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防御城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防御城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3月28日 星期一

揭秘中国战略路基雷达7010--被遗忘的辉煌

 宣化,东临京津,西接晋蒙,离中苏边界仅2000公里,地处北京西北大门位置,自古便为京城锁钥,宣化城内镇朔楼,有清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神京屏翰”一匾,四字苍劲有力,言为宣化是首都北京的屏障,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宣化城东南,有一黄羊山,又名黄阳山,因貌似黄羊俯卧而得名,黄羊山北麓有长近10公里,宽5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的沙漠――黄羊滩。这里沙丘起伏,浩瀚寥廓,由于沙丘阻隔,人们上黄羊山很不容易,这为军事工程保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宣化人就能看到远处的黄羊山在开山,并可隐约听见隆隆的爆破声。不多久,黄羊山主峰西北侧的半边山阴坡上部便被削去,露出白色的石壁,由于山体高大,剥离的岩层有数万立方米,听说部队在岩壁上凿出了巨大的平台,安装了一面奇怪的“墙”,同时,重型卡车满载各种设备、仪器、人员忙碌地往返在山下的道路上,山的周围也开始戒备森严,处处都有重兵把守。

 从此,蓝天下白杨矗立,苍茫的远山庄严而温柔,在黄羊山上,那面神秘的、巨大的“墙”便留在了很多人的记忆里面。
 
可有谁知道,这面“墙”便是我国第一代超远程陆基战略预警雷达:7010大型相控阵雷达,以7010雷达为主体的雷达基地,曾经号称“亚洲最大的相控阵雷达基地”!
 
 远眺黄羊山,山腰的雷达基地非常醒目 


 破击苍穹---- 战功赫赫的110雷达和7010雷达

110雷达和7010雷达有著名的使用记录。

      1976年6月28日,国防科委通知110雷达所在的某试验基地,二炮某团将进行代号为XXX任务的实弹演习,要求基地做好弹着区各项保障工作,并结合演习,试验110预警雷达的捕获、跟踪能力(代号为452-1试验)。1977年2月5日,中央军委批准该次机动作战实弹演习,发射东风2号甲地地导弹。1977年3月26日,二炮某团自甘肃省XX县XX镇向110雷达所在的某试验基地的弹着区连续发射东风2号甲地地导弹4发。在这次试验中,110预警雷达成功地截获和跟踪了目标。对4发导弹的跟踪时间分别为:X分25秒,X分20秒,X分9秒,X分35秒,同时预报了弹头落点坐标。经过这次试验,110雷达试验任务圆满完成。

  1978年10月8-9日,二炮第2次进行实弹演习(代号为XXX),发射东风2号甲地地导弹3发,110雷达再次进行了跟踪测量和数据录取。

       110雷达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美苏之后,第3个能研制这种大型雷达的国家,也是640工程中的核心雷达,是我国反导预警系统的顶梁柱。

  在东风反弹道导弹试验中,弹体离架仅 10秒钟就被110雷达紧紧抓住,并稳定跟踪,迅速预报落点,为火箭、反导试验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6月21日,美国早期太空站“天空实验室”由于大气阻力超过预期提前坠落。110雷达和7010雷达两部雷达对其跟踪了8天,并根据测得的数据,对其坠落做了准确的内部预报,当新华社公布这条消息后,震惊了世界。与美国公布的数据对比,发现时间仅差4分钟,地点仅差经度2.9°和纬度1.3°。
 
      当时的14所高级工程师须国雄后来回忆:美国的天空实验室要掉下来了,美国也很紧张。那个时候我们的7010一直在坚持观察,越来越接近地球就越来越快了,通过大气层它相当于散架了,然后目标就很多很多,最后一圈就掉在澳大利亚附附近,也是我们亲眼看到的。目标相当大,显示器上亮得不得了,目标太大了。

      1980年5月,110雷达在两发东风五型洲际导弹全程试验中,分别获得了数百秒的跟踪测量数据,最远跟踪距离达3000公里。

      1983年1月到2月,苏联“宇宙”-1402号核动力侦察卫星(1982年8月30日发射)在轨道上失踪,不久将坠毁。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因为这颗卫星在5个月的运行中受到原子反应堆中所产生的中子的强烈轰击,已具有了放射性,并且极可能带有剩余核燃料,一旦坠入人口居住区,将造成灾难性核污染在前苏联失控的核动力宇宙1402号卫星坠落前,两部雷达对其坠落的时间和地点作了准确预报。

 

中国路基中段反导试验--民众摄于新疆

2010年1月11日,中国在本土上空成功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震惊世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这次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与中国一贯奉行的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是一致的。这些消息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同时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中国在反导上曾经走过哪些路”上来。于是中国早期的国家导弹防御工程以及战略预警雷达的发展相关资料,逐步在各种出版物上出现。之所以要追本溯源,是因为作为军事科技的高峰,若没有几十年的理论和技术储备,反导试验是不可能成功的。
 
    反导作战的前提是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对方的弹道导弹升空,因此早期预警体系必不可少。现有的导弹预警系统大体分天基预警卫星系统,弹道导弹预警系统、潜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以及海军空间监视系统等四部分,对于缺乏太空预警能力的的国家(中国迄今为止也没用实用的天基预警系统),陆基远程预警雷达系统则显得非常重要,当导弹飞到一定高度后,地面上的超视距预警雷达和远程雷达也能跟踪和测算目标的轨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太空监控能力的缺失。
 

