此战时说:“我们从东北打到湖南,打败过蒋介石嫡系中央军五大主力中的主力、王牌军中的王牌新1军和新6军,但从没见过如此顽固勇猛的桂军。”

大陆《读者报》曾经报道:彭德怀在红军时期就说过:“黔军,滇军是两只羊,湘军却是只狼,而广西桂军更是猛如老虎恶如狼。” 国共内战时期,刘伯承曾在大别山制订歼敌顺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队,再打较强之中央军,最后打最强之桂军。粟裕等相当多中共高级将领在国共内战时期有过这样话:要分清哪些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一要看装备,美式装备的肯定是精锐部队;二要听口音,广西口音的部队一定也是精锐部队。如果既有美式装备又有广西口音,那绝对是国民党中最精锐的!

美军驻华司令史迪威将军曾高度评价说:“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日军对中国军队战斗力排名,铁血桂军居前列,被誉为国军“杂牌军中的王牌”,“战斗力可以和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相比”。

抗日战争中最令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中,主力也是铁血桂军和孙连仲西北军。抗战胜利,参加徐州会战的桂军将领白崇禧、李宗仁、李品仙,西北军孙连仲、池峰城、田镇南,以及中央军汤恩伯等人,均荣获“青天白日勋章”。

抗日英雄遭杀害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具有悠久光荣历史的桂军 将星如云

广西自古出猛将勇士,有道是“广西狼兵雄于天下”。桂军具有悠久的光荣历史。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南宋时期,岳家军中有一支由桂人组成的军队,跟随一代战神岳飞英勇抗金,保家卫国。

民国时期,李宗仁、白崇禧统一广西后, 白崇禧建议李宗仁跟广东革命势力联合。4万余人的新桂系军队在1926年参加孙中山为大元帅的广州国民政府,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首任军长李宗仁,参谋长白崇禧,党代表黄绍竑。第七军是国军北伐的头号主力军。白崇禧被蒋中正总司令特别邀请,担任北伐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行使国军参谋总长职权,并一度任北伐国军代总司令,替蒋中正指挥北伐国军。

宁死不屈、惨遭中共杀害的北伐抗日英雄,钢7军军长李本一中将画像。(网络图片)

新桂系第七军在北伐、抗战和剿共战争中建立了赫赫功勋,被誉为“钢军”,是国军最精锐的王牌军之一,令北洋军阀、侵华日军和共军深为恐惧。

抗战期间,铁血桂军包括桂系精锐钢7军、第46军和第48军,隶属第21集团军,参加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桂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桂柳会战、豫西鄂北会战,并派兵随中国远征军征战缅甸。


1937年,淞沪会战战场,铁血桂军向日军冲锋反击。10月的一天,仅桂军廖磊集团军便战死6位旅长,上万桂军敢死队队员大部分壮烈牺牲。白崇禧痛心疾首,连日饮食不进,谋思抗战对策。(网络图片,视频《不朽的光荣》中的一画面。)

铁血桂军被日军认为是唯一“具有武士道精神”的中国军队,国军“杂牌军中的王牌”,“战斗力可以和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相比”。美军驻华司令史迪威将军曾评价说:“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在近30年战争期间,铁血桂军先后涌现战区司令长官、省主席、集团军总司令级别的二级上将8人,如黄绍竑、黄旭初、李品仙、廖磊、夏威等人;一级上将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人;兵团司令、军师级中将和少将至少36人,可谓人才济济,将星如云。

弹痕遍身 冲在最前头的北伐抗日英雄

1948年3月,曾经在大别山坚持6年抗日剿共游击战的第七军171师师长李本一被任命为第7军中将军长,兼任兵团副总司令。踌躇滿志的他完全未曾料到,铁血桂军将面临比北伐抗战更险恶的局面,而自己会是钢七军的最后一任军长。

李本一(1903—1951),又名李广,号善宽,广西容县人,广西军校第一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第一期毕业,曾任国军少将师长、兵团副司令兼钢七军中将军长等职。

