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八國聯軍的真相

——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
劉淇昆(溫哥華)
八國聯軍的真相
中華民國 永遠不會讓你知道
八國聯軍救了中國老百姓
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
八國聯軍之戰,是被華人歪曲誤解最嚴重的一段中國近代史。本人對這段歷史一句話的概括,就是本文的副題: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
八國聯軍為什麼進軍北京..? 兩句話可以概括
(1) 清廷既然向西方各國正式宣戰(這場戰爭由清廷一手挑起),外國聯軍從大沽口登陸,威逼京城,不是順理成章的嗎..?
(2) 西方各國並無滅亡中國的打算;進軍北京,除了向清廷施壓之外,主要還是為瞭解救被困京城、危在旦夕的各國外交官和傳教士。
 北京市民搬梯子協助聯軍攻城
為行文方便,首先需要給這場戰爭起個名字。「八國聯軍」不能作為戰爭的名字。「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則是顛倒黑白,強姦歷史,本人絕不採用。若遵循「甲午戰爭」的命名法,這場戰爭應稱「庚子戰爭」,因為戰爭發生在庚子年,由「庚子之亂」引起。
庚子之亂,亂自拳匪。「拳匪是對義和團最準確的稱呼,其首領(李來中、張德成、曹福田等)及骨幹是不折不扣的土匪、流氓、騙子。他們以反對外國傳教、抵制洋貨、剷除洋人、二毛子(漢奸)為名,聚眾鬧事,為非作歹。清廷(西太后)被他們「刀槍不入」的騙術所惑,想利用義和團打洋人,義和團遂打出「扶清滅洋」的旗號,「奉旨造反」。「滅洋」者,一切沾『』字的均在消滅之列。洋人、洋婦、洋孩固然格殺勿論,信洋教的亦罪不容誅。拳匪殺害外國傳教士、洋人工程師、華人基督徒和他們的家人,燒教堂,扒鐵路,割電線,拔電杆,燒車站,毀橋樑,搗學校,砸醫院,破郵局,毀機器,沉輪船,燒(西)藥房,搶銀行,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一時間,紅色恐怖(拳匪頭紮紅巾,腰繫紅帶)籠罩中國大地和京都地區。
 義和團
 義和團中的少女組織紅燈照成員
小旗子上寫著「欽令義和團糧台」
拳匪稱外國人為「毛子」,華人基督徒為「二毛子,「通洋學」、「諳洋語」、「用洋貨」者依次為「三毛子」、「四毛子」……直至「十毛子」。各類「毛子」,拳匪均視如寇仇;輕則毆辱搶劫,重則亂刃加身。時人記載:有用洋物者「必殺無赦,若紙煙,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輒置極刑。曾有學士六人倉皇避亂,因身邊隨帶鉛筆一支,洋紙一張,途遇團匪搜出,亂刀並下,皆死非命」。甚至發生「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義和團之殺教民毛子也,備諸酷虐,剉舂,燒磨,活埋,炮烹,支解,腰殺,殆難盡述」「保定屬有張登者,多教民,團匪得其婦女,則挖坑倒置,填土露其下體,以為笑樂。」
紅色恐怖中,不僅沾『洋』字的大禍臨頭,就是政府高官、皇親國戚在拳匪面前都不免戰戰兢兢。拳匪說誰是漢奸,誰就是。「鑑別」的方法是所謂焚表,即在燭火上燃燒一張黃裱紙,紙盡灰揚,表示得到神的默認,此人才能免禍(不是漢奸)。要想加害於人,焚表時略作手腳,此人即在劫難逃。拳匪甚至猖獗到了闖到紫禁城裡去殺「頭號賣國賊」,即思想開明的光緒皇帝。
外國聯軍在天津火車站上車,前往北京;天津市民在圍觀
製造恐怖、瘋狂排外的不僅是拳匪,還包括官軍。殺外國人和二毛子殺紅了眼,清軍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北京街頭殺害德國公使克林德和日本公使館書記官杉山彬(對後者破腹剖心)。各國多次正式通告、照會,請求清政府採取措施,保護外交官和傳教士,清政府的回應是變本加厲。既而,清政府竟然昏聵、瘋狂到向西方各國同時宣戰,派重兵圍攻北京大使館區和西什庫教堂,妄圖殺盡在北京的各國外交人員,以及躲在西什庫教堂的所有外國傳教士和教民。這樣的政府、這樣的暴民,不教訓行嗎...?
 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墓地,北京東城紳士送來的輓聯。
庚子戰爭是中國的國恥..? 恥辱不是因為戰敗,而是政府和百姓表現出來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愚昧、野蠻和狂妄,是中國犯下的嚴重戰爭罪行此戰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其空前絕後處有八,容我一一道來。
(一) 中國在大規模殘殺外國傳教士和教民(本國基督徒)、焚燒教堂、殺害外交官之後,向當時世界上所有的強國同時宣戰,計有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俄國、奧匈帝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等十一國。幾年前的甲午戰爭,一個日本已經把中國打得落花流水。現在清廷挑戰全世界的列強,《宣戰詔書》宣稱要對各國「大張撻伐」,這種愚昧和狂妄,古往今來可有先例..?
(二) 清廷對十一國宣戰,外省督撫中的頭腦清醒者,如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等,看到亡國之禍就在眼前,遂發起「東南互保」,公開聲明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他們與各交戰國達成協議,東南各地方政府不奉行宣戰詔令,列強也不得在東南地區啟釁。中央政府作戰,地方政府中立,並與各敵國互相保護,如此荒唐之事,古往今來可有先例..?
李鴻章稱自己為「大清朝的裱糊匠」,在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他被清政府委任為「欽差大臣便宜行事」與各國談判。這是李鴻章剛抵達英國使館的情景。迎接他的是英國遠征軍司令阿爾弗雷德· 蓋斯利將軍(右二)。
(三)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以文明古國自命的中國在庚子戰爭中的首要戰略目標竟然是攻陷北京的各國公使館,殺盡各國外交官和家屬(以及被使館庇護的中國教民)。戰爭中應該保護外國僑民;中國政府竟公然懸賞捕殺洋人:「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這種殺盡外交官、殺盡洋人婦孺的野蠻、殘酷,古往今來可有先例..?
庚子戰爭中,大部分在北京的外國公使館被焚燬,包括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奧國、荷蘭的公使館;各國外交官、家屬及使館庇護的中國人躲到建築堅固的英國公使館避難。在清軍及拳匪的猛烈攻擊下(包括火攻),使館內七十一人遇難,其中有六名兒童(更多兒童在飢餓、病痛中掙扎),數百人受傷。對外國傳教士,中國要斬盡殺絕。根據教會(保守的)統計,241名外國傳教士和家屬在庚子戰爭中遇害;其中天主教傳教士53人,新教傳教士及其子女188人,其中兒童53名。
中國的基督教教堂絕大部分被破壞、焚燬。以使館、教堂為武力攻擊目標,以外交官、傳教士為瘋狂屠戮對象,這是德國、日本法西斯在二戰中都沒幹過的。
(四) 如前述,中國在庚子戰爭中的首要戰略目標是攻陷京城的各國公使館。一個國家用戰爭手段、正規軍傾全力攻打京城的外國使館,本應易如反掌,得手不過「一彈指間」,可是竟然久攻不克,最後以失敗告終。如此戰績(或曰敗績),古往今來可有先例..?
雙方的力量對比如何..? 攻打外國使館的清軍主力是董福祥的「甘軍」,加上拱衛京師的御林軍「虎神營」、「神機營」的配合。董福祥麾下的甘軍至少有二十七營,以每營五百人計算,甘軍人數至少一萬三、四千。「使館區內被圍者約3000人,當中2000人為尋求保護之華人,外國男性400人,女性147人,兒童76人」(摘錄自《維基百科》)。
兵力對比如此懸殊,武器裝備呢..? 過去中國人一個遮羞的說法是我們的大刀長矛對外國的洋槍大砲,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中國軍隊早已經現代化了。當時清軍在北方的主力「武衛五軍」(即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袁世凱的新軍、宋慶的豫軍和武衛軍統帥榮祿自領的中軍)的武器裝備並不比外國聯軍差。他們不僅配備洋槍洋炮,而且「出洋操」,即按外國軍法操練。
以聶士成統領的武毅軍為例。武毅軍兵員16200人。步兵的裝備:德國製造11毫米口徑連發毛瑟步槍和單發毛瑟步槍共10000支,7.9毫米口徑毛瑟步槍2100支。騎兵的裝備:奧地利產8毫米口徑連發騎槍1400支。軍官裝備6發轉輪左輪手槍。另外還裝備有英制溫徹斯特-2型步槍及俄羅斯製造的步槍。機關槍其時剛剛問世,武毅軍擁有両挺德國造馬克辛重機槍。(武毅軍擁有的各式大砲、機關炮未包括在內)
 八國聯軍繳獲的清軍炮彈。
再看看外國聯軍從天津附近的武庫中繳獲的中國軍用物資之清單。