    据中国《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院史》记载,60年代,中国处在美、苏全面封锁和“双重核讹诈”之中。中央军委开始准备兴建本土导弹防御系统,以便反制美苏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为自己的核力量赢得反击时间。1963年,当中国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即将获得最终突破的时候,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的钱学森提出了创建反制敌对势力核打击和防御战略核导弹的构想,这一构想很快就得到了党的最高决策层的支持。毛泽东主席在谈到这一构想的时候表示,防止核导弹的打击系统并不是只有超级大国才能够掌握的,不管花费多少时间,中国人必须建成自己的防御盾牌,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

根据毛泽东这一指示,中国确立了反导研究项目:“640工程”。该工程初步确立了包括反弹道导弹拦截弹、反导弹超级大炮等方面的内容。1969年1月,国家召集“640工程”的各个有关单位在北京确定了工程的具体部署,正式决定了整个工程的分系统(各分系统的代号为:反导弹导弹系统640-1工程,超级炮为640-2工程,激光炮为640-3工程,预警雷达系统为640-4工程,弹头再入物理现象的研究为640-5工程)。
 







640工程中的“反击一号”拦截弹以及先锋超级反导大炮


 

到七十年代末,中国已经完成了“实践二号乙”卫星计划与“反击一号”反导系统的总体设计与部分设备研制试验,并全部获得成功。军方根据反导弹工程的进展情况向中央提出了“北京防区方案设想”。1978年8月到9月,中国两次进行了“反击一号”低层高超音速拦截弹的模型弹试射。1980年3月,“反卫一号”停止研制,不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下令中止了整个640计划。

同反击系列的反导弹拦截弹相比,640工程的战略预警雷达系统发展比较顺利。该雷达系统包括7010相控雷达和110单脉冲跟踪雷达。其中,7010雷达于70年5月开始研制,72年部分实验安装,74年投入使用,76年开始全面安装,77年全部完成。该雷达可以连续跟踪十批以上目标。110雷达于66年开始研制,77交付使用。

作为反导作战的重要的一部分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系统,前苏联科学院无线电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早在50年代末就开始了首部用于监视导弹袭击和航天器飞行的早期预警雷达——“德涅斯特河”(北约称之为:鸡笼)的研制工作。60年代中期,在“德涅斯特河””雷达的基础上,发展了“第聂伯河”雷达,并研制了更为先进的“达利亚尔”雷达。60年代末,其在原苏联边境线开始形成了第一个以“鸡笼”和“第聂伯河”雷达为主体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和太空监视系统。在冷战的另外一端,美国于1955年启动了第一部丹麦眼镜蛇雷达系统技术研发,1960年第一个基地建成于格陵兰的苏尔,后来又相继建成3个基地。这4个基地形成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的主体,可以完成对洲际弹道导弹的预警和初始轨道测算。1971年,美国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部署了第一个“铺路爪”潜地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它的探测距离为5500公里,可提供6分钟的预警,主要用于预警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潜艇上发射的弹道导弹。

 

苏联“第聂伯河”雷达(上)以及美国“铺路爪”雷达(下)

在我们中国的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装备是采用相控阵体制的7010大型早期导弹监控雷达和110单脉冲导弹跟踪雷达。这两种雷达的成功部署使中国第一次拥有了可靠的导弹预警能力,并可以在随后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和航空航天测控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1964年,中苏关系转入紧张期,前苏联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为了应对日益紧张的军事形势,相关部门接到了研究、设计巨型预警相控阵雷达的任务。70年代初,空军组建了导弹预警雷达团——雷达XX团(80年代划归国防科工委,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XX实验训练基地宣化雷达站,对外称为解放军西安测控中心宣化雷达站),全团只有一部雷达——7010雷达,官方资料提到该团时称:“雷达XX团80年代初期移交给了国防科工委,该团的阵地非常壮观”。7010型相控阵超远程导弹预警雷达平面阵列天线宽达40米,高20米,蜂窝玻璃钢拼接而成的巨型阵面镶嵌在劈开的山崖上,远远望去,可不就是一面“非常壮观”的“墙”么?

 

    7010雷达今昔对比

    7010雷达是我国第一代超远程预警雷达,采用固定平面阵列天线,由著名的南京第14电子研究所于1970年开始研制,据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雷达技术的主要先驱张直中张老回忆,其实早在1964年14所就已开展7010雷达的研究,最初的工程代号叫111,1969年改为7010。“知道什么叫巨型吗?”曾任信息产业部电子14所副所长的贲德院士清楚地记得,当他们完成研制任务后,足足调用了500个火车皮,才把巨型预警相控阵雷达运到安装地。在雷达现场,看到自己多年的心血布满了近半座小山,警惕地保卫着我国的领空时,设计者们自己也为之震撼。相控阵雷达没有可以转动俯仰的“锅盖”天线,它的天线正面为平面,有上千平方米的庞大面积,相当于两个半篮球场。天线背后的控制系统设备有8层楼房那样高,该雷达是大型陆基相控阵导弹预警跟踪雷达,主要用于对洲际弹道导弹和其他外层空间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搜索距离3000公里。