李本一少年时家境十分贫穷,替人打工度日,只读过私塾3年。18岁入伍当兵,曾参加统一广西战役、粤桂战争,北伐战争时期,在钢军任营长。他作战非常英勇顽强,人称 “死打烂打”,上战场时总是冲在最前头,其右手中指、无名指、晚指均被打断,弹痕遍身。因他作战勇猛,很受白崇禧赏识。

1937年,淞沪会战后期,为了掩护国军主力和浙江省政府机关撤退并突出日军重围,第7军第173师1038团上校团长李本一率部在浙江嘉兴一带御敌。当时正值寒冬腊月,日寇一联队尾随紧追不舍,李本一一声令下,千余名广西士兵竟然携武器全部游过富春江,令一路追击于此的日寇目瞪口呆,眼望桂军游过江而无计可施。随后,他率部在富阳战斗中坚守,全团官兵牺牲殆尽,仅余200余人,无一人退却。

为此,李本一作诗两首:

其一:富阳一战突重围,战士冲锋不见归,万马奔腾无去路,钱塘江上几人回。

其二:富阳一战最伤悲,战士冲锋血横飞,钱塘江上埋忠骨,幽魂鱼葬海为碑。

李本一胆色过人,视死如归,大多战役都亲临战场指挥。一次,当他提着枴杖出现在战场上时,一枚手榴弹落在他身边,导火线正呼呼的燃着,他连脚也不移半步,当导火线燃尽而手榴弹没有爆炸时,他用枴杖动了动炸弹,连叹了两声:好家伙,不错,你还认得我是李本一。

战败改名 自学文化奋发图强

民间流传着李本一的不少传奇故事。据说李本一之名,是为他有功名后由李一改成的,据说是取“人之初,性本善”之义。

还有传说,有一次李本一打了败仗,白崇禧十分恼火,责骂他“一点本事都没有!”他为了记住白崇禧的批评,重打胜仗以雪前耻,便改名“李本一”。

由于李本一少年失学,故十分重视自学文化,任师长后专请一俄国教授教他学英语。而且他的书法颇佳,可用脚趾写字。

淞沪战场富阳一战,李本一得到时任浙江省主席黄绍竑上将赞扬,白崇禧特奖赏皮大衣一袭,对他宠信有加。几十年后,曾经任李本一上级的第10兵团司令官徐启明中将在接受台湾中研院的采访时,仍对李当年的表现赞不绝口。

抗战期间,李本一获得过忠勤勋章,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干城甲种一等奖章、华胄荣誉奖章。

忠于最高统帅蒋中正的将领

有一个传奇故事说,李本一虽然读书不多,学历不高,但十分忠于国军最高统帅蒋中正。他领导的军团中有很多将军学历和文化都比他高,不少人私下里议论他。

李本一知道后,担心自己被部属轻视,从而失去指挥官对部属的凝聚力,于是他召开一次排长以上军事会议。会场设在半山腰,他用军刀把一棵松树枝砍下,整整齐齐地挂上最高统帅蒋中正的大画像,然后他走到画像前说:“军人的天职就是听从指挥,在作战时”,他用手指了两下自已一字一句地说:“我这个契弟”,接着转身向后用枴杖敲了敲蒋中正画像说:“听我后面这个契弟的”,又接着转过身来,面向大家高声说:“你们这些契弟听我这个契弟的,散会。”

坚持6年抗日剿共游击战

抗战期间,在大别山根据地,坚持抗日游击战的桂军哨兵。(网络图片)

铁血桂军的核心人物白崇禧对共产党认识的非常深刻透澈,认为共产主义是中华民族旷古未有之祸害,必须坚决肃清。

早在1938年,当得知中共新四军已经潜入津浦铁路沿线活动,白崇禧便预见野心勃勃的共产党会利用民众的爱国抗日热情,与国民政府抢夺地盘,等日后国民党抗战胜利,共产党渗透的地区将不复为国民政府所有。

白崇禧深谋远虑,向蒋中正建议用强有力的正规军进入沦陷区,作为游击骨干,建立根据地,并组织训练民众,在敌后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同时监督并限制中共八路军、新四军私自扩张,防止民众被马列共产主义赤化。

幸得蒋中正批准,白崇禧即命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上将率桂军进驻大别山和安徽等地,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敌后游击战,一旦发现共军和共产党游击队图谋不轨,则给予坚决严厉打击。