36門克虜伯大砲,口徑87毫米(1897年埃森製造),其中大部分仍裝在箱中
60門克虜伯大砲,口徑70毫米(1897年埃森製造)
42門諾爾登費爾德式速射機關炮,口徑57毫米
42門諾爾登費爾德式機關炮,口徑47毫米
42門大砲,其中一部分為諾爾登費爾德式,一部分為上海機器局製造,口徑37毫米
10門速射機關炮,口徑37毫米
20門小口徑的速射機關炮
3萬支具有最新標記的毛瑟槍和曼裡徹式來福槍
3萬把刺刀、軍用品及其他
(時值二百五十萬英鎊)
 八國聯軍繳獲的清軍火炮,看來裝備並不差。
這一個武庫幾乎可以裝備雙倍的八國聯軍(聯軍一萬六千人)。
在北京,攻打外國使館的甘軍武器裝備遠勝於使館的防守者;後者只「配備三支機關槍及四門小火炮」(摘錄自《維基百科》)。拳匪的武裝雖不及正規軍,但因為清廷望其「滅洋」,軍需槍械已有政府供應。昏庸的直隸總督裕祿把拳匪視為國之干城,軍需、糧餉要多少給多少,甚至讓拳匪到軍械所去自取武器。
英國公使館北鄰翰林院。中國翰林院不僅是至尊至貴的衙門,也是珍藏卷帙浩繁的各類古版善本的巨大圖書館,其收藏包括價值無可估量的《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的底本。清軍為了火攻英國公使館,在焚燬附近的大片民居之後,竟然一個庭院一個庭院地將翰林院縱火燒燬,數千萬卷古籍善本付之一炬。只是燒了翰林院,公使館仍然可望不可即。
京城的戰場除使館區之外,就是西什庫教堂。北京的基督教「南堂」、「東堂」、「西堂」等十一所教堂均被拳匪焚燬,北堂(即西什庫教堂)成了外國傳教士及3200名中國天主教徒的避難所。守衛北堂的是42名法國和意大利士兵;攻打北堂的是成千上萬的拳匪。6月17日起,清軍也披掛上陣,軍機大臣剛毅督師。教堂一旦被攻破,將是慘不忍睹的大殺戮。可是西什庫教堂巍然屹立,拳匪和清軍就是攻不下來。中國軍民廢物到如此程度,夫復何言。(西什庫教堂被圍攻兩個多月,教民死四百人,七十六名兒童遇難。法、意士兵十五人陣亡,指揮官、副指揮官殉職。)
 西什庫教堂
該照片來源於參加八國聯軍的英國軍官1900年相冊,其中有27名義和團在此處被同一名八國聯軍軍人所殺。
(五) 庚子戰爭中的交戰雙方,一方(西方列強)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為另一方(中國)好。中國的失敗乃是中國的大幸運;若八國聯軍失敗,將是中國的大災難。這難道不也是戰爭史上的今古奇觀..?
戰爭爆發前兩年(1898),光緒皇帝主導的變法維新在西太后為首的守舊頑固派反對之下失敗了。西方各國支持中國的變法維新,希望中國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從中世紀的野蠻國家進化為現代的文明國家;對戊戌政變後被軟禁在中南海瀛台的光緒帝寄予同情。因為擔心光緒被謀害,法國政府要求派醫生給(據說重病在身的)光緒檢查身體。西太后欲廢光緒帝,另立端王載漪的兒子溥俊為帝,因為外國使團表示不滿而未能如願(列強不能干涉中國的內政--皇帝的廢立,但是列國在外交上有不承認溥俊的權利);溥俊僅被立為「大阿哥」(即皇長子,意味著是皇位繼承人)。
維新派的領袖康有為、梁啟超在英國、日本協助下逃往海外,繼續鼓吹變法維新,被(西太)後黨視為心腹之患。列強不僅營救、庇護保皇(光緒帝)的維新派,而且為反清的革命黨人提供避風港,後黨的仇外情結愈發難以磨滅。
野心勃勃的端王載漪眼看兒子當不成皇帝,對列強恨之入骨。他的親信遂偽造情報,說列強將逼迫西太后歸政光緒帝。對嗜權如命的西太后,此乃天塌地陷之禍,於是不惜一切後果,走上了利用拳匪(據說神通廣大)、殺盡洋人的戰爭之路。
 端王載漪
 載漪子溥雋
這是從戰爭的起因分析。從戰爭的結果看,掃清中國政壇上的頑固反動派,諸如載漪、載瀾、載勳、剛毅、英年、趙舒翹、啟秀、徐桐、徐承煜、毓賢等人,是《辛丑條約》的重要內容(第二款「懲辦禍首」),為之後的憲政改革掃清了道路。為中國政壇清掃垃圾的同時,西方各國在條約談判中要求清廷為被西太后殺害的許景澄、袁昶、徐用儀、聯元等五大臣平反昭雪,開復原官。這些忠義敢言之士當初不顧個人安危,力挽狂瀾,反對啟釁外國,濫殺洋人,進攻使館。中國政府的祛蠹除奸、扶正祛邪,是被八國聯軍逼出來的。戰爭甫結束,清廷於1901年下詔變法,啟動了晚清改革(亦稱「庚子後新政」)。這「是清朝末年的一場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運動,也是中國現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摘錄自《維基百科》「清末新政」條目)。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決定立憲,進行政治、經濟、司法、文教、軍事等領域的全面改革。因為西太后不願在她有生之年大權旁落,晚清改革受到阻滯。
中國民眾幫助八國聯軍在北京菜市口斬首清政府的戰犯
我們不妨設想,如果八國聯軍失敗了,西太后、端王和拳匪得以任意妄為,達到了「滅洋」的目的,實現了「一概鬼子全殺盡,大清一統慶昇平」,中國會是一種什麼局面。清廷將斷絕與西方各國的一切外交關係,斷絕與西方各國的貿易往來,驅趕或殺盡所有的洋人,排斥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中國半個多世紀「洋務運動」的成果將付之東流,使中國擺脫矇昧的「西學東漸」的歷史進程將被迫中斷,中國將重回閉關自守、重回中世紀的野蠻。正是八國聯軍的勝利阻止了中國歷史的大倒退。
 美國公使的妻子薩拉· 康格派克在北京與慈禧
中國在庚子戰爭中犯有嚴重的戰爭罪行。戰敗之後,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態度稱得上是寬大為懷,並未苦苦相逼。在《辛丑條約》的談判中,費時最久、爭論最烈的是條約第二款「懲辦禍首」。戰爭的罪魁禍首無疑是西太后,這是明擺著的。但是不要說對西太后的任何懲罰,就是對她任何公開的批評,都是中國方面絕對不接受的。西方列強最後尊重了中國對最高統治者不能碰的「底線」。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西方各國堅持要求西太后承擔罪責,交出權力,歸政光緒帝(這一直是各國的願望),中國將是什麼局面。這點並非做不到,只要列強對清廷的壓力足夠大。自然,西太后會負隅頑抗;但是她如果想讓滿清政權為她殉葬,她辦不到,滿清親貴、朝廷重臣、外省督撫最後會拋棄她的。如果光緒帝能夠親政,主導憲政改革,中國的歷史將改寫,「明治維新」在日本創造的奇蹟同樣可能發生在中國;中國人民在二十世紀承受的巨大苦難將可以避免。八國聯軍、西方列強的寬宏害了中國呵!
端王載漪是僅次於西太后的二號戰犯。戰後清廷在上諭中嚴譴載漪:「...拳匪之亂,肇釁列邦...推究變端,載漪實為禍首」。西方各國對罪大惡極的載漪,開始堅持要求清廷將他處死,但他是皇室懿親,清廷不答應。退而求其次,各國要求對他執行「假死刑」--斬監候,清廷連假死刑都拒絕,最後載漪僅被終生圈禁(「圈禁」即在家中軟禁)。
庚子戰爭的第三號戰犯是野蠻進攻各國公使館的甘軍統領董福祥。此人死有餘辜,但他是統兵大員,清廷擔心他策動兵變,不敢加刑於他,只給予革職處分。西方各國對清廷的苦衷亦能諒解。
有人對《辛丑條約》規定的四億五千萬兩賠款不能釋懷。戰爭賠款一般是對戰勝國軍費的補償。戰爭的開支浩繁,尤其是海外作戰。庚子戰爭,清廷向十一國宣戰,與八國聯軍作戰,各國的軍費加起來自然是一個大數目。從庚子賠款中唯一獲利的是俄國。俄國獨得一億三千多萬,佔總賠款額的29%。俄國的戰爭支出是一億七千萬盧布,而所得賠償,折合盧布一億八千四百萬;收支相抵,淨賺一千四百萬盧布。
中國人的仇外宣傳,只談《辛丑條約》的巨額賠款,從不提西方列強以後紛紛退還庚子賠款的史實。首倡義舉的是美國。美國獲賠款2444萬;它將尚未支付的1078萬從1909年1月起退還中國,幫助中國辦教育。其它各國(日本、俄國除外)紛紛效仿美國,退還賠款。一些退款被中外雙方用來加強中國的基礎建設;如英國退還的賠款就用來在中國興修鐵路。
(六) 在庚子之亂和其後的戰爭中,中國民眾被拳匪、官軍涂毒、禍害;「滅洋」的大屠殺、大破壞使國家經歷了空前的浩劫。是外國聯軍攻佔北京、剿滅拳匪之後,恢復了正常的社會秩序。「解民於倒懸的」竟是外國軍隊,這不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嗎..?
八國聯軍在中國燒殺姦淫、無惡不作,這是中國人從小就被灌輸的眾多謊言中相當突出的一個此乃中國人的自欺欺人。燒殺姦淫、無惡不作的確有其人,但不是外國軍隊,而是中國人自己。在庚子之亂和其後的戰爭中,「兵匪焚掠京師」,「屍積如丘,血流成渠」。「兵匪」者,清兵拳匪是也,鑿鑿見證,史不絕書。
拳匪的屠戮,初試牛刀是在河北省淶水高婁村,匪首張德成親自指揮。該村有三十四戶人家信奉天主教。拳匪趁信徒下午在教堂裡望彌撒時闖進教堂,大殺大砍,將信徒全部殺死。然後去教民家,不分男女老幼,斬盡殺絕(對婦女則有先姦後殺發生)。接著搜索財物,放火燒屋。三十四戶人家一百四十餘人無一倖免。在河北省景州「朱家河教堂慘案」中,拳匪和官軍屠殺中國教民兩千五百人,外國神甫兩人。槍殺、刀砍、火燒,手段兇殘,婦孺皆被難。
著名的護教者史密斯女士在北京的教會學校前與中國教民。