7010雷达的发射机采用4只大功率多腔速调管,总峰值功率为10 兆瓦,平均功率为200千瓦,雷达的电扫描天线阵面规格为20×40米,馈电单元8976个(另外有资料称馈电单元有9182个,当年的老战士还称雷达阵面为“9182雷达方阵”),可连续跟踪10批以上目标,在方位 120度和仰角2-80度空域内进行边搜索边跟踪,可连续跟踪多批目标,配备了大中小型计算机对全站实时控制,处理和计算。采用了脉冲压缩,反副瓣,变极化等反干扰措施,对一些关键器件,分机采用双工冗余技术,配有全机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和故障显示系统,是进行导弹、卫星发射飞行试验和监视太空目标的重要设备,官方资料称:(雷达)顺山势建设在海拔1600米的山体上,具有良好的观测视野。7010雷达研制的成功,突破了相控阵雷达体制这一尖端技术,使中国继美苏之后成为第三个拥有相控阵预警雷达的国家。至今该项技术已成功的应用于多项产品中。7010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电子部科技成果特等奖。
 


极其罕见的官方资料中的7010雷达照片


大球部队

1983年1月12日,“大球部队”接获上级指示,要求观测并拦截正危险地向地球坠落的苏联1402号核动力卫星。本来110雷达是当时我国发射功率最大,作用距离最远的大型雷达之一。1980年5月,它在两发东风五型洲际导弹全程试验中,分别获得了X16秒和 X96秒的跟踪测量数据,最远跟踪距离达3000公里。在反击一号反弹道导弹试验中,弹体离架仅10秒钟就被它紧紧抓住,并稳定跟踪,迅速预报落点,为火箭、反导试验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苏方不公布卫星的轨道参数,雷达转动的巨大天线,连续工作4个半小时,仍如大海捞针,一无所获。直到第3天,昆明站才跟踪上了目标,并向沾益站进行了及时通报。根据通报中的轨道参数,18日和19日沾益两次开机连续捕捉到了目标,并判明是三个目标,列为1402A,1402B,1402C。

1月22日,张敏参谋长致电该站询问该枚苏联侦察卫星的陨落时间和地点。中央当时已电令全国X个拦截阵地,万一这枚卫星落入我人口稠密地区,务必在其陨落前将其拦截、击毁,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天正午,沾益站通过BX-10微机的解算,得出了1402A的陨落时间为1月24日4时至8时之间,并将这一预测上报了科工委。 1月24日5时,沾益站又报出该星体再入大气层的准确时间为24日6时30分,地点为东经67.9度,北纬1.1度,不会落入中国境内!这下军委领导才放了心。1402号卫星实际陨落的时间比沾益站的预报提前了仅9分钟,位移误差为3400公里。

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预报时间较准,比实际时间仅差1分,但位移误差上万公里,比中国的预报范围大了3倍!这说明中国雷达预警能力在当时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该监测网负责的我国返回式卫星,也取得了15次发射14次成功回收的佳绩。


10雷达,据称已经转为民用 

    7010雷达于1972年开始小面阵天线的安装和调试,1974年9月,7010雷达进行了的初步试验,第一次观察到了外空目标。1976年雷达进行全面阵天线的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转,1977年正式投入使用。1977年以后7010雷达多次完成中国导弹,卫星观测任务。1979年7月,7010雷达观测到了美国“天空实验室”再入大气层的轨迹,并准确计算出了弹道和坠落时间。当时,中国用在云南的110雷达和在北方的7010雷达在“天空实验室”坠落前跟踪了8天,通过它愈转愈低的轨迹预测了坠毁的时间和地点并作了内部预报。我们预报的坠落时间为7月12日零时34分,地点为东经108.92°南纬41.50°。

在天空实验室坠落后,美国发布了该卫星的坠落时间和地点,与中国的内部预报时间上仅差经度2.9°纬度1.3°。这说明了中国已能精确测定卫星轨迹的超远程雷达,从预报手段上看,中国的雷达技术是相当先进的,1980年4月,国际第二次雷达会议在美国召开,前文提到的张直中院士在会议上关于预测“天空实验室”坠落的报告引起了美国人的震惊,他们原以为中国的雷达技术是很落后的,现在看来并不落后。当年9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佩里任团长率雷达和微波代表团一行10人便来到了中国参观访问。

  
 

在巨大的雷达阵面前,人和车显得非常渺小 

    1981年7月18日至28日,7010雷达连续开机11天,分别于7月19日和7月28日两次探测跟踪了苏联向太平洋方向以低弹道方式试射的多弹头导弹,准确预报了导弹发射点及落点。这一阶段关于苏联的另一大事发生在1983年1月,当时塔斯社(前苏联的国家通讯社)向全球发出公告:苏联“宇宙”-1402号核动力侦察卫星(1982年8月30日发射)在轨道上失踪,不久将坠毁。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因为这颗卫星在5个月的运行中受到原子反应堆中所产生的中子的强烈轰击,已具有了放射性,并且极可能带有剩余核燃料,一旦坠入人口居住区,将造成灾难性核污染。各国纷纷呼吁有跟踪拦截能力的国家及时预报这颗卫星的陨落时间和地点。

