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鼠疫大流行(英語:Third plague pandemic),是人類歷史上鼠疫的第三次大流行,起始於1855年清朝咸豐年間的雲南,直到20世紀中葉逐漸結束。[1][2][3][4][5] 此次鼠疫為腺鼠疫,於1890年代傳播到香港、廣州等地,造成大流行,此後逐漸傳播到了世界上超過60餘個國家和地區(所有有人居住的大洲),造成了全球1000萬-1500萬人的死亡,是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1][3][4][6][7][8]
此次鼠疫大流行中,印度於1898年-1908年間即有約600萬人死亡,其它較為重大的疫情包括香港鼠疫、東北大鼠疫等。[3][7][9] 1894年,法國科學家亞歷山大·耶爾辛在香港首次成功分離出鼠疫桿菌(後人稱「耶爾辛氏菌」)[6][9][10];1897年,法國猶太裔微生物學家沃爾德瑪·哈夫金發明了人類首劑鼠疫疫苗[11][12][13]。
疫情歷史[編輯]
起源[編輯]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鼠疫大流行(開端為查士丁尼瘟疫)、第二次鼠疫大流行(開端為黑死病)曾造成歐洲人口銳減。[2][14] 1855年,清朝雲南地區爆發鼠疫、成為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源頭,而此前從1772年起,該地區已出現多次小規模疫情。[1][2][3][5][6]
中國大陸及香港疫情[編輯]
1856年-1873年間,雲南回變,但被清軍鎮壓,與此同時鼠疫開始流行。[15][16] 1882年,鼠疫傳播到廣西北海,由前往雲南地區平叛的清軍帶回。[15][16]
1894年,鼠疫傳播到了廣州和香港等地,導致大流行、造成了香港鼠疫。[7] 1894年3月至6月之間,據不完全統計,廣州有約4萬人死亡。[17] 1894年5月,香港成為疫區,而據港英政府、《香港歷史圖說》等記載,香港地區死亡至少2500餘人。[17]
此後,從19世紀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大陸先後發生過六次較大的鼠疫疫情,波及20多個省(區),發病人數約115萬、死亡約100萬人。[1] 其中較為重大的疫情包括東北大鼠疫、山西鼠疫、察北鼠疫等,在東三省一度出現「全村絕戶,重病必死」的情況。[2][3] 清政府曾成立「京師防疫事務局」以應對東三省的鼠疫蔓延,並在山海關設立了檢驗所。[3]
其它地區疫情[編輯]
疫情此後又蔓延到了世界其它地區,鼠疫通過蒸汽商船由海上傳播到日本、新加坡、台灣以及印度等地,此後又傳播到里約熱內盧、夏威夷、舊金山、悉尼、開普敦等地。[4][6][7] 全球五大洲、60餘個國家和地區都爆發了疫情。[7] 其中包括:
- 葡萄牙波爾圖,1899年起[18];
- 夏威夷,1899年起[19][20];
- 澳大利亞,1900年1月起[21];
- 美國舊金山,1900年3月起[22];
- 英國格拉斯哥,1900年8月起[23];
- 泰國曼谷,1904年起[24]。
死亡人數[編輯]
據各方估計,此次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共造成1000萬-1500萬人死亡,大多數集中在印度、中國以及印度尼西亞的人口密集地區,是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1][3][4][6][7][8][25] 此次疫情直到二十世紀中葉(1959年左右)才結束,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此後世界範圍內每年因鼠疫死亡人數最低降至約200人。[7][25]
科學研究[編輯]
1894年,法國科學家亞歷山大·耶爾辛前往香港調查當地鼠疫疫情,並首次成功分離出鼠疫桿菌(後人因此稱鼠疫桿菌為「耶爾辛氏菌」)。[6][9][10] 他的發現及時促成了現代的鼠疫預防和治療手段,譬如殺蟲劑、抗生素以及鼠疫疫苗等。[9][10]
1897年,法國猶太裔微生物學家沃爾德瑪·哈夫金在印度孟買省發明了首劑鼠疫疫苗,隨即在當地開始了大規模接種[11][12][13]。
1898年,法國研究人員保爾–路易·西蒙德展示了跳蚤是如何作為鼠疫傳播的載體。[26][27] 鼠疫常由攜帶鼠疫桿菌的跳蚤叮咬引起,而跳蚤來自於被感染的宿主(常為黑鼠)。[27][28]
1910年,東北大鼠疫期間,知名醫學家伍連德在防疫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發現了旱獺在傳播鼠疫中的作用,確認了肺鼠疫由「呼吸」和「飛沫」傳播,並採取了多種防治措施在數月之內控制住了疫情。[1] 1911年4月,清政府曾在瀋陽舉辦「萬國鼠疫研究會」,有11國參與、由伍連德主持,此後還在哈爾濱建立了「鼠疫研究所」、伍連德任所長。[3][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