根據教會保守的統計,241名外國傳教士和家屬在庚子戰爭中遇害。中國基督徒的犧牲尤為慘烈,兩萬三千多教徒被血腥屠殺;其中天主教徒一萬八千人新教徒五千人。對外國傳教士和華人基督徒的屠殺,不僅發生在華北(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內蒙古)和京津地區,而且發生在東北(遼寧)、湖南、浙江、江西、陝西等省,可謂屠戮遍九州。下面一段文字摘錄自《維基百科》「義和團運動」條目,記述清軍和拳匪在山西太原屠殺外國傳教士的暴行;史料來源於清人著作《拳變余聞》。
「6月,山西義和團焚燒教堂,山西巡撫毓賢登高望到火光稱『天意也』並禁止清軍救火。有英國教士逃出,對群眾說『昔晉省大(旱),吾輸財五六萬,活數千人。今獨不能貸一死耶?』被清軍殺害。一英國婦女抱著兒子跪下,說她施醫每年救活數百人,請求饒過她和兒子。被士兵擊倒,和兒子一起推入火中活活燒死。7月,毓賢派士兵守太原城門,禁止教士出入,又將教士老幼囚禁在鐵路公所。7月9日,毓賢將這幾十名教士及其家屬婦孺押至撫署,殺害英國教士及家屬男女老幼三十餘人及僕役二十餘名,梟首示城門,剖心棄屍,積如丘山。又驅趕法國天主堂修女二百餘人,至桑棉局,迫令背教,皆不從。毓賢下令斬為首二人,令修女飲兩人的血,有十六人將血飲下。毓賢下令將這十六人懸高處,迫其他人背教,皆不從。清軍士兵又掠走貌美的修女幾十名,但都不屈,最後全被殺害」。
過去中國為拳匪開脫罪責的流行說法國人痛恨洋人傳教,因為那是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國人痛恨「二毛子」(華人基督徒),因為他們仰仗洋人的勢力,橫行鄉里,欺侮同胞。凡是對基督教文化和基督教信仰者略有瞭解的人,都清楚那是不值一駁的謊言。庚子戰爭一百年之後(2000年),33位殉道的外國傳教士和87位殉難的中國基督徒被教皇保羅二世莊嚴「封聖」(冊封為聖徒),就是對他們崇高的歷史評價。拳匪瘋狂屠戮的並不限於外國傳教士和教民;死在他們屠刀之下的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的民眾、官紳。僅在北京一地拳匪就屠殺了十幾萬人。
服務美軍的帆船隊,載著美軍經運河向北京進發
拳匪的草菅人命、濫殺無辜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拳匪在路上遇見穿制服的學生,指為漢奸、亂刀砍死的不計其數。戴眼鏡、攜鉛筆、用火柴、打洋傘、穿洋襪,都可招致殺身之禍;家裡藏有洋煙、洋書,更是禍及滿門。不同於一般百姓,拳匪是敢於「犯上」的。御林軍「虎神營」的翼長阿克丹(二品大員)因為曾經入教,被拳匪斬首示眾。安徽提督姚氏(從一品官)身著官服在京城大街上,僅僅因為讓拳匪「休要妄言(殺洋人)」,即死於拳匪刀下。前去撫屍而泣的提督家人和部下營官等,也全部遇害。工部尚書陳學芬到衙門視事,一夥拳匪羅唣而至。陳尚書責備他們「無狀」,「匪怒以刀砍之」,既而開槍掃射,陳尚書和其他三名官員倒在血泊之中,當場斃命。武毅軍統帥聶士成(從一品武官)幾乎是庚子戰爭中唯一認真抵抗過聯軍的清軍將領。因為他彈壓過拳匪的殺人越貨、為非作歹,拳匪對他恨之入骨。就在聶將軍身先士卒、與聯軍奮戰方酣之時,拳匪竟然闖入他家,將他的老母、妻子、女兒綁架而去。親兵報到陣前,聶將軍大怒,分了半營人去救家人。拳匪喪心病狂,與外國聯軍合擊聶軍,聶將軍中炮陣亡。拳匪打算拿聶將軍「戮屍」,因聯軍追來,倉皇逃命,才未得逞。德國軍人拿來紅毯子,覆蓋聶將軍的遺體,並將遺體交還清軍。付都統慶恆(正二品大員)掌管御林軍虎神營。他是端王載漪的親信,因為私怨遭拳匪的毒手,一家老小十三口,連同慶恆本人,被拳匪折磨至死。
拳匪任意誣指他人是漢奸,想要誰的命就要誰的命。不僅政府高官、軍隊將領難以免禍,拳匪殺「二毛子」竟然殺進了皇宮禁苑。在端王載漪帶領下,拳匪闖入深宮。「大師兄」在西太後面前趾高氣揚地宣稱:宮裡也有二毛子,得查驗;連太監、宮女都要驗。西太后問他如何查驗,答曰:如果是二毛子,只要在額頭拍一下,就有十字紋出現。西太后並不相信這些鬼話,但迫於情勢,忍辱退讓,讓他們驗了一些太監、宮女。6月25日,載漪、載勳、載濂、載瀅四兄弟率拳匪六十多人闖入紫禁城寧壽宮,欲殺「二毛子」光緒皇帝,被西太后阻止。拳匪囂張到闖入皇宮去殺皇帝,還有什麼人他們不敢殺?他們的架子比親王、郡王的還大。在天津,他們在路上遇到文官坐轎,喝令下轎,武官騎馬,喝令下馬;而且必須脫帽,在路邊肅立。如果不從,白刃相向。
誅殺「一龍,二虎,三百羊」(一龍:光緒帝;二虎:慶王奕劻和李鴻章;三百羊:三百清廷官員)是拳匪肅清政府中二毛子的「宏圖」。他們認為清政府官員中只有十八人可以免殺,其餘皆不可留。拳匪的這個「非常之事」,原定在毀滅北京的外國公使館、殺盡洋人之後即付諸實行。是八國聯軍粉碎了他們的圖謀。
法軍攻打皇城,翻牆走捷徑,牆上有協助法軍的中國民眾。
「兵匪焚掠京師」,是拳匪、清兵禍國殃民的高潮。庚子年六月中旬拳匪十萬人湧入北京,致使「紅巾滿都市」。清軍中軍記最壞的是董福祥的甘軍。董福祥是土匪出身,回民。他率領的「回子兵」軍記敗壞,惡名遠颺。兵匪一家,並非虛言。拳匪入京之後和董福祥的甘軍(以及禁軍)「大鬧京華」;北京「各處城廂大小街巷,所有天主、耶穌奉教之人,盡被團匪搜拿砍殺不絕,而家產皆搶掠焚燬一空」。整個六月份,京城內被奸被殺的婦女不計其數。拳匪將莊王(載勳)府前的廣場闢作屠場,在那裡一殺就是上千人;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法國大革命的恐怖時期,巴黎革命廣場的斷頭台,殺人最多時每天不過50人,哪裡比得上我們中華民族的壯舉。教民既絕跡,拳匪便捕斬私仇,濫殺無辜。據時人記載:「城中焚劫,火光蔽天,日夜不息,車伕小工,棄業從之。近邑無賴,紛趨都下,數十萬人,橫行都市。夙所不快,指為教民,全家皆盡,死者十數萬人。殺人刀矛並下,肢體分裂。被害之家,嬰兒未匝月亦斃之,慘無人理」。
姦殺以發洩獸性,搶掠以財入私囊。「凡有富厚之家,指為教民,則所掠無算」;連京城的侯門王府亦被殃及。協辦大學士孫家鼐(官居一品)家住東單頭條,被洗劫一空。孫著短衣逃難,避到安徽會館;他的一個兒子被剝到只剩一條短褲。肅親王善耆、軍機大臣王文韶、大學士徐桐、工部尚書陳學芬、內務府大臣立山等的府第均遭搶劫,有的甚至被洗劫一空。
被拳匪焚毀的北京街區
拳匪的另一項「專長」是放火。放火不僅是他們發洩仇恨、肆意破壞或者趁火打劫的手段,而且是他們「作法」以揚威的騙局;「其詐人之術,以發火為最長」。縱火之前,拳匪先用刀槍指畫一番,披頭散髮、口中唸唸有詞的大師兄在上面「作法」,小嘍囉在下面暗灑「洋油」,準備火種。大師兄暗號一發,「神火從天而降」。6月16日拳匪在前門外大柵欄焚燒「老德記」洋貨鋪和「屈臣氏」洋藥店。烈火乘風勢蔓延,拳匪以火聽其指揮而不許救援,結果衝天火焰延燒三日不滅,把最繁華的前門大街一帶焚成廢墟。千餘家鉅商大鋪、7千餘間民宅化為灰燼;正陽門城樓亦被燒塌。京師二十四家鑄銀廠全部被焚燬,所有錢莊銀行被迫停業,通貨既無,市場交易全部停止。拳匪無法無天,囂張到了縱火焚燒清政府各部的衙門。政府的吏、戶、禮、兵、刑、工六大部,史料上明確記載被焚燒的就有吏部、禮部和戶部衙署。「各衙門被焚後,諸京官紛紛出京」逃避匪亂。至於焚燬中國海關辦事處、郵政局、外國銀行以及公使館,更是不在話下。截止到8月14日聯軍破城,史料明確記載的京城大火就有71起;幾乎所有損失慘重的焚燒事件都是在拳匪湧入並佔領北京的六月份發生的。
清軍也不甘後人。時人記述:7月15日北京前門內:「由棋盤街東廓起,東郊民巷、東城根、御河橋,皇城根、東單牌樓,王府井一帶,官民住宅鋪戶貨產,俱被武衛各軍槍擊火焚……」。火燒翰林院更是甘軍的「傑作」,乃自焚祖典、自踐古籍、自毀神聖殿堂之舉。八月十四日聯軍破京,董福祥縱兵大掠;出彰儀門而西,董個人就發了上百萬銀子的財。
庚子之亂是北京空前絕後的浩劫。拳匪、清軍兩個月的恣意暴行、燒殺搶掠,使京城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天熱屍腐,臭氣燻天,全城鬼哭神嚎」。京都「數百年精華一炬成空」。「六街三市,幾絕人跡」,「狐狸晝出,向之摩肩擊轂者,如行墟墓間矣」。
當清廷欲調兩廣總督李鴻章接替把拳匪奉為上賓的直隸總督裕祿,拳匪預感情勢不妙(李鴻章幾次上奏,力主清剿拳匪)。那些狡黠的便糾合弟兄,大肆搶劫,發一筆橫財後溜之大吉。匪首張德成、曹福田早就成了巨富。他們樹大招風,開始不便開溜,繼而決定「另開碼頭」。走時當然要「幹一票」。其時各路糧台(即清軍的軍需給養)都集中在總督行轅,現銀即有上百萬。於是張、曹各率部下,到達總督行轅呼嘯而入,見人就殺,見銀就搶;丟掉「扶清滅洋」招牌,盡顯土匪強盜本色。
拳匪禍國殃民,惡貫滿盈。匪首張德成在落荒逃走時,於河北省王家口被百姓圍攻,白刃齊下,剁成一堆肉。匪首曹福田逃亡中潛歸故里(河北靜海縣),被村民綁縛送官,凌遲處死。
八國聯軍俄國軍官與中國老百姓合影。
拳匪的滔天罪行1949年之後被刻意隱瞞;他們被吹捧為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英雄、鬥士。更令人齒冷是,國人把拳匪令人髮指的暴行栽到了八國聯軍的頭上,京城的滿目瘡痍竟說是八國聯軍燒殺搶掠的結果。(與南京大屠殺 有 異曲同工 之妙)這種栽贓是徒勞的。要說搶劫,天字第一號的搶劫目標應該是有無數奇珍異寶的皇宮御苑。要說姦淫,皇宮御苑也是婦女集中、美女如雲的所在(聯軍破京時,西太后只帶少數幾人倉皇出逃,宮眷、財寶基本留在宮中)。但是聯軍對紫禁城、西苑、頤和園等皇宮御苑可說是秋毫無犯。