要预报卫星的落点首先要掌握卫星的运行轨道,然而卫星已经失控,更加上是侦察卫星,苏联不公布轨道参数等有关资料,“捕获”卫星犹如大海捞针。当时我国的多个测控站光学跟踪经纬仪,110雷达和7010雷达先后跟踪目标,利用它们的跟踪数据,分别计算卫星轨道,再从轨道高度和倾角大小进行识别,准确观测到苏联宇宙1402号核动力卫星的坠落时间和地点等数据,为中国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事实证明,我国航天测控系统预报的陨落时间和落点精度非常高,令世界航天大国刮目相看。
 



7010雷达的探测范围示意图 

    1972年,美国和苏联签订了限制反弹道导弹导弹条约,1976年,美国宣布关闭“卫兵”导弹防御系统。这一变故似乎使得当时在国际舞台上较为孤立的中国没有必要再为导弹防御计划耗费大量的资源。1977年11月,当时的七机部(航天工业部的前身)在《关于二院方向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武器研制改为系统试验”,彻底扭转了640系列工程的方向,也预定了它们的结局。1982年,航天部计划会议正式决定640工程下马,除保留激光破坏原理和核电磁脉冲技术两项课题外,其余有关640工程的研究全部停止进行。至此,“640工程”被终止,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

 

    随着“640工程”的最终取消,许多大型系统纷纷下马,但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网却最终得以保留。只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该网络不再被用来进行导弹预警值班,而是更多的被用来实施外层空间探测、航天测控和遥感等工作。可以说,当年的巨型工程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其巨大意义是不可代替的,其中有的技术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70年代的中国而言,“640工程”以现在的标准而言是难以置信的,虽然火炮与拦截导弹没有成功,但是奠定了很多重点技术的基础。7010雷达算是最成功的项目,作为“640工程”战略预警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预警雷达长期以来一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羊山上这个当时非常神秘的工程开始揭去它神秘的面纱,驻守黄羊山的部队最终于1993年5月撤离。如今,这部颇具传奇色彩的雷达,现在已经废弃在茫茫山峦之中,雷达阵面已经被拆除,只剩下巨大的混凝土基座和一些建筑物。

最近几年,有几批军事爱好者,跋山涉水,寻找到了这座雷达阵地,随着大量照片的公布,7010雷达慢慢揭去了神秘的面纱。当废弃的基地照片出现在互联网上时,从那些废弃的军营、复杂的配套建筑、巨型的钢架构建中,我们应该能想象出这个庞大的工程在当时是怎样一个忙碌的情景,人们总是忍不住感叹:怎样的日日夜夜,怎样的艰苦奋斗,怎样的不屈精神,怎样的自强不息,建造出如此伟大的工程建筑?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夜色笼罩下的黄羊山,7010雷达基地灯火通明,指示灯在闪烁,技术参数在跳跃,脚步在奔走,指挥所里一派忙碌,有人正在分析各种空情,有人正在不断接转电话,有人正在记录着各种数据,山下,来回巡逻的士兵警惕的注视着每一处角落……


 

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可曾想到,多少人当年在这与世隔绝的环境里,默默无闻的奉献青春和热血,只为更多数人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53团的战友进来看看——亚洲最大的7010工程基地

 

 

???? 7010工程位于张家口市宣化黄羊山主峰西侧,是一座远程警戒雷达的代号。主持这项工程的是大名鼎鼎的林彪元帅的儿子林立果,当年是空军作战部副部长。六十年代末,正是中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代,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我国的安全构成重大危胁。鉴于当时的形势,我国迫切需要及时侦知苏联境内的军事动态,以便做出反应。于是1970年5月,中央批准研制超远程预警雷达,并命名为7010雷达。7010雷达的发射机采用4只大功率多腔速调管,总峰值功率为10兆瓦,平均功率为200千瓦,电扫描天线阵面为20米X40米,馈电单元8976个,在方位120度和仰角2-80度空域内进行边搜索边跟踪,可连续跟踪多批目标,配备了大中小型计算机对全站实时控制,处理和计算。采用了脉冲压缩,反副瓣,变极化等反干扰措施,对一些关键器件,分机采用双工冗余技术,配有全机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和故障显示系统。

???? 1972年开始小面阵天线设备的安装架设和联调。雷达设置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坡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国庆25周年前夕,观察到外空目标。
? ?? 1976年进行全面阵天线的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转。1977年以后7010雷达多次完成中国导弹,卫星观测任务。
? ?? 对1979年美国天空实验室陨落和1983年苏联宇宙1402号核动力残骸的陨落,进行了连续跟踪,并准确预报出陨落时间和地点,引起世界各国关注。

? ?通往军营的是一条石子路,蜿蜒向东南进入山区。这条路和现在的高速公路比其貌不扬,但据当地老人讲——当年动用了阳原,宣化,蔚县,涿鹿四个县的民工一年多修筑而成,路基使用鹅卵石,夯实后再铺石子沙子。那是相当的坚固。遥想当年,重型卡车满载精密设备,仪器,人员往返在这条路上,是何等的轰轰烈烈...时至今日,这条路还基本平整,可以行走,沿着这条路可以直接进入“7010”军事基地。

?????????????????????????????部队大门

???????????????????????当年的汽车连(营)警卫室

? 这么多的车库,现在都成了牛圈。看规模应该是汽车营

? 离部队大门最近的一座小楼,不知是当年的什么单位?