1939年,安徽省主席廖磊病逝,李品仙上将接任安徽省主席兼战区副司令长官,李本一任师长兼任皖东专员,坚持6年多抗日游击战,并严厉打击叶挺、陈毅、粟裕新四军的不法活动。中共因此怀恨在心,污蔑李品仙、李本一等桂军将领为“国民党顽固派”。

1940年,中共八路军、新四军消极抗战,屡次偷袭抗战国军,违抗军委会的抗战命令,蒋中正忍无可忍,下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围剿新四军叛逆,于是爆发了“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就是因为知道前方是威震天下的“钢七军”,自己根本无力抵抗,所以乖乖去顾祝同属下上官云相总司令那里束手就擒。

击毙日军司令官塚田攻大将

在大别山坚持抗战的桂军第48军“抗战阵亡将士之墓”,如今在一堆荒草之中。(网络图片)

抗战期间,桂军奉军委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命令,在大别山开展抗日游击战。

1942年12月18日,侵华日军第11军司令官塚田攻大将、藤原武大佐等9名高级军官,乘飞机飞经大别山麓太湖县境之张家榜上空,被桂军第48军李本一138师412团3营9连的高炮击落,塚田攻成为抗战期间被中国军队击毙军衔最高的日军将领。

击毙日军大将,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日军为图谋报复和寻找塚田攻尸体,调派大批敌军在飞机掩护下,沿长江两岸进行大肆扫荡,实行“三光”政策,企图破坏国军在大别山的游击根据地。第48军为阻击进犯之敌,开展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分别在太湖、高河埠、陈家埠和弥陀寺战斗中,予敌以痛击,歼灭日寇一千余人。

大陆方面后来将日寇塚田攻大将被击毙事件,改编为紧张精彩、悬念迭出的抗日谍战连续剧《长江一号》,剧中头号主角、抗战胜利的幕后英雄、国军王牌间谍“长江一号”为中华民族奉献出自己所有的一切后,死于汉奸的枪下,鲜血染红了大地。此剧2010年在大陆播出后引起收视狂潮和轰动。观众惊讶地发现,原来真正英勇抗日的是国军。许多人给导演写信,强烈呼吁导演修改结局,他们说这样的抗日英雄不能够这样惨死于汉奸之手。

然而,抗战连续剧《长江一号》的编剧导演只字未提白崇禧桂军,而是把桂军的英雄事迹改头换面,变换成国军第9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薛岳指挥抗战。此外,编导为了通过中共当局的审查,还往剧中掺沙子,编造一些中共新四军抗战,以及贬低蒋中正和国军的虚假剧情。

国民政府1945年统计,抗战期间,广西出兵100万,按人口比例在全中国排第一,按人数排第二。 广西征募士兵及劳工450万,占全省1200万人之近40%,为全国之最。

(未完待续)

广西自古出猛将勇士,有道是“广西狼兵雄于天下”。桂军具有悠久的光荣历史。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南宋时期,岳家军中有一支由桂人组成的军队,跟随一代战神岳飞英勇抗金,保家卫国。

接上期 【史海】抗日英雄遭杀害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上) (https://www.epochtimes.com/gb/12/11/15/n3730920.htm)

1946年 数次击败陈粟共军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共率先发动内战,抢夺合法的蒋中正中华国民政府的江山。

宁死不屈、惨遭中共杀害的北伐抗日剿共英雄,钢7军最后一任军长李本一中将画像。(网络图片)

1946年,钢7军奉命担当国军戡乱的主力军,连续发动泗县战役、两淮战役,击溃数倍于己的陈毅共军,毛泽东只得决定将华东野战军实际指挥权由陈毅转交粟裕,以图挽回颓势。

李本一为国军抗日烈士纪念墓题词。(网络图片)

在泗县战役中,南、北城门皆为共军所破,然在此后惨烈的巷战、白刃战中,两路共军又皆被第七军逐出城垣,造成此后泗县战役国军方面的全胜之局。

在两淮战役中,李本一任师长的第七军与中央军精锐张灵甫整编74师精诚合作,打出了国军罕见的默契配合、守望相助的经典战例。

这一年,钢7军171师师长李本一率部围剿陈毅粟裕共军,消灭定(远)、凤(阳)、嘉(山)及肥东一带共军以及地方武装3万多人。陈粟华东野战军被逐出其淮南根据地,流窜到山东。