蔡東藩的《清史演義》記述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特別指出聯軍的行止與亂兵拳匪有天淵之別:「日軍先從東直門攻入,佔領北城,各國兵亦隨進京城,城內居民,紛紛逃竄。土匪趁勢劫掠,典當數百家,一時俱盡。這北城先經日兵佔據,嚴守規律,禁止騷擾。居民叨他庇護,大日本順民旗,遍懸門外,可為一嘆。各國兵不免搜掠,卻沒有淫殺等情,比較亂兵拳匪,不啻天淵。紫禁城也虧日軍保護,宮中妃嬪,仍得安然無恙……」。
八國聯軍列隊參觀紫禁城
康有為在八國聯軍進京後,寫信給日、英等各國領袖,代表了「維新派」對戰爭的看法:「閣下:在排外陰謀中,西太后和她的謀臣端王、慶王、榮祿、剛毅、董福祥、趙舒翹和馬玉昆狼狽為奸,巨大的災難已經降臨我國。您現在充分意識到卑鄙的義和團和清朝反動軍隊犯罪而造成的全部破壞。我感到欣慰,在北京的外國人能堅持不屈,直到被救。所有懂得國際公法的中國人都真誠地哀悼德國公使的被殺。現在和平在望,聯軍已經打敗了廢黜我國合法君主的賣國賊部隊。我請求您注意下述建議,我相信,如能實行,將保證:(1)公正地懲罰真正的罪犯,(2)對遭受非法攻擊的各國人民和代表實行賠償,(3)永久和解我國的國際關係……」。(信由英文轉譯)
八國聯軍出兵之前,京津地區被拳匪、清兵禍害成了人間地獄。聯軍攻佔天津、北京以後,首先整頓治安,拳匪的紅色恐怖方告終結。為了維持治安,聯軍在佔領北京以後,將「刑部」交還給清政府的留守人員;因為中國人犯了罪,洋人不便代審,須移交刑部懲辦。
八國聯軍的一個德政,是在平息拳匪之亂後,大力修復華北、東北地區被拳匪破壞殆盡的鐵路、橋樑、電線、通訊等設施,為解除民生困苦、促進商貿活動、恢復中國經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聯軍中除人數極少的奧軍外,其他七國軍隊都有技術兵種,如鐵道兵、工程兵、電技師、橋樑工兵等。他們在戰後的恢復重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或許有人質疑,洋人修復「洋設施」,是不是因為這些設施的產權屬於他們?答案是否。所有那些現代化設施的產權均屬於中國;非官辦,即商辦。聯軍修復鐵路、橋樑、通訊等,是不是為他們在中國作戰方便呢?根本不是。聯軍攻克北京後,接到各地的「匪患報告」,獲悉外地的洋人傳教士和中國教民仍在拳匪的屠戮之中,遂派兵出擊,征剿拳匪。這種解危紓難的軍事行動,哪裡容得先修鐵路?聯軍出兵追剿拳匪是在(庚子年)8、9、10三個月,其時各條鐵路線的修復工程尚未開始。大規模修復重建工程是在拳匪基本肅清、各國與清廷的談判即將結束的11月份開始的。
八國聯軍稱不上是仁義之師,聯軍中也不是沒有擾民的敗類(或出於復仇心理,或違反軍規、軍記)。但是歷史清楚地證明了:是八國聯軍平息了拳匪的大屠殺、大破壞,結束了中國近代史上一場罕見的浩劫;是八國聯軍解救了各國的外交官、傳教士和千千萬萬的中國基督徒,同時解救了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北方民眾。八國聯軍不是中國社會秩序、民眾和平生活的破壞者;剛好相反,他們是中國社會秩序、民眾和平生活的恢復者。
 日軍繪畫插圖:聯軍攻佔皇城
日軍插畫:天津南門爭奪戰
(七) 庚子戰爭中,各地由華人組成的「帶路黨」為八國聯軍竭誠效力,甚至出生入死,在中外戰爭史上蔚為奇觀。
天津,美軍的民工運輸車隊。
「帶路黨」為八國聯軍導向帶路,收集情報,助聯軍攻城,為聯軍「公關」(聯絡和民眾的感情),輔軍需運輸,助聯軍給養,直至為聯軍出生入死、捨命效力。
百姓並沒有表現出害怕的樣子,而是袖著手,抻著脖,平靜地圍觀,擺出一副與己無關的看熱鬧神態。甚至八國聯軍從天津一上岸,就有不少百姓挽起袖子為聯軍當起了「帶路黨」。
「帶路黨」中,當然不乏飽受殘害殺戮、視聯軍為救星的中國教民。聯軍的一名諜報部情報官,在其回憶錄《京津隨軍記》中記載:「一個時期,當租界(指天津租界--引者注)陷於危險絕望的關頭,由於射來的砲彈用的是無煙火藥,因此找不到炮位。有兩個人,一個是年老的中國傳教士,另一位是他的兒子,自告奮勇去城裡偵察大砲的位置,然後回來報告。另外兩個人,通過義和團防線到大沽去把我們的急迫要求報告給海軍司令們。一個被捉著投入了海河,另一個也再沒有回來。五十個改信基督教的人們,為英國十二磅海軍大砲運送砲彈,他們把大砲從一個炮位拖到另一個更有利的炮位,有兩次,在敵人重炮轟擊之下,砲彈在他們的頭上飛過,槍彈在他們的周圍嘶鳴,而他們卻勇敢地繼續著他們的工作,冷靜地聽從指揮,像是一些毫不怕死的人。他們應當贏得保護,受到無限量的讚美。……牒報部負責為每天的行軍準備一張以一英里等於一英吋為比例的地圖。圖上畫著每個村莊和道路,還加上很多偵察員所能得到的情報,如大砲的位置,敵人的戰壕,實際上,這地圖對指揮官來說就如一張航海圖對一個船長一樣的重要了。除地圖之外,還要寫一份對明天行軍的說明,說明敵人的大約人數和位置,和道路的情況。每位指揮官都有了一份地圖和說明之後,部隊才準備出發。在我們出發之前,兩個教徒學生就已作為偵察員活動了五天了。……這類日常工作天天都在做,而像那樣得到的情報則除了借助這些中國基督徒偵察員的幫助之外,是無法得到的。」
這是一張珍藏在美國國家博物館(史密森尼博物院)的老照片,記載了八國聯軍1900年8月14日攻入北京城的歷史瞬間。這張照片顯示,聯軍正在順外城的下水道攻入城內。讓人驚訝的是,當他們爬上岸時,京城百姓居然齊齊站在河沿,作圍觀狀。
「帶路黨」人,除華人基督徒外,亦有大量普通民眾。民眾被拳匪官軍荼毒、禍害,往往向外國聯軍伸冤、求助。晚清著名報人汪康年在其筆記中記載過兩個實例。聯軍破京後,一些拳匪餘孽藏匿在翠微山的兩座寺廟中。他們以土匪綁票的方式,向附近村落的一個韓姓居民「勒出萬金」。韓某請求減少贖金,拳匪不允,將其殺害。韓妻知道向政府控告無用,「逕入城控諸洋人」(進城向洋人控告)。洋兵出動,包圍寺廟,盡殲拳匪,為民除害。另一例則是民眾對官軍暴行的反抗。聯軍攻通州時,通州守軍「奸掠極無狀,居民恨甚,洋兵將至,咸赴訴,乃圍而殲之」(通州守軍姦淫擄掠,為居民深恨。在聯軍兵臨城下之際,居民紛紛向聯軍投訴;聯軍將清兵圍而殲之)。
俄國戰地記者在《八國聯軍目擊記》中記載:從通州到北京的沿路村莊裡,農民向聯軍提供中國官軍部署的情報;「他們抱怨著遭到自己國家士兵的搶劫,他們倒水給我們喝,對我們十分恭順。偵察隊收集到這些情報後就往回走,……在回來的路上,有一個中國農村非常友好地接待了我們。村民們用茶水款待我們,並要我們送一些俄國旗給他們」。這不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情景嗎?諷刺的是,「王師」竟然是攻入國門的外國軍隊。
八國聯軍中有由華人組成的軍團,戰功卓著,獲得英國女王授勳。論者把他們亦算作「帶路黨」的一個類別。因為篇幅關係,本文略去不談了。
庚子戰爭中,「帶路黨」人如此之多,對外國聯軍的幫助、貢獻如此之大,難道不是人心向背的一個標誌嗎?
(八) 八國聯軍佔領天津時對城市的現代化民主管理,在中國歷史上不僅空前,而且絕後。
八國聯軍對中國城市的佔領是臨時的,今後撤軍「走人」毫無疑義,但是他們對城市管理並未掉以輕心;他們把西方國家現代化的城市管理和民主作風搬到了中國。這裡僅以天津為例。
聯軍攻佔天津後成立了臨時軍政府;入鄉隨俗,取名「天津都統衙門」。此衙門完全不同於中國歷史上的任何衙門;手握大權的不是一言九鼎的衙門主官,而是市府委員會(相當於市議會)。從1900年7月30日成立,到1902年8月15日解散,委員會一共召開了329次會議,4次特別會議,平均每兩三天開一次會。會議討論通過的所有議案、制定的各項法規、法令以法文(國際上最權威的法律用語)作詳細記錄。兩年下來,會議記錄彙編為幾大本的《天津臨時政府會議紀要》。在清政府收回天津治理權時,會議紀要作為法律文件移交給清政府。
天津臨時政府發佈的第1號「告諭」向民眾保證,要「清理地方,保全善良」。首先是整頓治安,恢復秩序,清除匪患,保障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收拾庚子之亂遺留下來的爛攤子,還有兩項當務之急。一是採取衛生防疫措施,防止拳匪大屠殺後死屍狼藉、遍地哀鴻之中可能爆發的瘟疫;二是「採取防止本地人發生饑饉的措施」,就是說,在戰亂之中不能讓老百姓餓肚子。
劫後餘生的天津市民在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後,臨時政府的「清理地方,保全善良」進入下一個層次:「清理中國政府及私人放棄的動產和不動產,編造清單並且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為確保民眾的財產安全,臨時政府對戰後混亂的私有財產進行清理,重新登記;向能夠出示財產證書的人發放房產證,並頒佈了契約註冊辦法。西方國家對財產權的尊重(無論是私產還是公產)和契約精神,在臨時政府的施政中得到充分體現。
 聯軍將領
在北京的各國使館衛隊指揮官合影
即使面對軍事需要,這個戰時軍政府也不會侵犯民眾的財產權,不會任意損害民眾的福祉。其時英國佔領軍司令坎貝爾(LorneCampbell)將軍要求都統衙門在市區東南軍械所附近設置一個靶場。將軍得到的答覆是:「如不付給房主賠償費,本委員會無法讓居住在那一帶的居民搬遷」(委員會第81次會議第2項,1900年12月12日)。