半山腰的一座依山而建的“自然楼”——从路边可直接从楼西边进至3楼

?????????????? ?三层“自然楼”东部

93年5月撤编时军人在墙上留下的字。颇有“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味道

????????? 两座窑洞应该是基地初建时的产物

?????????????????????????????? 二座神秘的山洞

????????????????山洞太长了,进入洞中好似进入迷宫

??这样大的房子和地下的基座当年一定是安装大型设备的

山洞的工程太大了,当年还没有现在先进的工程设备,修建时多不容易啊,想起一句话——人定胜天!

? ?离开山洞走了很长一段盘山路,来到了雷达阵地前

??????????????????????????????? 从右边照阵面

??????????????????从左边照阵面

当年守军战士的留影,以下是他在吧中的留言——看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今天的残破心碎啊,主体,门岗,通信站,维护队大楼,旧时的风貌在我脑海里记忆留存,17年了宣化站再次看见你真的很亲切。我想作为宣化站最后一任守军,当我随队调基地时就知道再看你是多么的难。17年了每一年里总想再去看看你,可种种缘故没能成行。亲爱的宣化站的战友们能再聚首黄洋山是我最大的心愿。真的好想你曾经的宣化站,曾经的战友。---写于2009年2月

?????? “阵面墙壁”上布满了10厘米左右的小洞

地面上留下好多图中的小东西,拿起正好放入“阵面墙壁”上的小洞中。也许,原本它们就是一体的

当年守军留下的字——天生一个先(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俯看阵面,站在上面好害怕,因为从上到下有四层楼高,两条弯曲平行的小路从下载的图片可以看到,原来是安装铁轨的水泥基础

原来整个“阵面墙壁”全是用后面的这些金属钢结构给支撑起来的

?这不是普通的浴池,因为在浴池东面的小屋里,有供人员进入地下指挥室的洞口,可惜现在被封住进不去了。据当地人讲,这个地下指挥室比上面说到的山洞要大的多,因为这座山下面快全被挖空了,光山顶上的通风口就有好几个

?

?阵面西侧两层楼的大门也被堵住了,现在只留下“驴友”们留下的笔迹

??????????????? ?路边盛开的野花

???????????????? 远看7010基地

???????????? 网上下载的7010基地卫星图片

???????????????? ?美丽的黄羊山

?七十年代,归属北空雷达53团(87183)时的合影。以下是图中一位老兵的回忆——这支部队最早叫87183部队,即北京空军53团,75至77年我曾在此奉献青春和健康,天天上山进洞调机,洞内的各种电子设备和雷达一工作起来电磁波辐射很大,几乎每天早晨起来都发现枕头上又掉了许多头发,于是大家索兴都剃了光头,也许能减少脱发。已离开那里31年了,感谢各位网友又让我看到那个曾经天天照面的巨型相控阵面了,洞里阵面部位有8层楼样的建筑结构,那座山都快被挖空了

?八十年代末期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26实验训练基地宣化雷达站(89851部队)时的合影。以下是图中一位老兵的回忆———这个部队的番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实验训练基地宣化雷达站(89851)部队.你们看见的那做山叫做黄羊山我在那里服役两年.你们看到的雷达叫做相控阵雷达,上面的小圆点叫做梨形阵子很值钱.原来里面都是纯银的.太感谢各位驴友了我离开那里快20年了.我在图片上看到了自己住过的房子. 这是70年代跟苏联关系紧张的时候修建的.工程太大了

????水泥建筑物只是一个安装单元阵列支架的基础

一位军队老网友的留言——“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那个财力物力极度匮乏的年代,国家和人民勒紧腰带,搞了众多类似的浩大的战备工程。如今随着武器装备和国防技术的发展,国际形势和战略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多工程已经失去了意义,又不能作为它用,只好废弃或掩埋。这种事情多了去了,这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呀!恐怕永远也不会再被利用了!

文中有关资料和图片从网上查询下载,敬请原雷达53团的战友提供7010基地的相关内容或图片!

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探寻古通州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通州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历史的痕迹渐渐淡去。那么在古代,通州城究竟是什么样子?

  在故纸堆里,我们翻出一份绘制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的通州城池图。图中的通州依水而建,以北运河、减水河为主的河流围绕在古城四周,成为天然的护城河。古城四周建有城墙,建墙所用的砖均是从南方运来。前几年在施工中曾挖掘出北城墙遗址,最下面的砖有半米多长、20多厘米高。古城共有五个城门,每个城门外均建有半圆形的瓮城,其作用是加强防御,防止敌军对城门的冲击。城内建筑带有浓重的漕运风格,众多的衙门均与漕运有关。城北有高耸入云的燃灯塔,可以想像古时北运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船工远远看到宝塔,就知道快到通州了。正如清代诗人王维珍所赋之诗:“云光水色运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

明代吳仲撰《通惠河志》中的「通惠河圖」(中國古代地圖的方位習慣與現在相反,為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清朝[編輯]

康熙九年(1670年),知州甯完福復加修葺[1]

清初沿明制置通州,屬順天府、東路廳,但不轄縣;位於順天府東四十里。順治十六年(1659年)將漷縣裁併入通州。康熙九年(1670年)重修城垣。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總督方觀承的奏請下,舊城西牆拆除一百八十二丈,新城與舊城合併。此時,通州有五座城門:通運門(東門)、迎薰門(南門)、凝翠門(北門)和新城的望帆雲表門(南門)、尺五瞻天門(西門)[3]

