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清朝军事和八旗制度


国旗与国歌

参见:中国国旗中国国歌清朝国歌
1888年后的大清国旗
清朝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本来并无法定的国旗国歌。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清朝国门,清朝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晚清重臣李鸿章在同西方国家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中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黄龙旗”)为大清国旗。这是中国历史上正式确立的第一面国旗[参 100]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其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参 101]1911年,清政府将《巩金瓯》定为正式国歌。不过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巩金瓯》后来没有流行开来。

[编辑]军事

乾隆时期正蓝旗八旗军
八旗制度
清朝军队主要有八旗军绿营、地方义勇与团练、湘军淮军清末新军八旗制度是清朝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和军事制度,是清朝军队之核心[参 102]。原先采取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方式。入关后专门以兵为业,世代为兵。包括旗下士兵和户籍被编制在八旗军队中的家庭成员,由各地八旗驻防将军或都统管辖[参 102]1601年努尔哈赤建州女真分为四旗。1615年时扩建为八旗,八旗制度至此成形。皇太极在征服漠南蒙古察哈尔部,以及收降明朝降将后,又建立起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尽管八旗有满洲、蒙古、汉军之分,但他们都是基于同一套制度之下,因此差异不大。旗人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绝大多数情况下终身不变,所属旗籍亦基本世代固定[注 29]
旗人因战功而获得的职位可以世代承袭,例如,每旗下属的众佐领通常都是世袭职位。旗人居住地大多是固定的[注 30]。在汉地的驻防军(分布在如杭州成都等大城市)更设立“满城”供旗人居住,与非旗人所居住之地相隔离。旗人不得务农或经营工商业,每月钱粮由朝廷供给,号称“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旗人不受当地总督巡抚管辖,犯罪时由特定机关审理[注 31]
《乌什酋长献城降图》描绘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时,乌什酋长霍集斯开城归降之情形。
绿营
绿营顺治帝入关后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织的军队,以协助少量的八旗兵镇守广大的疆土。当时由八旗军守备京师、华北地区与各地要冲,绿营守备华中与华南地区。华南更交由三藩镇守,以压制当地反清势力。绿营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兵制继承明朝,编有。绿营由汉人统帅,最上位的提督统领一省绿营,受文官总督巡抚所节制,各省兵力大小不一,由万余到六七万不等;提督之下为总兵,管辖一标兵力,从千人至两三千人不等。再下面的为副将,管理一协兵力,约数千人左右。副将以下就是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统辖一营兵力,兵员数量各有不同。最下面的为千总把总,负责统领一汛,也就是一个驻地。士兵为世兵制,父死则子继。将兵由兵部直接统辖,将领无法直接统兵,有效地防止军人拥兵自重。
随着八旗军的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强,例如三藩之乱时即以绿营为主力。乾隆嘉庆两朝,绿营总兵六十余万,成为军事主力。然而由于太平已久,绿营本身随着种种弊端而逐渐腐化。乾隆帝阅兵时,所见已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参 103]。1796年川楚教乱时,绿营已无力对付擅长游击战的白莲教徒,部分将领甚至屠杀平民以换战功[参 104]。到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之乱时,绿营上阵一触即溃,作战主力也改交由湘军淮军等地方团练负责。同治年间多次裁减绿营,绿营的重要性逐渐减弱,清末新军成立后绿营同名存实亡。至民国初年,绿营被改编为警察性质的地方治安卫戍部队,成为民国时期警察的滥觞[参 105]
义勇与团练
湘军创始者曾国藩
义勇团练川楚教乱后逐渐成为清朝军事武力之一,由于清军不善游击战,所以鼓励地方建立义勇与团练协助清军镇压,1799年正式同意组建团练[参 106]太平天国之乱捻乱时,由于清廷的正规军腐败无能,且不善游击战,地方官员曾国藩整合江忠源胡林翼罗泽南义勇,成立湘军。湘军作战能力强,屡次击败太平军。监视太平天国首都的江南大营被攻破后,湘军成为清廷唯一抵御太平军的力量。
1860年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安徽一带建立淮军。平定捻乱时,僧格林沁率领的八旗军中捻军埋伏全灭,后来有赖淮军才平定之。当时如豫军、东军、滇军、川军等义勇也陆续建立起来[参 107]。这些地方军成为清朝晚期平定内乱、抵御外侮的主要力量。然而不管是湘军或淮军皆以“兵随将转,兵为将有”为方针,与后来的北洋军形成听命于个人的军阀势力,这个作风深刻影响着民国军事。
当时湘军与淮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火力强大。而由外国人协助建立的常胜军常捷军更是让曾李等将领印象深刻,使他们意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重要性。例如李鸿章目睹常胜军用4个小时即攻破太仓城,事后写信给曾国藩,宣称“若火器能与西洋相埒,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参 108],这成为自强运动的起因之一。为建立现代化清军,洋务派聘请外国教官来训练八旗军、绿营和守卫首都的神机营,一些兵工厂也建立起来。然而淮军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例如发生天津教案时,尽管守卫首都的神机营已有三万之众,清廷仍然调集淮军来加强京师的防务[参 109]
清末新军
操练中的新建陆军
自强运动随者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而失败,而清廷守旧派利用义和团抵御西方列强的策略也随八国联军而落幕。八国联军之后,清政府决定实施改革,即“清末新政”。为建立现代化清军,早在维新运动时即建议成立一支现代化的陆海军,组织团练并建立保甲制度。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
1904年清廷正式建立由36个镇组成的常备军的计划,而绿营在1901年即开始裁减。同时取消武举,在各省建立武备学堂,以培养新式军官。负责军事改革的中央机构是1903年成立的练兵处,它在1906年被并入新立的陆军部,其尚书和左右侍郎都是满人。清廷试图削弱地方军阀力量,1907年袁世凯张之洞就在明升暗调中被剥夺军权。
1908年宣统帝的摄政王载沣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在1909年的一道上谕中,他宣布自己(代表年幼的皇帝)对军队行使最高统帅权,他还把自己的兄弟任命为海军处和军咨府的管理大臣[参 110]。到清帝国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分是暗中支持革命军[参 111]。参谋机制上,在1907年即仿照西制成立参谋部门军咨处,隶属陆军部之下。为把军事管理和军事指挥分开,1911年年决定把它升格为独立于陆军部外的军咨府[参 38]