大清官員用兩頂轎子給八國聯軍送錦旗。
大清官員給八國聯軍送錦旗褒獎聯軍在北京的所作所為,旗上寫著祝效華封(祝其壽,祝其福,祝其多男子)
大清官員將錦旗掛在八國聯軍總部門口,雙膝跪倒磕頭,旗上寫著「萬國咸喜」
在戰局穩定之後,臨時政府掀起了天津開埠以來第一次現代化改造的浪潮。臨時政府主導了天津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將城牆拆除建造公路,在新修的馬路上鋪設電車道、安裝電燈等等。按照國人的慣性思維,外國佔領軍的這些作為簡直是「吃飽了撐的」。他們是在敵國的土地上,既無拚政績、圖陞官的驅動,亦無飽私囊、摟錢財的利誘,所為何來呢...?
進行天津的開發建設,涉及大量的民房拆遷工作。在八國聯軍治下,拆遷工作是如何進行的呢?這裡以修建一條沿河公路涉及的動遷為例。
 被打開的城牆
臨時政府委員會第73次會議專門討論了此次拆遷的徵用費問題。委員會責成公共工程局局長、丹麥工程師林德(Linde,A.de)就沿河房屋提出估價報告;該報告完成後,由司法部長、司庫和中文秘書組成的小組委員會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報告提交給市府委員會。市府提前一個月發出公文告示,通知涉拆遷的居民。居民有意見、要求儘管提出來,由市府進行審議。市府絕無隱瞞、強橫之舉。每個拆遷戶均得到三方面的補償。一是房價補償,按委員會綜合專家分析確認後的房價執行。二是宅基地皮,均以每畝75兩支付徵用費(相當於五品官一年的俸祿)。三是在市內遷居地區免費劃撥同等面積的宅基地。
房產製圖造冊,統一由臨時政府召集房主、地保與相關人員到場造冊存底,一式兩份。拆遷戶的補償銀兩,由臨時政府的下屬部門在預定時間統一發放。
 八國聯軍穿過午門進入紫禁城
八國聯軍主導的房屋拆遷如此公平、廉潔、透明、利民,會不會令今人羨慕呢...?
在庚子之亂和隨後的戰爭中,拳匪製造的紅色恐怖是中國近代史上罕有其匹的浩劫。這場浩劫難道不是八國聯軍用戰爭手段終止的?平息浩劫、解民倒懸,這不是八國聯軍出師的「副產品」,而正是聯軍作戰的目的。當然嚴格地講,聯軍要解救的主要是各國的外交官、傳教士和中國的基督徒,但是中國的民眾官紳不是也同時獲得解放嗎?如果說八國聯軍平息這場浩劫的功績不可沒,這種說法過份嗎?如果說八國聯軍阻止了中國歷史的大倒退、大反動,這難道不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嗎?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是任何理智清明的人,在瞭解歷史真相之後會得出的必然結論。
 法國遠征軍跨過盧溝橋。
最後一張叫站籠又稱立枷,是枷號的一種發展後的形式,於清朝開始正式作為法律懲治手段。這種特製的木籠上端是枷,卡住犯人的脖子;腳下可墊磚若干塊,受罪的輕重和苟延性命的長短,全在於抽去磚的多少。有的死刑犯會被如此示眾三天後論斬,有的則像圖中這名囚犯一樣被活活吊死。據記載晚清一名叫劉松廷的滇戲演員也是死在站籠裡。他因武生功夫了得,被誣偷了云南藩台的銀子而將其裝進站籠逼供,因忍受不了折磨自行踢開腳下磚頭被吊死。
 受立枷酷刑。《老殘遊記》第三回:「未到一年,站籠站死兩千多人。」
清朝的死囚籠。被關的死刑犯活不過三天,因為他們的雙腳被騰空。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营养价值很高的十谷米粥