轄地今為北京市通州區。俗稱北通州。民國二年(1913年)改置為通縣

通州主官為知州,職務衝、繁、疲、難。通永道倉場侍郎管河州判駐於此。有白河、榆河、漒漒河順義縣流入通州境;榆河與通惠河、白河匯合為北運河涼水河匯入北運河。鳳河東安縣入通州。通州城北門外有石壩,管河州判掌管,建有十五京倉;東側土壩,州同掌管,建有通州西倉、中倉。

下轄:

清末有鐵路經過,為1901年建成的通州支線

光緒《通州志》中的「城池圖」

  通州之名来源于“漕运通济”。金朝建立后,公元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弑金熙宗自立为帝。为了适应金朝版图南扩加强统治的需要,完颜亮决定迁都燕京。公元1151年,完颜亮命大臣张浩扩建燕京城,并开始利用潞水向燕京运输物资。由于潞水在燕京城东部的潞县,经由潞水运来的各种物资需要经潞县中转而后再运至燕京城,鉴于潞县的物资转运枢纽地位,遂于同年升潞县为通州,取“漕运通济”之义,即通州在城市功能上主要服务于漕运。

  在历史上,通州地位独特,其城市功能紧紧围绕漕运和仓储而运转。通州是漕运仓储之重地,通仓地位独特,有“天子之外仓”的称谓。明清时期,通州城经过四次大规模的建设和完善,每次建设都与保卫通州粮仓有直接关系。不仅如此,通州城的城市格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与服务和保障粮仓的正常运转有直接的联系,可以说,明清时期的通州城就是一座因漕运仓储而兴盛的城市。

  1 徐达命令修建通州城

  如今,北京市已经在规划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大运河跨越千年,穿越四区,其主体位于通州区。

  大运河文化带在通州境内的范围确定为“一线、四区、多点”,基本涵盖通州全境。“一线”是大运河;“四区”是通州古城核心区、张家湾古城、漷县古城、路县故城四个片区;“多点”涵盖宋庄、永乐店等地区。其中,通州古城重点围绕“三庙一塔”,恢复“三庙一塔”运河历史文化景区五进院落的整体风貌;改扩建西海子公园,扩大绿化空间和活动空间;建设瓮城博物馆,增加运河文化展示和体验相关内容,与“三庙一塔”空间连片,整体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运河文化标识区。

  通州地区有过四座古城,这和通州在古代的县治区划有关。而通州古城的第一次大规模建设,则是明代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下令的。徐达率军北伐,攻占通州后,就命令孙兴祖主持修建通州城。史载:“通州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裨将孙兴祖因旧址修筑。”这里修建的通州城后来称为旧城,城墙采用内填夯土,外层包砖的方法,这是古代城墙较为常见的建筑工艺。这样既美观大方,又坚固结实。城墙周围九里十三步(步为古代的一个长度单位,明朝时的一步等于五尺,十三步为六丈五,也就是说,城墙的周长为九里,再加上六丈五),垛墙高三丈五尺。

  孙兴祖修建的通州城在四个方位各有一门,门各有楼,在门楼上悬挂着名字,东曰通运,西曰朝天,南曰迎薰,北曰凝翠。细细品味,城门之名含义深远。

  明初修建通州城后不久,尤其是燕王朱棣夺权以后,为了给迁都北平做准备工作,保证将来迁都后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供给,朝廷在京城及周边建置了足够的粮仓。在通州设有西仓、中仓、东仓、南仓四大粮仓。据明《万历会典》记载,大运西仓有六仓,分别是通州卫西仓、通州左卫西仓、通州右卫西仓、定边卫西仓、神武中卫西仓、武清卫西仓;大运南仓有四仓,分别是通州卫南仓、通州左卫南仓、通州右卫南仓、定边卫南仓;大运中仓有六仓,分别是通州卫中仓、通州左卫中仓、通州右卫中仓、神武中卫中仓、定边卫中仓、神武中卫东仓。按照规定,每个卫仓“各就一处,各筑垣墙,每仓各置一门,榜曰某卫仓屋,三间为一廒,廒后置一门,榜曰某卫某字号廒”。

  关于通州的粮仓,宣德以后,为扩大储存容量,朝廷多次下令增置通仓。如宣德六年(1431年),增置北京及通州仓。正统元年(1436年),定通州五卫仓名,在城中者为大运中仓,城内东者为大运东仓,城外西者为大运西仓,并令修通州等仓143间。大运东仓仅有神武中卫1个仓,其后大运东仓取消,神武中卫东仓并入大运中仓。