[编辑]海军

参见:中国水军史北洋舰队
清朝视水师为陆军之辅。加之满洲以骑射为本,故不善水战。入关初期,在对抗郑成功等海上抗清势力时,往往力不从心。1636年皇太极征满洲瓦尔喀部,即开始造战船。1651年顺治帝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设水师[参 112],此为清朝水师之始。内河防务以长江为主体,沿岸各设水师。海防上,清朝为封锁明郑的经济力量,实施海禁。即使在平定明郑后,仍受海禁影响,水师多以防御为主,缺乏攻击性战舰[参 113]嘉庆时由于东南沿海海盗泛滥,就有学者开始注意海防,如湖南的严如煜写有《海防辑要》。鸦片战争后在面对西方炮舰时,清朝水师一战即溃的事实让魏源郑复光等人意识到东西方的差距,纷纷提倡建立现代化海军。太平天国兴起时,英国协助清朝建立中英联合指挥的阿思本舰队,然而指挥权的问题使得舰队解散[参 114]
镇远铁甲舰是当时北洋主力舰,也是亚洲少见的铁甲巨舰之一。
直到自强运动时,清朝才有新建海军的动作。为建立船舰自制能力,1866年清廷在福州马尾成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以沈葆祯为船政大臣。同年,李鸿章要求其江南制造局建造炮舰。1868年8月,第一艘中国制造的蒸汽军舰,“恬吉”号下水[参 115]。然而自制船舰与外国舰队相比较差也较贵,李鸿章等官员仍然从国外购舰为主。其中最有名的即是由德国建造定远镇远,这两艘是北洋舰队的主力舰。人事上,早在1867年即建立福州船政学堂以培养海军军官,1872年和1876年分别派使团前往海外学习。沈葆桢丁日昌离开后,福州船政局开始衰落。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成立天津水师学堂张之洞在广州成立水陆师学堂(1887年),曾国荃在南京开办南洋水师学堂(1890年)。1885年10月清政府宣布成立海军衙门,以醇亲王为总理大臣。
定远铁甲舰是当时北洋主力舰,也是大清国北洋水师的旗舰,也是亚洲少见的铁甲巨舰之一。
清朝最后建立四支舰队:受北洋大臣节制的北洋舰队,受南洋大臣节制的南洋舰队,受福州船政局节制的福建水师,受两广总督节制的广东水师,然而四只舰队资源独立,互不统属,也不互相合作。而财政上,1891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预算于兴建颐和园。到1890年后,守卫黄海、东海的北洋舰队即已“停购船械”。李鸿章也称“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参 116]。随后的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分别摧毁南洋舰队与北洋舰队,这也标志自强运动的失败[参 117]。随后瓜分中国使旅顺、大连、威海卫、胶州湾与广州湾等海军基地相继丧失,八国联军后大沽等地沿海炮台又被列强下令摧毁地,清朝已无海防可言。1909年,清廷决定成立海军处,并将残余的战舰重编成巡洋和长江两舰队。1910年改海军处为海军部,力图重振海军[参 1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