1947年 大别山围剿刘邓共军

1947年7月,被白崇禧称为“共军第一悍将”的刘伯承、邓小平第二野战军入侵大别山,图谋战略进攻,直接威胁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蒋中正任命国防部长白崇禧兼任国防部九江指挥所主任,指挥部分中央军、桂军、粤军和滇军,在大别山围剿刘邓共军。李本一任钢军军长的桂系兵团是大别山剿共主力。

刘伯承在大别山制订的歼敌顺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队,次打较强之中央军,最后打最强之桂军。” 粟裕等相当多的解放军将领在国共内战期间这样说:“要分清国民党军中那些是精锐部队,一要看装备,美式装备的肯定是精锐部队;二要看口音,广西口音的部队一定也是精锐部队。如果是既有美式装备又有广西口音,那绝对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

大别山戡乱剿匪,白崇禧针对共军特点,采用坚壁清野、堡垒战术,使刘邓共军处境艰难,由12万人锐减为7万人,且蕺重尽失,被迫于48年1月撤离大别山,向北与陈粟共军靠拢。

钢军血战青树坪 大败林彪共军

1949年,全国战局急转直下。为了报1946年东北四平惨败于白崇禧国军的一箭之仇,林彪亲率百万第四野战军强渡长江,直扑华中南,气势汹汹。

8月4日,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一级上将)、国军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中将)和湖南军阀唐生智(一级上将)率部近8万人叛变投共,摧毁了白崇禧精心策划构筑的华中反共联合防线,长沙沦陷。

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立即于8月5日、6日两天,连续派飞机飞临长沙、株洲、湘潭、邵阳上空,轰炸扫射,散发传单,对陈明仁叛军进行策反。在白将军的感召下,陈明仁兵团4位副司令官率部共4万余人弃暗投明,回归投奔白崇禧。林彪企图在长沙地区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计划告吹。

愤怒之下,林彪严命第四野战军展开追击,叛贼陈明仁部属给共军带路。林彪第49军军长钟伟,中共称之为“中国的巴顿”,遵照林彪“要敢于奔袭作战”的指示,率部急速追击,孤军深入。

白崇禧得知共军行踪动向后,命第3兵团司令官张淦中将(钢军前任军长)率桂军在青树坪设下埋伏,重创林彪49军并几乎全歼“四野虎贲师”146师,令毛泽东十分震怒,据说周恩来接获电报当场流泪无语。9月9日,毛在致林彪、邓子恢的电报中称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

在1949年国民党风雨飘摇,一溃千里的情况下,冷静并敢于抓住机会进行果断反击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只中华战神白崇禧一人而已。

代总统李宗仁评价青树坪战役是1948年“徐蚌会战以来,国军所打的唯一胜仗”。

青树坪之战空前惨烈。在4架飞机和20余门大口径火炮支援下,李本一钢7军和第48军浴血奋战,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轮番冲锋。共军方面的记录说,在塔子山高地,桂军冲锋37次,在共军436团方向,桂军的两个营在空军4架次战机的支援下,向共军第3营阵地轮番攻击20余次。青树坪一带硝烟弥漫,遮天蔽日,杀声动地,枪炮轰鸣。共军称此役有的地方甚至连共军的炊事员都在团长亲率下,拿枪上阵,与桂军展开“白刃战”。

参加青树坪战役的白忠耀,后来曾任解放军广州军区第55军军长。他回忆此战时说:“我们从东北打到湖南,打败过蒋介石嫡系中央军五大主力中的主力、王牌军中的王牌新1军和新6军,但从没见过如此顽固勇猛的桂军。”

对于青树坪惨败,中共一直隐瞒了真实伤亡数字。半年以后的1950年4月,钟伟第49军番号被撤销。其实看中共军史,大家要知道潜规则。通常公布的伤亡数字至少乘以十倍,才是真实的。林彪四野后来在追歼钢7军的时候提出了“不忘前仇不留后患”的口号。就冲这个口号,就知道林彪共军的损失远不止其公开承认的数字。