  随着通州城的修建,大量的衙门也进驻通州,而这些衙门均与漕运有关。明代因修建宫室、城垣、定陵和北部长城,对运河水运极为重视,在北京设有仓场总署,由户部管理,并在通州设有尚书馆、户部分司、坐粮厅公署、监督主事公署、巡仓公署、巡漕公署等近40个办事机构,衙署遍布通州城内。明代通州受蒙元残余势力等威胁,所以要驻重兵防护城池与粮仓,因此通州驻扎有六卫。明代的军事体制是卫所制,据《光绪顺天府志·营制》载:“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卫所,其隶北平都司之在今顺天府者……有通州卫……”为加强北陲防卫力量,命徐达镇守北平府(今北京地区),且于京东重镇通州城内驻守重兵近六千人,称通州卫,直隶兵部。通州卫署设于北大街南部以东,坐北朝南。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夺得皇位,为增强其根据地军事力量,将安吉卫调至通州驻防,仍称通州卫,袭用旧署。在其决定将首都自南京迁往北京之后,就将通州卫升为亲军,命勋贵镇守。通州卫署周围形成街巷,名为通州卫胡同。

    2 为防御外敌二次建城

  明初军力强盛,明成祖曾先后五次亲征,北伐蒙古,并使得明朝成为瓦剌和鞑靼的宗主国。但到了明英宗时期,北部边境屡受威胁,甚至连北京也屡遭兵危,而作为仓储重地的通州,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保护粮草的问题。

  正统十四年(1449年),粮储太监李德、镇守指挥陈信向朝廷奏请修建通州新城,目的就是保护西仓和南仓。因为在这一年,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进犯。在大太监王振的鼓动下,明英宗不顾朝臣反对,决定御驾亲征。由于仓促行事,北征大军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大军包围,明英宗被俘。同年十月初六,也先挟持明英宗入侵京城,京师告急。朝廷上下弥漫着逃跑主义的氛围,有人建议迁都。兵部侍郎于谦极力反对,并号令各地武装力量勤王救驾,成功击退了外敌入侵,这就是著名的“北京保卫战”。

  也先率军来势汹汹,意图占据通州粮仓获得补给,再围攻北京。当时通州各仓尚存有约1900万石的粮食,如果这一笔巨大的战略物资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有人建议立即放火焚仓,以免资敌。而总兵官、昌平侯杨洪等提出防御敌寇的三条策略,其中一条为“通州河上在仓粮料,除攒运入城,尚有一千九百余万石,卒难搬运。宜将在京并通州军人等,半年粮米,俱各预先关支……”杨洪的策略被采纳,于谦决定坚壁清野,在敌人到来前把通仓储粮全部运进京城供守城军民食用。于是他奏请代宗朱祁钰,给京城官员发放9个月的俸粮、给守城士兵发放6个月的饷粮,让大家自己到通州领取,并且还发动百姓协助政府运粮,凡能从通州官仓运粮20石交给京城官仓的百姓,发给白银一两。此命令一下,全京城的军民登时忙得热火朝天,通州到京城的道路上,运粮的队伍汇成一股洪流,白天车马相接,夜里火把通明,仅仅几天的工夫,就把通州粮仓搬运一空。

  经过此次兵危,粮储太监李德主张修筑通州新城,保护通州粮仓。正如明朝大学士李东阳后来在《重修通州新城记》所言:“通州在国初为北平布政司之属郡……东南漕运岁入四百万,析十之三贮于州城,既久且富,乃于城西门外辟地为西、南二仓。景泰间,以外警,复筑城七里有奇,环而翼之,为新城。”

  如果说徐达下令建城是第一次大规模修筑通州城,那么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到景泰元年(1450年),为应对战乱而仓促修建的新城则是第二次修筑通州城。新城是什么样的呢?史料记载“新城……甃以砖,周围七里有奇,东连旧城西面。为门二,一曰南门,一曰西门,各有楼,高止丈余,不及旧城之半。”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朝廷下令给修城军民每月粮食三斗。通州新城建好之后,朝廷在通州大规模修缮和增置仓廒。如景泰四年(1454年),修造大运中仓,六年(1456年),增置通州仓。后来,出于保护通州粮仓安全的考虑,朝廷屡次修缮加固通州城。如正德元年(1506年),在一次廷议中,大臣们对“北方蒙古势力入侵时,如何确保通州粮食安全”这个议题进行了辩论。监察御史杨仪主张把通仓的粮食提前发放出去,然后通州粮仓迁往京城之内,即“虏万一深入通州,所积仓粮徒遗之食,预令在京官军人等,预支数月而尽,撤其仓,迁置京城之隙地。”而另一派以太监张永为代表,不仅不赞同搬迁通州粮仓,还请求增筑通州新城。后者的意见占了上风。“俱下廷臣集议,谓:通仓共七百余间,猝不可迁建,粮共六百余万石,亦非旦夕支收可尽,不若增筑新城,以为保障粮储之计。”

  新城于景泰年间竣工。由于当时面临蒙元余部对京城的威胁,该工程属于在紧急状态下进行的,很仓促,在形制上不很讲究,主要考虑实用性。直到成化年间,再次施工,才使新城与旧城在形制上统一。

  3 清代将新旧城合二为一

  由于明朝正统年间修建的通州新城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的,新城城墙不及旧城一半高。于是,到了正德六年(1511年),在巡抚都御史李贡的主持下,开始了对通州城的第三次修筑。这次修筑主要是将新城加高,并与旧城连接起来。史料记载:“新城连接旧城,正德六年(1511年),巡抚都御史李贡增崇之,加五尺。”主要工作是“新城旧基,增筑五尺,其外为砖,内实以土,上复为垛墙,六尺有咫,而长广皆如其数。又为敌台,其西南为瓮城,重门悬桥,皆旧所未有。”