相传是由庙宇里传出来的,因为和尚们化缘的情况不一样,化来的米各不相同,所以到了最后,往往很多种米各剩一点,迫不得已为了解饱,全部化来的米都放到锅里煮,就形成了今天的十谷米粥,但营养价值很高。

目录

[ ]
1 食品用料
2 制作方法
3 功效

十谷米粥 - 食品用料

薏米糙米小米黑糯米大麦燕麦荞麦、芡实、莲子、麦片。

十谷米粥 - 制作方法


十谷米粥十谷米
 十种杂粮各取一份,洗净泡半小时,开水下锅,不停搅拌(沿同一方向),十分钟后转成小火(冒泡)长时间煮,约一小时即可。   
十米粥咸甜佳宜,根据个人口味可增加其他食材:大枣、桂圆肉、莲子、山药,或者杂粮,如:高粱、玉米、豌豆、绿豆、赤小豆等等。 

十谷米粥 - 功效

经常食用可以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调节肠胃、祛斑美容、减肥等等功效,还可以预防糖尿病、治疗癌症。   其中一些食材的药效:
1、薏米: 【性味】甘淡、微寒、无毒。   
【归经】入大肠。   
【功效】清利湿热,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   
【主治】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禁忌】孕妇及津枯便秘者忌用;滑精、小便多者不宜食用。   
【说明】上述功效是指生薏米煮汤服食之而言;若用于健脾益胃,利肠胃,治脾虚泄泻,则需炒熟应用。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米可用作粮食吃,味道和大米相似,且易消化吸收,煮粥、作汤均可。夏秋季和冬瓜煮汤,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湿。由于薏米营养丰富,对于久病体虚、病后恢复期患者,老人、产妇、儿童都是比较好的药用食物,可经常服用。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治病,作用都较为缓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据报道,薏米治病的成份薏苡仁酯,不仅具有滋补作用,而且还是一种抗癌剂,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可用于胃癌及子宫颈癌。薏米的根中所含的薏米醇,除具有上述的薏苡仁酯的作用外,还有降压、利尿、解热和驱蛔虫的效果,适用于高血压、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蛔虫病等。薏米的叶,可煎水作茶饮,其味清香,饮之可以利尿。薏米的常用量为20-30克,病重者可加大剂量至60克。
2、糙米:
糙米是指脱壳后仍保留着一些外层组织,如皮层、糊粉层和胚芽的米,由于口感较粗,质地紧密,煮起来也比较费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吃了。而精白米则是糙米经过精磨、去掉外层组织得到的,也就是我们平常吃的比较多的大米,它不但看起来雪白细腻,而且吃起来也比较柔软爽口。但营养专家指出:糙米的营养价值比精米高。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大米中60%—70%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大量必需氨基酸都聚积在外层组织中,而我们平时吃的大米虽然洁白细腻,营养价值已经在加工过程中有所损失,再加上做饭时反复淘洗,外层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进一步流失,剩下的就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部分蛋白质,它的营养价值比糙米要低多了。不要小看糙米中所保留的这些外层组织,它们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糙米中米糠和胚芽部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帮助人们消除沮丧烦躁的情绪,使人充满活力。此外,糙米中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贫血症。它还保留了大量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加速肠道蠕动,软化粪便,预防便秘和肠癌;膳食纤维还能与胆汁中胆固醇结合,促进胆固醇的排出,从而帮助高血脂症患者降低血脂。   
吃糙米对于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特别有益。因为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被粗纤维组织所包裹,人体消化吸收速度较慢,因而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同时,糙米中锌、铬、锰、钒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耐量受损的人很有帮助。日本研究证明,糙米饭的血糖指数比白米饭低得多,在吃同样数量时具有更好的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从而帮助肥胖者减肥。
3、燕麦:
营养价值高。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综合分析,我国裸燕麦含粗蛋白质达15.6%,脂肪8.5%,还有淀粉释放热量以及磷、铁、钙等元素,与其它8种粮食相比,均名列前茅。燕麦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分别是小麦和玉米的4.7倍和7.7倍。燕麦中的B族维生素、尼克酸、叶酸、泛酸都比较丰富,特别是维生素E,每100克燕麦粉中高达15毫克。此外燕麦粉中还含有谷类食粮中均缺少的皂甙(人生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的均居首位,尤其是含赖氨酸高达0.68克。   
医疗保健价值高。燕麦的医疗价值和保健作用,已被古今中外医学界所公认。据1981~1985年中国农科院与北京市心脑血管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医院等18家医疗单位5轮动物试验和3轮997例临床观察研究证明,裸燕麦能预防和治疗由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即服用裸燕麦片3个月(日服100克),可明显降低心血管和肝脏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总有效率达87.2%,其疗效与冠心平无显著差异,且无副作用。对于因肝、肾病变,糖尿病,脂肪肝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也有同样明显的疗效。长期食用燕麦片,有利于糖尿病和肥胖病的控制。
4、荞麦: 荞麦营养丰富,据分析:其籽粒含蛋白质7.94~17.15%、脂肪2.00~3.64%、淀粉67.45~79.15%、纤维素1.04~1.33%。日本学者研究报导:荞麦的营养效价指标为80~92(小麦为70,大米为50)。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对我国主要粮食的营养成分分析,荞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小米、小麦、高粱、玉米面粉及糌粑。荞麦面粉含18种氨基酸,氨基酸的组分与豆类作物蛋白质氨基酸的组分相似。脂肪含量也高于大米、小麦面粉和糌粑。荞麦脂肪含9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多,占脂肪酸总量的75%,还含有棕榈酸19%、亚麻酸4.8%等。此外,还含有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等有机酸。荞麦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铜、锌和微量元素硒、硼、碘、镍、钴等及多种维生素:Vb、Vb2、Vc、Ve、VPP、VP,其中VP(芦丁)、叶绿素是其它谷类作物所不含有的。荞麦籽粒的营养成分因品种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些物质在人体的生理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食物的优质化和多样化,荞麦将作为健康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
5、芡实:
又名鸡头子。为睡莲科的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中国中部、南部各省均有产,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果实可食用,也作药用。   【性味】甘、平、涩,无毒。   
【成分】芡实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归经】归脾、肾经。   
【功用】补中益气,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
6、莲子:
【性状】本品略呈椭圆形或类球形,长1.2~1.8cm,直径0.8~1.4cm。表面浅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细纵纹和较宽的脉纹。一端中心呈乳头状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其周边略下陷。质硬。种皮薄,不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绿色莲子心。无臭,味甘、微涩。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归脾、肾、心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别名】莲肉、莲米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成熟种子。除去莲心者称莲肉。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

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塑造世界格局的三大事件

今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诺曼底登陆70周年,苏联解体和天安门事件25周年。100年前,欧洲脆弱的秩序分崩离析。70年前,民主国家对极权欧洲发起了 攻击。25年前,欧洲成为一个自由的整体,中国则选择了市场经济加一党制。如今,我们迈入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已有25年。但这个时代面临的政治和经济压力也 日益明显。

  1913年,西欧是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它创造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产出(这还是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按这种方法计算得 出的穷国产出占比,要高于按市场汇率计算得出的)。欧洲的一个个帝国直接或间接控制着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欧洲企业主导着世界贸易和金融。尽管美国那时已经 拥有了世界最大的一体化国民经济,但它仍然是一个边缘国家。