换言之,青树坪之战,林彪四野49军损失应在13,000人以上,相当于一个整师的兵力。长期被掩盖的青树坪之役才是共军历史上的最大惨败,共军损失应高于49年底粟裕指挥共军偷袭金门惨败。

桂军弹尽粮绝 与共军拼刺刀

林彪共军攻打湖南和广西期间,白崇禧除了指挥国军抵抗,还不辞辛劳,多次往返飞行于湘、粤、桂、川之间,调解下野国民党总裁蒋中正和代总统李宗仁之间的矛盾,助蒋中正复出。

为了“等待美援以图待机反攻”,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决定让长官部留在衡阳,并作保卫衡阳的军事布置,以抗击共军。到了10月,林彪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发动了衡宝战役,以近十倍于对手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孤立无援的桂军。白崇禧被迫立即下令全线撤退,李本一钢7军奉命断后。

不料天有不测之风云,共军四野第135师的电台突然发生故障,未收到林彪停止前进的命令,竟然误打误撞,闯入桂军撤退的必经之地。钢7军和第48军的4个师在被林彪13个主力师四面包围,建制全被打乱的情况下,依然与共军浴血奋战。

在四野战史和许多解放军官兵的回忆中都有这样的描述:“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在135师的各个阵地上,每一条水渠、每一道田埂、每一座房屋都必须经过反复争夺,甚至白刃相搏……”;“桂军重机枪的支架都是特制的,有一米长,非常适合山区的地形,给我部以很大的杀伤。桂军到了粮弹尽空时,竟敢与我军白刃作战,在国民党军中是很罕见的。”

衡宝战役,铁血桂军主力遭到共军重创。此后,百万林彪共军和陈赓兵团以每天100-150里之疯狂速度扑向广西,合围了桂系集团军。

白崇禧立即向蒋中正请求海军赴援,蒋中正随即派遣中华民国全部海军舰艇前往钦州湾。自12月2日起,白崇禧率领陆续到达钦州湾的国军海军舰只数十艘,苦苦等待了四天四夜,最终没有等到桂军的一兵一卒。回天无力,白崇禧黯然飞赴海南岛。

拒绝认罪降共 北伐抗日英雄被杀害

钢军最后一任军长李本一退回广西后,率部抵抗。至11月底在博白与共军激战数天后,战败被俘。

陈毅粟裕共军曾经屡次被桂军击败,中共元帅陈毅早就对李本一恨之入骨,得知李被俘讯息后,大喜过望,连忙从林彪四野要走李本一。在陈毅授意下,共军对李本一软硬兼施,逼他认罪投降,背叛国民党和三民主义。

但是李本一宁死不屈,陈毅恼羞成怒,上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亲自批准,伪“皖北人民法院”于1951年3月5日召开万人大会,给北伐抗战英雄李本一强加以莫须有罪名,污蔑李本一“罪大恶极,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昭著,又不肯向人民低头认罪”,宣判后立即执行枪决,李本一被杀害于苗圃广场西北角乱坟岗城墙边(今工业大学北区)。

“不成功,便成仁”(蒋中正语)——这是钢军军长李本一生前经常和人说的名言,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不成功,便成仁”。

1949年中共占领广西后,英勇不屈的铁血桂军和广西人民并未投降。被打散的桂军将士奉白崇禧之命,组织了几十万人的“反共救国军”。每30个广西人中,就有一人参加反共救国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上山打游击,继续英勇抗击林彪共军三年。毛泽东派遣投共叛贼陈明仁协助林彪四野共军,前来围剿八桂勇士。中共宣称在广西“剿匪”三年,共消灭“国民党土匪”51 万多人。

无数抗击中共、保家卫国的八桂将士在战败被俘后,在50年代毛泽东发动的“镇反运动”中被杀害,血染中华河山……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宋朝福利制度,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各种的福利制度也是越来越完善,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各种保险金,还有九年义务教育和各种的助学金和奖学金等等这些就是我国的福利制度的一部分。