  此次修缮工程备受瞩目,不仅得到皇帝赞许,也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以至于大学士李东阳都大加赞赏,并欣然撰写《重修通州新城记》。在该文中,李东阳记载了修建的原因和具体情况:“已乃询诸有司,图所以御灾捍患者。上疏言:天下之治,与其有事而图,孰若先事而虑。今番上京军数千名方留城守,宜以其隙计工修筑,工部分司有废砖数十万,宜借以供用。上命户部左侍郎卲君宝、兵部左侍郎李君浩、工部右侍郎夏君昂,率僚属往相其宜,悉如所议。君人留罪人所赎金,为凡百费用。”

  通过三次修筑,通州城规模更加庞大。而此后的重修通惠河,更是加重了通州在漕运中的地位,使通州更加繁华。元代郭守敬开凿的通惠河,到了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日渐荒废,通州至京师粮米皆由陆运。陆运不仅运费高昂,而且容易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遇到雨天,道路泥泞,不能及时到达京城。通仓储漕粮,若有敌兵越关,轻骑兵几日便可到达,控制粮仓,则京师就很危险了。鉴于此,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吴仲向嘉靖皇帝建议重修通惠河。

  疏浚工程于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四日开工,五月二十二日竣工,历时三个多月。重修后的通惠河在通州境内没有沿用元代的河道,而是利用了金代闸河故道,至通州城北汇入北运河。自此,通惠河河口由张家湾移到通州城的东北。新开通的通惠河不仅便于为京城供应物资,保障了都城的安定,也促进了通州城的进一步繁荣,尤其是通州粮仓的安全得到保障,储粮也进一步增加。

  而通州新旧城的合二为一,则是在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总督方观承奏请朝廷重修通州城,拆掉旧城的西墙,将新城和旧城合二为一。其具体情况是:“旧城西面,拆去一百八十二丈,周围实长二千七百七丈五尺,并添建女墙一丈六尺。”至此,明清通州旧城与新城合二为一。新修缮的通州城形制统一,城根均为二丈三尺,城顶为二丈。此时的通州城共有五门,都建有重檐城楼。通州城五座城门,分别是旧城的“通运”(东门)、“迎薰”(南门)、“凝翠”(北门)和新城的“望帆云表”(南门)、“五尺瞻天”(西门)。至此,明清通州城形制最终被固定下来。

  从通州城的变化可以看出,明清通州城的修建和完善与保护通州粮仓有直接关系,也可以说通州因大运河而得名,通州城也因漕运而兴盛。过去,通州地区流传这样的民谣:“通州城,好大的船,燃灯宝塔做桅杆。钟鼓楼的舱,玉带河的缆,铁锚落在张家湾”,这首民谣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明清通州城与漕运的联系。

    4 京通间以石道相连

  通州自古就是水陆交汇之地。秦朝曾建有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最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当然,还有直通北京的前身蓟城的蓟襄驰道,而通州的前身路县就紧靠驰道。

  京通之间除了通惠河等河道相通,陆上也有道路相连。到了清代,雍正皇帝命令修建通州至朝阳门的石道。该工程始于雍正七年(1729年)八月,至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告竣。石道“计长五千五百八十八丈有奇,宽二丈;两旁修土道各宽一丈五尺,长亦如之。其由通州新城、旧城至各仓门及东西沿河两道,亦皆建修石路,共计长一千五十余丈,广一丈二尺及一丈五尺不等。费帑金三十四万三千四百八十四两有奇。”

  这条石道是什么样子?咸丰十年(1860年),法军上校杜潘曾在书中有这样的描述:“路面由大块的石板铺成……路的两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座白色大理石石雕,这些雕像的形态奇特且充满想象力。石雕的主题都是相同的:下面是一个巨大的大理石乌龟,乌龟的背上驮着一根方形石柱,石柱上雕刻着一些五爪的大龙,它们弯曲着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态奇怪。”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京通间的石道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还体现着王朝的威严和盛世气象。这条石道在清朝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便利了入京运送漕粮的车辆,也加强了通州与京城的联系,是通州通往京城的重要基础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该石道不仅连通了通州和朝阳门,而且通州新城、旧城至各仓门,也修筑了石道,这样就极大地提升了通州城市主干道路的水平。朝鲜使臣记载:“市街排列石路过侧,车不得方轨。”由此可见,政府对石道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市场只能分布在石道的两侧,而不能占道经营。为保证道路通畅,车辆不能并排行进。

  来往通州的官员文士、商贾使臣对明清时代的通州城有很高的评价。如一朝鲜使臣在日记中写道:“从州北门入内城门,十字街口,建一座牌楼,上面书‘日下衝繁第一州’,盖第一要冲繁华处也。城内通衢皆瓮石为道,直抵朝阳门外。凡四十里,左右旗亭酒楼,丹碧连天,帘幕临江。城东门内一亭,亭独出,影卧江面。余有诗曰‘亭似高帆城似岸,通州全在夕阳中’,真夕阳佳景也。”

  遗憾的是,此石道后被破坏殆尽。民国三十年(1941年)前后,通州城内石道就几乎不存在了。《通县志要》记载:“(当时)由城内牛市至西门外三间房一段,民初修京津公路时拆去。其西仓至新城南门一段,亦同时拆去。由牛市至旧城南门一段,系冀东伪政府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