  欧洲大国之间的争斗打破了这种世界格局。那场战争引爆了俄罗斯(以及后来 一系列)的共产主义革命。它改变了大西洋两岸的实力对比,导致全球经济稳定须仰美国鼻息,因为那时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它决定性地削弱了各个老牌 帝国,摧毁了欧洲人的自信。一战没能完成的事情,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纳粹主义和二战替它完成了。到诺曼底登陆时,世界经济已土崩瓦解,欧洲匍匐在地,大屠杀(the Holocaust)的罪恶正在上演。灾难达到了顶峰。

  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成功,保证了欧洲的胜利不会完全取决于某个极权大国。一个自 由、民主的西欧,就要在美国的保护下诞生。二战后欧洲的分裂是个悲剧,然而这个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美国不打算立刻与前盟友苏联开战。但美国介入欧洲事 务后,的的确确通过北约(Nato)保护了西欧的自由,并通过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启动了欧洲和跨大西洋经济体的重新融合。与此同时,1951年诞生的仅有6 个成员国的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一步步水到渠成地演变为今天拥有28个成员国的欧盟(EU)。

  美国的崛起以及欧洲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崩溃,结 出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大帝国的终结。带着对前殖民大国的仇视、大萧条留下的伤疤、以及对斯大林(Stalin)治下苏联耀眼成就的惊叹,几乎所有新获独 立的国家都选择追求着眼于国内市场的工业化,以取代进口。1949年起由共产党掌控的中国格外热衷于实现自给自足。但即便是身为民主国家的印度,也走上了 计划经济和大规模国有化的道路。大多数拉美发展中国家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尽管1989年并不是唯一标志着二战后世界结束分裂的年 份,但这一年的确标志着欧洲结束了冷战时期的东西欧分裂,并迅即引发了苏联的解体。邓小平在1978年已带领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但在民主革命风起 云涌的1989年,他却拒绝效仿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的政治改革。此举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性质,即自下而上的市场经济与自上而下的政体的结合体。中国的崛起令世人钦佩,但引领一个穷国升入 中产收入国家之列时所遭遇的挑战,与建设一个高收入经济体时所遭遇的挑战是不同的。

  过去25年的突出特点是全球化。在全球接纳市场经 济的驱动下,在数字革命的高速助推下,人类已创造出比1913年一体化程度更高的经济(除了人口迁移的规模有所减小)。而且,这种局面不是由帝国营造的, 而是得益于全球性机构的支持,这些机构既包括公共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和欧盟),也包括私立的(如跨国公司)。这 25年还是一个充满成就的时代,典型的例子是赤贫人口比例急剧下降,以及中国和印度(合计占全球人口的近40%)的惊人崛起。在欧洲,波兰等推行结构性改 革的国家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见表)。

  就这样,世界兜了个圈子又回到原地,尽管其间也发生过重大改变。今天的世界承受着一些似曾相识的压力: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

   正如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近期一项研究中证明的那样,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和大萧条一样破坏了全球化。受跨境金融崩盘影响,商品服务贸易流动以及金融流动与世界产出之比骤降。事实证明,贸易比金融更稳健,但 即便是更稳健的贸易,2005年至2012年间其与世界产出之比也不再上升。我们尚不清楚全球化放缓将有多么根深蒂固。但考虑到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破坏、 以及人们对全球市场经济运行方式(尤其是收益分配方面)的明显担忧,全球化遭遇比今天更严重的抵制并非没有可能。

  或许更重要的是政治 压力,就像1914年前的情况那样。经济一体化与政治分裂之间的矛盾仍是任何全球一体化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今天,俄罗斯将自身定义为一个努力收复失地的国家,中国将自身定义为一个自信的国家。核武器降低了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但没有完全消除 这种可能性。而且,一旦爆发冲突,核武器会带来恶劣得多的后果。

  如果说过去100年带给我们什么教训的话,那便是:我们命中注定要相 互合作。但我们现在仍然各行其是。合作与冲突之间的这种矛盾是永恒的。过去的100年,人类既经历了极端的合作,也经历了极端的冲突。面对似曾相识的选 择,我们以何种方式来应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塑造未来100年的历史。