而说到福利制度,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是现代才有的,其实不然,在我国古代便已经出现了福利制度,虽然那时候的福利制度比不上现如今,没有现在的完善,但福利制度在古代是真真实实存在的。

而提起古代的福利制度,就不得不提到宋朝,因为宋朝建立于960年,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数十个朝代之中福利制度最早也是最完善的。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宋朝可以说是宛若星空中最为璀璨的一个,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亦或是科技都达到了其他朝代无法企及的地步。

所以在宋代时期的福利制度可以说是非常的全面和人性化,不仅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出生到死亡,从妇幼到耋耄之年,都有着十分细致的福利制度,因此生活在宋朝的百姓可以说是比其他朝代百姓幸福不少,那下面我们就来细致的讲解一下宋朝的福利制度。

一、保障幼儿的出生和成长

在宋朝时期(960年1-279年),因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导致了百姓的贫富差距十分的巨大,富裕的家庭可以说是家财万贯,富甲一方。而贫苦的家庭又是衣不遮体,而对这些贫苦家庭而言,孕育新的生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因为一旦怀孕,家庭就会失去一份劳动力,而且孕妇也需要大量的营养来孕育新的生命,不仅如此,在新生命诞生后也是同样需要大量的营养来保证新生儿,而贫苦人家 根本没有能力和财力来报纸孕妇和新生儿的营养。

这就有很大的可能会导致新出生的幼儿夭折,就算不夭折也可能会营养不良,而宋朝时期就针对新生儿制定了福利制度,首先是胎儿还没有出生时,如果家庭十分贫苦,没有能力养育新生儿,而孕妇也没有良好的营养来维持身体所需。

而朝廷会针对这类的家庭发放一些补助金,让这些家庭有财力去购买一些补品来保证孕妇能够得到最基本的营养来维持身体的健康,而其次就是针对这类家庭出生的新生儿。如果没有能力抚养,朝廷也会发放一定的补助金来保证新生儿最基本的需要。

虽然这些补助金因为需要补贴的家庭,太多导致每个家庭或者新生儿不会分到太多的补助金,但是对于这类没有能力抚养的家庭来说也相当于是救命稻草一般的重要,而除了这类一些补助,宋朝还设立“慈幼局”来收养在外无家可归的孤儿,就跟今天的福利院差不多的一个性质。

二、老有所养

在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无异于就是幼儿和老人,而幼儿方面得到保障,在老人方面自然也不会落后,而且宋朝在对于步入耋耄之年的老人的各项福利制度更加完善和让人舒心。

正所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宋朝则是把这一传统实施的极为完美,宋朝有规定,凡是宋朝的居民在步入花甲,也就是六十岁之后,无论是否为孤寡,都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进入朝廷建造的养老房屋内养老。

不过虽然是只要年纪到了就可以进去,但是古时候的老人受古时候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有家庭或者子女的一般不会进入,只有孤寡老人会选择进入到这类房屋里面养老,而且进入这类房屋不仅是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价,相反朝廷还会给老人发放粮食和补助。

所以在这一系列的福利政策之下,宋代的老人可以说是得到的最为完备的照顾,从宋朝时期传下来的一些图画之中可以看出来那时候养老的地方幽静闲逸,环境优美,一些在此养老的老人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脸上笑逐颜开 ,十分舒心。

三、有病可治

宋朝的福利制度不止如此,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病”,这无论在什么朝代或者是什么国家都是大事情,因为生病是避免不了的事情,而在宋朝也是针对这个设立了一个名叫“安济坊”的机构来治疗孤苦贫苦的病人。

“苏文忠公知杭州,以私帑金五十两助官缗,于城中置病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

这安济坊最少是苏轼所建立的,之后才更名为安济坊。在崇宁元年(1102年)朝廷颁布政策在全国设立安济坊,后来到了大观四年(1110年)颁布了完善的“安济法”。

“凡户数达到千户以上的城寨,均要设立安济坊,凡境内有病卧无依之人,均可送入安济坊收治。”——安济法

小结

而在之后,这项政策也是越来越完善,这有很大的功劳就要得益于宋朝时期的福利政策。这宋朝的福利政策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上都是最为完善的存在,甚至超越了前面的汉朝和唐朝。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3yg6og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