来源: 金融时报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陳誠:反思武漢會戰慘敗原因

【多維历史】武漢會戰中,中國軍隊七十多個師竟不敵敵人的七個師团,對此,指揮官陳誠是如何看的呢?《陳誠回憶錄——抗日戰爭》(人民出版社出版)完整記述了原國民党高級將領陳誠在抗日戰爭期間的重要回憶。全書分三個部分:回憶國民政府(包括陳誠本人)組織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具體事略;陳誠于抗戰期間主政湖北的親身觀感和詳細情況;陳誠在抗戰中的日常言行紀要以及與蔣介石等在抗戰中的往來函電。
武漢會戰1
武漢會戰期間的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左)和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右)
反思武漢會戰的失敗原因
武漢會戰從持久消耗的戰略上看,仍不能不說是成功的;但在戰術戰斗方面,缺點的地方還是很多。而且失敗的情形,屬于偶发的過失者少,屬于覆轍重蹈者多。語有云“失敗為成功之母”,這是說糾正過去失敗的經驗,自然可以達成后來的成功。但如前車之覆并不足以為后車之鑒時,則反复失敗的悲劇自不能免。
中間指揮單位過多,就是历次會戰失敗的一大原因。這一痛苦的經驗,我們老早就知道得很清楚。但到武漢會戰時,中間指揮單位不但沒有減少,反倒更加多了。師上有軍、軍团、集团軍、兵团,以至戰區長官部,真是極疊床架屋之能事,欲其不誤事機,又如何可能?爭名譽、爭地位,是官僚主義的遺毒,然而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如不因勢利導,可能引起離心離德的后果。為了团結抗戰,兩害相權取其輕,疊床架屋的安排,正是有所不得已。對于這個問題,我曾提出“自請降級”的建議,也很難得施行。所以終抗戰之世,指揮單位太多的問題,一直未获解決。
作戰的唯一要訣,就是爭取主動,就是要“制人而不制于人”,在戰略上是如此,在戰術上也是如此。滬戰的最大成就,就是在戰略上我們已經做到這一點;但是談到戰術,則主動落到我們手里的,可就絕無僅有了。本來抗戰只是被迫而起的應戰,本質上是以弱敵強不得已的被動戰爭,所以在戰略上我們不能不取守勢,然為爭取主動,又不得不在戰術上取攻勢。這一辯證式的原則本極正確,可是輪到實行,就往往無所措手。
《孫子·虛實篇》:“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這真是微乎神乎,談何容易。普通都是能攻者始能守,今我既取守勢戰略,足見其戰略攻勢之不可能,不能攻之守,欲使“敵不知其所攻”難矣。故不能攻之守,必采多為之備的守勢,其結果就是“備前則后寡,備后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此即所謂備多力分。在備多力分情形之下,難合“五則攻之”的條件,又安能戰術上取攻勢乎?戰略上既取守勢,戰術上又難取攻勢,其必無往而不陷于被動,乃為不證自明之事。被動是兵家之大忌,然而卻是強弱不敵戰爭中弱者無所逃避的命運。我們偶然也能捕捉到良好的戰機,爭取主動,造成几次局部的勝利,但這只是偶然的例外罷了。
三軍聯合作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即已发展成功的新形勢。因為我們沒有海軍,長江非但不是我們的“天塹”,反而資為敵用,牽制了我們大量的江防部隊,結果還是防不勝防,可笑之至。而沿江重鎮,在敵海軍炮火協同轟擊之下,尤感不易守御,這是武漢會戰和淞滬會戰同有的一大劣勢。至于我們的空軍,戰斗意志雖然很強,可惜兵力懸殊,制空權始終操在敵人手里。所以在陣地作戰的士兵,終日在敵機威脅之下作戰,倍增攻擊上的困難,尤其補給增加困難使士氣也因此大受影響。因此,使我們得到一個教訓,就是:三軍聯合作戰是現代戰爭的一個特質,沒有強大海、空軍配合的陸軍,縱然精銳,也終歸無濟于事。
武漢會戰2
抗戰期間,侵華日軍一個師团往往敢于主動進攻中國數個軍
優勢兵力,不能專就量言,質的关系尤為重要。我們抗戰動員的兵力,在任何一次會戰中,都比敵人多几倍。即如武漢會戰,光是九戰區指揮的部隊,最多時有七十多個師;而敵人使用部隊,据先后发現之番號計算,總計不過七個師团。其所以能以少擊眾者,除裝備关系外,就是因為素質的優越。反過來看我們自己,部隊雖多,但量的優勢每為質的劣勢所抵消,徒然虛糜餉糈,并無補于敗亡——此“兵在精而不在多”之所以為至理名言也。武漢會戰中,王陵基軍团及第三十軍团孫渡、張冲兩軍,均因素質太差,甫經接觸即潰不成軍;而滇軍盧漢所部,未經接觸,僅聞敵機之聲亦即潰散——以致連累素質較優的部隊也無法達成任務,而造成全盤的失敗。故素質是部隊的命脈,與其多而烏合,不如量少而精,反而能在疆場上发揮戰力。因此,精兵主義是我們國防建設必须拳拳服膺的一大原則。
協同動作是作戰制勝的一大要訣。三軍協同姑且不談,單就陸軍而言,各高級將領往往各行其是,而缺乏禍福與共的共同犧牲精神。武漢會戰剛剛開始的時候,有一次在蓮花洞我曾召集第二兵团高級將領談話,即特别強調協同動作的重要性。記得当時的話題是從敵人譏笑我們陸軍只有一師人說起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部隊是一師一師的單獨作戰,不知協同作戰,不知发揮大軍的全部力量,結果几十百個師只等于一個師。我想用這個話激勵我們的將領,不要給敵人留話把。后來在戰場上,協同動作的表現雖比較有進步,但并不夠理想,連敵人也都看穿了我們這一點,寧不可嘆。參加武漢會戰的將領鹿钟麟和李漢魂,也曾檢討過這個問題,他們的意見是:
協同一致為戰斗勝利之要素,在典范令中已有明切指示,我最高領袖亦曾一再告誡。唯有少數部隊,迄今惡習仍未全除,如對友軍危急,不實時加以協助;奉命援助,亦多敷衍塞責,故每予敵以各個擊破之機會。又如兩軍銜接處,多因推諉而生空隙,尤易為敵所乘……去歲十月二、三兩日瑞武路作戰時,我一二四師左翼已挺進至陽扶尖、華山尖之线,遮斷公路,左翼進至龍潭大戶李家。此時,正面之敵被我壓迫于南田畈一隅,集殲之期已近,然以會攻部隊之徘徊不前,致令功虧一簣,殊屬遺憾。
缺乏協同精神的最大原因,就是自私。保存實力是自私,功必自我觀念也是自私,怕代人受過也是自私……總之,自私害了我們的部隊、社會、公私团體以至整個國家。抗戰勝利后,在全面戡亂軍事中,我們竟被共產党打垮,缺乏協同精神仍然是一個致命傷。看來我們不能去私,就休想爭取任何勝利。
用兵不如用民的道理,我們早就有此體認,組訓民眾工作也曾做了不少。可是民眾在戰地所发揮的力量,實在可說是微乎其微。有的部隊紀律太壞,無法贏得民眾的好感,固然是一個原因;而民眾知識程度太低,缺乏國家民族觀念,也是一個無可諱言的事實。再則,在暴君、污吏、豪紳、地主几千年的壓榨之下,養成民眾苟且偷生的習性,“誰來了都納糧”的觀念先入為主,想要激起他們同仇敵愾的心,真是難乎其難。敵軍所到之處,偽組織即刻出現,認賊作父、為虎作倀的漢奸無時無地無之,可恥可痛孰有甚于此者?当然漢奸平日都是莠民,好人沒有当漢奸的;但是所謂好人,也多半寧願隨眾做順民,而不肯犯難当國殤的。如此民眾,欲其能在戰地積極支持作戰,未免可望而不可求。
長沙前清邑庠生鄒炳蔚預言敵如侵入武漢,即赴水死,以激勵其子侄矢忠報國,既而果然。設使戰地民眾均能如鄒炳蔚,尚何愁強敵之不滅耶?因知今日之戰爭,能用民者勝;而用民的基礎,在于知識教育之普及與深入,未有文盲占人口十之七八的國家,而能應付現代對外戰爭者。
武漢會戰3
武漢會戰中進行防御作戰的中國官兵
回憶遠征軍:史迪威給我保留了一噸的飛機艙位
史迪威確實是一位卓越勇敢善戰的軍人,他受知于馬歇爾將軍,所以才被派到中國戰區,擔任參謀長職務。我是在民國二十七年認識他的,不過交往不多。三十一年十月,在重慶和他有過一次長談,對于同盟國的全盤戰略問題,談得很投契,后來他歡迎我到遠征軍去,想即造因于此。
我在遠征軍任內,中美合作得甚為愉快,絕無一方凌駕一方,或任何一方顯出委曲求全的樣子。我與史迪威相處之道,一言以蔽之,就是“言而有信”,不作無謂的敷衍。凡是答應人家要做的事,一定做,并且尽速地做。凡是不能做的事,根本就不答應。我剛到昆明第三天,史迪威要前空軍學校的房子,作訓練班班址,他先就和杜聿明接洽過,久久不得要領,才轉而和我交涉,并要從軍隊中調用人員。我当時答應他房子可以照撥,所需人員不能從軍隊中調,可由杜聿明原設訓練班中撥用。起初他很懷疑我的話能否兌現,及至很快地房子讓給他了,他才曉得我是說一句算一句的人。從此他對我有了信心,以后遇到任何問題,都先開誠布公地交換意見,我多次拒絕他的請求,他亦不以為忤。譬如他要經管訓練班的事務事宜,以求迅捷,我沒答應,也就算了。有一次他請求調整學員伙食費為每日五元,由美方負擔,我說:“少數人的伙食改善容易,但当他們結業回隊時,勢將無以為繼,反倒引起不滿。今日史將軍的學生,都是我所統率的部下,如各部隊一律援例調整伙食,我將何以為計?”他說:“實因學員工作辛苦,應有較好的營養。但我絕不做長官不准的事。”亦即作為罷論。后來還是我們自動地將每人每月三十元的伙食費,調整為四十八元。
我和史迪威之間,彼此有了互信,常常在電話中就把事情辦了,很少動用公事。他手下有几個人,對于中國人的信心較差,表示這种辦法不大妥当,但是他還是不以為意,他說只要把事情辦好就行,能省一點手續,就省一點手續。
在我生病期間,史迪威送我不少藥品和食物,我謝謝他的盛意,但表示除非作價,實在不敢收受。后來將藥品作了價,食物部分他執意非送不可,我也只好愧領了。
我到遠征軍之前,軍人走私,視為常事。我來了以后,史迪威在經過駝峰的空運中,曾給我保留了一噸的艙位,我婉辭謝絕了。在云南前后六個月的当中,我沒有從國外買過一文錢的東西。軍中知道我拒絕艙位的事,走私之風,為之大減。
史迪威和我共事几個月,的確處得不壞,但最后卻與我政府闹翻了。可能因為彼此的了解不夠,但觀念上的根本差異,关系也很大。
史氏在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曾任美國駐華大使館武官,從那時起,他交結了一些親共“反蔣”的朋友,從此以后,他對中國問題就存上一個先入為主的成見。到他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的時候,他認為實現他的成見的機會已經到來。当他離開華盛頓之前,曾在馬歇爾和史汀生面前公開說:他到中國之后,將壓迫委員長將國軍的統率權交由他掌管(見《史汀生回憶錄》)。華盛頓派這樣一個人出任中國戰區統帥部的參謀長,即使說不是不友好,至少也是太天真了。
武漢會戰4
武漢會戰中進行防御作戰的中國官兵
当然史迪威之為人,当時我們所知道的遠不如現在知道的多,無法想到在觀念上彼此距離那樣的大。好在在遠征軍我們的交往,都是軍事上的,牽涉不到政治,所以不容易发生冲突。后來美援武器大量運到,對于如何分配問題,是他與我政府发生歧見的開端。他堅執軍隊武器應該集中使用,不能分散。譬如三十個營的炮,三百六十門,每師一營,炮十二門,可保持相当強大的火力。但我們則認為同屬國軍,政府應一視同仁,裝備方面不能過于參差。這一歧見,雙方都有道理,尚有調和余地。最使我們無法接受的意見,就是他本人和他的政府,也要同樣地裝備共軍。
此時的共軍,已在抗戰的招牌之下,羽毛丰滿,“顛覆”政府的陰謀和行動,日益劇烈。政府為了顧全大局,縱不能明張撻伐,但也沒有為虎添翼給以武器裝備的道理。這件事涉及中美兩國政府的政策問題,雖不干遠征軍的事,可是我和史迪威,接觸甚多,談到這些問題,難免就要互相枘鑿起來。
史迪威還認為他能指揮共軍,想把共軍編入國軍的戰斗序列,隨意由他調遣到各戰場上使用。這一點表示他對共產党根本缺乏認識。除非莫斯科,共軍是不受任何人調遣的。美國政府上了美共及其同路人宣傳的当,認為共產党是中國的“土地改革”派,同樣是中國人,沒有不能合作的道理,于是就生出一個“聯合政府”的幻想。從勝利的前一年起“聯合政府”就成了中國政坛上的主要話題。連政府都可以采用聯合形式,則國、共軍隊焉有不能統一指揮之理?史迪威個人既有此抱負,他的政府又正好是他的支持者,于是他就理直氣壯地以實現他的抱負為職志。國軍是無法和共軍并肩作戰的,在這些問題上,終于使我政府不能不和他闹翻。委員長經過多次的忍讓,也終于提出撤回史迪威的要求。
(范盛雨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